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的五只虎和六个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14:49
黑土地期间的四野部队军级主力单位“林彪有五只‘虎’”的说法想是定评。师这一级单位的战力评价,后人有说“林有三只‘彪’”的,有说“林有六只‘彪’”的,较有争议。笔者倾向后一说法,但对六只“彪”还有个层级划分。以东野的番号称谓,5师、17师是一等一的;16师、1师稍次;(前三名也就是所谓三只“彪”)最后的应该是:7师和10师。这几个师在四野系统全军中的“英雄座次”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来走走过场(仅前伸到抗日战争时期)。5师前身即徐海东的344旅;16师的“血脉”则是115师685团;1师的“祖上”众论为彭德怀的系统,我倒以为应是梁兴初的教导5旅改成,“底子”还是685团为多;这三支‘彪’形成了红一方面军主流体系,那从井冈山算起,杀伐了中外多少敌手,那经验、战力冰冻三尺的事,什么人马能轻易超越哦。17师、7师和10师都是罗荣桓在山东发展起来的八路军,“瓤子”都是115师的骨干,不过7师生于鲁中,10师则长在黄海,而17师就是扎在渤海那湾湾上的了。罗政委带到东北的山东八路军多了,可为啥这三股在黑土地上就能很快修炼成“彪”呢?笔者认为,原因之一是这几个师都碰上了个优秀的师长(或领队),之二则是林彪给进入东北的各路诸侯都准备了很大的战斗“想象”空间。而“六个战术原则”此时在林总的头脑里尚未定形,因此这六支“彪”的先声夺人(这几个主力师的地位在47年中即形成)主要取决于带队将领的狠劲和悟性,而它们的作战“案例”则是林彪概括出的“六个战术原则”的一部分“技术支持”(因还有林自己军事生涯的“回忆与思考”)。

我们先来检点这“一等一”的5师、17师。5师(即新四军10旅)的战绩抗日期间在华中刘震手上时不怎么的,跟粟裕麾下响彻大江南北的“叶、王、陶”的新四军1、2、3旅的名气都不能比。可到了东北,钟伟当了师长,进步就突飞猛进了。5师先跟着林彪打转转(秀水河子期间),后来自由行动去一打四平,钟师长进了庙(林的“庙学”)就自行研发提高了。到了三下江南时靠山屯打71军,居然调动、指挥起林“老”师长来了,而且还一举歼灭了国军的88师。17师原为渤海7师,在山东怎么排也是人前马后打杂的角色。刚到东北碰上了机会,担纲守山海关,那是“廖化做先锋”的事,结果呢是迭迭失手,一溃千里,影响了整个战局。失关之后,也跟着林总溜达了一阵,受了些培训。而师长杨国夫,副师长龙书金也确实争气,知耻近乎勇,“知己”居然琢磨出自个儿的特点来。老子们是淄博那工矿企业来的,会用炸药,赶明儿去发挥自己的优势。稍后在兴城一带夜攻国军13军防守的几个院落,装上一马车的炸药,一骨脑儿给“核心大院”送过去,把个13军上下唬得:这什么炮的干活?比咱的火焰喷射器厉害多了!之后,17师尝到“甜头”,发展起自个儿的爆破技术乃成为东野的“攻城术”系列(后来17师随龙师长去打天津,率先给楼房“开肠破肚”,极象今天的以色列攻击巴解营垒的掏墙术,不过犹太人用的是推土机),喜得林总去哪攻城掠地,都要带着这只“攻坚老虎”,故四野作战命令上每每有“17师为预备队”的一笔交代。因此不管番号是17师还是正规化后的128师,其名头都超越了东野其它的师,笔者极想不通,不入流之辈后来裁军怎么先期就把这“国宝”给“灭”了呢?

