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式主战坦克全方位揭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5 17:07:05
99.JPG
一、总体布置:
   中国新式主战坦克的设计中借鉴了俄罗斯T72的许多设计思想(这从外形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尤其是坦克底盘)。但底盘要比T72长得多(几乎长了近1米)。与我军过去的坦克相比,中国新式主战的炮塔有了很大的不同,一改传统的鹅卵式铸造炮塔,改用焊接结构的炮塔的正面与M1系列坦克有许多相似之处。新近推出的99改其正面防护能力大大提高。炮塔正面采用了类似德国“豹”2A5/A6主战坦克的楔型设计,炮塔的防护能力相当于8001000mm厚的均质装甲,大大提高了防护各种穿甲弹的能力。
    从坦克布局上看,中国新式坦克采用了传统的布局方式:驾驶室前置、战斗室居中、动力传动室纵向后置。车体采用庄稼焊接结构,由首部、侧部、尾部、底部以及风扇隔板、动力舱隔板和动力舱顶盖组成,车体首上装甲板上焊接有一对带弹性卡锁的牵引钩、两个前灯防护支架,两块倾斜装甲板之间以及塔下装甲板、侧装甲板、底部装甲板均焊接在一起。车体尾部支架上固定有两个备用油桶。
    坦克驾驶员位于坦克车体的前部中央,驾驶室上方配有一扇单扇舱门,舱门前的镜室内装有一具昼用单倍潜望镜和2具潜望镜。此外,驾驶员还配有一具被动式(微光)双日夜视潜望镜,夜视距离为200m
    在车体首上装甲板内侧,布置有驾驶员舱门螺杆式关闭装置和92式辐射与化学探测器以及滤毒通风装置。驾驶舱右侧布置有右燃油箱和弹架油箱,左侧有左燃油箱、驾驶员检测仪表板、蓄电池组以及电气设备,后面是自动装弹机的旋转输弹机。
    驾驶室内设有驾驶员座椅,座椅前面底部装甲板上安装有操纵杆,有前方有油门踏板、燃油分配开关和预压泵开关,在启动发动机时,驾驶员必须将燃油分配开关置于通位,并接通预压泵。驾驶员的右边有变速操纵档位选择器,选择器上有两个手柄,一个是方向选择手柄,一个是档位选择手柄。在驾驶员的左边还有手制动操纵手柄,在其附近还安装有个系统的电气操纵系统。
    战斗室位于坦克车体中部,炮塔前部中间安装有火炮,火炮右侧安装有并列机枪。炮塔内有2名乘员(车长和炮长),其中车长位于炮塔内火炮的右侧,在车长舱盖的四周设有5个观察镜,指挥塔前方安装有1具周视瞄准镜,在周视瞄准镜的后面和车长舱盖右侧各有一个高射机枪架;炮长位于火炮的左侧,炮长舱盖前面有1具观瞄镜。
    动力传动室位于坦克后部,在动力室和战斗室之间用装甲隔板隔开,动力系统可以整体吊装,布局紧凑,与以往的坦克相比,中国新式主战坦克的战斗室内加大了使用空间,为日后安装更大口径的坦克炮保留了余地。
二、武器系统
1、主要武器
   中国新式坦克的武器系统安装的是一门50倍口径的125mm高膛压滑膛坦克炮。根据需要,火炮可用电子点火装置、电击发和机械式手动击发射击。起寿命达到700发穿甲弹的水平,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为了提高热防护效率,身管上安装了双层铝板气隙式热护套,热护套的用途是为了防止火炮身管受阳关照射、风吹雨淋或者由于外界的冷热影响对身管各侧面作用不均匀而引起的火炮身管变形,可提高火炮射击时的命中率。
    在炮身中部安装有抽气装置,抽气装置的用途上在火炮发射后以气室内滞留的火药燃气泄出的引射作用抽取排除炮膛内的火药气体,从而减少坦克战斗室内有害气体的危害。抽气装置为同心式结构,在身管上装有8个向前倾斜的喷嘴,它既是进气孔,也是喷气孔。当火炮发射时,弹丸通过喷嘴后,一部分火药气体通过喷嘴进入储气筒内,直到弹丸脱离炮口,膛内压力急剧下降到与储气筒的压力平衡为止。当炮膛内的压力继续下降时,储气筒内地火药气体便由喷孔高速喷入炮膛,高速气流的后面形成低压区,因而将炮膛内火药气体引射到炮膛外,它不仅能将火炮内的火药气体抽出,还能抽出坦克战斗室内的火药气体,既防止在战斗室内形成火药气体烟雾,又能防止形成炮尾尾焰。

