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疑案之:卢俊义上梁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6:07:40
《水浒》疑案之:卢俊义上梁山
  
  上次说到的“生辰纲”事件可以认为是梁山时代的开始,这次要说的卢俊义上梁山可以看作是梁山时代的辉煌。巧合的是这两件事都和大名府有关系,而大名府的地方长官作者给他的名字是:梁中书。呵呵!是否可以理解为水泊梁山中,到处都是无巧不成书呢?卢俊义上梁山有很多疑点;从字面意思看,最大的疑点就是明明是“梁山好汉”把这位卢员外害的家破人亡,但是我们的卢员外竟然甘心情愿的和这帮“仇人”称兄道弟,这个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吗?当然还有很多小的疑点,下面我会以一一列举。
  
  疑点一:为何选择卢俊义
  书中是这样引出卢俊义的:一日,请到一僧,法名大圆,乃是北京大名府在城龙华寺法主;只为游方来到济南,经过梁山泊,就请在寨内做道场。因吃斋闲语间,宋江问起北京风土人物。那大圆和尚说道:“头领如何不闻河北玉麒麟之名?”宋江听了,猛然省起,说道:“你看我们未老,却恁地忘事!北京城里是有个卢员外,双名俊义,绰号玉麒麟;是河北三绝;祖居北京人氏;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对!梁山泊寨中若得此人时,小可心上还有什么烦恼不释?”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前面的事情:一个叫段景柱的偷了一匹好马想以此为上梁山的筹码,当然这个是他自己在宋江跟前说到的,至于是不是真实想法现在已经没法说了,反正这样一件事引出了一个叫“曾头市”的番邦组织(这个书中有交代),然后说了些侮辱梁山的话语,然后晁盖出兵攻打曾头市未果,反而搭上了性命。由此,梁山上面临着第二次的组织机构重组,卢俊义在这样一个时间出现在了宋江的视线里。
  
  卢俊义被成为“河北三绝”,但是在之前的很多次行动中,为何从来没提到过。按无斋主人的说法,是宋江为了解套,这个说法勉强成立。问题是凭当时梁山和宋江的实力,抓住史文恭根本不用别人帮忙的。再说“河北三绝”,如果卢俊义是一绝的话,那么另外两绝应该也是人。既然是网罗人才,为何却不理会另外两个人呢?甚至后面根本就再也没有提及这个词?既然是并称,那么另外两个应该从出身等都不在卢俊义之下,为何不三人通吃呢?
  
  疑点二:卢俊义为何上当
  书中在这一段上对卢俊义的描写根本感觉不到他有何文韬,难道只是为了衬托吴用的吗?若是这样的话,哪又何必让燕青点破呢?再有,无论计谋再高,若是卢俊义根本不见,岂不是根本没戏唱了吗?卢俊义好端端的却为何轻信一个江湖神棍的胡言论语呢?卢俊义更不会傻到连那个都看不出吧?哪也有点太对不起自“三绝”的称号了吧?
  
  疑点三:那首诗到底要说明的是什么?
  
  芦花滩上有扁舟,
  俊杰黄昏独自游。
  义到尽头原是命,
  反躬逃难必无忧。
  
  中国古代文人将藏头诗这样文字游戏已经玩烂了,卢俊义怎么说也是富甲一方,平日里这样应酬应该也是不断的,这种小儿科的把戏却为何能把他迷住呢?那么这首诗到底要给卢俊义传达什么信息呢?
  
  疑点四:避难人选为何是李固
  书中对于李固的描写应该是不会武功的,只是个会计之类的,而且对于东南避难这件事情上,李固表现的是很不情愿去的,但是卢俊义却非要李固一同前往,而将那个自告奋勇的随从燕青放在家里。更奇怪的是,燕青在家干的却是李固的活,而且卢俊义宁可再请个会计也非要带李固一起,而给出的解释却是非常牵强的,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想到这样的事情李固应该不是第一次了,而且李固非常清楚要去干什么,所以宁可得罪主人也不想去,那么他们到底是去干什么呢?
  
  疑点五:为何选择必经梁山的路线
  从大名府到泰安州,应该说不只一条路,但是卢俊义为何选择了一条必经梁山的路线呢?而且更奇怪的是,走到梁山跟前的时候,非但没听当地店小二的话,悄悄过去,反而变本加厉的在每个车上插上了卢俊义的旗号,这样的行为实在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难道真的是艺高人胆大吗?上的梁山后,为何又先放李固回家,而自己独自逗留在山上,难道他不知道这里是贼窝吗?再有,留在山上这些天他都在干什么呢?不会只是没法脱身吧?下山后卢俊义真的是直接回大名府的吗?
  
  疑点六:大名府对卢俊义为何只判不杀
  我们知道,卢俊义回到大名府后就被抓了,一方面是李固想用这次机会直接把卢俊义搞死在牢里,另一方面是梁山当然是要保住卢俊义的命,最终的结果是发配。当然,在途中被救,但是随即又被抓,这次是准备正法的,却又被石秀搅局,当然结果是几个人一起被抓。但是这次却出人意料的将其放在只是收监却再没提正法的事情。这又是为什么呢?等到卢俊义被解救后,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李固和自己的老婆一起干掉,他和李固之间到底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疑点七:为何是卢俊义抓住史文恭
  梁山大破曾头市后,几乎所有的眼睛都只是盯着一个人,那就是史文恭,却偏偏让卢俊义给抓住了,当然是伏击成功的,但是为什么是卢俊义伏击成功而不是直接被宋江抓住呢?难道只是卢俊义运气好吗?卢俊义又是如何选择伏击地点的呢?卢俊义和史文恭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上面所述大概就是我看到的关于卢俊义上梁山前后的一些可疑的地方,故事大家都是很熟悉的了,如果仅仅从宋江解套来说明卢俊义上梁山的话,未免有些简单了,对卢俊义而言也有些牵强了。一如往常,又我来重新说明卢俊义为什么上梁山,来解释上面所有我提出的疑点。
  