再谈二等层级的16师和1师。16师(即新四军7旅)是林彪的“看家部队”,也是其毕生的“最爱”,几十年如一日没失宠过的。16师到东北不久,林彪就从“黄3师”的系统中将它“剜”出来,与17师一块儿编入老部下陈光的6纵队(后来的43军,林的“近卫军”)。后来发现陈有些不忠,就交给洪学智去“过渡”一下,最后转给了黄永胜、李作鹏。林彪的另一名爱将梁兴初是个“训‘虎’技师”,他把个山东1师“驯服”得就像林总的“马前卒”,林总在那“转悠”寻敌,这1师都每场不落地跟着,因此其“三八作风”最硬,水平嘛也渐渐地超过了有些暮气的16师。因此梁大师长紧接着就接手了16师,待整顿得有些眉目了,就交给了仅做过“中军”的李作鹏统带了(梁升司令再去整治更加暮气的359旅)。这李师长跟着林、罗混了这么久,此时“六个战术原则”也出台了,知道照猫画虎了的“宰招”了。所以在辽沈战役中带领16师打“乱仗”,追到新6军的前卫营时,甩了呢子大衣,喊着“向我开炮”什么的也指挥了一次林总,做幕僚出身的也像模像样地当了一“码儿”好师长。最后第三层次的7师、10师的“跳级优叙”就完全靠的是大名鼎鼎的韩先楚了。这韩司令说是到4纵当“常务”副司令,实际帐下就一个10师听令,名副其实的一“主管师长”乃尔。新开岭扭打国军25师“千里驹”,他初来乍到的,非要将个对顶仗打成攻歼仗。“来就来啊,哥儿上啊”!带着10师就夺老爷岭,激动得个4纵胡(奇才)司令连呼“相见恨晚”,二人合力硬将个“夹生饭”囫囵吞下。把个在北满“打坐”的林彪头遭惊诧了一回,迭电向“先楚同志”垂询问教。到了47年春上,黑土地上的国、共两军已打了整整一年,胜负差别不大,双方都很是筋疲力尽。国军呢有些不思“进取”了,共军呢也想停一停,帮助帮助土地改革。可这韩副座却一刻也不想消停下来,带着着10师就去“转悠寻仇”(学到林的精髓了)。看到铁路线上有个梅河口车站,守着个“重组”的国军184师,他就盯上了这个“猎物”。也不看看自己手上就多大的本钱,对家再稀松也是七、八千人的一个师啊!何况是在自个儿的“禁区”内防御。什么叫“五则攻之”?一个师攻一个师?韩“师座”脑袋里走水啊!可他就认定这是他的“打点”,对军区喊来炮兵,一阵轰炸后大炮不能上刺刀了。这个同样是“傻大胆”的10师就单独去冲锋陷阵,几番穷折腾,居然把个死拼仗赢了,于是在东北就开了“一个师歼一个师”的先例(虽林总以为还是“不宜推广实施的”,可精神可嘉,照发了嘉奖令)。韩先楚随后升到3纵去“顶岗(司令)”,四保临江之战,他亲带着该纵队主力7师去“跳点”奔袭,穿插开原威远堡中的国军116师,你看他经过远程跋涉,凌晨时分君临威远堡外山峦的喜不自禁:国军都在“困觉”!47年底的冬季攻势中与敬重的林总会合后,韩司令仍不改他惯当师长的本色。文家台求歼新5军,又是他“拽”着7师(师长有点犯嘀咕)去“对冲”陈林达,与敌纠缠不休直至四方八面的四野各纵云集会齐。辽沈之战也是这个7师瞅个正准,师加强营楔进了胡家窝棚的廖耀湘9兵团司令部,把个“中军帐”冲个鸡零狗碎,将个廖名将逐得何以家为。几仗过后7师这架“直升飞机”三步两跳地就挤进了头等主力的阵列。韩先楚几仗下来就教练出这么两只“彪”,林的“六个战术原则”再加上自己的“私货”统统传授给了这两个师,这本领还只在林彪那里见识过,因此说谁是“军事林彪”的“知音同党”嘛,笔者最看好韩先楚,韩上将。

在接续下节时有必要在此插一警示录。上述六只“彪”后来对应的正规番号为:39军116师(5师),43军128师(17师,已裁灭),43军127师(16师),38军112师(1师),40军118师(7师),41军121师(10师),且原装货那种的。后来的裁军“刀斧手”看好了,手下留德,别成千古罪人!

