亦工亦兵话军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23:24:16
作者:刘涛

    锹,是一种常见的用于开沟掘土、铲取什物的生产工具。自人类社会出现战争和军队后,锹又成为最早出现的军用辅助装备之一,它既能用于构筑城砦沟壕,又可以安营掘灶,是军人作战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伙伴和帮手。军队最早使用的锹实际上就是民用锹,而真正的军用锹则出现在职业化军队形成以后,它们是专门生产的,比普通民用锹更加轻便、结实,但型制和民用锹没有太大差别,而且在军队,也不是每个步兵都需要携带锹,只是工兵、辎重兵和稍后出现的炮兵使用得较多,尤其是工兵的装备量最大,这也是军锹通常称为“工兵锹”的由来。


武警在“天山砺剑”实兵演练中用于构筑无后坐力炮发射阵地的国产大军锹



军锹的诞生

    在前膛枪时代,由于当时的战术限制,作战双方必须成列行进,到一定距离内以立姿对射,对工事的依赖性很小,因而军锹的发展很缓慢。19世纪中后期,连发后膛步枪和速射火炮出现后,战场火力明显增强,步兵必须随时构筑战壕等野战掩体来保护自己,这时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军锹,当然它并非只限于工兵使用,而是广泛用于以步兵为主的各个兵种的土工作业。考虑到方便携带,军锹通常都设计得比较短小,同时为了一物多用,往往设计有一些附加功能。一战前后,军锹这种装备的发展已趋成熟,出现了一些沿用至今的经典设计。


“盛名”之下的德国军锹


    提起军锹,就不能不说德国军锹。德国军锹在我国颇负盛名,这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两部小说。一部是近来非常热门的网络玄怪小说《鬼吹灯》,文中多次提到了主人公所用的“德国工兵锹”,说它是掘坟盗墓兼防身格斗的利器。掘土是锹的“本行”,在狭窄的盗洞和墓穴内,短小的工兵锹使用起来会比其他工具更加得心应手。德国工兵锹的格斗用途在另一部小说——《西线无战事》中重点描写过。该书以大量篇幅描写了一战中残酷的堑壕战,在泥泞中对峙的双方,为争夺前沿阵地的控制权,不断进行惨烈的肉搏,德军的工兵锹正是在这种短兵相接的厮杀中确立了威名。小说中借老兵之口阐述了工兵锹的作用:“……不要用你的刺刀,那样会卡在敌人的肋骨里,当你拔出来时你也已经死了,你应该用你的锹对着他的脖根那么来一下,他的脑袋就搬家了……”。

     一战时,德国军锹采用方头锹体,前端两侧有很小的弧形过渡,锹体本身是锻造的(后期为冲压成型),比较厚重,锹体的弧度较小,前端和两侧开有刃口,目的是为了减小插入土中时的阻力。为防止这些刃口误伤使用者,德国军锹设计有专门的皮制“∏”形锹套,携带时将锹体插在锹套中,用皮带束紧,然后通过锹套背面的两个皮带环,将整个军锹悬挂在使用者的腰带后方。锹柄末端加工成球形,方便握持,并可防止用力操作时柄底擦伤掌心。锹柄另一端插入与锹体铆接在一起的接套中,并以两个铆钉固定,锹柄在接套内的长度约占全长的一半,因此连接非常牢固。结实、锋利以及长短适中,这些特点使得德国军锹成为一种很有效的近身格斗武器,使用者握住锹柄,运用手臂和上半身的力量,就能抡动其进行砍杀,其杀伤效果类似于长柄砍刀。特别是在堑壕战最常见的战斗场合,即战壕和工事内,装上刺刀的步枪因狭窄空间的限制,动作幅度有限,难以与单手就能够灵活挥动的军锹相抗衡。小说中把“德国工兵锹”描绘成了一种肉搏利器,其实它本身仍然只是一种工具。的确,这种不占编的武器在肉搏中有不俗表现,以致德国、苏联等许多国家都将使用军锹格斗的技巧写进了教材,并且在部队中进行相关训练。


