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烈烈《投名状》,史无前例的乱世悲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0:31:34
轰轰烈烈《投名状》,史无前例的乱世悲歌 文/taoxinxu释凡



尽管早知道《投名状》拥有强大明星阵容与数亿巨资,但总怀疑陈大导的能力。可去了电影院,瞧见千军万马之视效,兄弟情义之悲壮,居然万分震撼。回想陈可辛以往那些文艺抒情小品,还有之前那部我较失望的《如果.爱》,不禁感叹“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就质量而言,本片不仅比新世纪其它国产古装大片超额完成娱乐任务,更在悲壮史诗般的结尾,向观众展示了一幅血雨腥风、金戈铁马的清末乱世画卷,真有种《角斗士》《勇敢的心》雄性史诗片味道!可以负责任地说《投名状》是迄今为止华语大片的新里程碑。

陈可辛既把“张文祥刺马”三个主角改名为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又将大背景放置于清末乱世,亦注定着重塑经典决心。香港首席摄影师黄岳泰把画面拍得极富颗粒感,曾提名过奥斯卡奖造型师奚仲文,也一改往日的华丽绚烂,将《投名状》一片彻底走向了写实路线。

脏脸、破衣、灰尘、尸横遍野,村落乃至苏州城,皆透出一种“苦难”,民众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痛不欲生,随着金培达与陈光荣的悲凉配乐,又勾画出一幅战乱期间的残酷。而陈可辛无处不透的“饥饿”,还有苏州城士军临死前群体高呼的“馒头!”,亦将整个农民起义以及叛乱的根本原因准确定于“粮”这个字!

毛主席曾讲过:“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投名壮》则在此问题上写下了发人深省的浓浓的一笔!

《投名状》也不再如《刺马》般简单,人物内涵变深刻,整体更丰满,情节再不是单纯的三角恋、再不是情杀。而是清朝腐败的官场,以及农民自身的愚昧,造成人物性格相互排斥,致使农民英雄们走向不归路...


大哥庞青云,身为朝廷将领,胸怀大志、充满理想,反在关键之时被“魁子营”出卖,全军覆没,惨不忍睹。男主角仅靠装死偷生,爬出死人堆,然后流为匪寇,又拉拢众匪投军,重整了旗鼓。其人野心勃勃,为达目标,不择手段。
动作巨星李连杰,没像以前那般过多耍弄功夫,然其俊朗刚毅,身披盔甲,好一副武将形象。他每逢打仗便骁勇无比,杀敌如探囊取物,极具说服力。年过四十的李先生,文戏虽还有些摆酷,有些霸道,亦仍联想起他去年出演的《霍元甲》。但李哥不露声色、胸有成竹的作风,加上戏份较重,还有金城武平和的话外音配合,到也充分表现了内心世界的矛盾,立体感甚强,颇有突破。



二哥赵二虎,原属绿林好汉,为图生存,带几百人四处劫掠,但确实是一条光明磊的汉子,为人豪气冲天,言而守信。即使在最苦难的时期,情愿冒掉脑袋的危险,也要体贴下属,优待俘虏。他私分军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而他与大哥的纷争,也正由于后者的背信弃义,滥杀数千手无寸铁的降兵造成。人物不忘情义,反由此遭毒手,死得可惜,完全是《水浒传》的英雄下场。
金像金马双料影帝刘德华,角色设计无疑在剧中最讨巧,一方面刘天王形象够正派,救助吃不饱民众,人物又与他去年演《墨攻》时几分相似,轻车熟路。不过对兄弟的豪情,对属下的大义,还有当面对数千人无辜死去时的悲悯,华仔都演得极出色。

老刘与老李,一动一静,两人戏分最重,后半段的对手戏亦居多,亦为本片一大亮点。

金城武扮演的三弟姜午阳,相比前两位巨星,角色更显衬托性。他无城府地要求大哥结拜,根本没想到“ 纳投名状,结兄弟谊”,解决不了日后潜在危机。他敢冲锋陷阵,万军中夺上将之首级,却空认为只要杀了嫂子,仍能救回二哥性命。不懂得兄弟间矛盾是内在的,是结构性的,而不全因一个女人。此人分明就是个头脑简单亡命徒,他最终喊着“兄弟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去刺杀庞青云,结果技不如人,被好一顿毒打。幸亏朝廷亦想除掉他大哥,派人打了黑枪。可孰都明白,即使他“刺杀”得逞,自己仍逃不出鬼门关宿命......

稍有惊艳的是徐静蕾扮演嫂子莲生,并不完全属花瓶。短短几次出场,随她甜美嗓音念出独白,也将一个内心饱受乱世摧残,可仍想追求幸福的小女子,演得黯然神伤。事实上,二哥救了她,为感恩跟他。当与大哥一见钟情,并发生畸恋关系后,人物既有内心矛盾,又充满浪漫情怀。在《投名状》中她是一个无辜者,角色还原了历史本来面貌,刷净了世人用红颜祸水来掩盖事实真相的混帐逻辑。

至于《投名状》战争场面,可以说在华语片中史无前例,动作指导程小东连同马玉成等副手,彻底抛弃了以往的花哨,纯玩实战生猛。
首场众匪劫官军的大戏,当时地处险势,山谷狭窄,而山上数百匪徒早备埋伏,巨网从天而降,之后人马一出,整个山谷大开杀戒,场面已经可观,又以李连杰充当猛匪,以一挡百,神勇杀敌,取得胜利!

