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白领们是怎样被“下流化”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3:40:46
中国青年报    通常情况下,白领们被看作是潜在的“中产阶级”,工作好、收入高,消费能力强,生活也应该相当潇洒。但是最近的一项调查却显示,白领们的消费十分低迷。

一项针对职场白领的调查显示,超过三成的职场白领周末选择在家睡大觉,六成职场白领周末平均花费在200元以下。(《北京晨报》7月29日)

原因呢?窃以为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唐昊的话切中了肯綮。现在的房价持续升高,迫使白领们透支了以后几十年的打工收入。本来,用这些收入他们可以再教育、投资、创业进而寻求进一步上升的路径。可惜,他们被透支了发展的路径和可能性。按照唐昊先生的见解,中国社会这二十几年培养起来的潜在的中产阶级的发展权被剥夺了。在如此的经济压力和权利剥夺之下,他们哪里还有多少钱可供周末潇洒地消费?而这伤害的不仅是白领阶层的生活,还导致了时常被挂在很多人嘴边的“内需不足”。

白领们被房价“捕获”的困境让笔者想起了日本学者三浦展在《下流社会》中的描述:随着日本社会的个人所得、学历、生活需求等差距越来越大,日本社会的中产阶级正出现“上流”与“下流”的两极分化。而且,跻身“上流”的凤毛麟角,沦入“下流”的却源源不断。因此三浦展认为日本社会正在“下流化”而成为“下流社会”。

中国社会何尝不是?只不过,日本是在形成了稳定的“中流社会”之后,出现了“下流化”的趋势,而中国,从白领阶层这个潜在的中产阶级发展权被剥夺的情况看,尚未形成“中流社会”就开始“下流化”了。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晓虹主持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五大城市中,中产阶级或中产阶层的百分比为11.9%。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也曾称我国新阶层大约有5000万人,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构成,加上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总人数在1.5亿左右。虽然这两个结果都备受质疑,有人认为中国并没有那么多的中产阶层,但是即便果真有那么多中产阶层,与日本一亿人口左右的“新中间层”所占的人口比例依然相差甚远,中国远没有形成一个“中流社会”。

不仅如此,与日本弥补分化鸿沟的努力相比,我们在阻止“下流化”趋势上显得无所作为。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收入再分配调查”,虽然基尼系数一度上升到0.498,但是经过税收调节和社会保障再分配之后,日本的基尼系数为0.322。而中国呢?中国的基尼系数早在2000年就冲破了0.4的国际警戒线。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再分配调节明显乏力,甚至,中国的税收政策被形容为“劫贫济富”,而不成熟的社会保障体系则仅局限于城市。显然,中国的两极分化趋势更加严重,调和因素不仅失灵,还背道而驰。看来,白领们只好“下流化”下去了。中国青年报    通常情况下,白领们被看作是潜在的“中产阶级”,工作好、收入高,消费能力强,生活也应该相当潇洒。但是最近的一项调查却显示,白领们的消费十分低迷。

一项针对职场白领的调查显示,超过三成的职场白领周末选择在家睡大觉,六成职场白领周末平均花费在200元以下。(《北京晨报》7月29日)

原因呢?窃以为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唐昊的话切中了肯綮。现在的房价持续升高,迫使白领们透支了以后几十年的打工收入。本来,用这些收入他们可以再教育、投资、创业进而寻求进一步上升的路径。可惜,他们被透支了发展的路径和可能性。按照唐昊先生的见解,中国社会这二十几年培养起来的潜在的中产阶级的发展权被剥夺了。在如此的经济压力和权利剥夺之下,他们哪里还有多少钱可供周末潇洒地消费?而这伤害的不仅是白领阶层的生活,还导致了时常被挂在很多人嘴边的“内需不足”。

白领们被房价“捕获”的困境让笔者想起了日本学者三浦展在《下流社会》中的描述:随着日本社会的个人所得、学历、生活需求等差距越来越大,日本社会的中产阶级正出现“上流”与“下流”的两极分化。而且,跻身“上流”的凤毛麟角,沦入“下流”的却源源不断。因此三浦展认为日本社会正在“下流化”而成为“下流社会”。

