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玻利维亚阅兵式上的老爷机— T33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17:49
绝对古董级文物,全球仅见!:D


8月7日当天,玻利维亚举行盛大的国庆阅兵散步,庆祝玻利维亚独立182周年。1825年8月6日,玻利维亚在西蒙·玻利瓦尔和苏克雷的领导下取得独立,为纪念民族英雄西蒙·玻利瓦尔,取名为玻利瓦尔共和国,后改为玻利维亚共和国。

  新华社发(玻利维亚通讯社)绝对古董级文物,全球仅见!:D


8月7日当天,玻利维亚举行盛大的国庆阅兵散步,庆祝玻利维亚独立182周年。1825年8月6日,玻利维亚在西蒙·玻利瓦尔和苏克雷的领导下取得独立,为纪念民族英雄西蒙·玻利瓦尔,取名为玻利瓦尔共和国,后改为玻利维亚共和国。

  新华社发(玻利维亚通讯社)
玻利维亚用的是加拿大版本:

油挑子啊!:D ;P
领导站的车怎么那么像农用车(不过农用后驱动越野绝对一流):L :L
原帖由 行云飘 于 2007-8-9 05:21 发表
领导站的车怎么那么像农用车(不过农用后驱动越野绝对一流):L :L

貌似那就是传说中的悍马……
果然是南美洲第一穷国。
嗯,就是因为穷。波利维亚曾经想过用A-4来取代T-33的 ,但资金不足,只好改为对T-33进行升级改造。
P80是它爸爸吧?
中国应该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援助一批歼6~~~
至少也应该支持下J7啊
不是有不少JJ5嘛 用好飞机援助 可惜了 既然T33都能用 JJ5为啥不能?:D
原帖由 撒手锏 于 2007-8-9 00:48 发表
绝对古董级文物,全球仅见!:D


8月7日当天,玻利维亚举行盛大的国庆阅兵散步,庆祝玻利维亚独立182周年。1825年8月6日,玻利维亚在西蒙·玻利瓦尔和苏克雷的领导下取得独立,为纪念民族英雄西蒙·玻利瓦尔 ...

TG在十年前也不过如此吧
原帖由 pingkefu 于 2007-8-9 17:48 发表

TG在十年前也不过如此吧

:D 你先搞清T33是什么飞机再说!
给他J-6他会开吗??
油挑子现在能飞起来也是本事.
查科战争
Chaco War[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争夺两国毗连的查科北部地区的战争。又译大厦谷战争。查科位于南美洲大陆的中心,东起巴拉圭河和巴拉那河,西至安第斯山麓,北临亚马孙盆地,南界萨拉多河与潘帕斯草原,面积约65万平方千米。1864~1870年巴拉圭战争后,巴西、阿根廷各占该区一部分,所余查科北部约26万平方千米地区,由巴拉圭和玻利维亚分别占有。玻巴双方都认为享有北查科主权。该地区发现石油后,两国争议更加激烈。南美太平洋战争后,玻利维亚失去太平洋出海口,迫切要求通过北查科经巴拉圭河、巴拉那河,沟通与大西洋的联系。1922年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取得在玻利维亚开采和冶炼石油的权利。但其产品只能经由巴拉圭和巴西口岸才能输出。而巴拉圭在英国和阿根廷的支持下,对玻利维亚石油过境征收高额关税,并不准玻利维亚铺设石油管道。1928年,玻巴矛盾激化,双方派兵进入争议地区。同年12月5日,双方发生武装冲突。虽经国际联盟和一些美洲国家调解,两国军事冲突仍时断时续。1932年6月15日,玻利维亚出兵占领了北查科荒漠中的亚基萨卡咸水湖地区,查科战争爆发。
1933年5月10日,巴拉圭向玻利维亚宣战。1935年6月,巴拉圭军队占领了北查科大部分地区,但也付出了巨大代价,无力对玻利维亚本土发动进攻。1938年7月21日,两国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签订了和平条约。根据和约,在争议地区划定明确边界线,北查科18万平方千米土地归巴拉圭,6万平方千米土地归玻利维亚。同时在巴拉圭河畔划出一条走廊地带,卡萨多港供玻利维亚使用。查科战争使玻巴双方受到重大损失,死亡达10万人,两国经济几乎破产,并引起了国内政治动乱。然而,在战争中各自支持一方的英美垄断资本却进一步加强了对南美洲的控制和影响。
