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国就没有家:亲历七七事变29军老兵访谈实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51:31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凤凰宽频和凤凰历史频道联合制作的《凤凰非常道》特别节目,我是代班主持黄睿。
70年前,驻守北平的国民革命军第29军在军长宋哲元的率领下,英勇地与侵华日军展开了激战,中华民族就此开展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2007年7月7号也就是后天,卢沟桥事变正好是70周年的纪念日,现在有9位当年的29军的老战士还仍然在世,作为这些人,他们将在7月7日重聚卢沟桥,纪念“七七事变”70周年,我在这里也很有幸的向大家介绍一下,这9位老兵的名字,崔金品,91岁了,赵金典,88岁,李鸿斌老先生是88岁,张可宗老先生也是88岁,还有是马步先老人,孙敬生老人,沈甸之、吴江平、赵新立老人,今天我们非常有幸的请到当年29师的一位老战士赵新立,坐在我身边的这一位是咱们的张国通老师,他从92年开始,就着重的关注于咱们侵华日军受害人和战争遗留问题,在咱们赵先生边上的是赵先生的女儿赵潜英,今天她主要是陪伴她的父亲一起来参加7月7号在卢沟桥举行的一个纪念活动,然后70年前,他们都是29军的战士,在“七七事变”当中他们共同抵抗了日兵的侵略和进攻,为此我们今天也请你们几位说一说看,咱们全民抗战最开端的故事。先请教咱们赵老先生,您是几几年参的军?
赵新立:1935年。
主持人:1935年在哪儿参的军?
赵新立:那时候是张家口,宣化市。
主持人:当时咱们不是说咱们华北不能招兵了吗?因为跟日本已经达成了协议,说稳定下来了。
赵新立:那时候不准扩军,地方上兵乱比较频繁,连队的人数不够,西分口战役人数都不够,不够呢,部队的干部回到家乡,所以那时候就是西平、项城周围的几个乡都比较多,因为那时候在部队当兵的比较多。
主持人:当时是在河南招兵?
赵新立:因为都在这里当兵,也知道凤翔的部队爱民,所以那时候,因为说实话家里很穷,生活做个小生意,整天南打北仗的,当兵还比较好一点可以报国。跟人家当兵的,当时有一个班长姓蔡,和我六叔是同一个队伍的,没有办法,回家带我去当兵,跟家里说,就当兵了,我们一起去了40多个人。
主持人:是你们同村就去了40多人?
赵新立:不是。
主持人:同期的。
赵新立:他们大部分是城东的一个蔡庄,大部分都是蔡庄的,城里头就我一个人。
主持人:40多人也不多,挑选看来还是比较严格的,当时挑选你们有什么标准吗?
赵新立:主要是都是不安分的,都想着,一看着世道那么乱,年轻人在家里也没有什么奔头,那些人都比我大。
主持人:你当时参军的时候?
赵新立:我才16岁,1919年,那时候我才16岁。
主持人:我看以前写的书里面记载,当时16岁的娃还没有枪高是真的吗?
赵新立:我那时候还比较高。
主持人:张老师,我想请教您一下,刚才赵老先生讲的,他们多是属于不安分的人,在您采访的对象里面,他们是不是那个时代里面不安分的?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热血青年。
张国通:他所以不安分,因为当时这些兵,他大部分是在农村,农村生活很贫穷,有一些家里面连饭都吃不上,就是说他想通过当兵改善一下自己的生存环境,恐怕这个我采访的大部分是这样的一种心态。
赵新立: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志向,志愿。
张国通:到部队起码把生活吃的解决了,所谓不安分是这一点。
赵新立:跟现在是两个概念,那时候社会不安定,土匪多。
张国通:土匪横行,家里面又是揭不开锅,这种情况。
赵新立:特别是土匪太多,你睡觉都睡不安生。
主持人:不止是当时有日军的侵略,还有当地的治安内乱,就是说只有当兵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路。
赵新立:当兵一个是报国,那时候东北已经沦陷了。还有一个,我们当学生的时候抵制日货,都有一种报国的思想,没有好地方去,冯玉祥的队伍,那时候在河南、山东还是一个比较正派的部队,群众爱护这个部队,像这一代人问那儿去的很多的就是这个道理。
张国通:因为29军河南兵很多,为什么呢?刚才赵老师说的,都集中在一个村庄,一块农村,就比方我们河南的项城,西平一带29军很多,比如说我是当地29军的一个连长或者营长什么的,29军兵源缺乏的一下,我就回到我们农村一带,然后带一部分,你跟我走,你跟我走,这样的话他就可以一个人带几十个人上路,是这样一种情况。
赵新立:29军都是集中到一块,都是家乡人,都是家乡人带家乡人,也就是跟那个谁说的,家乡兵,主要是这个。
主持人:像您参军以后16岁,当时把您分配到哪里?哪个团?