随着四野部队47年的夏、秋、冬季攻势的渐次展开,林彪的“六个战术原则”通过一系列的试战、修正后已显成熟并适时地下发各个纵队。这中间还有个面上的试点和反馈过程,故先送给的是所谓五只虎辖下的十五个师。这班至多初小文化占多数的农民将领,乍一拿到这么个省心又有用的东西表现的高兴劲儿:那扑朔的“庙学”多拗口!那零碎的经验乱如麻!可标下也不缺热血勇气的,谁不想建功立业,扬名立万,赶超那些个“虎”啊、“彪”啊什么的?现在可好了,一看这些“虎”的战案、“彪”的对策都囊括,都总结在这个“战术原则”中,那好懂嘛,念念很上口嘛,用一下也满趁手嘛,胜仗原来是这么回事啊!于是激发得这些将弁摩拳擦掌,热情火样,纷纷去寻敌试验,把个以退为进的国民党骚扰、整治得坐卧不安,胆战心惊。同时那受到总结、彰扬的六只“彪”又是何等荣幸自豪。那些个精古灵光的“头脑”又开始新一轮的挖空心思,去添加、发展这下达的“战术原则”的内涵。你说林彪他厉不厉害?他懂不懂共党的农军?懂不懂“带兵的人”?他的“原则”调动没调动属下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他的“功课”、“作业”的效果惊不惊人?因此说他像一个小学教师真对。当年共军的农民档次将士就需要这么些个“实在是高”的“小学教师”,需要他们编写的能与国军的洋规范、洋战术“干仗火”的“小学教材”!

到48年黑土地大地回春,被誉“毛泽东建军思想的重大创造”的四野的“新式整军运动”铺开扫荡全军时,“六个战术原则”是彻头彻尾地贯彻到四野全军的13个纵队,40个正规师(含炮、骑兵等)以及14个独立师了。林彪对这个“战术原则”学习、贯彻的指示精神同样简明具体,就是那等类“学用结合,立竿见影;在‘用’字上狠下工夫”的导向指引。截止辽沈大战的前夜,师、团长们对“六个战术原则”这门武器的领会已经了熟于心,对其运用掌握除新编的几个纵队尚欠点火候外,其余师团通过试战、实践都感觉十分趁手,受用。就在林彪和毛泽东为“战锦”与否的战略问题斗嘴,干电报仗时,他可能真没感觉到他手下这伙“战犯”已经抓着这“新式战术”,急不可耐、跃跃一试;他也可能实在没估计够昨日的那等“粪草”的战术意识、水平已经突飞猛进,将士素质发生了根本性的飞跃(后来为夺那锦州所证明。上层还在提心吊胆地争,下头就那三下五除二的几招拿下)。你听那狂妄劲儿:就那一堆、一疙瘩的国民党残兵败将,不够哥儿几个一壶消夜的。举例来说,那冀热辽区的二流纵队,就黄永胜那支吧!刚过去的秋季攻势中辽西三捷之战,那24师“丁(盛)小弟”强横得居然三次都抢打主攻。最后攻歼王铁汉的49军,也像韩司令那般似模似样,冲一个师出去就想擒人家那个师下马!此24师就是后来衡宝路上跃马横枪截道那135师,此时就看出点出息的迹象。

林彪的“六个战术原则”在战火中的贯彻实施,在最终结果上是逐渐拉平了四野各军,尤其是各师的战力差别。辽沈时尚看不太清楚这个作用,各师的战术素质尚在发育、培养。当时只是奇怪守塔山的4纵队,正宗的“塔山英雄团”怎么不在主力10师,而在其实力排行老二的12师,而且该师竟出了两个英雄团(另一个为“白台山英雄团”)?而10师这只“彪”怎么得的是“塔山守备英雄团”?后来有解释说12师的反冲击(即林的“短促突击”)打得漂亮。师之间的素质差别当时就在变,这可是端倪!