译自
http://worldatwar.net/chandelle/v1/v1n3/chaco.html
大厦谷又名格兰查科,是世界上最荒凉的地区之一。大厦谷东邻巴拉圭河、西邻安第斯山脉,是一片干旱的半沙漠地区,在南美洲的气象史上,有记载的一些最高气温就是在这一地区测得的。大厦谷西部邻接安第斯山脉的地区是一片平坦,但是缺少水和植被的荒原;东部地区则是干旱的荆棘丛林,偶而可以看到白坚木点缀其中。大厦谷地区的居民数量很少,但是却有无数咬人的毒虫以及各种各样的热带疫病。在1928年以前,大厦谷地区的唯一有意义的经济价值在于从当地生长的白坚木中提取的丹宁,以及大量可供牛群食用的牧草。二十世纪南美洲最血腥的战争就是发生在这样一片贫瘠的荒漠上。
大厦谷最初是隶属于西班牙属玻利维亚殖民区,所以在玻利维亚人的眼中,作为西班牙殖民政府法理上的继承人,拉巴斯政府理所当然是大厦谷的主人。然而玻利维亚与大厦谷地区实际上却联系甚少,没有玻利维亚人居住在大厦谷,也没有人去开发那里贫瘠的资源。玻利维亚的商人们希望能在巴拉圭河上拥有一个港口,但是玻利维亚政府却没有任何开拓大厦谷地区的行动。[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另一方面,巴拉圭的主要民族瓜拉尼人无论在文化上还是语言上,都与大厦谷地区的居民渊源颇深。巴拉圭的开拓者们很早就开始在大厦谷地区放牧牛群了,他们还在当地建立了从白坚木中提取丹宁的工业设施。巴拉圭政府积极开发该地区,他们让从美国迁移来的勤勉刻苦的门诺教徒们在大厦谷定居,并且把大片的土地出售给阿根廷的土地开发商和牧业公司。因此,当1810年西班牙的统治结束时,巴拉圭对大厦谷的权利要求是建立在实际使用和占有的基础上的,而玻利维亚的权利要求则是建立在法理和理论上的。
如果局势就这样发展下去的话,双方的冲突可能并不严重,玻利维亚虽然声称对大厦谷地区的主权,但是他们对这一荒原地区可能根本不感兴趣,而巴拉圭则会不声不响地慢慢继续开发这一地区。然而在1884年,玻利维亚输掉了太平洋战争,他们的沿海地区全部割让给了智利,
这样玻利维亚就成了一个远离大海的内陆国家。在19世纪各国的政治领袖眼中,强大的国家的必要条件是拥有海权,只有拥有了海权,国家才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贸易,而且当海外贸易需要保护时,可以向海外投送武装力量。因此突然之间,玻利维亚面临着艰难的选择:要么永远放弃成为强大国家的雄心,要么就另外再寻找一个出海口。对于前一种选择,玻利维亚显然是无法接受的,无论是上层政客、报纸媒体,还是年轻的学生们,都拒绝接受国家就此沉沦的命运,而在太平洋战争中遭到惨败的军官团也据不承认失败的现实。于是只剩下了一个选择,玻利维亚全国上下将目光投向了北大厦谷地区以及在那里可以通向大海的航道——巴拉圭河。
最初,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两国都倾向于通过和平的手段实现自己的目的,在阿根廷、美国总统海耶斯和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的斡旋下,两国之间达成了一系列的仲裁协议以及临时解决方案。在这一阶段,双方都埋头于故纸堆中,努力从本国的历史中寻找对自己有利的证据,以支持自己对大厦谷地区的主权声明,而大厦谷地区的局势却相对比较平静。
然而不久之后局势又发生了意料不到的变化,1928年,在大厦谷西部边界地区的安第斯山脉脚下发现了石油。突然之间,玻利维亚对这块被遗忘已久的不毛之地产生了迟到的,但却是非常浓厚的兴趣,立即开始强硬地主张他们对大厦谷地区的主权。而接下来,进一步的地址勘探表明在大厦谷平原的地下是一个含量巨大的油田,现在局势很清楚了,这个油田、石油管道以及可以用于石油出口的港口非常重要,玻利维亚必须牢牢地把它们掌握在手中,否则阿根廷可以利用地理上的优势,随心所欲地通过海路出口石油,而玻利维亚在这一地区的国家利益将被外
