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车马不是秦代之物观点交锋[转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57:23

铜车马出土的位置
    一九八〇年十二月,在秦始皇陵封土附近,继兵马俑之后,又发现了另一处世人瞩目、誉满全球的国宝级文物---这就是人们熟知的“铜车

铜马”。为什么它刚一露头,就受到各方人士的关注和青睐?这是因为:它的形象完全震撼了整个世界,尤其是那八匹栩栩如生的铜马,即便

是当代最卓越的雕塑家们,对它也佩服得五体投地,认为这是古今雕塑史上的惊天之作。

    从雕塑艺术这个角度去审视,无论它的比例、还是造型,都是极其完美、甚至是无可挑剔的,在进一步地对照了世界著名雕塑图像之后,

人们有理由得出结论:这一大型的雕塑作品,完全可以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以及东西方任何国家的“同类”雕塑相媲美,谁说中国古代的

雕塑艺术,不如欧洲经典辉煌的传世之作,铜车铜马的破土而出,难道不是一个最有力的回答!

    对于铜车马的美学价值,人们给予百分之百的肯定,然而对它制造年代的考证,却是一个百分之百没有解决的问题。当年,由于它出土在

秦始皇陵封土外侧二十米处,秦俑馆的考古学家,自然而然将它定性、定名为“秦始皇陵铜车马”。言下之意,它肯定是秦代之物,它的主人

非秦始皇莫属,它必然也像一九七四年发现的兵马俑那样,一定就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

    时间已经过去二十五年,因为许多人都这么传着说,大家也就觉得很顺口。按常理说,人们出于对考古学家工作的崇敬和信赖,不管他们

说些什么,总会全盘接受的;再加上媒体一律正面的报道,所以人们对“秦始皇陵铜车马”这个定性结论,早就习以为常,既没有产生怀疑,

也没有更多人对它进行“逆向”的思考。显然在考古界里面,已经成为一种“公论”了。

    直到二〇〇四年八月,在秦俑馆网站的“论坛”上,偶然出现了一个不寻常的帖子,有人提问道:“铜车马上的许多部件,是否都属于同

一个时期制作的?”不久,就有人跟帖说:“铜车马,既然不在兵马俑坑里出土,和兵马俑不存在实质性的联系,那么它有什么理由,经常被

当作‘秦始皇兵马俑大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国内外的公众见面,这是否有点名不符其实!”

    紧接着有人议论:中央已决定,今后几十年不准发掘秦始皇陵,有关陵墓的秘密,恐怕一时难以解开。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证明,当年

发现的铜车马,肯定是秦始皇的陪葬品?难道在铜车马上,找到了与秦始皇有关的“标识”?找到了当年有以铜车铜马作为陪葬的史料记载?

如果什么也没有,那么“秦始皇陵铜车马”这一定性结论,岂不真成了一阵“空穴来风”?


    既然“异见”已经出现了,讨论也就不断深入。有人说“这么多年来,只要在骊山北麓发现文物,几乎都被当作秦始皇的陪葬品;甚至若

干年后将要在这里发现的文物,预先就能断定它一定就是秦代的器物。反正,此地的文物,有多少、算多少,统统都能装进‘秦始皇陵考古发

现’的大箩筐之中。也就是说,这里的考古发现,一直就不见有严格、科学的定性论证!”

    比如,一九九七年五月发现的石甲、石盔,就是轻而易举地被认定为秦始皇陵陪葬品的。有人提出,在整个秦朝、秦国的历史上,什么时

候以它们装备过自己的军队。著名考古学家袁仲一先生,多次发表文章说过,秦军从来都是不戴头盔的“科头”,那么这些头盔怎么可能会与

秦军有关?现在,人们再去看看,铜车马的出土和它的定性,还会有一些什么样的问题?

    至今,国内外有关秦陵铜车马的消息、评论、文章、著作,已经达到上万种之多,然而,对于铜车马本身“定性”这个最为重要的问题,

根据《考古发掘规程》的要求,应该有相应的考古论证才对。在已经正式发表的、有着几十万言的《铜车铜马发掘报告》里面,对每个部件、

每个纹饰、每个细节,都有详细的描述,而对“定性”这两个字,总不能够避而不谈吧?
      
    定性的“依据”在哪里?
     不幸的是,这话竟被言中了。人们查遍了来自秦俑馆的所有与铜车马有关的材料,翻遍了出自学术界的所有与铜车马有关的研究成果,对

于铜车马的“定性、定名”,竟然也是一个学术上的空白点。为什么铜车马属于秦始皇陵,是秦始皇的陪葬坑,自始至终都不见有任何人出来

论证,与铜车铜马有关的文字资料,多如牛毛,然而却找不到“半”个与定性有关的文字!

    这是一种无意的疏忽,还是出于观念上的偏差?外人一下子是说不清楚的。反正,从铜车马出土的那一天起,它就已经被贴上一张“秦始

皇陵考古新发现”的金色标签了。当年为证明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秦俑馆的考古学家,还去想方设法找一点论证的依据;而对铜车马的

定性来说,却是那样毫不费力的信手拈来,不用说上“半”句话,就把一切“敲定”了!

    按照考古学的规程,哪有做出考古结论而不作论证的?哪有不作论证,就能使定性结论得以成立的?有人反问,铜车铜马本身就在秦始皇

陵封土边上发现,难道还要再进行什么考证不成?人们要说,铜车马出土“在封土边上”,只说明发现文物的确切地点,而以它去作定性依据

,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地点和文物之间,两者並不存在一种必然的、准确的断代关系。

    谁都知道:西安地区的墓葬密度,居全国之首。在许多的建筑工地上,经常能挖到几十座、甚至上百座的古代墓葬;那种“冢连冢、墓压

墓”,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墓葬,可说是比比皆是。谁能排除在骊山北麓广大地区,不存在这种最常见的墓葬“叠压”或者“打破”的现象

?如果发生了“叠压”或者“打破”,那么墓葬器物的归属,一下子也就很难说得清楚了。

    几千年来的中国,人人都想“入土为安”,有限的土地,怎能满足这种无限的需求。古代墓葬用地的矛盾,一向是很尖锐、很复杂的。解

决矛盾的方法,无非只有两类:一是千方百计地提高利用率,靠“挤”的办法,谋求墓葬的一席之地;二是凭借手中的强权,去夷平、圈占、

吞噬前人和他人的墓地。谁又能一口咬定,这铜车马坑一定不是被秦始皇陵圈占进去的?

   《临潼县志》明确记载:“临潼,本汉唐近畿地,贵族大家,多葬于此,荒丘断垒,所在皆是。”近畿之地,是国都或京城的近郊。临潼胜

迹,天下闻名,骊山、渭水之间广阔地带,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这里背山面水的每寸土地,人人都会对它垂涎欲滴。在《周礼·春官

》当中,就有当时墓地争夺的记载,可见强占、豪夺之风,自古以来,一直就是普遍存在的。

   《晋书·刘曜载记》中记载:“曜葬其父及妻,下锢三泉、上崇百尺,积石为山,增土为阜,发掘古冢,以千百数。”刘曜是公元三一八年

,建都于西安的前赵时期的一位君王,他在安葬自己两位亲人时,选择了一块需要“下锢三泉”的墓地,而且还压占、毁坏了“数以千计”的

他人“古冢”。离西安最近的、需要“锢三泉”下葬的,恐怕与骊山也不会相距得太远。

    唐·苏颋《垅上记》上也说过,“郗方回葬妇于骊山,治墓,多平夷古坟,后坏一冢,构制甚伟,器物殊盛。”可见,在骊山附近被他压

毁的,有的也是结构奇伟、陪葬丰厚的大型古墓。就在下和--西杨村附近,地上地下的墓冢,同样多得不知其数。而要断言秦始皇陵周围,是

一块没有他人墓葬的“净土”,上下几千年来,只供秦始皇一人独自享用,这是不可能的。

    《汉书·刘向传》记载:西汉时期“成帝营起昌陵,积土为山,发民坟墓,积以万数。”《汉书·东方朔传》记载:当年汉武帝修建上林

苑,也是“坏人冢墓,发人室庐。”后世的许多帝王,在建陵墓、造宫苑时,都在平毁、吞噬“万数”他人墓葬,对于号称“世界第一”的秦

始皇陵而言,要去侵占前朝、前人冢墓,更是“没商量”的事情,这也不值得人们大惊小怪!
秦代的“铸剑”最高峰?
    二〇〇四年中央电视台,反复地映播了一部《复活军团》的纪事片。它告诉人们:燕国的荆轲刺杀秦始皇时,秦始皇三次拔不出剑来进行

还击,这是因为他的佩剑太长的缘故。解说词称:“青铜剑普遍宽而短,60厘米似乎是青铜剑的极限,在兵马俑坑中发现的剑,长度超过了91

厘米。”有人将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断定秦始皇的佩剑,就是这样一种91厘米长的青铜剑!