赵新立:先新兵训练3个月,学完以后然后到手枪团,因为太小,所以以后到医院了。
主持人:手枪团跟军事里面的解释,守枪团跟特务团好像是差不多的。
赵新立:手枪团是给团里和师里的站岗。
主持人:后来您怎么去当医务兵的?
赵新立:医务兵太年轻,管枪都比较熟练了。
主持人:因为当时那个枪还比较大?
赵新立:当时那个练枪要有力量,十几岁练不出那个手劲,那时候我搞文书,在团里当卫生兵,这就调到卫生队当护理员。
主持人:您讲到枪,我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我们看了一些历史资料,当时我们的装备是什么样的?有很多种说法,现在像您是29军的老战士,您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下,当时你们是一个什么样一个装备?我这里有一张图片,我不能您能不能给我解释一下当时的情况。
主持人:您看,我这里有一张当时的战地记者在卢沟桥附近拍的一张咱们29军的图片,您能给我解释一下,这个是你们29军的标准装备吗?
赵新立:是的,这叫大盖枪,那个枪上面,像这个小枪是不易拿的,大的上面有一个盖,盖一拉下来就可以打,大盖枪老了,是很老的枪了。
主持人:一次只能一发?
赵新立:一次五发。
主持人:然后还有大刀?
赵新立:大刀。
主持人:说29军的大刀在咱们中国军史上面是有传统的?您能给介绍一下吗?
赵新立:对,大刀我听说他们说了,因为开始我这个都是当兵,以后到部队他们都谈到这个,我好问,说这说那的,用大刀的原因,日本人最怕的就是没有囫囵尸首,没有囫囵尸首就不能升天。
主持人:就没有全尸?
赵新立:没有全尸了,他为了保存全尸一投降,在这个时候他投降,投降他会自杀,自杀是为了保证全尸,冯玉祥这个部队练的是这个大刀,这个兵团都是耍大刀的,每一个都耍大刀,每一个连都耍大刀。
主持人:一个战士的标准配备是一个翻盖的枪,一把大刀,因为前身我们这里看到的都是背面,这边还有一把军刺,刺刀放在这边。正面的挂着这些东西呢?这个就是大刀是吧!
赵新立:大刀。
主持人:当时这样子的情况,咱们29军算咱们部队装备里头,跟别的兄弟部队比较是算好的还是差的?
赵新立:一般都是那个样子,没有什么,重武器比较少。
主持人:跟日本人接触之后,发生冲突之后,是不是感觉到日本的武器跟咱们比较有什么好坏吗?
赵新立:那时候战士思想没有好坏,只有精神的力量,没有武器的力量。
主持人:怎么个精神力量法呢?
