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阳的原型人物(二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9:51:33
“我是敌后武工队队长”--访“李向阳”原型之一
http://news.QQ.com  2005年09月02日23:01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2日电题:“我是敌后武工队队长”——访“李向阳”的原型之一、“一级杀敌英雄”郭兴(记者白瑞雪、徐壮志、孙彦新)站在我们面前的郭兴,普通如同你在街上随时会碰到的那些散步老人一样。只有当他提起抗日烽火时眼中突然射出的精光,才会让你感到,当年驰名敌后的武工队队长,即使是81岁高龄,仍有着豹子一般的力量。


  郭兴,一位传奇抗战英雄,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游击队长“李向阳”的原型之一,16岁起,就担任太行五分区武工队队长,他率领的武工队曾被晋察冀军区授予“郭兴模范武工队”称号,本人也被授予“一级杀敌英雄”称号。


  “刚当兵时,指导员不要我,说我太瘦小了,还没有枪高。”老人笑着说,自己追了部队两天,鞋都走破了,结果还是被送到了平水县抗日政府,在公安队当了小通信员。


  有一天,正在练投弹的郭兴,被一位骑马旁观的首长看中了。这位首长就是太行军区七分区司令员皮定均。“皮司令把我带到了河北涉县,让我做敌后武工队工作。我问‘给我多少人’,他说,没人。没有枪,他说‘跟敌人要’。”


  皮定均最后还是给郭兴调来了3个人,一支汉阳造步枪和一支短枪,共5发子弹。步枪上了刺刀比郭兴还高,他只好把枪托锯短。


  就这样,少年的郭兴成了敌后武工队的队长,活动在石家庄到邢台、铁路以西的地区。他给皮定均立下军令状:半年要成立一个连的队伍,一年要消灭105个敌人包括5个鬼子,一年要交回100支步枪、2挺机关枪。


  “其实,那时看到日本人的炮楼、铁路,还有点害怕呢。”提起开始时那段时间,老人笑道。


  敌后活动,不会说日本话不行。郭兴到分区敌工部学了两个月,学会了“你好!”“你的表几点钟了?”和“立正!”“向右看齐!”“报数!”等日本话。


  第一次战斗,郭兴化装成日军小队长,贴上仁丹胡子,因为人矮,洋刀还拖在地上。在永严县西城门,站岗的日本兵喊“立正”,手还没放下,郭兴就开枪打死了他和另外两个伪军。大街上乱套了,日本人、伪军、老百姓都在跑,郭兴对着穿军装的人乱打一气。到了东城门,日本兵还未发现这位“小队长”是假的,向他问:“小队长,城里怎么回事?”


  这一次打死3个,打伤9个。晋冀鲁豫军区首长夸奖他说:“打得好!”还嘉奖了武工队。


  郭兴越打越厉害,渐渐地有了名气。有时候一个晚上三个县同时报告:“发现共匪郭兴!”伪军抢老百姓东西,老百姓就咒:“叫你碰上郭兴!”


  “日本人通缉我,说谁抓到郭兴,体重多少就奖多少斤储备银行票——当时三块钱就可以买一斗米,而我体重100多斤。”提起当年传奇般的战斗生活,郭兴说,其实,在敌后战斗,反而更安全。“就住在敌人炮楼下,他们一出来,我们就知道了。想打就打,不打就走,主动权在我手中。”


  郭兴英勇作战,家里却因此遭了殃。房子被烧了,母亲和两个弟弟也被抓去坐牢。三个月大的女儿被日军追捕,靠了当地一位大嫂牺牲自己5个月的儿子才得以保存。郭兴本人也2次负伤。


  正是这样的勇敢与牺牲,郭兴率敌后武工队终日在日占区活动,或突袭敌人,或收集情报,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的作战行动,仅郭兴本人亲手打死的日伪军就达50多人。