    《史记·刺客列传》上记载:“秦王惊,拔剑,剑长。荆轲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铜柱。”这里的“铜柱”两个字,应该引起人们

高度的重视。《汉书·贾山传》上说,“阿房之殿,高数十仞”。若以青铜为柱,它需要的铜材是十分可观的。由此可知,秦国早就开始大量

地销毁铜制兵器,秦国冶铜业的主要职责,已由制造兵器,转变为加工宫殿建筑所需的青铜构件。


    人们在铜车马坑中,意外地发现了一批比91厘米铜剑,还要长30厘米左右的佩剑。由于秦俑坑中发现的91厘米铜剑,已经直接与秦始皇本

人的特殊用剑,联系在一起,致使人们不得不去思考:铜车上那些更长的剑,还能再继续称之为铜剑吗?如果还是铜剑,那么秦俑馆的考古学

家们,在谈论秦始皇的“长剑”时,为什么根本不提在铜车马坑中,那些长度比这更长的佩剑!

    如果这是更长的铜剑,它的价值自然更高;如果这是铁剑,无疑又是一个惊天的发现。有人若问:铜御手俑当然佩的是铜剑,怎么会冒出

一个“是铜、是铁”的问题来?看来,解释一下是必要的:铜车铜马虽然用铜铸造,但作为雕塑艺术,它们本身都有生活的原型:铜车以木车

为原型,铜御手以真人为原型。现在要弄清的是,御手俑佩剑的原型,是“铜剑”,还是“铁剑”?


    对秦俑坑里面出土的长度为91厘米铜剑的研究,秦俑馆已经下了很大的功夫。他们说:俑坑出土的青铜剑,反映了秦代“青铜兵器按标准

化生产,从而把兵器的研制、发展到了它的高峰,这是世界冶金史上的一项奇迹,是对世界发明的又一伟大贡献。”有人认定,俑坑中91厘米

铜剑的存在:“暗示着秦军对格斗技巧的认识,有了某种重大的突破,是青铜剑铸造工艺的顶峰。”


    既然,俑坑中91厘米的铜剑,占据了“高峰”、“顶峰”的位置,就意味着所有比它更长的剑,完全被排除出铜剑系列之外,所以在谈论

铜剑时,根本就没有它们的位置。然而,只要稍下一点功夫,对它们作一番认真地研究的话,人们就能知道:这些比91厘米更长的剑,实际上

是一批更了不起的剑;不管它最终会被确定为铜剑、还是铁剑,都有可能掀起一场新的学术地震。

    那么,铜车马坑里面发现的剑,到底有多长呢?从阎红霞的《秦陵铜车马坑中出土青铜剑》中可知,剑的长度为56.2厘米;从秦俑馆的《

铜车铜马发掘报告》中可知,御手俑这柄剑,长度为60.34厘米;从秦俑馆马青云先生的《铜车马佩剑之我见》中可知,御手俑这柄剑长度为70

厘米。来自秦俑馆的材料,一直都在宣称,这组铜车铜马,是按照原型二分之一的比例雕塑的。


    将御手的佩剑,放大一倍变成原型剑之后,那么它们的实际长度,应该为112.4厘米、120.68厘米、140厘米,它们与91厘米铜剑相比,无

疑是一种技术的大跃进。如果秦代能够造出140厘米的青铜剑,那么原来秦俑馆认定的“铜剑之王”为91厘米的说法,也就要被彻底地推翻了,

有关秦代的铸剑的历史,当然要去重新志改写,因为只有140厘米的剑,才是它的“顶峰”啊!


    问题的症结,就在这里:在秦王朝仅有十几年的历史进程中,有没有条件将铜剑由91厘米,再加长50厘米,变成一种真正的“超长之剑”

。因此,要认定铜车马及其御手俑的佩剑,真正属于秦王朝的文物,那么首先就应当确认,秦代的铜剑铸造技术,几乎在一夜之间,放出了一

个特大“卫星”,发生过一场空前的、突飞猛进的技术“大跃进”,将青铜剑一下子就加长到140厘米!
      
    这不是“铜剑”是铁剑
    在郴州奎马岭二号墓中出土一柄107厘米的铜剑,在临沂金雀山周氏墓群中,出土一柄110厘米的铜剑,剑虽然在汉墓中出土,但它的制造

年代,仍有可能属于战国。正如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有秦昭王纪年的铜制兵器一样,清·田邦璿在《古剑》中有“秦耶汉耶不可识,周鼎殷

球同大年”的诗句,意思是有些古剑,究竟属秦、属汉,一时间是很难分辨得清楚的。

    从各地出土情况看,确实没有发现比郴州、金雀山更长的铜剑了,说它们是铜剑的极限长度,应该是可信的。铜剑的长度再增加,剑的重

量也要急剧上升,再要单手使用就很困难;而且剑身加长之后,它脆弱、易断的弊端,更加暴露无遗。郴州的铜剑,出土时就是被压断了的。

有人不是说91厘米的铜剑,很难拔出使用吗?那么无限加长的铜剑,情况岂不更加糟糕。

    其实,在铜车马坑中御手俑的原型120厘米、或者是140厘米的“长剑”,絕对不可能是真正的铜剑,而是一柄比铜剑更长、更轻便的钢铁

之剑。用钢铁材料,去锻造一柄锋利无比的、长度达到120~140厘米的剑,这在当时根本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广州南越王墓中的一柄铁剑,

它的长度竟达到了152厘米。此剑刚柔兼得,可以任意从剑鞘中,自如地拔出使用。

    袁仲一先生在《秦始皇兵马俑研究》中说,秦国的冶铁业在春秋时期就有长足的发展,但都拿去制造农具、工具去了,而制造兵器的,还

只能是青铜。这与《管子·小匡》一书中所说“美金以铸戈剑矛戟、恶金以铸斤斧鉏夷”的情况是没有区别的。他告诉人们,四百多年之后的

秦始皇,剑仍然是由“美金”(青铜)制造,而称为“恶金”的铁,不能够登上大雅之堂。

    有人还断言,诸侯六国普遍用铁制兵器,而唯独秦国没有这样做,这也是根据俑坑没有发现铁制兵器,被反推出来的一种说法。实际上,

秦国和秦代,是不能同年而语的,统一后的秦代,不仅是原来的秦国和其它诸侯六国的总和,而且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都得到飞跃发展的

秦代。硬说秦代没有铁制的兵器,那么诸侯六国原来的铁制兵器,难道都从地球上消失了?


    秦始皇拥有全国冶铁资源和冶铁技术,加上他从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致使秦王朝有用不完的铁制兵器。秦代铁剑要比秦俑坑里的青铜剑

,更先进、更精良。六国军队装备的铁制兵器,统一之后,变成秦代的铁制兵器;秦代军队装备的铁制兵器,不久又悉数变成为汉代的兵器;

所以,在许多西汉墓中出土的铁制兵器,很难说不是秦代、甚至是战国时期遗留下来的。

    有人说,俑坑的青铜兵器,与殷周相比较,冶炼技术提高,铸造工艺精细,既含铬又含镍,怎么能说是一种落后的兵器?兵器落后不落后

,要和同时代的其它兵器相比,青铜兵器再精良,比不过当时的钢铁兵器;青铜兵器再先进,钢铁兵器比它还要先进。一柄铜剑和一柄钢剑,

相互交锋时,真正被砍断的,肯定是铜剑,钢剑能“砍铁如泥”,难道还不能去“砍铜”!