中国社会何尝不是?只不过,日本是在形成了稳定的“中流社会”之后,出现了“下流化”的趋势,而中国,从白领阶层这个潜在的中产阶级发展权被剥夺的情况看,尚未形成“中流社会”就开始“下流化”了。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晓虹主持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五大城市中,中产阶级或中产阶层的百分比为11.9%。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也曾称我国新阶层大约有5000万人,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构成,加上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总人数在1.5亿左右。虽然这两个结果都备受质疑,有人认为中国并没有那么多的中产阶层,但是即便果真有那么多中产阶层,与日本一亿人口左右的“新中间层”所占的人口比例依然相差甚远,中国远没有形成一个“中流社会”。

不仅如此,与日本弥补分化鸿沟的努力相比,我们在阻止“下流化”趋势上显得无所作为。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收入再分配调查”,虽然基尼系数一度上升到0.498,但是经过税收调节和社会保障再分配之后,日本的基尼系数为0.322。而中国呢?中国的基尼系数早在2000年就冲破了0.4的国际警戒线。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再分配调节明显乏力,甚至,中国的税收政策被形容为“劫贫济富”,而不成熟的社会保障体系则仅局限于城市。显然,中国的两极分化趋势更加严重,调和因素不仅失灵,还背道而驰。看来,白领们只好“下流化”下去了。
每天上网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五年内不知结婚为何物,没什么具体的人生计划,讨厌和别人比较……郭默默觉得每条都是自己的真实写照,他说:“还没爬到中层,就开始往下掉了。”(中国青年报/图;国新/摄)

以下哪些选项符合你现在的生活状态?

没有具体的人生计划 58.5%

喜欢独处 52.8%

对国家大事没兴趣 51.3%

讨厌和别人比较 40.4%

嫌麻烦、懒得出门、不修边幅38.3%

不想外出工作 35.0%

“还以为自己是个准精英,没想到已经沦为‘下流社会’的骨干分子了!”27岁的广告公司文案陈润道感叹。陈润道刚刚做完一套同事转发来的“下流社会自测题”,提交答卷后,发现电脑屏幕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恭喜你,你就是“下流社会”的一分子!

这套根据经济收入、价值观、生活习惯等来判断社会阶层的自测题近来正通过邮件、BBS在青年人当中广泛传播。“下流社会”是相对于“上流社会”的一个特定概念,来源于2005年轰动日本的畅销书《下流社会》,意指大量年轻人在空前严酷的竞争压力下,逃避做事业和家庭顶梁柱的责任,在工作、婚恋、学习中自我放弃,最终导致从社会中间层向下滑落。


“对人生缺乏热情”被认为是“下流社会”的最大特点。有评论认为,之所以说年轻一代源源不断地落入“下流社会”,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比上一代人的收入低,更在于他们的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意愿、学习意愿、消费意愿等的全面下降。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日前与腾讯新闻中心联合进行了一项在线调查(4130人参加)——“你对人生缺乏热情吗”,结果显示,71.0%的人认为现实生活中充满了焦虑,55.0%的人对人生缺乏热情。


“还没爬到中层,就开始往下掉了”


26岁的郭默默说自己的理想不高,“也就是想当中产阶级,老美那样的中产太遥远的话,就当个社会中间层好了,有个小房子,有点儿小存款,再有个小车,那就很美满了。”但一做自测题,郭默默发现,其实中间阶层的梦想也很遥远。


每天上网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五年内不知结婚为何物,没什么具体的人生计划,讨厌和别人比较……郭默默觉得每条都是自己生活的真实写照,他哭丧着脸说:“还没爬到中层,就开始往下掉了。”


但郭默默觉得这样的“下流状态”在年轻人中挺普遍的,“不是我们甘愿往下出溜,而是生活就是这样的”。

刚毕业时,郭默默去了一家大型民营IT公司,每月拿几千元薪水,“那时心气很高,觉得只要奋斗几年就会从外地穷学生变成体面白领,过上不错的生活。”但毕业3年了,郭默默发现根本就是入不敷出,“房租、交通费、生活费,每个月还要给家里寄些钱,3年下来,存款竟然都没冲上5位数!”


上个月,郭默默跳槽到一家小公司当部门经理。“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但“部门经理”这个头衔并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住月租1500元的职工宿舍楼,每天挤公交车上班,能叫中间阶层吗?”