  记者问郭兴,是不是真的如电影《平原游击队》里的李向阳那样,手持双枪。老人说,实际上,自己身上有三支枪。“不过,其他枪都是备用的。我从来没有双手打过枪。”“我是敌后武工队队长”--访“李向阳”原型之一
http://news.QQ.com  2005年09月02日23:01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2日电题:“我是敌后武工队队长”——访“李向阳”的原型之一、“一级杀敌英雄”郭兴(记者白瑞雪、徐壮志、孙彦新)站在我们面前的郭兴,普通如同你在街上随时会碰到的那些散步老人一样。只有当他提起抗日烽火时眼中突然射出的精光,才会让你感到,当年驰名敌后的武工队队长,即使是81岁高龄,仍有着豹子一般的力量。


  郭兴,一位传奇抗战英雄,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游击队长“李向阳”的原型之一,16岁起,就担任太行五分区武工队队长,他率领的武工队曾被晋察冀军区授予“郭兴模范武工队”称号,本人也被授予“一级杀敌英雄”称号。


  “刚当兵时,指导员不要我,说我太瘦小了,还没有枪高。”老人笑着说,自己追了部队两天,鞋都走破了,结果还是被送到了平水县抗日政府,在公安队当了小通信员。


  有一天,正在练投弹的郭兴,被一位骑马旁观的首长看中了。这位首长就是太行军区七分区司令员皮定均。“皮司令把我带到了河北涉县,让我做敌后武工队工作。我问‘给我多少人’,他说,没人。没有枪,他说‘跟敌人要’。”


  皮定均最后还是给郭兴调来了3个人,一支汉阳造步枪和一支短枪,共5发子弹。步枪上了刺刀比郭兴还高,他只好把枪托锯短。


  就这样,少年的郭兴成了敌后武工队的队长,活动在石家庄到邢台、铁路以西的地区。他给皮定均立下军令状:半年要成立一个连的队伍,一年要消灭105个敌人包括5个鬼子,一年要交回100支步枪、2挺机关枪。


  “其实,那时看到日本人的炮楼、铁路,还有点害怕呢。”提起开始时那段时间,老人笑道。


  敌后活动,不会说日本话不行。郭兴到分区敌工部学了两个月,学会了“你好!”“你的表几点钟了?”和“立正!”“向右看齐!”“报数!”等日本话。


  第一次战斗,郭兴化装成日军小队长,贴上仁丹胡子,因为人矮,洋刀还拖在地上。在永严县西城门,站岗的日本兵喊“立正”,手还没放下,郭兴就开枪打死了他和另外两个伪军。大街上乱套了,日本人、伪军、老百姓都在跑,郭兴对着穿军装的人乱打一气。到了东城门,日本兵还未发现这位“小队长”是假的,向他问:“小队长,城里怎么回事?”


  这一次打死3个,打伤9个。晋冀鲁豫军区首长夸奖他说:“打得好!”还嘉奖了武工队。


  郭兴越打越厉害,渐渐地有了名气。有时候一个晚上三个县同时报告:“发现共匪郭兴!”伪军抢老百姓东西,老百姓就咒:“叫你碰上郭兴!”


  “日本人通缉我,说谁抓到郭兴,体重多少就奖多少斤储备银行票——当时三块钱就可以买一斗米,而我体重100多斤。”提起当年传奇般的战斗生活,郭兴说,其实,在敌后战斗,反而更安全。“就住在敌人炮楼下,他们一出来,我们就知道了。想打就打,不打就走,主动权在我手中。”


  郭兴英勇作战,家里却因此遭了殃。房子被烧了,母亲和两个弟弟也被抓去坐牢。三个月大的女儿被日军追捕,靠了当地一位大嫂牺牲自己5个月的儿子才得以保存。郭兴本人也2次负伤。


  正是这样的勇敢与牺牲,郭兴率敌后武工队终日在日占区活动,或突袭敌人,或收集情报,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的作战行动,仅郭兴本人亲手打死的日伪军就达50多人。


  记者问郭兴,是不是真的如电影《平原游击队》里的李向阳那样,手持双枪。老人说,实际上,自己身上有三支枪。“不过,其他枪都是备用的。我从来没有双手打过枪。”
李向阳原型——抗日英雄甄凤山