    有资料显示:当骑兵手中握有轻便、锋利、特长的钢铁兵器,随着战马以每秒8~12米的速度冲向敌阵时,它的杀伤力决不亚于现代的一把

冲锋枪。骑兵和优质的铁剑,相得益彰,成为最佳的军力组合;秦时的骑兵,若以沉重的铜剑装备,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铜剑的长度很受限

制;与此相反的是,展示在世人面前最精长的兵器,都是令人吃惊的、超长的钢铁之剑。

    河北滦县战国墓中出土的铁剑,长度已达100厘米;燕下都遗址出土的铁剑,长度已达104厘米;陕西风翔秦墓中出土的铁剑,长度已达

105厘米;湖南郴州楚国墓葬中出土的铁剑,长度已达140厘米。这么一种超级的钢铁之剑,是青铜剑所望尘莫及的。人们由此可以断言:只有

用这种钢铁的材料,才能锻造出像铜车马坑中那样120厘米、或者140厘米的优质剑。
秦始皇“身佩”太阿剑
    郭沫若在《青铜器时代》一书中说:“中国的青铜器时代,它的下限是很明瞭的,便是在周秦之际。由秦以后便转入铁器时代。兵器的用

材,在这儿是最好的标准。世存的古兵器,如戈、矛、剑、戟之类,凡是秦以前的都是铜制,铁制者未见,而秦以后的铜制兵器也完全絕迹了

。”秦始皇作为中国第一个封建帝王,是他完成了由铜器时代向铁器时代的历史大转变。

    “周秦之际”,亦即在“秦以前”和“秦以后”的交替过程中,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这条“线”,就是以锋利无比的铁剑“划”出来的

:秦始皇横扫六国,完成统一大业不久,彻底销毁了全国所有的铜制兵器;伴随着封建制度的正式确立,中国经历了漫长的石器时代、铜器时

代之后,从此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铁器时代。以铁代铜,这就是历史巨变、社会进步的重大标志。

    有人说,秦始皇只销毁了民间兵器,而秦军以及武库中的铜制兵器,都仍然完好无损地得到保存。事实并非如此。司马迁《史记·秦始皇

本纪》里记载说:“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锺鐻,金人十二,各重千石。”《史记·索隐》也说道:“铜人十二,各重三十四万斤。”

什么是“天下”呢?“天下”者,就是“国家”,秦始皇收缴的是,整个“国家”的铜制兵器!

    运到咸阳的“铜兵”,铸成十二个大铜人,到底销毁了多少兵器?一柄91厘米的青铜剑,重约四斤,每个铜人按三十四万斤估算,总共熔

化了四百万斤兵器,相当于销毁一百多万柄青铜剑。佩剑是一种身分的标记,只有少数军官佩带,一柄剑的青铜,能够造出无数的短小兵器。

所以,当时为了浇铸十二个铜人,实际上是销毁了几百万军队原来用于作战的青铜兵器。

    江淹在《铜剑赞》中说:“春秋迄于战国,战国至于秦时,攻争纷乱,兵革互兴,铜既不充给,故以铁足之;铸铜既难,求铁甚易,故铜

兵转少,铁兵转多。年甚一年,岁甚一岁,渐染流迁,遂成风俗。”到了秦代,铜制兵器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还是郭沫若先生说得好:“秦始

皇的销毁铜兵,并不是表明从此不打仗,而是表明,从此不用铜兵作为主要武器来打仗。”


    人所共知的阿房前殿,在通往北阙的道路两旁,立着十二个铜人,宫殿重重入口,又以磁石镶嵌,这就是闻名于世的“磁石门”。《长安

志》中说:“磁石门,东西有阁道,垒磁石为之,著铁甲入者,磁石吸之,不得过。”如果秦代只有铜制兵器、没有铁制兵器的话,安装“磁

石门”又能起什么作用?《淮南子·说山训》说得好:“磁石能引铁,及其于铜则不行也。”

    秦始皇的佩剑,一直就有明确的史料记载,《史记·李斯列传》上说:“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

陛下指的就是秦始皇,说秦始皇“服”着“太阿之剑”。“服剑”就是“佩剑”的意思。在《史记·索隐》又记载着:“楚王召欧冶子、干将

作铁剑三,一曰干将、二曰莫邪、三曰太阿。”所以秦始皇佩的“太阿”剑,确实是一柄铁剑。

   《史记·正义》记载:“秦王召姬人鼓琴,琴声曰‘罗縠单衣,可掣而絕,八尺屏风,可超而越,鹿卢之剑,可负而拔’。”这里所说的“

鹿卢剑”是什么剑?《盐铁论·论勇》说,荆轲拿的是一尺八寸长的匕首,而秦始皇佩的是一柄七尺长的利剑,七尺就是161.7厘米。《战国策

》说“韩卒之勇,被坚甲,带利剑”,这里的“利剑”,指的是有如韩国锋利无比的铁剑。

    有的先生还说,考古学本身就是根据已有的考古证据,进行合理的“猜测”,而目前有实证的,只有俑坑出土的这柄91厘米的铜剑,所以

人家做出那种“猜测”也是正常的。然而,秦始皇服“太阿”、“鹿卢”剑,有众多的史料依据,也有其他秦墓及铜车马坑中存在更长的“铁

剑”作实证。这么多确凿的材料,都没有办法去排除和否定,难道这也叫“合理的猜测”?

    小矮个“能当”御林军?
    许多考古学家,对于铜车马坑、秦俑坑两地出土的文物,把注意力都放在寻找“共同点”上,而对它们存在着更多的“差异点”,却没有

太大的兴趣。寻找“共同点”的目的,是要将两者连接在一起;寻找“差异点”的目的,是要将两者的关系割断。如果“共同点”压倒“差异

点”,它们自然是“一家”;如果“差异点”压倒“共同点”,那它们肯定就不是“一家”。

    在人们的印象当中,秦代军人的形体是高大无比的。经常可以看到发自秦俑馆的以下一些报道材料:“秦俑身高175厘米至200厘米,平均

身高为180厘米”;“作为秦始皇贴身卫队的每个士兵,它们都是从军队,或者是直接从民间挑选出来的形体高大者来充任的”;“秦人向来崇

尚形体高大,有以形体高大象征人体美的好传统”;“秦俑身材,可以说是大力士的形象”。

    然而,人们在铜车马坑中看到的御手俑,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矮个子形象。因为,如果把铜御手从车上搬到车下,与铜马紧靠一起,如果

从马背这边望过去,大概只能看到铜御手俑的一个颈部和头部。具体地说,铜御手俑的身高84.5厘米,铜马的体高66厘米,将它们放大一倍之

后,御手俑的身高为169厘米,铜马的体高为132厘米,两者之间的高度只差37厘米。

    陶俑的高度,除去踏足板、鞋、发髻或者头冠的尺寸之后,足至头顶的高度,大多在180厘米以上,其中个子最高的达到188厘米;俑坑里

陶马的体高尺寸,也就是马足至鬐甲的高度,为133厘米。将俑坑陶俑、陶马,紧靠在一起,陶俑的头部比马背就高出了大约55厘米。御手俑是

秦始皇“安车”的车士,属于特种部队性质,为什么他们的身材,竟会如此的低矮?

    秦时,军队的兵源,有募兵和征兵两种。募兵是指当时的“练士、练卒”,从各地招募而来,它的选兵标准非常严格,而且还要经过系统

作战训练,这是秦军担任野战、卫戍任务的主体部分。遇到战事吃紧时,采取临时征兵的做法也是有的:如秦、赵长平之战时,秦昭王曾经下

令将身高七尺(161.7厘米)的小个子,或者年龄为六十三岁的老头子,一起开赴上党前线。

    这毕竟是一种应急的措施,由于兵员的年龄越大,战斗力下降越多;个子越小,体能耐力越缺乏,所以在正常年代,两者都並不可取。正

规的秦军部队,无论是骑手、步卒和车士,都有严格的选用标准。《六韜·武车士》记载:“选车士之法  ,取年四十以下,长七尺五寸以上

。”年龄在四十岁以下,身高在七尺五寸(173.3厘米)以上,这就是录用车士的最低标准。

   《吕氏春秋·简选》上记载:“选练角材,欲其精也。”《荀子·议兵》上也说:“(先)以度(合适的身材)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

石之弩,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可见它对身高、体能的要求是很高的;尤其身高条件,是当时挑选军人的第一

标准。如果要招募、组建直接听命于秦始皇的御林军,那么对身高的要求,只会比这还要严格。

    显而易见,在铜车马坑中,身高只有169厘米的小个子,连取得军籍的资格都不具备,又怎么可能充当秦始皇的御前侍卫,又怎么可能作为

皇家御林军的一员,去驾驭秦始皇的“安车”?统一以后的秦王朝,难道找不出一个高个子、或者中等个子的御手来?或许御手俑真的就是秦

昭王时期的形象,因为在秦国,只有秦昭王才下令征招过“小个子兵”的史料记录啊!

