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看阎崇年研究员用“慈 禧派员访欧”比“郑和下西洋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39:43
作者: 强国兴族 发表于: 2006-09-05 14:20:42    数码-全国2000个城市货到付款   
近日看了崇年研究员在中央电视台10套《百家讲坛》节目中的演讲,阎研究员在谈到慈禧引领同治朝新政时原话说:“当年郑和下西洋都没到达欧洲,但慈禧太后就派官员到达了欧洲去考察......”阎研究员的意思想必大家再明白不过了。转自81.china.com
不过我要问问阎研究员:“郑和所在的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慈禧所在的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转自81.china.com
19世纪后半期,东西方的海上交通已经很便利了,两大洲早已经亲密接触了。而郑和所在的时代还是一个航海大发现,大探险的时代,是一个开拓、开创的时代,这两者能相媲美吗?!转自81.china.com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而阎研究员用“慈禧派员访欧”比“郑和下西洋”难道不很滑稽可笑吗?!我又想起了阎研究员在上几次的演讲中奉献给我们的笑话:阎研究员在赞扬乾隆时竟用乾隆皇帝到处死拼硬凑起来,自封的”十全老人“来大加赞扬乾隆,又把乾隆”写“的4万首诗与全唐诗相媲美。转自81.china.com
我就把这些当作午饭后帮助消化的灰色幽默,但现在某些”学者专家“就或多或少的抱着这种谬论,而且其中一些还是现在国家正在进行的巨大的文化工程——《清史》的修撰者,这不得不令人担心这部为使后人鉴的历史要典的严肃性、客观性、科学性和真实性。转自81.china.com作者: 强国兴族 发表于: 2006-09-05 14:20:42    数码-全国2000个城市货到付款   
近日看了崇年研究员在中央电视台10套《百家讲坛》节目中的演讲,阎研究员在谈到慈禧引领同治朝新政时原话说:“当年郑和下西洋都没到达欧洲,但慈禧太后就派官员到达了欧洲去考察......”阎研究员的意思想必大家再明白不过了。转自81.china.com
不过我要问问阎研究员:“郑和所在的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慈禧所在的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转自81.china.com
19世纪后半期,东西方的海上交通已经很便利了,两大洲早已经亲密接触了。而郑和所在的时代还是一个航海大发现,大探险的时代,是一个开拓、开创的时代,这两者能相媲美吗?!转自81.china.com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而阎研究员用“慈禧派员访欧”比“郑和下西洋”难道不很滑稽可笑吗?!我又想起了阎研究员在上几次的演讲中奉献给我们的笑话:阎研究员在赞扬乾隆时竟用乾隆皇帝到处死拼硬凑起来,自封的”十全老人“来大加赞扬乾隆,又把乾隆”写“的4万首诗与全唐诗相媲美。转自81.china.com
我就把这些当作午饭后帮助消化的灰色幽默,但现在某些”学者专家“就或多或少的抱着这种谬论,而且其中一些还是现在国家正在进行的巨大的文化工程——《清史》的修撰者,这不得不令人担心这部为使后人鉴的历史要典的严肃性、客观性、科学性和真实性。转自81.china.com
哈哈,将来我们可以说唐太宗都没有把人送上太空,但我们实现了,所以我们超过了唐太宗!
原帖由 东风113 于 2007-7-1 16:59 发表
:@ :@ :@
阎包衣,就为清妖乱评功

我觉得他讲得课比于丹强~~~
阎某人是在故意搞笑呢,还是别有用心?;P :D
老阎是前清遗老。
五大臣出洋和郑和下西洋相比没什么好笑的,我就认为前者比后者更伟大,因为摆阔人人都会。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7-7-2 11:58 发表
五大臣出洋和郑和下西洋相比没什么好笑的,我就认为前者比后者更伟大,因为摆阔人人都会。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摆阔?   别搞笑了好不好

晚清要不是被列强打的满地找牙    堂堂的天朝重臣怎肯屈尊访问蛮夷之地;P
原帖由 兽医本草 于 2007-7-2 12:44 发表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摆阔?   别搞笑了好不好