工资没涨多少,生活成本却持续飙升。郭默默和女朋友从大学起谈恋爱到现在,已经7年了,但到现在都还买不起房子。至于结婚的事,他一直不敢提。“她有时也会说先租房子没关系啊,但我总觉得太委屈她,唉,说起这个就郁闷。”郭默默不知道自己五年以后的生活是什么样,也不愿意想,反正过好现在就可以了。


“不是我们努力不努力的问题,而是生活压力太大了,尤其对家境不富裕的年轻人来说。不管怎么努力,好像目标总是越来越远。刚毕业的时候,30万元可以买个郊区小房子,现在呢,只够买个厨房了吧?”郭默默的女朋友小倩说。

“下滑就下滑吧,自得其乐也挺好”


陈润道貌似“中间阶层”,可一做完测试,他立刻心甘情愿接受了“下滑”的符号。


月薪7000元,两年前父母帮忙交了房子首付,陈润道的生活挺让人羡慕的,但他还是会时常觉得很“郁闷”。广告业竞争激烈,还是个吃青春饭的行业。工作没几年,他已经成“老人”了。眼看着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拨一拨地来了又去,而他还在创意组长的位置上原地不动。上面有创意总监霸着,下面更年轻的虎视眈眈,职业焦虑一年强于一年。再过几年去哪儿?现在博士找工作都不容易,更别说跳个好地方。


感情生活也不如意。陈润道一年前跟女友分手后,现在还是“孤家寡人”。“暂时不考虑感情问题,事业没基础,房子还有25年贷款,连个奇瑞QQ都没有,拿什么跟人谈恋爱?”陈润道说自己不敢想结婚的事情。“我总觉得现在根本没有什么心理准备,去承担一个家庭啊,养家糊口什么的,太累了。更没想要小孩,现在自己都觉得工作压力大,生活累,等我小孩长大了,我估计连给他买房的首付都没有呢。”


说起进修、学习这样的话题,陈润道有些嗤之以鼻。“咳,什么学历都是没用的,到了社会上,讲的是人脉,讲的是实力。”陈润道举大学同学姜飞为例。


姜飞毕业后去了家台湾公司,随后又跳到一家日本企业。几年下来,连个小课长都没混上,每月挣的钱交了房租后便所剩无几。2004年,姜飞一狠心辞职去读MBA。“现在MBA不值钱了,就业也不容易,跟家里借的10万元学费,现在还没还上呢。”


姜飞重找工作时的一句感慨让陈润道记忆犹新,“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一个锤子,把你的理想坛子一个个击碎!”


陈润道和姜飞都觉得在当前社会压力太大,所以不抱什么中产梦想了,“下滑就下滑吧,自得其乐也挺好”。


他俩现在对什么事情兴致都不大,最大的爱好是睡觉和玩游戏。“每天工作累得半死,休息天就在家睡大觉,平时晚上就上网打游戏,偶尔聊天,在公司脑汁都耗尽了,回家就什么都不想了。”


“我心安理得地接受现实。”陈润道说。


57.6%的人认为“下滑”源于对空前压力的反抗


在本次调查中,过半的受访者都承认自己身上的“下滑”标签。


在“哪些选项符合你现在的生活状态”一项,“没有具体的人生计划”占到58.5%,“喜欢独处”也有过半选择,占52.8%,其他还包括“对国家大事没兴趣”(51.3%),“讨厌和别人比较”(40.4%),“嫌麻烦、懒得出门、不修边幅”(38.3%)等。

71.0%的人认为“现实生活中充满了焦虑”,“年轻的一代普遍缺乏安全感”的选择也高达65.7%。


尽管多数人觉得“社会发展就该一代比一代更强”(56.4%),但现在不少年轻人还是坦然承认,自己这一代跟父辈们相比“差了很多”。这些差距包括:不想承担责任(63.8%)、生活能力下降(55.9%)、对人生缺乏热情(55.0%)、工作、学习意愿下降(52.0%)、目标感不强(50.8%)等。


工作生活的压力太大,是受访者认为年轻人“下滑”的主要原因。调查中,57.6%的人认为这种状态是年轻人“对空前压力的反抗”,另有39.2%的人认为“是社会留给年轻人的空间太小了”。至于“物质条件提高了,没必要再打拼”的说法,只得到了27.3%受访者的认同。

(作者:林蔚)
房价、教育、医疗,三座大山压着,怎么上流得起来?
]]
执政者先检讨自己的调控政策和教育政策吧
三座大山;funk :L
不用三座大山,一座就够!:L
  这年头,只有犯贱才是时尚。
我也在下流化:L :Q 无力的挣扎着
就房价也压死很多所谓的白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