    秦俑坑里陶俑的“身材”都很高,但它也有像御手俑一样的“个头”不符合选士标准的“矮个子兵”。从《一号坑发掘报告》上的材料来

看:第352页中的175号袍俑的身高为169.5厘米;第356页中的86号袍俑的身高为168厘米;47号袍俑的身高为166厘米。这好像也应该是秦昭王

时期,处于紧急状态时,由于兵源不足而临时征调而来的“非标准个头”士兵吧!
铜车马出土的位置
    一九八〇年十二月,在秦始皇陵封土附近,继兵马俑之后,又发现了另一处世人瞩目、誉满全球的国宝级文物---这就是人们熟知的“铜车

铜马”。为什么它刚一露头,就受到各方人士的关注和青睐?这是因为:它的形象完全震撼了整个世界,尤其是那八匹栩栩如生的铜马,即便

是当代最卓越的雕塑家们,对它也佩服得五体投地,认为这是古今雕塑史上的惊天之作。

    从雕塑艺术这个角度去审视,无论它的比例、还是造型,都是极其完美、甚至是无可挑剔的,在进一步地对照了世界著名雕塑图像之后,

人们有理由得出结论:这一大型的雕塑作品,完全可以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以及东西方任何国家的“同类”雕塑相媲美,谁说中国古代的

雕塑艺术,不如欧洲经典辉煌的传世之作,铜车铜马的破土而出,难道不是一个最有力的回答!

    对于铜车马的美学价值,人们给予百分之百的肯定,然而对它制造年代的考证,却是一个百分之百没有解决的问题。当年,由于它出土在

秦始皇陵封土外侧二十米处,秦俑馆的考古学家,自然而然将它定性、定名为“秦始皇陵铜车马”。言下之意,它肯定是秦代之物,它的主人

非秦始皇莫属,它必然也像一九七四年发现的兵马俑那样,一定就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

    时间已经过去二十五年,因为许多人都这么传着说,大家也就觉得很顺口。按常理说,人们出于对考古学家工作的崇敬和信赖,不管他们

说些什么,总会全盘接受的;再加上媒体一律正面的报道,所以人们对“秦始皇陵铜车马”这个定性结论,早就习以为常,既没有产生怀疑,

也没有更多人对它进行“逆向”的思考。显然在考古界里面,已经成为一种“公论”了。

    直到二〇〇四年八月,在秦俑馆网站的“论坛”上,偶然出现了一个不寻常的帖子,有人提问道:“铜车马上的许多部件,是否都属于同

一个时期制作的?”不久,就有人跟帖说:“铜车马,既然不在兵马俑坑里出土,和兵马俑不存在实质性的联系,那么它有什么理由,经常被

当作‘秦始皇兵马俑大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国内外的公众见面,这是否有点名不符其实!”

    紧接着有人议论:中央已决定,今后几十年不准发掘秦始皇陵,有关陵墓的秘密,恐怕一时难以解开。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证明,当年

发现的铜车马,肯定是秦始皇的陪葬品?难道在铜车马上,找到了与秦始皇有关的“标识”?找到了当年有以铜车铜马作为陪葬的史料记载?

如果什么也没有,那么“秦始皇陵铜车马”这一定性结论,岂不真成了一阵“空穴来风”?


    既然“异见”已经出现了,讨论也就不断深入。有人说“这么多年来,只要在骊山北麓发现文物,几乎都被当作秦始皇的陪葬品;甚至若

干年后将要在这里发现的文物,预先就能断定它一定就是秦代的器物。反正,此地的文物,有多少、算多少,统统都能装进‘秦始皇陵考古发

现’的大箩筐之中。也就是说,这里的考古发现,一直就不见有严格、科学的定性论证!”

    比如,一九九七年五月发现的石甲、石盔,就是轻而易举地被认定为秦始皇陵陪葬品的。有人提出,在整个秦朝、秦国的历史上,什么时

候以它们装备过自己的军队。著名考古学家袁仲一先生,多次发表文章说过,秦军从来都是不戴头盔的“科头”,那么这些头盔怎么可能会与

秦军有关?现在,人们再去看看,铜车马的出土和它的定性,还会有一些什么样的问题?

    至今,国内外有关秦陵铜车马的消息、评论、文章、著作,已经达到上万种之多,然而,对于铜车马本身“定性”这个最为重要的问题,

根据《考古发掘规程》的要求,应该有相应的考古论证才对。在已经正式发表的、有着几十万言的《铜车铜马发掘报告》里面,对每个部件、

每个纹饰、每个细节,都有详细的描述,而对“定性”这两个字,总不能够避而不谈吧?
      
    定性的“依据”在哪里?
     不幸的是,这话竟被言中了。人们查遍了来自秦俑馆的所有与铜车马有关的材料,翻遍了出自学术界的所有与铜车马有关的研究成果,对

于铜车马的“定性、定名”,竟然也是一个学术上的空白点。为什么铜车马属于秦始皇陵,是秦始皇的陪葬坑,自始至终都不见有任何人出来

论证,与铜车铜马有关的文字资料,多如牛毛,然而却找不到“半”个与定性有关的文字!

    这是一种无意的疏忽,还是出于观念上的偏差?外人一下子是说不清楚的。反正,从铜车马出土的那一天起,它就已经被贴上一张“秦始

皇陵考古新发现”的金色标签了。当年为证明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秦俑馆的考古学家,还去想方设法找一点论证的依据;而对铜车马的

定性来说,却是那样毫不费力的信手拈来,不用说上“半”句话,就把一切“敲定”了!

    按照考古学的规程,哪有做出考古结论而不作论证的?哪有不作论证,就能使定性结论得以成立的?有人反问,铜车铜马本身就在秦始皇

陵封土边上发现,难道还要再进行什么考证不成?人们要说,铜车马出土“在封土边上”,只说明发现文物的确切地点,而以它去作定性依据

,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地点和文物之间,两者並不存在一种必然的、准确的断代关系。

    谁都知道:西安地区的墓葬密度,居全国之首。在许多的建筑工地上,经常能挖到几十座、甚至上百座的古代墓葬;那种“冢连冢、墓压

墓”,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墓葬,可说是比比皆是。谁能排除在骊山北麓广大地区,不存在这种最常见的墓葬“叠压”或者“打破”的现象

?如果发生了“叠压”或者“打破”,那么墓葬器物的归属,一下子也就很难说得清楚了。

    几千年来的中国,人人都想“入土为安”,有限的土地,怎能满足这种无限的需求。古代墓葬用地的矛盾,一向是很尖锐、很复杂的。解

决矛盾的方法,无非只有两类:一是千方百计地提高利用率,靠“挤”的办法,谋求墓葬的一席之地;二是凭借手中的强权,去夷平、圈占、

吞噬前人和他人的墓地。谁又能一口咬定,这铜车马坑一定不是被秦始皇陵圈占进去的?

   《临潼县志》明确记载:“临潼,本汉唐近畿地,贵族大家,多葬于此,荒丘断垒,所在皆是。”近畿之地,是国都或京城的近郊。临潼胜

迹,天下闻名,骊山、渭水之间广阔地带,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这里背山面水的每寸土地,人人都会对它垂涎欲滴。在《周礼·春官

》当中,就有当时墓地争夺的记载,可见强占、豪夺之风,自古以来,一直就是普遍存在的。

   《晋书·刘曜载记》中记载:“曜葬其父及妻,下锢三泉、上崇百尺,积石为山,增土为阜,发掘古冢,以千百数。”刘曜是公元三一八年

,建都于西安的前赵时期的一位君王,他在安葬自己两位亲人时,选择了一块需要“下锢三泉”的墓地,而且还压占、毁坏了“数以千计”的

他人“古冢”。离西安最近的、需要“锢三泉”下葬的,恐怕与骊山也不会相距得太远。

    唐·苏颋《垅上记》上也说过,“郗方回葬妇于骊山,治墓,多平夷古坟,后坏一冢,构制甚伟,器物殊盛。”可见,在骊山附近被他压

毁的,有的也是结构奇伟、陪葬丰厚的大型古墓。就在下和--西杨村附近,地上地下的墓冢,同样多得不知其数。而要断言秦始皇陵周围,是

一块没有他人墓葬的“净土”,上下几千年来,只供秦始皇一人独自享用,这是不可能的。

    《汉书·刘向传》记载:西汉时期“成帝营起昌陵,积土为山,发民坟墓,积以万数。”《汉书·东方朔传》记载:当年汉武帝修建上林

苑,也是“坏人冢墓,发人室庐。”后世的许多帝王,在建陵墓、造宫苑时,都在平毁、吞噬“万数”他人墓葬,对于号称“世界第一”的秦

始皇陵而言,要去侵占前朝、前人冢墓,更是“没商量”的事情,这也不值得人们大惊小怪!
秦代的“铸剑”最高峰?
    二〇〇四年中央电视台,反复地映播了一部《复活军团》的纪事片。它告诉人们:燕国的荆轲刺杀秦始皇时,秦始皇三次拔不出剑来进行

还击,这是因为他的佩剑太长的缘故。解说词称:“青铜剑普遍宽而短,60厘米似乎是青铜剑的极限,在兵马俑坑中发现的剑,长度超过了91

厘米。”有人将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断定秦始皇的佩剑,就是这样一种91厘米长的青铜剑!

