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的发展与生存(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4:06:13
摘要: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等处可以发现,方形或长方形的土木建筑体制便以开始,并成为中国后世主要的建筑形式。与世界许多古文明不同,中国古建筑的特色是木构建筑而非石建筑。中国古建筑是世界上独具风格的一门建筑科学。在今天的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又给中国古建筑的生存带来了什么?

关键词:木构建筑,砖石建筑

名词解释:

斗拱:斗拱是中国木架建筑特有的结构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古代殿堂出檐常达3、4米,如无斗拱支撑,屋檐将难以保持稳定。唐宋以前,斗拱的结构作用非常明显,布置疏朗,用料硕大;明清斗拱的装饰作用加强,排列丛密,用料变小,远看檐下斗拱就像一排雕饰品,但其结构作用仍未葬失。宋代称为“铺作”,清称“斗科”或“斗拱”,江南称“牌科”。斗拱的主要构件是:斗、拱、昂。“拱”是短悬臂梁,是斗拱的主干部件;“斗”是拱与昂的支座垫块;“昂”是斜的悬臂梁,和拱的作用相同。还有一些次要的拱和斗是起联系作用而不起承重作用。(或承重作用小)



l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如同诗文中的情感因素一样,线的因素体现着中国民族的审美特征,像优美的旋律一样,它的重点也是在时间过程中展开的,表现出一种情感中的理性的美。

原始社会,建筑的发展是极缓慢的,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从艰难的建造穴居和巢居开始,逐步掌握了营建地面房屋的技术,创造了原始的木架建筑,满足了最基本的居住和公共活动要求。

奴隶社会里大量的奴隶劳动力和青铜工具的使用,使建筑有了巨大发展,出现了宏伟的都城,宫殿,宗庙,陵墓等建筑。以夯土墙和木构架为主体的建筑已初步形成,但前期在技术和技术上仍未脱离原始状态,后期则出现了瓦屋彩绘的豪华宫殿。这时的青铜艺术则是登峰造极,呈现出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

经过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国古建筑逐步形成了一种成熟的,独特的体系,不论在城市规划、建筑群、园林、民居等方面,还是建筑空间处理、建筑艺术与材料结构方面,其和谐统一、设计方法、施工技术等,都有卓越的创造与贡献。封建社会时期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阶段。这里选择几个典型的历史朝代简单介绍一下建筑的发展概况:

在《诗经》等古代文献中有“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可见当时的建筑已颇具规模,并具有审美功能。但是对建筑的审美要求达到真正高峰,则要到春秋战国时期,一股所谓“美轮美奂”的建筑热潮盛极一时的蔓延开来。这股热潮大概到秦始皇吞并六国后大修阿房宫而达到最高点。秦都咸阳的布局有独创性,屏弃了传统的城郭制度,在渭水南北范围广建离宫。反映了秦始皇穷奢极欲的情况,仅阿房宫留下的夯土台东西约1公里,南北0.5公里,后郭残高8米。

汉代是古代建筑史上又一繁荣时期。突出表现在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后世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的木结构已形成。西汉都城长安建造了大规模宫殿、坛庙、陵墓、苑囿。如:长乐宫、未央宫等。东汉,纵联拱成为主流,并已出现了在长方形和方形墓室上砌筑的砖穹窿顶。这种顶失高较大,壳壁陡立,四角起棱,向上收结,采用这种方式,是便于无支撑施工,也可使墓室较为高敞。

汉末经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治不稳定,战争破坏严重,长期分裂的一个历史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隋,结束了长期战乱和南北分裂的局面,为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建筑上兴建都城——大兴城和东都洛阳,以及大规模的宫殿和苑囿,开南北大运河修长城。著名遗存建筑——河北赵县安济桥,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臂拱桥。这种空腹拱桥不仅可减轻桥的自重,而且能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在技术和造型上到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唐代历史揭开了中国古代最灿烂夺目的篇章,李唐帝国在政治、财政、军事上都非常强盛,为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提供了条件,封建社会也达到极盛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和提高:

1.      规模宏大,规划严整;长安由隋代规划兴建,唐继承后又加扩充,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最宏大繁荣的城市,也是我国古代都城规划最为严整的。如大明宫的规模,若不计太液池以北的内苑地带,遗址范围即相当于明清紫禁城总面积的3倍多。

