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六大以来解放军干部队伍建设综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5:33:33
2007年10月11日 14:00解放军报


核心提示:中国军方媒体透露,解放军在过去五年里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将领,大力选拔“会指挥的干部、配能打仗的班子”,部分军师班子中具有参战经历的成员达到90%、65%。同时开创了从技术专家中选拔指挥军官的先河,出现科研高级工程师成为集团军副军长、美国曼哈顿大学计算机硕士成为师长的例子,一批懂军事、懂科技、对信息化作战理解深刻的指挥官上位,并成为是解放军新一代将领的代表人物。
放眼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历程和现代战争实践,一条基本定律被反复印证:能否拥有一支过硬的军事人才队伍,决定着一支军队的成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建设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作战略支撑。着眼有效履行“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加强军队干部队伍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历史重托。
十六大以来,全军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了大批闪烁时代风采的高素质军事人才,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人才支持。
5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全军干部队伍建设取得的成就,将在我军现代化建设史册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加强人才建设的宏观筹划和顶层设计,我军干部队伍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布局基本确立。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高度重视军队干部队伍建设。江泽民同志亲自作出实施人才战略工程、抓好“五支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决策。胡锦涛同志深刻洞察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科学把握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就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有力推动了我军干部队伍建设的创新发展。
2003年初夏时节,全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加速人才培养座谈会在京召开,对2020年前人才建设作出整体筹划部署,理清了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
2004年秋湘江之畔,800多名将校军官汇集国防科技大学进行专题学习研究,确立了高级领导干部高科技知识培训的新制度,标志着提高信息化素质成为干部队伍建设新的着力点。
2005年夏北京西郊,全军首次召开接收和培养地方大学生干部工作会议,之后军委下发文件要求采取超常措施从社会特招特聘军队建设急需人才,我军把育才聚才的视野进一步拓宽。
2006年4月,全军干部政策制度调整改革动员部署会召开,开启了新一轮干部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构建科学规范的干部政策制度体系,成为推动我军建设向信息化转型的“助推器”。
2007年2月,军委批准总参、总政关于加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意见,部署了一系列新的举措,培养和造就大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成为干部队伍建设的战略抓手。
……
5年来,全军部队把党中央、中央军委一系列富有远见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决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有力地促进了军队各项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同时也确立了新世纪新阶段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方略。
——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建设方向更加明确。
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指导方针,按照党在新时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转变发展模式、创新制度机制,以人为本、质量效益、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等先进理念,引领干部队伍建设驶入科学发展“快车道”。
——坚持以使命任务为牵引,建设目标更加清晰。
紧紧围绕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努力培养造就大批能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成为干部队伍建设的坚定目标。
——坚持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建设重心更加突出。着眼解决我军现代化水平与打赢信息化战争要求不相适应、军事能力与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不相适应的矛盾,突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和装备技术保障人才两个战略抓手,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向战斗力聚焦,以局部跃升带动整体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
——坚持以军地兼容发展为途径,建设模式更加科学。
军队干部队伍建设深深融入国家发展总体战略,努力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实现军地兼容、军民融合、寓军于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聚才育才模式进一步确立。
——坚持以制度创新为平台,建设机制更加顺畅。
紧跟社会利益关系调整变化和国家政策创新发展步伐,紧跟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步伐,积极推进干部政策制度调整改革,不断健全完善我军信息化建设条件下的干部政策法规体系,干部队伍建设在法制化规范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着眼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和推进军队长远建设,努力造就高素质新型建军治军领导骨干,适应信息化建设和作战要求的指挥人才方阵正在形成。
2005年7月,在科研一线工作20余年的高级工程师高波,被选拔为某集团军装备部部长,两年后即被任命为该集团军副军长。
从技术专家中选拔指挥军官等一系列重要举措的相继实施,开辟了打造新型指挥人才方阵的新局面。
进入21世纪,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新军事变革加速推进,国家安全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未来的仗能不能打赢,军队会不会变质,关键在人。没有高素质的人才,一切都是空话。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军队建设能不能搞好,军事斗争准备能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军队能不能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关键在人,关键在领导干部,关键在各级党委领导班子。
全军部队认真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按照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着眼新的形势任务要求,全力锻造一支坚强过硬的领导干部队伍。
——加大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力度。
