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那一场风花雪月的《奋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1:21:48
来源:中青在线时间:10-15
核心提示:把《奋斗》引发的波澜收集起来,就是一幕《通天塔》式的活剧。这时,电视剧这一快餐文化的固有特性——迷幻性和短暂性,又将显露出来。“50后”往上们,可以盘坐沙发椅,笑对液晶屏,充分喜欢并理解陆涛、夏琳、米莱、华子,可全剧OVER之后,代沟照常横卧,隔阂依旧升起,儿女回来蹭饭,仍是宾至如归,归亦无言兮。
       看完姜文的《太阳》,再来看赵宝刚的《奋斗》,感觉就像是从天上掉到了地上,从云里回到了院里,从梦中来到了心中。周韵扯着扯不开的小嗓怎么也喊不透亮的“阿辽沙”,被《奋斗》里一帮“80后”们脑筋急转弯式的对白直接击垮。矫情的艺术与无情的生活,哪个更有张力?一目了然。
  
《奋斗》的毛病是显而易见的。陆涛一夜挣2000万元,几天又花光,而且挣得花得都很淡定,这是赵宝刚在“80后”里订做的“高大全”。陆涛与夏琳的一见钟情,融合了刘翔的速度,高洪波的狡诈,郎朗的夸张,以及余秋雨的做作,总之,戏剧性过强,失掉了对某一代人的准确把玩。富公子与灰姑娘,富小姐与穷小子——这都是电影学院和戏剧学院的大一课堂上就能提到的基本套路。赵宝刚将全剧的戏脉落笔于此,所运用的手法,在其原来的作品里屡见不鲜。只不过,曾经一场风花雪月的小徐警官,已经蜕变为左右逢缘的老徐了。所有的故事,都得换上新一代的外表和语言,重新演绎。赵导因为驾轻就熟而愈发精致,也因为熟能生巧而弄巧成拙。
  
然而,《奋斗》仍然不错。虽然名字土了点,但恰好与剧中展露的新讯息构成反差。尽管赵宝刚的导演手法了无新意,然而,“80后”这一代自身所拥有的新意,替宝刚同志弥补了他那值得我们再原谅一次的缺陷。
  
坊间一时对《奋斗》好评如潮,据说不仅“80后”在窃笑,而且该剧还搞定了“70后”,震颤了“60后”,吸引了“50后”,搅动了“40后”,启蒙了“90后”。在党的代表大会即将胜利召开、新的发展阶段正在徐徐到来的日子里,奋斗,是每一代人都渴望,也都躲不过去的。看着《奋斗》里的悲欢离合,有人照镜子,有人再立志,有人爱屋及乌,有人顾影自怜。自从有了电视这东西,拍电影的就一直看不上拍电视剧的。可每天摁开遥控器,不用花钱,这决定了电视剧的普及性。凡事一具体就深刻,一普及就深入,一奋斗就共鸣,一共鸣就收视率噌噌地涨。
  
即便如此,《奋斗》的最大价值,其实并不在于又一次用最经济实惠的传播方式渲染了奋斗。套用“80后”的语言就是——拿奋斗吓唬谁啊,谁没奋斗过啊。《奋斗》的特殊意义,在于这是“80后”群体第一次在大众传播渠道里集体亮相。此前,人们对“80后”的认识,一度停留在郭敬明、韩寒之流所传递的文坛阴柔里。这先入为主地破坏了“80后”这一词汇的丰富性。后来,即便刘翔、姚明这类“80后”体育巨人适时出场,却因为他们过于崇高,而不具备普遍意义上的群体代表性。
  
说到这里,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奋斗》成为全天“后”式的热门。同一个屏幕,“80后”看到了自己的现在,“90后”看到了自己的半个未来,“70后”看到了自己的半个影子,“60后”看到了隔辈遗传,“50后”往上,则充满了惊奇。试想,时值半百及更高龄的大众们,何曾如此细致深入地观摩过“80后”的语言和身体。他们与“80后”长期对峙在代沟的两侧,即便是父子或母子,血脉相通,却基本上都做到了语境不通。他们的日常关系,往好了是相敬如宾,客气得令人发指;往坏了是三句话就吵,一日见面,就又隔三秋;往寻常了是无话可说,没话搭拉话。
  
于是,《奋斗》如此新鲜,引无数老人竞折腰。
  
沟通何其难。把《奋斗》引发的波澜收集起来,就是一幕《通天塔》式的活剧。这时,电视剧这一快餐文化的固有特性——迷幻性和短暂性,又将显露出来。“50后”往上们,可以盘坐沙发椅,笑对液晶屏,充分喜欢并理解陆涛、夏琳、米莱、华子,可全剧OVER之后,代沟照常横卧,隔阂依旧升起,儿女回来蹭饭,仍是宾至如归,归亦无言兮。
  