2.      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强调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

3.      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大体量建筑已不再像汉代以前那样依赖夯土高台外包山空间木建筑物的方法来解决,斗拱部分构件形式及用料都已格式化,说明当时可能已有用材制度。用材制度的出现,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加快了施工速度,便于控制木材用料,掌握工程质量,对建筑设计也有促进作用。

4.      出现了专门的设计和施工人员“都料”;

5.      砖石建筑有了进一步发展;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构筑者增多,虽木构阁式塔仍是塔的主要类型,在数量上占优势,但木塔易燃,常遭火焚,又不耐久,故砖石塔得到发展。

6.      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唐代建筑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在建筑物上没有纯粹为了装饰而加上去的构件,也没有歪曲建筑材料性能使之屈从于装饰要求的现象。这固然是我国古典建筑的传统特点,但在唐代建筑上表现的更为彻底。

宋代的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使建筑水平也达到新的高度:

1.    城市结构和布局发生了根本变化;汴京完全是一座商业城市的面貌,没有了    里坊制度和夜禁,城市消防、交通运输、高层、桥梁等都有了新的发展。

2.     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北宋时政府颁布《营造法式》,是为了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标准,节制国家财政开支,保证工程质量。将木架建筑的用料尺寸分为八等,以“材”为尺度标准,按屋宇大小,主次量屋用“材”,“材” 一经选定,木构架部件的尺寸都整套按规定而来,不仅设计可以省时,工料 估算有统一标准,施工也方便。(已在唐代实物中实际运用)

3.     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衬托主体建筑;

    建筑体量与屋顶的组合很复杂,要求在设计与施工上有很高的水平。

4.     建筑装饰色彩有很大发展;与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及统治阶级追求豪华绚丽

分不开的,大量使用格子门窗,另有球文、古钱文等,改进了采光条件,增加了装饰效果。明清时门窗式样基本承袭宋代做法。木架部分采用华丽彩色。

5.     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主要还是佛塔,其次为桥梁。

元、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处于迟缓状态,因此,建筑的发展也是缓慢的,尤其以元代和清末为甚。

    明代建筑的发展:

1.  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元之前虽有砖塔、砖墓、水道砖拱等,但木架建筑均以土墙为主,砖仅用于铺地,砌筑台基与墙基等处。还大量应用空斗墙,节省了用砖量,推动了砖墙的普及,又为硬山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砖的发展,出现了全部用砖搭砌的建筑——无梁殿,多用做防火建筑,如佛寺的藏经楼,皇室的档案库等。

2.        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应用也更加广泛;

3.        木结构方面,经过元代的简化形成了新定型的木构架;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小,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券杀简化。这些趋向虽已在元代建筑中出现,但没能像明代那样普遍与定型。

4.        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更为成熟;如天坛的整体布局在烘托封建统治者祭天时的神圣、崇高的气氛方面,达到极高境界。紫禁城的布局也是明代形成的,清代仅做重修与补充。

5.        官僚地主私园发达;尤其江南一带,经济文化水平较高,园林特别兴盛,在南京、杭州、苏州及太湖周围许多城镇都有不少私园,当时园林风格已经明显地趋于建筑物增多,用石增多。

6.        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如门窗、天花都已基本定型。花纹构图较清代活泼,已趋向于图案化、程式化。砖石雕刻吸取了宋以来的手法。

清代建筑大体是因袭明代传统,但在几方面有所发展:

1.        皇家园林达到极盛期;如畅春园、避暑山庄、圆明园、颐和园等。

2.        藏传佛教建筑兴盛;

3.        住宅建筑百花齐放、丰富多彩;清代版图大,民族众多,居住建筑类型特别丰富,遗物也最多,各地区民族由于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建筑材料、构造方式、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形成居住建筑的千变万化。

4.        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设计水平;雍正十二年颁布《工程做法则例》。

5.        建筑技艺有所创新;如采用水湿压弯法,可使木料弯成弧形,供小型圆顶建筑使用。乾隆年间从国外引进了玻璃,使门格窗子的样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l         中国古建的主要特征

