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三国演义——潇水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12:09:28
]]
   二
  
   话说(呵呵话说)卢植因为被小黄门宦官谮害,押赴洛阳朝廷议罪,朝廷派了一个叫做董卓的人到前敌来替代他。
  
   董卓这人,产于陇西临洮,性情粗猛,但是颇有谋略。他膂力过人,常双带两只铁鞬,左右驰射,即便羌人都畏惧他。后来因为立军功,跟着一个朝廷大将击败羌人叛乱,被拜为河东太守。汉灵帝看他是个人才,就加拜他为东中郎将,代替卢植去进攻张角,却被张角杀了个大败,被抵罪处罚,又给送回陇西地区去了。
  
   这时候就剩喜欢读诗书的左中郎将皇甫嵩和卖丝的女大款的儿子朱俊(右中郎将)了。这俩先是跟黄巾军的高级渠帅“波才”交战,朱俊首战失败,俩人相帅退保长社。波才高兴了,带着十数万黄巾大众把长社城团团为住。汉军才三四万人,个个吓得哆哆嗦嗦。
  
   这时候就体现出念书的好处了,皇甫嵩从前看过《史记》,心想这跟当年田单被围困于即墨不是一样的吗?于是他对朱俊说:“当年即墨城里比我们人还少,才五千,但是火攻就反败为胜了。所以兵士多少不是关键。现在城外这些贼,都把营寨结在枯草旁,我派你乘着皎洁的夜色,去放起鲜红的野火,贼军必然大惊,然后我带兵冲杀出去,那么当年田单的功业今天就可以复见了。”
  
   这天晚上,黑天上刮起了黑黑大风,几颗星星睁着迷惑的星眼,朱俊带着锐卒,手握柴草,上面浇了古代汽油,从黄巾军的营寨间隙里穿插出去,跑到外围的野草上放火猛呼。皇甫嵩也在城头烧起燎火,军士把战鼓敲得山响,仿佛千万军马,直冲向焦头烂额、惊惶乱奔的黄巾军。波才喊破了喉咙,约束着徒众勉强支撑,节节败退。
  
   皇甫嵩朱俊胜了一仗之后,刚好汉灵帝又派来了生力军,全是一水的精锐骑兵,领头的一员儒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并且按戏台上描述的还长着一张黑白斑斓的大白脸,正是骑兵都尉,姓曹,名操,字孟德。曹操是沛国谯郡人(今安徽省亳州市),属于淮北人,小字阿瞒,一名吉利。祖父是东汉后期宦官集团中的一员,叫做曹腾,据说非常贤能,不爱说人坏话,专好给皇帝推荐贤人。按理说宦官不会生孩子,但是他们有势力,自己的势力给谁去继承呢,于是就收养子。一个叫夏侯嵩的,就当了他的养子,改名曹嵩。这个养子是会生孩子的,生下曹操。
  
   曹操从小机警有权术,但是飞鹰走狗,游荡无度,他叔叔就多次到他爸爸那里告状,要求严管。曹操很生气,于是一次在马路上遇上叔叔,就歪着个嘴,搓着个手,假装小儿麻痹的样子,他叔叔问他:“怎么啦!”曹操说:“我夜里没关窗户,中风啦!”
  
   叔叔赶紧向曹爸爸报告患情。曹爸爸吓坏了,赶紧喊来曹操,曹操却一脸平整地,比刘德华的脸还平整对称。曹爸爸说:“你叔叔说你中风了,怎么已经好了吗?”
  
   曹操说:“中风,也叫面瘫,这东西的后遗症没有十几年也好不了。我哪能立刻好了呢。我根本就没中风,都是叔叔对我有成见,故意埋汰说我啊。”
  
   曹爸爸从此怀疑曹叔叔了,曹叔叔此后再有汇报揭发曹操浪荡捣蛋的事情,曹爸爸都不信了。于是曹操就更得意自纵了。
  
   这大约就是“术”。
  
   曹操总是任侠放荡,不治产业,所以当时的乡党都觉得这孩子没出息。唯独一个叫桥玄的大名士,对曹操说:“如今天下将乱,除非命世之才不能安定它。我看能安定天下的,大约就是帅哥你吧!”
  
   曹操高兴坏了。
  
   还有一个版本,这位太尉桥玄见到曹操就非常惊讶,惊呼说:“我看过的天下的名士多得去啦,但是没有赶得上你这样的!您一定要善自珍惜保存,好好发展。我老啦,我的老婆儿子将来愿意就托付给你啦!”
  
   于是曹操名气大噪。
  
   在当时还没有科举制度,当官主要是靠着家族的品牌。由家族和乡党里推荐。但是家族里的子弟那么多,推荐谁呢,那就看谁的名声好。于是当时专门有一批大名士,包括大官僚,业余从事评点人物的职业。谁被他们评点了,就等于上了传媒广告,名气就出来了,未来推荐当官就一路顺了。所谓《世说新语》那本书,就是当时的达观名士评点人的。不过呢,这种名士不傻,一般的庶民他不去评点,都是评点有名望的家族的子弟,于是他们就垄断了人物的评点权,等于把官场的入职通道垄断在名望大家族手里。譬如王戎就是一个满鄙陋的人,实在没有什么好夸奖的,于是《世说新语》里的人评点他“目灿灿若岩下电”,把一个满眼冒贼光的私心很重的人(自家的枣子都钻了核给别人吃以免别人偷种)给说成了人间神仙。但是官位都被这般王谢家族的人霸据了。
  
   曹操其实出身不算高,甚至接近寒门,所以厌恶这些名族望族的人,后来当政了以后,没少镇压他们,当然也遭到了他们的疯狂反击,曹家政权的被撺掇,就跟这个多少有关。
  
   不管怎么样,曹操不傻,知道找人评点自己打广告是必要的,于是就带着丰厚的礼物,又去找一个叫许劭的大官僚名士去评点他去了。这丰厚的礼物就是广告费。但是许邵也不傻,我评你一句好话,你就能上了天了,干吗白捧你啊。而且曹操出身较寒下,许邵觉得我的名额都得给名族的人留着还不够呢,另外大约似乎也是曹操本人的人品也不甚让人苟同,当然我觉得主要还是嫌弃他出身差,于是就死活不肯说。曹操就找了个机会胁迫他说。
  
   具体是什么机会呢,史书上没有讲,大约是他嫖妓,被曹操录了相了,于是曹操就拿着录像带要挟他说。于是许劭是好说了:“你啊,你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曹操听了,大悦而去。
  
   哈哈,乐坏了,这个评语虽然有些字眼不好听,但是当时普遍感觉乱世已近,曹操还是英雄分大。后来,罗贯中站在鄙薄否定曹操的传统立场上,把这句话在他书中改说为:“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就不够合适了。曹操听了这样的话,也不会如罗氏所云“操闻言大喜”了。这样的话,不值得喜。
  
   曹操被点评包装的够了,再加上家族本来也略有一点基础,于是终于被推举做官了,先是被举为孝廉,然后做了郎官,随后在京城洛阳北郊担任一个县尉级(军事副县长)的官职。曹操负责把手四个县门的治安,而郊县这里的人因为是天子脚下都特别能吹、眼睛大、肺活量也大,根本不把官家王法当回事。于是曹操初到任,就在县门左右各插十几根五色棒,谁犯禁了,比如夜晚出去溜达了,或者黑车拉黑活了,就被曹操抓住,不论你是豪强还是朝里有人的,一律乱棒活活打死。不久,汉灵帝的权顷朝野的宦官十常侍中的蹇硕的叔叔半夜出城门乱跑,犯了夜禁,被曹操不分青红皂白打死。于是,京城内外的权贵,都怕极了曹操,曹操威名颇震。随后又升为县令。
  
   如今黄巾邪教组织叛乱,汉灵帝拜曹操为骑都尉,到前敌来加强皇甫嵩朱俊。三人合兵一处,再次对波才组织进攻。波才刚刚被烧了一通,军心丧乱,于是三人大破之,斩首数万级。皇甫嵩级别最大,功劳最大,被朝廷嘉奖升爵为乡侯——这是侯啦,意味着有食邑,在某种意义上讲类似与春秋战国的诸侯了。
  
   这是当时所有豪杰士人的梦想。
  
   曹操也因功升为济南国的相。所以济南国,就是当时一些王侯的封国,可是说是类似春秋战国的诸侯封国,但是朝廷也怕这些诸侯王们造反闹独立,于是就派“相”去负责地方行政,类似象棋里的老“相”那样看着格子里的帅。济南国一共有十个县。
  