  要解释这些疑点,我们需要先了解几点问题,这些问题了解后,我们再解释上面的疑点。说起来有些远了,这里需要点历史背景知识。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对一种生活用品都实行专卖制度,那就是盐。中国内陆能生产盐的地方屈指可数,除解州岩池的岩盐、用井盐水熬制成的四川井盐等有限的内陆产盐地外,内陆其他地方盐的供应,只能依靠沿海的海盐。将解州的盐池、四川的井盐这些为数不多的盐产地置于国家控制之下可谓轻而易举,同时掌控短短的海岸线也不是难事。进一步说,长江以南的大部分海岸线没有宽阔的海滩,不适合制盐,事实上只要控制了河北至淮南的海岸线,便已达到大半数目。这样一来,国家控制了盐,便可不计生产成本,任意地抬高价格。朝廷自然对此极为关注,实行盐业专控专卖,这给朝廷财政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如此同时,也滋生了贩卖私盐这类重大的社会问题。例如私盐比朝廷规定的价格便宜一半,如卖出朝廷专卖额的一半,那么私盐贩卖组织便可获得相当朝廷专卖收入四分之一的利润。唐代至宋代,民间商业繁荣发达,商人担负着全国范围的商品流通,许多人获得朝廷许可贩盐。在这种情况下,正规商人和非法商人都走私盐是很正常的,谁都不能断定商人们平时与私盐毫无瓜葛,即使是很普通的商人,一旦生活窘迫便转为黑市商人,开始染指朝廷的专卖商品——盐,由此获得的巨大利益,孕育出了固定的黑市商人组织,他们几乎成为半是盗贼的商人,朝廷方面当然要严厉取缔这些组织,这致使他们为自我防护卫而秘密结社,对抗朝廷,在为长期扰乱社会的顽症。梁山泊在中国历史上发挥最大作用的时期,大约是从公元九世纪末的晚唐时期和公元十二世纪两宋交替时期。巧合的是几乎推翻大唐统治的黄巢起义九发生在梁山泊附近,造成这个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当时的梁山泊至黄河河口一带,沿渤海湾以私盐贩卖为途径走私盐的黑市商人势力不断扩大,从而变成政府难以控制的半自由走私区,而梁山泊正是政府和走私商两股势力不断冲突的地区。《水浒》中所描述的那些盗贼聚集地的分布地区,与晚唐反政府武装(既黑市盐商)的分布几乎完全一致。
  