第二场两军对垒完开打,多少有些效仿《指环王》,当然特技上差一些。可相比前几年《天地英雄》《墨攻》那两段叫人称赞的攻城血战,《投名状》则呈现出资金更充厚,阵势更庞大,场面更磅礴,死伤更无数,激战更惨烈。冷兵器时代,近乎被彻底还原,当时金城武率领的第一拨敢死队,手持金盾,先冲最前.一帮太平军则摆出了火枪阵,子弹密集,火力超猛,等着敢死队前袭。
死伤无数的敢死队,冲到了跟前,立即身后又摆出无数弓箭手,天空弥漫飞箭,就为破了火枪阵。最后火枪阵一破,双方近身搏击,杀得难解难分!李连杰被一枪穿肩,仍拼死杀敌,三兄弟合在一起,互相配合,本着“杀一个够本,杀两赚一个”原则,拼死力搏。敌军不仅大炮齐开轰,连骑兵也出动,一时间,灰尘弥漫,血肉横飞,断肢掉脑,应该说乃华语古装片有史以来的最大激战场面,光瞧此段就值回票钱,毫不为过!

此段激战虽生猛,可武戏编排,多少也犯了头重脚轻弊病,而后之打斗,再无此般强势,甚为可惜。仅靠插入的京剧唱腔,叙述着三兄弟瞬间攻打城池,剪接师李栋全唰唰唰几个镜头下来,动感再流畅,亦难寻震撼。此后,刘德华与舍生取义的苏州城主之间的决斗,更像普通走过场。而刘天王遇埋伏,身中数箭,半天才死去,场面也太过煽情。结尾,金城武刺杀李连杰,两人单挑,又犯了《男儿本色》(吴京P.K.小谢)类似毛病,老李的功夫太盖,小金则打几下,便败下阵来,只等挨打,倒下了,爬起来一次又一次....

《投名状》后面文戏居多,偶尔存在冷场,但基本谈的是政治纠纷与兄弟情仇,关乎于人物命运发展,镜头剪得甚密,到叫人提得起精神。本片画面过压抑,人物灰头土脸,仅到战后才出现华丽,虽说题材决定风格,写实固然重要,但诸多灰尘视效,还属探索阶段,并不能惹所有观众喜欢。《刺马》的套路故事,亦易叫观众提前猜到结局。

可即使如此,李连杰身中数枪后,慢慢倒下,金城武仰天悲呼,随之震耳欲聋的炮声,似乎在诉说着中国农民数千年来,一而再,再而三的起义、招安,有的甚至打胜了,依然会走向悲剧的结局--自相残杀。《投名状》尽管存在着众多缺点,总体质量,无伦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是中国片中史无前例的好戏,无愧于2007年华语第一猛片的称号。说拍得相当相当够爷们,一点也不为过!


yes观影俱乐部轰轰烈烈《投名状》,史无前例的乱世悲歌 文/taoxinxu释凡



尽管早知道《投名状》拥有强大明星阵容与数亿巨资,但总怀疑陈大导的能力。可去了电影院,瞧见千军万马之视效,兄弟情义之悲壮,居然万分震撼。回想陈可辛以往那些文艺抒情小品,还有之前那部我较失望的《如果.爱》,不禁感叹“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就质量而言,本片不仅比新世纪其它国产古装大片超额完成娱乐任务,更在悲壮史诗般的结尾,向观众展示了一幅血雨腥风、金戈铁马的清末乱世画卷,真有种《角斗士》《勇敢的心》雄性史诗片味道!可以负责任地说《投名状》是迄今为止华语大片的新里程碑。

陈可辛既把“张文祥刺马”三个主角改名为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又将大背景放置于清末乱世,亦注定着重塑经典决心。香港首席摄影师黄岳泰把画面拍得极富颗粒感,曾提名过奥斯卡奖造型师奚仲文,也一改往日的华丽绚烂,将《投名状》一片彻底走向了写实路线。

脏脸、破衣、灰尘、尸横遍野,村落乃至苏州城,皆透出一种“苦难”,民众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痛不欲生,随着金培达与陈光荣的悲凉配乐,又勾画出一幅战乱期间的残酷。而陈可辛无处不透的“饥饿”,还有苏州城士军临死前群体高呼的“馒头!”,亦将整个农民起义以及叛乱的根本原因准确定于“粮”这个字!

毛主席曾讲过:“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投名壮》则在此问题上写下了发人深省的浓浓的一笔!

《投名状》也不再如《刺马》般简单,人物内涵变深刻,整体更丰满,情节再不是单纯的三角恋、再不是情杀。而是清朝腐败的官场,以及农民自身的愚昧,造成人物性格相互排斥,致使农民英雄们走向不归路...