   乡侯皇甫嵩乘胜追击,在河北广宗城和张梁接战。张梁的“贼众”非常精勇,皇甫嵩打了一仗不能取胜。第二天就闭营休战,张梁以为官军怯懦,于是放松守备。次日凌晨鸡鸣的时候,皇甫嵩挥大军突然对张梁发起进攻,一直打到吃饭的时候,大破张梁,阵斩张梁,斩首三万,把黄巾军逼得往河里跑,淹死五万多。这些黄巾军还都带着家眷,很多媳妇和儿子,都被抓住了,不计其数。
  
   这时候,张角已经病死了——去了极乐世界了,脑袋则被皇甫嵩打开棺材,切下来,传首京师。
  
   张角万万想不到,他原先期望的自己进入京师称帝,最后却只是自己的脑袋代表他去了。
  
   随后皇甫嵩又和张宝大战,阵斩张宝,斩首十余万,把骷髅筑起了象征胜利的京观。想不到好多诗书的人也这么能杀人。
  
   张氏三兄弟的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仅仅用了九个月的混战,就被镇压下去了。主要是因为名族、官吏、大地主阶层还都是坚决拥护皇上的。
  
   而从前秦末人民大起义们能够成功,是因为豪杰、官吏、地主都是反秦国的了,所以不能单把秦末起义简单视为农民起义。而张角黄巾军的性质也不完全等同于农民起义。纯粹的农民起义会借助一些“明王转世”这种神话说法,但不会是有张角这种宗教组织的发动和扩张形式。张角更多是为教而战。
  
   在这场公元前184年的混战里,特别是在最后的灭张宝战役中,按罗贯中先生的说法,张飞也纵马挺矛,刘备也抡着宝剑,关羽则举着大刀,参加了战斗,刘备还一箭发去,正中了张宝的左臂。张宝落荒逃走,被气馁的下级暗杀了他,取得首级向官军投降。
  
   不过这都是罗贯中指使的,史料上没有这样的记载。但是刘备带着自己在乡邑里一贯笼络住的那帮少年和徒众,还有关羽张飞两位保镖,确实参加了平定黄巾的局部战斗。刘备因为有功,还被封赏了一个安喜县县尉(军事副县长)的官职。
  
   刘备高高兴兴地带着关张保镖,骑马赴任了。
现在草根风刮的的确很猛阿,连三国也下水了
期待楼主贴后面的章节...
这是潇水写的吗?水平比前作《青铜时代的恐龙战争》差远了,别又是李鬼忽悠人吧?
呵呵,楼主有点创义,期待下文。:D
  三
  
   安喜县是在河北省中部的一个小县,当时的时节大约已经是184年的冬天了,刘备日常无事,就找些心事想想。
  
   在安喜县城的郊外,残枝败叶接受冬天雪花的劝说,幽静的天光从而射在空洞的地面上,走向远方的小路走向更远的矮山,刘备不能承受的是内心里十分寂聊无人。岁月悠长而又单薄,风雨在岁月枝头几次敲打,落花纷扬随逝水中,有什么能比一场雪所遮盖的旧时繁华更能让人的闲情七零八落,无从收拾。
  
   刘备发了这许多壮志不遇的闲情之后,就听说郡里的纪检干部督邮下来视察了。这个督邮是带着目的来的,打算把刘备给解职了,说白了,就是驱逐了。不知是什么原因。这个督邮从前是认识刘备的,可能两人互相结有梁子,所以刘备心想不是好事。
  
   督邮在传舍——就是县招待所住下了,刘备带好重礼,打算去说说好话,讲解讲解,不料督邮传出话来说:“我病了,怀孕了,不能见客了。”大约是这样吧,总之不要见。
  
   刘备站在传舍门口,心冷了,当着左右的跟班很没面子,准确地说,他是又羞又怒了。他回到自己的军事副县长办公室,觉得与其被很没面子地辞退,不如撒了气再走。于是他叫关羽、张飞约束了贴心的吏卒,带着长短家伙,骑马拉着车,带有自己的家眷和财物,一窝蜂冲向了传舍里。
  
   守门的还拦着呢,刘备大喊:“督邮沟通贼党,我奉郡府君密令,捉拿督邮!”
  
   门卫一下子楞了,张飞大喝一声:“还待什么!”拥着刘备就冲进去了。
  
   督邮正在床上躺着呢,大约真是怀孕了,吓得脸色煞白,刘备说:“你不用起来,我们在床上直接捆你。”张飞过来,将督邮揪着头发,在床上捆了个正紧。众人把他像临产病人一样抬出屋子,直装到准备的大车上。
  
   刘关张三人翻身上马——当时的马都没有马镫,所以不太是翻身上马,而是蹿上去。一声呼啸,群人劫了督邮就往县境上跑。
  
   刘备是分管军事的,自然没人拦挡。快到了县界的时候,刘备下马,把自己的大印从怀里解下来,印鼻钮上还栓着一条反映官级大小的有色丝带,他说:“我讨黄巾有功,得了这一点功名,不料你小人却容不得我。这样的区区下僚贱位,岂是我刘备所留恋的。可恨你公将仇报,今日我却打死了你,咱们彼此都快活!”
  
   于是刘备把绶带和印挂在督邮的脖子上,命张飞关羽把督邮捆在一颗歪脖树上,刘备取来一根鞭杖,照着督邮猛抽了百十下,直打得自己气喘吁吁,督邮奄奄一息。张飞是个很义气的人,说:“大哥,余下的小弟代劳,打死这个狗才。”
  
   张飞可能是屠猪出身的,一棍子下去就能把猪打昏,督邮哪里承受的了,连连发出猪叫:“壮士不要啊,壮士不要啊,明府何必非打死我啊,我没有害明府之心啊!~~~”不待喊完,张飞早已劈头盖脸用鞭杖来覆盖他了。一直打得凑足了两百下,关羽劝说道:“督邮罪不至死,大哥还是不要因他误了自己的前程吧。”
  
   督邮一喘一息地嚎叫哀求:“明府饶我一条狗命吧,我上有衰亲、下有弱息,明府啊~~!”刘备说:“本待杀了你,看你还敢假公报私,作福作威!我们走!”
  
   于是一干人上马,驾车,弃了官印,绝尘而去。
  
   刘备这时候大约三十多岁,作为河北北部涿郡人,正有河北人的刚烈壮猛啊。报仇报冤,不计后果,岂不快哉。
  
   这是《三国志》上的记载。而演义上面,觉得刘备打人,毕竟不利于皇叔的仁爱形象,所以就叫张飞来打,刘备跑来拉架。其实,刘备并不是甚仁爱,而是刚愎,这一点以后再说。刘备如果不下令,张飞作为弟弟,哪敢擅自打大哥的上司。如果真敢打,那也只能证明刘备是个不善于驾驭下属的大哥了,而这是不符合刘备的能力。可怜张飞,落了一个莽撞没有纪律性的形象。按照《三国志》的行文读来,这两百杖都是刘备打的,但古人写书不免图简单,所以从技术角度考虑,我觉得张飞或者其他马仔,不免也分帮了刘备若干杖。
  
  『注:《三国志•先主传》:“除安喜尉。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柳,弃官亡命。”注引《典略》:“督邮至县,当遣备,备素知之。闻督邮在传舍,备欲求见督邮,督邮称疾不肯见备,备恨之,因还治,将吏卒更诣传舍,突入门,言‘我被府君密教收督邮’。遂就床缚之,将出到界,自解其绶以系督邮颈,缚之著树,百余下,欲杀之。督邮求哀,乃释去之。”从这里看,全是刘备打的,张飞都没有动手。』
  
  
   刘备乱跑了几天,遇上了朝廷的大将军何进派遣的毋丘毅,毋丘毅正在替朝廷招兵,因为古代信息不灵,还不知道刘备殴打纪检干部的犯法事情,一看刘备和他身后的一帮少年徒众,各个瞪着大眼都要求参军,喜得立刻收下了。
  
   众人往江苏的方向去,到了下邳——这个地方要小心了,根据我的经验,民风是非常彪滑的,从前张良当蔑视法纪的行侠的时候,就是在这里。刘备他们大约也是加了小心了,不料还是遇上了强盗,古书上叫做贼——但古书上的强盗叫做贼,贼不是偷东西的,偷东西的反倒叫做盗——总之是遇上坏人了,而且是人数上甚盛,是一大群,差点夺了毋丘毅的小命。刘备带着关羽张飞等人力战,保住了毋丘毅的活命。毋丘毅乐了,也不管刘备有没有前科了,把他授为山东下密县的县丞。
  
   刘备折腾了一阵时间,不知什么原因,在下密也没待久,又跑去山东高唐县当县尉(军事副县长),随后升官做了县长,结果县城被“贼”(也就是群盗)攻破了,只好逃跑去找自己的老同学——公孙瓒。
  