到了打天津了,各军四面八方向城内冲击,各显神通,结果呢,和“攻坚老虎”17师在金汤桥上打通会师的队伍,上报野指时竟有好几个军的好几个师的番号,引得总指挥刘亚楼骤发其火:争什么“金汤桥师”?八路军打下的呗!可也是,谁让你这领导不多备几面锦旗?你不知道你这属下争这“彪”的荣誉都成一窝狼了?做主力的事,谁让谁啊!后来到湖广,这些个师、团的就更分不清谁在主力位置上了。各人都有狠招,各师都在争强,大家又都在显摆(乃至碰到了如136师“积极”得攻笙塘铺中伏固守,146师“踊跃”得占青树坪中伏后突围的险仗。但虽败尤荣!胜败兵家之常,应嘉许军队的进取精神,否则怎么会有随后135师的敌后大纵深穿插而引来了对桂7等军的聚歼?)。有道是:江山代有英雄出,各领风骚此其时。四野各师的实力短时间的飞快上升除兵员足、武器多、全等因素影响外,官兵战术素养的普遍提高促进作用最大,而战术素养的提高升级完全因“六个战术原则”打造之功。这当中师、团长对“原则”的消化能力如何非常之关键,可以说:将领能力之间的差之毫厘,完全可以谬以千里。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前面提及的林彪的越级指挥,限于林的作战艺术,这实际是对底下师长们的适时战术指导(不可一般而用的,比如蒋的指挥就应拒绝)。战役中的林彪非常实际,当他有误时,比较从善如流。这样师长们实际是时时与战区的最高决策者保持联系,掌握情况,进行交流,仗固打得好,提高也蛮快。这也算是四野部队指挥系统的一个特色,也是在特定条件(林的水平与威望以及他对事的上心)下的一种优势,其它野战军条件不同,不好相比的。黑土地期间的四野部队军级主力单位“林彪有五只‘虎’”的说法想是定评。师这一级单位的战力评价,后人有说“林有三只‘彪’”的,有说“林有六只‘彪’”的,较有争议。笔者倾向后一说法,但对六只“彪”还有个层级划分。以东野的番号称谓,5师、17师是一等一的;16师、1师稍次;(前三名也就是所谓三只“彪”)最后的应该是:7师和10师。这几个师在四野系统全军中的“英雄座次”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来走走过场(仅前伸到抗日战争时期)。5师前身即徐海东的344旅;16师的“血脉”则是115师685团;1师的“祖上”众论为彭德怀的系统,我倒以为应是梁兴初的教导5旅改成,“底子”还是685团为多;这三支‘彪’形成了红一方面军主流体系,那从井冈山算起,杀伐了中外多少敌手,那经验、战力冰冻三尺的事,什么人马能轻易超越哦。17师、7师和10师都是罗荣桓在山东发展起来的八路军,“瓤子”都是115师的骨干,不过7师生于鲁中,10师则长在黄海,而17师就是扎在渤海那湾湾上的了。罗政委带到东北的山东八路军多了,可为啥这三股在黑土地上就能很快修炼成“彪”呢?笔者认为,原因之一是这几个师都碰上了个优秀的师长(或领队),之二则是林彪给进入东北的各路诸侯都准备了很大的战斗“想象”空间。而“六个战术原则”此时在林总的头脑里尚未定形,因此这六支“彪”的先声夺人(这几个主力师的地位在47年中即形成)主要取决于带队将领的狠劲和悟性,而它们的作战“案例”则是林彪概括出的“六个战术原则”的一部分“技术支持”(因还有林自己军事生涯的“回忆与思考”)。