大哥庞青云,身为朝廷将领,胸怀大志、充满理想,反在关键之时被“魁子营”出卖,全军覆没,惨不忍睹。男主角仅靠装死偷生,爬出死人堆,然后流为匪寇,又拉拢众匪投军,重整了旗鼓。其人野心勃勃,为达目标,不择手段。
动作巨星李连杰,没像以前那般过多耍弄功夫,然其俊朗刚毅,身披盔甲,好一副武将形象。他每逢打仗便骁勇无比,杀敌如探囊取物,极具说服力。年过四十的李先生,文戏虽还有些摆酷,有些霸道,亦仍联想起他去年出演的《霍元甲》。但李哥不露声色、胸有成竹的作风,加上戏份较重,还有金城武平和的话外音配合,到也充分表现了内心世界的矛盾,立体感甚强,颇有突破。



二哥赵二虎,原属绿林好汉,为图生存,带几百人四处劫掠,但确实是一条光明磊的汉子,为人豪气冲天,言而守信。即使在最苦难的时期,情愿冒掉脑袋的危险,也要体贴下属,优待俘虏。他私分军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而他与大哥的纷争,也正由于后者的背信弃义,滥杀数千手无寸铁的降兵造成。人物不忘情义,反由此遭毒手,死得可惜,完全是《水浒传》的英雄下场。
金像金马双料影帝刘德华,角色设计无疑在剧中最讨巧,一方面刘天王形象够正派,救助吃不饱民众,人物又与他去年演《墨攻》时几分相似,轻车熟路。不过对兄弟的豪情,对属下的大义,还有当面对数千人无辜死去时的悲悯,华仔都演得极出色。

老刘与老李,一动一静,两人戏分最重,后半段的对手戏亦居多,亦为本片一大亮点。

金城武扮演的三弟姜午阳,相比前两位巨星,角色更显衬托性。他无城府地要求大哥结拜,根本没想到“ 纳投名状,结兄弟谊”,解决不了日后潜在危机。他敢冲锋陷阵,万军中夺上将之首级,却空认为只要杀了嫂子,仍能救回二哥性命。不懂得兄弟间矛盾是内在的,是结构性的,而不全因一个女人。此人分明就是个头脑简单亡命徒,他最终喊着“兄弟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去刺杀庞青云,结果技不如人,被好一顿毒打。幸亏朝廷亦想除掉他大哥,派人打了黑枪。可孰都明白,即使他“刺杀”得逞,自己仍逃不出鬼门关宿命......

稍有惊艳的是徐静蕾扮演嫂子莲生,并不完全属花瓶。短短几次出场,随她甜美嗓音念出独白,也将一个内心饱受乱世摧残,可仍想追求幸福的小女子,演得黯然神伤。事实上,二哥救了她,为感恩跟他。当与大哥一见钟情,并发生畸恋关系后,人物既有内心矛盾,又充满浪漫情怀。在《投名状》中她是一个无辜者,角色还原了历史本来面貌,刷净了世人用红颜祸水来掩盖事实真相的混帐逻辑。

至于《投名状》战争场面,可以说在华语片中史无前例,动作指导程小东连同马玉成等副手,彻底抛弃了以往的花哨,纯玩实战生猛。
首场众匪劫官军的大戏,当时地处险势,山谷狭窄,而山上数百匪徒早备埋伏,巨网从天而降,之后人马一出,整个山谷大开杀戒,场面已经可观,又以李连杰充当猛匪,以一挡百,神勇杀敌,取得胜利!

第二场两军对垒完开打,多少有些效仿《指环王》,当然特技上差一些。可相比前几年《天地英雄》《墨攻》那两段叫人称赞的攻城血战,《投名状》则呈现出资金更充厚,阵势更庞大,场面更磅礴,死伤更无数,激战更惨烈。冷兵器时代,近乎被彻底还原,当时金城武率领的第一拨敢死队,手持金盾,先冲最前.一帮太平军则摆出了火枪阵,子弹密集,火力超猛,等着敢死队前袭。
死伤无数的敢死队,冲到了跟前,立即身后又摆出无数弓箭手,天空弥漫飞箭,就为破了火枪阵。最后火枪阵一破,双方近身搏击,杀得难解难分!李连杰被一枪穿肩,仍拼死杀敌,三兄弟合在一起,互相配合,本着“杀一个够本,杀两赚一个”原则,拼死力搏。敌军不仅大炮齐开轰,连骑兵也出动,一时间,灰尘弥漫,血肉横飞,断肢掉脑,应该说乃华语古装片有史以来的最大激战场面,光瞧此段就值回票钱,毫不为过!

此段激战虽生猛,可武戏编排,多少也犯了头重脚轻弊病,而后之打斗,再无此般强势,甚为可惜。仅靠插入的京剧唱腔,叙述着三兄弟瞬间攻打城池,剪接师李栋全唰唰唰几个镜头下来,动感再流畅,亦难寻震撼。此后,刘德华与舍生取义的苏州城主之间的决斗,更像普通走过场。而刘天王遇埋伏,身中数箭,半天才死去,场面也太过煽情。结尾,金城武刺杀李连杰,两人单挑,又犯了《男儿本色》(吴京P.K.小谢)类似毛病,老李的功夫太盖,小金则打几下,便败下阵来,只等挨打,倒下了,爬起来一次又一次....