   公孙瓒使矛,原本是小吏,嗓门特大,因为嗓门大,被辽西郡的太守看上了,把闺女嫁给了他。公孙瓒很能巴结岳父,有一次岳父犯了官司,被押送京城,公孙瓒替他驾车,像范蠡伺候勾践入吴当奴隶那样,一路伺候着他。后来岳父官司了了,就封他当了长史。公孙瓒特别能打,一次骑着马出塞,被鲜卑数百人堵住了。他只是数十骑兵,从一个空亭障里主动出击,持矛猛杀,居然刺杀数十人,带着一半骑士活着逃回来了。鲜卑人从此不敢进入边塞。
  
   凭着自己大的身量和一柄长矛,公孙瓒在对胡作战和平叛中诸多军功最后被朝廷升为中郎将,封亭侯,在北京到沈阳这一地段的某处做了大官。刘备从前一直把他当大哥待,他让刘备当了自己的别部司马。这是一个军官的职务。
  
   可怜刘备虽然左突右冲,年华壮大却实在并无大成事。好在关羽张飞随着刘备奔走,不避艰险,聊可自慰。
  四
  
  
   公元189年,汉灵帝这一年快死了。但是接班人的事还没有着落。
  
   汉灵帝的“灵”这个字,现在看上去是好字,但古代人正经,灵不是好字,是顽灵不化的意思。汉灵帝特别顽灵,曾经在后宫里面弄了很多排商铺,派宫女扮成商贩在里边卖货,互相偷货、抢、打架,汉灵帝在旁边演看热闹的。他还扮成商人的阔模样,进去喝酒,摔XO酒瓶,乐得很。然后又在自己的御花园西园养了无数的狗,狗们都戴着进贤冠(文官戴的),佩戴着印绶,大约以此来象征他的朝臣。大约意思是天子身边全是狗官。他不喜欢自己的朝臣,他喜欢宦官。汉灵帝常说:“宦官张让是我爸,宦官赵忠是我妈。”这是人话吗!(不过,逻辑上倒也对,宦官当他妈也说的通。)
  
   另外他还喜欢驾着四匹驴,坐着驴车,亲自揽着驴辔,在公共场合乱跑。京城里的人都把这当作时尚来效仿他。
  
   像这种不正经的人,都叫做“灵”。大约上天为了警告他,就在洛阳城里使孕妇们三次生下了两头四臂的小孩。这虽然就是所谓联体婴儿,但当时史官借机把它作为灾异之兆记录下来,以警告他。接着,郊外的怀陵上又有上万只野鸟一起悲鸣着,掐斗着互相杀死。而在下一次日食出现的时候,他就在亡国将至的阴影中以三十四岁的低龄驾崩了,留下了一个风雨飘摇的帝国。同时期的西方地跨欧亚非大陆的庞大罗马帝国的皇帝叫康茂德,老康一手结束了五贤君时代的强盛繁华,使罗马陷入战乱,被历史学家评为罗马最劣的君主之一,犹如汉灵帝是东方大汉帝国四百年中最劣的君主之一。据诸葛亮说,刘备议论起亲小人、远贤臣的话题,涉及东汉因此而倾颓,每议论及此时,刘备“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就是说汉灵帝呢。
  
   汉灵帝的媳妇是杀猪人家的闺女,身高七尺一寸,长腿美女,汉朝的女性以纤细为美。她姓何,因为是个大美女,被汉灵帝临幸了,生了刘辨,她还当了皇后。
  
   后来,汉灵帝又喜欢丰满的了。王美人丰姿艳绝,而且祖父是五官中郎将,王美人也聪明地能写会算,语文数学两项都好,顺利地给汉灵帝怀下了一个高智商的儿子。不料,何皇后妒忌地狠,王美人怕极了皇后的淫威,就主动喝下打胎药。可是这个儿子体格就是好,怎么喝也打不下来,反倒梦见肚子里怀着一个太阳(象征着这孩子未来大贵)。最后只好生下来了,取名刘协——即是未来的汉献帝。
  
   何皇后一生气,把王美人毒死了。
  
   她这么做,是为了保住自己儿子的地位。
  
   汉灵帝一看可爱美丽还语文数学好的王美人无辜地被毒死了,大怒,恨死了屠夫闺女出身的何皇后了。汉灵帝怒喝着要废掉何皇后和他的太子刘辩。宦官们都来劝,说:“这是天意,就饶了他们母子一次吧。”
  
   汉灵帝一贯宠信宦官,因为后者帮他捞钱还陪着他玩,帮他和那些违逆他的私欲的朝臣们搏斗。看看宦官反复求情,汉灵帝就失去了惩罚皇后的锐气,把这事情放过不管了,只是去作了《追德賦》、《令仪松》两只大诗来纪念王大美人,需要意淫的时候拿出来看看。
  和所有的昏君一样,汉灵帝的文学水平满高的。
  
   何皇后从此感激宦官们。
  
   过了些年,王美人生的刘协长得大一点的,生的聪颖可爱,很讨父亲喜欢,而何太后生的太子刘辩则轻佻,没个太子样。汉灵帝临死的时候,就对心腹大宦官蹇硕说:“这些年来,朕一直忘不掉屈死的王美人,我一直没有立太子,就是想着她。她为朕生的儿子(刘协),是个当皇帝的料,等我万年之后,你为朕实现这一点吧。”
  
   蹇硕说:“现在何皇后的哥哥何进,官拜大将军,势必想立何皇后的儿子刘辩。只有先诛杀了何进,才能保证刘协继位啊。”
  
   汉灵帝说:“这个你好好策划一下,等我死的时候你就动手。”
  
   汉灵帝一驾崩,何进就来到寝宫来哭泣和参观尸体了。何进这人也长得高挑倜傥,眉飞色舞地迈进了殿门。蹇硕早把刀斧手布置好了。但蹇硕手下有一个司马潘隐,跟何进是好朋友,有交情,赶紧拿眼睛使劲瞪何进。
  
   何进一愣,明白了,有危险,掉头就走。撒丫子跑出宫,骑上马奔到自己的军营里边,用士兵保护好自己不出来了。
  
   蹇硕气坏了,进锅的鸭子又飞了。但是没办法,何进不死,他不敢废何皇后。于是何皇后生的十七岁的刘辩继位,国事由何皇后——这时候叫何太后了——临朝掌管。
  
   何进这人多少带有正义感,知道这些宦官们祸害天下严重。宦官从皇帝手中掠得了权力,又把自己的父兄都封了官,他们的子弟、姻亲、宾客(马仔)都放到外地州郡为官,贪敛民财,侵掠百姓。老百姓无处诉苦,所以酿成了张角黄巾之乱这样的事情——这是一个忠贞的朝臣张均在奏章里这么说的。遗憾的是这个张均在宦官的反咬下被汉灵帝抓起来,扔到监狱里拷打死了。
  
   大将军何进钻回军营里以后,召开自己的人开会,一个人朗声发言:“大将军,您贵为国舅,掌管兵马,您的部将都是英俊名士。您发出虎威,挥舞精兵,尽诛阉竖,扫清朝廷,以安天下,岂不名垂后世!”
  
   何进细看这人,不是自己的部将,而是一个列席参加的,姓袁,名绍,字本初,姿容雅美,河南汝阳人,司徒袁逢之子,袁隗之侄,四世而三公,名门之后,现为中军校尉。
  
   所谓中军校尉,汉灵帝活着的时候,怕大将军何进权高镇主,就自己又组织了一个西园御林军,分设八个校尉,号称西园八校尉,由忠于他的宦官蹇硕做上军校尉(老大),袁绍是中军校尉,地位第二。
  
   何进本来担心西园御林军跟自己为难,现在一看西园御林军的老二愿意跟自己合作,于是对于攻杀宦官信心十足了,赶紧派人暗中进宫去找自己的妹妹何太后。(袁绍鼓动何进干掉宦官,大约除了为了天下公益,也是图谋自己在军队里的官阶进身吧。)
  
   何太后当时掌握着朝廷名义上的大权,因为她儿子刘辩还年轻,听了来人的报告,却大摇其头:“宦官们掌握着禁中大权,自古及今,我们汉家一直是这样的。我们怎么能不依靠宦官们,却跟一般朝臣士人们谋议政事呢?”
  
   她的意思是,要跟残躯的宦官们共事,不能跟健康的士人共事。这真是匪夷所思啊。
  
   其实也不奇怪,何皇后当初当初毒死王美人,险些被废,是宦官们极力为她哀求,才保住了她的地位。心存感激的这位妇人,不愿意跟宦官们动刀子。她回复来人说,不许何进胡闹!
  
   何进听了回报,也犹豫了。宦官们多身为列侯,手握内外大权和御林兵马,数十年来如此,根深树大。而何进刚刚上台日浅,在军中威信有限,还真不敢硬碰硬。而且妹妹也不支持他,他就踌躇再三,不敢决断了。
  
   袁绍于是又跑来,催促他说:“大将军,怎么样啦?”
  
