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毫米巨炮 逝去的硝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5:03:45
威海刘公岛,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和缩影。100多年前,这里曾是清朝北洋海军的基地,也是中日甲午战争的主战场,还曾蒙受英租殖民统治的耻辱。岛上建有北洋海军提督署,丁汝昌寓所、水师学堂、水师养病院、铁码头、电报局、电灯台、船坞、炮台等一系列海军军事与基地保障设施,成为亚洲一流的军港,北洋海军实力居亚洲之冠,世界排名第四。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将士浴血抗敌、为国捐躯,谱写出悲壮的爱国主义篇章。之后,刘公岛又沦为英租殖民地。为此,1988年,国务院公布"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克虏伯大炮"一段文字:

克虏伯家族在1877年到1896年之间共得到了清政府约2000门大炮的订单。
1890年克虏伯对清政府的大炮年销售量为48门。
1891年,李鸿章在校阅海军奏折时说:"去岁伤每年海防额饷四百万......今年七个月仅解百万,不及十分之二";"综合海军战务,尚能日异月新,目前限于饷力未能扩充。"在他主持北洋海防的20年时间里,海防经费总支出只有2130万两白银,仅占清政府同期财政总支出的1.3%。然而这些少得可怜的海防经费,海军衙门还得抽出750万两白银投入慈禧重建颐和园工程。李鸿章渐渐明白自己的军事理想只是画在墙上的一块大饼--
1894年甲午战争一开始,清政府的大炮订购数量就由1893年的34门猛增到289门--尽管如此,北洋海军还是魂断大东沟。甲午海战葬送了李鸿章一生苦苦的追求和梦想,还让他签下《马关条约》,成为中华耻辱历史的执笔者!但时事至此,李鸿章的克虏伯情结并没有由此而终结。
1896年春天,被贬回安徽老家的李鸿章得知克虏伯家族生产出更为先进的大炮,大炮射击演放之前,可用电动机械起吊并装填炮弹,且炮架前增设了先进的"液压"系统,炮身的360度转动和炮口的上下调整更为灵活。那时还有最后一批留学生仍在德国埃森求学。李鸿章按捺不住最后的愿望,叩请皇帝、太后恩准其亲赴德国访问并探望留学生。时逢俄国沙皇的加冕典礼,皇上、太后就做了一次顺水人情,让李鸿章作为特使参加典礼后顺道去埃森。
1896年冬天,李鸿章坐着轮椅来到埃森克虏伯的胡格尔别墅,在那天晚上的招待会上,他借着酒兴,批评了威廉二世不应当像世界诸列强一样企图占领胶东半岛,并发表了对德国工业界在中国铁路、矿山、机械等方面贪婪行为的抨击。尽管在场的弗里茨·克虏伯对李鸿章针对德国工业及德国政府的"不友好"言论感到非常恼火,然而,他又能理解一个悲愤民族的痛苦和宣泄。一时的不快并没有给他们之间的关系带来太多负面影响。
第二天,弗里茨·克虏伯亲自陪着李鸿章去梅喷射击场看望中国留学生。李鸿章对留学生们说:"克虏伯新式大炮最为精奥,只要苦心研究,操练、演放、修整诸事赶紧苦学,必得其秘。中国沿海南至琼州,北至营口,具有建置御敌之炮台。我之老矣,不能效力国家,将来伐谋制敌、御侮保国之重任皆落诸位双肩!"
弗里茨·克虏伯明白,此次德国之行是李鸿章的第一次也将是最后一次。他越来越理解李鸿章的良苦用心。此时李鸿章已不仅是他们家族军火销售的大客户,更是人格上受他钦佩的中国朋友。临别时,他送给李鸿章两大本中国驻德各任大使与克虏伯家族交往的私人影集。他说:"因为您对我们家族的情缘,山庄别墅成了我们两国交往的情感之地。不管您是大臣还是平民,您永远是我们家族最为珍贵的朋友。"
李鸿章的埃森之行显然也帮助克虏伯家族实现了提升大炮销售量的愿望。在其后几个月里,清政府即从他们手中订购了82门大炮。
李鸿章的克虏伯情结不仅是他个人与克虏伯家族的深厚友谊,更是他"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体现。而北始天津大沽口炮台,中经闽江口长门炮台,南至海南秀英炮台,克虏伯也确实为他的战略立下了赫赫战功。
1884年甲申马江中法海战中,闽江口长门炮台的金牌游击杨金率部英勇抗击,210毫米的克虏伯大炮"缺嘴将军"一炮击沉法国旗舰并击毙主帅孤拔,余敌舰悬白旗逃遁。
甲午威海之战,北洋海军在"康济"舰管带萨镇冰带领下,占领刘公岛上的日岛炮台,并与位于最东端的东泓炮台联手,利用多门240毫米、200毫米的克虏伯大炮,重创了多艘日本军舰,击退了日军多次海陆进攻。
东京《朝日新闻》的报道记载了烟台东、西炮台克虏伯大炮的威慑力--1894年甲午海战,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佑亨命四舰巡洋舰疾驶烟台,企图堵住威海后路,前后夹击,一举歼灭北洋舰队。战舰驶入烟台海域,烟台守将刘含芳指挥将士驾东、西炮台和主炮台的210毫米的克虏伯大炮迎战。日本舰队不敢恋战,迅疾离去!
还有许许多多的史实--
日本东京防卫厅战史资料证实:日本海军省的东支、南支联合舰队集结并与陆军、空军联合攻打上海,整整用了近两个月时间才攻克上海吴淞炮台。
厦门这么一个小小的岛屿城市,日本南支舰队的海、陆、空三军整整攻打了8个月之久才占领。
从中国香港七种中文报纸和五种英文报纸、日本东京《朝日新闻》的随军记者拍摄的所有旧照片里可以归纳出一条规律:日本海军陆战队凡攻克东南沿海一座炮台,都要群体站在炮台的克虏伯大炮上举枪擎旗欢呼胜利,因为这些大炮曾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
......
如今回顾那段惨痛的历史,让后人常常记取的是: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这也是李鸿章在克虏伯面前不可预期的无奈吧。