我国古代建筑文化遗产如此丰富,以木结构为主体的建筑体系的形成,经历

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古建筑经过了不断形成、发展、成熟、演变的过程。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在平面布局、立面形式、构造方式、建筑风格诸方面都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尽管古建筑形式纷繁复杂,但各个部位都有较为固定的比例关系,是古建筑设计与施工共同遵循的法则。使中国古建在世界建筑中独树一帜,形成了极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

木架建筑如此长期,广泛地作为中国古建的一种主流建筑类型加以使用,也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和支配下形成的。其优势在:

一. 取材方便:在古时,包括黄河流域在内我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是茂林,气候温润。而木材易于加工,利用石器即可完成砍伐、开料、平整、作榫卯等工序。随着青铜工具以及后来的铁制斧、斤、锯、凿、钻、刨等工具的使用,木结构的技术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并由此形成我国独特的成熟的建筑技术和艺术体系。

二. 适应性强:木架建筑是由柱、梁、檩、坊等构件形成框架来承受屋面、楼面的荷载,以及风力、地震力的,墙并不承重,只起围蔽、分隔和稳定柱子的作用。房屋内部可较自由地分割空间,门窗也可任意开设,使用的灵活性教大,适应性强,无论山区、水乡、寒带、热带,都能满足使用要求。

三. 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木构架的组成采用榫卯结合,木材本身具有的柔性加上榫卯节点有一定程度的可活动性,使整个木构架在消减地震力的破坏方面具备很大的潜力。如天津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佛宫寺塔。

四. 施工速度快:木材加工远比石料快,加上唐宋以后各种木构件的式样定型化,因此可对各种木构件同时加工,制成后再组合拼装。欧洲古代一些教堂往往耗时百余年才能建成,而明成祖兴建北京宫殿和十王府等大规模建筑群,从备料到竣工只有十几年;嘉靖时重建紫紧城三大殿也只用三年;西苑永寿宫被焚后仅十旬就重建完成。

五. 便于修缮、搬迁:榫卯节点有可卸性,替换某种构件或整座房屋拆卸搬迁,都比较容易做到。

我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穿斗式和抬梁式两种,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变体和局部利用斜杆组成三角形稳定构架的做法。

穿斗式木构架特点是:用穿坊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沿檩条方向,再用斗坊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一个整付框架,广泛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

抬梁式木构架特点:柱子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教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拱上。这种木构架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相比之下,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才能使用;而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因此南方一些庙宇、厅堂也多混合使用这两种方式。

中国古建筑有大式和小式之分。大式建筑主要指宫殿、府邸、衙署、皇家园林这些为皇祖、官僚阶级以及为他们封建统治服务的建筑。小式建筑则是以民居为主的,为士民阶层和劳动群众服务的建筑。大式和小式的划分,从根本上说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其区别表现在建筑规模,群体组合方式,单体建筑体量,平面繁简,建筑形式的难易以及用料大小,做工粗细,用砖、石、瓦,脊饰,彩画,油漆等各个方面,并非仅以有无斗拱作为区分的标准。

中国古建的建筑构成形式丰富多彩,在今天现存的古建筑实物中,明清建筑占相当大的数量,也是我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在建筑的形式、构造方式、建筑材料、工艺技术以及法式则例的遵循方面“因袭相承,变易较微”,形成较为统一的风格。以此为例,仅亭子一类,就有几十种之多,但归结起来不外乎我们常见的: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五种基本形式。在这几种最基本形式中,庑殿又有单檐庑殿、重檐庑殿;歇山有单檐歇山、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歇山、大屋脊歇山、卷棚歇山等;硬山、悬山,常见者既有一层,也有二层楼房;攒尖建筑则有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圆形、单檐、重檐、多层檐等各种形式。除五种最基本的建筑形式以外,还有扇形、套方、双环、万字、曲尺、卷书等特殊形式的建筑。再加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建筑形式组合起来的复合式建筑,如故宫角楼。使古建筑呈现出极为纷繁复杂的建筑形式。

中国木结构建筑比起西方古代的石构、砖构、天然混凝土构的建筑来,整体耐久性要差的多,使木构架建筑的维修、翻建、重建的频率很高。另外潮湿会使木材变软,所以中国古代的制漆和用漆方面也很发达;木材干燥容易失火,所以防火也是很重要的。