    二战初期,德军使用的军锹与一战时的基本相同,仅在局部有所改进,如锹体与接套的连接方式除铆接外,也有使用焊接的。后来因为标准长度的军锹携带时有时会妨碍行动,又出现了折叠锹,其锹体和锹柄改为可折叠的两截,携带时首尾相对叠放,使用时打开,连接处通过一个可旋紧的圆形套环进行固定。这种设计方便携行,但锹柄强度比固定型的有所减弱。另外,锹体的形状也有所改变,前端由方形变为带有一个钝角形的尖端,尖头锹更适合挖掘含有砂石的土层,插入时更加省力,只是铲土的效率不及原来的方头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德军使用的军锹中还有一种大型的圆头锹,长度接近短锹的两倍,锹柄末端也加工成球形,而且同样带有锹套。

    由于二战战场作战方式的改变,贴身肉搏的情况大为减少,因此二战期间的德国军锹只以担当土工工具的角色为主。


美国内战期间圆(方)头锹和伐木斧成为北方军工兵部队的基本装备。当时军锹已有固定的采购渠道,但和今天大多数国家的军锹一样,是由民间企业生产的,只是有比民品更严格的质量标准


德军一战时使用的短柄工兵锹


二战时期德军使用的军锹,型制与一战时的区别不大


德国军锹锹体前端和两侧均开有刃口,加上锻造锹体厚重平直,比较适于劈砍。为防止刃口伤人,平时携行时锹体需要插入皮制锹套中


二战时期的德式军锹。下边一把是军用品,上边一把则是供警察等准军事单位使用的,锹套均为后仿制的


二战时期德军步兵使用的部分装具。注意刺刀是插在锹套中的


二战时德军士官和机枪手使用的装具。其中军锹是后期的两折式


二战期间,配备MP40冲锋枪和两折式军锹的德国伞兵


二战期间芬兰陆军士兵手册中介绍如何使用军锹进行白刃格斗


中国军锹的沧桑之路

清末新军采用日式、德式军锹


     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即使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军锹,也得主要依靠国外输入,因此铁锹至今在有些地方仍称为“洋锹”。国内最早引进的军锹是清末作为火炮的随附品一同进口的,包括日本、德国、奥地利等众多国家的产品。而士兵配发军锹,已经是清末新军成立后的事情了,主要是日式和德式,特别是日式军锹更为常见。


战争期间,我军军锹为日、苏、美式混杂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模仿以法国为主的西方模式逐步建立起近代陆军。明治六年(公元1873年)正式组建工兵,到明治十六年(公元1883年)包括军锹在内的各种辅助工具已全面装备,而且门类相当齐全,军锹(日文称为“円匙”)和十字镐、鹤嘴锄等一同归入“土工器材”,以与锯等“木工器材”相区别。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期间,日军工兵采用挖掘坑道进至俄军坚固工事下,埋设炸药后进行爆破的战术,取得了很大成功,因此在大正(1912~1926年)、昭和(1926~1989年)时期,军锹继续得到重视和发展。

    二战期间,日军使用的军锹共有4种。其中大军锹3种,其锹体完全一样,前端为带尖的圆头状,长度和弧度均较大,尖部及其两侧有刃,锹体较长,接套顶端为平面,锹柄前后直径一样,标准型从锹尖到锹柄末端全长1.2m,便携型(“携带円匙”)的锹柄有所缩短,全长减短至1m,而缩短型(“短柄円匙”)全长只有0.6m。供士兵随身携带的除缩短型外,还有一种小军锹(“小円匙”),其锹体与大军锹形状差别较大,长度较短,前端较尖,接近于三角形,两侧刃口从锹尖一直开到锹体肩部,为增加强度,接套在锹面的一侧有所加长,同时为防止打滑脱手,锹柄末端加工成了和德国军锹一样的圆头状。小军锹的全长略长于缩短型军锹,为0.76m。为方便携带,小军锹锹体后端加工有两个(也有只加工一个的)小孔,锹柄约2/3处也有横孔,以便穿入绳索,将锹背在身上或挂在装具上。日式军锹一般不配锹套,这样也降低了列装成本。日军中军锹不仅配发给工兵大队,也装备到一线野战部队,像一个4人的96式轻机枪小组,按要求就必须携带军锹、十字镐各两把,以备必需时临时构筑工事之用。

