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评2007国际十大新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21:53:09
十七大绘发展宏图 全世界更关注中国  


  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新华社记者 李涛摄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5日至10月21日在北京召开,绘就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中共十七大是在中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强调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大会举世瞩目,热评如潮。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不断增大。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
原油价格震荡冲高 能源安全日显重要


   11月7日,交易员们在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内工作。因美国商用油库存降幅小于预期及市场获利回吐,7日纽约指标原油期价微跌0.33美元,收市报每桶96.37美元。但油价当天盘中创98.62美元历史新高。 新华社/路透

    11月21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在电子盘亚洲交易时段升至每桶99.29美元历史高位,距100美元仅差71美分。11月23日,纽约商品交易所2008年1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98.18美元,创收盘价历史新高。

    今年国际原油价格先抑后扬。年初曾延续上年底跌势,1月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最低下探至每桶50美元左右。但随后国际油价一路走高。

    油价走高对世界经济带来明显负面影响,受到普遍关注。9月27日至28日,“主要经济体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会议”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
全球变暖威胁人类 巴厘大会共商对策


  12月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最后一天的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新华社记者刘宇摄

    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以及许多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的代表与会。这次大会是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着重讨论2012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安排等问题,特别是发达国家应进一步承担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15日,大会最终通过“巴厘岛路线图”,决定在2009年年底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新安排举行谈判,为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所导致的自然灾害日益严重。气候问题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也是2007年世界经济论坛、欧盟首脑会议、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联合国大会等众多国际会议的重要议题。
巴基斯坦风云变幻 贝·布托遇刺身亡


   12月27日,在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举行的竞选会上,贝·布托向支持者发表演讲。当天,巴前总理、人民党领导人贝·布托在拉瓦尔品第市举行的竞选会上遇袭身亡。 新华社发

    12月27日傍晚,巴基斯坦前总理、人民党领导人贝·布托在邻近首都伊斯兰堡的拉瓦尔品第市举行的竞选会上遭遇自杀式袭击后不治身亡,使巴基斯坦国内政局再次面临严峻考验。

    今年是巴基斯坦的总统选举年,各派政治势力较量激烈。10月6日,穆沙拉夫在总统选举中获得压倒性胜利。10月18日,贝·布托回到卡拉奇,当晚便遭遇自杀式爆炸袭击,死亡人数达140多人,贝·布托侥幸逃生。

    11月3日晚,穆沙拉夫宣布在全国实行紧急状态,并颁布临时宪法令。11月28日,穆沙拉夫辞去陆军参谋长职务。11月29日,穆沙拉夫宣誓就任新一届总统,并于12月15日宣布解除紧急状态,取消临时宪法令。
“嫦娥一号”成功奔月 太空探索再掀热潮


   11月7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控大厅内,科技人员刚刚对嫦娥一号卫星实施第三次近月制动。当日,嫦娥一号卫星完成第三次近月制动,顺利进入工作轨道,即将进行绕月探测活动。 新华社记者田兆运摄

    10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11月26日,中国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首幅月球图像。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这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成功发射探月卫星。

    今年,全球太空探索热潮再度升温。美国“奋进”号、“阿特兰蒂斯”号和“发现”号航天飞机先后升空。8月14日,美国教师芭芭拉·摩根女士在“奋进”号航天飞机上通过视频开设了第一堂“太空教室”课。9月14日,日本“月亮女神”探月卫星升空。俄罗斯、德国、印度、韩国等也提出向月球发射探测器。人类探月成为太空探索新亮点。
美国调整中东政策 巴以和谈艰难重启


  11月27日,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左)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在美国总统布什(中)面前握手。 新华社发

    1月10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调整对伊拉克政策,内容包括美向伊增兵2.15万、要求伊当局尽快承担起更多责任以及寻求中东盟友支持等,但伊拉克安全形势未见好转。

