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卫星一切正常 148个故障预案没机会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7:14:24
【星岛网讯】国防科工委5日下午召开第三次“嫦娥”记者会上,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主任麻永平表示,嫦娥卫星质量非常好,到目前为止,所有的148个故障预案都没有实施。

  人民网报道,嫦娥卫星的设计非常复杂,因而对其整个控制也非常复杂。嫦娥卫星从起飞一直到准确地环月到目标轨道,要进行多达八次的轨道控制,而每一次控制都是一次考验。为了嫦娥卫星的控制,不仅要准备好正常的飞行控制程序,而且要针对在各种情况下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复杂性,科学家针对84种故障模式,制定了148个故障对策流程,确保在任何情况下,无论是正常还是异常,科学家都能够对卫星实施可靠有效的控制,保证卫星飞控安全。

  麻永平表示,嫦娥卫星质量非常好,到目前为止,所有的预案都没有实施。另外,嫦娥一号卫星相对来说是测控时间比较长的工程,为了加强中国对整个飞行过程中飞行控制的监视,中心专门研制了整个卫星飞行控制阶段故障、预警、诊断的软件,确保在第一时间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地提出处置建议,确保飞控的安全。

  目前,卫星各系统状态正常,将于11月6日11时左右进行第二次近月制动,将轨道调整为近月点200公里,远月点1700公里,周期为3.5小时的轨道。

  11月7日8时左右进行第三次近月制动,将轨道调整为周期为127分钟,高度为200公里的极月圆轨道,届时嫦娥一号卫星正式进入科学探测的工作轨道。



  此外,根据国防科工委现在的计划,预计要到2012年之后进行火箭的飞行试验,才能进行发射。长征五号是中国计划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它使用氢氧作为燃料,是环保型燃料,它具有较大的推力。在第二期着陆探测的方案中,曾经考虑过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但是,为了使用更成熟的火箭,国防科工委现在正在考虑其他的选型,包括长征三号系列的其他型号。在长征三号系列里还有一型号的火箭,就是长征三号B,这种型号的运载火箭也具有较大的推力。目前,正在论证用长征三号B进行发射月球着陆探测器的可行性。【星岛网讯】国防科工委5日下午召开第三次“嫦娥”记者会上,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主任麻永平表示,嫦娥卫星质量非常好,到目前为止,所有的148个故障预案都没有实施。

  人民网报道,嫦娥卫星的设计非常复杂,因而对其整个控制也非常复杂。嫦娥卫星从起飞一直到准确地环月到目标轨道,要进行多达八次的轨道控制,而每一次控制都是一次考验。为了嫦娥卫星的控制,不仅要准备好正常的飞行控制程序,而且要针对在各种情况下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复杂性,科学家针对84种故障模式,制定了148个故障对策流程,确保在任何情况下,无论是正常还是异常,科学家都能够对卫星实施可靠有效的控制,保证卫星飞控安全。

  麻永平表示,嫦娥卫星质量非常好,到目前为止,所有的预案都没有实施。另外,嫦娥一号卫星相对来说是测控时间比较长的工程,为了加强中国对整个飞行过程中飞行控制的监视,中心专门研制了整个卫星飞行控制阶段故障、预警、诊断的软件,确保在第一时间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地提出处置建议,确保飞控的安全。

  目前,卫星各系统状态正常,将于11月6日11时左右进行第二次近月制动,将轨道调整为近月点200公里,远月点1700公里,周期为3.5小时的轨道。

  11月7日8时左右进行第三次近月制动,将轨道调整为周期为127分钟,高度为200公里的极月圆轨道,届时嫦娥一号卫星正式进入科学探测的工作轨道。



  此外,根据国防科工委现在的计划,预计要到2012年之后进行火箭的飞行试验,才能进行发射。长征五号是中国计划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它使用氢氧作为燃料,是环保型燃料,它具有较大的推力。在第二期着陆探测的方案中,曾经考虑过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但是,为了使用更成熟的火箭,国防科工委现在正在考虑其他的选型,包括长征三号系列的其他型号。在长征三号系列里还有一型号的火箭,就是长征三号B,这种型号的运载火箭也具有较大的推力。目前,正在论证用长征三号B进行发射月球着陆探测器的可行性。
嫦娥一号卫星5日11时15分首次飞达近月点,顺利实施第一次近月制动。卫星成功被月球捕获,标志着嫦娥一号已经成为一颗绕月卫星。嫦娥一号卫星副总指挥龙江当天下午在国防科工委召开的记者会上表示,为完成后续的任务,整个研究队伍都充满了信心。

  在当天的记者会上,有媒体记者提问:“嫦娥一号卫星在今天中午终于成为了一颗真正的绕月卫星,从第一次近月制动到嫦娥一号调整好姿态完成飞行任务,这其中有哪些风险存在呢?我们有哪些应对措施呢?”

  对此,嫦娥一号卫星副总指挥龙江指出,卫星实现绕月飞行之后,为完成最终的探月目标,还有三个环节需要重点关注:首先,最终要达到目标轨道,卫星还要进行两次近月制动,制动环节是最终实现探月任务的一个比较关键的环节。

  第二,卫星达到目标轨道之后,要实现载荷的科学探测,首先卫星要保持一种三体定向的姿态。三体定向的概念是科学探测载荷要对月球进行定向,对月进行探测。同时,卫星为了保持足够的能源能够绕月飞行,卫星的太阳翼要对日进行定向。为了将科学仪器探测出的数据传回地球,卫星上的定向天线要实现对地球的定向。

  第三,卫星实现绕月飞行之后,由于已经环月飞行,因为月球的环境影响,卫星上的一些分系统,如热控、供电等相关的工作模式还需要调整,这些调整工作是后续工作中关注的第三个环节。针对于后续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在地面制定了很多保障措施,这些措施都通过了一些验证和试验。

  最后,龙江强调:“为完成后续的任务,我们整个研究队伍充满了信心。”

  据悉,自10月31日嫦娥一号卫星开始奔月以来,卫星在地月转移轨道共运行114小时,行程43.66万公里。5日11时15分,嫦娥一号卫星首次飞达近月点,顺利实施第一次近月制动,卫星成功被月球捕获,进入周期为12小时,近月点210公里、远月点8600公里的月球极轨椭圆轨道,标志着嫦娥一号已经成为一颗绕月卫星。

  据透露,当嫦娥一号卫星飞临月球时,受月球引力的影响,卫星相对于月球而言其飞行轨道为一条双曲线轨道,卫星必须按照预定的时间、速度抵达预定的近月点,然后实施准确的制动控制,否则卫星将会与月球擦肩而过,或者撞上月球,或者增加后续轨道调整的难度。因此,首次近月制动的时机非常宝贵,是整个卫星奔月飞行中最关键的一个控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