《投名状》后面文戏居多,偶尔存在冷场,但基本谈的是政治纠纷与兄弟情仇,关乎于人物命运发展,镜头剪得甚密,到叫人提得起精神。本片画面过压抑,人物灰头土脸,仅到战后才出现华丽,虽说题材决定风格,写实固然重要,但诸多灰尘视效,还属探索阶段,并不能惹所有观众喜欢。《刺马》的套路故事,亦易叫观众提前猜到结局。

可即使如此,李连杰身中数枪后,慢慢倒下,金城武仰天悲呼,随之震耳欲聋的炮声,似乎在诉说着中国农民数千年来,一而再,再而三的起义、招安,有的甚至打胜了,依然会走向悲剧的结局--自相残杀。《投名状》尽管存在着众多缺点,总体质量,无伦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是中国片中史无前例的好戏,无愧于2007年华语第一猛片的称号。说拍得相当相当够爷们,一点也不为过!


yes观影俱乐部
]]
原帖由 lqvod 于 2007-12-17 13:09 发表
清末四大奇案是哪四个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名伶杨月楼冤案、太原奇案、张汶祥刺马案最为轰动,统称为清末四大奇案
1名伶杨月楼冤案

杨月楼是某京剧戏班演小生的名伶,由于演技扮相俱佳而名噪一时,时誉赞其玉立亭亭艺兼文武。同治十一年——十二年年期间他在上海租界著名戏园金桂园演出倾倒沪上男女,一般京调非偏爱只为贪看杨月楼。就在同治十二年冬天杨月楼因与一商家女子的姻缘而引发了一场官司。杨月楼在金桂园连续演出表现男女之情的梵王宫等剧,一广东香山籍茶商韦姓母女共往连看三天。韦女名阿宝年方十七,对杨月楼心生爱慕。归后便自行修书细述思慕意欲订嫁婚约,连同年庚帖一并遣人交付杨月楼约其相见。杨月楼且疑且惧不敢如约,韦女遂病且日见沉重。其父长期在外地经商未在沪,其母即顺遂女意遣人告知杨月楼,令延媒妁以求婚。月楼往见遂应约,倩媒妁具婚书,行聘礼订亲并开始准备婚事,但事为韦女叔父所知,以良贱不婚之礼法坚予阻拦谓,惟退。

韦母遂密商杨月楼,仿照上海民间旧俗行抢亲 ,韦女叔父即与在沪香山籍乡党绅商以杨月楼拐盗罪公讼于官。于是正当其在新居行婚礼之日,县差及巡捕至,执月楼与韦女,并起获韦氏母女衣物首饰七箱据传有四千金。在将韦女解往公堂的路上,据记小车一辆危坐其中,告天地祭祖先之红衣犹未去身也。沿途随从观者如云。审案的上海知县叶廷眷恰亦为广东香山籍人,痛恶而重惩之,当堂施以严刑,敲打其杨月楼胫骨百五;女因不仅无自悔之语,反而称嫁鸡遂随鸡、决无异志而被批掌女嘴二百。二人均被押监待韦父归后再行判决。此案一出立刻传遍街衢,舆论轰动。杨月楼是红极一时,人人皆知的名优,犯了这样颇富戏剧性的风流案自然格外引人注目。同时优伶一向被视为贱民,而韦姓茶商则不仅属良家且捐有官衔,是有一定身份、家资小富的商人,杨月楼以贱民之身而娶良家之女违反了良贱不婚的通行礼法。此外韦杨婚姻有明媒正娶的正当形式,而乡党则以拐盗公讼于官县官,又以拐盗而予重惩,这种种不合常规的事情也引起人们的兴趣,因而一时众论纷纷。最后为案澄清冤屈的人是慈禧太后。不过,杨月楼案却是糊糊涂涂的了断。参与制造此案的人都未受到一点影响,照样高高兴兴当官搂钱。而杨月楼的妻子韦阿宝,亦被其父逐出家门不知下落。杨月楼忧愤改名为杨猴子,自取辱名,以表其对官场黑暗及当时戏子社会地位低下处处受欺的不满。

2张汶祥刺马列案

太平天国失败后,人们传言曾国藩有野心,其实他的部下早就怂恿他谋取帝位。在与太平军作战时,清廷不得不依重湘军,但是,如今太平军被“荡平”了,慈禧太后能允许曾国藩在江南坐大吗东南卧着一只虎,她睡觉也不安心。于是她把曾国藩调离江宁,派马新贻任两江总督,迅速裁撤湘军。

江宁是湘军攻下来的,两江一直被湘军视为私地,他们在那里经营了数年,岂能轻易让给马新贻。马新贻几十年来一直没有自己的军队,了然一身来到江宁,如入龙潭虎穴。马新贻被刺,朝廷心中明白,为了不致激起兵变,动摇清王朝的统治,赶紧调曾国藩回莅江宁坐镇。从此,两江总督宝座长期掌握在湘系手中,其他人不敢问津。

太平天国失败后,湘军的劣根性充分暴露出来,他们比土匪还要凶残,明目张胆地肆疾抢掠。清末施行裁勇改兵制度以后,几万湘军士卒被裁撤,其中不乏将领。这些人并不回乡务农,而是到处游荡掳掠。有些人参加了哥老会,有些人本来就是哥老会成员。湘军裁撤扩大了黑势力,散兵游勇又与黑势力结合,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马新贻在惩治散兵游勇时非常严厉,尤其是他任命以剽悍著称的袁保庆为营务处总管,抓到为害百姓、有非法行为的散兵游勇即就地正法。散兵游勇和黑势力对他恨之入骨。