    8月14日,伊北部尼尼微省发生4起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事件,造成至少400人死亡,300多人受伤。因库尔德工人党武装问题,土耳其与伊拉克摩擦加剧。6月9日,巴勒斯坦内部法塔赫与哈马斯爆发新一轮流血冲突。14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宣布解除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的总理职务。15日,哈马斯完全占领加沙。法塔赫与哈马斯矛盾急剧升级,巴出现“一区两府”局面。11月26日,中东问题国际会议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召开。随后巴以双方重开谈判。
朝核会谈取得突破 半岛局势明显缓和


  9月30日,参加六方会谈的六国代表团团长在媒体见面会上一起握手。当日, 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在北京宣布休会两天。新华社记者 李明放摄

    2月8日至13日,朝核问题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在北京举行,六方同意在起步阶段平行采取一系列行动。

    3月13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应邀访朝。7月,朝鲜关闭宁边核设施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和验证。10月3日,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在北京闭幕,通过《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朝鲜承诺本年底完成宁边核设施去功能化、完整准确申报核计划。

    11月初,朝鲜核设施去功能化工作正式开始。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与韩国总统卢武铉于10月在平壤举行第二次北南首脑会晤,并签署《北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12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首次致信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
情报否认伊研核武 美国政府坚持施压
  

12月3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斯蒂芬·哈德利在华盛顿白宫出席新闻发布会。当日,美国情报机构公布了有关伊朗核问题的报告,称伊朗在2003年停止了核武器项目,而且迄今没有重启其核武器项目。 新华社/法新

    今年以来,伊核问题一直呈升温趋势。3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有关伊朗核问题的第1747号决议,加大对伊朗核和导弹计划相关领域的制裁,同时强调继续寻求通过谈判解决伊核问题。10月25日,美国宣布对包括伊朗国防部在内的20多个伊朗政府机构、银行和个人实施制裁。伊朗则针锋相对,一再重申决意捍卫本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12月3日,美国国家情报机构公布有关伊朗核问题的《国家情报评估报告》,称伊朗在2003年停止了核武器项目,而且迄今也没有重启核武器项目。美国政府坚持认为伊朗仍是威胁,国际社会仍应继续施压,以确保伊朗不能研制核武器。
次贷危机波及世界 全球影响余波未止
  

8月16日,交易员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内忙碌。由于信贷危机引发投资者恐慌情绪,纽约股市16日大幅振荡。 新华社/法新

    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浮出水面。此后,大批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纷纷宣告破产。

    8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恶化,并波及其他金融市场。一些涉足次贷或相关业务的银行、基金遭受巨额损失。受次贷危机冲击,世界各地区主要股市,以及与次贷相关的债券市场出现较强震动。此后,许多银行都提高了放贷标准。由于市场惜贷气氛严重,流动性不足问题开始显现。为防止形势进一步恶化,西方主要经济体的央行也先后采取了向银行系统注资、降息或暂停加息等多种措施以应对这一危机。美联储于9月、10月和12月三次宣布降息。普遍认为,次贷危机的影响尚未结束。
俄强力振大国声威 与西方摩擦趋加剧


12月7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北约总部举行的北约-俄罗斯理事会会议上,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右)与美国国务卿赖斯(左二)交谈。拉夫罗夫当天表示,美国在中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计划将影响俄罗斯与北约在导弹防御方面的合作。 新华社/路透

    7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决定俄暂停执行《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12月12日,这一决定正式付诸实施,以应对美国的反导计划。今年1月,美国向波兰和捷克提议就建立反导基地问题恢复谈判。

    8月2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副主席奇林加罗夫率俄科考队员乘深海潜水器从北极点下潜至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并在洋底插上了一面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12月10日,普京表示,他“完全赞同”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被推举为下届总统候选人。12月17日,普京明确表示,如果梅德韦杰夫当选总统,他准备出任政府总理。12月25日一天内,俄罗斯在海陆空三个领域先后发射导弹、卫星。俄军方称目的是保持俄战略导弹力量的威慑力。 十七大绘发展宏图 全世界更关注中国  