   “太后不同意啊!”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袁绍说,“你家作为外戚,跟宦官势同水火,咱们汉家历朝如此。太后一时被宦官蛊惑,未来却是难逃宦官毒害。”
  
   “可是我们也不能违逆太后啊。”何进说。
  
   袁绍说:“我有一个办法,您可以多召集四方猛将州郡豪杰,让他们引兵来京城,这样用天下兵马向太后表达诛除宦官的众意,就可以胁迫太后同意您诛宦官了。”
  
   何进说:“这个主意好!”不由得拍着手叫起来。
  
   西园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地位处于老四)曹操,听到了袁绍这个馊主意之后,笑道:“区区一帮宦官,只要把他们的首恶之人当朝陈数罪行,杀了,就行了。一个狱吏就能办到。何必纷纷招外州猛将来呢?袁绍想把他们都杀光了,这么庞大的计划势必泄露,反被宦官们把你干掉了!”
  
   不知为什么曹操并没有把这个见解对袁绍讲,虽然曹操和袁绍是自幼的好朋友。
  
   何进命自己的办公室秘书——主簿陈琳起草密信,发给外州猛将们。陈琳说:“您这恐怕是引狼入室吧!如今大将军您总揽皇威,手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凭此行事,犹如鼓洪炉以燎毛发,宦官们哪能与您抗衡。您应该速发雷霆,当即立断。如果您去向外面征将,一旦大兵来到,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一定不能成功,反倒成了灾乱爬升的台阶。”陈琳是个男的(不是唱爱你在心口难开的那个),是个笔杆子,建安七子(七个大文学家)之一,所以说话如此文采。
  
   何进厌烦地说:“你还是快写吧。”
  
   随着密信向四方发出,洛阳的天色暗淡下来了。
 
   五
  
   六月以来,一直到七月,一直下着雨。在雨水中,在西凉和和羌胡作战的前将军董卓,提领三千步骑兵,奉大将军何进密召,向洛阳开赴了。他的手下,有李傕(念觉)、郭汜(念寺)、张济、樊稠四员部将。这四个人的名字这么押韵,注定就是要一起共事的。
  
   武猛都尉丁原,带着一名叫做吕布的大将,先他一步抵达洛阳郊外,并且火烧孟津,火光照射了洛阳城内的天空。
  
   何太后也看见这火光了,问:“这是怎么回事,what?胡为乎然哉?”何太后精通少量英文。
  
   “是州郡猛将、太守纷纷发兵直指洛阳,口口声声要求诛杀宦官,扫清阉党的。”
  
   何太后的倔脾气来了:“告诉何进他们,不要胡闹!”
  
   袁绍看太后不屈服,于是催促董卓一军顺着高速公路(驰道)快速前进,抵达洛阳郊外平乐观,作出攻击态势,使劲嚷嚷着杀宦官。何太后这才害怕了,还是还是不肯杀宦官,他让宦官们都跑到何进那里去谢罪。
  
   宦官们都去了,以头碰地,哀求乞活。何进说:“天下汹汹,州郡猛将提大兵而来,都是为了你们这些人。我是不管的,但是董卓他们早晚一来,你们的性命如何就难说了。我看你们赶紧离开洛阳吧。”
  
   袁绍在旁边劝他:“大将军,如今这些宦官们好比案板上的鱼肉。你一句吩咐,我们就当堂杀光了他们。您快下命令吧。”
  
   何进说:“不行啊,太后不愿意杀宦官的。我觉得只要驱逐了他们就好了。”
  
   袁绍宝剑入鞘,摇着脑袋气走了。
  
   袁绍走了以后,看明着劝何进不行,就假借何进的名义,给地方州郡长官下命令,捉拿收缴宦官的亲属在外地当官的。这一下子把宦官逼急了,也把何进逼到了跟宦官生死相搏的斗场上去了。
  
   何进看看已然骑虎难下,就又开始偏向于杀宦官,他进宫去找和太后,要求诛杀所有十常侍(即大宦官头目)以下的宦官。
  
   大宦官头目十常侍张让、段珪这帮人听到消息以后,好比惊弓之鸟,想来想去,都说:“实际上,猛将兵临洛阳,都是何进召来的。如今何进凶相毕露,我们必须先发制人,杀了何进,再抵挡城外的猛将们。”
  
   数十名宦官都尖着嗓子附和。于是张让、段珪假装传和太后的懿旨,召何进入宫议事。
  
   何进也没跟袁绍商量,胡里胡涂就来了,昂着一个杀猪屠夫的儿子的脑袋(他爸爸是杀猪的),准备再次跟何太后商议杀宦官的事。进来一看,没有何太后,只有张让等一般人瞪着血红的眼珠子等着他。
  
   张让厉声说道:“现在天下乱的一团遭,不单是我们宦官的责任。先帝曾经为了王美人被毒死的事情,要废了凶手你妹妹何太后。都是我们这帮人哭着哀求劝解,每人拿出了家财上千万作礼,以你家的名义送给先帝,让先帝息怒。我们为什么非得帮救你们何家,还不就是指望你们上台以后,能让我们来依靠,罩着我们吗?可是,你大将军却阴谋要杀光我们宦官,这是不是也太过分了!难道就我们宦官不好吗?朝臣中公卿以下有哪一个是忠贞清廉的!个个不都是贪官!”
  
   何进一下子没词了。这般宦官照他们说的,真该升天堂才对了。宦官渠穆拔出宝剑,不由分说,一剑刺死何进,砍下脑袋,拿在手中。
  
   张让、段珪谋划下一步,赶紧重新夺回西园禁军的兵权,发出诏书:“任命从前的太尉樊陵做西园禁军的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洛阳地区的行政总长官。”不用说,这两个人都是亲宦官的,才被任命了。
  
   诏书发出来以后,尚书卢植看了,很奇怪,就跑到宫门口叫问:“这份诏书是怎么回事啊,为什么要任命他们俩啊。大将军何进怎么进去不出来啦!”
  
   里边的宦官把何进的人头从墙里扔出来,喊到:“何进已经谋反,我们已经奉旨把他杀啦!”
  
   卢植大惊失色,赶紧掉头通报消息。
  
   何进的部将不干了,有几个忠于何进的立刻带着兵就冲击宫门。袁绍派自己的弟弟袁术也赶来,带人使劲拿大斧子砍宫门。当时已是傍晚,宦官们都武装起来,誓死保卫萨拉热窝。袁绍自己则带着兵去诛杀樊陵、许相——就是诏书上那两个亲宦官的朝臣。杀完以后,袁绍夺了西园禁军的指挥权,合力来攻打皇宫。
  
   这时候,袁术放起火来,要把张让逼出来。
  
   如果你是张让这时候你怎么办呢?张让赶紧闯进何太后的宫里,把何太后和皇帝刘辩,以及王美人的儿子刘协(已被封为陈留王),都给劫持了,沿着宫中的空中走道(架设在空中的连接不同宫殿的封闭性通道,类似上飞机的走廊,叫做复道)往宫外撤。
  
   尚书卢植手持单戈(当时其实没有大刀,主要是戈和矛)从空中复道的窗户下面,乱抡着戈朝上边嚷嚷。上边正是大宦官段珪押着何太后。卢植对段珪狂呼乱叫,外加数落恐吓。段珪理屈词穷吓坏了,于是释放何太后。太后从窗户里跳出来,被军士救下。余者顺着复道继续跑。
  
   袁绍这时候已经攻进来了,叫道:“关上宫门!不论大宦官、小宦官,一律杀死!”士兵们切瓜削菜一般,一口气杀了二千多宦官。有很多人没有胡子的,也被当作宦官也杀死了。有的宫中杂役宫人吓得没法,急忙把衣服裤子扒了,露出下体喊:“我不是宦官啊,我不是宦官啊,那个东西在这里啊!”这才得免了狗命不死。
  
   张让、段珪等数十个宦官,胁着皇帝刘辩和王美人的儿子刘协俩小孩——前一个十七岁,后一个九岁,仓皇逃出宫外,往小平津渡口撤。尚书卢植是个刚烈的人,一个人骑着马在后面追。洛阳地区行政长官王允派一个文官闵贡随在后面也追。卢植一激动可能跑太快了,结果跑迷路了。闵贡却一马赶到,把这帮没船的宦官给逼到了河边。闵贡挥动宝剑,手杀数人,其他人吓坏了,纷纷往河里跑。
  
   张让、段珪等人都哭了,悲哭着对皇帝刘辩说:“臣等今日就算全完蛋了。臣等如今一死,天下也就就此大乱了!陛下好自为珍重之吧!”说完,哭着相率投河而死。
  
   即便是坏人,也是把自己当好人看的啊。张让临终哭得亦何其悲动人肠也!
  