2
、弹药

    中国新式坦克配备的弹种包括钨/铀合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尾翼稳定破甲弹和尾翼稳定多功能杀伤爆破榴弹,弹药基数为41发,其中22发布置在自动装弹机的旋转输弹机内,19发放置在战斗室的各弹药箱内。在发射第三代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初速为1780m/s),可在2000m距离上击穿850mm厚的均质装甲,而最新的特种合金穿甲弹在该距离上的穿甲厚度可达960mm以上。为了进一步强化反坦克作战能力,中国新式坦克配备多功能爆破榴弹为增强装药的高爆型,起威力较大,足以使当今的主战坦克丧失战斗力。另外,中国新式坦克还配备有我国生产的仿制俄罗斯斯尔河/发射9K119型(西方名称AT11“狙击手”)激光驾束炮射导弹系统。
    中国新式主战坦克一般配备枚炮射导弹。从火力上讲,中国新式主战坦克可在有效距离上(2000~5000m)击穿世界上所有现役第三代主战坦克的前装甲。
    在中国新式主战坦克上装有一部仿俄罗斯的机电一体化的自动装填机,炮弹发射后,被抽出炮膛的弹底壳落到收集器中,通过弹底壳抛出机构,抛壳窗口并将其抛出坦克外,弹底壳抛出机构由收集器、收集器传动装置、弹底壳挡铁、抛壳窗和抛壳窗驱动装置组成。
    装弹操纵台安装在炮塔内右侧甲板上,用于在装弹、卸弹和手动装填工况下控制自动装填机。
在采用自动装填方式时,中国新式坦克主炮的最大射速为8/min。采用人工装填方式时,射速降到1~2/min。据检测,自动装填机的间隔故障率为3。目前,更新型的性能优良、使用可靠、操作方便的自动装填机系统已经研制成功,将装备在中国新式(改)型主战坦克上。
3、辅助武器
辅助武器包括1867.62mm并列机枪,采用遥控电发、弹链供弹,每条弹链内撞250发弹,总备弹量为2000发,安装在火炮的右侧;车长指挥塔上装有1QJC8812.7mm高射机枪,由车长在炮塔外手动操纵,用单倍准直瞄准镜瞄准,对空中目标最大表尺射程为1.5km,俯仰范围为-4°— +75°,战斗射速为80—100发/min,备弹300发,分装在5条弹链内。为了方便射击,在中国新式坦克的炮塔上共设有3个高射机枪枪架,其中车长指挥塔前方和右侧各有一个,炮长指挥塔左边设有一个。另外,3名坦克成员各配有一支95式短突击步枪。
4、火控系统
中国新式主战坦克上安装了先进的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该系统属于指挥仪型数字式坦克火控系统,主要由昼夜观瞄、测距三和一的下反稳像式瞄准镜、火控计算机、控制盒、耳轴倾斜传感器、炮塔水平角速度传感器、横风传感器、炮控分系统组成。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是通过一个二自由度陀螺仪稳定瞄准镜中的下反射棱镜来实现炮长瞄准线的双向稳定。在瞄准状态时,炮长操纵台驱动瞄准镜的瞄准线,使瞄准线瞄准跟踪目标,而火炮随动于瞄准线。当炮长在坦克行进间从瞄准镜向外观察目标时,瞄准镜中的目标和背景几乎是不动的,极大的方便了炮长在坦克行进间进行射击,而且射击时只需一次瞄准。
由于我国研制的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是炮长瞄准线在高低向和水平向都有稳定的火控系统,中国新式主战坦克不仅能在静止时以较高的命中率射击固定和活动的目标,而且还可以在行进间以较高的首发命中率射击固定和活动的目标。为了提高坦克的作战能力,火控系统中增加了车长对火控进行操纵的功能。在中国新式坦克车长指挥塔的前方,有一具可以360°旋转观察的上反式周视瞄准镜,该瞄准镜和炮长瞄准镜一样,均可在高低和方向位上独立稳定,并有激光测距和夜视功能,可独立稳定的搜索,选择和瞄准射击目标。
为了适应错综复杂的战场环境,中国新式主战坦克的火控还可以降级使用。当稳像部分出现故障时,该系统还可作为自动装表简易式火控使用:假如当自动装表简易火控系统又出现故障时,还可以用人工装定表尺进行瞄准射击。
在中国新式(改)主战坦克上,安装了最新型的瞄导合一的大闭环式火控系统。瞄导合一的大闭环式火控系统是一种可对射击结果实施自动校正的火控系统,假如首发射击不中,该系统能对脱靶情况进行实时测量,把偏差的距离和角度自动输入火控计算机进行下一发弹的修正计算后立即射击,大大提高了次发命中率。
由于大闭环式火控系统是建立在对脱靶距离实时自动校正的基础上实现的,因而要求火炮要有很高的初速,这样弹丸飞行时间就能缩短,利于迅速校正射击。大闭环式火控系统明显的提高了第二发弹的命中率,用于射击越野行进的高速目标效果比较明显。在测试中,中国新式(改)主战坦克在2000m距离上对运动目标进行的46次第二发补射中(人为设定),命中率为100%。就整体而言,这套火控系统已经具备了世界先进水平。
5、夜视系统
红外探测器它依赖于景物各部分的温度差,形成可见的辐射热图象,这种辐射热图象再现了景物各部分的辐射起伏,因而显示出景物的特征。红外辐射,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人们为了“看清”它,研究了一种对红外辐射敏感的“感知器”——红外探测器。