《奋斗》之功,在于前无古人地展示了“80后”。《奋斗》之谬,则在于它展示的,不过是“50后”赵宝刚和“60后”石康眼中的“80后”,形似八分,神似六分。还有三四分的误差,在可以谅解的范畴之内。《奋斗》替“80后”搞整体形象宣传,有着极大的必然。因为这一代人已经登堂入室,成为社会青年群体的中坚,躲开他们比一头撞向他们还难。《奋斗》里的那几分误差,则在所难免。因为文化产品的制造权和话语权,时下正掌握在赵宝刚、石康这把岁数的人们手里。
  
“80后”,其实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一群怪物。只不过早几年间,这个群体里的少许怪物先出来溜达,搅乱了师长们写评语的套路。这是既比较自负、又比较自卑的一代人,是人人都有点才华、却多数人不太擅坚持的一代人,是表面个性乖张、实则爱抱团扎堆儿互相有个依靠的一代人。坦率地说,《奋斗》受囿于前一代人的观察视角,并没有最真实地反映“80后”的全面风貌;受囿于赵宝刚式的青春剧套路,过于夸张地反映了“80后”生活中的戏剧冲突。如果你只通过《奋斗》来体会“80后”,那么你会觉得他们的生活实在是够跌宕、够起伏,生活里乍穷乍富,感情上乍暖还寒,工作上咋咋呼呼,朋友间一惊一咋。
  
其实,更多的“80后”,像他们的长辈一样,在一步步踏入火热生活的同时,也一步步踏入了毫不新奇的寻常生活之中。他们正以超出旁人想象的速度,淹没在旁人之中。所以,《奋斗》之老少咸宜,与其说是老的看见了小的有多么新鲜,不如说,也是小的们身上天然地仍带着老的们那些极富传承基因的喜与悲。
  
当然,《奋斗》及赵宝刚,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来替整整一代人画标准像,做盖棺论定。能把“80后”八九不离十地描绘一小下,已经很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了。在这个金色的秋天里,《奋斗》与《金婚》此起彼伏,看得人眼花缭乱,搞得人意乱情迷,把一些心浮气躁的隔阂与对峙,轻轻抹平。来源:中青在线时间:10-15
核心提示:把《奋斗》引发的波澜收集起来,就是一幕《通天塔》式的活剧。这时,电视剧这一快餐文化的固有特性——迷幻性和短暂性,又将显露出来。“50后”往上们,可以盘坐沙发椅,笑对液晶屏,充分喜欢并理解陆涛、夏琳、米莱、华子,可全剧OVER之后,代沟照常横卧,隔阂依旧升起,儿女回来蹭饭,仍是宾至如归,归亦无言兮。
       看完姜文的《太阳》,再来看赵宝刚的《奋斗》,感觉就像是从天上掉到了地上,从云里回到了院里,从梦中来到了心中。周韵扯着扯不开的小嗓怎么也喊不透亮的“阿辽沙”,被《奋斗》里一帮“80后”们脑筋急转弯式的对白直接击垮。矫情的艺术与无情的生活,哪个更有张力?一目了然。
  
《奋斗》的毛病是显而易见的。陆涛一夜挣2000万元,几天又花光,而且挣得花得都很淡定,这是赵宝刚在“80后”里订做的“高大全”。陆涛与夏琳的一见钟情,融合了刘翔的速度,高洪波的狡诈,郎朗的夸张,以及余秋雨的做作,总之,戏剧性过强,失掉了对某一代人的准确把玩。富公子与灰姑娘,富小姐与穷小子——这都是电影学院和戏剧学院的大一课堂上就能提到的基本套路。赵宝刚将全剧的戏脉落笔于此,所运用的手法,在其原来的作品里屡见不鲜。只不过,曾经一场风花雪月的小徐警官,已经蜕变为左右逢缘的老徐了。所有的故事,都得换上新一代的外表和语言,重新演绎。赵导因为驾轻就熟而愈发精致,也因为熟能生巧而弄巧成拙。
  
然而,《奋斗》仍然不错。虽然名字土了点,但恰好与剧中展露的新讯息构成反差。尽管赵宝刚的导演手法了无新意,然而,“80后”这一代自身所拥有的新意,替宝刚同志弥补了他那值得我们再原谅一次的缺陷。
  