     起初日军规定每把军锹的使用年限是3年,但在战争末期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很多锹使用到尖端磨平也得不到替换,因此在本土防御准备中,征用了大量民用锹,加上军锹的生产往往承包给民间厂商,因此即便是制式军锹,其外形、材质也不完全一样,所以到后期,实际使用的种类很多。虽然日军一贯重视白刃作战,但都是以刺刀和战刀进行的,军锹在日军中并不作为一种近距离格斗器械来使用,也没有相关的训练。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缴获了大量日式军锹,有的一直使用到解放以后。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使用的军锹还有苏式锹和美式锹。苏式锹的外形与德国军锹有些相似,采用带钝尖的方头锹体,较为厚重、扁平,尖部及锹体两侧全部开有较宽的刃口,锹柄很短,而接套部分较长,接套中部和锹柄末端都有防滑突起。苏式军锹也配有锹套,不过材料是帆布,携行时将军锹通过锹套穿在腰带上,一般放置于使用者身体右后侧。
美式锹相对轻便一些,以缴获较多的M1910型为例,其锹柄只占全锹长的不到三分之二,锹体为钢板冲压成型,再与接套铆接或焊接在一起,锹体和日式锹一样为圆头,而且较宽,弧度也较大。美式锹的特点是锹柄末端带有一截横手柄,与锹把形成“T”字形结构,其通过外包的钢皮与锹柄铆接在一起。这一设计的优点是双手握持时比较自然,便于铲取泥土。但其锹体强度不及德式锹、苏式锹,并不适用于肉搏。



1914年日德争夺青岛的战役期间日军使用的军锹


抗美援朝战场上缴获的美制M1910型工兵锹


建国后的制式军锹


     我军使用的军锹,除日式、美式、苏式军锹,也有国内仿制的苏式锹,是在原苏式锹基础上参考了日、美式锹锹体的特点,经冲压而成的圆头锹体带有弧度。1960年代以后,国内军用锹生产由分散制造逐步转为定点生产,改变了之前无统一要求、各厂家产品各行其是的情况,基本上采用冲压工艺制造,并有了统一验收标准。这一时期的代表产品是205型工兵锹。该锹采用带尖的圆头锹体,只在一侧开刃或两侧均不开刃,锹体和接套为一体式,为钢板冲压后卷制而成,用两个横向铆钉固定在锹柄上。锹柄为流线形设计,两头粗、中间细,以方便握持。其特点是成本低,加工简便,坚固耐用,因而逐渐成为国内产量最大和使用最广泛的制式军锹。起初装备的仿苏式锹也采用帆布制锹套,但锹套在腰带上的固定位置比苏式锹套稍高。由于部队反映这种携行方式一是跑动时晃动大,二是不方便坐下,因此205型工兵锹后来吸取了日式锹的设计,取消了锹套,在锹体上制两个穿绳孔,以便穿上细绳携带。不过,实际中采用更多的则是将锹柄向下直接插在背包中的携带方式。


建国初期我军使用的仿苏式锹。该锹锹柄及接套均直接仿自苏式锹,但锹体则是参考了日、美式锹


国内常见的205型军锹,注意锹体两侧穿绳索用的小孔


205型军锹接套和锹柄上的铭文


1960年代末期,人民解放军携带的是带有帆布锹套的仿苏式锹,携行位置是腰间正后方或偏于一侧,而且悬挂位置较苏式锹高


我军土工作业教程中以近迫作业法使用工兵锹挖掘单人掩体的过程


军锹的创意改进与发展

     传统意义上的军锹一般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但设计者一直在不断试图拓展它的用途。

历史上,关于军锹的任何创意都比不上苏联于1930年代设计的工兵锹式迫击炮,这一大胆的设计正是利用了锹柄的空间。这种被命名为1939年式的37mm迫击炮的炮管就采用军锹的锹柄,而底盘则是加厚的方头锹体,平时组装在一起,以普通军锹的方式来携带,并可以履行军锹的一切职能,需要时旋下锹柄(炮管),并取下堵头,将锹体放置于地面,再将锹柄与接套连接的一侧插入锹体中间的预设孔中,在锹柄中间加装可折叠的单腿支架(支架平时放于锹柄中),一把不起眼的工兵锹就迅速变成了一门超轻型迫击炮。这种迫击炮使用专门设计的37mm六尾翼迫击炮弹,可以杀伤远至300m内的敌有生目标,专用炮弹平时则放在腰系的15发弹带中携带。这种设计思路固然先进,但实践中也有许多不足,如作为工兵锹而言,即使不连同15发炮弹,对于需要携带步枪、弹药和宿营用具的普通步兵来说,也显得过于沉重;而作为迫击炮,37mm口径的装药量有限,因而杀伤半径过小,同时没有专用瞄具,精度明显不足。因此,这种放在今天看也不免有些新奇的武器,最终并未普遍装备。不过近年来这一设计又重新复活,俄罗斯也设计出一款可以兼作单发榴弹发射器使用的军锹。其后半截锹柄是活动式的,旋下后即可装上一发VOG-25 40mm杀伤榴弹,接套内装有击发机构,外侧有简易的瞄准器,利用锹体作为支撑,可以将榴弹发射出去。不过这一设计仍然有前述的各种缺点,特别是精度和操作的方便性不如枪挂榴弹发射器,故也没有定型装备部队。