晚清要不是被列强打的满地找牙    堂堂的天朝重臣怎肯屈尊访问蛮夷之地;P

;P :D 清人死要面子,美名曰“出国考察”。
阎会长为什么不拿5大臣与徐福相比呢?
原帖由 兽医本草 于 2007-7-2 12:44 发表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摆阔?   别搞笑了好不好

晚清要不是被列强打的满地找牙    堂堂的天朝重臣怎肯屈尊访问蛮夷之地;P


摆阔是一种说法,宣扬天朝威严也是一种说法,说法可以不同,意思都差不多。

不被打得满地找牙,怎么知道自己落后?这种反应完全正常,没有什么值得嘲笑的。
郑和下西洋通俗点说实际上还真就是摆阔去了
"当年郑和下西洋都没到达欧洲,但慈禧太后就派官员到达了欧洲去考察"----分明是嫌郑和走的还不够远嘛!
为满清抬轿子也不用这么踩郑和吧?
各位觉得美国的航母舰队是在摆阔吗?
清朝已经被打的满地找牙了,这才想去派五大臣,早干嘛去了
阎是个满遗,

30年来沉渣泛起潮流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群。
大秦,问你个问题,关公和秦琼谁厉害?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7-7-2 11:58 发表
五大臣出洋和郑和下西洋相比没什么好笑的,我就认为前者比后者更伟大,因为摆阔人人都会。



笑话,即使是摆阔

那“摆阔”岂是人人都能的~~~~~~那大秦摆个造型让大家瞧瞧;P
]]
阔而摆阔,没什么可吹嘘的,因为了不起的是攒下家业的前人。

知耻后勇,是值得称赞的,因为这是进步的起点。

郑和下西洋说明中国当时在某些方面比较先进——仅此而已。

用个类似的例子:1964年的原子弹比今天的东风31更伟大,即使后者要厉害一百倍。
]]
]]
没看过阎崇年讲的这一集,如果不是刻意牵强附会的话,这种说法确实不合适,五大臣留洋比胡服骑射也好,比彼得大帝也好,不应该用来和郑和相比,两者也没什么可比性.
近年来明清之争阎崇年不会不知道,这种话有故意制造争议之嫌.
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都是一次壮举,别的不说,郑和指挥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乘坐的是中国自己制造的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好的宝船.而满清呢?别告诉大家同治年的满清官员是乘坐的是自己制造的客轮,或是满清自己的破帆船出洋考察的.搭洋人的船,不要说去欧洲,只要满清肯掏钱,派几个官员坐船绕地球转转几个大圈都绰绰有余,那么是不是说这样就比几百年前的麦哲伦还要伟大呢?
郑和下西洋可不是单纯摆阔 南京的匠户死了一半

成功的消灭了海外华人民间贸易 把南洋贸易纳入了朝贡体系 垄断货币以支持200万士兵的北边
原帖由 马甲1号 于 2007-7-3 09:29 发表
我就不谈某些人对汉族的习惯性歧视了,免得打骂战,不过可以做个小比喻

如果明朝是满或者蒙古掌权,而清朝是汉人掌权
大秦猛士如是说
阔而摆阔,就是值得吹嘘的,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又能摆的起这个阔了,即使现 ...


这个比喻是你写的,不是我写的。

虚构出来的情况不能当论据,所以等于零。
很想听听大秦个人,对郑和下西洋详细的历史判定~~~~~~
郑和下西洋 即使有保护官方贸易为王权服务的本质。
但其终究是人类历史的一次壮举,明廷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华夏播仁爱于友邦,宣昭颁赏厚往薄来。

由于时代发展的因素,郑和没能达到张骞的历史结果。但要以现实结果论性的话,那埃及则不能以金字塔为荣了,美国也不能为登月为荣了~~~呵呵
如果5大臣出洋确有其事的话,那确实是件大好事。

不出洋怎么知道原是井底之蛙?

这实在这件大好事,就是太少,才5个,应当500才好呢!