  知道了上面的历史背景知识后,让我们重新来考虑有关卢俊义的那些疑点。我还是以小胡子侦探的方式重新论述这个故事。
  
  让我们重新来看选择卢俊义时的情景,一个叫大圆的和尚从大名府到济南去的途中,给晁盖做了一次法式,事后闲聊中提到了卢俊义,这里就不谈有关大圆身上的疑点了,就看宋江听到卢俊义后的表现:
  宋江听了,猛然省起,说道:“你看我们未老,却恁地忘事!北京城里是有个卢员外,双名俊义,绰号玉麒麟;是河北三绝;祖居北京人氏;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对!梁山泊寨中若得此人时,小可心上还有甚麽烦恼不释?”
  先是猛然省起,然后说了卢俊义的身世背景,最后说的那句话可算是意味深长了:“梁山泊寨中若得此人时,小可心上还有甚麽烦恼不释?”当时摆在梁山泊上最大的烦恼基本上是这样几个;一、晁盖死了,留下遗嘱说谁抓住史文恭谁就是梁山之主,也就是说宋江现在老大的位置还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二、梁山人马膨胀太厉害,仅仅是靠抢劫基本上已经没法维持组织的正常运作了(这个问题应该说晁盖后期就已经凸显出来了,只是晁盖一时也没想到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这两个都是关系梁山生死存亡的大事,那件都不能掉以轻心。在梁山生死存亡之极,卢俊义入伙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并且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记得以前看过一本关于《水浒》的评论中,提到让卢俊义上山就是为了让他抓史文恭从而为宋江解套,但是如果宋江不想做梁山泊的老大的话,这个或许有可能,但是问题是宋江根本就没想让出老大的位置,如果只是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的话,岂不是自找麻烦吗?而且谁也不能保证卢俊义就一定能抓住史文恭。那么就剩下第二个问题了,解决梁山上面临的财务危机。
  卢俊义是大名府的首富,请他上山来必定能带不少财产一起过来,不能说解决,起码是缓解吧,但是如果卢俊义的财产都是固定资产(比如土地,这个可以参考《红楼梦》中的贾府,靠收地租的),这个岂不是跟没有一样,政府当然不会保护通缉犯的田产地契了,并且很有可能直接没收成为国有资产,这个对梁山来说根本还是没用的,你总不能指望梁山上每年派众多小弟到大名府去收卢俊义的田租吧?那么就卢俊义就只能是做生意的,也就是所谓流通领域的,书中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卢俊义到底是做什么生意的。
  让我们把目光回到现代社会,现在的黑帮(比如香港洪兴)都会做什么生意呢?这个大概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正道的生意,也就是所谓掩人耳目的合法生意,这类生意通常都是不怎么赚钱的;另一类就是非法的,比如军火、毒品、伪钞、走私等,这些才是真正的财富源泉。将上述非法生意放到北宋那个年代来考虑的话,军火无非就是铁制冷兵器,这些在一般的铁匠铺就能搞定,根本没很庞大的市场。毒品估计那个时代还没有,所以也是不可能的。至于伪钞,中国古代一直都是铜本位的货币流通体系,所以伪钞也不现实。那就只剩下走私了。考虑到梁山泊的地理位置,宋江最想也是最容易做的生意自然是走私食盐了,对于梁山泊而言,这个可谓是一本万利的生意,而且他们几乎具备所有走私所需要的条件,就差一个懂行的家伙带着他们进入这样一个行业,而梁山上的那些大哥们,很有可能以前就有从事过这个行业的家伙,比如刘唐之辈,但是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出出力拉拉车等最基础的工作,根本没法接触或者了解到走私行业的深层行规的。
  由此我大胆推测,卢俊义所从事的商业活动基本上可以确定为走私私盐,深知这个行业的潜规则并且很有可能还控制着很大的私盐市场。
  那么宋江又是如阿得知这个消息的呢?这就让我想到了段景柱这个家伙,一个在北方贩马偷马的马贩子,偶然间得到了一批好马,想以这样的礼物给宋江作为本人上入伙梁山泊的筹码。但是仅仅是一匹好马这么简单吗?且看段景柱如何言语:“小人姓段,双名景住。人见小人赤发黄须,都唤小人为‘金毛犬’。祖贯是涿州人氏。生平只靠去北边地面盗马。今春去到枪竿岭北边,盗得一匹好马,雪练也似价白,浑身并无一根杂毛。头至尾,长一丈,蹄至脊,高八尺。那马一日能行千里,北方有名,唤做‘照夜玉狮子’,乃是大金王子骑坐的,於在枪竿岭下,被小人盗得来。江湖上只闻及时雨大名,无路可见,欲将此马前来进献与头领,权表我进身之意。不期来到凌州西南上曾头市过,被那‘曾家五虎’夺去了。小人称说梁山泊宋公明的,不想那厮多有污秽的言语,小人不敢尽说。逃走得脱,特来告知。”
  这里段景柱先说明了这匹马是大金王子的坐骑,然后说明了得马的地方叫做枪竿岭。后面说了马原本是要给宋江的,却被曾头市抢走了。那么段景柱带来的只有一匹好马吗?我想远远不只,他带来的还有北方私盐市场的消息以及掌控这个市场的那些盐商的联络方式。也就是说,谁掌握了这个,就等于掌握了整个北方私盐市场。当然这个应该是一本类似花名册的东西,很可能也是从大金王子哪里一起得到的。路途中段景柱很可能翻看过,记住了里面有卢俊义(或者还有史文恭)的名字和联络方式。急于解决梁山财务问题的晁盖这才匆忙出兵攻打曾头市的。后面的事情就和树上交代的一样了。直到晁盖归西大圆和尚又一次提到卢俊义的时候,宋江才恍然大悟的想起了这件事。如果没法抢回花名册不如先让卢俊义上山,但是这样的人物,接近都很难,更何况是邀请上山呢?于是就有了后面吴用下山算命的这一段啼笑皆非不伦不类的邀请方式。至于算命先生以及说的那些话,其实都是联络暗语,就像《林海雪原》中的那段“天王盖地虎……”一样,无非是告诉卢俊义有通道中人找他有事。不然的话,就算吴用喊破嗓子,卢俊义直接给个不理,吴用不也就没戏唱了。下面卢俊义和吴用的对话,其实根本就是一场只有行内人才听得懂的术语,大概交代的是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以及相互试探对方是否真的是组织中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因为卢俊义的那个八字,晓风稍稍懂点八字,按照卢俊义说的:“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根本就没有。小心行的万年船,八字说出后,可能下面应该不是吴用说的那句,一项谨慎的卢俊义的神经马上绷紧了,他开始怀疑吴用是否真是私盐行业内的人了。于是当吴用说到财产的时候,卢俊义马上说了这样的话:“先生差矣。卢某生於北京,长在豪富;祖宗无犯法之男,亲族无再婚之女;更兼俊义作事谨慎,非理不为,非财不取:如何能有血光之灾?”吴用也感觉到了自己可能露了什么马脚,想赶紧走人,但是他又有点不甘心,毕竟大话已经放出去了,于是在墙上写了那首看似藏头的诗:芦花滩上有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义到尽头原是命,返躬逃难必无忧。如果以这样一首诗来定卢俊义的罪,我想再蠢的官吏也不会干的。第一、诗不是卢俊义写的,这个对照笔记就可以了;第二、明显是栽赃卢俊义的。所以,用这样一首诗来让卢俊义上山几乎诗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来理解这首诗呢?当然还要配合吴用那句:“只除非去东南方巽地一千里之外,可以免此大难。”大名府东南方千里之外是什么地方,几乎就是沿渤海湾私盐生产基地了。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理解了:也就是属于卢俊义的那块私盐生产基地出问题了,我这次来就是要告诉你这个的,去不去是你自己看着办吧?说完就匆匆走了。
  得到这样的消息后,卢俊义当然就急了,这样一来,等于是断了自己的财路,虽然说自己现在已经将大部分资金洗干净了,投资在别的项目上,但是如果没有私盐这项收入的话,估计资金的周转上一定会出现问题的,很多已经启动的项目只有停工了,当然还包括从银行的贷款等等,这样不就等以宣布我卢俊义破产吗?当然不行。但是为什么带李固去而不带燕青去呢?并且李固表现的很不乐意的样子。这个说明作为财务总监的李固知道这样的事情,而作为公关部经理燕青对于这份隐形收入还不是很清楚。所以这样的事情自然是要带李固去,燕青要求要去而卢俊义不让,给燕青的解释就是:“便是我买卖上不省得,要带李固去;他须省得,便替我大半气力;因此留你在看守。自有别人管帐,只教你做个桩主。”
  至于路线选择上为什么经过梁山泊,我想他应该是想去找林冲,当然这样走的话很有可能还要路过一下曾头市,顺便去看史文恭。因为据说这三个人都是周侗的徒弟(还包括后期的岳飞等人)。估计是去证实他从吴用哪里听到的消息是否准确,估计和史文恭搞的很不愉快,到了梁山上后又从林冲哪里听了些关于史文恭的不轨行为(这个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当初王伦如此刁难林冲,林冲还是忍气吞声的在他手下干活,这个以后写林冲的时候再详细说明),才让卢俊义起了要杀史文恭的心思。至于到了梁山跟前之所以么听店小二的话而挂出卢俊义的旗号,其实是给私盐组织看的。这点恰巧被梁山利用而已。在梁山的那几十天里,宋江吴用等估计也将他们掌握的有关信息告诉了卢俊义,并且以贩卖私盐的罪名要挟卢俊义入伙。当然花名册毕竟不在他们手里,而且宋江本身也是通缉犯,告状顶多也就是匿名信什么的。这个估计卢俊义是有准备的。当然卢俊义留下也是有条件的,就是让李固先走,目的很简单,就是去把该作的事情做了。而吴用自作聪明的在金沙滩上给李固说的那些话,其实李固小子比他吴用清楚多了,心里明镜似的。不过李固也开始打他的小算盘了。那就是如果卢俊义真的落草梁山,他就可以顶替卢俊义在大名府的位置了。
  后面的卢俊义入狱其实是有多方面原因的;第一、李固想顶替卢俊义;第二、史文恭也想先先下手为强;第三、梁山估计也写了相关匿名信的,但是梁山估计并没有想真的搞死卢俊义。于是几次三番的折腾后,梁山感觉火候到的时候,不惜人力物力将卢俊义从大牢里捞了出来。有梁山和燕青的消息,李固自然是个死,李固的死其实是不自量力的结果造成的。下来就是史文恭了,卢俊义是报仇,但是需要借助梁山的力量,而宋江却是为了那个财路,其实宋江想的很清楚。大家都是在江湖上混的,如今即便是我把老大的位置让给你卢俊义做,量你卢俊义也没这个胆做。而且宋江在打曾头市的时候很自信自己的手下能抓住史文恭,但是没想到的是这个史文恭太勇猛了,最终还是被他跑掉了。而卢俊义以逸待劳的做好伏击准备,等你史文恭进我的包围圈…………之后,花名册自然是在卢俊义手中,后来自然是给了燕青的。置于后面卢俊义为什么没做老大,那是他老人家对于梁山上的政治格局看的清楚明白。并且,卢俊义也想借助梁山的力量摆脱私盐组织的控制,这个也是为什么他后面宁可死也要做官的原因之一吧!《水浒》疑案之:卢俊义上梁山
  