另外,热像仪还能透过尘埃雾霭观察,作用距离可达2—3km甚至更远,且能全天候工作在战场上,热像仪也不会像微光夜视仪那样由于强闪光和炸弹硝烟而产生迷雾效应。更重要的是,热像仪能够透过伪装探测出隐蔽的军事目标,甚至能识别出刚离去的飞机和坦克装甲车辆等所留下的热痕轮廓。在战场上即使几个小时或者更长一段时间之前敌方驻过的营地,通过高性能的热像仪也能确定出火炮、坦克装甲车辆的位置,因为这些位置的红外辐射与周围其他部位是不同的。中国新式坦克上的炮长用热像仪是我军装备的比较先进的热像系统。在昼间对坦克目标的识别距离为2000m,夜间为2750m。
目前,我国已经研制成功了第二代热像仪,该热像仪不需要光电扫描,由探测器直接接收全视场的热辐射信息而成凝视图象的热像仪,因而也称作凝视焦平面热像仪。其作用距离可达7—9km,灵敏度和分辨率比第一代热像仪有了很大的提高,且结构紧凑、造价较低,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高达4000h,在能见度只有100m左右的恶劣环境中对目标的发现距离为4000m,识别距离为3100m。该热像仪已经安装在中国新式(改)坦克上,中国新式(改)主战坦克已经对西方的第三代坦克形成了技术优势。99.JPG
一、总体布置:
   中国新式主战坦克的设计中借鉴了俄罗斯T72的许多设计思想(这从外形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尤其是坦克底盘)。但底盘要比T72长得多(几乎长了近1米)。与我军过去的坦克相比,中国新式主战的炮塔有了很大的不同,一改传统的鹅卵式铸造炮塔,改用焊接结构的炮塔的正面与M1系列坦克有许多相似之处。新近推出的99改其正面防护能力大大提高。炮塔正面采用了类似德国“豹”2A5/A6主战坦克的楔型设计,炮塔的防护能力相当于8001000mm厚的均质装甲,大大提高了防护各种穿甲弹的能力。
    从坦克布局上看,中国新式坦克采用了传统的布局方式:驾驶室前置、战斗室居中、动力传动室纵向后置。车体采用庄稼焊接结构,由首部、侧部、尾部、底部以及风扇隔板、动力舱隔板和动力舱顶盖组成,车体首上装甲板上焊接有一对带弹性卡锁的牵引钩、两个前灯防护支架,两块倾斜装甲板之间以及塔下装甲板、侧装甲板、底部装甲板均焊接在一起。车体尾部支架上固定有两个备用油桶。
    坦克驾驶员位于坦克车体的前部中央,驾驶室上方配有一扇单扇舱门,舱门前的镜室内装有一具昼用单倍潜望镜和2具潜望镜。此外,驾驶员还配有一具被动式(微光)双日夜视潜望镜,夜视距离为200m
    在车体首上装甲板内侧,布置有驾驶员舱门螺杆式关闭装置和92式辐射与化学探测器以及滤毒通风装置。驾驶舱右侧布置有右燃油箱和弹架油箱,左侧有左燃油箱、驾驶员检测仪表板、蓄电池组以及电气设备,后面是自动装弹机的旋转输弹机。
    驾驶室内设有驾驶员座椅,座椅前面底部装甲板上安装有操纵杆,有前方有油门踏板、燃油分配开关和预压泵开关,在启动发动机时,驾驶员必须将燃油分配开关置于通位,并接通预压泵。驾驶员的右边有变速操纵档位选择器,选择器上有两个手柄,一个是方向选择手柄,一个是档位选择手柄。在驾驶员的左边还有手制动操纵手柄,在其附近还安装有个系统的电气操纵系统。
    战斗室位于坦克车体中部,炮塔前部中间安装有火炮,火炮右侧安装有并列机枪。炮塔内有2名乘员(车长和炮长),其中车长位于炮塔内火炮的右侧,在车长舱盖的四周设有5个观察镜,指挥塔前方安装有1具周视瞄准镜,在周视瞄准镜的后面和车长舱盖右侧各有一个高射机枪架;炮长位于火炮的左侧,炮长舱盖前面有1具观瞄镜。
    动力传动室位于坦克后部,在动力室和战斗室之间用装甲隔板隔开,动力系统可以整体吊装,布局紧凑,与以往的坦克相比,中国新式主战坦克的战斗室内加大了使用空间,为日后安装更大口径的坦克炮保留了余地。
二、武器系统
1、主要武器
   中国新式坦克的武器系统安装的是一门50倍口径的125mm高膛压滑膛坦克炮。根据需要,火炮可用电子点火装置、电击发和机械式手动击发射击。起寿命达到700发穿甲弹的水平,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为了提高热防护效率,身管上安装了双层铝板气隙式热护套,热护套的用途是为了防止火炮身管受阳关照射、风吹雨淋或者由于外界的冷热影响对身管各侧面作用不均匀而引起的火炮身管变形,可提高火炮射击时的命中率。
    在炮身中部安装有抽气装置,抽气装置的用途上在火炮发射后以气室内滞留的火药燃气泄出的引射作用抽取排除炮膛内的火药气体,从而减少坦克战斗室内有害气体的危害。抽气装置为同心式结构,在身管上装有8个向前倾斜的喷嘴,它既是进气孔,也是喷气孔。当火炮发射时,弹丸通过喷嘴后,一部分火药气体通过喷嘴进入储气筒内,直到弹丸脱离炮口,膛内压力急剧下降到与储气筒的压力平衡为止。当炮膛内的压力继续下降时,储气筒内地火药气体便由喷孔高速喷入炮膛,高速气流的后面形成低压区,因而将炮膛内火药气体引射到炮膛外,它不仅能将火炮内的火药气体抽出,还能抽出坦克战斗室内的火药气体,既防止在战斗室内形成火药气体烟雾,又能防止形成炮尾尾焰。