刘公岛炮台上复制的甲午战争时期克虏伯280毫米大炮,外观逼真,功能齐备,可以操纵演练。
产自德国的280毫米克虏伯大炮,现尚有一门在厦门胡里山炮台。这尊克虏伯大炮在海风中屹立已经整整113个年头了。自从1893年从德国家乡飘洋过海来到这里,战争的考验和海洋气候带来的各种侵蚀,已使它全身锈迹斑斑。

关于"胡里山克虏伯大炮"的一段文字:

胡里山炮台原来安装了两尊德国克虏伯兵工厂1893年制造的全钢炮,编号为L/40C/86、L/40C/87,口径280毫米,膛线84条,炮重50吨,炮长13.13米,炮轮轨道直径7.36米,炮高4.6米,宽5.29米,可360度旋转,射程16000米。两炮厂价银16万两,海运和保险费银约4万两。从闽江口运至胡里山的运费为1.5万两,加上炮台的建筑工料费,全部费用在30万两白银以上。威海刘公岛,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和缩影。100多年前,这里曾是清朝北洋海军的基地,也是中日甲午战争的主战场,还曾蒙受英租殖民统治的耻辱。岛上建有北洋海军提督署,丁汝昌寓所、水师学堂、水师养病院、铁码头、电报局、电灯台、船坞、炮台等一系列海军军事与基地保障设施,成为亚洲一流的军港,北洋海军实力居亚洲之冠,世界排名第四。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将士浴血抗敌、为国捐躯,谱写出悲壮的爱国主义篇章。之后,刘公岛又沦为英租殖民地。为此,1988年,国务院公布"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克虏伯大炮"一段文字:

克虏伯家族在1877年到1896年之间共得到了清政府约2000门大炮的订单。
1890年克虏伯对清政府的大炮年销售量为48门。
1891年,李鸿章在校阅海军奏折时说:"去岁伤每年海防额饷四百万......今年七个月仅解百万,不及十分之二";"综合海军战务,尚能日异月新,目前限于饷力未能扩充。"在他主持北洋海防的20年时间里,海防经费总支出只有2130万两白银,仅占清政府同期财政总支出的1.3%。然而这些少得可怜的海防经费,海军衙门还得抽出750万两白银投入慈禧重建颐和园工程。李鸿章渐渐明白自己的军事理想只是画在墙上的一块大饼--
1894年甲午战争一开始,清政府的大炮订购数量就由1893年的34门猛增到289门--尽管如此,北洋海军还是魂断大东沟。甲午海战葬送了李鸿章一生苦苦的追求和梦想,还让他签下《马关条约》,成为中华耻辱历史的执笔者!但时事至此,李鸿章的克虏伯情结并没有由此而终结。
1896年春天,被贬回安徽老家的李鸿章得知克虏伯家族生产出更为先进的大炮,大炮射击演放之前,可用电动机械起吊并装填炮弹,且炮架前增设了先进的"液压"系统,炮身的360度转动和炮口的上下调整更为灵活。那时还有最后一批留学生仍在德国埃森求学。李鸿章按捺不住最后的愿望,叩请皇帝、太后恩准其亲赴德国访问并探望留学生。时逢俄国沙皇的加冕典礼,皇上、太后就做了一次顺水人情,让李鸿章作为特使参加典礼后顺道去埃森。
1896年冬天,李鸿章坐着轮椅来到埃森克虏伯的胡格尔别墅,在那天晚上的招待会上,他借着酒兴,批评了威廉二世不应当像世界诸列强一样企图占领胶东半岛,并发表了对德国工业界在中国铁路、矿山、机械等方面贪婪行为的抨击。尽管在场的弗里茨·克虏伯对李鸿章针对德国工业及德国政府的"不友好"言论感到非常恼火,然而,他又能理解一个悲愤民族的痛苦和宣泄。一时的不快并没有给他们之间的关系带来太多负面影响。
第二天,弗里茨·克虏伯亲自陪着李鸿章去梅喷射击场看望中国留学生。李鸿章对留学生们说:"克虏伯新式大炮最为精奥,只要苦心研究,操练、演放、修整诸事赶紧苦学,必得其秘。中国沿海南至琼州,北至营口,具有建置御敌之炮台。我之老矣,不能效力国家,将来伐谋制敌、御侮保国之重任皆落诸位双肩!"
弗里茨·克虏伯明白,此次德国之行是李鸿章的第一次也将是最后一次。他越来越理解李鸿章的良苦用心。此时李鸿章已不仅是他们家族军火销售的大客户,更是人格上受他钦佩的中国朋友。临别时,他送给李鸿章两大本中国驻德各任大使与克虏伯家族交往的私人影集。他说:"因为您对我们家族的情缘,山庄别墅成了我们两国交往的情感之地。不管您是大臣还是平民,您永远是我们家族最为珍贵的朋友。"
李鸿章的埃森之行显然也帮助克虏伯家族实现了提升大炮销售量的愿望。在其后几个月里,清政府即从他们手中订购了82门大炮。
李鸿章的克虏伯情结不仅是他个人与克虏伯家族的深厚友谊,更是他"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体现。而北始天津大沽口炮台,中经闽江口长门炮台,南至海南秀英炮台,克虏伯也确实为他的战略立下了赫赫战功。
1884年甲申马江中法海战中,闽江口长门炮台的金牌游击杨金率部英勇抗击,210毫米的克虏伯大炮"缺嘴将军"一炮击沉法国旗舰并击毙主帅孤拔,余敌舰悬白旗逃遁。
甲午威海之战,北洋海军在"康济"舰管带萨镇冰带领下,占领刘公岛上的日岛炮台,并与位于最东端的东泓炮台联手,利用多门240毫米、200毫米的克虏伯大炮,重创了多艘日本军舰,击退了日军多次海陆进攻。
东京《朝日新闻》的报道记载了烟台东、西炮台克虏伯大炮的威慑力--1894年甲午海战,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佑亨命四舰巡洋舰疾驶烟台,企图堵住威海后路,前后夹击,一举歼灭北洋舰队。战舰驶入烟台海域,烟台守将刘含芳指挥将士驾东、西炮台和主炮台的210毫米的克虏伯大炮迎战。日本舰队不敢恋战,迅疾离去!
还有许许多多的史实--
日本东京防卫厅战史资料证实:日本海军省的东支、南支联合舰队集结并与陆军、空军联合攻打上海,整整用了近两个月时间才攻克上海吴淞炮台。
厦门这么一个小小的岛屿城市,日本南支舰队的海、陆、空三军整整攻打了8个月之久才占领。
从中国香港七种中文报纸和五种英文报纸、日本东京《朝日新闻》的随军记者拍摄的所有旧照片里可以归纳出一条规律:日本海军陆战队凡攻克东南沿海一座炮台,都要群体站在炮台的克虏伯大炮上举枪擎旗欢呼胜利,因为这些大炮曾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
......
如今回顾那段惨痛的历史,让后人常常记取的是: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这也是李鸿章在克虏伯面前不可预期的无奈吧。


刘公岛炮台上复制的甲午战争时期克虏伯280毫米大炮,外观逼真,功能齐备,可以操纵演练。
产自德国的280毫米克虏伯大炮,现尚有一门在厦门胡里山炮台。这尊克虏伯大炮在海风中屹立已经整整113个年头了。自从1893年从德国家乡飘洋过海来到这里,战争的考验和海洋气候带来的各种侵蚀,已使它全身锈迹斑斑。

关于"胡里山克虏伯大炮"的一段文字:

胡里山炮台原来安装了两尊德国克虏伯兵工厂1893年制造的全钢炮,编号为L/40C/86、L/40C/87,口径280毫米,膛线84条,炮重50吨,炮长13.13米,炮轮轨道直径7.36米,炮高4.6米,宽5.29米,可360度旋转,射程16000米。两炮厂价银16万两,海运和保险费银约4万两。从闽江口运至胡里山的运费为1.5万两,加上炮台的建筑工料费,全部费用在30万两白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