我们先来检点这“一等一”的5师、17师。5师(即新四军10旅)的战绩抗日期间在华中刘震手上时不怎么的,跟粟裕麾下响彻大江南北的“叶、王、陶”的新四军1、2、3旅的名气都不能比。可到了东北,钟伟当了师长,进步就突飞猛进了。5师先跟着林彪打转转(秀水河子期间),后来自由行动去一打四平,钟师长进了庙(林的“庙学”)就自行研发提高了。到了三下江南时靠山屯打71军,居然调动、指挥起林“老”师长来了,而且还一举歼灭了国军的88师。17师原为渤海7师,在山东怎么排也是人前马后打杂的角色。刚到东北碰上了机会,担纲守山海关,那是“廖化做先锋”的事,结果呢是迭迭失手,一溃千里,影响了整个战局。失关之后,也跟着林总溜达了一阵,受了些培训。而师长杨国夫,副师长龙书金也确实争气,知耻近乎勇,“知己”居然琢磨出自个儿的特点来。老子们是淄博那工矿企业来的,会用炸药,赶明儿去发挥自己的优势。稍后在兴城一带夜攻国军13军防守的几个院落,装上一马车的炸药,一骨脑儿给“核心大院”送过去,把个13军上下唬得:这什么炮的干活?比咱的火焰喷射器厉害多了!之后,17师尝到“甜头”,发展起自个儿的爆破技术乃成为东野的“攻城术”系列(后来17师随龙师长去打天津,率先给楼房“开肠破肚”,极象今天的以色列攻击巴解营垒的掏墙术,不过犹太人用的是推土机),喜得林总去哪攻城掠地,都要带着这只“攻坚老虎”,故四野作战命令上每每有“17师为预备队”的一笔交代。因此不管番号是17师还是正规化后的128师,其名头都超越了东野其它的师,笔者极想不通,不入流之辈后来裁军怎么先期就把这“国宝”给“灭”了呢?

再谈二等层级的16师和1师。16师(即新四军7旅)是林彪的“看家部队”,也是其毕生的“最爱”,几十年如一日没失宠过的。16师到东北不久,林彪就从“黄3师”的系统中将它“剜”出来,与17师一块儿编入老部下陈光的6纵队(后来的43军,林的“近卫军”)。后来发现陈有些不忠,就交给洪学智去“过渡”一下,最后转给了黄永胜、李作鹏。林彪的另一名爱将梁兴初是个“训‘虎’技师”,他把个山东1师“驯服”得就像林总的“马前卒”,林总在那“转悠”寻敌,这1师都每场不落地跟着,因此其“三八作风”最硬,水平嘛也渐渐地超过了有些暮气的16师。因此梁大师长紧接着就接手了16师,待整顿得有些眉目了,就交给了仅做过“中军”的李作鹏统带了(梁升司令再去整治更加暮气的359旅)。这李师长跟着林、罗混了这么久,此时“六个战术原则”也出台了,知道照猫画虎了的“宰招”了。所以在辽沈战役中带领16师打“乱仗”,追到新6军的前卫营时,甩了呢子大衣,喊着“向我开炮”什么的也指挥了一次林总,做幕僚出身的也像模像样地当了一“码儿”好师长。最后第三层次的7师、10师的“跳级优叙”就完全靠的是大名鼎鼎的韩先楚了。这韩司令说是到4纵当“常务”副司令,实际帐下就一个10师听令,名副其实的一“主管师长”乃尔。新开岭扭打国军25师“千里驹”,他初来乍到的,非要将个对顶仗打成攻歼仗。“来就来啊,哥儿上啊”!带着10师就夺老爷岭,激动得个4纵胡(奇才)司令连呼“相见恨晚”,二人合力硬将个“夹生饭”囫囵吞下。把个在北满“打坐”的林彪头遭惊诧了一回,迭电向“先楚同志”垂询问教。到了47年春上,黑土地上的国、共两军已打了整整一年,胜负差别不大,双方都很是筋疲力尽。国军呢有些不思“进取”了,共军呢也想停一停,帮助帮助土地改革。