2
、弹药

    中国新式坦克配备的弹种包括钨/铀合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尾翼稳定破甲弹和尾翼稳定多功能杀伤爆破榴弹,弹药基数为41发,其中22发布置在自动装弹机的旋转输弹机内,19发放置在战斗室的各弹药箱内。在发射第三代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初速为1780m/s),可在2000m距离上击穿850mm厚的均质装甲,而最新的特种合金穿甲弹在该距离上的穿甲厚度可达960mm以上。为了进一步强化反坦克作战能力,中国新式坦克配备多功能爆破榴弹为增强装药的高爆型,起威力较大,足以使当今的主战坦克丧失战斗力。另外,中国新式坦克还配备有我国生产的仿制俄罗斯斯尔河/发射9K119型(西方名称AT11“狙击手”)激光驾束炮射导弹系统。
    中国新式主战坦克一般配备枚炮射导弹。从火力上讲,中国新式主战坦克可在有效距离上(2000~5000m)击穿世界上所有现役第三代主战坦克的前装甲。
    在中国新式主战坦克上装有一部仿俄罗斯的机电一体化的自动装填机,炮弹发射后,被抽出炮膛的弹底壳落到收集器中,通过弹底壳抛出机构,抛壳窗口并将其抛出坦克外,弹底壳抛出机构由收集器、收集器传动装置、弹底壳挡铁、抛壳窗和抛壳窗驱动装置组成。
    装弹操纵台安装在炮塔内右侧甲板上,用于在装弹、卸弹和手动装填工况下控制自动装填机。
在采用自动装填方式时,中国新式坦克主炮的最大射速为8/min。采用人工装填方式时,射速降到1~2/min。据检测,自动装填机的间隔故障率为3。目前,更新型的性能优良、使用可靠、操作方便的自动装填机系统已经研制成功,将装备在中国新式(改)型主战坦克上。
3、辅助武器
辅助武器包括1867.62mm并列机枪,采用遥控电发、弹链供弹,每条弹链内撞250发弹,总备弹量为2000发,安装在火炮的右侧;车长指挥塔上装有1QJC8812.7mm高射机枪,由车长在炮塔外手动操纵,用单倍准直瞄准镜瞄准,对空中目标最大表尺射程为1.5km,俯仰范围为-4°— +75°,战斗射速为80—100发/min,备弹300发,分装在5条弹链内。为了方便射击,在中国新式坦克的炮塔上共设有3个高射机枪枪架,其中车长指挥塔前方和右侧各有一个,炮长指挥塔左边设有一个。另外,3名坦克成员各配有一支95式短突击步枪。
4、火控系统
中国新式主战坦克上安装了先进的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该系统属于指挥仪型数字式坦克火控系统,主要由昼夜观瞄、测距三和一的下反稳像式瞄准镜、火控计算机、控制盒、耳轴倾斜传感器、炮塔水平角速度传感器、横风传感器、炮控分系统组成。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是通过一个二自由度陀螺仪稳定瞄准镜中的下反射棱镜来实现炮长瞄准线的双向稳定。在瞄准状态时,炮长操纵台驱动瞄准镜的瞄准线,使瞄准线瞄准跟踪目标,而火炮随动于瞄准线。当炮长在坦克行进间从瞄准镜向外观察目标时,瞄准镜中的目标和背景几乎是不动的,极大的方便了炮长在坦克行进间进行射击,而且射击时只需一次瞄准。
