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载人航天总师王永志纪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9:42:22
2004年2月2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群灯璀璨,鲜花吐芳。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中国工程
院院士、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

  这一殊荣,王永志当之无愧。近半个世纪以来,王永志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为我国航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听从祖国召唤,研制我国首枚大推力运载火箭

  上世纪50年代,王永志被选送到前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留学,由于学习成绩突出,指导老师米申代表学院挽留他攻读研究生:“你将是我校这一专业破格录取的第一位外籍研究生!”

  然而,王永志婉言谢绝。他的心早已飞回祖国,祖国的航天事业在等待着他。1964年6月下旬,我国进行近程火箭第一次飞行试验。当时天气炎热,推进剂温度持续升高。王永志经过周密分析计算,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解决方案。结果,连续3次试验全部成功。至今,我国火箭技术奠基人钱学森提起这件往事还说:“王永志善于逆向思维,我推荐他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就看重他这一点。”

  此后,王永志先后参加了我国多种火箭的设计和研制,先后担任过洲际火箭的副总设计师、3种新型火箭的总设计师。

  1985年,我国宣布将自行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放国际市场。那段时间,国际航天领域阴云密布。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欧洲“阿里安”火箭发射失利……王永志却认为,这是我国火箭进入国际发射市场的一个契机。于是,他和火箭专家黄作义筹划出一个大胆的创新方案———以长征二号火箭为基础,研制我国首枚大推力捆绑式火箭。

  1988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大推力运载火箭研制计划。按照与国外签订的卫星发射合同,必须先进行一次试验发射。此时,距离合同规定的日期只有18个月。那是一段最艰苦的日子,王永志作为研制总指挥,天天和专家、工人们泡在一起,昼夜工作在现场……

  1990年7月16日,“长二捆”火箭一举发射成功,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9.2吨。外电报道说:这大大提高了中国运载火箭在国际商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圆中华飞天梦,以全新设计思路打造“中国飞船”

  1992年9月21日,一个历史性的日子。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王永志被任命为工程总设计师。

  此时,国际宇航大国征服太空的脚步已经遥遥领先,前苏联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上天已经31年,美国宇航员也上天30年了。我们的飞船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王永志提出了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设计思路,他和有关专家对国外各种载人飞船方案进行详细研究,决定跨过国外初始阶段的单舱飞船,一步到位瞄准三舱飞船,让中国飞船与世界最先进的飞船并驾齐驱。

  “迈出左脚,不仅仅是为了向前跨进半米,同时也为迈出右脚找到一个支点。”王永志说,要追赶,要跨越,就必须在实施第一步时考虑到第二步、第三步。俄罗斯的“联盟”飞船3个舱一起返回,轨道舱和推进舱都在大气层被烧毁了,只有返回舱能够回收。王永志想,轨道舱两三吨重,把它送上太空很不容易,不能随便把它烧毁,应该让它留轨运行,作为一个试验舱来利用,这样就相当于发射了一颗科学实验卫星。

  沿着这一思路,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轨道舱进行交会对接试验的设计思路。这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之后,能够留下一个初步的天地往返系统。只要对它稍加完善,就可以直接向空间站过渡,不必再单独立项为解决空间对接技术搞一个独立工程了。算一笔账,国外做5次飞船交会对接试验都发射10次,而我们只要发射6次,大大节约了经费,提高了飞船使用效益。

  2001年4月,王永志应邀到俄罗斯参加加加林太空飞行40周年纪念活动,他的母校莫斯科航空学院授予他“荣誉博士”称号并颁发“杰出毕业生金质奖章”。在学术报告中,他用俄语介绍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创新点,他的老师、“联盟”号飞船当年的总设计师米申院士激动地对听众说:“你们都听到了吗?中国飞船不是‘联盟’号,中国飞船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飞船!”

  殚精竭虑,确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万无一失

  载人航天,必须确保航天员的安全,王永志提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设想。

  太空巡航,风险莫测,是否先要在飞船上进行动物实验?王永志认为,到2001年底,世界各国的航天员已经有426人上过天了,在太空时间最长的达到两年零17天15小时。人类能否适应太空生存,已经有了明确结论。另外,用动物也不能完全模拟出人的生存条件来,猴子的最大代谢能力只有人的1/6,如果要模拟出3个人的生存条件,那就得用18只猴子,真是“大闹天宫”了!

  因此,王永志主张跨过国外通行的动物试验阶段,直接研制模拟人类代谢规律的“拟人代谢装置”。

  飞船能否顺利返回、平安着陆?是王永志倾注心血最多的环节。我国曾有一颗返回式卫星程序出了差错,卫星几年之后才回收。这件事对王永志震动很大:要是将来我们的飞船也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将太危险了!

  一个灵感的火花出现在王永志的脑海:要是那颗返回式卫星上有人,不是可以让他采取手控的办法自己回来吗?因此,他主张凡是可能造成航天员生命危险的环节,都要在设计中加上航天员手动控制的自救程序。

  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王永志为此殚精竭虑。为增加飞船应急返回主着陆场的机会,他主持设计出能满足多种要求的载人航天飞行轨道。为了解决火箭上升阶段航天员海上应急搜救的难题,王永志创造性地提出了飞船就近飞往3个海上预定落区,实现海上选点的救生方案。这一做法,为国际首创。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被顺利送上太空。

  当大家击掌相庆时,王永志眼含热泪,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转自解放军报2004年2月2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群灯璀璨,鲜花吐芳。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中国工程
院院士、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

  这一殊荣,王永志当之无愧。近半个世纪以来,王永志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为我国航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听从祖国召唤,研制我国首枚大推力运载火箭

  上世纪50年代,王永志被选送到前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留学,由于学习成绩突出,指导老师米申代表学院挽留他攻读研究生:“你将是我校这一专业破格录取的第一位外籍研究生!”