李向阳是个虚构的人物,但剧作家创造这一人物时,究竟以哪个英雄为模特儿?此后,笔者又见到了《平原游击队》电影剧本的作者邢野与甄凤山的合影,听到李向阳扮演者郭振清与甄凤山共同生活和听甄凤山讲抗战时期战斗经历的情形,加之电影在甄凤山家乡拍摄的情况,进一步断定李向阳的原型即抗日英雄甄凤山。

甄凤山,1903年出生于河北定县(今定州市)城南东朱谷村,乳名“白旦”,弟兄姐妹七人,其行大。父为人扛长工,家境十分艰难。春荒时,全家人出外乞讨。甄凤山带着弟、妹要饭,不久,五弟、六弟亦相继饿死。15岁至21岁时,甄凤山一直当长工。22岁时,甄凤山决心闯关东,到了齐齐哈尔一带,先是“扛大个儿”,后又挖参、淘金、当泥瓦匠等,受尽了苦难。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甄凤山欲入齐齐哈尔市郊孙家屯王老宏拉杆子的义勇军队伍,然王不许。甄想:王老宏必见自己空手而来,看不起,遂借枪一支,再回王处,王依然不收。甄疑王嫌枪少,遂于次日在齐市一胡同内,将两个日本兵击毙,夺枪二支。王老宏不仅收下甄,且对甄加以赞许。甄自此参加了义勇军。此后,又与志同道合的青年组成了一支队伍,活跃在齐齐哈尔市周围,与日本鬼子打游击。后日寇出动兵力扫荡,天上飞机轰炸,义勇军因无后援于齐市郝家油场一带被打散,甄凤山见大势已去,遂经热河、察哈尔、张家口辗转回到家乡定县。

当时定县已有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活动。在县城职业学校的教员孙志远即为定县县委第一任书记。与甄凤山同村的甄玉蕃是共产党员。甄凤山在孙志远和甄玉蕃帮助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为1932年6月。就在这年,甄凤山与王均结了婚。王均家在定县城中,念过私塾,其叔参加过北伐。

甄凤山入党后,即以做小买卖为掩护,为党组织传送情报,散发传单、张贴标语,经常活动在定县职业学校和保定师范之间。甄的活动,引起敌人注意。1933年8月24日夜里,军警包围甄家,甄凤山于水缸中躲过,然其父惨遭毒打后死去。时党组织通知甄,要其外出隐蔽,免遭敌之毒手。甄凤山遂远离家乡,到了绥远、归化一带,靠卖针线为业,一面做生意,一面完成党组织的任务。

“七·七事变”后,甄凤山见抗战全面爆发,遂决心回乡抗日。当时华北各主要城镇相继沦陷。国民党溃兵到处游动,汉奸土匪乘势而起,社会秩序极为混乱。定县城于1937年9月22日为日军所占,城关及一些村镇即为日伪盘据占领。10月中旬,中共定县县委在唐县马庄召开县委会议,为适应抗日形势的需要,将定县划为定南、定北两县。

甄凤山回到家乡后,即组织了家乡亲友,决计与日寇展开斗争。时定县火车存放了日寇的许多汽油。甄凤山即动员了几十人偷日寇的汽油,把偷来的油卖掉买枪和子弹。最后一次偷油时为日寇发现,张立业被打死。鬼子从张立业身上搜出盖有甄凤山手印的白布条。遂派兵捉拿甄凤山。他随后拉起了一支抗日队伍,计有20余人。在讨论如何取得武器时,甄凤山的二弟、曾在二十九军当过兵的甄全海言二十九军撤退时,埋下一部分枪。甄凤山等在甄全海指点下,挖出了30几条枪。此后,他们又从地主武装手中夺得一部分枪,这支抗日游击武装便成立了。甄凤山为大队长,因其长得高大,人们都亲切地呼他为“大老甄”。从此,大老甄的名字响遍了冀中。
参考资料:http://post.baidu.com/f?kz=78315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