  上次说到的“生辰纲”事件可以认为是梁山时代的开始,这次要说的卢俊义上梁山可以看作是梁山时代的辉煌。巧合的是这两件事都和大名府有关系,而大名府的地方长官作者给他的名字是:梁中书。呵呵!是否可以理解为水泊梁山中,到处都是无巧不成书呢?卢俊义上梁山有很多疑点;从字面意思看,最大的疑点就是明明是“梁山好汉”把这位卢员外害的家破人亡,但是我们的卢员外竟然甘心情愿的和这帮“仇人”称兄道弟,这个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吗?当然还有很多小的疑点,下面我会以一一列举。
  
  疑点一:为何选择卢俊义
  书中是这样引出卢俊义的:一日,请到一僧,法名大圆,乃是北京大名府在城龙华寺法主;只为游方来到济南,经过梁山泊,就请在寨内做道场。因吃斋闲语间,宋江问起北京风土人物。那大圆和尚说道:“头领如何不闻河北玉麒麟之名?”宋江听了,猛然省起,说道:“你看我们未老,却恁地忘事!北京城里是有个卢员外,双名俊义,绰号玉麒麟;是河北三绝;祖居北京人氏;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对!梁山泊寨中若得此人时,小可心上还有什么烦恼不释?”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前面的事情:一个叫段景柱的偷了一匹好马想以此为上梁山的筹码,当然这个是他自己在宋江跟前说到的,至于是不是真实想法现在已经没法说了,反正这样一件事引出了一个叫“曾头市”的番邦组织(这个书中有交代),然后说了些侮辱梁山的话语,然后晁盖出兵攻打曾头市未果,反而搭上了性命。由此,梁山上面临着第二次的组织机构重组,卢俊义在这样一个时间出现在了宋江的视线里。
  
  卢俊义被成为“河北三绝”,但是在之前的很多次行动中,为何从来没提到过。按无斋主人的说法,是宋江为了解套,这个说法勉强成立。问题是凭当时梁山和宋江的实力,抓住史文恭根本不用别人帮忙的。再说“河北三绝”,如果卢俊义是一绝的话,那么另外两绝应该也是人。既然是网罗人才,为何却不理会另外两个人呢?甚至后面根本就再也没有提及这个词?既然是并称,那么另外两个应该从出身等都不在卢俊义之下,为何不三人通吃呢?
  
  疑点二:卢俊义为何上当
  书中在这一段上对卢俊义的描写根本感觉不到他有何文韬,难道只是为了衬托吴用的吗?若是这样的话,哪又何必让燕青点破呢?再有,无论计谋再高,若是卢俊义根本不见,岂不是根本没戏唱了吗?卢俊义好端端的却为何轻信一个江湖神棍的胡言论语呢?卢俊义更不会傻到连那个都看不出吧?哪也有点太对不起自“三绝”的称号了吧?
  
  疑点三:那首诗到底要说明的是什么?
  
  芦花滩上有扁舟,
  俊杰黄昏独自游。
  义到尽头原是命,
  反躬逃难必无忧。
  
  中国古代文人将藏头诗这样文字游戏已经玩烂了,卢俊义怎么说也是富甲一方,平日里这样应酬应该也是不断的,这种小儿科的把戏却为何能把他迷住呢?那么这首诗到底要给卢俊义传达什么信息呢?
  
  疑点四:避难人选为何是李固
  书中对于李固的描写应该是不会武功的,只是个会计之类的,而且对于东南避难这件事情上,李固表现的是很不情愿去的,但是卢俊义却非要李固一同前往,而将那个自告奋勇的随从燕青放在家里。更奇怪的是,燕青在家干的却是李固的活,而且卢俊义宁可再请个会计也非要带李固一起,而给出的解释却是非常牵强的,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想到这样的事情李固应该不是第一次了,而且李固非常清楚要去干什么,所以宁可得罪主人也不想去,那么他们到底是去干什么呢?
  
  疑点五:为何选择必经梁山的路线
  从大名府到泰安州,应该说不只一条路,但是卢俊义为何选择了一条必经梁山的路线呢?而且更奇怪的是,走到梁山跟前的时候,非但没听当地店小二的话,悄悄过去,反而变本加厉的在每个车上插上了卢俊义的旗号,这样的行为实在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难道真的是艺高人胆大吗?上的梁山后,为何又先放李固回家,而自己独自逗留在山上,难道他不知道这里是贼窝吗?再有,留在山上这些天他都在干什么呢?不会只是没法脱身吧?下山后卢俊义真的是直接回大名府的吗?
  
  疑点六:大名府对卢俊义为何只判不杀
  我们知道,卢俊义回到大名府后就被抓了,一方面是李固想用这次机会直接把卢俊义搞死在牢里,另一方面是梁山当然是要保住卢俊义的命,最终的结果是发配。当然,在途中被救,但是随即又被抓,这次是准备正法的,却又被石秀搅局,当然结果是几个人一起被抓。但是这次却出人意料的将其放在只是收监却再没提正法的事情。这又是为什么呢?等到卢俊义被解救后,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李固和自己的老婆一起干掉,他和李固之间到底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疑点七:为何是卢俊义抓住史文恭
  梁山大破曾头市后,几乎所有的眼睛都只是盯着一个人,那就是史文恭,却偏偏让卢俊义给抓住了,当然是伏击成功的,但是为什么是卢俊义伏击成功而不是直接被宋江抓住呢?难道只是卢俊义运气好吗?卢俊义又是如何选择伏击地点的呢?卢俊义和史文恭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上面所述大概就是我看到的关于卢俊义上梁山前后的一些可疑的地方,故事大家都是很熟悉的了,如果仅仅从宋江解套来说明卢俊义上梁山的话,未免有些简单了,对卢俊义而言也有些牵强了。一如往常,又我来重新说明卢俊义为什么上梁山,来解释上面所有我提出的疑点。
  