赵新立:他是仇恨,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仇恨思想,我上学就是日本人坏,就是鬼子,他思想上抵制日货,侵略,知道他是侵略,西分口战役那是很早了,那时候东北沦亡了,西分口战役就是冯玉祥带着队伍和日本打,拼刺刀,虽然说武器差,日本武器好,还不是把他打跑了吗?所以每个人的思想意识,仇恨思想这个力量是无穷的。
张国通:我把我采访那些给您讲讲,这个就是当年咱们也是卢沟桥事变的亲历者,今年90岁的赵金典老人,他当年就是37师手枪连的一个士兵,他这一次也到卢沟桥来了,要参加后天的活动。
主持人:本来他也要参加我们的活动。
张国通:但是因为年龄太大,身体太差,比方说刚才讲的大刀的,赵老为什么说我们武器差,但是我们有一种精神,我们有一种保卫我们国家这种精神,你日本鬼子侵略我们中国来了,我们中国军人就是要和你们应该是一种不共戴天的仇恨,比方说赵金典老人,他当时是37师的手枪连的士兵,就像你刚才那幅照片,手枪背后插一把大刀,这个大刀当时确实是咱们部队的一个特色,应该是令日寇闻风丧胆的东西,与他面对面的交锋很多,当时赵金典老人有一段他是在颐和园门口守卫我们的颐和园。
主持人:当时29军的布防是很广的。
张国通:是很广,有住在西苑的,有卢沟桥的,有颐和园的,有万寿山的,他们都分布在这一线,38师又啊是住在天津的,一个师在这儿,一个师在那儿,37师就是由卢沟桥镇西边这一线,当时就是有手枪连,背后插一把大刀,当时实际上这个卢沟桥事变以前,日本是预谋很久的,它是有预谋的,这不是说是一个突发事件,在这之前,日本兵他们经常挑衅,他要找事挑衅,比方他在颐和园就是前面那个守卫,保卫颐和园,那时候日本兵经常到了以后就说我要去颐和园,挑衅嘛,然后说不行,颐和园这是我们的颐和园,里边有我们国家很多的文物,你们不能进,日本兵就硬要进,然后这时候就会发生肢体冲突了,日本兵要进,就像赵老他们这些中国兵就不让进,最后就在一块儿就是这样冲突了,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还要进,好,关键时刻,大刀抡出来了,你再进我就砍了你,这时候日本兵一看大刀拿出来了以后,就灰溜溜的就走了。这种情形是每天都会经常发生的,肢体冲突,关键时候我们大刀抡出来以后,你再进我就劈了你。
主持人:这也很像我们前一段时间很流行的一部电视剧《亮剑》。亮刀。
张国通:这里面还有一个照片,当时你看,这些照片都是29军在卢沟桥上的守卫兵,当时卢沟桥这一段是我们中国军人,那一段是日本兵,他们挑衅的时候,在桥上挑衅,你看我们这些29军的士兵就光着胸膛,拿着枪刀,就说你敢过来我们就劈了你,所以这样29军的大刀是很有名的,也是很让日本鬼子很闻风丧胆的一个东西。
主持人:当时怎么说呢?起初的时候比方说37年之前,为什么就是说日本侵略东北,那个时候我能不能这样理解,那时候还是简单的,我们可以理解成为日本国和当时中华民国,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到后面随着局势的继续恶化和当时一些侵略者的胡作非为,我们已经把这种战争的行为已经上升到一个民族和一个民族的战争了,那个时候您作为一个中国人,对外来侵略者的一种仇恨,所以说后来我们为什么把它说成全民族开战呢?抗战的开端,那当时7月7号哪一天,日本人再次向我们宛平发动战役的时候,您是在天津?
赵新立:天津。
主持人:您当时是怎么知道抗战的消息的?
赵新立:以后听说的这个情况。
主持人:你们命令当时是怎么传达的?给你们是什么命令?
赵新立:那时候我没听到命令,在天津还没有动静。
主持人:没有动静,当时你们下一步做出来的,就是说要有一些军事行动了,下一步你们是不是听说还有参加,当时是往北京这边来增援还是怎么样?
赵新立:没有,那时候主要的任务就是防止他进关。
张国通:狙击外围。
主持人:当时天津那一部分,当时是不允许驻军的吧!
赵新立:在周围,当时好几个团都在周围。
主持人:当时您是狙击从(团户口)过来的日军?
赵新立:对。
主持人:那是什么时候?
赵新立:那是7月28号,27号接到命令就是不准进去,都穿的便衣,军装都脱了,全团的,外边其他的不知道,我们一个团在廊坊住,出兵以后都是,除了穿个裤衩褂子以外,什么东西都没带,枪弹带了这以外啥都没带。
主持人:刀也没带?
赵新立:武器都带着了,生活用品啥都没有,我们一出天津以后,一说转移呢,光一个人就出来了。
主持人:当时怎么给你们配发的粮食,就是说让你们撤退,狙击,当时你们是什么样的状态?
赵新立:粮食都有,自己带点粮食。
主持人:自己带点,够用几天?
赵新立:一般带粮食都是三天、四天的粮食。
主持人:这边网络上有一些网友也给你发来一些,有一个叫张晓花的,他给你发了一个祝福,他说赵爷爷,你们当年辛苦了,然后呢,想通过我来转达对您的祝福,然后另外还想请教一下,当年实战的时候,你们打仗的时候,大刀上是不是系个红布?
赵新立:是。
主持人:那红布有什么意义吗?
赵新立:血,一个是志气,红的很精神那个意思。
主持人:然后现在还有一些网友问,就是说,你们参加狙击战打得艰苦吗?