    军锹的一大变革方向是缩小体积和质量,即微型化和轻型化,这也是目前军锹发展的主流方向。二战时期德国就装备了锹体和锹柄可以折叠的两折锹,而战后在此基础上研制的现代军锹基本上都是折叠式的。除了两折外,还有三折锹,进一步缩短了携行时的长度。同时,材料也开始多样化,除锹体仍用钢板制造外,锹柄和连接部分广泛使用铝合金和工程塑料,在减轻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强度、耐磨性和抗腐蚀性能。


    军锹发展的另一个方向是多功能化,即在锹体或锹柄上增加一些其他功能,例如在锹体侧面开设锯齿,必要时可以用来锯断树枝;有的将一侧加工出钝刃口并淬硬,使其能够利用锹体的重量剁断铁丝,用以在铁丝网或丛林中开辟通道;有的在锹体上增加可以开启瓶盖或罐头的缺口等等。锹柄中可做的文章更多:可以将其设计为空心管状,在里面放置探雷针等物品;锹柄尾盖可以设计成指北针;锹柄也可以做成可拆卸式的,再与其他部件组合成斧、手锯等。有些折叠军锹的锹体可以与锹柄垂直固定,在转折处还有活动镐头,这样在掘土时就能当作锄头或十字镐使用。


    我军在1980年代以后也相继开发了两折、三折军锹,但在总体水平上仍落后于美、德等西方国家的产品。而目前民用市场上也出现了大量的折叠式多功能锹,它们在结构上基本都是模仿国外军锹的式样,具有锹、镐、锯、刀等功能,但材料和工艺上要次于军用品。
伊拉克战争的实践再次证明,现代化条件下的高科技战争也必须依靠地面部队来实现最终目的,而地面部队无论是开进、攻击、防御还是宿营,军锹都是战士不可或缺的单兵装备,一直伴随着战争的始终。


    纵然高科技新材料迅速发展,单兵装备研究突飞猛进,但军锹这一古朴的装备仍然在军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苏联在二战前设计的M1939 37mm工兵锹迫击炮。上图为组装成迫击炮时的状态,下图为整体作为军锹时的状态



37mm军锹迫击炮装配完毕时的状态(左上)以及在掩体、开阔地上使用该炮射击的姿势(右上及右下)



两款国产民用多功能折叠锹。左边锹的锹体一侧有锯齿,但限于材料和工艺,许多类似的设计其实并无实际功用。右边的 锹可作为锹、斧、刀、锯等使用


国内生产的三折式军锹,折叠后长度进一步缩减到只有一个锹体的长度。此类 军锹锹柄末端一般设计成三角形,以方便使用时控制锹身作者:刘涛

    锹,是一种常见的用于开沟掘土、铲取什物的生产工具。自人类社会出现战争和军队后,锹又成为最早出现的军用辅助装备之一,它既能用于构筑城砦沟壕,又可以安营掘灶,是军人作战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伙伴和帮手。军队最早使用的锹实际上就是民用锹,而真正的军用锹则出现在职业化军队形成以后,它们是专门生产的,比普通民用锹更加轻便、结实,但型制和民用锹没有太大差别,而且在军队,也不是每个步兵都需要携带锹,只是工兵、辎重兵和稍后出现的炮兵使用得较多,尤其是工兵的装备量最大,这也是军锹通常称为“工兵锹”的由来。


武警在“天山砺剑”实兵演练中用于构筑无后坐力炮发射阵地的国产大军锹



军锹的诞生

    在前膛枪时代,由于当时的战术限制,作战双方必须成列行进,到一定距离内以立姿对射,对工事的依赖性很小,因而军锹的发展很缓慢。19世纪中后期,连发后膛步枪和速射火炮出现后,战场火力明显增强,步兵必须随时构筑战壕等野战掩体来保护自己,这时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军锹,当然它并非只限于工兵使用,而是广泛用于以步兵为主的各个兵种的土工作业。考虑到方便携带,军锹通常都设计得比较短小,同时为了一物多用,往往设计有一些附加功能。一战前后,军锹这种装备的发展已趋成熟,出现了一些沿用至今的经典设计。