  要解释这些疑点,我们需要先了解几点问题,这些问题了解后,我们再解释上面的疑点。说起来有些远了,这里需要点历史背景知识。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对一种生活用品都实行专卖制度,那就是盐。中国内陆能生产盐的地方屈指可数,除解州岩池的岩盐、用井盐水熬制成的四川井盐等有限的内陆产盐地外,内陆其他地方盐的供应,只能依靠沿海的海盐。将解州的盐池、四川的井盐这些为数不多的盐产地置于国家控制之下可谓轻而易举,同时掌控短短的海岸线也不是难事。进一步说,长江以南的大部分海岸线没有宽阔的海滩,不适合制盐,事实上只要控制了河北至淮南的海岸线,便已达到大半数目。这样一来,国家控制了盐,便可不计生产成本,任意地抬高价格。朝廷自然对此极为关注,实行盐业专控专卖,这给朝廷财政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如此同时,也滋生了贩卖私盐这类重大的社会问题。例如私盐比朝廷规定的价格便宜一半,如卖出朝廷专卖额的一半,那么私盐贩卖组织便可获得相当朝廷专卖收入四分之一的利润。唐代至宋代,民间商业繁荣发达,商人担负着全国范围的商品流通,许多人获得朝廷许可贩盐。在这种情况下,正规商人和非法商人都走私盐是很正常的,谁都不能断定商人们平时与私盐毫无瓜葛,即使是很普通的商人,一旦生活窘迫便转为黑市商人,开始染指朝廷的专卖商品——盐,由此获得的巨大利益,孕育出了固定的黑市商人组织,他们几乎成为半是盗贼的商人,朝廷方面当然要严厉取缔这些组织,这致使他们为自我防护卫而秘密结社,对抗朝廷,在为长期扰乱社会的顽症。梁山泊在中国历史上发挥最大作用的时期,大约是从公元九世纪末的晚唐时期和公元十二世纪两宋交替时期。巧合的是几乎推翻大唐统治的黄巢起义九发生在梁山泊附近,造成这个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当时的梁山泊至黄河河口一带,沿渤海湾以私盐贩卖为途径走私盐的黑市商人势力不断扩大,从而变成政府难以控制的半自由走私区,而梁山泊正是政府和走私商两股势力不断冲突的地区。《水浒》中所描述的那些盗贼聚集地的分布地区,与晚唐反政府武装(既黑市盐商)的分布几乎完全一致。
  
