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从东林书院的悲歌中看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10:16:27
作者:leason2002

 中国几千年政治、思想、文化、教育历史中,书院的出现延续和发展,曾经演出过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白鹿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都以聚众讲学、交流思想和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的同台会讲与热烈争鸣而名动一时,令后人为之神往。

  东林书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所表达的,不仅是东林党一代人的心声,也是几千年来士大夫、知识分子所追求的道义和良知。所以这副对联所体现的东林精神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优秀文化传统的体现。但是东林党是一批道德理想主义的殉道者,他们身体力行,鞠躬尽瘁,为晚明王朝的整体利益献身亡命,蒙冤受屈,然而他们又停留在理想化的境界,在实践中表现为无能又无奈、软弱、退缩、麻木不仁,直至遭受灭顶之灾。

  先看一下东林书院兴起,顾宪成为官时对高攀龙说:“日月逝矣,百工居肆以成事,吾曹可无讲习之所乎?”后来他实现了自己夙愿。万历年间,顾宪成与当权者意见不合,被革职为民,回到家乡无锡。他的弟弟顾允成、 朋友高攀龙也先后脱离官场回到无锡。他们把恼人的政治抛到一边,相与讲求学问,显出前所未有的洒脱。既然在政坛难以施展,还是静下心来做学问吧!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表达了顾宪成为学治世的积极态度。相当一段时间内,东林书院成为全国重要的学术领地与思想文化中心之一。

  东林党活跃的年代,在西方已开始走向近代化,人文启蒙成为社会转型的先声,资产阶级思潮风行欧洲大陆。在中国也萌发了一股异于以往的社会思潮,与西方不同的是,这不是基于经济的动因,也不是开放式的人文启蒙,而是由“非君”思潮引发的政治伦理启蒙。非君”即是讽谏君王,可见中国知识分子开讲的目的是为开讲而开讲,其初衷最多也不过是为当政者提供一个参考性的意见,寄希望于专制统治者的开明,而不管这个当政者有没有合法性的基础,几百年后的康梁仍然走不出这个怪圈,一直到现在。

  东林党议政主动脱离了市民基础更是没有农民基础。东林党人是一批忠诚的皇权卫士,是虔诚的封建伦理纲常的躬行者。在他们遭受陷害被捕的时候,民众奋起抗争,激发了城市民变,可他们明知受冤,却劝阻民众,心甘情愿地献出生命。杨涟被押解途中“都城士民数万,拥道攀号,争欲碎官旗而夺公,公四向叩道,告以君臣大义,始得解散。”左光斗被捕时,县民散发传单,动员殴打捕人的缇骑,左却苦苦务阻,俯首就擒。高攀龙被捕前闻讯,写下“君恩未报,结愿来生”的遗言自杀,遗嘱还要家人变卖田产供缇骑费用。黄尊素听说缇骑将逮捕证遗失,自动换上囚服投案,在临刑前还赋诗叩谢君父。李应升被捕时,数万人出动拒捕,李却一再拜求市民解散,还说什么:“臣罪应难赦,君恩本自宽。”自动就缚。民众却不管这一套纲常说教,拿起武器冲进公堂,见着缇骑就打,比起人民这种嫉恶如仇的精神,东林党人的迁腐是多么可怜可笑! 愚忠成为他们顽固的阶级偏见和精神枷锁,以视死如归,显示他们是一群真正效忠皇权的楷模,籍以平息民众的反抗。激发民变的导火线,却沦为民变的灭火器,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农民起义更加成为其挞伐的对象。

  而且风起云涌的城市民变没有一例与农民起义相汇合,农民与地主的矛盾并未到一触即发的地步,即使有城市暴动的导火线,在农村也燃烧不起来。以现在来看,我们城市与农村不可调和的矛盾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同西方不同,为什么我们每一次政治变革都让知识分子人头落地,从焚书坑儒到东林灾难,从文字狱到文化革命,作为中国知识分子不应该反省吗,是不是我们一手捧起的圣明最后变成了屠杀我们的侩子手。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景仰东林党,又痛其无能、软弱和愚顽,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泣血饮恨的悲歌,永远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不知李傲大师这个楷模能不能为死气沉沉的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带来习习凉风。
  作者:leason2002

 中国几千年政治、思想、文化、教育历史中,书院的出现延续和发展,曾经演出过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白鹿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都以聚众讲学、交流思想和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的同台会讲与热烈争鸣而名动一时,令后人为之神往。

  东林书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所表达的,不仅是东林党一代人的心声,也是几千年来士大夫、知识分子所追求的道义和良知。所以这副对联所体现的东林精神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优秀文化传统的体现。但是东林党是一批道德理想主义的殉道者,他们身体力行,鞠躬尽瘁,为晚明王朝的整体利益献身亡命,蒙冤受屈,然而他们又停留在理想化的境界,在实践中表现为无能又无奈、软弱、退缩、麻木不仁,直至遭受灭顶之灾。