国的投机者和冒险家们一点一滴地榨取完。而此时的巴拉圭突然之间感受到了来自北方的压力,瓜拉尼人顿时义愤填膺,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仅仅是因为已经死亡并腐烂已久的殖民政权在地图上随心所欲地标了几个模糊不清的标记,那些“从山那边来的人”就要占据这片土地,享受他们一直以来辛勤劳动的果实?巴拉圭人绝对不想放弃领土,当1811年从西班牙独立时,巴拉圭是南美大陆上领土面积比较大的国家之一,但是她的三个邻居阿根廷、巴西和乌拉圭在巴拉圭战争(又称“三国同盟战争”)中联手攫取了巴拉圭一半多的领土。昔日失败的伤痛还没有平复,贫困的巴拉圭人决不能容忍大厦谷这一国家富强的最后希望落入他国之手。[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大厦谷战争实际上自1928年就已经开打了,在这一年里,玻利维亚希望通过巴拉圭河建立一个出海口,而巴拉圭的军队则摧毁了一个玻利维亚新建的边境据点,随后双方在边境附近展开了一系列小规模的摩擦和军事冲突。但是在此之后的四年时间里,在两国之间一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期间国际联盟断断续续进行着调停工作,希望两国能达成一个停战协定。
1932年6月,在大厦谷地区爆发了两国之间的大规模的全面冲突。战争一开始,两国军队就都遇到了后勤方面的重大困难。大厦谷地区遍布灌木林和沼泽,缺少可用的道路,再加上严寒的天气,以及距离战场遥远的距离,一切都对军队的集结和运输造成了巨大的困难。由于疾病、饥饿和长期补给不足,士兵们和运输部队的牲畜大量地减员。然而尽管存在这些困难,两国却都已经下定决心,要打一场大规模的、全面的现代化战争。
最初,玻利维亚占有军事上的优势,特别是在空军方面。玻利维亚拥有大约60架作战飞机,包括寇蒂斯“霍克II”战斗机、寇蒂斯“猎鹰”轰炸/侦查双翼飞机以及容克尔W.34轰炸/运输机。1930年,利用矿产的受益以及玻利维亚标准石油公司提供的最高信用贷款,玻利维亚政府与维克斯公司签订了武器进口的大额订单。根据这个订单,玻利维亚得到了为数不少的维克斯生产的6吨坦克以及卡登-洛德Mk.VI运输车牵引的轻型坦克、55毫米山炮、机关枪,以及六架维克斯143型“玻利维亚侦察兵”战斗机。143型“玻利维亚侦察兵”战斗机是维克斯为出口设计的一款战斗机,但是自始至终只有玻利维亚一国购买使用过,它也是历史上批量生产时间最短的战斗机之一。这种战斗机装有超动力的500马力的布里斯托尔-朱庇特VIA星形发动机,其机翼面积也较大,因此它具有良好的高空飞行性能,在20世纪30年代算得上是一款性能先进的战斗机,这一点是玻利维亚非常看重的。维克斯143型“玻利维亚侦察兵”战斗机翼展10.21米,长8米,最大起飞重量1018.8公斤,最大升限两万英尺,最大速度150英里。象大厦谷战争中的其它战斗机一样,143型“玻利维亚侦察兵”装备了两架机枪。
玻利维亚于1927年获得了四架寇蒂斯P-1“霍克”战斗机,又在1932年-1933年间接收了九架“霍克II”战斗机。这种战斗机是美国海军BFC“苍鹰”战斗机的陆基型号,“霍克II”战斗机装备一台600马力的怀特R-1820发动机,其最大时速为202英里,最大升限两万五千英尺。同一时期,玻利维亚还得到了九架寇蒂斯“猎鹰”式双座侦察/轰炸机,这种侦察/轰炸机是美军O-1/A-3轰炸机换装星形发动机后的衍生型号。在装备新式作战飞机的同时,玻利维亚也向陆军部队提供了先进的防空装备,包括性能优良的SEMAG-贝克尔20毫米防空炮。