   闵贡把皇帝刘辩和刘协俩人扶上自己的马,然后牵着马往回里走。当时夜色已昏,星斗满天。看看实在不能走了,就找了个旅馆住下。
  
   次日,百官朝臣都在北芒山下迎接,皇帝独乘一匹马,闵贡抱着刘协乘另一匹马,被百官公卿接住,一场惊心动魄的闹剧才算结束。闵贡因为救驾有功,后被封为都亭侯。闵贡岂不英杰哉!
  
   公卿百官刚走出不远,未到洛阳,就见前面尘土蔽日,原来前将军董卓带着三千步骑兵赶到。在前头开道的太尉崔烈大声断喝:“这是何人,敢惊圣驾,还不避开!”
  
   董卓一马冲到队前,厉声大骂:“董卓在此!我昼夜三百里奔驰而来,避什么避!你是什马东西!我宁不能砍断你的头吗!”
  
   太尉按理说是国防部部长,董卓的大大上司,被骂了,一句话说不出来。董卓催马冲到皇帝刘辩马头,下马施礼说:“我是并州刺史董卓!陛下纵容宦官作乱,宦官如今全死了,陛下有负于宦官也够大的啦!”把皇帝都骂了。意思是皇帝不称职,纵容宦官而害死了宦官,要对宦官的死负责。
  
   然后董卓又疾趋到刘协的马前,说:“我是董卓,来,我抱着你!”不由分说,从闵贡怀里夺来陈留王刘协,抱着上马,策鞭而行。
  
   百官都看傻了,有识之士都心说:坏了!前狼方去,后虎又来啦!
  六
  
   董卓带来的兵并不多,只有三千步骑兵。但是董卓这人狡猾异常,每过四五天,就半夜派遣一部分从四门偷着出去,第二天再旌旗招展地敲着鼓进来,一边走一边嚷嚷:“西凉兵又来增援啦!”
  
   洛阳城里的百姓都被忽悠了,纷纷传说:董卓的兵不可胜数。
  
   一看董卓的兵既然这么多,大将军何进从前的部将士兵,无所依靠,就纷纷去投奔董卓了。董卓抚着大肚子喜得一顿吃了一只羊。
  
   下一步目标,是把并州刺史丁原的兵给收编了。这一天董卓把丁原请来吃酒,打算筵席上动手。刚刚落座,就见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董卓一想,坏了,这人是谁,今天是不能得逞了。只好胡乱喝了些酒把丁原一干人送回。
  
   董卓赶紧问自己的部将,这个漂亮的壮士是谁。下面有知道的,回答:“这人姓吕,名布,字奉先,北方九原人(今内蒙古包头人),弓马娴熟,膂力过人,号为飞将,现在官为丁原帐下主薄,深受丁原信爱。”
  
   董卓想了想,就打算策反吕布。没有好处人家是不会反的,董卓说:“我有一匹名马,号曰赤兔,日行千里,夜走八百。你带上我的马,再用金珠,加上骑都尉的头衔,去把吕布给我说来。”
  
   于是,董卓派了一个跟吕布原本认识的人,找到吕布说:“贤兄啊,小弟这有良马一匹,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名叫赤兔马。贤弟从北方来,今天我特意送给你,以助你的虎威。”
  
   吕布这人就爱马,赶紧牵过来一看。果然这马浑身上下,火炭一般,纯红颜色,没有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头顶到蹄子,高八尺;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吕布见了此马,兴奋地好比帅哥见了保时捷跑车,恨不得立刻钻上去开开。
  
   然后俩人开始吃饭,这人问吕布:“奉先兄,最近工作怎么样?”
  
   吕布说:“很好啊,丁刺史对我亲待如同家人。”
  
   “呵呵,兄观天下人,何人能成为当世英雄?”
  
   吕布说:“不知道啊,没想过。”
  
   这人说:“我遍观群臣大吏,感觉都不如董卓。董卓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未来必成大业。不是我说你啊,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贤弟你有擎天驾海之才,取功名富贵如探囊取物,但是要跟对了主子啊。”
  
   吕布一下子语塞了。
  
   “实话告诉您吧,董卓久慕你的大名,特让我奉上这匹赤兔马,还有金珠财宝,愿意与您交结。”
  
   吕布说:“董将军如此见爱,我将如何报答他?”
  
   这人说:“报答他也很容易,只是恐怕这事你不肯做。”
  
   吕布沈吟良久,然后说:“你是说让我杀了丁原,然后带着丁原的大兵投奔董卓?”
  
   “这可是你说的,小弟不便多言。今日如有冒犯之语,贤兄切莫计较。我就此告辞了。”说完,不再多语,留下宝马金珠和骑都尉的委任状就走了。
  
   吕布当晚思前想后,先是长长嗟叹,随后就不叹息,开始收拾东西了。当夜二更时分,吕布提刀直入丁原房中。丁原正在秉烛夜看《青铜时代的恐龙战争》呢,看到大力士南宫长万因为被宋闵公辱骂,拿起棋盘子就把宋闵公的脑袋给拍碎了。丁原想:“呵呵,我待吕布这么好,吕布不会这样对我的。”没等想完,抬头一看,就见吕布怒气冲冲站在席子前,吓了一跳:“你。。。你来做什么?”
  
   吕布说:“特借你的人头一用。”
  
   说完一刀砍下丁原首级,用报纸包了,径奔洛阳城里的董卓府上献首。
  
   当夜,吕布跨着赤兔马,背着丁原的首级,看见洛阳的夜色已经很深刻了,似乎还下着小雨,这是从六月七月已经下到八月的雨。吕布听见远林外有失队的雁鸣,大雁南飞北飞,大雁注定只在迁移中获得它们的名字,吕布是不是注定在夜色的波晕里消磨水草浮萍般的一生。
  
   董卓见了吕布献上的丁原首级,大喜过望,立刻摆酒欢迎。董卓遂兼并了丁原的部队,势力进一步膨大。
  
   这时候唯一能与董卓抗衡的就是袁绍了。袁绍控制着部分西园御林军,部将鲍信劝他动手:“如今董卓拥有强兵,心怀异志,你不早图谋他,反被他所制。趁着他们西凉兵初来疲劳,一次偷袭就能擒拿到董卓的。”
  
   袁绍心里怕着董卓,思前想后不敢发兵。鲍信看袁绍如此无能,就辞职回老家抱着小妾避祸去了。
  
   没过两天,董卓把袁绍请来商议国家大事。
  
   董卓兴致勃勃地说:“如今皇帝(刘辩)年幼暗弱,不够资格当万乘之君。陈留王(刘协)比他聪颖晓事多了,我打算改立陈留王为皇帝。”
  
   一句话说出犹如一枚炸弹,把袁绍炸到深水里又漂了上来。袁绍吐了口水说:“这件事情,是大事,您应该和太傅商议。我官太小了。”言下之意我是不发表意见,那就是既不说赞同,也没说反对。
  董卓不乐了,脸立刻冷硬下来:“刘姓家族的种,我看一个都不用留!”
  
   袁绍不答话,手横佩刀,抱拳长揖,转身而出。
  
   空气已经静止到了易碎的地步。望着袁绍横刀长揖而出,董卓一甩手:“不附和老夫的,就是老夫的仇人。看来袁本初也留不得了。”
  
   袁绍出来以后,知道董卓饶不了他,立刻收拾了家眷,连夜逃离洛阳回奔老家。
  
   一些朝臣跟袁绍暗中相好的,赶紧跑去向董卓忽悠:“袁氏一家,树恩四世(连续在四代皇帝手下位居高官),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倘若他回去以后,被您逼急了,收聚豪杰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则函谷关一以东非公所有啦。不如安抚他,拜他为郡守,可免于无患啊。”
  
   董卓也觉得自己要干大事,先不能树敌太多,就乐得顺水推舟封袁绍为渤海郡太守,先稳住袁绍再说。
  
   看着各种敌对势力都被自己整治了,董卓打算干大事了。
  
   时间移到九月,连下了三个月的大雨,渐渐接近了尾声,董卓在朝堂上按剑宣布:
  
   “我董卓以为,天子暗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请我的秘书给念一下。”
  
   秘书摇头晃脑开始念了:“今皇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陈留王协,圣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声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兹废皇帝为弘农王请奉陈留王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生灵。”
  
   前面还听得明白,后面很多人就吓晕了,脑袋嗡嗡得只听了个大概。
  
   董卓看念毕大臣无语,就噔噔两步走上大殿宝座,把皇帝刘辩(十七岁)扶着,从宝座上扶下殿去,然后把王美人的儿子陈留王刘协(九岁),扶上宝座坐好——这就是后来有名的汉献帝。
  
   刘辩下去之后,站在朝堂上,北面称臣,反向九岁的汉献帝俯拜。旁边何太后见了,当朝哽涕,群臣含悲。却没有一个人敢上前发言干涉。外面都是董卓的大兵啊。
  
   我们应该对何太后说些什么话呢?
  