由于我国研制的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是炮长瞄准线在高低向和水平向都有稳定的火控系统,中国新式主战坦克不仅能在静止时以较高的命中率射击固定和活动的目标,而且还可以在行进间以较高的首发命中率射击固定和活动的目标。为了提高坦克的作战能力,火控系统中增加了车长对火控进行操纵的功能。在中国新式坦克车长指挥塔的前方,有一具可以360°旋转观察的上反式周视瞄准镜,该瞄准镜和炮长瞄准镜一样,均可在高低和方向位上独立稳定,并有激光测距和夜视功能,可独立稳定的搜索,选择和瞄准射击目标。
为了适应错综复杂的战场环境,中国新式主战坦克的火控还可以降级使用。当稳像部分出现故障时,该系统还可作为自动装表简易式火控使用:假如当自动装表简易火控系统又出现故障时,还可以用人工装定表尺进行瞄准射击。
在中国新式(改)主战坦克上,安装了最新型的瞄导合一的大闭环式火控系统。瞄导合一的大闭环式火控系统是一种可对射击结果实施自动校正的火控系统,假如首发射击不中,该系统能对脱靶情况进行实时测量,把偏差的距离和角度自动输入火控计算机进行下一发弹的修正计算后立即射击,大大提高了次发命中率。
由于大闭环式火控系统是建立在对脱靶距离实时自动校正的基础上实现的,因而要求火炮要有很高的初速,这样弹丸飞行时间就能缩短,利于迅速校正射击。大闭环式火控系统明显的提高了第二发弹的命中率,用于射击越野行进的高速目标效果比较明显。在测试中,中国新式(改)主战坦克在2000m距离上对运动目标进行的46次第二发补射中(人为设定),命中率为100%。就整体而言,这套火控系统已经具备了世界先进水平。
5、夜视系统
红外探测器它依赖于景物各部分的温度差,形成可见的辐射热图象,这种辐射热图象再现了景物各部分的辐射起伏,因而显示出景物的特征。红外辐射,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人们为了“看清”它,研究了一种对红外辐射敏感的“感知器”——红外探测器。
另外,热像仪还能透过尘埃雾霭观察,作用距离可达2—3km甚至更远,且能全天候工作在战场上,热像仪也不会像微光夜视仪那样由于强闪光和炸弹硝烟而产生迷雾效应。更重要的是,热像仪能够透过伪装探测出隐蔽的军事目标,甚至能识别出刚离去的飞机和坦克装甲车辆等所留下的热痕轮廓。在战场上即使几个小时或者更长一段时间之前敌方驻过的营地,通过高性能的热像仪也能确定出火炮、坦克装甲车辆的位置,因为这些位置的红外辐射与周围其他部位是不同的。中国新式坦克上的炮长用热像仪是我军装备的比较先进的热像系统。在昼间对坦克目标的识别距离为2000m,夜间为2750m。
目前,我国已经研制成功了第二代热像仪,该热像仪不需要光电扫描,由探测器直接接收全视场的热辐射信息而成凝视图象的热像仪,因而也称作凝视焦平面热像仪。其作用距离可达7—9km,灵敏度和分辨率比第一代热像仪有了很大的提高,且结构紧凑、造价较低,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高达4000h,在能见度只有100m左右的恶劣环境中对目标的发现距离为4000m,识别距离为3100m。该热像仪已经安装在中国新式(改)坦克上,中国新式(改)主战坦克已经对西方的第三代坦克形成了技术优势。
感觉还不错~~~~~
貌似是强帖,先顶再看...
过分详细了,比较强
这么好的帖子竟然没人顶~
用105线来试验?怎么不用120或125呢?
120是炮兵的,打上肯定穿,在炮兵眼前丢人,打死装甲兵也不能干
125和105威力差不多,用105打完大概就知道125什么样了
老資料拼凑的
好帖,要顶:D
原帖由 Evanescence 于 2007-6-21 18:26 发表
120是炮兵的,打上肯定穿,在炮兵眼前丢人,打死装甲兵也不能干
125和105威力差不多,用105打完大概就知道125什么样了