  先看一下东林书院兴起,顾宪成为官时对高攀龙说:“日月逝矣,百工居肆以成事,吾曹可无讲习之所乎?”后来他实现了自己夙愿。万历年间,顾宪成与当权者意见不合,被革职为民,回到家乡无锡。他的弟弟顾允成、 朋友高攀龙也先后脱离官场回到无锡。他们把恼人的政治抛到一边,相与讲求学问,显出前所未有的洒脱。既然在政坛难以施展,还是静下心来做学问吧!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表达了顾宪成为学治世的积极态度。相当一段时间内,东林书院成为全国重要的学术领地与思想文化中心之一。

  东林党活跃的年代,在西方已开始走向近代化,人文启蒙成为社会转型的先声,资产阶级思潮风行欧洲大陆。在中国也萌发了一股异于以往的社会思潮,与西方不同的是,这不是基于经济的动因,也不是开放式的人文启蒙,而是由“非君”思潮引发的政治伦理启蒙。非君”即是讽谏君王,可见中国知识分子开讲的目的是为开讲而开讲,其初衷最多也不过是为当政者提供一个参考性的意见,寄希望于专制统治者的开明,而不管这个当政者有没有合法性的基础,几百年后的康梁仍然走不出这个怪圈,一直到现在。

  东林党议政主动脱离了市民基础更是没有农民基础。东林党人是一批忠诚的皇权卫士,是虔诚的封建伦理纲常的躬行者。在他们遭受陷害被捕的时候,民众奋起抗争,激发了城市民变,可他们明知受冤,却劝阻民众,心甘情愿地献出生命。杨涟被押解途中“都城士民数万,拥道攀号,争欲碎官旗而夺公,公四向叩道,告以君臣大义,始得解散。”左光斗被捕时,县民散发传单,动员殴打捕人的缇骑,左却苦苦务阻,俯首就擒。高攀龙被捕前闻讯,写下“君恩未报,结愿来生”的遗言自杀,遗嘱还要家人变卖田产供缇骑费用。黄尊素听说缇骑将逮捕证遗失,自动换上囚服投案,在临刑前还赋诗叩谢君父。李应升被捕时,数万人出动拒捕,李却一再拜求市民解散,还说什么:“臣罪应难赦,君恩本自宽。”自动就缚。民众却不管这一套纲常说教,拿起武器冲进公堂,见着缇骑就打,比起人民这种嫉恶如仇的精神,东林党人的迁腐是多么可怜可笑! 愚忠成为他们顽固的阶级偏见和精神枷锁,以视死如归,显示他们是一群真正效忠皇权的楷模,籍以平息民众的反抗。激发民变的导火线,却沦为民变的灭火器,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农民起义更加成为其挞伐的对象。

  而且风起云涌的城市民变没有一例与农民起义相汇合,农民与地主的矛盾并未到一触即发的地步,即使有城市暴动的导火线,在农村也燃烧不起来。以现在来看,我们城市与农村不可调和的矛盾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同西方不同,为什么我们每一次政治变革都让知识分子人头落地,从焚书坑儒到东林灾难,从文字狱到文化革命,作为中国知识分子不应该反省吗,是不是我们一手捧起的圣明最后变成了屠杀我们的侩子手。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景仰东林党,又痛其无能、软弱和愚顽,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泣血饮恨的悲歌,永远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不知李傲大师这个楷模能不能为死气沉沉的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带来习习凉风。
骂倒一切
也是东林党人的一大特征

我现在正在向他们学习
士林楷模
原帖由 马甲1号 于 2007-10-7 10:56 发表
骂倒一切
也是东林党人的一大特征

我现在正在向他们学习

马甲:D :D :D :D :D
学而不至用。
打倒臭老九这话不是摸脑袋乱讲的:D
WHYKK你回来了,什么时候把灯塔也叫回来啊,人家负气出走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你啊:b
天启初年和崇祯初年东林党曾2度控制内阁,历史不是没有给他们机会.
判断知识分子的成就和人格主要看其学术成就和对待知识的态度。“忧国忧民”这种牌坊太容易树了,根本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为什么有“宦官专权”这个贬义词,却没类似“士大夫专权”?况且明朝明明是在士大夫手里覆灭的。中国知识分子很有意思的。
东林软骨无赖的水平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俺穿越以后,找机会把他Y的全坑了:D :D
原帖由 zhu250 于 2007-10-7 23:43 发表
俺穿越以后,找机会把他Y的全坑了:D :D

又一个穿越党:D
现代媒体的发展,令普通网民也有类似的能量。
其实东林党人是可敬的,但也是悲哀的
其实就是一帮既当婊子又立贞节牌坊的伪君子.
在高子止水处听老师讲历史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