    《史记·刺客列传》上记载:“秦王惊,拔剑,剑长。荆轲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铜柱。”这里的“铜柱”两个字,应该引起人们

高度的重视。《汉书·贾山传》上说,“阿房之殿,高数十仞”。若以青铜为柱,它需要的铜材是十分可观的。由此可知,秦国早就开始大量

地销毁铜制兵器,秦国冶铜业的主要职责,已由制造兵器,转变为加工宫殿建筑所需的青铜构件。


    人们在铜车马坑中,意外地发现了一批比91厘米铜剑,还要长30厘米左右的佩剑。由于秦俑坑中发现的91厘米铜剑,已经直接与秦始皇本

人的特殊用剑,联系在一起,致使人们不得不去思考:铜车上那些更长的剑,还能再继续称之为铜剑吗?如果还是铜剑,那么秦俑馆的考古学

家们,在谈论秦始皇的“长剑”时,为什么根本不提在铜车马坑中,那些长度比这更长的佩剑!

    如果这是更长的铜剑,它的价值自然更高;如果这是铁剑,无疑又是一个惊天的发现。有人若问:铜御手俑当然佩的是铜剑,怎么会冒出

一个“是铜、是铁”的问题来?看来,解释一下是必要的:铜车铜马虽然用铜铸造,但作为雕塑艺术,它们本身都有生活的原型:铜车以木车

为原型,铜御手以真人为原型。现在要弄清的是,御手俑佩剑的原型,是“铜剑”,还是“铁剑”?


    对秦俑坑里面出土的长度为91厘米铜剑的研究,秦俑馆已经下了很大的功夫。他们说:俑坑出土的青铜剑,反映了秦代“青铜兵器按标准

化生产,从而把兵器的研制、发展到了它的高峰,这是世界冶金史上的一项奇迹,是对世界发明的又一伟大贡献。”有人认定,俑坑中91厘米

铜剑的存在:“暗示着秦军对格斗技巧的认识,有了某种重大的突破,是青铜剑铸造工艺的顶峰。”


    既然,俑坑中91厘米的铜剑,占据了“高峰”、“顶峰”的位置,就意味着所有比它更长的剑,完全被排除出铜剑系列之外,所以在谈论

铜剑时,根本就没有它们的位置。然而,只要稍下一点功夫,对它们作一番认真地研究的话,人们就能知道:这些比91厘米更长的剑,实际上

是一批更了不起的剑;不管它最终会被确定为铜剑、还是铁剑,都有可能掀起一场新的学术地震。

    那么,铜车马坑里面发现的剑,到底有多长呢?从阎红霞的《秦陵铜车马坑中出土青铜剑》中可知,剑的长度为56.2厘米;从秦俑馆的《

铜车铜马发掘报告》中可知,御手俑这柄剑,长度为60.34厘米;从秦俑馆马青云先生的《铜车马佩剑之我见》中可知,御手俑这柄剑长度为70

厘米。来自秦俑馆的材料,一直都在宣称,这组铜车铜马,是按照原型二分之一的比例雕塑的。


    将御手的佩剑,放大一倍变成原型剑之后,那么它们的实际长度,应该为112.4厘米、120.68厘米、140厘米,它们与91厘米铜剑相比,无

疑是一种技术的大跃进。如果秦代能够造出140厘米的青铜剑,那么原来秦俑馆认定的“铜剑之王”为91厘米的说法,也就要被彻底地推翻了,

有关秦代的铸剑的历史,当然要去重新志改写,因为只有140厘米的剑,才是它的“顶峰”啊!


    问题的症结,就在这里:在秦王朝仅有十几年的历史进程中,有没有条件将铜剑由91厘米,再加长50厘米,变成一种真正的“超长之剑”

。因此,要认定铜车马及其御手俑的佩剑,真正属于秦王朝的文物,那么首先就应当确认,秦代的铜剑铸造技术,几乎在一夜之间,放出了一

个特大“卫星”,发生过一场空前的、突飞猛进的技术“大跃进”,将青铜剑一下子就加长到140厘米!
      
    这不是“铜剑”是铁剑
    在郴州奎马岭二号墓中出土一柄107厘米的铜剑,在临沂金雀山周氏墓群中,出土一柄110厘米的铜剑,剑虽然在汉墓中出土,但它的制造

年代,仍有可能属于战国。正如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有秦昭王纪年的铜制兵器一样,清·田邦璿在《古剑》中有“秦耶汉耶不可识,周鼎殷

球同大年”的诗句,意思是有些古剑,究竟属秦、属汉,一时间是很难分辨得清楚的。

    从各地出土情况看,确实没有发现比郴州、金雀山更长的铜剑了,说它们是铜剑的极限长度,应该是可信的。铜剑的长度再增加,剑的重

量也要急剧上升,再要单手使用就很困难;而且剑身加长之后,它脆弱、易断的弊端,更加暴露无遗。郴州的铜剑,出土时就是被压断了的。

有人不是说91厘米的铜剑,很难拔出使用吗?那么无限加长的铜剑,情况岂不更加糟糕。

    其实,在铜车马坑中御手俑的原型120厘米、或者是140厘米的“长剑”,絕对不可能是真正的铜剑,而是一柄比铜剑更长、更轻便的钢铁

之剑。用钢铁材料,去锻造一柄锋利无比的、长度达到120~140厘米的剑,这在当时根本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广州南越王墓中的一柄铁剑,

它的长度竟达到了152厘米。此剑刚柔兼得,可以任意从剑鞘中,自如地拔出使用。

    袁仲一先生在《秦始皇兵马俑研究》中说,秦国的冶铁业在春秋时期就有长足的发展,但都拿去制造农具、工具去了,而制造兵器的,还

只能是青铜。这与《管子·小匡》一书中所说“美金以铸戈剑矛戟、恶金以铸斤斧鉏夷”的情况是没有区别的。他告诉人们,四百多年之后的

秦始皇,剑仍然是由“美金”(青铜)制造,而称为“恶金”的铁,不能够登上大雅之堂。

    有人还断言,诸侯六国普遍用铁制兵器,而唯独秦国没有这样做,这也是根据俑坑没有发现铁制兵器,被反推出来的一种说法。实际上,

秦国和秦代,是不能同年而语的,统一后的秦代,不仅是原来的秦国和其它诸侯六国的总和,而且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都得到飞跃发展的

秦代。硬说秦代没有铁制的兵器,那么诸侯六国原来的铁制兵器,难道都从地球上消失了?


    秦始皇拥有全国冶铁资源和冶铁技术,加上他从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致使秦王朝有用不完的铁制兵器。秦代铁剑要比秦俑坑里的青铜剑

,更先进、更精良。六国军队装备的铁制兵器,统一之后,变成秦代的铁制兵器;秦代军队装备的铁制兵器,不久又悉数变成为汉代的兵器;

所以,在许多西汉墓中出土的铁制兵器,很难说不是秦代、甚至是战国时期遗留下来的。

    有人说,俑坑的青铜兵器,与殷周相比较,冶炼技术提高,铸造工艺精细,既含铬又含镍,怎么能说是一种落后的兵器?兵器落后不落后

,要和同时代的其它兵器相比,青铜兵器再精良,比不过当时的钢铁兵器;青铜兵器再先进,钢铁兵器比它还要先进。一柄铜剑和一柄钢剑,

相互交锋时,真正被砍断的,肯定是铜剑,钢剑能“砍铁如泥”,难道还不能去“砍铜”!