你是不是得了"125就是不好偏执病"?????扯了一年的淡还是不松口?

说来说去一点根据说不出来,当初造120的厂子你家开的?

炮霸、CCNA、山人,论坛里几个比你懂炮懂一千倍的人告诉你,你就是不肯听?麻烦你好歹也要给点根据出来行不?
原帖由 Evanescence 于 2007-6-21 18:26 发表
120是炮兵的,打上肯定穿,在炮兵眼前丢人,打死装甲兵也不能干
125和105威力差不多,用105打完大概就知道125什么样了

你是不是有心理疾病啊?
说过多少次了,装甲兵开发125MM口径的目的是因为当初120MM装弹机开发失败(事实上日本的120装弹机根本也就是个失败产品,目前根本没有可靠的120MM装弹机),而炮和弹本身和毛子的125MM有很大不同,即使是毛子的125MM,近几年也进步很大,说不如105简直搞笑.倒是炮兵120MM,用的是减装弹,威力被限死了
这里最丢人现眼的是你
这篇文章来自王辉的98式坦克专辑
原帖由 Gramer 于 2007-6-21 19:57 发表

你是不是有心理疾病啊?
说过多少次了,装甲兵开发125MM口径的目的是因为当初120MM装弹机开发失败(事实上日本的120装弹机根本也就是个失败产品,目前根本没有可靠的120MM装弹机),而炮和弹本身和毛子的125MM有很 ...