  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新华社记者 李涛摄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5日至10月21日在北京召开,绘就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中共十七大是在中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强调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大会举世瞩目,热评如潮。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不断增大。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
原油价格震荡冲高 能源安全日显重要


   11月7日,交易员们在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内工作。因美国商用油库存降幅小于预期及市场获利回吐,7日纽约指标原油期价微跌0.33美元,收市报每桶96.37美元。但油价当天盘中创98.62美元历史新高。 新华社/路透

    11月21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在电子盘亚洲交易时段升至每桶99.29美元历史高位,距100美元仅差71美分。11月23日,纽约商品交易所2008年1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98.18美元,创收盘价历史新高。

    今年国际原油价格先抑后扬。年初曾延续上年底跌势,1月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最低下探至每桶50美元左右。但随后国际油价一路走高。

    油价走高对世界经济带来明显负面影响,受到普遍关注。9月27日至28日,“主要经济体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会议”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
全球变暖威胁人类 巴厘大会共商对策


  12月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最后一天的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新华社记者刘宇摄

    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以及许多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的代表与会。这次大会是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着重讨论2012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安排等问题,特别是发达国家应进一步承担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15日,大会最终通过“巴厘岛路线图”,决定在2009年年底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新安排举行谈判,为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所导致的自然灾害日益严重。气候问题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也是2007年世界经济论坛、欧盟首脑会议、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联合国大会等众多国际会议的重要议题。
巴基斯坦风云变幻 贝·布托遇刺身亡


   12月27日,在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举行的竞选会上,贝·布托向支持者发表演讲。当天,巴前总理、人民党领导人贝·布托在拉瓦尔品第市举行的竞选会上遇袭身亡。 新华社发

    12月27日傍晚,巴基斯坦前总理、人民党领导人贝·布托在邻近首都伊斯兰堡的拉瓦尔品第市举行的竞选会上遭遇自杀式袭击后不治身亡,使巴基斯坦国内政局再次面临严峻考验。

    今年是巴基斯坦的总统选举年,各派政治势力较量激烈。10月6日,穆沙拉夫在总统选举中获得压倒性胜利。10月18日,贝·布托回到卡拉奇,当晚便遭遇自杀式爆炸袭击,死亡人数达140多人,贝·布托侥幸逃生。

    11月3日晚,穆沙拉夫宣布在全国实行紧急状态,并颁布临时宪法令。11月28日,穆沙拉夫辞去陆军参谋长职务。11月29日,穆沙拉夫宣誓就任新一届总统,并于12月15日宣布解除紧急状态,取消临时宪法令。
“嫦娥一号”成功奔月 太空探索再掀热潮


   11月7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控大厅内,科技人员刚刚对嫦娥一号卫星实施第三次近月制动。当日,嫦娥一号卫星完成第三次近月制动,顺利进入工作轨道,即将进行绕月探测活动。 新华社记者田兆运摄

    10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11月26日,中国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首幅月球图像。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这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成功发射探月卫星。

    今年,全球太空探索热潮再度升温。美国“奋进”号、“阿特兰蒂斯”号和“发现”号航天飞机先后升空。8月14日,美国教师芭芭拉·摩根女士在“奋进”号航天飞机上通过视频开设了第一堂“太空教室”课。9月14日,日本“月亮女神”探月卫星升空。俄罗斯、德国、印度、韩国等也提出向月球发射探测器。人类探月成为太空探索新亮点。
美国调整中东政策 巴以和谈艰难重启


  11月27日,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左)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在美国总统布什(中)面前握手。 新华社发

    1月10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调整对伊拉克政策,内容包括美向伊增兵2.15万、要求伊当局尽快承担起更多责任以及寻求中东盟友支持等,但伊拉克安全形势未见好转。