    有资料显示:当骑兵手中握有轻便、锋利、特长的钢铁兵器,随着战马以每秒8~12米的速度冲向敌阵时,它的杀伤力决不亚于现代的一把

冲锋枪。骑兵和优质的铁剑,相得益彰,成为最佳的军力组合;秦时的骑兵,若以沉重的铜剑装备,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铜剑的长度很受限

制;与此相反的是,展示在世人面前最精长的兵器,都是令人吃惊的、超长的钢铁之剑。

    河北滦县战国墓中出土的铁剑,长度已达100厘米;燕下都遗址出土的铁剑,长度已达104厘米;陕西风翔秦墓中出土的铁剑,长度已达

105厘米;湖南郴州楚国墓葬中出土的铁剑,长度已达140厘米。这么一种超级的钢铁之剑,是青铜剑所望尘莫及的。人们由此可以断言:只有

用这种钢铁的材料,才能锻造出像铜车马坑中那样120厘米、或者140厘米的优质剑。
秦始皇“身佩”太阿剑
    郭沫若在《青铜器时代》一书中说:“中国的青铜器时代,它的下限是很明瞭的,便是在周秦之际。由秦以后便转入铁器时代。兵器的用

材,在这儿是最好的标准。世存的古兵器,如戈、矛、剑、戟之类,凡是秦以前的都是铜制,铁制者未见,而秦以后的铜制兵器也完全絕迹了

。”秦始皇作为中国第一个封建帝王,是他完成了由铜器时代向铁器时代的历史大转变。

    “周秦之际”,亦即在“秦以前”和“秦以后”的交替过程中,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这条“线”,就是以锋利无比的铁剑“划”出来的

:秦始皇横扫六国,完成统一大业不久,彻底销毁了全国所有的铜制兵器;伴随着封建制度的正式确立,中国经历了漫长的石器时代、铜器时

代之后,从此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铁器时代。以铁代铜,这就是历史巨变、社会进步的重大标志。

    有人说,秦始皇只销毁了民间兵器,而秦军以及武库中的铜制兵器,都仍然完好无损地得到保存。事实并非如此。司马迁《史记·秦始皇

本纪》里记载说:“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锺鐻,金人十二,各重千石。”《史记·索隐》也说道:“铜人十二,各重三十四万斤。”

什么是“天下”呢?“天下”者,就是“国家”,秦始皇收缴的是,整个“国家”的铜制兵器!

    运到咸阳的“铜兵”,铸成十二个大铜人,到底销毁了多少兵器?一柄91厘米的青铜剑,重约四斤,每个铜人按三十四万斤估算,总共熔

化了四百万斤兵器,相当于销毁一百多万柄青铜剑。佩剑是一种身分的标记,只有少数军官佩带,一柄剑的青铜,能够造出无数的短小兵器。

所以,当时为了浇铸十二个铜人,实际上是销毁了几百万军队原来用于作战的青铜兵器。

    江淹在《铜剑赞》中说:“春秋迄于战国,战国至于秦时,攻争纷乱,兵革互兴,铜既不充给,故以铁足之;铸铜既难,求铁甚易,故铜

兵转少,铁兵转多。年甚一年,岁甚一岁,渐染流迁,遂成风俗。”到了秦代,铜制兵器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还是郭沫若先生说得好:“秦始

皇的销毁铜兵,并不是表明从此不打仗,而是表明,从此不用铜兵作为主要武器来打仗。”


    人所共知的阿房前殿,在通往北阙的道路两旁,立着十二个铜人,宫殿重重入口,又以磁石镶嵌,这就是闻名于世的“磁石门”。《长安

志》中说:“磁石门,东西有阁道,垒磁石为之,著铁甲入者,磁石吸之,不得过。”如果秦代只有铜制兵器、没有铁制兵器的话,安装“磁

石门”又能起什么作用?《淮南子·说山训》说得好:“磁石能引铁,及其于铜则不行也。”

    秦始皇的佩剑,一直就有明确的史料记载,《史记·李斯列传》上说:“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

陛下指的就是秦始皇,说秦始皇“服”着“太阿之剑”。“服剑”就是“佩剑”的意思。在《史记·索隐》又记载着:“楚王召欧冶子、干将

作铁剑三,一曰干将、二曰莫邪、三曰太阿。”所以秦始皇佩的“太阿”剑,确实是一柄铁剑。

   《史记·正义》记载:“秦王召姬人鼓琴,琴声曰‘罗縠单衣,可掣而絕,八尺屏风,可超而越,鹿卢之剑,可负而拔’。”这里所说的“

鹿卢剑”是什么剑?《盐铁论·论勇》说,荆轲拿的是一尺八寸长的匕首,而秦始皇佩的是一柄七尺长的利剑,七尺就是161.7厘米。《战国策

》说“韩卒之勇,被坚甲,带利剑”,这里的“利剑”,指的是有如韩国锋利无比的铁剑。

    有的先生还说,考古学本身就是根据已有的考古证据,进行合理的“猜测”,而目前有实证的,只有俑坑出土的这柄91厘米的铜剑,所以

人家做出那种“猜测”也是正常的。然而,秦始皇服“太阿”、“鹿卢”剑,有众多的史料依据,也有其他秦墓及铜车马坑中存在更长的“铁

剑”作实证。这么多确凿的材料,都没有办法去排除和否定,难道这也叫“合理的猜测”?

    小矮个“能当”御林军?
    许多考古学家,对于铜车马坑、秦俑坑两地出土的文物,把注意力都放在寻找“共同点”上,而对它们存在着更多的“差异点”,却没有

太大的兴趣。寻找“共同点”的目的,是要将两者连接在一起;寻找“差异点”的目的,是要将两者的关系割断。如果“共同点”压倒“差异

点”,它们自然是“一家”;如果“差异点”压倒“共同点”,那它们肯定就不是“一家”。

    在人们的印象当中,秦代军人的形体是高大无比的。经常可以看到发自秦俑馆的以下一些报道材料:“秦俑身高175厘米至200厘米,平均

身高为180厘米”;“作为秦始皇贴身卫队的每个士兵,它们都是从军队,或者是直接从民间挑选出来的形体高大者来充任的”;“秦人向来崇

尚形体高大,有以形体高大象征人体美的好传统”;“秦俑身材,可以说是大力士的形象”。

    然而,人们在铜车马坑中看到的御手俑,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矮个子形象。因为,如果把铜御手从车上搬到车下,与铜马紧靠一起,如果

从马背这边望过去,大概只能看到铜御手俑的一个颈部和头部。具体地说,铜御手俑的身高84.5厘米,铜马的体高66厘米,将它们放大一倍之

后,御手俑的身高为169厘米,铜马的体高为132厘米,两者之间的高度只差37厘米。

    陶俑的高度,除去踏足板、鞋、发髻或者头冠的尺寸之后,足至头顶的高度,大多在180厘米以上,其中个子最高的达到188厘米;俑坑里

陶马的体高尺寸,也就是马足至鬐甲的高度,为133厘米。将俑坑陶俑、陶马,紧靠在一起,陶俑的头部比马背就高出了大约55厘米。御手俑是

秦始皇“安车”的车士,属于特种部队性质,为什么他们的身材,竟会如此的低矮?

    秦时,军队的兵源,有募兵和征兵两种。募兵是指当时的“练士、练卒”,从各地招募而来,它的选兵标准非常严格,而且还要经过系统

作战训练,这是秦军担任野战、卫戍任务的主体部分。遇到战事吃紧时,采取临时征兵的做法也是有的:如秦、赵长平之战时,秦昭王曾经下

令将身高七尺(161.7厘米)的小个子,或者年龄为六十三岁的老头子,一起开赴上党前线。

    这毕竟是一种应急的措施,由于兵员的年龄越大,战斗力下降越多;个子越小,体能耐力越缺乏,所以在正常年代,两者都並不可取。正

规的秦军部队,无论是骑手、步卒和车士,都有严格的选用标准。《六韜·武车士》记载:“选车士之法  ,取年四十以下,长七尺五寸以上

。”年龄在四十岁以下,身高在七尺五寸(173.3厘米)以上,这就是录用车士的最低标准。

   《吕氏春秋·简选》上记载:“选练角材,欲其精也。”《荀子·议兵》上也说:“(先)以度(合适的身材)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

石之弩,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可见它对身高、体能的要求是很高的;尤其身高条件,是当时挑选军人的第一

标准。如果要招募、组建直接听命于秦始皇的御林军,那么对身高的要求,只会比这还要严格。

    显而易见,在铜车马坑中,身高只有169厘米的小个子,连取得军籍的资格都不具备,又怎么可能充当秦始皇的御前侍卫,又怎么可能作为

皇家御林军的一员,去驾驭秦始皇的“安车”?统一以后的秦王朝,难道找不出一个高个子、或者中等个子的御手来?或许御手俑真的就是秦

昭王时期的形象,因为在秦国,只有秦昭王才下令征招过“小个子兵”的史料记录啊!