当玻利维亚使用新式的维克斯和寇蒂斯战斗机武装自己的军队时,穷困的巴拉圭军队陷入了更换装备与资金缺乏的窘境中。1927年至1929年间,巴拉圭空军的主力战机是一些法制波泰-25A.2侦察/轰炸机和七架威佛-73C.1上单翼战斗机。波泰-25是法制的一种广泛出口的双座双翼轰炸机,主要设计用途是低强度作战——现在这种作战形式一般被称为“反暴乱作战”。波泰-25被广泛用于镇压法国殖民地的起义,它很象是一战时期的型号,然而尽管在低强度作战中表现出色,但是显然,当面对同样是来自于空中的威胁时,波泰-25劣势明显。波泰-25A.2侦察/轰炸机翼展14.14米,长9.10米,起飞重量1958.2公斤。最大时速137英里,最大升限23600英尺,航程410英里,炸弹装载量199.6公斤。威佛-73是一种当时很少见的全金属波纹蒙皮单翼飞机,机身上覆盖有威佛公司自己的金属波纹蒙皮。威佛-73大约7.62米长,翼展10.95米,重约1520公斤,其作战性能与波泰-25差相仿佛。
然而巴拉圭空军的这两型主力作战飞机在1932年早已经过时,而且为了节省费用,巴拉圭空军试图对发动机进行标准化,即无论是战斗机还是轰炸机,都使用同一种发动机。不幸的是,巴拉圭空军最终挑选的这一款“标准”的发动机是450马力的洛林-戴德里12Eb,这是一款水冷的四缸/三壁发动机,笨重且技术落后。而且即便是在寒冷的北欧,这种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也是为人所诟病的,而在炎热的大厦谷,它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灾难。由于在飞机上花了太多的钱,巴拉圭空军再也无力购买用于替换的配件,有限的一点点经费必须用在紧急的武器采购方面,象零配件这样的小事是远远排不上的。于是在大厦谷战争开始后不久,巴拉圭的机械师们就郁闷地发现,他们必须一刻不停地从一架飞机上拆下好零件换到另外一架飞机上,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勉强地保持最小规模的飞机战备飞行。即便是这样,还是有很多飞机由于机械故障在迫降中坠毁,或是更糟糕地在空中就起火烧毁。很快地,威佛-73C.1就被迫全部停飞,以便将发动机替换下来装在波泰-25A.2上,因为巴拉圭空军更加看重后者的作战性能。[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比起空军的窘境,巴拉圭陆军的情况稍好。在战争爆发前的最后几个月里,伶俐的巴拉圭外交官设法从阿根庭人那里争取到了一项秘密贷款。与玻利维亚不同,巴拉圭基本没有常备军,在和平时期也没有战时动员储备预算。因此在战争初期的一系列冲突中,巴拉圭陆军的武器只有弯刀,每三至七人才有一支阿根庭陆军淘汰下来的毛瑟枪。为了解决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巴拉圭开始疯狂地通过民间交易购买欧洲国家的剩余战争物资,他们缺少资金,而且派去经办此事的人员也没有经验。然而讽刺的是,正是因为没人没钱,巴拉圭才买到了经济适用的武器。他们选择了穷人的大炮:轻便、便宜的斯托克斯-布兰迪迫击炮,花一门普通野战炮的钱就可以买三门这种迫击炮,他们买的马德森轻机枪也属于这种情况。弹药筒和炮弹由阿根廷陆军秘密地免费提供,至于手榴弹,则可以在巴拉圭国内自行生产。
玻利维亚派出采购军火的人则要“专业”得多,他们不惜花费大价钱来购买“先进”的重型武器装备,例如重型施奈德榴弹炮,水冷重机枪、坦克以及小型维克斯山炮,其中维克斯山炮的特点非常值得一提,这种小型山炮哪里都好,但就是不实用。然而实战证明,在炎热、荆棘密布、到处都是泥浆的大厦谷地区,轻型、机动性强以及高弹道的武器才是真正合用的武器。迫击炮、手榴弹和轻型自动机枪是大厦谷战场上真正的主角。于是玻利维亚被迫再去找维克斯公司,重新订购上述这些轻型武器。讽刺的是,在战争后期,巴拉圭的财政枯竭,再也没有能力从国外购买武器,然而他们完全依靠从玻利维亚军队手中缴获的军火装备就足以维持自己所需的战争物资了。