木构架建筑体系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体,在世界建筑史上,是一支历史悠久,体系独特,分布地域广阔,遗产丰富,并且一直持续发展,完整地经历了古代全过程的重要建筑体系。从前期的土木结合到后期的砖木结合,一直延承以木构架为主体结构,以木做技术为主要工种的构筑传统。

l        中国古建蕴含着理性精神

中国建筑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

立个体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张、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的。它重视的是各个建筑物之间的平面整体的有机安排。

建筑的体制、风貌、大概始终没有脱离先秦奠定下来的基础规范。秦汉、唐宋、明清建筑艺术基本保持了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这种艺术风格,简单的说就是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即是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其基本特征是: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和对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它以心理学和论理学的结合统一为核心和基础。不是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引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相反,而是把这三者引导和消溶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中,使情感不导向异化了的神学大厦和偶像符号,而将其抒发和满足在日常心理—伦理的社会人生中。也正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

各民族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殿、伊斯兰建筑、哥特式教堂等等。中国主要大都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所居住的场所,中国的祭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的代表。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可以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异常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非常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木质,等等,构成中国建筑艺术的特征。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漫游历在一个复杂多样楼台亭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对环境的和谐。长久漫游的时间历程,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在这里占有明显的优势,从而排斥了反理性的迷狂意识。中国的这种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而取胜。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组成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

这种本质上是时间进程的流动美,在个体建筑物的空间形式上也同样表现出来。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屋顶形状和装饰,占有重要地位。屋顶的曲线,向上微翘的飞檐(汉代后),使本应异常沉重往下压的反而随着线的曲折,显出向上挺举的飞动轻快,配以厚重的正身和宽大的台基,使整个建筑安定踏实并无头重脚轻之感,体现出一种情理协调、舒适实用、有鲜明节奏感的效果,而不同于欧洲或伊斯兰以及印度建筑。不再是体积的任意堆积而繁复重累,也不是垂直一线上下同大,而表现为一级一级的异常明朗的数学整数式的节奏美。

随着晚期封建社会中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园林艺术日益发展。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标的建筑美出现了。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出人意料,可以引动更多的想象与情感。这种仍然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却表现着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

在中国古代文艺中,浪漫主义始终没有太多越出古典理性的范围,在建筑中,也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理性精神的基本线索,仍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过程;渲染表达的仍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

l        中国古建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

在中国的近代时期,清王朝的结束,也使皇家系统的宫殿、坛庙、苑囿、陵

寝、衙署的建筑史结束了,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和“二元结构”的经济制约下,广大的农村,集镇和大多数中小城市,从民居、祠堂、店铺、客栈等一整套乡土建筑,仍延续古老的建筑体系。木构架建筑技术在民间建筑中一直沿用到近代以至现代。像北京的四合院在明清时已从京畿的地域性转化为官式的正统性,上升为规范程式的建筑,在近代的继续建造不仅是乡土建筑的延承,更是北方官式建筑活动的延续。这些建造于近现代时期的乡土建筑、官式建筑,可以说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活化石,直观的展现出传统建筑技术的超长生命力。

遗存至尽的古建筑,特别是大数量的明清建筑,构成了庞大的维修工作量,这些建筑具有极重要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在发展旅游业的背景下,作为旅游资源还具有极重要的经济价值。从古建筑修缮,历史文物保护看,都离不开传统的工艺技术。历史建筑、文物建筑存在多久,古建筑的维修和修缮就必须伴随多久,古建筑的工艺技术就会相应的沿用多久。

但中国古建筑的广泛使用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口的增多导致生活资料的短缺,生活空间的缩小和环境的恶化。人们的生活空间只能用钢筋、混凝土、水泥等现代材料和高科技施工技术建造起的高层高密度的现代化楼房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但中国古建的理性精神和建筑艺术我们要继承和发展。在现代化的城市中建起几处古典园林景观和具有中国传统的仿古建筑来起点缀作用,也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书目:《中国建筑史》 潘谷西 等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01年第四版

         《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马炳坚 著  科学出版社 03年第二版

         《美的历程》 李泽厚 著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01年第一版









2003.12.17摘要: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等处可以发现,方形或长方形的土木建筑体制便以开始,并成为中国后世主要的建筑形式。与世界许多古文明不同,中国古建筑的特色是木构建筑而非石建筑。中国古建筑是世界上独具风格的一门建筑科学。在今天的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又给中国古建筑的生存带来了什么?