   何太后、刘辩母子下台的原因,是因为宦官们被诛杀了。当初,何太后母子本欲被汉灵帝废了,她们能够留在权力位置上,是靠着宦官张让等人们的死保。
  
   另一拨势力是外戚,所谓外戚,就是皇帝的妈妈或者妻子的亲戚家族,譬如何进就是何太后的弟弟,是外戚,封为上将军。
  
   外戚和宦官,是巩固皇帝刘辩及其母何太后地位的两大基石。正是由于这两者的拱护,汉灵帝都奈何不得她们母子。
  
   外戚和宦官,像两只台柱,巩固着新皇帝刘辩的地位。
  
   袁绍极力怂恿外戚(何进)与宦官互斗,导致双方同归于尽,又引董卓入洛阳,导致皇帝刘辩、何太后下台,袁绍是此案的罪魁祸首,也是汉家就此走向乱亡的罪魁祸首。何太后行天子事,没有平衡好何进(外戚)和宦官之间的势力——没能坚决制止住何进与宦官之间的火并,双方都死光光了,外戚和宦官两个台柱力量摧毁,何氏一支因而紧随着下台,可谓能力有限。
  
   袁绍能成功挑起外戚和宦官之间的火并,成功的一招在于召了州郡猛将,以何进名义召这些猛将进发来诛宦官,从而成功地激化了外戚和宦官之间的矛盾。此前,二者都比较保守,多次通过何太后的调停而寻求和解,但是州郡猛将一事,激化了二者矛盾。
  
   对于一个非开国皇帝而言,外戚或者宦官虽然有误害天下的嫌疑,却是皇帝客观上必须依靠的两只力量。
  
   皇帝毕竟只是一个人,他怎么才能高高待在上面呢?他必须力求在宦官、外戚、朝臣三股势力中维持一个互相势力均衡,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
  
   如今,宦官、外戚势力均亡,朝臣的势力激增。这些朝臣,天子已经节制不了他们了。那么权力结构该如何重新获得平衡,朝臣与朝臣之间遂演起了一场年旷日持久的争权大混战,就是东汉末年的这场英雄战争的缘由了。
  
   下面交待一下何太后和皇帝刘辩的结局。
  
   何太后没过多久就被董卓找了个借口,废了名号,用鸩酒毒死。
  到了明年,州郡义兵大起,讨伐董卓的乱政。董卓害怕原皇帝刘辩留着,给州郡们留下了希望,就把已经废掉的皇帝刘辩,招致到小屋子里,派人端着鸩酒说:“您吃点药吧,这是保健药,可好着呢!”
  
   原皇帝刘辩说:“我没有病,你这是想杀我!”
  
   “你不喝,我就得给你灌了。”
  
   刘辩明白了,自己的短暂的人生走到尽头了。于是跟他的媳妇唐姬还有宫人,先吃一顿告别酒宴。刘辩在筵席上悲歌道:“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蕃。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
  
   他的年轻媳妇唐姬,抗袖而歌:“皇天崩兮后土穨,身为帝兮命夭摧。死生路异兮从此乖,奈我茕独兮心中哀!”
  
   于是两人抱头痛苦,坐上的人个个唏嘘。
  
   刘辩端起鸩酒说:“好了,时间到了。”他望着媳妇的脸说,“你贵为王妃,按道理不应该再做普通吏民的妻子。你自爱,我从此长辞了!”遂饮药而死。时年十八。
  
   当时人离婚再嫁是很普遍的不受非议的事情,唐姬的爸爸是会稽太守,要把她改嫁了,唐姬发誓不从,最后终老园中。
建议CD象铁血学习搞个文库~
(今年是不用指望了~:o )
:D :D
潇水附记:
  
   外戚和宦官,像两只台柱,巩固着新皇帝刘辩的地位。
  
   袁绍极力怂恿外戚(何进)与宦官互斗,导致双方同归于尽,致使皇帝失去了两只台柱,袁绍又引董卓入洛阳,直接导致失去台柱后的皇帝刘辩、何太后下台,袁绍是此案的罪魁祸首。他害了刘辩、何太后,灭掉皇帝依赖的外戚宦官致使汉家皇权松动就此走向乱亡,袁绍是东汉末年这场大动荡的罪魁祸首。何太后行天子事,没有平衡好何进(外戚)和宦官之间的势力,没能坚决制止住何进与宦官之间的火并,导致双方都死光光,何氏一支失去了两个台柱支撑而紧随着下台,可谓能力有限。
  
   袁绍能成功挑起外戚和宦官之间的火并,成功的一招在于召了州郡猛将——以何进名义召这些猛将进发来诛宦官,从而成功地激化了外戚和宦官之间的矛盾。此前,二者都比较保守,多次通过何太后的调停而寻求和解,但是州郡猛将一事,激化了二者矛盾:猛将诛宦官的叫嚣,迫使何太后同意何进诛宦官,导致外戚宦官的大对决爆发。
  传统上,似乎只把袁绍的罪过理解成召董卓入洛阳,其实,更主要的是袁绍挑起了外戚宦官的互斗。如果外戚或者宦官势力在,董卓又能如何。实际上,袁绍招董卓来,是为了威逼何太后同意让何进诛宦官,是为了促使外戚宦官互斗的具体技术手段。而这种互斗导致外戚宦官两败俱伤、同归于尽,是汉皇室由此走向孤立衰亡的重要原因。
  对于一个非开国皇帝而言,外戚或者宦官虽然有误害天下的嫌疑,却是皇帝客观上必须依靠的两只力量。如今外戚、宦官同归于尽,汉皇室也就孤弱了。
  
   袁绍挑拨宦官外戚互斗,是很多证据的。比如,当外地兵来了以后,开始烧孟津,何太后还是不同意何进和宦官斗,袁绍就派人假以何进命令州郡捉拿宦官的外郡做官家属,使得何进进一步骑虎难下。袁绍劝何进以何进名义招来了杀宦官的外地兵,又以何进名义捉拿外地宦官家属,使得何进一步步被迫与宦官走向对决。如果不是袁绍,宦官一党和何进外戚一党,都没有要翦灭对方的意思。两个势力都是同时支持何太后、刘辩的,在政治上是没有矛盾的。所以,另外这里也不能单怪何进当断不断。首先,在政治目的上,宦官张让和何进外戚,都是极力支持何太后的,两者没有政治矛盾,所以何进犹豫不杀宦官,是必然的。而且何进基础并不深,杀宦官没有把握,很容易发生殃及自身或者同归于尽的不可取的后果。所以,可取的策略,是适当控制和节制宦官的势力,而不是极端的大肆诛杀干净,这是非常有风险的做法。什么东西做过度了都不好,袁绍非要外戚把宦官全部杀光,激化了矛盾,双方火并起来,汉皇室所依靠的两个力量就消亡了。
  
   皇帝高高在上,一个人,如何才能有权还安稳呢?他必须力求在宦官、外戚、朝臣三股势力中维持一个互相势力均衡,三者互相制约,才能保住自己的权力地位。
  
   如今,宦官、外戚势力均亡,朝臣的势力激增。这些朝臣,天子失去了外戚和宦官,已经没有办法节制他们了。那么权力结构该如何重新获得平衡,朝臣与朝臣之间遂演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权大混战,就是东汉末年的这场英雄战争的起源所在了。
  
   最后罗唆一句,诛灭的宦官以后,就要求皇帝必须能驾驭朝臣,如果皇帝不能驾驭朝臣的话,朝臣也一样干坏事(譬如董卓)。
  
   所以,在没有驾驭朝臣的办法时,比如皇帝刘辩或者刘协都很幼弱时,借助外戚或者宦官的势力,保证了皇权的稳定,未尝不是一个可取的办法。
  
   人们通常都是归咎于何进对于杀宦官执行的不好,不够决断。即便何进决断了,及时杀光了宦官了,但是宦官在各地的势力就不会反弹吗,一样很有可能导致天下混乱。
  
   当时,刘辩刘协幼弱,首要的事情是稳定皇权,而当时外戚和宦官都是明确支持皇权的,而去搞这种外戚和宦官之间互相大规模火并,是非常不必要的、不利于政权稳定的,至少不是当务之急。袁绍的主张,是非常有危险的,很容易引起政治地震和天下动荡。
  