那个曾给孙衣言透过口风的颜士璋颇有心计,他写了一本《南行日记》,记述了赴宁的全部过程。据他的曾孙颜牧皋说,日记中写道:“刺马案与湘军有关。”“刺马案背后有大人物主使。”

张汶详刺杀马新贻,在警卫森严的督署重地一扑而中。马新贻被刺后,立即有“刺马案”戏文上演,而且正值乡试,安徽学政殷兆镛出试题,竟然寓其讥讽,乔松年也来凑热闹,写了一首歪诗作证,湘军将领给张汶详立碑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刺马案是一件有计划、有组织的政治谋杀事件。从案件的实施,到舆论的有力配合,以及对审案的精心策划和对结案的精明设计,都说明它出自高人之手。

3太原奇案

太原有个富人叫张百万,因嫌弃穷女婿曹文璜,将二女儿玉珠许给一家姓姚的, 但他女儿玉珠喜欢小白脸不爱钱,与曹文璜私奔,准备投靠曹家故交交城县令的陈砥节。

二人出城前在一家豆腐店歇息,豆腐店莫老汉父女同情他们的遭遇而将自家毛驴借了他们。第二天,张百万找不到人就认为跑到了大女儿家,带领家人前往大女儿金珠家找人,怀疑她藏身于衣柜中,谁知道衣柜里有个和尚,他们把衣柜抬走,和尚却闷晕了。为了找台阶,张百万谎称二女儿暴病身亡,为和尚穿上嫁衣置于灵房。半夜,和尚醒了,逃走了,也到了豆腐店在莫老汉家用嫁衣换了一身普通衣服走了,途中下半身再度兴奋,调戏又一早起的妇女,被其丈夫吴屠户杀死,尸体被扔到井里。和尚命案和张家走尸案,一下轰动全城,阳曲县令杨重民开堂公审,有多管闲事的指认和尚所穿为莫老汉衣物,急欲结案立功的杨重民不管三七二十认定莫老汉为凶犯,莫老汉屈打成招,案情上报刑部。当日吴屠户杀人后,迁居晋祠,曹文璜回太原时途经吴屠户的酒店,酒后失言的吴屠户吐露了他杀害和尚的秘密。几天后,曹文璜从交城回太原还驴,知道老汉被抓为莫老汉申诉,杨重民对冤情有所察觉,但害怕暴露自己严刑逼供草菅人命,而将曹文璜冤为同谋。玉珠的丫环秀香在探监时得悉全部案情之后,一方面请求晋祠保长监视吴屠户,另一方面赶赴交城寻找玉珠。玉珠事又找刚从交城县令提升为山西提刑按察司陈砥节,赴任太原。于是,真相大白,老汉和公子哥无罪释放.

4杨乃武与小白菜案

清末,余杭士子杨乃武应乡试中举,摆宴庆贺。房客葛小大妻毕秀姑颇有姿色,人称“小白菜”。她本是葛家童养媳,曾在杨家帮佣,与杨乃武早有情愫,碍于礼义名份,难成眷属,只得各自婚娶。余杭知县刘锡彤曾为滥收钱粮敛赃贪墨,被杨乃武联络士子上书举发,断了财路,心怀怨隙。他儿子刘子和用迷药奸污了毕秀姑,又把她丈夫葛小大毒死。刘锡彤为保住儿子性命和发泄私愤,便移花接木,把杨乃武骗至县衙,严刑逼供,以“谋夫夺妇”定拟,问成死罪。杨乃武和其胞姐杨淑英、妻子詹氏不服,屡屡上诉,历时二年,前后几十堂,皆因刘锡彤上下疏通贿赂,以致官官相护,依旧判定死罪,并详文刑部。詹氏也因上告失败而获罪被拘,幸同科举人汪士屏联合士绅上书刑部辨冤,刑部侍郎夏同善驳回详文,并请得谕旨命浙江三大宪会审。杨淑英为救弟弟,怀抱侄儿去省城探监,求秀姑据实翻供,毕秀姑深觉愧疚,当即应允。谁知浙江巡抚杨昌浚为保住自己面子和众多参审官员顶子,依仗拥兵边疆左宗棠之势,会同藩台、臬台蓄意抗命,不准毕秀姑翻供,复以“通奸谋命”定拟,上奏。杨昌浚此举激起浙江士绅公愤,杨淑英在他们支持下,至狱中让杨乃武写冤状,冒死赴京,滚钉板告状。光绪帝生父醇亲王痛恨杨昌浚蔑视朝廷,又怕各省督抚仿效,决意替杨乃武翻案,以示警饬。正当杨乃武看透黑暗吏治,与秀姑欲以鲜血、头颅祭告天下:“大清百姓盼望青天”之际,得到了醇亲王“大清有青天”的回答。出狱之日,杨乃武目击毕秀姑奉懿旨,被押解尼庵削发为僧,自己虽保住了命,却已一身伤残,几为废人,连举人功名也不准恢复,不禁黯然自问:“我这冤案是昭雪了么?大清真有青天么?……一曲冤歌传百年,长伴遗恨说青天?”   