关键词:木构建筑,砖石建筑

名词解释:

斗拱:斗拱是中国木架建筑特有的结构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古代殿堂出檐常达3、4米,如无斗拱支撑,屋檐将难以保持稳定。唐宋以前,斗拱的结构作用非常明显,布置疏朗,用料硕大;明清斗拱的装饰作用加强,排列丛密,用料变小,远看檐下斗拱就像一排雕饰品,但其结构作用仍未葬失。宋代称为“铺作”,清称“斗科”或“斗拱”,江南称“牌科”。斗拱的主要构件是:斗、拱、昂。“拱”是短悬臂梁,是斗拱的主干部件;“斗”是拱与昂的支座垫块;“昂”是斜的悬臂梁,和拱的作用相同。还有一些次要的拱和斗是起联系作用而不起承重作用。(或承重作用小)



l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如同诗文中的情感因素一样,线的因素体现着中国民族的审美特征,像优美的旋律一样,它的重点也是在时间过程中展开的,表现出一种情感中的理性的美。

原始社会,建筑的发展是极缓慢的,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从艰难的建造穴居和巢居开始,逐步掌握了营建地面房屋的技术,创造了原始的木架建筑,满足了最基本的居住和公共活动要求。

奴隶社会里大量的奴隶劳动力和青铜工具的使用,使建筑有了巨大发展,出现了宏伟的都城,宫殿,宗庙,陵墓等建筑。以夯土墙和木构架为主体的建筑已初步形成,但前期在技术和技术上仍未脱离原始状态,后期则出现了瓦屋彩绘的豪华宫殿。这时的青铜艺术则是登峰造极,呈现出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

经过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国古建筑逐步形成了一种成熟的,独特的体系,不论在城市规划、建筑群、园林、民居等方面,还是建筑空间处理、建筑艺术与材料结构方面,其和谐统一、设计方法、施工技术等,都有卓越的创造与贡献。封建社会时期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阶段。这里选择几个典型的历史朝代简单介绍一下建筑的发展概况:

在《诗经》等古代文献中有“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可见当时的建筑已颇具规模,并具有审美功能。但是对建筑的审美要求达到真正高峰,则要到春秋战国时期,一股所谓“美轮美奂”的建筑热潮盛极一时的蔓延开来。这股热潮大概到秦始皇吞并六国后大修阿房宫而达到最高点。秦都咸阳的布局有独创性,屏弃了传统的城郭制度,在渭水南北范围广建离宫。反映了秦始皇穷奢极欲的情况,仅阿房宫留下的夯土台东西约1公里,南北0.5公里,后郭残高8米。

汉代是古代建筑史上又一繁荣时期。突出表现在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后世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的木结构已形成。西汉都城长安建造了大规模宫殿、坛庙、陵墓、苑囿。如:长乐宫、未央宫等。东汉,纵联拱成为主流,并已出现了在长方形和方形墓室上砌筑的砖穹窿顶。这种顶失高较大,壳壁陡立,四角起棱,向上收结,采用这种方式,是便于无支撑施工,也可使墓室较为高敞。

汉末经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治不稳定,战争破坏严重,长期分裂的一个历史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隋,结束了长期战乱和南北分裂的局面,为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建筑上兴建都城——大兴城和东都洛阳,以及大规模的宫殿和苑囿,开南北大运河修长城。著名遗存建筑——河北赵县安济桥,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臂拱桥。这种空腹拱桥不仅可减轻桥的自重,而且能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在技术和造型上到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唐代历史揭开了中国古代最灿烂夺目的篇章,李唐帝国在政治、财政、军事上都非常强盛,为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提供了条件,封建社会也达到极盛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和提高:

1.      规模宏大,规划严整;长安由隋代规划兴建,唐继承后又加扩充,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最宏大繁荣的城市,也是我国古代都城规划最为严整的。如大明宫的规模,若不计太液池以北的内苑地带,遗址范围即相当于明清紫禁城总面积的3倍多。