除了来自欧洲国家的武器装备以外,来自欧洲的雇佣军也是大厦谷战争的特点之一。玻利维亚军队的总参谋长是来自德国的一战东线战场上的老兵汉斯•库特将军,在一段时间里,他甚至实际上是玻利维亚军队的最高统帅。而在前线的玻利维亚部队中,有来自智利和捷克的雇佣军作为顾问。至于巴拉圭方面,他们的军队里有两位白俄罗斯移民,巴莱耶夫将军和厄恩将军,其中巴莱耶夫将军以前充当过弗兰格尔元帅的幕僚。巴拉圭军中还有两位俄罗斯雇佣军:弗拉基米尔•波费宁科和沃尔特•戈文,后者为巴拉圭空军驾驶战斗机作战,后来在战斗中阵亡。另外在大厦谷战争的后期,还有大批意大利人来到巴拉圭,帮助训练和装备当时已经精疲力竭的巴拉圭军队,直到他们最后取得胜利。
在大厦谷战争中,巴拉圭军队在执行战略和战术任务时,主要依仗的是本国才华横溢的年轻军官,而玻利维亚则倚重于外国人的帮助。许多巴拉圭的军队指挥官都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志愿军在法军中服役,从而获得了宝贵的战地经验。他们很快就吸取了他们貌似更先进、更文明开化的欧洲同行在战争中犯下的经验教训,并立即将其运用于家乡的战争实践中。巴拉圭军队的指挥官荷塞•菲利斯•埃斯蒂加里维亚上校——后来晋升为将军、元帅——正是他领导的这支非专业,但是聪明、精干的军队的代表,他可以称得上是这场战争中最伟大的军人。荷塞•菲利斯•埃斯蒂加里维亚上校利用瓜拉尼人对大厦谷地区的熟悉,以及他们对平等和独立的追求,使巴拉圭在战争中保持内线作战。同时,他还精心地使用巴拉圭本来不多的每一分战争资源,极力避免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上绞肉机式的堑壕攻坚作战。但埃斯蒂加里维亚上校并不保守,一旦出现有利时机,他就大胆地出击,结果是经常性地包围然后歼灭人数多于自己的玻利维亚军队。不同于玻利维亚军人的独断,埃斯蒂加里维亚上校与本国政府及民选总统尤塞比奥•阿亚拉关系良好,在整场战争中,埃斯蒂加里维亚上校一直恪守自己的职责。
尽管士兵们战斗得很出色,但是玻利维亚的指挥官们却糟糕透顶。军官们大多抱有政治野心并且时常抗命,只有空军是个例外,这可能得益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很多玻利维亚飞行员曾在法国空军中服役,因而比较具有纪律性。坦率地说,玻利维亚人缺乏战术素养以及战场上的想象力,而他们的外籍指挥官库特将军在这方面甚至更加糟糕。在和平年代里,库特将军是一位优秀的统帅,他采用普鲁士军事条令训练规模庞大且装备精良的玻利维亚军队,然而他的战场指挥经验却仅限于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东线战场上指挥过一个团的兵力。巴拉圭军队中精明的指挥官们很快就会发现,他们的这位德国朋友似乎并没有从1918年坦能堡战役的大胜中汲取经验,反而固执地将士兵送往前线,在不做炮火准备或没有机枪火力覆盖的情况下迫使他们去攻击巴拉圭人的堑壕。在库特将军的军事思维里,侧翼机动是异类,而空中侦察完全是没有价值的,因为“飞行员们往往夸大他们所看到的”。在战争中,有好几次当玻利维亚军队陷入包围之后,空军的侦察及时将情报报告给库特将军和他的参谋们,但是每一次他的反应都是随手把这些宝贵的情报扔到一边。玻利维亚军队中的智利和捷克顾问是真正的军事专家,但是不幸的是他们来得太晚了,没能在战争中得到大的表现机会。
有趣的是,虽然库特将军没能掌握德军的战术,由法国人训练出来的巴拉圭军队却很好地掌握了它的精髓。在大厦谷战争中,埃斯蒂加里维亚上校总是迂回绕过敌人防守坚固的要塞据点,然后设法渗透敌人的防线,将敌人包围。当战争结束时,巴拉圭总共抓到了超过三万名玻利维亚战俘,而玻利维亚只抓到了三千名巴拉圭人。[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从近代历史上看,白俄罗斯并没有出现过杰出的军事天才,他们在战术谋略和用兵的弹性上的才能乏善可陈,无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俄国内战中,白俄罗斯都是失败的一方。然而在大厦谷战争中,巴拉圭军队中的两位白俄罗斯顾问却发挥了相当关键性的作用,巴莱耶夫将军和厄恩将军设计了野战工事结合突击队员的战术方式。根据他们的思想,巴拉圭军队在战场上建立了很多“岛屿”式的防御阵地,每一个“岛屿”式防御阵地都互相独立,配备迫击炮、机枪、铁丝网以及地雷,而相邻的“岛屿”之间又可以互相配合,交叉火力可以覆盖整个战场。