  知道了上面的历史背景知识后,让我们重新来考虑有关卢俊义的那些疑点。我还是以小胡子侦探的方式重新论述这个故事。
  
  让我们重新来看选择卢俊义时的情景,一个叫大圆的和尚从大名府到济南去的途中,给晁盖做了一次法式,事后闲聊中提到了卢俊义,这里就不谈有关大圆身上的疑点了,就看宋江听到卢俊义后的表现:
  宋江听了,猛然省起,说道:“你看我们未老,却恁地忘事!北京城里是有个卢员外,双名俊义,绰号玉麒麟;是河北三绝;祖居北京人氏;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对!梁山泊寨中若得此人时,小可心上还有甚麽烦恼不释?”
  先是猛然省起,然后说了卢俊义的身世背景,最后说的那句话可算是意味深长了:“梁山泊寨中若得此人时,小可心上还有甚麽烦恼不释?”当时摆在梁山泊上最大的烦恼基本上是这样几个;一、晁盖死了,留下遗嘱说谁抓住史文恭谁就是梁山之主,也就是说宋江现在老大的位置还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二、梁山人马膨胀太厉害,仅仅是靠抢劫基本上已经没法维持组织的正常运作了(这个问题应该说晁盖后期就已经凸显出来了,只是晁盖一时也没想到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这两个都是关系梁山生死存亡的大事,那件都不能掉以轻心。在梁山生死存亡之极,卢俊义入伙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并且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记得以前看过一本关于《水浒》的评论中,提到让卢俊义上山就是为了让他抓史文恭从而为宋江解套,但是如果宋江不想做梁山泊的老大的话,这个或许有可能,但是问题是宋江根本就没想让出老大的位置,如果只是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的话,岂不是自找麻烦吗?而且谁也不能保证卢俊义就一定能抓住史文恭。那么就剩下第二个问题了,解决梁山上面临的财务危机。
  卢俊义是大名府的首富,请他上山来必定能带不少财产一起过来,不能说解决,起码是缓解吧,但是如果卢俊义的财产都是固定资产(比如土地,这个可以参考《红楼梦》中的贾府,靠收地租的),这个岂不是跟没有一样,政府当然不会保护通缉犯的田产地契了,并且很有可能直接没收成为国有资产,这个对梁山来说根本还是没用的,你总不能指望梁山上每年派众多小弟到大名府去收卢俊义的田租吧?那么就卢俊义就只能是做生意的,也就是所谓流通领域的,书中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卢俊义到底是做什么生意的。
  让我们把目光回到现代社会,现在的黑帮(比如香港洪兴)都会做什么生意呢?这个大概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正道的生意,也就是所谓掩人耳目的合法生意,这类生意通常都是不怎么赚钱的;另一类就是非法的,比如军火、毒品、伪钞、走私等,这些才是真正的财富源泉。将上述非法生意放到北宋那个年代来考虑的话,军火无非就是铁制冷兵器,这些在一般的铁匠铺就能搞定,根本没很庞大的市场。毒品估计那个时代还没有,所以也是不可能的。至于伪钞,中国古代一直都是铜本位的货币流通体系,所以伪钞也不现实。那就只剩下走私了。考虑到梁山泊的地理位置,宋江最想也是最容易做的生意自然是走私食盐了,对于梁山泊而言,这个可谓是一本万利的生意,而且他们几乎具备所有走私所需要的条件,就差一个懂行的家伙带着他们进入这样一个行业,而梁山上的那些大哥们,很有可能以前就有从事过这个行业的家伙,比如刘唐之辈,但是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出出力拉拉车等最基础的工作,根本没法接触或者了解到走私行业的深层行规的。
  由此我大胆推测,卢俊义所从事的商业活动基本上可以确定为走私私盐,深知这个行业的潜规则并且很有可能还控制着很大的私盐市场。
  那么宋江又是如阿得知这个消息的呢?这就让我想到了段景柱这个家伙,一个在北方贩马偷马的马贩子,偶然间得到了一批好马,想以这样的礼物给宋江作为本人上入伙梁山泊的筹码。但是仅仅是一匹好马这么简单吗?且看段景柱如何言语:“小人姓段,双名景住。人见小人赤发黄须,都唤小人为‘金毛犬’。祖贯是涿州人氏。生平只靠去北边地面盗马。今春去到枪竿岭北边,盗得一匹好马,雪练也似价白,浑身并无一根杂毛。头至尾,长一丈,蹄至脊,高八尺。那马一日能行千里,北方有名,唤做‘照夜玉狮子’,乃是大金王子骑坐的,於在枪竿岭下,被小人盗得来。江湖上只闻及时雨大名,无路可见,欲将此马前来进献与头领,权表我进身之意。不期来到凌州西南上曾头市过,被那‘曾家五虎’夺去了。小人称说梁山泊宋公明的,不想那厮多有污秽的言语,小人不敢尽说。逃走得脱,特来告知。”
  这里段景柱先说明了这匹马是大金王子的坐骑,然后说明了得马的地方叫做枪竿岭。后面说了马原本是要给宋江的,却被曾头市抢走了。那么段景柱带来的只有一匹好马吗?我想远远不只,他带来的还有北方私盐市场的消息以及掌控这个市场的那些盐商的联络方式。也就是说,谁掌握了这个,就等于掌握了整个北方私盐市场。当然这个应该是一本类似花名册的东西,很可能也是从大金王子哪里一起得到的。路途中段景柱很可能翻看过,记住了里面有卢俊义(或者还有史文恭)的名字和联络方式。急于解决梁山财务问题的晁盖这才匆忙出兵攻打曾头市的。后面的事情就和树上交代的一样了。直到晁盖归西大圆和尚又一次提到卢俊义的时候,宋江才恍然大悟的想起了这件事。如果没法抢回花名册不如先让卢俊义上山,但是这样的人物,接近都很难,更何况是邀请上山呢?于是就有了后面吴用下山算命的这一段啼笑皆非不伦不类的邀请方式。至于算命先生以及说的那些话,其实都是联络暗语,就像《林海雪原》中的那段“天王盖地虎……”一样,无非是告诉卢俊义有通道中人找他有事。不然的话,就算吴用喊破嗓子,卢俊义直接给个不理,吴用不也就没戏唱了。下面卢俊义和吴用的对话,其实根本就是一场只有行内人才听得懂的术语,大概交代的是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以及相互试探对方是否真的是组织中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因为卢俊义的那个八字,晓风稍稍懂点八字,按照卢俊义说的:“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根本就没有。小心行的万年船,八字说出后,可能下面应该不是吴用说的那句,一项谨慎的卢俊义的神经马上绷紧了,他开始怀疑吴用是否真是私盐行业内的人了。于是当吴用说到财产的时候,卢俊义马上说了这样的话:“先生差矣。卢某生於北京,长在豪富;祖宗无犯法之男,亲族无再婚之女;更兼俊义作事谨慎,非理不为,非财不取:如何能有血光之灾?”吴用也感觉到了自己可能露了什么马脚,想赶紧走人,但是他又有点不甘心,毕竟大话已经放出去了,于是在墙上写了那首看似藏头的诗:芦花滩上有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义到尽头原是命,返躬逃难必无忧。如果以这样一首诗来定卢俊义的罪,我想再蠢的官吏也不会干的。第一、诗不是卢俊义写的,这个对照笔记就可以了;第二、明显是栽赃卢俊义的。所以,用这样一首诗来让卢俊义上山几乎诗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来理解这首诗呢?当然还要配合吴用那句:“只除非去东南方巽地一千里之外,可以免此大难。”大名府东南方千里之外是什么地方,几乎就是沿渤海湾私盐生产基地了。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理解了:也就是属于卢俊义的那块私盐生产基地出问题了,我这次来就是要告诉你这个的,去不去是你自己看着办吧?说完就匆匆走了。
  得到这样的消息后,卢俊义当然就急了,这样一来,等于是断了自己的财路,虽然说自己现在已经将大部分资金洗干净了,投资在别的项目上,但是如果没有私盐这项收入的话,估计资金的周转上一定会出现问题的,很多已经启动的项目只有停工了,当然还包括从银行的贷款等等,这样不就等以宣布我卢俊义破产吗?当然不行。但是为什么带李固去而不带燕青去呢?并且李固表现的很不乐意的样子。这个说明作为财务总监的李固知道这样的事情,而作为公关部经理燕青对于这份隐形收入还不是很清楚。所以这样的事情自然是要带李固去,燕青要求要去而卢俊义不让,给燕青的解释就是:“便是我买卖上不省得,要带李固去;他须省得,便替我大半气力;因此留你在看守。自有别人管帐,只教你做个桩主。”
  至于路线选择上为什么经过梁山泊,我想他应该是想去找林冲,当然这样走的话很有可能还要路过一下曾头市,顺便去看史文恭。因为据说这三个人都是周侗的徒弟(还包括后期的岳飞等人)。估计是去证实他从吴用哪里听到的消息是否准确,估计和史文恭搞的很不愉快,到了梁山上后又从林冲哪里听了些关于史文恭的不轨行为(这个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当初王伦如此刁难林冲,林冲还是忍气吞声的在他手下干活,这个以后写林冲的时候再详细说明),才让卢俊义起了要杀史文恭的心思。至于到了梁山跟前之所以么听店小二的话而挂出卢俊义的旗号,其实是给私盐组织看的。这点恰巧被梁山利用而已。在梁山的那几十天里,宋江吴用等估计也将他们掌握的有关信息告诉了卢俊义,并且以贩卖私盐的罪名要挟卢俊义入伙。当然花名册毕竟不在他们手里,而且宋江本身也是通缉犯,告状顶多也就是匿名信什么的。这个估计卢俊义是有准备的。当然卢俊义留下也是有条件的,就是让李固先走,目的很简单,就是去把该作的事情做了。而吴用自作聪明的在金沙滩上给李固说的那些话,其实李固小子比他吴用清楚多了,心里明镜似的。不过李固也开始打他的小算盘了。那就是如果卢俊义真的落草梁山,他就可以顶替卢俊义在大名府的位置了。
  后面的卢俊义入狱其实是有多方面原因的;第一、李固想顶替卢俊义;第二、史文恭也想先先下手为强;第三、梁山估计也写了相关匿名信的,但是梁山估计并没有想真的搞死卢俊义。于是几次三番的折腾后,梁山感觉火候到的时候,不惜人力物力将卢俊义从大牢里捞了出来。有梁山和燕青的消息,李固自然是个死,李固的死其实是不自量力的结果造成的。下来就是史文恭了,卢俊义是报仇,但是需要借助梁山的力量,而宋江却是为了那个财路,其实宋江想的很清楚。大家都是在江湖上混的,如今即便是我把老大的位置让给你卢俊义做,量你卢俊义也没这个胆做。而且宋江在打曾头市的时候很自信自己的手下能抓住史文恭,但是没想到的是这个史文恭太勇猛了,最终还是被他跑掉了。而卢俊义以逸待劳的做好伏击准备,等你史文恭进我的包围圈…………之后,花名册自然是在卢俊义手中,后来自然是给了燕青的。置于后面卢俊义为什么没做老大,那是他老人家对于梁山上的政治格局看的清楚明白。并且,卢俊义也想借助梁山的力量摆脱私盐组织的控制,这个也是为什么他后面宁可死也要做官的原因之一吧!
很多人其实是被梁山逼的走投无路的.
姓卢的应该和宋江势不两立仇人详见分外眼红才对,结果还称兄道弟,真恶心
原帖由 tomcat650093 于 2007-7-20 15:35 发表
很多人其实是被梁山逼的走投无路的.