赵新立:艰苦,当时在我们临沂战役那是比较苦的,因为什么呢?他说了,我们那一个团,我是在团里,那一个团打下战斗以后,这个团的14个连长,受伤的26个,14个连长,受伤了26个,死了还不说,这个死了,赶紧上去一个,上一个,有的一个连,最后一个连只有9个人,这个残酷。
主持人:9个人。
赵新立:一个人,一个连只有9个人。
主持人:你能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吗?当时你们部队的编制,和现在的部队编制不一样,那时候一个连多少人?
赵新立:一连160、170个人。
主持人:我们简单地算一下,一个连160个人,你说只有9个人回来,150个人牺牲到这儿。
赵新立:那他们都牺牲了,残酷。
主持人:当时狙击上面,我们人数是不是占有优势?
赵新立:没有优势,因为什么?那是个坂垣师团,日本坂垣师团,有名的,武器弹药方面都比我们多,多,战斗的时候,刚才说的那个,到必要关头,挑起大刀冲进去,一个狙击手,一个好的狙击手百发百中,打个准枪,碉堡啊,能从枪眼里打进去,打进去把它的机枪手打,重机枪手打,打了之后大刀手冲锋,冲上去拼刺刀,所以敌人一看冲刺刀。
主持人:坂垣师团也怕了?
赵新立:也怕了。
主持人:我当时没有听明白,希望赵女士再给我们简单地重复一下,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况?当时我们是要冲锋,然后还是什么样的情况?
赵潜英:他们打的时候,有狙击手,打对方的狙击手,从他们的枪眼里面打出去。
主持人:多远距离。
赵潜英:把他们的人打死了,我们的士兵抡着大刀就冲上去了。
主持人:那等于我们在冲锋的时候,他有狙击手,还有重机枪在扫射。
赵新立:对。
主持人:当时我们应该是往上冲?
赵新立:那是平地,临沂,临沂平地,一马平川,几个月就打上来打上去,跟敌人拉锯战,我这个阵地一定要夺回来,再冲上去把它夺回来,夺回来之后又失守,又拖了几个月,最后在台儿庄转移了。
主持人:像您参加咱们抗日战争这么多场战役,您觉得最难打的是哪一场,这也是一个网友的提问。
赵新立:我参加的要算是临沂战役了。
主持人:临沂战役,一个是苦,一个是惨。
赵新立:再一个打得也比较狠,苦,惨,我们的伤亡也很大。敌人也疯狂的厉害,那时候打下去以后,敌人很残忍,一个板垣的师团,那时候在中国,在抗战的时候,是个王牌的部队,把他打得,打得最后连烧死尸的时间都没有,他这个人都要烧了,因为我们攻过去,一个村庄攻过去了,我们当后勤的,找个地方,他把这个尸体都放到一个屋子里,用柴火、麦秸弄上去,准备烧,没有烧就跑了。
主持人:等于是我们当时在电视连续剧《亮剑》中间还经常听到板垣师团,后来被李云龙所属的部队打败的,这个就是您所说的这个日本当时非常有名的板垣师团是吗?