从本质上说,大厦谷战争实际上是一场工程师之间的战争。两国的工程师们需要在大厦谷的荆棘林中开创通道、修建道路、修筑野战工事......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寻找地下水源然后打井。在荒凉的大厦谷地区,这些琐碎的工程工作对战争的进程走向和最重结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大厦谷地区,即便是在植被茂盛的地区,也很难找到适于饮用的地表水,因此在每一次战斗打响之前,都必须先用卡车将人畜的饮用水运送到前线。这样一来,卡车和汽油也就成了短缺物资,两者的可用数量往往决定着发起进攻的时间以及占据阵地的可行性。无论是比较富裕的玻利维亚还是比较贫穷的巴拉圭,都没有能力购买必要数量的卡车,而且由于大厦谷地区坎坷的地形以及缺少道路,卡车的损耗量也是相当的高。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卡车,必须将前线至水源的距离保持在一个尽可能短的距离上,因为如果距离太远的话,运输能力的崩溃以及敌人的游击队可能会对前线部队产生灾难性的影响。对于这个关键性的问题,来自于安第斯山另一端的玻利维亚指挥官们并没有他们的瓜拉尼同行了解得清楚,因此有好几次,玻利维亚军队的整个师被分割包围,然后整建制地向实力不如他们的巴拉圭军队投降,就是因为后者截断了他们的运水线。由于干渴,大批玻利维亚士兵脱水或者发狂,战斗力完全消失,只要巴拉圭人能给他们一小杯水,他们就愿意投降。
玻利维亚花在装甲部队上的大笔金钱基本上打了水漂,这是他们买的坦克都是当时高精尖的产品,根本就不适应大厦谷地区的环境。玻利维亚坦克无法在灌木和白坚木树丛中碾压出道路来,因此只能由步兵在前方开辟出道路,然后坦克才能通过。坦克不适用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油料的缺乏,稀少的燃油必须优先提供给卡车,以便向前线运水并将伤兵运送回来。由于在大厦谷战场上,即便是在早晨的荫凉中,温度也高达摄氏38度,玻利维亚坦克兵必须将驾驶舱和乘员舱的每一个舱门都打开以降低温度。巴拉圭人很快就发现他们可以利用这一点,仅仅只用手榴弹就可以摧毁敌人的坦克。
在大厦谷战争中,对空中力量的使用存在着严重的失误,特别是玻利维亚空军,问题尤其严重。直道战争结束前不久,玻利维亚一直掌握着战场上完全的制空权,但是他们却没能利用这个优势。玻利维亚的指挥官们轻视空中侦察,尽管空中侦察能为他们带来宝贵的情报,他们也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哪怕一点点注意力。军官们曾经命令他们的飞机对巴拉圭军队阵地进行过小规模的轰炸,但是由于轰炸机携带的炸弹分量太轻,根本无法对堑壕式阵地造成实质性的威胁。而且玻利维亚空军从来也没轰炸过巴拉圭修筑公路的步兵以及行驶缓慢的运水车队,正如前文所述,这些“次要目标”正是大厦谷战争的决定性因素。另外玻利维亚空军也从来没有尝试过通过轰炸巴拉圭河上脆弱的桥梁来阻断巴拉圭军队的交通运输。玻利维亚空军的容克尔三引擎轰炸/运输机干的最多的事儿是居然是向陷入包围圈的玻利维亚军队空投补给物资。这件事儿他们干得多了,倒也练习得炉火纯青,技术熟练的玻利维亚飞行员可以冒着防空炮火,从低空将物资精确地空投到面积窄小的阵地上。即便如此,三、四架运输机也绝对没有办法为成百上千个士兵空投足够的弹药和绷带,这些士兵被围困在陌生的、炽热的大厦谷,水源被断,奄奄一息。