勒克莱尔的不是自动装弹机?
]]
勒克莱尔的不是自动装弹机? [/quote]
我没说过吧。
“勒克莱尔”坦克是西方最先采用自动装弹机和3名乘员的第三代坦克。
其自动装弹机弹舱位于炮塔尾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很久以前,在JC上有人说中国的98(那时候还没99这个称呼)的底盘就是学T-72,结果被JC那群人骂得叫一个惨。:D
本人一直喜好关注坦克的底盘部分,新型坦克有两个地方坚持不做根本改变,令人疑惑。

1.负重轮直径。国外先进坦克中有相当一部分采用了中等直径的负重轮,这是有原因的,中等直径负重轮能更好地协调适应坑凹路面、行走速度、车身防护、车体重量等方面的矛盾,而大直径轮则片面追求某些指标轻视另一些指标,综合考虑,中等直径负重轮性能应该占优。况且我国也不是没有装备过中等直径负重轮,88、96(老型号从80式到90II式)都配备了此规格负重轮,99式却坚持走老路,实在让人费解,难道车体借鉴T72,车轮就一定要抄袭T72吗?

2.负重轮行程。长期以来,国产坦克硬梆梆的底盘就一直困扰着我——过去的一个理由是国内弹簧钢质量不好,所以行程做不大。现如今呢?还是做不好?行程340mm已经是“增至”了,丢人不?即使早期梅卡瓦,没有采用液气悬挂,动行程都达到了600mm(负重轮也是600mm,上下动行程居然能达到一个车轮直径!),我国一直仿苏,我没有具体了解过苏式(俄式)坦克负重轮的动行程有多大,但是从各种媒体图像资料上可以观察到,苏式(俄式)坦克负重轮的动行程远远大于我国的坦克,人家也是扭杆弹簧,基本结构相同,怎么人家就能做到这么大的行程幅度?有一个现象中外坦克差别很大,就是外军坦克在车辆突然起步、急刹、炮击时,车身都会明显向前或向后“陷”下去,我国坦克却不明显,我猜测国产坦克避震设计可能很大程度上是考虑到坦克在这些情况下的车体稳定性,而牺牲了车体行驶的平顺性和乘员舒适性,如果真是为了这个原因而丢西瓜拣芝麻,那么设计人员的脑子就太僵化了。当今坦克火炮的稳定性是靠独立稳像系统来实现的,而不是靠车体稳定性来支撑的,而牺牲的底盘动行程将直接导致车辆行驶的舒适性下降,越野速度下降,加大越野状态下火炮跟踪瞄准的难度,进而降低坦克在野外高强度战争中的生存能力。虽然从指标上,新型坦克在公路速度和越野速度上都不比西方先进坦克差,但在实际视频里,西方坦克经常出现野外疯狂飞奔、跳跃的场面,而我国新型坦克却基本都是缓慢爬行,偶尔出现的几次快速移动也是在地形起伏不大的草场,也许车辆确实能开到指标速度,但是乘员受不了,车辆受不了,火炮瞄准不了,还不照样白搭?!

如果以上两点加以改进,我相信我们的新型坦克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大直径负重轮可能是考虑要减小地面变形阻力,但是我感觉99的负重轮不是很大.应该算中直径的.
还有负重轮行程,99改据说应用了半主动悬挂,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行程小的问题
99坦克有装大闭环式火控系统吗?怀疑中... ...
原帖由 lonist 于 2007-6-22 01:46 发表
本人一直喜好关注坦克的底盘部分,新型坦克有两个地方坚持不做根本改变,令人疑惑。

1.负重轮直径。国外先进坦克中有相当一部分采用了中等直径的负重轮,这是有原因的,中等直径负重轮能更好地协调适应坑凹路 ...




LS的建议不错,我也学这个的,有时间可以交流一下。
18楼的,这里有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资料:
      M1A2主战坦克的负重轮是7个,直径比同时代的T-90,梅卡瓦和勒克莱尔、豹-2都要小,为什么这样呢?因为M1A2实在是太重了,它的战斗全重将近62吨,设计师想要支撑起这么重的车体,就不得不减小负重轮的直径,或者让M1A2使用那种工艺复杂、造价高昂,可靠性极差的负重轮交错排列结构(就是黑豹、虎式、费迪南等一干纳粹德国重型装甲车辆所使用的那种负重轮结构),最终设计师选择了减小负重轮的直径,以便负重轮的数目每侧能够达到7个,也就是说,M1A2是依靠7根轴支撑起它62吨的重量。每根轴的承重为9吨。当然,我们可以增大轴的直径,使轴的承重能力增强,但是这又会面临着底盘支撑部材料的强度不足的问题,因此事实上坦克的悬挂系统当中,单根轴的承载能力是有一个极限的,这个极限与各国的冶金工业水平息息相关。