2.      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强调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

3.      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大体量建筑已不再像汉代以前那样依赖夯土高台外包山空间木建筑物的方法来解决,斗拱部分构件形式及用料都已格式化,说明当时可能已有用材制度。用材制度的出现,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加快了施工速度,便于控制木材用料,掌握工程质量,对建筑设计也有促进作用。

4.      出现了专门的设计和施工人员“都料”;

5.      砖石建筑有了进一步发展;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构筑者增多,虽木构阁式塔仍是塔的主要类型,在数量上占优势,但木塔易燃,常遭火焚,又不耐久,故砖石塔得到发展。

6.      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唐代建筑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在建筑物上没有纯粹为了装饰而加上去的构件,也没有歪曲建筑材料性能使之屈从于装饰要求的现象。这固然是我国古典建筑的传统特点,但在唐代建筑上表现的更为彻底。

宋代的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使建筑水平也达到新的高度:

1.    城市结构和布局发生了根本变化;汴京完全是一座商业城市的面貌,没有了    里坊制度和夜禁,城市消防、交通运输、高层、桥梁等都有了新的发展。

2.     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北宋时政府颁布《营造法式》,是为了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标准,节制国家财政开支,保证工程质量。将木架建筑的用料尺寸分为八等,以“材”为尺度标准,按屋宇大小,主次量屋用“材”,“材” 一经选定,木构架部件的尺寸都整套按规定而来,不仅设计可以省时,工料 估算有统一标准,施工也方便。(已在唐代实物中实际运用)

3.     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衬托主体建筑;

    建筑体量与屋顶的组合很复杂,要求在设计与施工上有很高的水平。

4.     建筑装饰色彩有很大发展;与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及统治阶级追求豪华绚丽

分不开的,大量使用格子门窗,另有球文、古钱文等,改进了采光条件,增加了装饰效果。明清时门窗式样基本承袭宋代做法。木架部分采用华丽彩色。

5.     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主要还是佛塔,其次为桥梁。

元、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处于迟缓状态,因此,建筑的发展也是缓慢的,尤其以元代和清末为甚。

    明代建筑的发展:

1.  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元之前虽有砖塔、砖墓、水道砖拱等,但木架建筑均以土墙为主,砖仅用于铺地,砌筑台基与墙基等处。还大量应用空斗墙,节省了用砖量,推动了砖墙的普及,又为硬山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砖的发展,出现了全部用砖搭砌的建筑——无梁殿,多用做防火建筑,如佛寺的藏经楼,皇室的档案库等。

2.        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应用也更加广泛;

3.        木结构方面,经过元代的简化形成了新定型的木构架;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小,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券杀简化。这些趋向虽已在元代建筑中出现,但没能像明代那样普遍与定型。

4.        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更为成熟;如天坛的整体布局在烘托封建统治者祭天时的神圣、崇高的气氛方面,达到极高境界。紫禁城的布局也是明代形成的,清代仅做重修与补充。

5.        官僚地主私园发达;尤其江南一带,经济文化水平较高,园林特别兴盛,在南京、杭州、苏州及太湖周围许多城镇都有不少私园,当时园林风格已经明显地趋于建筑物增多,用石增多。

6.        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如门窗、天花都已基本定型。花纹构图较清代活泼,已趋向于图案化、程式化。砖石雕刻吸取了宋以来的手法。

清代建筑大体是因袭明代传统,但在几方面有所发展:

1.        皇家园林达到极盛期;如畅春园、避暑山庄、圆明园、颐和园等。

2.        藏传佛教建筑兴盛;

3.        住宅建筑百花齐放、丰富多彩;清代版图大,民族众多,居住建筑类型特别丰富,遗物也最多,各地区民族由于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建筑材料、构造方式、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形成居住建筑的千变万化。

4.        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设计水平;雍正十二年颁布《工程做法则例》。

5.        建筑技艺有所创新;如采用水湿压弯法,可使木料弯成弧形,供小型圆顶建筑使用。乾隆年间从国外引进了玻璃,使门格窗子的样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l         中国古建的主要特征