赵新立:板垣师团,那时间很长。
张国通:他说的是一个阶段,他经历的是一个阶段。
赵潜英:他们日本兵打败以后,他把死的兵全部弄到一间房子里面,上面用麦草盖上,他们没来得及点火烧就仓惶逃跑了,我父亲他们过来以后很累,当时就直接躺在麦草上面睡着了,后来醒了以后就说怎么这么硬,一掀底下都是死尸,其实他们也打得很惨。
主持人:他们打得也很惨,等于你们用实际行动。
赵新立:日本人的残忍,那种残酷那真是目不忍睹,小孩子杀,老太婆,60、70岁的老太婆,都被日本人拿刺刀挑了。
主持人:就是中国老太太,60、70岁的老太婆。
赵新立:那时候我们亲眼看见的,打过去了,把日本打退了以后,我们就看到有一些,在路上、房子里,这些残忍的(画面),小孩子也被杀,残忍的。
张国通:这种事情,他说的简直是每天,恐怕每个地方很多很多,日本鬼子所到之处,烧、杀、抢、掠,下至一些小婴儿,上至一些老人,走过去有时候全部杀掉,有时候满门抄斩,这里面的其中这个例子很多,你像当年我采访的很多日本老兵。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凤凰宽频和凤凰历史频道联合制作的《凤凰非常道》特别节目,我是代班主持黄睿。
70年前,驻守北平的国民革命军第29军在军长宋哲元的率领下,英勇地与侵华日军展开了激战,中华民族就此开展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2007年7月7号也就是后天,卢沟桥事变正好是70周年的纪念日,现在有9位当年的29军的老战士还仍然在世,作为这些人,他们将在7月7日重聚卢沟桥,纪念“七七事变”70周年,我在这里也很有幸的向大家介绍一下,这9位老兵的名字,崔金品,91岁了,赵金典,88岁,李鸿斌老先生是88岁,张可宗老先生也是88岁,还有是马步先老人,孙敬生老人,沈甸之、吴江平、赵新立老人,今天我们非常有幸的请到当年29师的一位老战士赵新立,坐在我身边的这一位是咱们的张国通老师,他从92年开始,就着重的关注于咱们侵华日军受害人和战争遗留问题,在咱们赵先生边上的是赵先生的女儿赵潜英,今天她主要是陪伴她的父亲一起来参加7月7号在卢沟桥举行的一个纪念活动,然后70年前,他们都是29军的战士,在“七七事变”当中他们共同抵抗了日兵的侵略和进攻,为此我们今天也请你们几位说一说看,咱们全民抗战最开端的故事。先请教咱们赵老先生,您是几几年参的军?
赵新立:1935年。
主持人:1935年在哪儿参的军?
赵新立:那时候是张家口,宣化市。
主持人:当时咱们不是说咱们华北不能招兵了吗?因为跟日本已经达成了协议,说稳定下来了。
赵新立:那时候不准扩军,地方上兵乱比较频繁,连队的人数不够,西分口战役人数都不够,不够呢,部队的干部回到家乡,所以那时候就是西平、项城周围的几个乡都比较多,因为那时候在部队当兵的比较多。
主持人:当时是在河南招兵?
赵新立:因为都在这里当兵,也知道凤翔的部队爱民,所以那时候,因为说实话家里很穷,生活做个小生意,整天南打北仗的,当兵还比较好一点可以报国。跟人家当兵的,当时有一个班长姓蔡,和我六叔是同一个队伍的,没有办法,回家带我去当兵,跟家里说,就当兵了,我们一起去了40多个人。
主持人:是你们同村就去了40多人?
赵新立:不是。
主持人:同期的。
赵新立:他们大部分是城东的一个蔡庄,大部分都是蔡庄的,城里头就我一个人。
主持人:40多人也不多,挑选看来还是比较严格的,当时挑选你们有什么标准吗?
赵新立:主要是都是不安分的,都想着,一看着世道那么乱,年轻人在家里也没有什么奔头,那些人都比我大。
主持人:你当时参军的时候?
赵新立:我才16岁,1919年,那时候我才16岁。
主持人:我看以前写的书里面记载,当时16岁的娃还没有枪高是真的吗?
赵新立:我那时候还比较高。
主持人:张老师,我想请教您一下,刚才赵老先生讲的,他们多是属于不安分的人,在您采访的对象里面,他们是不是那个时代里面不安分的?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热血青年。
张国通:他所以不安分,因为当时这些兵,他大部分是在农村,农村生活很贫穷,有一些家里面连饭都吃不上,就是说他想通过当兵改善一下自己的生存环境,恐怕这个我采访的大部分是这样的一种心态。
赵新立: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志向,志愿。
张国通:到部队起码把生活吃的解决了,所谓不安分是这一点。
赵新立:跟现在是两个概念,那时候社会不安定,土匪多。
张国通:土匪横行,家里面又是揭不开锅,这种情况。
赵新立:特别是土匪太多,你睡觉都睡不安生。
主持人:不止是当时有日军的侵略,还有当地的治安内乱,就是说只有当兵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路。
赵新立:当兵一个是报国,那时候东北已经沦陷了。还有一个,我们当学生的时候抵制日货,都有一种报国的思想,没有好地方去,冯玉祥的队伍,那时候在河南、山东还是一个比较正派的部队,群众爱护这个部队,像这一代人问那儿去的很多的就是这个道理。
张国通:因为29军河南兵很多,为什么呢?刚才赵老师说的,都集中在一个村庄,一块农村,就比方我们河南的项城,西平一带29军很多,比如说我是当地29军的一个连长或者营长什么的,29军兵源缺乏的一下,我就回到我们农村一带,然后带一部分,你跟我走,你跟我走,这样的话他就可以一个人带几十个人上路,是这样一种情况。
赵新立:29军都是集中到一块,都是家乡人,都是家乡人带家乡人,也就是跟那个谁说的,家乡兵,主要是这个。
主持人:像您参军以后16岁,当时把您分配到哪里?哪个团?