坊间一时对《奋斗》好评如潮,据说不仅“80后”在窃笑,而且该剧还搞定了“70后”,震颤了“60后”,吸引了“50后”,搅动了“40后”,启蒙了“90后”。在党的代表大会即将胜利召开、新的发展阶段正在徐徐到来的日子里,奋斗,是每一代人都渴望,也都躲不过去的。看着《奋斗》里的悲欢离合,有人照镜子,有人再立志,有人爱屋及乌,有人顾影自怜。自从有了电视这东西,拍电影的就一直看不上拍电视剧的。可每天摁开遥控器,不用花钱,这决定了电视剧的普及性。凡事一具体就深刻,一普及就深入,一奋斗就共鸣,一共鸣就收视率噌噌地涨。
  
即便如此,《奋斗》的最大价值,其实并不在于又一次用最经济实惠的传播方式渲染了奋斗。套用“80后”的语言就是——拿奋斗吓唬谁啊,谁没奋斗过啊。《奋斗》的特殊意义,在于这是“80后”群体第一次在大众传播渠道里集体亮相。此前,人们对“80后”的认识,一度停留在郭敬明、韩寒之流所传递的文坛阴柔里。这先入为主地破坏了“80后”这一词汇的丰富性。后来,即便刘翔、姚明这类“80后”体育巨人适时出场,却因为他们过于崇高,而不具备普遍意义上的群体代表性。
  
说到这里,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奋斗》成为全天“后”式的热门。同一个屏幕,“80后”看到了自己的现在,“90后”看到了自己的半个未来,“70后”看到了自己的半个影子,“60后”看到了隔辈遗传,“50后”往上,则充满了惊奇。试想,时值半百及更高龄的大众们,何曾如此细致深入地观摩过“80后”的语言和身体。他们与“80后”长期对峙在代沟的两侧,即便是父子或母子,血脉相通,却基本上都做到了语境不通。他们的日常关系,往好了是相敬如宾,客气得令人发指;往坏了是三句话就吵,一日见面,就又隔三秋;往寻常了是无话可说,没话搭拉话。
  
于是,《奋斗》如此新鲜,引无数老人竞折腰。
  
沟通何其难。把《奋斗》引发的波澜收集起来,就是一幕《通天塔》式的活剧。这时,电视剧这一快餐文化的固有特性——迷幻性和短暂性,又将显露出来。“50后”往上们,可以盘坐沙发椅,笑对液晶屏,充分喜欢并理解陆涛、夏琳、米莱、华子,可全剧OVER之后,代沟照常横卧,隔阂依旧升起,儿女回来蹭饭,仍是宾至如归,归亦无言兮。
  
《奋斗》之功,在于前无古人地展示了“80后”。《奋斗》之谬,则在于它展示的,不过是“50后”赵宝刚和“60后”石康眼中的“80后”,形似八分,神似六分。还有三四分的误差,在可以谅解的范畴之内。《奋斗》替“80后”搞整体形象宣传,有着极大的必然。因为这一代人已经登堂入室,成为社会青年群体的中坚,躲开他们比一头撞向他们还难。《奋斗》里的那几分误差,则在所难免。因为文化产品的制造权和话语权,时下正掌握在赵宝刚、石康这把岁数的人们手里。
  
“80后”,其实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一群怪物。只不过早几年间,这个群体里的少许怪物先出来溜达,搅乱了师长们写评语的套路。这是既比较自负、又比较自卑的一代人,是人人都有点才华、却多数人不太擅坚持的一代人,是表面个性乖张、实则爱抱团扎堆儿互相有个依靠的一代人。坦率地说,《奋斗》受囿于前一代人的观察视角,并没有最真实地反映“80后”的全面风貌;受囿于赵宝刚式的青春剧套路,过于夸张地反映了“80后”生活中的戏剧冲突。如果你只通过《奋斗》来体会“80后”,那么你会觉得他们的生活实在是够跌宕、够起伏,生活里乍穷乍富,感情上乍暖还寒,工作上咋咋呼呼,朋友间一惊一咋。
  
其实,更多的“80后”,像他们的长辈一样,在一步步踏入火热生活的同时,也一步步踏入了毫不新奇的寻常生活之中。他们正以超出旁人想象的速度,淹没在旁人之中。所以,《奋斗》之老少咸宜,与其说是老的看见了小的有多么新鲜,不如说,也是小的们身上天然地仍带着老的们那些极富传承基因的喜与悲。
  
当然,《奋斗》及赵宝刚,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来替整整一代人画标准像,做盖棺论定。能把“80后”八九不离十地描绘一小下,已经很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了。在这个金色的秋天里,《奋斗》与《金婚》此起彼伏,看得人眼花缭乱,搞得人意乱情迷,把一些心浮气躁的隔阂与对峙,轻轻抹平。
太童话了,哪有那么多80后有那么富裕的老子~~
:o 比我的奋斗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