在巴拉圭军队中,步兵占据着绝对的领导地位,他们同样忽视了空军力量的应用。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那就是缺少可用的飞机,仅有的一些也是性能落后,不堪大用。然而巴拉圭空军还是通过轰炸玻利维亚运输队取得了一些战果,另外,与玻利维亚人不同,他们的指挥官们并不轻视空中侦察的作用,充分利用数量有限的威佛-73单翼战斗机对战场局势进行快速侦查。但是仅仅是在特别迫切的情况下,巴拉圭空军才出动波泰-25侦察/轰炸机进行战场战术侦察,原因很简单:这种飞机的自卫能力太差,当遭遇到玻利维亚的战斗机或者防空炮火时几乎毫无生存的希望。巴拉圭空军也执行过一些小规模的空投补给任务,其中有一次是在纳纳瓦地区的战斗中,当时由于洪水冲毁了道路,巴拉圭军队的运输线被切断,路易斯•伊莱扎巴尔中校的第五师陷入了弹药匮乏的危险境地。巴拉圭空军的空投补给及时地化解了危局,让第五师一直坚持抵抗玻利维亚军队,直到援军带着补给到达后发起反攻。在对第五师的围攻中,玻利维亚军队战死了2000人,而瓜拉尼人人只死了248人。
在大厦谷战争中,空战并不多见,双方的空军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空中侦察以及对步兵的支援方面,而对争夺制空权、反制对方的作战行动并不热心。而且由于战场区域广大,双方的飞机数量又都不多,两国的飞行员们很难有机会在空中遭遇。但很难有机会并不表示绝对没有,当双方的侦查机或者轰炸机出动执行任务时,战斗机一般都要为其护航,而且战斗机也时常独自出动执行侦查任务。1932年9月30日,巴拉圭空军的一架威佛-73战斗机“有幸”成为了南美洲历史上第一架在空战中被击落的飞机。在与一架维克斯143“玻利维亚侦察兵”战斗机进行空中决斗之后,这架威佛-73在试图着陆时坠毁。到1935年为止,双方空军总共损失了大概50架各种型号的飞机。在大厦谷战争中,没有标准意义上的王牌(五架以上的空战击落记录),战争中最著名的飞行员是玻利维亚空军的拉斐尔•帕文少校,他以三架击落记录成为大厦谷空战中的王者。[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到了1933年,大厦谷地区上空的局势发生了显著的改变。通过阿根廷的居中斡旋,当时的空军强国意大利开始帮助巴拉圭空军改善训练水平以及战斗装备。意大利的战术条令以及可靠、先进的飞机帮助弱小的巴拉圭空军迅速成长起来,突飞猛进的实力很快便超过了他们在安第斯山脉那一边的不友好的邻居。巴拉圭空军换装了五架先进的菲亚特CR.20战斗机,这是一款敏捷的双翼战斗机,发动机是可靠的425马力菲亚特A.20AQ水冷V-12发动机。同时巴拉圭空军还得到了性能优良的贝加马西AP.1单翼攻击机和卡普罗尼Ca.101轰炸/运输机。
除了空军装备以外,意大利人还向巴拉圭陆军提供了许多新式的安萨尔多CV.33超轻型坦克,这种坦克是意大利人在30年代仿造英国卡登-洛德公司生产的马克VI战车而研制生产的。全重3.435吨,乘员2人,射击架上固定有2挺机枪。车全长3.16米,宽1.4米,高1.28米,速度42千米/时,可行驶125千米,装甲厚度6~13.5毫米,可跨越1.45米壕沟、0.62米高墙,使用的是SPACV33式4汽缸引擎,主要用于战场侦察。与马克VI的不同点在于CV.33坦克的装甲防护更强,战斗部的体积更大。意大利人对这种轻型坦克寄予厚望,希望在未来的机械化师中,它能够取代无防护的士兵的位置。然而在大厦谷地区,CV.33却没有什么表现的机会,因为它也遇到了波利维亚坦克所遇到的困难。在战斗中,待在坦克里实在是太热了,而且内部空间也太狭窄了。更重要的是,坦克实在是太容易被步兵击毁了,在亲手摧毁了大量波利维亚坦克之后,瓜拉尼士兵们实在无法对自己军队的这种批着装甲的玩意产生什么信任感。CV.33在大厦谷战争中应用不多的原因还在于它的行程太短,而且还要消耗本就不多的油料,我们都已经知道了,在巴拉圭军队中,油料的最优先使用者是运输车队的卡车。