赵新立:先新兵训练3个月,学完以后然后到手枪团,因为太小,所以以后到医院了。
主持人:手枪团跟军事里面的解释,守枪团跟特务团好像是差不多的。
赵新立:手枪团是给团里和师里的站岗。
主持人:后来您怎么去当医务兵的?
赵新立:医务兵太年轻,管枪都比较熟练了。
主持人:因为当时那个枪还比较大?
赵新立:当时那个练枪要有力量,十几岁练不出那个手劲,那时候我搞文书,在团里当卫生兵,这就调到卫生队当护理员。
主持人:您讲到枪,我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我们看了一些历史资料,当时我们的装备是什么样的?有很多种说法,现在像您是29军的老战士,您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下,当时你们是一个什么样一个装备?我这里有一张图片,我不能您能不能给我解释一下当时的情况。
主持人:您看,我这里有一张当时的战地记者在卢沟桥附近拍的一张咱们29军的图片,您能给我解释一下,这个是你们29军的标准装备吗?
赵新立:是的,这叫大盖枪,那个枪上面,像这个小枪是不易拿的,大的上面有一个盖,盖一拉下来就可以打,大盖枪老了,是很老的枪了。
主持人:一次只能一发?
赵新立:一次五发。
主持人:然后还有大刀?
赵新立:大刀。
主持人:说29军的大刀在咱们中国军史上面是有传统的?您能给介绍一下吗?
赵新立:对,大刀我听说他们说了,因为开始我这个都是当兵,以后到部队他们都谈到这个,我好问,说这说那的,用大刀的原因,日本人最怕的就是没有囫囵尸首,没有囫囵尸首就不能升天。
主持人:就没有全尸?
赵新立:没有全尸了,他为了保存全尸一投降,在这个时候他投降,投降他会自杀,自杀是为了保证全尸,冯玉祥这个部队练的是这个大刀,这个兵团都是耍大刀的,每一个都耍大刀,每一个连都耍大刀。
主持人:一个战士的标准配备是一个翻盖的枪,一把大刀,因为前身我们这里看到的都是背面,这边还有一把军刺,刺刀放在这边。正面的挂着这些东西呢?这个就是大刀是吧!
赵新立:大刀。
主持人:当时这样子的情况,咱们29军算咱们部队装备里头,跟别的兄弟部队比较是算好的还是差的?
赵新立:一般都是那个样子,没有什么,重武器比较少。
主持人:跟日本人接触之后,发生冲突之后,是不是感觉到日本的武器跟咱们比较有什么好坏吗?
赵新立:那时候战士思想没有好坏,只有精神的力量,没有武器的力量。
主持人:怎么个精神力量法呢?