另一较真实说法(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冯玉军):

    杨乃武生于道光21年,是浙江余杭县的乡绅,他平时里爱管闲事,喜欢抱打不平,为此还顶撞过官府,这也为以后他身陷囹圄埋下隐患,同治12年,杨乃武考中了举人。毕秀姑,也称葛毕氏,由于她相貌长得俏丽,又喜欢穿白衣绿裤,人送绰号小白菜。她嫁于葛品连,两人租住在杨乃武家的一间房子里,既然共同生活在一个大家庭杨乃武与小白菜过从甚密,杨乃武还经常给小白菜教书、认字,教她读经,正因为如此,街坊邻里就起了闲,闲话,当时街坊中有杨吃白菜的闲话。  

  同治12年10月份,杨乃武去余姚他岳母家办事,好几天没有回来,到了10月初9,豆腐店的帮工葛品连,也就是小白菜的丈夫,清晨起来忽然害了病,刚开始以为是流火疾,也就是上火,到了后来吃要不管用,病情加重了,大家就以为是杀症,就是上大火,吃了各种中药都没管用,一直到当天下午的申时,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下午三点到五点的样子,葛品连全身青黑,重兵死亡,一个好端端的年轻人忽然暴病死亡,家人和街坊邻里都不能理解,由此联想到平时里杨乃武与小白菜过从慎密,这时候葛品连的老母亲就把这个案子上报给了余杭县衙,余杭知县刘锡同,得到报案就带领着仵作,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法医沈祥来到葛家来看亡人,也就是葛品连,仵作沈祥拿出银针来刺入葛品连的尸体,这里头需要讲一下,在断案过程中,仵作用经皂角水清洗过的银针刺入尸体,如果该尸体是中毒身亡的,那么这根银针就可能会变黑,沈祥刺入后,银针变黑了,那么沈祥就认为这是中毒身亡。  

  刘锡同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法医鉴定的结论,马上就认定街坊邻里的传言属实,就将小白菜带回县衙审问,刚开始毕秀姑,也就是小白菜不承认自己有谋杀亲夫之嫌,刘锡同就用大刑伺候,严刑拷打,根据当时的史料记载,刘锡同当时动用大刑包括用烧红的铁丝刺双乳,用锡熔,滚烫的锡熔浇背,滚烫的锡熔什么呢?就是用金属锡熔化以后滚热的锡水浇她的脊背,在如此的残酷的刑讯逼问之下,葛秀姑被迫招供,说是10月初5日,杨乃武买到了砒霜,把砒霜交给她,让她趁机毒死葛品连,以达到他们通奸居住的目的。十月初九日,葛品连有病,她就把砒霜倒如药汤中一起服下,葛品连中毒身亡。刘锡同得到毕秀姑招供如获至宝,马上传讯杨乃武,不料杨乃武来到县衙,失口否认自己跟这个案件有任何关联,声称自己在十月初九日压根就不在余杭县,没有任何的作案时间和作案动机,刘锡同认定必须用严刑逼供的办法才能取得口供。这在清朝有一个法律上的规定,如果当事人没有口供就不得定案,于是刘锡同就像杭州府呈报了公文,请求解除杨乃武的举人出身,如果解除了他的举人出身他才能用严刑逼供拷打杨乃武,从而获得他需要的这样一个招供。可就在他呈送公文,刚衙役刚走掉的同时,求功心切的刘锡同于当天晚上就严刑拷打杨乃武。尽管如此,杨乃武始终不承认自己有作案的动机。也就是说始终否认了自己真实的作案。但即便如此,刘锡同仍然以杨乃武与小白菜通奸共谋害死葛品连定案之论呈送杭州府,请求二审定案。

       那么刑部尚书,也就是公安部的部长或者最高法院的院长,由他亲自坐镇主审,然后九卿,就是相关的最高级别的刑讯人员坐在旁边,来彻审杨乃武、小白菜,两个犯罪嫌疑人都到了北京来进行审讯,在这次审理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需要提出来,第一个当时提供了证词说将砒霜卖给杨乃武的艾仁堂药店的店主钱坦已经死亡,但是杨家早就提供了当日杨乃武根本余杭县的证词,这个证词得到采信,第二点非常关键的一点,葛品连的尸骨连尸骨带棺材也一并从余杭一直千里押解到了北京,重新打开棺木,由仵作重新鉴定葛品连是不是中毒而死,结果,这次检查发现,根据法医根据一些医生的最终认定,葛品连确属疾病而死,是病故,在所有尸骨的检测中,没有发现任何中毒身亡,就是砒霜的成分,这样最为核心的问题一旦查明,当时也在公堂上的余杭下令刘锡同和仵作沈祥供认不讳,说确实是我们当时在检测葛品连尸体的时候工作没有做细,主观认定他们有罪,所以就刑讯逼供,那么这样一个前后延续了三年多,将近四年的案子,最后定案,杨乃武、小白菜沉冤昭雪,葛品连不是中毒身亡,而是病故。  

  这个案子平反昭雪以后,那么在当时的清朝,政治环境中引起轩然大波,慈禧太后一下子连续发布旨意,惩罚宇航知县刘锡同,远方黑龙江判处流刑,余杭知县知先刘锡同勘验不认真,导致这起冤案的发生他是罪魁祸首,发配黑龙江仵作沈祥以及其他相关人等30多位官员被革职、充军或查办,浙江巡抚杨昌浚、浙江学政胡瑞澜,杭州支付陈鲁一干官员100余位,革除顶戴花翎,永不续用,这个案件纷纷扬扬的杨乃武、小白菜案以一大批官员的落马而告终。广大人民拍手称块,这就是杨乃武、小白菜的真实案情。  