“盛名”之下的德国军锹


    提起军锹,就不能不说德国军锹。德国军锹在我国颇负盛名,这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两部小说。一部是近来非常热门的网络玄怪小说《鬼吹灯》,文中多次提到了主人公所用的“德国工兵锹”,说它是掘坟盗墓兼防身格斗的利器。掘土是锹的“本行”,在狭窄的盗洞和墓穴内,短小的工兵锹使用起来会比其他工具更加得心应手。德国工兵锹的格斗用途在另一部小说——《西线无战事》中重点描写过。该书以大量篇幅描写了一战中残酷的堑壕战,在泥泞中对峙的双方,为争夺前沿阵地的控制权,不断进行惨烈的肉搏,德军的工兵锹正是在这种短兵相接的厮杀中确立了威名。小说中借老兵之口阐述了工兵锹的作用:“……不要用你的刺刀,那样会卡在敌人的肋骨里,当你拔出来时你也已经死了,你应该用你的锹对着他的脖根那么来一下,他的脑袋就搬家了……”。

     一战时,德国军锹采用方头锹体,前端两侧有很小的弧形过渡,锹体本身是锻造的(后期为冲压成型),比较厚重,锹体的弧度较小,前端和两侧开有刃口,目的是为了减小插入土中时的阻力。为防止这些刃口误伤使用者,德国军锹设计有专门的皮制“∏”形锹套,携带时将锹体插在锹套中,用皮带束紧,然后通过锹套背面的两个皮带环,将整个军锹悬挂在使用者的腰带后方。锹柄末端加工成球形,方便握持,并可防止用力操作时柄底擦伤掌心。锹柄另一端插入与锹体铆接在一起的接套中,并以两个铆钉固定,锹柄在接套内的长度约占全长的一半,因此连接非常牢固。结实、锋利以及长短适中,这些特点使得德国军锹成为一种很有效的近身格斗武器,使用者握住锹柄,运用手臂和上半身的力量,就能抡动其进行砍杀,其杀伤效果类似于长柄砍刀。特别是在堑壕战最常见的战斗场合,即战壕和工事内,装上刺刀的步枪因狭窄空间的限制,动作幅度有限,难以与单手就能够灵活挥动的军锹相抗衡。小说中把“德国工兵锹”描绘成了一种肉搏利器,其实它本身仍然只是一种工具。的确,这种不占编的武器在肉搏中有不俗表现,以致德国、苏联等许多国家都将使用军锹格斗的技巧写进了教材,并且在部队中进行相关训练。


    二战初期,德军使用的军锹与一战时的基本相同,仅在局部有所改进,如锹体与接套的连接方式除铆接外,也有使用焊接的。后来因为标准长度的军锹携带时有时会妨碍行动,又出现了折叠锹,其锹体和锹柄改为可折叠的两截,携带时首尾相对叠放,使用时打开,连接处通过一个可旋紧的圆形套环进行固定。这种设计方便携行,但锹柄强度比固定型的有所减弱。另外,锹体的形状也有所改变,前端由方形变为带有一个钝角形的尖端,尖头锹更适合挖掘含有砂石的土层,插入时更加省力,只是铲土的效率不及原来的方头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德军使用的军锹中还有一种大型的圆头锹,长度接近短锹的两倍,锹柄末端也加工成球形,而且同样带有锹套。

    由于二战战场作战方式的改变,贴身肉搏的情况大为减少,因此二战期间的德国军锹只以担当土工工具的角色为主。


美国内战期间圆(方)头锹和伐木斧成为北方军工兵部队的基本装备。当时军锹已有固定的采购渠道,但和今天大多数国家的军锹一样,是由民间企业生产的,只是有比民品更严格的质量标准