    秦俑坑里陶俑的“身材”都很高,但它也有像御手俑一样的“个头”不符合选士标准的“矮个子兵”。从《一号坑发掘报告》上的材料来

看:第352页中的175号袍俑的身高为169.5厘米;第356页中的86号袍俑的身高为168厘米;47号袍俑的身高为166厘米。这好像也应该是秦昭王

时期,处于紧急状态时,由于兵源不足而临时征调而来的“非标准个头”士兵吧!
这不是“秦皇”的御马
    人们对于御手俑身高、车士选择标准方面进行的讨论,是比较严谨的、科学的,加上弄清了御手俑身上的佩之后剑,因此就有可能将它的

铸造年代与秦王朝完全脱钩。接下来人们关心的重点,就要完全转移到铜车铜马的主体上来,也就是要对铜车马坑中的铜车和铜马,进行一次

学术上的“大解剖”,去看看铜车、铜马的本身,是否具有秦代背景,是否真的属于秦代之物。

    在这个铜车铜马坑之中,那八匹铜马准确的体高尺寸是:一号车的左骖64.5厘米,右骖66厘米,左服65.2厘米,右服66厘米;放大一倍之

后的尺寸,左骖129厘米,右骖132厘米,左服130.4厘米,右服132厘米。二号车上的左骖66.5厘米,右骖66厘米,左服66.8厘米,右服65.5厘

米;放大一倍之后的尺寸,左骖133厘米,右骖132厘米,左服133.6厘米,右服131厘米。

    《秦律杂抄》,是秦王朝的一项重要法律,它明确地记载着:“驀马五尺八寸(134厘米),不胜任,奔絷不如令,县司马赀二甲,令、丞各

一甲。先赋马,马备,乃粼从军者,到军课之,马殿,令、丞二甲,司马赀二甲,法。”它的意思是,作为蓦马(上等马)的征集标准,马的

“个头”必须在134厘米以上,凡是不按法定尺寸选马匹的有关责任人等,都要依法受到严惩。

    另外,最初征集工作结束之后,所有“从军”的马匹,还必须“到军课之”,继续接受系统训练,目的是让它们适应军旅生活,掌握作战

技能,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经过几年军训,马的体高又随之增长,到最后进行总评时,如果当年征集之马,仍然达不到‘上等马’的法

定标准,甚至只能作为一匹三等“殿马”,那么有关责任者,轻则处罚,重则撤职、永不续用。

    《史记·孙膑列传》说,“马有上、中、下辈。”从《考工典·车舆部》的有关材料看:八尺(184.8厘米)以上的马,称戎马(作战用)

;七尺(161.7厘米)以上的马,称田马(狩猎用);六尺(138.6厘米)以上的马,称驽马(后勤用)。尽管,征集时的马匹,马高只有134厘

米,但最后定型的马,还要按上、中、下三个等级标准,进行评判,並正式投入军中使用。

    从正式公布的材料看:俑坑里出土的十七匹马,只有一匹达到弩马的标准,有十三匹马的体高,连134厘米的征集标准都未能达到;铜车马

坑中的八匹马,没有一匹够得上“弩马”(138.6厘米)的标准,甚至连134厘米的最低标准都未达到。所以,这些马匹,只能作为一种非军事

用途的马匹。按照《秦律》的严格规定,选用这些不合格军马的相关责任人,是要受到处罚的。

    有人说,秦代只有河曲马,没有其它好马,这不符合实际情况。统一之前,各国都有自己快速、机动的骑兵部队,都有骠悍机警、善长奔

驰的良骑骏马。秦国战胜六国诸侯之后,所有上等好马,自然都是秦军的战利品。《陕西通志》记载:“顺治初易马,……上马给茶十二蓖,

中马给茶九蓖,下马给茶七蓖。”可见在陕西地区,直至明清时期,都有“上、中、下”三等的马。

    无论是秦国和秦王朝,它“县有厩驺”、“边郡置六牧师令”,对于养马事业一直给予高度的重视。崔豹在其《古今注》一书上说过:秦

始皇有“追风、白兔、蹑景、奔电、飞翮、铜爵、神鳬”等七匹名马;在《战国策·秦策》也记载着:秦的犀象之器,已充斥后宫,骏良駃騠

已满外厩。《史记·集解》注:“駃騠,北狄骏马。”可见秦时众多的骏马,是一种北方品种的好马。

   《史记·张仪列传》记载着:“秦马之良,戎兵之众,探前趹后,蹄间三寻,腾者不可胜数。”马高、腿长,飞奔起来,才有蹄间三寻之说

。《史记·李斯列传》中有秦始皇“乘纤离之马”的记载,《荀子·性恶》中也说道:“纤离,此古之良马,一日而致千里也。”谁都知道,

慧眼识马的伯乐,本身就是秦国人,秦国自己如果没有千里马,怎么能造就出这位世人皆知的相马大师。

      
    铜车里“藏着”大学问
    铜车马,铜车马,铜车才是我们应该研究的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呢!一直到现在,还没有人对铜车的实质性问题,进行过系统地研究。

其实,铜车马坑中的这两辆铜车,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如果,我们在解决坑中“剑、俑、马”的基础上,再以确凿的材料去验明,坑中的一

号车、二号车,也不是秦代之物,那么我们对于铜车马的研究,才能说是真正的“到位”了。

    根据秦俑馆在《铜车马发掘报告》上发表的有关材料来看:一号铜车的尺寸是,车轮直径66.7厘米,车舆宽度74厘米,车轮间距95厘米;

放大一倍之后,车轮直径133.4厘米,车舆宽度148厘米,车轮间距190厘米。二号铜车的尺寸是,车轮直径59厘米,车舆宽度78厘米,车轮间距

101.5厘米;放大一倍之后,车轮直径118厘米,车舆宽度156厘米,车轮的间距203厘米。”

    如果,将许多车的资料,进行一番对比研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与铜车马坑出土地点最近的,可能就是秦俑坑了。秦俑坑里出土的

几辆战车的情况是这样的:大部分战车的车轮直径为134--135厘米之间,只有一辆战车的车轮直径为180厘米;战车的车舆宽度分别为100、110

、120、130、134、140、143、140、145、150厘米;只有一辆车的轮距为180厘米。

    出于研究方面的需要,有必要再列出以下有关的轮距资料:殷商遗址的轮距为240、220、200厘米;陕西老牛坡遗址的车辙为225厘米;陕

西周原齐家村的轮距为200厘米;甘肃秦安上袁家秦墓的车轨宽度为180厘米;《剑桥秦汉史》书中,看到战国时期还存在一种宽度为165厘米的

车辙;秦国霸城遗址测得的车轮轮距为150厘米;西安北郊一处遗址的车辙宽度为150厘米。

    河南陕县石壕古道,车辙为106厘米,它是战国时期,韩国境内的车轮轮距;洛阳东周王城遗址中的车辙间距为110厘米;河北井陉天长镇

古道车辙宽度为140厘米;长沙浏城桥出土的车轮距是139厘米;云南曲靖古道上的车辙宽度为140厘米;辽宁朝阳一处城门里,留有宽度为140

厘米的车辙印痕。这么多的尺寸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好几个“140厘米”的尺寸了。

    车舆,车轨、车辙、轮距、轴距、轨距,它们之间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汉代《说文解字》注说:“辙者,通也;车辙者,谓舆之下

两轮之间空中可通,故曰车辙,是谓之车轨。……上距舆,下距地,两旁距轮,此之谓轨。”可见,车轨既指车舆两轮之间车轴本身的长度,

也指两个车轮着地后形成的车辙距离。所有这些尺寸,都是互为依存的,而且也是大致相同的。

    其实,秦代的车,不是一般的车,更不是一些杂乱无章的车。秦代对于车辆生产有专门的立法为背景。《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

皇推终始五德之传,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连续出现了四个“六”

字。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制造的所有车辆,尽管用途不同,但车舆的尺寸,都统一规定为“六尺”。

    铜车马坑里的车,是不是秦代之物,看看它是否符合“舆六尺”的法定尺寸就可以了。“舆六尺”,折合现在的尺寸是138.6厘米,而一号

铜车的车舆尺寸,放大一倍后为148厘米;二号铜车的车舆尺寸,放大一倍后为156厘米。人们难道还看不出来,无论是一号铜车、还是二号铜

车的原型尺寸,它们都是违反秦代“舆六尺”制度的,因此,都与秦始皇的时代精神格格不入。

    秦始皇的时代精神,或者秦代对车的立法背景,不仅反映在统一车舆尺寸上,更重要的还体现在“车同轨”的秦代法定的制度中。“车同

轨”制度确定之后,秦代所有车辆的车轴长度,必须是统一的,也就是车辆的轮距,必须是相同的。任何一辆车子是否属于秦代之物,最权威

、最有效的鉴别方法,就是看看车子的轮距尺寸,是否完全符合“车同轨”的技术要求就可以了。
秦王朝“车同轨”的制度

    人类的文明与社会的进步,始终都与“车”、“轨”两个字紧密相连的。所谓“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人生轨迹不可磨灭”,它们都带

有一种缜密的哲理性。“车轮”和“轨迹”,在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始终没有离开过人们的视线,它见证了几千年来的历史风云。秦代