       杨乃武是举人出身,他家也比较富裕,另外在当时的首都北京那么也有很多浙江级的官员以及 对他们的支持,那么这些原因都是原因,但是如果没有最终最高统治者的支持,由于官官相护,有些案子很难最终平冤昭雪。本案平反昭雪的最后实际上隐藏着深刻的、尖锐的官场权利斗争,这是我们特别要提到的。小小的杨乃武、小白菜这样的案件是普通的,但是在当时围绕着这个案件审理,浙江的一干官员,从县到府到省,全都是曾国藩所统率的湘系军阀的手下,那么也就是说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曾国藩率领自己的湘军打败了太平天国,镇压了太平天国,那么在当时江南一代,各级的官员基本上都是湘系的军阀,他们没有多少的知识,凭着军功担任这样的职务,他们很少受过严格的审判经验的教育,也没有多少知识,因此容易造成很多冤案,而且有了冤案之间都同处湘系,官员之间相互扶持,相互的维护,那么从而使这个案子迟迟难以翻案,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实际上对于清朝的最高统治者而言,早就与除之而后快,早就想找到一个契机来弹压湘系军阀的势力,那么杨乃武、小白菜案件的发生给慈禧太后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找到了爱新觉罗满清皇族或者说朝廷吧,压制湘系军阀气焰的契机,那么之所以最后100多位官员顶戴花翎全部摘掉,永不续用,实际上有压制湘系军阀这么一个功能。
在乱世中人活的不容易!
我个人认为 该片最值得看的地方也是野战场面!
很不错的一个片子,,认为比以往的中国任何大片都有内涵和场面
甚是!!!!杨乃武、小白菜案、刺马案实非简单刑事案件啊!
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我觉得现在公映的这个版本很不完善。。
太短了。不知道能不能像天国王朝那样出个导演剪辑版……
大肆鼓吹战斗力为零的绿营,投靠满清,镇压起义军。
反动片子。
原帖由 小米加之光 于 2007-12-17 16:02 发表
大肆鼓吹战斗力为零的绿营,投靠满清,镇压起义军。
反动片子。

谁说绿营没战斗力?
歇了吧,也就场面不错(舒城之战确实经典)内涵也就别提了,
其实这片子可以改名为<没有馒头引发的血案>.
  我是舒城人……:L
原帖由 gatotomcat 于 2007-12-17 16:50 发表
  我是舒城人……:L

请问兄弟是安徽舒城吗?
原来飞魅和江南是老乡啊.
原帖由 八宝山老妖 于 2007-12-17 16:45 发表
歇了吧,也就场面不错(舒城之战确实经典)内涵也就别提了,
其实这片子可以改名为.



乱世就是那样,要什么内涵,主席当年成功不就是发动农民,利用农民,不就前期打地主分田地玩平等给的实际,你以为上亿农民相信什么共产主义,什么马克恩,农民要吃饭,谁给活路就和谁走,许多事实讲白了就没意思了。太平天国还知道利用宗教玩男女平等,不过事后如何,大家都知道了。
这个片子要什么内涵,玩得就是写实,那个乱世,常人就如此。不管你是想当良民的,为吃当太平军的,为吃当官军的,有抱负的,再NB的也不过是各自政治家们的玩物罢了,那个苏州城的太平军领袖不就是一个纯洁的理想主义者,为苍生,他想像中的太平天国似的中国会是洪秀全这个SB后来的搞得样子?而庞大人只是当时官僚士人(封建教育下的士人)的普通想法,做一个平复乱世,忠君爱国的好官,为了这个理想,可以牺牲一切,包括兄弟,战友,最后自己也拍进去了。
看完后我就去复习了一遍<满清十大酷刑2>
原帖由 爱情是什么 于 2007-12-17 17:47 发表
这个片子要什么内涵,玩得就是写实,那个乱世,常人就如此。不管你是想当良民的,为吃当太平军的,为吃当官军的,有抱负的,再NB的也不过是各自政治家们的玩物罢了,那个苏州城的太平军领袖不就是一个纯洁的理想主义 ...

呵呵,他在苏州王府的奢华不逊于任何一个不纯洁的享乐主义FB者.

天平军是匪,清军是妖,湘淮军是狼,曾是鬼剃头伪君子,洪是个江湖大骗子....:Q
]]
到底好看与否,电影票死贵,不想再象为<英雄>一类的烂片花费冤枉钱了
原帖由 智动铅笔 于 2007-12-17 22:17 发表
到底好看与否,电影票死贵,不想再象为一类的烂片花费冤枉钱了



想想这两年的什么(英雄)英雄算不错了,(无极)(十面)(黄鑫奶),这个片子值得一看,写实,残酷,紧凑,没什么大道理,讲得就是乱世的人。绝不是以往大片那种空洞的故事十华丽的盛世的和谐的服装十天马行空的武打。
当艺术片来看

千万不要当历史来判断!
原帖由 智动铅笔 于 2007-12-17 22:17 发表
到底好看与否,电影票死贵,不想再象为一类的烂片花费冤枉钱了


找个特价场,30来块钱,还是值得看的。
拍电影把服奘道具弄得破破烂烂可能花的钱比富丽堂皇还要贵.;P
受教,受教.找个特价场看完了一定也来写点观后感
在BT下载中,看完片后再讨论
安徽老乡啊: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原帖由 chchc 于 2007-12-17 17:06 发表

请问兄弟是安徽舒城吗?