没出过洋的毛泽东与出过洋的刘少奇、邓小平在治国水平上的差距那可不是一点点。
原帖由 不战屈人 于 2007-7-3 20:23 发表
郑和下西洋 即使有保护官方贸易为王权服务的本质。
但其终究是人类历史的一次壮举,明廷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华夏播仁爱于友邦,宣昭颁赏厚往薄来。

由于时代发展的因素,郑和没能达到张骞的历史 ...


郑和下西洋无法做到自给自足,白白耗费国力而已。
原帖由 九月的海 于 2007-7-4 11:01 发表
如果5大臣出洋确有其事的话,那确实是件大好事。

不出洋怎么知道原是井底之蛙?

这实在这件大好事,就是太少,才5个,应当500才好呢!

没出过洋的毛泽东与出过洋的刘少奇、邓小平在治国水平上的差距那 ...


-----------------------------------------------
怎么不说出过洋的刘少奇、邓小平与没出过洋的毛泽东在建国水平上的差距呢?没有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还在老J的监狱里面壁思过呢!
原帖由 九月的海 于 2007-7-4 11:04 发表
郑和下西洋无法做到自给自足,白白耗费国力而已。





阁下的意思是~~现人民海军的远洋出访,是错误的吗?;P
原帖由 九月的海 于 2007-7-4 11:01 发表
如果5大臣出洋确有其事的话,那确实是件大好事。
不出洋怎么知道原是井底之蛙?
这实在这件大好事,就是太少,才5个,应当500才好呢!
没出过洋的毛泽东与出过洋的刘少奇、邓小平在治国水平上的差距那 ...




出洋考察的确是好事,假如是在1845年的话。


可惜事实是在1905年12月~~~~汗,那时孙文都已经从美国回来了

真不知阎某是从哪里找来的自豪:L :L
原帖由 不战屈人 于 2007-7-3 20:00 发表
很想听听大秦个人,对郑和下西洋详细的历史判定~~~~~~


郑和舰队的作用复杂,大致分析:

一,寻找建文帝——这块对后世没什么影响,不提。

二,扫除海盗,确保航运——海盗基本是韭菜,割一次长一次,至今如此。由于郑和舰队之后明朝再无类似海上力量,因此对后世的影响也不提。

三,确立明朝对周边小国的宗主地位,建立朝贡贸易体制——朝贡贸易,基本是个赔钱买卖,无助于国力壮大,因此对后世影响基本是消极的。至于对于民间贸易的压制等等就不说了。

最后说一句,一件事表现出来的“意义”,和本身的“价值”,是不同的概念。说郑和下西洋反映了国力强大科技进步等等,那是前者;至于对后世的影响,则是后者。
至于五大臣出洋,和日本岩仓使团的目的差不多,但是一个没有引发后续的变革,所以评价就不同了。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7-7-2 11:58 发表
五大臣出洋和郑和下西洋相比没什么好笑的,我就认为前者比后者更伟大,因为摆阔人人都会。





那请大秦再详细解说下五大臣出洋的历史意义~~~~~~~;P
五大臣出洋的作用单纯,大致分析:

一,寻找维护满清统治的救生符——1905年因为革命党的暗杀,出访被延期。至年底正式出访,这块对后世没什么影响不提。因为那时孙文等革命党已游历各国,于5年后推翻了满清的腐朽统治。

最后说一句,一件事表现出来的“意义”,和本身的“价值”,是不同的概念。说五大臣出洋只反映了满清只见棺材才落泪,没有前者后者等其他意义。
希望大秦再来补充下~~~~~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7-7-2 11:58 发表
五大臣出洋和郑和下西洋相比没什么好笑的,我就认为前者比后者更伟大,因为摆阔人人都会。





五大臣出洋和郑和下西洋相比真是太可笑的,说前者更伟大的那是幽默。

因为那一个摆阔只有中国能的,而另一个是频死方寻救命符。
二者无论是动机,过程,难度,结果,意义~~~~都不能同日而语
九月的海 以清反毛,高~~实在是高


试问:满清五大臣出洋的“壮举”的确是件“大好事”,那满清事后的治国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