德军一战时使用的短柄工兵锹


二战时期德军使用的军锹,型制与一战时的区别不大


德国军锹锹体前端和两侧均开有刃口,加上锻造锹体厚重平直,比较适于劈砍。为防止刃口伤人,平时携行时锹体需要插入皮制锹套中


二战时期的德式军锹。下边一把是军用品,上边一把则是供警察等准军事单位使用的,锹套均为后仿制的


二战时期德军步兵使用的部分装具。注意刺刀是插在锹套中的


二战时德军士官和机枪手使用的装具。其中军锹是后期的两折式


二战期间,配备MP40冲锋枪和两折式军锹的德国伞兵


二战期间芬兰陆军士兵手册中介绍如何使用军锹进行白刃格斗


中国军锹的沧桑之路

清末新军采用日式、德式军锹


     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即使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军锹,也得主要依靠国外输入,因此铁锹至今在有些地方仍称为“洋锹”。国内最早引进的军锹是清末作为火炮的随附品一同进口的,包括日本、德国、奥地利等众多国家的产品。而士兵配发军锹,已经是清末新军成立后的事情了,主要是日式和德式,特别是日式军锹更为常见。


战争期间,我军军锹为日、苏、美式混杂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模仿以法国为主的西方模式逐步建立起近代陆军。明治六年(公元1873年)正式组建工兵,到明治十六年(公元1883年)包括军锹在内的各种辅助工具已全面装备,而且门类相当齐全,军锹(日文称为“円匙”)和十字镐、鹤嘴锄等一同归入“土工器材”,以与锯等“木工器材”相区别。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期间,日军工兵采用挖掘坑道进至俄军坚固工事下,埋设炸药后进行爆破的战术,取得了很大成功,因此在大正(1912~1926年)、昭和(1926~1989年)时期,军锹继续得到重视和发展。

    二战期间,日军使用的军锹共有4种。其中大军锹3种,其锹体完全一样,前端为带尖的圆头状,长度和弧度均较大,尖部及其两侧有刃,锹体较长,接套顶端为平面,锹柄前后直径一样,标准型从锹尖到锹柄末端全长1.2m,便携型(“携带円匙”)的锹柄有所缩短,全长减短至1m,而缩短型(“短柄円匙”)全长只有0.6m。供士兵随身携带的除缩短型外,还有一种小军锹(“小円匙”),其锹体与大军锹形状差别较大,长度较短,前端较尖,接近于三角形,两侧刃口从锹尖一直开到锹体肩部,为增加强度,接套在锹面的一侧有所加长,同时为防止打滑脱手,锹柄末端加工成了和德国军锹一样的圆头状。小军锹的全长略长于缩短型军锹,为0.76m。为方便携带,小军锹锹体后端加工有两个(也有只加工一个的)小孔,锹柄约2/3处也有横孔,以便穿入绳索,将锹背在身上或挂在装具上。日式军锹一般不配锹套,这样也降低了列装成本。日军中军锹不仅配发给工兵大队,也装备到一线野战部队,像一个4人的96式轻机枪小组,按要求就必须携带军锹、十字镐各两把,以备必需时临时构筑工事之用。

     起初日军规定每把军锹的使用年限是3年,但在战争末期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很多锹使用到尖端磨平也得不到替换,因此在本土防御准备中,征用了大量民用锹,加上军锹的生产往往承包给民间厂商,因此即便是制式军锹,其外形、材质也不完全一样,所以到后期,实际使用的种类很多。虽然日军一贯重视白刃作战,但都是以刺刀和战刀进行的,军锹在日军中并不作为一种近距离格斗器械来使用,也没有相关的训练。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缴获了大量日式军锹,有的一直使用到解放以后。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使用的军锹还有苏式锹和美式锹。苏式锹的外形与德国军锹有些相似,采用带钝尖的方头锹体,较为厚重、扁平,尖部及锹体两侧全部开有较宽的刃口,锹柄很短,而接套部分较长,接套中部和锹柄末端都有防滑突起。苏式军锹也配有锹套,不过材料是帆布,携行时将军锹通过锹套穿在腰带上,一般放置于使用者身体右后侧。
美式锹相对轻便一些,以缴获较多的M1910型为例,其锹柄只占全锹长的不到三分之二,锹体为钢板冲压成型,再与接套铆接或焊接在一起,锹体和日式锹一样为圆头,而且较宽,弧度也较大。美式锹的特点是锹柄末端带有一截横手柄,与锹把形成“T”字形结构,其通过外包的钢皮与锹柄铆接在一起。这一设计的优点是双手握持时比较自然,便于铲取泥土。但其锹体强度不及德式锹、苏式锹,并不适用于肉搏。