  然而,王永志婉言谢绝。他的心早已飞回祖国,祖国的航天事业在等待着他。1964年6月下旬,我国进行近程火箭第一次飞行试验。当时天气炎热,推进剂温度持续升高。王永志经过周密分析计算,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解决方案。结果,连续3次试验全部成功。至今,我国火箭技术奠基人钱学森提起这件往事还说:“王永志善于逆向思维,我推荐他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就看重他这一点。”

  此后,王永志先后参加了我国多种火箭的设计和研制,先后担任过洲际火箭的副总设计师、3种新型火箭的总设计师。

  1985年,我国宣布将自行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放国际市场。那段时间,国际航天领域阴云密布。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欧洲“阿里安”火箭发射失利……王永志却认为,这是我国火箭进入国际发射市场的一个契机。于是,他和火箭专家黄作义筹划出一个大胆的创新方案———以长征二号火箭为基础,研制我国首枚大推力捆绑式火箭。

  1988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大推力运载火箭研制计划。按照与国外签订的卫星发射合同,必须先进行一次试验发射。此时,距离合同规定的日期只有18个月。那是一段最艰苦的日子,王永志作为研制总指挥,天天和专家、工人们泡在一起,昼夜工作在现场……

  1990年7月16日,“长二捆”火箭一举发射成功,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9.2吨。外电报道说:这大大提高了中国运载火箭在国际商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圆中华飞天梦,以全新设计思路打造“中国飞船”

  1992年9月21日,一个历史性的日子。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王永志被任命为工程总设计师。

  此时,国际宇航大国征服太空的脚步已经遥遥领先,前苏联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上天已经31年,美国宇航员也上天30年了。我们的飞船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王永志提出了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设计思路,他和有关专家对国外各种载人飞船方案进行详细研究,决定跨过国外初始阶段的单舱飞船,一步到位瞄准三舱飞船,让中国飞船与世界最先进的飞船并驾齐驱。

  “迈出左脚,不仅仅是为了向前跨进半米,同时也为迈出右脚找到一个支点。”王永志说,要追赶,要跨越,就必须在实施第一步时考虑到第二步、第三步。俄罗斯的“联盟”飞船3个舱一起返回,轨道舱和推进舱都在大气层被烧毁了,只有返回舱能够回收。王永志想,轨道舱两三吨重,把它送上太空很不容易,不能随便把它烧毁,应该让它留轨运行,作为一个试验舱来利用,这样就相当于发射了一颗科学实验卫星。

  沿着这一思路,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轨道舱进行交会对接试验的设计思路。这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之后,能够留下一个初步的天地往返系统。只要对它稍加完善,就可以直接向空间站过渡,不必再单独立项为解决空间对接技术搞一个独立工程了。算一笔账,国外做5次飞船交会对接试验都发射10次,而我们只要发射6次,大大节约了经费,提高了飞船使用效益。

  2001年4月,王永志应邀到俄罗斯参加加加林太空飞行40周年纪念活动,他的母校莫斯科航空学院授予他“荣誉博士”称号并颁发“杰出毕业生金质奖章”。在学术报告中,他用俄语介绍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创新点,他的老师、“联盟”号飞船当年的总设计师米申院士激动地对听众说:“你们都听到了吗?中国飞船不是‘联盟’号,中国飞船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飞船!”

  殚精竭虑,确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万无一失

  载人航天,必须确保航天员的安全,王永志提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设想。

  太空巡航,风险莫测,是否先要在飞船上进行动物实验?王永志认为,到2001年底,世界各国的航天员已经有426人上过天了,在太空时间最长的达到两年零17天15小时。人类能否适应太空生存,已经有了明确结论。另外,用动物也不能完全模拟出人的生存条件来,猴子的最大代谢能力只有人的1/6,如果要模拟出3个人的生存条件,那就得用18只猴子,真是“大闹天宫”了!

  因此,王永志主张跨过国外通行的动物试验阶段,直接研制模拟人类代谢规律的“拟人代谢装置”。

  飞船能否顺利返回、平安着陆?是王永志倾注心血最多的环节。我国曾有一颗返回式卫星程序出了差错,卫星几年之后才回收。这件事对王永志震动很大:要是将来我们的飞船也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将太危险了!

  一个灵感的火花出现在王永志的脑海:要是那颗返回式卫星上有人,不是可以让他采取手控的办法自己回来吗?因此,他主张凡是可能造成航天员生命危险的环节,都要在设计中加上航天员手动控制的自救程序。

  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王永志为此殚精竭虑。为增加飞船应急返回主着陆场的机会,他主持设计出能满足多种要求的载人航天飞行轨道。为了解决火箭上升阶段航天员海上应急搜救的难题,王永志创造性地提出了飞船就近飞往3个海上预定落区,实现海上选点的救生方案。这一做法,为国际首创。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被顺利送上太空。

  当大家击掌相庆时,王永志眼含热泪,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转自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