   关键不在于何进执行的怎样,而在于袁绍这个促使外戚和宦官大火并的决策是错误的。
  
   在皇帝刚刚继位,宦官、外戚还都是有利于皇帝权益的时候,搞这种诛杀宦官或者外戚的任何一方,都是对皇帝不利的。
  
   即便要诛杀宦官,也应该是若干年后皇帝翅膀硬了的时候。
  七
  
  
   汉献帝是个九岁的孩子,老妈王美人早就死了,所以他没有外戚。宦官二千人也都死了。
  
   外戚、宦官、朝臣三大势力中,汉献帝没有了前两个势力,他就直接被朝臣和地方州郡势力所威逼了。所以这是个光杆皇帝。
  
   光杆皇帝也是能重新夺回自己的权力的,如果他是一个英才,可惜汉献帝只有九岁,而他面对的是如狼似虎的董卓。
  
   董卓扶立汉献帝以后,把自己升为相国,封郿侯,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无比。
  
   奇怪的是,绵连三月的大雨,这时候也终于开霁日出,和人间的悲哀场面很不协调地互相辉映了。
  
   由于天气好了,董卓可以出门胡闹了。他派了一批士兵到洛阳外边去逛。洛阳东南有一个阳城,阳城老百姓正在搞party。搞party在古代有专门指定的地点,叫做社。社是人们聚会娱乐的地方,鲁迅也看过社戏。“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就是在社里聚会吃喝饱了往回走。
  
   阳城人正在社里吃喝看演出,没招谁也没惹谁。忽然董卓的大兵到了,四面围住,把老百姓分成男女两堆,男的全部砍掉脑袋,女的捆起来,装在老百姓自己的车上,连同老百姓的牛啊、酒啊肉啊财物啊,都装在车上拉走。为了表彰这次对民战斗的胜利,他们把砍掉的男人头颅(数目不详)都挂在车辕上。士兵们连歌再呼,嚷嚷着攻贼大胜,朝着洛阳城开回去了。当时常有一些贼,就是聚众闹事的土匪,士兵们是这么剿灭了土匪——贼。开城进去以后,又把这些人头点火焚烧,把哭喊着的妇女们都配给了军士。
  
   洛阳里边也倒了霉。当时洛阳城里的豪贵之家的宅第接次相望,家里聚积着两百年来的金帛财产,户户殷实。董卓觉得自己的士兵来中原不能被亏待了,就放纵士兵挨家挨户闯进去抢财宝,奸淫妇女,不论官宦贵戚还是士民百姓,都吓得朝夕不保。至于挖坟的事情也实践了。当时何太后被毒死下葬,要合葬在她老公汉灵帝的陵里。开陵一看,哬!这好东西真多啊,珍宝放着霞光。士兵们顾不上把何太后的棺材放在灵帝柩的旁边,就忙着一边鉴宝一边抢。
  
   洛阳城里的财富抢的差不多了,就该抢天下的了。但是天下很大,一时不方便抢。董卓就发行份量很轻的小铜钱,替代五铢钱,导致货币贬值,米价腾贵,一石米达数万钱(一万钱合值一斤黄金,一石米相当于数斤黄金了)。经过一番复杂的经济学作用,天下的黄金就都给董卓掠去了,富家百姓却破了产。
  
   一个叫做伍孚的人,曾经当过洛阳地区的行政长官,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在朝服里佩带了短刀,去见董卓说话。汇报工作完毕,董卓就送他出来,刚刚走到游廊的阁中,伍孚来了一招会当凌绝顶,拔刀直刺董卓的脑袋。卓气力大身胖动作却迅速,施展“凌波微步”立刻向后漂移。伍孚狂舞单刀,唰唰唰连劈出万点光芒。董卓绕着游廊柱子乱跑,有时还两脚一蹬,从廊栏上弹跳疾飞。伍孚正在追呢,被董卓的侍卫扑身挺剑来救,侍卫大约是吕布,一剑把伍孚短刀磕出三丈之外方才落下,青光闪耀,笔直地插在潭边泥中。
  
   董卓一边胡撸自己的心口,一边问道:“爱卿,你是要造反吗?”
  
   伍孚说:“你不是我的君,我也不是你的臣,有何造反之说。你罪恶盈天,我恨不得车裂你在农贸市场里以谢天下!”
  
   董卓叹了口气,想不到你也反我,只好把伍孚捕住杀了。
  
   董卓觉得,必须有一些忠于我的朝臣。于是他看中了曹操,上表汉献帝,加封曹操为骁骑校尉,拉拢曹操。曹操是个很有忠心的人,替汉家一直苦心孤诣地卖命,觉得董卓是篡乱之人,不能帮他助纣为虐。于是曹操改换了名字叫曹孟德(对不起,这没改过来,大约改叫曹颖罢),从小道逃离洛阳,回奔老家举事去了。
  
   曹操老家在陈留,河南东部,他跟自己的老爸曹嵩说明了朝中形势。曹嵩也是个保皇派,就散出家财,在附近招募义兵,每天跑到田埂上训练,等待时机。
  
   这一天,曹操带着自己的几个随从骑着马,去成皋找自己的老朋友吕伯奢,谈论保皇的事情。不料吕伯奢不在,进城打牌去了。吕伯奢有五个儿子,都在家里待着看古代电视呢。
  
   曹操说:“你们爸爸呢,别看电视了!我找他座谈密事来了。”
  
   吕大公子说:“家父进城,云深不知处,恐怕一两天才能回来。您先坐下休息,我给您弄吃的去。”
  
   当时已是夜晚,曹操就在堂上休息,吕家的几个儿子,往后面厨房里去操办。曹操想看看吕家的装修怎么样,有几居几卧啊什么的。就站起来,顾自地走走看看。一走一看就到厨房外面,侧耳一听,就听见吕家的儿子在里边说话:“咱把它捆上杀了,怎么样?”
  
   另一个人正在磨刀,霍霍之声中夹杂着他的回答:“要捆就得偷着上,这家伙是个特立独行的。”
  
   曹操吓坏了,赶紧回到堂上叫来自己的人商议:“吕家的人勾结官府,要杀我们了。”
  
   当时曹操因为背叛董卓,生怕董卓捕他,经常风声鹤唳,不能自安。他的几个骑兵随从都是莽人,巴不得立功。于是曹操带着他们,拔出宝剑,不带声张,突入厨房,一顿乱砍,当即砍倒两个,又跑到各个卧室里去砍,不问男女,一口气杀死八口。
  
   最后,在搜索余下的活口时,却看见一头猪,潇洒地卧在猪圈房顶上晒月亮,呲着獠牙,瞪大眼睛,望着远方,噢噢地吼着——好象是在模仿旁边糖厂的锅炉的汽笛叫。下边,猪的三个蹄子,已经很无奈地给绳索捆上了。曹操方才大悟:“坏了,冤枉了,误杀好人了!要捆的是猪啊!”
  
   曹操扔掉宝剑,在月光下坐下来。曹操傻了!过了良久,曹操晃晃悠悠拎着宝剑站起来。曹操走下猪圈坡,月光太温柔,曹操不罗嗦,一心要把那功名夺,阴谋、阳谋、明说、暗夺,儿女情长没法执着,曹操回望那猪圈,猪圈闪着荧光。既而,曹操流下眼泪,凄怆地说道:“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曹操扭头对随从们说,我们走吧。曹操带着一行人默然离开,留下一柄月亮在天空中疑惑地瞪着单眼,空自照耀,还有那个尚未回家的,准备给儿子们收尸的老父吕伯奢,在远方的道路上。
  
  
   『注:《三国志》注引孙盛杂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到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则写曹操不但误杀了吕家八口,随后醒悟,但仍然把从外边赶回家的吕伯奢也一不做二不休地杀了。罗氏还把曹操说的话变成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故意跟曹操过不去,是没有史料依据的。』
俺怎么没有此文采哟~
:') :') :')
  第二章 关东兴义士
  
  
  
   一
  
   富春江是浙江一条美丽的江,郁达夫曾经在一个“阴晴欲雨的养花天”,坐着“一只双桨的渔舟”游览过的,而且似乎他也是这一带的人。一千八百多年的时候,孙坚也是出生在这里。
  
   就像曹操是汉朝名相曹参的后代,孙坚疑似是春秋时代兵圣孙武的后代。孙坚十七岁的时候跟老爸一起坐船顺富春江往钱塘江去(这俩江是连着的,上下段的不同名字,南方到处都是水),看见一帮海盗正抢得了商人的东西,在岸上分赃。孙坚说:“现在社会这么和谐,却有如此放肆的人!”他爸爸说:“这个你是对付不了的,等你大了就习惯了。”孙坚操刀一人上岸,用手东西乱指,好像指挥部分从各个方向夹击似的,吓得海盗扔了财物就跑。孙坚撒丫子猛追,追着砍得了一个人头回来。他爸爸吓得赶紧吃了几粒镇静药才平静下来。孙坚从此名声大噪。
  
   后来,社会变得不和谐了,南方有人自称皇帝,孙坚纠集了义兵在讨贼战斗中不断立功,随后西边的韩遂、边章也带着西凉人作乱,孙坚一度跟董卓同事去讨韩遂。由于董卓的上峰和孙坚的上级都不听从他俩的计策,于是政府军没能平定西凉,董卓和孙坚却互相惺惺相惜。
  