  是……以前刚出去混的时候介绍自己都说:你知道周瑜么?就俺那地方出的……
原帖由 八宝山老妖 于 2007-12-17 17:32 发表
原来飞魅和江南是老乡啊.



  他祖籍舒城吧。。。应该是生于合肥长于合肥的……不然他在上海堡垒里面为咩要说小时候家旁边有个公园里面有哈哈镜……那分明就是逍遥津公园……
原帖由 八宝山老妖 于 2007-12-17 16:45 发表
歇了吧,也就场面不错(舒城之战确实经典)内涵也就别提了,
其实这片子可以改名为.

  谁说没馒头?苏州投降的太平兵齐声高呼“馒头!馒头!”于是通通被和谐,分明是数千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么。
原帖由 爱情是什么 于 2007-12-17 17:47 发表
这个片子要什么内涵,玩得就是写实,那个乱世,常人就如此。不管你是想当良民的,为吃当太平军的,为吃当官军的,有抱负的,再NB的也不过是各自政治家们的玩物罢了,那个苏州城的太平军领袖不就是一个纯洁的理想主义 ...

  影片中的苏州战役是被“艺术处理”了的。
1862 年 9 月,在慈溪战役中太平军击毙了恶贯满盈的华尔。接任 “常胜
军”统领的是美国人白齐文。 1863 年 3 月,改由英国军官戈登为统领。英侵
华军司令士迪佛立与李鸿章就 “常胜军”有关事宜订立了 “协议十六条款”,
规定该军的调遣、作战、人选等重大问题,均须取得英、法两国同意。这样,
英、法侵略者就牢牢控制了 “常胜军”。英籍军官大批参加这支混合军。戈
登是个穷凶极恶的家伙,他与李鸿章淮军联合,对太平军发动反扑,从 1863
年 5 月起,陆续攻陷太仓、昆山、吴江,继而进犯苏州。戈登参加过英、法
侵略军进攻北京和抢劫焚毁圆明园的暴行,在江苏带领 “常胜军”与太平军
作战时,腿部被打伤。这个身带枪伤的殖民主义分子,后来跑到非洲苏丹,
在镇压当地人民起义时被打死。清政府赏赐他的 “黄马褂”,至今还保留在
苏丹博物馆,成为殖民者罪行的见证。
1863 年初,镇守常熟的太平军将领骆国忠叛变,向敌人献城。于是,苏
州就成为敌人的重点进攻目标了。
苏州太平军在慕王潭绍光的领导下,尽力固守苏州的外围据点,同时在
苏州修建坚固的城防工事。在外围据点的争夺中, “常胜军”头子戈登不得
不承认太平军 “打得很好 ,他们坚持抵抗到最后”。在保卫苏州城的战斗中,
潭绍光英勇善战,指挥守军多次打退敌人的猛攻。敌人损失惨重,苏州依然
在太平军手中。
然而,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守将纳王郜永宽等 8 个将领却对太平天
国前途失去信心,准备叛变投敌,献出苏州城。 1863 年 12 月 4 日,谭绍光
通知纳王郜永宽、康王汪安钧等人到慕王府开会。会议中,身藏匕首的汪安
钧霍然拨刀而起,慕王惊愕,问他想干什么。汪安钧冲到慕王面前,往他颈
上猛刺一刀,慕王倒下了。第二天,叛徒们将谭绍光首级送到清营,献城迎
接清军,使敌人轻易得到苏州城。
李鸿章并不怜惜太平军叛徒, 12 月 6 日,他在军营大摆宴席,招待 8 个
降将,席间将他们当场斩首。接着李鸿章又下令大规模屠杀 8 降将的部下,
二、三万无辜的太平军被屠杀,城内居民被赶出苏州,商铺民财被抢掠一空。
苏州丢失后,太平天国在东线只有常州、湖州、嘉兴、杭州等据点,而
常州是其中枢要道,李秀成派护王陈坤书率太平军精锐据守。


  至于众多苏州人碎碎念的护城河,偶在这里就罗嗦嘞……
原帖由 rangerlj 于 2007-12-17 16:19 发表

谁说绿营没战斗力?


好像确实如此啊
原帖由 rangerlj 于 2007-12-17 16:19 发表

谁说绿营没战斗力?

有战斗力啊,投靠异族做鹰犬,屠杀手无寸铁的百姓最上劲,奸淫掳掠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投名状 ,一群黑煤窑的劳作者,黑煤窑被查封后,他们就集体进城打工,最后沦为2抢分子,不为别的,就为了 抢钱抢女人
哈哈镜,我貌似还又点印象,不过似乎不是在逍遥津,应该是在百大或者青云楼
烂片一部,尤其是战斗场面的音乐居然是剽窃《角斗士》中的音乐背景,而且剽窃得十分拙劣[:a13:]
可惜了几个实力派演员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