1914年日德争夺青岛的战役期间日军使用的军锹


抗美援朝战场上缴获的美制M1910型工兵锹


建国后的制式军锹


     我军使用的军锹,除日式、美式、苏式军锹,也有国内仿制的苏式锹,是在原苏式锹基础上参考了日、美式锹锹体的特点,经冲压而成的圆头锹体带有弧度。1960年代以后,国内军用锹生产由分散制造逐步转为定点生产,改变了之前无统一要求、各厂家产品各行其是的情况,基本上采用冲压工艺制造,并有了统一验收标准。这一时期的代表产品是205型工兵锹。该锹采用带尖的圆头锹体,只在一侧开刃或两侧均不开刃,锹体和接套为一体式,为钢板冲压后卷制而成,用两个横向铆钉固定在锹柄上。锹柄为流线形设计,两头粗、中间细,以方便握持。其特点是成本低,加工简便,坚固耐用,因而逐渐成为国内产量最大和使用最广泛的制式军锹。起初装备的仿苏式锹也采用帆布制锹套,但锹套在腰带上的固定位置比苏式锹套稍高。由于部队反映这种携行方式一是跑动时晃动大,二是不方便坐下,因此205型工兵锹后来吸取了日式锹的设计,取消了锹套,在锹体上制两个穿绳孔,以便穿上细绳携带。不过,实际中采用更多的则是将锹柄向下直接插在背包中的携带方式。


建国初期我军使用的仿苏式锹。该锹锹柄及接套均直接仿自苏式锹,但锹体则是参考了日、美式锹


国内常见的205型军锹,注意锹体两侧穿绳索用的小孔


205型军锹接套和锹柄上的铭文


1960年代末期,人民解放军携带的是带有帆布锹套的仿苏式锹,携行位置是腰间正后方或偏于一侧,而且悬挂位置较苏式锹高


我军土工作业教程中以近迫作业法使用工兵锹挖掘单人掩体的过程


军锹的创意改进与发展

     传统意义上的军锹一般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但设计者一直在不断试图拓展它的用途。

历史上,关于军锹的任何创意都比不上苏联于1930年代设计的工兵锹式迫击炮,这一大胆的设计正是利用了锹柄的空间。这种被命名为1939年式的37mm迫击炮的炮管就采用军锹的锹柄,而底盘则是加厚的方头锹体,平时组装在一起,以普通军锹的方式来携带,并可以履行军锹的一切职能,需要时旋下锹柄(炮管),并取下堵头,将锹体放置于地面,再将锹柄与接套连接的一侧插入锹体中间的预设孔中,在锹柄中间加装可折叠的单腿支架(支架平时放于锹柄中),一把不起眼的工兵锹就迅速变成了一门超轻型迫击炮。这种迫击炮使用专门设计的37mm六尾翼迫击炮弹,可以杀伤远至300m内的敌有生目标,专用炮弹平时则放在腰系的15发弹带中携带。这种设计思路固然先进,但实践中也有许多不足,如作为工兵锹而言,即使不连同15发炮弹,对于需要携带步枪、弹药和宿营用具的普通步兵来说,也显得过于沉重;而作为迫击炮,37mm口径的装药量有限,因而杀伤半径过小,同时没有专用瞄具,精度明显不足。因此,这种放在今天看也不免有些新奇的武器,最终并未普遍装备。不过近年来这一设计又重新复活,俄罗斯也设计出一款可以兼作单发榴弹发射器使用的军锹。其后半截锹柄是活动式的,旋下后即可装上一发VOG-25 40mm杀伤榴弹,接套内装有击发机构,外侧有简易的瞄准器,利用锹体作为支撑,可以将榴弹发射出去。不过这一设计仍然有前述的各种缺点,特别是精度和操作的方便性不如枪挂榴弹发射器,故也没有定型装备部队。


    军锹的一大变革方向是缩小体积和质量,即微型化和轻型化,这也是目前军锹发展的主流方向。二战时期德国就装备了锹体和锹柄可以折叠的两折锹,而战后在此基础上研制的现代军锹基本上都是折叠式的。除了两折外,还有三折锹,进一步缩短了携行时的长度。同时,材料也开始多样化,除锹体仍用钢板制造外,锹柄和连接部分广泛使用铝合金和工程塑料,在减轻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强度、耐磨性和抗腐蚀性能。