我国古代建筑文化遗产如此丰富,以木结构为主体的建筑体系的形成,经历

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古建筑经过了不断形成、发展、成熟、演变的过程。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在平面布局、立面形式、构造方式、建筑风格诸方面都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尽管古建筑形式纷繁复杂,但各个部位都有较为固定的比例关系,是古建筑设计与施工共同遵循的法则。使中国古建在世界建筑中独树一帜,形成了极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

木架建筑如此长期,广泛地作为中国古建的一种主流建筑类型加以使用,也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和支配下形成的。其优势在:

一. 取材方便:在古时,包括黄河流域在内我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是茂林,气候温润。而木材易于加工,利用石器即可完成砍伐、开料、平整、作榫卯等工序。随着青铜工具以及后来的铁制斧、斤、锯、凿、钻、刨等工具的使用,木结构的技术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并由此形成我国独特的成熟的建筑技术和艺术体系。

二. 适应性强:木架建筑是由柱、梁、檩、坊等构件形成框架来承受屋面、楼面的荷载,以及风力、地震力的,墙并不承重,只起围蔽、分隔和稳定柱子的作用。房屋内部可较自由地分割空间,门窗也可任意开设,使用的灵活性教大,适应性强,无论山区、水乡、寒带、热带,都能满足使用要求。

三. 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木构架的组成采用榫卯结合,木材本身具有的柔性加上榫卯节点有一定程度的可活动性,使整个木构架在消减地震力的破坏方面具备很大的潜力。如天津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佛宫寺塔。

四. 施工速度快:木材加工远比石料快,加上唐宋以后各种木构件的式样定型化,因此可对各种木构件同时加工,制成后再组合拼装。欧洲古代一些教堂往往耗时百余年才能建成,而明成祖兴建北京宫殿和十王府等大规模建筑群,从备料到竣工只有十几年;嘉靖时重建紫紧城三大殿也只用三年;西苑永寿宫被焚后仅十旬就重建完成。

五. 便于修缮、搬迁:榫卯节点有可卸性,替换某种构件或整座房屋拆卸搬迁,都比较容易做到。

我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穿斗式和抬梁式两种,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变体和局部利用斜杆组成三角形稳定构架的做法。

穿斗式木构架特点是:用穿坊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沿檩条方向,再用斗坊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一个整付框架,广泛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

抬梁式木构架特点:柱子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教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拱上。这种木构架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相比之下,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才能使用;而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因此南方一些庙宇、厅堂也多混合使用这两种方式。

中国古建筑有大式和小式之分。大式建筑主要指宫殿、府邸、衙署、皇家园林这些为皇祖、官僚阶级以及为他们封建统治服务的建筑。小式建筑则是以民居为主的,为士民阶层和劳动群众服务的建筑。大式和小式的划分,从根本上说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其区别表现在建筑规模,群体组合方式,单体建筑体量,平面繁简,建筑形式的难易以及用料大小,做工粗细,用砖、石、瓦,脊饰,彩画,油漆等各个方面,并非仅以有无斗拱作为区分的标准。

中国古建的建筑构成形式丰富多彩,在今天现存的古建筑实物中,明清建筑占相当大的数量,也是我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在建筑的形式、构造方式、建筑材料、工艺技术以及法式则例的遵循方面“因袭相承,变易较微”,形成较为统一的风格。以此为例,仅亭子一类,就有几十种之多,但归结起来不外乎我们常见的: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五种基本形式。在这几种最基本形式中,庑殿又有单檐庑殿、重檐庑殿;歇山有单檐歇山、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歇山、大屋脊歇山、卷棚歇山等;硬山、悬山,常见者既有一层,也有二层楼房;攒尖建筑则有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圆形、单檐、重檐、多层檐等各种形式。除五种最基本的建筑形式以外,还有扇形、套方、双环、万字、曲尺、卷书等特殊形式的建筑。再加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建筑形式组合起来的复合式建筑,如故宫角楼。使古建筑呈现出极为纷繁复杂的建筑形式。

中国木结构建筑比起西方古代的石构、砖构、天然混凝土构的建筑来,整体耐久性要差的多,使木构架建筑的维修、翻建、重建的频率很高。另外潮湿会使木材变软,所以中国古代的制漆和用漆方面也很发达;木材干燥容易失火,所以防火也是很重要的。