2002年以来,军委、总部多次下发文件,对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具体要求。各级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着力把带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作为,作风上过得硬,群众公认,关键时刻经得起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领导班子;对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采取“小步快跑”等超常措施,放到关键岗位摔打磨练。目前,一些50岁出头的大军区级干部、45岁左右的军级干部、40岁左右的师级干部进入领导班子,全军领导干部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选会指挥的干部、配能打仗的班子。
适应信息化建设和一体化联合作战要求,构建指挥军官考核评价标准体系和任职资格体系,制定团以上指挥军官通用能力标准,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考察平台和选拔平台,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各级选拔使用干部正在由重管理、重经验向重信息化素质、重联合作战指挥能力转变,下大力保留使用有实战经历的参战骨干,一批信息化素养高、联合作战指挥能力强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今年提升的军以上领导干部中60%经过跨军区或军兵种任职,作战部队军师两级班子成员基本实现军政兼通、指技合一,部分军师班子中具有参战经历的成员达到90%、65%。
——健全完善选人用人机制。
积极拓宽民主渠道,完善民主测评、民主推荐、民主评议程序,健全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措施。在全军作战部队推开考核与考试相结合选拔领导干部办法,把传统考核方法与现代测试手段结合起来,把定性与定量考察结合起来,把组织考察、群众公论与个人能力素质展示结合起来,全面、客观地考察掌握干部情况。通过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机制,一批批优秀领导干部脱颖而出。
细数一个个响彻军营内外的名字,被誉为“谋打赢新型指挥员”的某集团军军长王西欣、“上天能驾机、下海能操舰”的复合型舰长柏耀平、被授予“试飞英雄”荣誉称号的专家型试飞团团长李中华、爱军精武的战略导弹发射营营长曾满军……一大批新型指挥人才正在军事斗争准备一线担当重任、扬威演兵场……
着眼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要求,大规模培养人才,以提高信息化素质为主要标志的干部队伍建设加速推进。
2007年春节刚过,某步兵师师长刘小午的名字出现在媒体。吸引广大读者的除了他在本职岗位取得的优异成绩,还有另一番风采——中国国防大学战略学和美国曼哈顿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双料硕士”。
注重多渠道培养、凸显复合型素质。刘小午现已走上了某集团军参谋长的领导岗位,其成长发展诠释了信息化条件下我军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的新历程。
随着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演变,一体化联合作战、非接触非线式作战等成为新的作战样式。如何把机械化半机械化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干部队伍,造就成一支适应信息化建设与作战的干部队伍,成为我军面临的重大课题。全军的关注焦点再一次集中到干部队伍建设上。
2002年底,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要争取经过一二十年的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战略眼光,能够把握世界军事发展趋势,懂得信息化战争和信息化军队建设的高素质军官队伍。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全军军事训练会议上进一步强调,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我军建设向信息化整体转型的历史帷幕全面拉开。由此,以推动干部队伍建设转型为目标,大规模培养人才、大幅度提高素质的局面正在全军形成。2007年10月11日 14:00解放军报


核心提示:中国军方媒体透露,解放军在过去五年里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将领,大力选拔“会指挥的干部、配能打仗的班子”,部分军师班子中具有参战经历的成员达到90%、65%。同时开创了从技术专家中选拔指挥军官的先河,出现科研高级工程师成为集团军副军长、美国曼哈顿大学计算机硕士成为师长的例子,一批懂军事、懂科技、对信息化作战理解深刻的指挥官上位,并成为是解放军新一代将领的代表人物。
放眼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历程和现代战争实践,一条基本定律被反复印证:能否拥有一支过硬的军事人才队伍,决定着一支军队的成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建设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作战略支撑。着眼有效履行“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加强军队干部队伍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历史重托。
十六大以来,全军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了大批闪烁时代风采的高素质军事人才,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人才支持。
5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全军干部队伍建设取得的成就,将在我军现代化建设史册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加强人才建设的宏观筹划和顶层设计,我军干部队伍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布局基本确立。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高度重视军队干部队伍建设。江泽民同志亲自作出实施人才战略工程、抓好“五支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决策。胡锦涛同志深刻洞察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科学把握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就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有力推动了我军干部队伍建设的创新发展。
2003年初夏时节,全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加速人才培养座谈会在京召开,对2020年前人才建设作出整体筹划部署,理清了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
2004年秋湘江之畔,800多名将校军官汇集国防科技大学进行专题学习研究,确立了高级领导干部高科技知识培训的新制度,标志着提高信息化素质成为干部队伍建设新的着力点。
2005年夏北京西郊,全军首次召开接收和培养地方大学生干部工作会议,之后军委下发文件要求采取超常措施从社会特招特聘军队建设急需人才,我军把育才聚才的视野进一步拓宽。
2006年4月,全军干部政策制度调整改革动员部署会召开,开启了新一轮干部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构建科学规范的干部政策制度体系,成为推动我军建设向信息化转型的“助推器”。
2007年2月,军委批准总参、总政关于加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意见,部署了一系列新的举措,培养和造就大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成为干部队伍建设的战略抓手。
……
5年来,全军部队把党中央、中央军委一系列富有远见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决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有力地促进了军队各项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同时也确立了新世纪新阶段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方略。
——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建设方向更加明确。