    军锹发展的另一个方向是多功能化,即在锹体或锹柄上增加一些其他功能,例如在锹体侧面开设锯齿,必要时可以用来锯断树枝;有的将一侧加工出钝刃口并淬硬,使其能够利用锹体的重量剁断铁丝,用以在铁丝网或丛林中开辟通道;有的在锹体上增加可以开启瓶盖或罐头的缺口等等。锹柄中可做的文章更多:可以将其设计为空心管状,在里面放置探雷针等物品;锹柄尾盖可以设计成指北针;锹柄也可以做成可拆卸式的,再与其他部件组合成斧、手锯等。有些折叠军锹的锹体可以与锹柄垂直固定,在转折处还有活动镐头,这样在掘土时就能当作锄头或十字镐使用。


    我军在1980年代以后也相继开发了两折、三折军锹,但在总体水平上仍落后于美、德等西方国家的产品。而目前民用市场上也出现了大量的折叠式多功能锹,它们在结构上基本都是模仿国外军锹的式样,具有锹、镐、锯、刀等功能,但材料和工艺上要次于军用品。
伊拉克战争的实践再次证明,现代化条件下的高科技战争也必须依靠地面部队来实现最终目的,而地面部队无论是开进、攻击、防御还是宿营,军锹都是战士不可或缺的单兵装备,一直伴随着战争的始终。


    纵然高科技新材料迅速发展,单兵装备研究突飞猛进,但军锹这一古朴的装备仍然在军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苏联在二战前设计的M1939 37mm工兵锹迫击炮。上图为组装成迫击炮时的状态,下图为整体作为军锹时的状态



37mm军锹迫击炮装配完毕时的状态(左上)以及在掩体、开阔地上使用该炮射击的姿势(右上及右下)



两款国产民用多功能折叠锹。左边锹的锹体一侧有锯齿,但限于材料和工艺,许多类似的设计其实并无实际功用。右边的 锹可作为锹、斧、刀、锯等使用


国内生产的三折式军锹,折叠后长度进一步缩减到只有一个锹体的长度。此类 军锹锹柄末端一般设计成三角形,以方便使用时控制锹身
我一直怀疑鬼吹灯的作者是不是在人云亦云,也怀疑他是否见过德工兵锹.因为我觉得这个东西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不如当代的单兵锹.
传说中苏联的士兵很喜欢玩飞锹杀敌.
带2个观察孔的叫“98式小円匙”,把军锹放在脸上能通过那两个观察孔窥视目标,防止被子弹或弹片打到.........小鬼子的确是鬼..........
原帖由 哈萨克雄鹰 于 2008-1-11 17:04 发表
我一直怀疑鬼吹灯的作者是不是在人云亦云,也怀疑他是否见过德工兵锹.因为我觉得这个东西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不如当代的单兵锹.

的确,干过活的都知道挖土要用圆头锹,方头锹是和泥垛粪用的。:D
德国鬼子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三
以下文章都是QBQ----步兵1953前辈的帖子,大家可以看看........
据说是美军用沼泽锹....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日本98式军用小锹.其木柄反向安装是为了当观察用的防护面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在锹的凹面压出一个三角形的凹槽,可容纳观察者的鼻子.观察者通过锹上的两个和瞳距接近的孔进行观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看锹的侧面就更明显的像面具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就是这样用啦...
一直想把解放军的铲操的教材给找出来,就是翻不到……
解放军的铲操   只有侦查兵学这个   应该不难找的
这个鬼子心眼怪多 知道在铲子上作文章
真是肉搏的话,个人观点是体力的因素最重要。
原帖由 k8ux 于 2008-1-12 11:50 发表
解放军的铲操   只有侦查兵学这个   应该不难找的

啊:handshake 兄台也知道这个啊……
现在不好找啊,有些部队连刺杀操都取消了,铲操和双手匕首操都不知道还有没有
谢谢LZ的科普~
作业中
好图好文:D
我记得德国人在用铲子之前貌似是把边缘打磨 毛人好像更钟情拿手榴弹当板砖使:D :D
此刘涛不知与当年QBQ的“枪火”事件中的刘涛有没有关系。
以前BQZS报道过现在部队用的浙江产的一种折叠锹,吹的多好多好的
原帖由 哈萨克雄鹰 于 2008-1-11 17:04 发表
我一直怀疑鬼吹灯的作者是不是在人云亦云,也怀疑他是否见过德工兵锹.因为我觉得这个东西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不如当代的单兵锹.

鬼吹灯的作者恐怕是哈德族
二战德军山地兵
20070203174712323.jpg
有谁知道这是什么锹吗?:handshake


U1716P27T1D455814F3DT20070721142941.jpg
好贴,收藏学习:lol
现在市面上能买到好些的吗?
平头的铲雪铲冰比较合适……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