可这韩副座却一刻也不想消停下来,带着着10师就去“转悠寻仇”(学到林的精髓了)。看到铁路线上有个梅河口车站,守着个“重组”的国军184师,他就盯上了这个“猎物”。也不看看自己手上就多大的本钱,对家再稀松也是七、八千人的一个师啊!何况是在自个儿的“禁区”内防御。什么叫“五则攻之”?一个师攻一个师?韩“师座”脑袋里走水啊!可他就认定这是他的“打点”,对军区喊来炮兵,一阵轰炸后大炮不能上刺刀了。这个同样是“傻大胆”的10师就单独去冲锋陷阵,几番穷折腾,居然把个死拼仗赢了,于是在东北就开了“一个师歼一个师”的先例(虽林总以为还是“不宜推广实施的”,可精神可嘉,照发了嘉奖令)。韩先楚随后升到3纵去“顶岗(司令)”,四保临江之战,他亲带着该纵队主力7师去“跳点”奔袭,穿插开原威远堡中的国军116师,你看他经过远程跋涉,凌晨时分君临威远堡外山峦的喜不自禁:国军都在“困觉”!47年底的冬季攻势中与敬重的林总会合后,韩司令仍不改他惯当师长的本色。文家台求歼新5军,又是他“拽”着7师(师长有点犯嘀咕)去“对冲”陈林达,与敌纠缠不休直至四方八面的四野各纵云集会齐。辽沈之战也是这个7师瞅个正准,师加强营楔进了胡家窝棚的廖耀湘9兵团司令部,把个“中军帐”冲个鸡零狗碎,将个廖名将逐得何以家为。几仗过后7师这架“直升飞机”三步两跳地就挤进了头等主力的阵列。韩先楚几仗下来就教练出这么两只“彪”,林的“六个战术原则”再加上自己的“私货”统统传授给了这两个师,这本领还只在林彪那里见识过,因此说谁是“军事林彪”的“知音同党”嘛,笔者最看好韩先楚,韩上将。

在接续下节时有必要在此插一警示录。上述六只“彪”后来对应的正规番号为:39军116师(5师),43军128师(17师,已裁灭),43军127师(16师),38军112师(1师),40军118师(7师),41军121师(10师),且原装货那种的。后来的裁军“刀斧手”看好了,手下留德,别成千古罪人!

随着四野部队47年的夏、秋、冬季攻势的渐次展开,林彪的“六个战术原则”通过一系列的试战、修正后已显成熟并适时地下发各个纵队。这中间还有个面上的试点和反馈过程,故先送给的是所谓五只虎辖下的十五个师。这班至多初小文化占多数的农民将领,乍一拿到这么个省心又有用的东西表现的高兴劲儿:那扑朔的“庙学”多拗口!那零碎的经验乱如麻!可标下也不缺热血勇气的,谁不想建功立业,扬名立万,赶超那些个“虎”啊、“彪”啊什么的?现在可好了,一看这些“虎”的战案、“彪”的对策都囊括,都总结在这个“战术原则”中,那好懂嘛,念念很上口嘛,用一下也满趁手嘛,胜仗原来是这么回事啊!于是激发得这些将弁摩拳擦掌,热情火样,纷纷去寻敌试验,把个以退为进的国民党骚扰、整治得坐卧不安,胆战心惊。同时那受到总结、彰扬的六只“彪”又是何等荣幸自豪。那些个精古灵光的“头脑”又开始新一轮的挖空心思,去添加、发展这下达的“战术原则”的内涵。你说林彪他厉不厉害?他懂不懂共党的农军?懂不懂“带兵的人”?他的“原则”调动没调动属下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他的“功课”、“作业”的效果惊不惊人?因此说他像一个小学教师真对。当年共军的农民档次将士就需要这么些个“实在是高”的“小学教师”,需要他们编写的能与国军的洋规范、洋战术“干仗火”的“小学教材”!