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指导方针,按照党在新时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转变发展模式、创新制度机制,以人为本、质量效益、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等先进理念,引领干部队伍建设驶入科学发展“快车道”。
——坚持以使命任务为牵引,建设目标更加清晰。
紧紧围绕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努力培养造就大批能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成为干部队伍建设的坚定目标。
——坚持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建设重心更加突出。着眼解决我军现代化水平与打赢信息化战争要求不相适应、军事能力与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不相适应的矛盾,突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和装备技术保障人才两个战略抓手,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向战斗力聚焦,以局部跃升带动整体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
——坚持以军地兼容发展为途径,建设模式更加科学。
军队干部队伍建设深深融入国家发展总体战略,努力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实现军地兼容、军民融合、寓军于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聚才育才模式进一步确立。
——坚持以制度创新为平台,建设机制更加顺畅。
紧跟社会利益关系调整变化和国家政策创新发展步伐,紧跟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步伐,积极推进干部政策制度调整改革,不断健全完善我军信息化建设条件下的干部政策法规体系,干部队伍建设在法制化规范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着眼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和推进军队长远建设,努力造就高素质新型建军治军领导骨干,适应信息化建设和作战要求的指挥人才方阵正在形成。
2005年7月,在科研一线工作20余年的高级工程师高波,被选拔为某集团军装备部部长,两年后即被任命为该集团军副军长。
从技术专家中选拔指挥军官等一系列重要举措的相继实施,开辟了打造新型指挥人才方阵的新局面。
进入21世纪,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新军事变革加速推进,国家安全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未来的仗能不能打赢,军队会不会变质,关键在人。没有高素质的人才,一切都是空话。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军队建设能不能搞好,军事斗争准备能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军队能不能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关键在人,关键在领导干部,关键在各级党委领导班子。
全军部队认真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按照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着眼新的形势任务要求,全力锻造一支坚强过硬的领导干部队伍。
——加大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力度。
2002年以来,军委、总部多次下发文件,对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具体要求。各级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着力把带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作为,作风上过得硬,群众公认,关键时刻经得起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领导班子;对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采取“小步快跑”等超常措施,放到关键岗位摔打磨练。目前,一些50岁出头的大军区级干部、45岁左右的军级干部、40岁左右的师级干部进入领导班子,全军领导干部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选会指挥的干部、配能打仗的班子。
适应信息化建设和一体化联合作战要求,构建指挥军官考核评价标准体系和任职资格体系,制定团以上指挥军官通用能力标准,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考察平台和选拔平台,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各级选拔使用干部正在由重管理、重经验向重信息化素质、重联合作战指挥能力转变,下大力保留使用有实战经历的参战骨干,一批信息化素养高、联合作战指挥能力强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今年提升的军以上领导干部中60%经过跨军区或军兵种任职,作战部队军师两级班子成员基本实现军政兼通、指技合一,部分军师班子中具有参战经历的成员达到90%、65%。
——健全完善选人用人机制。
积极拓宽民主渠道,完善民主测评、民主推荐、民主评议程序,健全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措施。在全军作战部队推开考核与考试相结合选拔领导干部办法,把传统考核方法与现代测试手段结合起来,把定性与定量考察结合起来,把组织考察、群众公论与个人能力素质展示结合起来,全面、客观地考察掌握干部情况。通过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机制,一批批优秀领导干部脱颖而出。
细数一个个响彻军营内外的名字,被誉为“谋打赢新型指挥员”的某集团军军长王西欣、“上天能驾机、下海能操舰”的复合型舰长柏耀平、被授予“试飞英雄”荣誉称号的专家型试飞团团长李中华、爱军精武的战略导弹发射营营长曾满军……一大批新型指挥人才正在军事斗争准备一线担当重任、扬威演兵场……
着眼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要求,大规模培养人才,以提高信息化素质为主要标志的干部队伍建设加速推进。
2007年春节刚过,某步兵师师长刘小午的名字出现在媒体。吸引广大读者的除了他在本职岗位取得的优异成绩,还有另一番风采——中国国防大学战略学和美国曼哈顿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双料硕士”。
注重多渠道培养、凸显复合型素质。刘小午现已走上了某集团军参谋长的领导岗位,其成长发展诠释了信息化条件下我军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的新历程。
随着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演变,一体化联合作战、非接触非线式作战等成为新的作战样式。如何把机械化半机械化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干部队伍,造就成一支适应信息化建设与作战的干部队伍,成为我军面临的重大课题。全军的关注焦点再一次集中到干部队伍建设上。
2002年底,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要争取经过一二十年的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战略眼光,能够把握世界军事发展趋势,懂得信息化战争和信息化军队建设的高素质军官队伍。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全军军事训练会议上进一步强调,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我军建设向信息化整体转型的历史帷幕全面拉开。由此,以推动干部队伍建设转型为目标,大规模培养人才、大幅度提高素质的局面正在全军形成。
5年探索耕耘,5年收获辉煌。展望未来,世界新军事变革方兴未艾,我军信息化建设大步迈进。在胡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军队干部队伍建设必将不断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要求,继续在改革、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向前推进,努力造就与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