巴拉圭几乎赢得了大厦谷战争中的每一场战役,通常他们都能够成功地将人数和装备都胜于自己的玻利维亚军队包围然后消灭。总的来说,其获胜的关键在于卓越的领导层以及对当地地理的熟悉。巴拉圭作战部队的最大问题在于他们常常受困于因为没钱而导致的物资贫乏,1932年之后,巴拉圭军队几乎所有的卡车、大炮和轻武器都是来自缴获自玻利维亚的战利品。1935年,巴拉圭军队推进至玻利维亚的维拉-芒兹要塞外围,此要塞横跨在油田的上方。至此,巴拉圭已经占领了大厦谷所有有争议的地区。
然而此时在两国国内,战争引发的狂热还在逐步高涨,一些瓜拉尼政客叫嚣着一定要报复和赔偿,要一个“胜利的和平”好给贫穷的巴拉圭带来财富。他们要求向玻利维亚进军,夺取油田以及圣肥沃的低地省份。而玻利维亚人也是一样的狂热,在战争中失败的玻利维亚将军们先发制人地推翻了政府,然后他们自己挑选了总统的人选。将军们宣称要建立第三军,以代替在战争中遭到重创的前两个军,同时还要进行新一轮的军购。看起来战争无疑是要继续下去了。
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现实是无论玻利维亚还是巴拉圭都已经精疲力竭,国家财政处于破产的边缘,双方总共有八万至十万人失去了生命。巴拉圭俘虏了三万名战俘,光是供养他们就让巴拉圭政府头疼不已了。而且如果要继续向玻利维亚进军的话,巴拉圭人面前横亘着高耸的山脉,而且巴拉圭是一个贫穷的、人口稀少的农业国家,只有国民都待在家里从事农业生产才有收入,因此巴拉圭再也无法承受战争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无法将战争继续下去。
与巴拉圭相比,玻利维亚拥有多得多的人口资源,但不管在公众面前怎么宣传,他们的将军们心里很清楚,只凭这一点是打不赢战争的。由于战争的失败,库特将军的军事生涯毁了,玻利维亚的民选总统也被推翻了,政府和军队都出现了巨大的权力真空,在这个时机面前,任何一个野心勃勃的玻利维亚政治、军事领袖都不愿意离开首都半步。在经济方面,玻利维亚的矿产被抵押了出去,昂贵的武器装备在战争中损失了,军队的士气跌落到了最低点……对两国来说,和平是唯一的出路。[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35年,双方开始举行停火谈判,并最终于1938年在布利诺斯艾利斯签订了《查科和约》。双方都同意将他们的争端提交国际仲裁,由南美洲其它共和国的大使组成的仲裁委员会最终将大部分的争议地区划给了巴拉圭,巴拉圭拥有了大厦谷地区的四分之三,只是将安第斯山脚的区域交给了玻利维亚,这片地区无论从地理上还是历史上看都是属于玻利维亚的。玻利维亚则获得了通往巴拉圭河的一个走廊以及巴拉圭河上的一个港口,同时,玻利维亚还保留了战前已有的,可以自由使用巴拉圭领土上的铁路和航运的权力。
从战后的历史看,大厦谷战争没有胜利者。1936年,巴拉圭自由党的总统阿亚拉以及战争英雄埃斯蒂加里维亚元帅在一场军事政变中被后方的强硬派军官们推翻,因为这些军官认为他们在与玻利维亚的交涉中太软弱了。从此以后,巴拉圭就被经济危机和层出不穷的政变所一直困扰着,直到1954年强有力的斯特罗埃斯纳总统通过军事政变上台,他建立了一个警察独裁国家,直到1989年他被陆军第一司令安德烈斯•罗德里格斯发动的军事政变推翻为止。
玻利维亚的情况也差不多,1936年5月,瑞鲁瓦•托鲁上校领导的左翼阵线取得了政权,推翻了有名无实的总统。此后这个国家就深深地陷入了不断的阴谋和政变之中。
至于大厦谷的石油资源?最后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战争爆发前两国民族主义者政客们煽动性的演讲言犹在耳,可是石油却没开采出几滴来。最初预测大厦谷的地下存在着丰富的油田的石油投机者们承认自己看走了眼,然后离开了这里。留给大厦谷的,只有瓜拉尼人的牛群,白坚木树丛,以及近十万个战死者的鬼魂。
原帖由 sunlibo1986 于 2007-8-9 16:45 发表
P80是它爸爸吧?



是滴,T33前身就是F80,朝鲜战场上著名的油挑子~~:D
油挑子在朝鲜战场:
他有钱买吗???
还好,没有拿个野马什么的出来,至少是:D 喷气飞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