:handshake ~~~~~~~~~~~~~~~~~~~~~~``呵呵
被梁山逼上梁山的还有 霹雳火秦明 一丈青扈三娘  金枪将徐宁 .......
太多了,尤其是安道全,人家好好的在小镇上当医生就因为宋黑三背上得个疮就让张顺宰了安道全的女朋友还嫁祸给他逼他上梁山给宋治病,这种行为比高氏父子陷害林冲好到那里去?不过老安后来招安时居然混了个正三品的御医,蔡京之流整人整的也是有前科的,像老安这种没前科且被梁山逼上梁山的倒霉蛋他们反过来会极力拉拢,鲁达打死镇关西主要还是因为他这个外号激怒了他,像梁山好汉中王英 周通之流实在不比镇关西好多少但还不是与鲁智深称兄道弟,九纹龙史进纯粹是武侠小说看多了是非不分楞是和打家劫舍的山贼称兄道弟,与张清 孙二娘这样的变态杀人狂相比蒋门神都显的善良多了.武林是嫉恶如仇,可他是他心中之所恶也就是他心中之所恶,施恩一点小恩小惠就能让他甘心当打手,张都尉一点小恩小惠就能换取他的信任,老张也是傻非要用嫁祸这种二流招数,如果他IQ够高就该叫蒋门神出来给武松认个错,武松一激动说不定立马就跟蒋结拜做兄弟了,到时候这块地方的黑社会头面人物当属张蒋武施四人的天下.
是天使还是魔鬼?
  --终成正果的大和尚鲁达的非常生活
    
  从鲁达在渭州遇见史进开始说起。史进在茶坊打听师父王进的下落。偶然遇见鲁达,两人各通姓名后,真是相见恨晚,鲁达便要和史进去吃酒,很有些绿林中的手段。书中描写:鲁提辖挽了史进的手,便出茶坊来。鲁达回头道:“茶钱洒家自还你。”茶博士应道:“提辖但吃不妨,只顾去。”老牛来看,鲁达都出了茶坊才回头说结帐的事情,可见他是毫无顾忌的,应该经常如此,习以为常了。从后文在酒楼吃酒时可知,鲁达身上是带了银子的,而且至少是五两银子,付个茶钱应该是没一点问题的,可他就上不给人家钱,硬说“自还你”,而且还没说还钱的时间。再看茶博士的回话,:“提辖但吃不妨,只顾去。”,可见人家茶博士知道鲁达的厉害,也不敢强要钱,鲁达在渭州是霸道惯了,茶博士是惹不起,也躲不了,只有忍着先了。
      
  接着看下一段书,史进与鲁达在街上遇见李忠。因为李忠是史进的开手师父,鲁达还是很将江湖义气的,当然要叫上李忠,一起去吃几杯酒了!李忠的回答却是很有味道,平淡几句话,其实蕴涵无限玄机。“待小子卖了膏药,讨了回钱,一同和提辖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李忠这人先,李忠名义上是史进的师父,但是他却叫史进“贤弟”,很是奇怪,而且武功一般,不过是走江湖卖大力丸的脚色,社会地位卑微,那鲁达连郑屠外号叫镇关西都不知道,恐怕更不会认识处于社会底层的李忠了。不过鲁达不认识李忠不重要,重要的是李忠可是认识鲁达的!从书中看来,没谁介绍,李忠就知道和他讲话的是提辖大人。要知道走江湖卖艺是多不容易,在人家的地盘上混饭吃,最起码也得知道这片地面上有头有脸的人物,是谁说话算数,黑白两道都有哪些高官大哥瓢把子,这些都得有数才行。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啊!这些人都是惹不起的,咱得躲着先!
      
  打字到这里,老牛忍不住说开去,后文三十七回,病大虫薛永在揭阳镇上卖艺,仗着自己祖父是老种经略相公帐前军官,会些枪棒,竟不按江湖规矩办事,不先去拜山拜水拜码头,见见揭阳镇的地头蛇穆弘兄弟,才好讨生活,没穆弘的话,那镇上谁敢给你半文钱?后来又帮宋江将穆春打翻,得罪了地头蛇,若不是宋江名声太大,太过神奇,肯定没好果子吃!同样的道理施恩也对武松说过,想当初施恩占着快活林,“但有过路妓女之人,到那里来时,先要来参见小弟,然后许他去趁食。”地头蛇是何等的霸气?这江湖上的规矩,走到哪里都是一样的!
      
  扯得远了些,把话转回李忠身上,李忠见史进和鲁达一起,必然疑惑.鲁达是渭州的提辖,也是有权势的主子,史进也很奇怪,不在史家村怎么跑这里来了?便问史进,"如何到这里?"这句话被鲁达打断,要一起去喝酒.李忠知道鲁达是惹不起的,想法先避一避。回话:“待小子卖了膏药,讨了回钱,一同和提辖去。”那意思是说,我没钱,先把这膏药卖了每得了钱再请您老人家喝酒吧!我这没什么油水可榨!鲁达听了很烦恼,口气很生硬,“谁耐烦等你?去便同去。”李忠道:“小人的衣饭,无计奈何。提辖先行,小人便寻将来。贤弟,你和提辖先行一步。”这两句话一说,李忠觉得鲁达很危险,如果不想办法闪人,后果会很严重。他的意思是:我还是先把膏药卖了,提辖先去挑个喝酒的地方,小人得了钱就来,不过,到底来不来还很难说,你鲁达走了后,我李忠赶快跑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万一以后遇见了说到今天的事情,李忠也可以说,我去找了您啊,可就是没找到,遗憾啊,扯个瞎话就过去了,鲁达又能如何?不过鲁达霸道惯了,说一不二,立刻把人都赶走了,“众人见是鲁提辖,一哄都走了。”可见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心里是明白的,鲁达生气了,大家快闪先!
      