    8月14日,伊北部尼尼微省发生4起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事件,造成至少400人死亡,300多人受伤。因库尔德工人党武装问题,土耳其与伊拉克摩擦加剧。6月9日,巴勒斯坦内部法塔赫与哈马斯爆发新一轮流血冲突。14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宣布解除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的总理职务。15日,哈马斯完全占领加沙。法塔赫与哈马斯矛盾急剧升级,巴出现“一区两府”局面。11月26日,中东问题国际会议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召开。随后巴以双方重开谈判。
朝核会谈取得突破 半岛局势明显缓和


  9月30日,参加六方会谈的六国代表团团长在媒体见面会上一起握手。当日, 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在北京宣布休会两天。新华社记者 李明放摄

    2月8日至13日,朝核问题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在北京举行,六方同意在起步阶段平行采取一系列行动。

    3月13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应邀访朝。7月,朝鲜关闭宁边核设施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和验证。10月3日,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在北京闭幕,通过《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朝鲜承诺本年底完成宁边核设施去功能化、完整准确申报核计划。

    11月初,朝鲜核设施去功能化工作正式开始。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与韩国总统卢武铉于10月在平壤举行第二次北南首脑会晤,并签署《北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12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首次致信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
情报否认伊研核武 美国政府坚持施压
  

12月3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斯蒂芬·哈德利在华盛顿白宫出席新闻发布会。当日,美国情报机构公布了有关伊朗核问题的报告,称伊朗在2003年停止了核武器项目,而且迄今没有重启其核武器项目。 新华社/法新

    今年以来,伊核问题一直呈升温趋势。3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有关伊朗核问题的第1747号决议,加大对伊朗核和导弹计划相关领域的制裁,同时强调继续寻求通过谈判解决伊核问题。10月25日,美国宣布对包括伊朗国防部在内的20多个伊朗政府机构、银行和个人实施制裁。伊朗则针锋相对,一再重申决意捍卫本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12月3日,美国国家情报机构公布有关伊朗核问题的《国家情报评估报告》,称伊朗在2003年停止了核武器项目,而且迄今也没有重启核武器项目。美国政府坚持认为伊朗仍是威胁,国际社会仍应继续施压,以确保伊朗不能研制核武器。
次贷危机波及世界 全球影响余波未止
  

8月16日,交易员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内忙碌。由于信贷危机引发投资者恐慌情绪,纽约股市16日大幅振荡。 新华社/法新

    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浮出水面。此后,大批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纷纷宣告破产。

    8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恶化,并波及其他金融市场。一些涉足次贷或相关业务的银行、基金遭受巨额损失。受次贷危机冲击,世界各地区主要股市,以及与次贷相关的债券市场出现较强震动。此后,许多银行都提高了放贷标准。由于市场惜贷气氛严重,流动性不足问题开始显现。为防止形势进一步恶化,西方主要经济体的央行也先后采取了向银行系统注资、降息或暂停加息等多种措施以应对这一危机。美联储于9月、10月和12月三次宣布降息。普遍认为,次贷危机的影响尚未结束。
俄强力振大国声威 与西方摩擦趋加剧


12月7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北约总部举行的北约-俄罗斯理事会会议上,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右)与美国国务卿赖斯(左二)交谈。拉夫罗夫当天表示,美国在中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计划将影响俄罗斯与北约在导弹防御方面的合作。 新华社/路透

    7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决定俄暂停执行《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12月12日,这一决定正式付诸实施,以应对美国的反导计划。今年1月,美国向波兰和捷克提议就建立反导基地问题恢复谈判。

    8月2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副主席奇林加罗夫率俄科考队员乘深海潜水器从北极点下潜至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并在洋底插上了一面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12月10日,普京表示,他“完全赞同”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被推举为下届总统候选人。12月17日,普京明确表示,如果梅德韦杰夫当选总统,他准备出任政府总理。12月25日一天内,俄罗斯在海陆空三个领域先后发射导弹、卫星。俄军方称目的是保持俄战略导弹力量的威慑力。
加上第11条:洛阳市烈士陵园被毁坏事件--不肖子孙挖祖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