赵新立:他是仇恨,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仇恨思想,我上学就是日本人坏,就是鬼子,他思想上抵制日货,侵略,知道他是侵略,西分口战役那是很早了,那时候东北沦亡了,西分口战役就是冯玉祥带着队伍和日本打,拼刺刀,虽然说武器差,日本武器好,还不是把他打跑了吗?所以每个人的思想意识,仇恨思想这个力量是无穷的。
张国通:我把我采访那些给您讲讲,这个就是当年咱们也是卢沟桥事变的亲历者,今年90岁的赵金典老人,他当年就是37师手枪连的一个士兵,他这一次也到卢沟桥来了,要参加后天的活动。
主持人:本来他也要参加我们的活动。
张国通:但是因为年龄太大,身体太差,比方说刚才讲的大刀的,赵老为什么说我们武器差,但是我们有一种精神,我们有一种保卫我们国家这种精神,你日本鬼子侵略我们中国来了,我们中国军人就是要和你们应该是一种不共戴天的仇恨,比方说赵金典老人,他当时是37师的手枪连的士兵,就像你刚才那幅照片,手枪背后插一把大刀,这个大刀当时确实是咱们部队的一个特色,应该是令日寇闻风丧胆的东西,与他面对面的交锋很多,当时赵金典老人有一段他是在颐和园门口守卫我们的颐和园。
主持人:当时29军的布防是很广的。
张国通:是很广,有住在西苑的,有卢沟桥的,有颐和园的,有万寿山的,他们都分布在这一线,38师又啊是住在天津的,一个师在这儿,一个师在那儿,37师就是由卢沟桥镇西边这一线,当时就是有手枪连,背后插一把大刀,当时实际上这个卢沟桥事变以前,日本是预谋很久的,它是有预谋的,这不是说是一个突发事件,在这之前,日本兵他们经常挑衅,他要找事挑衅,比方他在颐和园就是前面那个守卫,保卫颐和园,那时候日本兵经常到了以后就说我要去颐和园,挑衅嘛,然后说不行,颐和园这是我们的颐和园,里边有我们国家很多的文物,你们不能进,日本兵就硬要进,然后这时候就会发生肢体冲突了,日本兵要进,就像赵老他们这些中国兵就不让进,最后就在一块儿就是这样冲突了,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还要进,好,关键时刻,大刀抡出来了,你再进我就砍了你,这时候日本兵一看大刀拿出来了以后,就灰溜溜的就走了。这种情形是每天都会经常发生的,肢体冲突,关键时候我们大刀抡出来以后,你再进我就劈了你。
主持人:这也很像我们前一段时间很流行的一部电视剧《亮剑》。亮刀。
张国通:这里面还有一个照片,当时你看,这些照片都是29军在卢沟桥上的守卫兵,当时卢沟桥这一段是我们中国军人,那一段是日本兵,他们挑衅的时候,在桥上挑衅,你看我们这些29军的士兵就光着胸膛,拿着枪刀,就说你敢过来我们就劈了你,所以这样29军的大刀是很有名的,也是很让日本鬼子很闻风丧胆的一个东西。
主持人:当时怎么说呢?起初的时候比方说37年之前,为什么就是说日本侵略东北,那个时候我能不能这样理解,那时候还是简单的,我们可以理解成为日本国和当时中华民国,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到后面随着局势的继续恶化和当时一些侵略者的胡作非为,我们已经把这种战争的行为已经上升到一个民族和一个民族的战争了,那个时候您作为一个中国人,对外来侵略者的一种仇恨,所以说后来我们为什么把它说成全民族开战呢?抗战的开端,那当时7月7号哪一天,日本人再次向我们宛平发动战役的时候,您是在天津?
赵新立:天津。
主持人:您当时是怎么知道抗战的消息的?
赵新立:以后听说的这个情况。
主持人:你们命令当时是怎么传达的?给你们是什么命令?
赵新立:那时候我没听到命令,在天津还没有动静。
主持人:没有动静,当时你们下一步做出来的,就是说要有一些军事行动了,下一步你们是不是听说还有参加,当时是往北京这边来增援还是怎么样?
赵新立:没有,那时候主要的任务就是防止他进关。
张国通:狙击外围。
主持人:当时天津那一部分,当时是不允许驻军的吧!
赵新立:在周围,当时好几个团都在周围。
主持人:当时您是狙击从(团户口)过来的日军?
赵新立:对。
主持人:那是什么时候?
赵新立:那是7月28号,27号接到命令就是不准进去,都穿的便衣,军装都脱了,全团的,外边其他的不知道,我们一个团在廊坊住,出兵以后都是,除了穿个裤衩褂子以外,什么东西都没带,枪弹带了这以外啥都没带。
主持人:刀也没带?
赵新立:武器都带着了,生活用品啥都没有,我们一出天津以后,一说转移呢,光一个人就出来了。
主持人:当时怎么给你们配发的粮食,就是说让你们撤退,狙击,当时你们是什么样的状态?
赵新立:粮食都有,自己带点粮食。
主持人:自己带点,够用几天?
赵新立:一般带粮食都是三天、四天的粮食。
主持人:这边网络上有一些网友也给你发来一些,有一个叫张晓花的,他给你发了一个祝福,他说赵爷爷,你们当年辛苦了,然后呢,想通过我来转达对您的祝福,然后另外还想请教一下,当年实战的时候,你们打仗的时候,大刀上是不是系个红布?
赵新立:是。
主持人:那红布有什么意义吗?
赵新立:血,一个是志气,红的很精神那个意思。
主持人:然后现在还有一些网友问,就是说,你们参加狙击战打得艰苦吗?