的许多历史悬案,如果不从当时“车轮”和“车轨”角度去梳理和解剖,恐怕都是无济于事的。

    诗人李白在《北上行》一诗中,就有“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岗”的句子。说的是各种车辆,在道路上来回行驶时,对路面都要造成不同

程度的损坏,即使在坚硬的石质道路上行进,如果时间一长,也都会磨出两道深深的车痕,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车辙。杜牧在《池州诗》里

,也有“九衢林马过,千门织车辙”的句子,说的是四通八达的城门外,处处都有如织的车痕。

    古代,在许多重要的关隘和必经的大道上,车轮总要沿着相对固定的轨迹内行进,车辙的本身,起到一种很好的导向作用。如果车轮轮距

正好与车辙宽度相合,那么车辆在车辙内奔走,就显得十分顺畅平稳。任何难以与车辙吻合的车辆,根本就不可能在这种道路上行驶。战国时

期,由于诸侯割据,各国都采用不同的车型和不同的轮距,以致在地面上都留下了不同的车辙。

    即使现代的工业社会,国与国之间的铁路轨距,往住是很不相同的,如果谁要想进入对方的路网,就必须采取一种特殊的换轨、交接措施

。在古代,外交使团频繁进出对方领地,也要在指定地点,换乘专车,才能保证成行。而对于来自敌国的各种侵袭而言,除非使用了骑兵和步

兵,任何以“车”的方式向前推进的话,不同车辙的道路,是将强敌拒于国门之外的有效措施。

    张文立、王云度先生在其所著《秦帝国史》一书中说过:“战国时,各国车轴的长度不同,路面形成的车辙也不同。”车不同轨,就意味

着诸侯各国,互不通车。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战车”根本没有它的用武之地,所以认为秦军是以战车进入敌国而取胜的说法,只是一种虚

幻想象。因为在实行“车同轨”之前,秦国的战车,根本就不可能在六国的道路上自由地通行。

   《史记·秦始皇本纪》明确记载“郡国各除道、治道运行”,表明秦代对全国主要的道路系统,进行全面地改造和整治。也就是说,秦始皇

在原来六国道路的基础上,开辟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国道网”。平原地区土路上的车辙,比较容易修整;但在占全国绝大多数的山区道路上,

当碰到坚硬基岩时,改造起来就很困难。有些没有改造好的路段,交通仍然要受到很大阻碍。

    洛阳向西通到咸阳的崤函古道,由于崇山阻断,只好放弃改造,而另辟通途,所以战国旧道,得以存留至今;河北井陉东天门关的城楼下

,路面比原有的城基,明显地降低了200多厘米,这就是当年被凿去旧车辙、形成新路面的有力凭证。若干年之后,深深的车辙又妨碍行车时,

再将路面凿低,经过无数次反复清障,在城门的岩壁上,也就留下了一道道“钢凿”的遗痕。

    中国的历史上,最早提出“车同轨”理念,並且加以实行的,并不是秦始皇。在《管子·君臣》里,有“书同文、车同轨”的说法;在《

礼记·中庸》中,也有“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俭”的记载。证明各诸侯国本身,已经作了改辙的尝试。但要推行全国“车同轨”,首要的条

件是,政令和车制的统一。显然,只有秦始皇才是中国全面实施“车同轨、书同文”的第一人。

   《隋书·礼仪志》上说:“殷周所以异轨,秦汉于焉改辙”,说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由于诸侯彊域之间的“异轨”不通车,于是才有秦

代全国性的“改辙”工程。现在,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是:铜车马坑中的这两辆铜车的原型,应该是殷周时代的那种“异轨”车,还是秦汉“

改辙”之后的“同轨”车呢?而以下种种事实表明,它们只能是属于前者、而不可能是后者。
      
    井陉的“车辙”是见证
    秦王朝的“车同轨”制度,是指全国范围之内,需要在“国道”上行驶的所有车辆,不论车型有多大的差异,但规定车上最主要的部件尺

寸,必须是完全统一的,这一个部件就是车轴。车轴统一的结果,使车辆的轮距保持一致,这是严格实行“标准化、系列化”的前提条件。在

这个基础上,秦王朝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大规模、高质量地制造出各种急需的军用和民用车辆。

    统一车辆主要构件的问题解决了,随之而来的就要解决另外一个更重要、更困难的问题,这就是要彻底整治六国原有封闭、割据性质的道

路系统。如果要让秦王朝的“车”通向全国、通向边远地区,就必须拆毁和清除一切有碍“行车”的障碍及其相应的各种设施。只有路况根本

改善了,统一轮距之后的车辆,才能在秦王朝新开辟的“秦式”驰道、或者直道上,自由地通行。

    秦王朝统一后的轨距,具体的尺寸是多少?“秦式”古道的遗迹,又在哪里?二〇〇〇年八月十七日《光明日报》一篇文章称,“井陉古

道两条车辙之间的距离,与秦俑坑出土的战车轮距相同”。二〇〇一年八月十七日一篇文章也说:“井陉古道车辙与秦陵铜车马坑中铜车的轮

距一致。”众多考古界一致认为,井陉车辙是秦王朝“车同轨”留下的重要实物佐证。

    大量的调查资料显示,井陉古道上的轨距是140厘米,而秦俑坑里出土的战车,轨距是180厘米,它们之间的尺寸,不能说是相同的,所以

《光明日报》上画的那个“等号”,实际上是一个“不等号”;另外,铜车马坑出土的一号车,轮距是190厘米,二号车的轮距是203厘米,所

以在上将井陉古道的轨距,与两辆铜车的轨距画上了“等号”,也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更有意思的是,井陉秦皇古道上的车辙,根本不与俑坑的轮距相合,也不与铜车的轮距相同,可是它竟然与公元前55年古罗马军团战车上

143.5厘米的轮距,几乎“同出一辙”。143.5厘米的车轨轮距,在英国沿用了两千多年,现在已经变成了国际公认的铁路标准轨距。相对而言

,秦王朝留下来的140厘米的车辙,说明中国轮距的统一工作,竟然比古罗马时期早了165年。


    铜车马坑里出土的两辆铜车的轨距,尚且都有如此巨大的差别,它本身就不能做到“车同轨”,哪里还谈得上去与井陉古道“车同轨”。

如果井陉古道的车辙尺寸,是秦代“车同轨”的凭证,那么完全可以断定,在铜车马坑中,无论是一号铜车、还是二号铜车,根本就不可能是

秦代之物。因为这两辆铜车的原型,完全没有可能在这一条“秦皇古道”的车辙内,顺利地行进。

    西汉·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叙》里,也说得很清楚,统一六国之前的诸侯各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

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铜车马坑中的这些“车、马、士”,都不是秦始皇诏制的“车、马、士”,这些

处处与秦王朝根本“制度”和“国策”相抵触的东西,怎么可能给秦皇大帝这位“法魔”去陪葬!

    铜车马坑中的一号车、二号车,有着那么多不符合秦王朝制度的现象,这种车能够作为秦始皇的御用“安车”吗?周秦时期,凡是不符合

国家制度规定的车,均称之为“奇车”,《释文》里说:“奇车,奇邪不正之车。”在《礼记·曲礼上》中,更有“国君不乘奇车”的记载。

由此可见,铜车、铜马反映出来的社会生活,与历代秦国君王没有关系,与秦始皇更是没有关系。

    最近有报道说,西安发现了秦始皇祖母墓,里面有“一车六马”的“安车”。《独断》记载:“法驾,上所乘曰金根车,驾六马。有五色

安车、五色立车各一,皆驾四马。”《三礼义宗》上说:“安车者,后朝夕见于王者所乘也。”看来,“一车六马”的墓,不可能是秦始皇祖

母墓;那“一车四马”的车,更不可能是秦始皇自己所乘的“安车”,因为两者的区别实在太大。
]]
满塞!~~是大韩民国的
是此文作者的!
过不久棒子又要说秦始皇是高丽人了。。:L :L
]]
判断铜车马上驾车人物的造型风格与兵马俑的风格是否一致,不是太难吧。

还有那铜马的造型,兵马俑里同样有陶马出土的,造型可以与之对比,:handshake :P
去看过一次
觉得铜车马很神奇~~~~~~~~~~~~
原帖由 九月的海 于 2007-12-4 09:48 发表
当考古学家是白痴是吧

对文物断代的重要根据是"风格",你懂不懂

判断铜车马上驾车人物的造型风格与兵马俑的风格是否一致,不是太难吧。

还有那铜马的造型,兵马俑里同样有陶马出土的,造型可以与之对比,LZ文 ...

探討問題嘛,有不同意見是好事。支持下樓主。我小時候去看過銅車馬,印象不深了。有機會一定要再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