到48年黑土地大地回春,被誉“毛泽东建军思想的重大创造”的四野的“新式整军运动”铺开扫荡全军时,“六个战术原则”是彻头彻尾地贯彻到四野全军的13个纵队,40个正规师(含炮、骑兵等)以及14个独立师了。林彪对这个“战术原则”学习、贯彻的指示精神同样简明具体,就是那等类“学用结合,立竿见影;在‘用’字上狠下工夫”的导向指引。截止辽沈大战的前夜,师、团长们对“六个战术原则”这门武器的领会已经了熟于心,对其运用掌握除新编的几个纵队尚欠点火候外,其余师团通过试战、实践都感觉十分趁手,受用。就在林彪和毛泽东为“战锦”与否的战略问题斗嘴,干电报仗时,他可能真没感觉到他手下这伙“战犯”已经抓着这“新式战术”,急不可耐、跃跃一试;他也可能实在没估计够昨日的那等“粪草”的战术意识、水平已经突飞猛进,将士素质发生了根本性的飞跃(后来为夺那锦州所证明。上层还在提心吊胆地争,下头就那三下五除二的几招拿下)。你听那狂妄劲儿:就那一堆、一疙瘩的国民党残兵败将,不够哥儿几个一壶消夜的。举例来说,那冀热辽区的二流纵队,就黄永胜那支吧!刚过去的秋季攻势中辽西三捷之战,那24师“丁(盛)小弟”强横得居然三次都抢打主攻。最后攻歼王铁汉的49军,也像韩司令那般似模似样,冲一个师出去就想擒人家那个师下马!此24师就是后来衡宝路上跃马横枪截道那135师,此时就看出点出息的迹象。

林彪的“六个战术原则”在战火中的贯彻实施,在最终结果上是逐渐拉平了四野各军,尤其是各师的战力差别。辽沈时尚看不太清楚这个作用,各师的战术素质尚在发育、培养。当时只是奇怪守塔山的4纵队,正宗的“塔山英雄团”怎么不在主力10师,而在其实力排行老二的12师,而且该师竟出了两个英雄团(另一个为“白台山英雄团”)?而10师这只“彪”怎么得的是“塔山守备英雄团”?后来有解释说12师的反冲击(即林的“短促突击”)打得漂亮。师之间的素质差别当时就在变,这可是端倪!到了打天津了,各军四面八方向城内冲击,各显神通,结果呢,和“攻坚老虎”17师在金汤桥上打通会师的队伍,上报野指时竟有好几个军的好几个师的番号,引得总指挥刘亚楼骤发其火:争什么“金汤桥师”?八路军打下的呗!可也是,谁让你这领导不多备几面锦旗?你不知道你这属下争这“彪”的荣誉都成一窝狼了?做主力的事,谁让谁啊!后来到湖广,这些个师、团的就更分不清谁在主力位置上了。各人都有狠招,各师都在争强,大家又都在显摆(乃至碰到了如136师“积极”得攻笙塘铺中伏固守,146师“踊跃”得占青树坪中伏后突围的险仗。但虽败尤荣!胜败兵家之常,应嘉许军队的进取精神,否则怎么会有随后135师的敌后大纵深穿插而引来了对桂7等军的聚歼?)。有道是:江山代有英雄出,各领风骚此其时。四野各师的实力短时间的飞快上升除兵员足、武器多、全等因素影响外,官兵战术素养的普遍提高促进作用最大,而战术素养的提高升级完全因“六个战术原则”打造之功。这当中师、团长对“原则”的消化能力如何非常之关键,可以说:将领能力之间的差之毫厘,完全可以谬以千里。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前面提及的林彪的越级指挥,限于林的作战艺术,这实际是对底下师长们的适时战术指导(不可一般而用的,比如蒋的指挥就应拒绝)。战役中的林彪非常实际,当他有误时,比较从善如流。这样师长们实际是时时与战区的最高决策者保持联系,掌握情况,进行交流,仗固打得好,提高也蛮快。这也算是四野部队指挥系统的一个特色,也是在特定条件(林的水平与威望以及他对事的上心)下的一种优势,其它野战军条件不同,不好相比的。
乱糟糟:L
笔者极想不通,不入流之辈后来裁军怎么先期就把这“国宝”给“灭”了呢?
副师长龙书金站错了队。。。。。:L :L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