     而我国的59式坦克的负重轮数为每侧5个,而59式主战坦克的战斗全重是30吨(大致数字),也就是说,59式坦克每根轴的承重为6吨。而99式坦克的负重轮有6对,那么,我国的冶金水平比1965年如何呢?进步了多少呢?比照国内高附加值钢材基本来自进口的事实,以及国内各大钢铁厂技术工人无法得到升迁的事实,可以断言,99式主战坦克的承重轴材质比照59式的提高并不大。假设单根轴的承重能力已经达到了8吨,那么99式主战坦克的战斗全重大致在48吨左右。
我等菜鸟的好食~~~

主动防御听着挺NB的~~  不知实际效果咋样。。。
技术贴 啊,我是来看热闹的:lol
很少在电视上见到99高机动的表演,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底盘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原帖由 中北新军 于 2007-6-22 12:57 发表
而我国的59式坦克的负重轮数为每侧5个,而59式主战坦克的战斗全重是30吨(大致数字),也就是说,59式坦克每根轴的承重为6吨。

有一点问题,59一共是10根扭杆,承重在3~4吨。不过这并不影响最后的结果。
原帖由 中北新军 于 2007-6-22 12:44 发表
LS的建议不错,我也学这个的,有时间可以交流一下。

我也是学这个的,有时间请多多指教。:handshake
:handshake 这里战友不少啊!

对了,声明一下:这里的数据可能有些......
希望不要强词.
不过还是没看出来和WH的那本书有什么两样。莫非WH是提前泄露了99改?
MBT型主战坦克,在同样安装了883kw(12000hp)动力系统的情况下,由于改进了发动机,并采用横置布局,其车体长度仅为6.487m,这就使得战斗全重为48t的MBT的车体防护性能反而超过了51t重的中国新式坦克。这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在中国新式(改)坦克上安装结构紧凑合理的动力传动系统将成为必然。


——————————————————————————这段不是被称为流毒吗?
原帖由 中北新军 于 2007-6-22 12:57 发表
18楼的,这里有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资料:
      M1A2主战坦克的负重轮是7个,直径比同时代的T-90,梅卡瓦和勒克莱尔、豹-2都要小,为什么这样呢?因为M1A2实在是太重了,它的战斗全重将近62吨,设计师想要支撑起 ...


难道坦克在射击时的后坐力呢 ?
霍特是美国的么???
]]
原帖由 sunlibo1986 于 2007-6-22 22:10 发表
霍特是美国的么???


哈哈,的确错了,该导弹由法、德两国联合研制属国际合作产品。
谢谢指正。还有类似的错误希望大家指出。
当时比较急,没有仔细修改。
你说的对,自行车的确是小轮子的震动比较小。
可是坦克的是履带式的,这方面的因素有影响,不过不是主要的。
原帖由 中北新军 于 2007-6-22 22:54 发表
你说的对,自行车的确是小轮子的震动比较小。
可是坦克的是履带式的,这方面的因素有影响,不过不是主要的。

是否有履带,效果基本一样的,各种视频里小负重轮坦克与大负重轮坦克在越野时车身的姿态是有些差别的,小负重轮坦克车身对震动的感应要慢一些(或者叫迟钝一些)
原帖由 Gramer 于 2007-6-21 19:57 发表

你是不是有心理疾病啊?
说过多少次了,装甲兵开发125MM口径的目的是因为当初120MM装弹机开发失败(事实上日本的120装弹机根本也就是个失败产品,目前根本没有可靠的120MM装弹机),而炮和弹本身和毛子的125MM有很 ...



我们的125到底是是不是分装弹?如果是,分装弹不是先天不足吗?

似乎炮口动能不能直接说明炮的威力,没准击中目标时的剩余能量并不高呢。。。。? xxx毫米的破甲可能都是网上权威的数据吧?

个人对99的水平没什么底儿。
文章只是给大家一个借鉴,
至于真实情况呢,假假真真:D :D
我认为越野速度不需要太快,步兵上不来一样傻眼,够用就行
上头那位老大说的动行程问题,还得请新军老大多为革命做贡献啊,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生献儿孙
呵呵,yueying说的是,
已经献青春勒,班上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