  再看后文,鲁达三人吃了酒,下楼拉叫道:“主人家,酒钱洒家明日送来还你。”主人家连声应道:“提辖只顾自去,但吃不妨,只怕提辖不来赊。”和在茶坊里的对话如出一辙,哪个做生意的部指望着赚钱?倒喜欢赊帐的买卖?还“只怕不来赊”?那就是盼着鲁达同志来赊帐了!?天大的笑话!
      
  在潘家酒楼偶遇金家父女以及后来三拳打死郑屠,一般都认为是鲁达侠义精神的表现,其实不然,老牛以为有以下不妥也!
      
  第一,金家的话只是一面之词门道地是真是假,无从分辨。若是真话,真实成分有多少?事实与所说的有无出入?有无夸大?有无部分是信口开河,捏造事实?都是没有考证的!若是假话,鲁达可就掉的大了!首先会不会有官场的敌对势力设计害你?如同高太尉设计卖刀一节加害林冲!其次,这对父女会不会是江湖骗子,诈骗钱财?这种骗术在今天也不少见!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鲁达不加分辨就要去打死郑屠,甚是鲁莽!似乎不会用大脑想一想!但从后文来看,鲁达并非这样的人!
    
  看后文书在瓦罐寺里,鲁达的表现却与此时判若两人,老僧们说这寺被小崔和小丘给毁了,占寺为王,做了强盗窝,鲁达便要去和他们厮杀。可见了小崔以后,并没抓着就火并,反而被小崔一番花言巧语给说了回去,怀疑老僧的话,“戏弄洒家”?反回头去找老僧的麻烦了。再被老僧指出了小崔的破绽,又转头找小崔玩命,如此一来,看那鲁达分辨能力虽然不是太强,但是也能容人辩论的。那话说回来,在郑屠这件事情上,为什么就不给郑屠个分辨的机会,而是一门心思的就是要打死他?郑屠也只是强占女人,小崔可是强盗,郑屠再不对也比强盗的罪轻吧!鲁达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  
  历史有惊人的相似性,同样的的故事也又一次上演。鲁达在五台山混不下去了,被长老叫他去东京大相国寺讨生活,路过桃花村时,正好遇见小霸王周通要强占刘太公的女儿为妻。要说周通这个小子虽然是个强盗,倒也比郑屠强多了。起码给了“二十两金子,一匹红锦为定礼”,不过算他倒霉,遇上鲁达。鲁达对付这事最有经验了,人家就是为了这种事情弄出人命的,现在当然要再现英雄本色了。好家伙,抓着周通一顿暴打,不过暴打是暴打,没整出人命来!手下是留了情的,为什么要手下留情?按说鲁达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汉子,郑屠都被打死了,再添个周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见鲁达心里明白,这种事情罪不至于死啊!既然罪不至死,为什么要打死郑屠?而且在与李忠相见后,对周通的处理也很宽大,只要周通不娶刘太公的女儿便万事OK了!对于同样的事件,鲁达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这里除了看李忠的面子,更重要的一点在于鲁达的霸道心态!看老牛下面的分析。
      
  在酒楼和肉铺,鲁达说了两句很能表现其性格的话:
      
  “呸!俺只道哪个郑大官人,却原来是杀猪的郑屠。这个腌泼才,投托着俺小种经略相公门下做个肉铺户,却原来这等欺负人!”
      
  “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
      
  这两句话很明显的表明,鲁达是看不起郑屠的,认为他不过是个腌泼才,狗一般的人,杀猪的。等级观念严重,杀猪的便如何?三国时张飞也是个杀猪的,老牛猜测若鲁达生在三国是嗲,又遇上了杀猪的张飞张翼德,那估计才有的好看,惹毛了张翼德,谁三拳打死谁还很难说呢?有和相声段子叫做“关公战秦琼”,如果再来一场“张飞斗鲁达”,那就完美了!而到打郑屠时,鲁达完全表明了他心中怒火中烧的原因,“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这话的意思很明白,我鲁达混了这么多年,做到这么大的官,都不敢叫镇关西。你如此身份卑微,也配叫镇关西?敢抢我的名号?“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不过是个借口,哥们我今天是抓住你的小辫子。可以好好教训你,看你还敢猖狂?为金家父女出头事小,为鲁达挽回名声事大!这才是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的原因!
      
  诸位看官,关于鲁达的事情还没完,直到东京结拜了林冲时的一系列事件,终于完成了鲁打关于“强占女人”这个主题的三部曲。
    
  事情怎么就那么巧,刚刚和林冲结拜了兄弟,就赶上高衙内调戏林妻子,想霸占林大嫂,这种事情全让鲁达赶上了。鲁达可是轻车熟路,带了二三十个泼皮就来了,还号称要要让高太尉吃三百禅杖。从这三次面对同类事件的的表现,老牛总结出了鲁达三大定律,供各位看官参考。此定律专门针对强占女人这一社会现象。
      
  定律一:被强占方(金家女儿)和强占方(镇关西)都不是自己人,结果可以将强占方打死!
  
  定律二:被强占方(刘太公女儿)不是自己人,强占方(周通)是自己人,结果强占方可免死!
    
  定律三:被强占方(林冲妻子)是自己人,强占方(高衙内)不是自己人,结果可以将强占方打死!
      
  定律一三可推出,凡是强占方不是自己人的情况下,都可以打死。这些定律都是鲁达的定律,更是江湖黑道上的定律。《水浒》后文有两处充分证明了这个定律的正确性。
      
  宋江在清风山时,矮脚虎王英抢了刘知寨的老婆,要做压寨夫人。宋江只是认为小王同志比较贪色,不是好汉的勾当,叫他放了刘夫人就是,并还许诺要给小王找个更好的女人。基本上遵循了鲁达第二定律!另外,在宋江等大闹东京回山后,李逵和燕青在路上遇见有人冒名宋江强占了刘太公的女儿,李逵心里正不爽呢,听了这事情,立刻上山找宋江算账,被五虎将拦住,李逵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还老刘,倒有个商量。你若不把女儿还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看看李逵的意思也很明白,把人家的女儿还了,什么都好说,还可以商量,你宋江还是我大哥,要是不还的话,早晚砍了你!鲁达定律在实践中还是得到了检验,真理原来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