木构架建筑体系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体,在世界建筑史上,是一支历史悠久,体系独特,分布地域广阔,遗产丰富,并且一直持续发展,完整地经历了古代全过程的重要建筑体系。从前期的土木结合到后期的砖木结合,一直延承以木构架为主体结构,以木做技术为主要工种的构筑传统。

l        中国古建蕴含着理性精神

中国建筑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

立个体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张、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的。它重视的是各个建筑物之间的平面整体的有机安排。

建筑的体制、风貌、大概始终没有脱离先秦奠定下来的基础规范。秦汉、唐宋、明清建筑艺术基本保持了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这种艺术风格,简单的说就是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即是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其基本特征是: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和对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它以心理学和论理学的结合统一为核心和基础。不是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引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相反,而是把这三者引导和消溶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中,使情感不导向异化了的神学大厦和偶像符号,而将其抒发和满足在日常心理—伦理的社会人生中。也正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

各民族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殿、伊斯兰建筑、哥特式教堂等等。中国主要大都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所居住的场所,中国的祭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的代表。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可以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异常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非常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木质,等等,构成中国建筑艺术的特征。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漫游历在一个复杂多样楼台亭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对环境的和谐。长久漫游的时间历程,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在这里占有明显的优势,从而排斥了反理性的迷狂意识。中国的这种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而取胜。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组成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

这种本质上是时间进程的流动美,在个体建筑物的空间形式上也同样表现出来。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屋顶形状和装饰,占有重要地位。屋顶的曲线,向上微翘的飞檐(汉代后),使本应异常沉重往下压的反而随着线的曲折,显出向上挺举的飞动轻快,配以厚重的正身和宽大的台基,使整个建筑安定踏实并无头重脚轻之感,体现出一种情理协调、舒适实用、有鲜明节奏感的效果,而不同于欧洲或伊斯兰以及印度建筑。不再是体积的任意堆积而繁复重累,也不是垂直一线上下同大,而表现为一级一级的异常明朗的数学整数式的节奏美。

随着晚期封建社会中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园林艺术日益发展。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标的建筑美出现了。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出人意料,可以引动更多的想象与情感。这种仍然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却表现着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

在中国古代文艺中,浪漫主义始终没有太多越出古典理性的范围,在建筑中,也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理性精神的基本线索,仍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过程;渲染表达的仍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

l        中国古建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

在中国的近代时期,清王朝的结束,也使皇家系统的宫殿、坛庙、苑囿、陵

寝、衙署的建筑史结束了,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和“二元结构”的经济制约下,广大的农村,集镇和大多数中小城市,从民居、祠堂、店铺、客栈等一整套乡土建筑,仍延续古老的建筑体系。木构架建筑技术在民间建筑中一直沿用到近代以至现代。像北京的四合院在明清时已从京畿的地域性转化为官式的正统性,上升为规范程式的建筑,在近代的继续建造不仅是乡土建筑的延承,更是北方官式建筑活动的延续。这些建造于近现代时期的乡土建筑、官式建筑,可以说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活化石,直观的展现出传统建筑技术的超长生命力。

遗存至尽的古建筑,特别是大数量的明清建筑,构成了庞大的维修工作量,这些建筑具有极重要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在发展旅游业的背景下,作为旅游资源还具有极重要的经济价值。从古建筑修缮,历史文物保护看,都离不开传统的工艺技术。历史建筑、文物建筑存在多久,古建筑的维修和修缮就必须伴随多久,古建筑的工艺技术就会相应的沿用多久。

但中国古建筑的广泛使用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口的增多导致生活资料的短缺,生活空间的缩小和环境的恶化。人们的生活空间只能用钢筋、混凝土、水泥等现代材料和高科技施工技术建造起的高层高密度的现代化楼房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但中国古建的理性精神和建筑艺术我们要继承和发展。在现代化的城市中建起几处古典园林景观和具有中国传统的仿古建筑来起点缀作用,也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书目:《中国建筑史》 潘谷西 等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01年第四版

         《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马炳坚 著  科学出版社 03年第二版

         《美的历程》 李泽厚 著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01年第一版









200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