赵新立:艰苦,当时在我们临沂战役那是比较苦的,因为什么呢?他说了,我们那一个团,我是在团里,那一个团打下战斗以后,这个团的14个连长,受伤的26个,14个连长,受伤了26个,死了还不说,这个死了,赶紧上去一个,上一个,有的一个连,最后一个连只有9个人,这个残酷。
主持人:9个人。
赵新立:一个人,一个连只有9个人。
主持人:你能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吗?当时你们部队的编制,和现在的部队编制不一样,那时候一个连多少人?
赵新立:一连160、170个人。
主持人:我们简单地算一下,一个连160个人,你说只有9个人回来,150个人牺牲到这儿。
赵新立:那他们都牺牲了,残酷。
主持人:当时狙击上面,我们人数是不是占有优势?
赵新立:没有优势,因为什么?那是个坂垣师团,日本坂垣师团,有名的,武器弹药方面都比我们多,多,战斗的时候,刚才说的那个,到必要关头,挑起大刀冲进去,一个狙击手,一个好的狙击手百发百中,打个准枪,碉堡啊,能从枪眼里打进去,打进去把它的机枪手打,重机枪手打,打了之后大刀手冲锋,冲上去拼刺刀,所以敌人一看冲刺刀。
主持人:坂垣师团也怕了?
赵新立:也怕了。
主持人:我当时没有听明白,希望赵女士再给我们简单地重复一下,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况?当时我们是要冲锋,然后还是什么样的情况?
赵潜英:他们打的时候,有狙击手,打对方的狙击手,从他们的枪眼里面打出去。
主持人:多远距离。
赵潜英:把他们的人打死了,我们的士兵抡着大刀就冲上去了。
主持人:那等于我们在冲锋的时候,他有狙击手,还有重机枪在扫射。
赵新立:对。
主持人:当时我们应该是往上冲?
赵新立:那是平地,临沂,临沂平地,一马平川,几个月就打上来打上去,跟敌人拉锯战,我这个阵地一定要夺回来,再冲上去把它夺回来,夺回来之后又失守,又拖了几个月,最后在台儿庄转移了。
主持人:像您参加咱们抗日战争这么多场战役,您觉得最难打的是哪一场,这也是一个网友的提问。
赵新立:我参加的要算是临沂战役了。
主持人:临沂战役,一个是苦,一个是惨。
赵新立:再一个打得也比较狠,苦,惨,我们的伤亡也很大。敌人也疯狂的厉害,那时候打下去以后,敌人很残忍,一个板垣的师团,那时候在中国,在抗战的时候,是个王牌的部队,把他打得,打得最后连烧死尸的时间都没有,他这个人都要烧了,因为我们攻过去,一个村庄攻过去了,我们当后勤的,找个地方,他把这个尸体都放到一个屋子里,用柴火、麦秸弄上去,准备烧,没有烧就跑了。
主持人:等于是我们当时在电视连续剧《亮剑》中间还经常听到板垣师团,后来被李云龙所属的部队打败的,这个就是您所说的这个日本当时非常有名的板垣师团是吗?
赵新立:板垣师团,那时间很长。
张国通:他说的是一个阶段,他经历的是一个阶段。
赵潜英:他们日本兵打败以后,他把死的兵全部弄到一间房子里面,上面用麦草盖上,他们没来得及点火烧就仓惶逃跑了,我父亲他们过来以后很累,当时就直接躺在麦草上面睡着了,后来醒了以后就说怎么这么硬,一掀底下都是死尸,其实他们也打得很惨。
主持人:他们打得也很惨,等于你们用实际行动。
赵新立:日本人的残忍,那种残酷那真是目不忍睹,小孩子杀,老太婆,60、70岁的老太婆,都被日本人拿刺刀挑了。
主持人:就是中国老太太,60、70岁的老太婆。
赵新立:那时候我们亲眼看见的,打过去了,把日本打退了以后,我们就看到有一些,在路上、房子里,这些残忍的(画面),小孩子也被杀,残忍的。
张国通:这种事情,他说的简直是每天,恐怕每个地方很多很多,日本鬼子所到之处,烧、杀、抢、掠,下至一些小婴儿,上至一些老人,走过去有时候全部杀掉,有时候满门抄斩,这里面的其中这个例子很多,你像当年我采访的很多日本老兵。

张国通:谢谢!
顶啊,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