   如今,汉献帝第二年的春天,董卓在洛阳城里净干祸国欺君的事情,袁绍作为盟主,发起了十家州刺史和郡太守,合计数十万大军,从东、北、南三个方向向洛阳紧逼,讨伐董卓。孙坚当时担任长沙郡的太守,也带着自己的郡兵从南方向中原河南挥进了。
  
   袁绍的数十万大军,各怀心思,又畏惧董卓,都不敢往前走得太快。有往前走得太快卖力气的,就是河内太守王匡。所谓河内,不是越南的大城市,而是黄河以内,也就是黄河以北的一个郡(郡比州小,州等同于省,郡等同于市,郡下有县),河内郡这里离洛阳最近,王匡的数万大军压在了黄河岸上。董卓有脑子,派一股疑兵大模大样地从正面平阴渡口过河,精锐大兵则绕从小平渡口过河,绕到了王匡军的后面,从后面攻击王匡的屁股,杀得王匡的军队几乎死光了。(是凡隔河交战往往都这么打,譬如范蠡和夫差的笠泽战役就是这么胜利的,选一主一次一真一假两个渡河口,详见我的《青铜时代的蜥蜴战争》)。王匡没看过我的蜥蜴战争,因此被杀的精光,从此各路联军更加惧怕董卓。
  
   董卓也不把联军放在眼里,唯独告诫诸将要小心南边的孙坚(孙坚看过蜥蜴战争)。
  
   孙坚这时候已经行军到了鲁阳城内。这一天到城外设了帐子,给自己的长史(政委)公仇称饯行,派公仇称去后方督运粮草。正喝着酒呢,就见董卓派来的步骑兵数万人杀到了,其中领先的轻骑兵数十人已经踏着红尘冲到了帐子外。
  
   孙坚笑着放下酒杯,说:“咱们都不要起来,继续坐着。”当时的人都是跪坐在席子上的,特别是在宴饮这样的庄重场合。孙坚命令自己的少数亲兵严阵以待进行警戒。旋即,董卓的后面的骑兵又成批来到。孙坚方才慢慢站起身来,让人把酒宴收拾了,有次序的护卫下,带着官僚们不慌不乱地慢慢撤回城里。
  
   孙坚进城以后,才扭头对左右说:“我刚才为什么不立即起身,就怕我们一急着撤,士兵们就惊慌了。他们一乱冲乱撞,你们这些当官的没他们膀子硬,就挤不进这城门了。”众官僚们都感谢他救了大家一命。只是可怜了那些严阵警戒的亲兵们,估计留了一批牺牲在城外了。
  
   董卓的兵看见孙坚兵马整齐,不敢攻城,反倒退去了。大约他们也觉得攻城是件难事吧。攻上一座坚城,比盖上一座高楼,还难。
  
   这次董卓兵的主将,其人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是函谷关以西人,姓华,名雄,官拜都督,是个长着一只美好人头的关西猛将。
  
   孙坚不能老在鲁阳城龟缩着啊,就行军继续向北移动,这回华雄的大兵得了机会了,大举围攻孙坚的营寨。华雄的数万步骑兵实在是太猛厉了,如果坚城相当于一座高楼,营寨就等于简易棚,孙坚被打得破破烂烂,只能带着几十名骑兵溃围而出。
  
   华雄的骑兵争先恐后好像影迷一样追着他。孙坚平时喜欢带着一个红色巾帻,就像现在歌星总是戴一个棒球帽一样,结果这个标志性头巾成了他的累赘,华雄的百千只长矛追着这个头巾。
  
   孙坚摘下头巾,对旁边祖茂说:“我这个头巾太刺眼,容易被识认。来,戴你头上。”
  
   祖茂吓得神经兮兮,因为官小,只好咧着嘴戴上,引着董卓军在主道上跑,孙坚往小道逃逸。祖茂最后被追急了,看见一块坟地,中间树着一根被火烧过的柱子,祖茂把红巾帻给柱子戴上,卧在旁边的乱草里。华雄的骑兵远远望见,把坟地围了好几圈,走近一看却不是,于是吆喝着退去了。
  
   这次华雄应该抓了很多俘虏。对于捕到的义军士卒,董卓军团一向非常舍得布,就是用布把整个人缠裹起来,倒立在地上,往里边灌热油,把他烫死,当然也免不掉用烧的。
  
   孙坚收拢了败兵,换了个头巾,再次跟华雄邀战,这次可能是因为头巾好的缘故,竟把华雄军打得大败,甚至干脆捉了华雄等人,把华雄给捆在中军鼓前,数落了一顿,枭首示众了。
  
   算是给被灌了热油的兄弟们解了气。
  
   消息星夜传到洛阳,董卓大惊叫道:“想不到我的爱将华雄竟死于孙文台之手!”
  
   董卓决定来软的,向孙坚讲和,要把自己的闺女嫁给孙坚的孩子——孙坚有四个孩子,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四个孩子很巧都姓孙。孙坚把使者骂了一顿,威胁着要灭董卓三族,挥动义军紧逼到洛阳以南九十里。董卓亲自出去与孙坚在一个古代诸侯的陵墓堆地区大战,董卓败走。他实在怕着了孙坚还有十家州郡义兵,只好商议着向西转移,避关东义军的锋芒。
  
   刘备没有参与这次讨董卓的军事行动,因为史料上没有提到,但是并不妨碍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上安排刘备辛苦一趟,从山东平原县赶来帮着盟主袁绍效力了。
  
   当时就听营外喧哗,探子来报:“华雄的骑兵,用长竿挑着孙坚将军的红色巾帻,来营前大骂挑战呢。”
  
   袁绍说:“哪个敢去应战?”
  
   他的弟弟袁术背后转出一员骁将,名叫俞涉,嚎叫:“我的脑袋不要了。我愿往去应战。”
  
   袁绍大喜,便叫俞涉出马。不片刻,探子又回来报到:“俞涉跟华雄战了不到三个回合,被华雄斩了。”
  
   终将大惊。冀州刺史韩馥(河北地区的)说:“我有一名上将潘凤,武功超群,可以斩华雄。”
  
   袁绍赶紧命令出战。就见潘凤提了大斧上马去了。去不多时,探子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
  
   众太守诸将脸色都吓白了。袁绍也是个英豪,故意激将说到:“可惜我的河北名将颜良、文丑没有来!倘若得他们两人中的一个在此,还怕什么华雄!”
  
   一句话,恼了阶下一人。阶下一人大呼而出:“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
  
   众人一看,但见此人身长九尺(合两米一六),髯长二尺(半米),真是一座红塔一样,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袁绍说:“这位红色将军是谁啊?”
  
   刘备的老同学公孙瓒是幽州一带的实力派,虽然没有参加这次讨伐行动,却也想办法使用移形大法跑到现场说:“这是我的部将刘备的弟弟关羽。”
  
   袁绍问:“关羽目前是什么阶级?”
  
   公孙瓒说:“他跟随刘备充当马弓手。”
  
   旁边袁术就大喝一声:“胡闹!你欺负我们这一堆州郡太守们没有大将吗?一个马弓手,哪轮到你说话,给我打出去!”(也是啊,马弓手怎么有机会进到大帐里听见袁绍的发言呢?)
  
   来自陈留的义军首领曹操急忙转着眼睛,伸胳膊拦住说:“袁术将军息怒,这个人既然跟姚明一样高(姚明两米二六,他一六),而且敢说出大话,不妨让他试试。”
  
   袁绍说:“派一个马弓手出战,这样的替补队员,就怕被华雄笑话。”
  
   曹操曰:“此人仪表不俗,长着这么好的胡子,华雄怎么知道他是替补队员啊?”
  
   关羽这时候非要上场,说:“我如果不能进球,请斩了我关某的头。”
  
   曹操说:“来呀,给我烫上一杯热酒,给关公饮了上马。”
  
   服务员赶紧拿着酒精灯过来了,关公嫌加热太慢,就说:“酒先慢慢热,等我进完球回来再吃!某去去便来。”
  
   说完出帐,提上青龙偃月刀,蹿身上马。众州郡长官和诸将听得营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岭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打算派人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关云长手里抱着一个篮球——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当下看时,其酒尚温。
  
   这就是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英雄岂不壮哉,温酒斩华雄,岂不有灭此朝食的意气,唯一小小遗憾的就是这事是假的。不过,如果真让万人敌的关羽出阵对决华雄,三分钟内灌篮两次,斩两遍关西大将华雄的人头,也没有问题的!
  
   曹操大喜,给关羽把酒。就见旁边转出张飞,高声大叫:“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这里杀入洛阳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时!”莽人张飞倒成了战略家,袁术大怒,喝到:“这事用你来主张,给我轰出去!”
  
   就把关羽张飞都给轰出去了!
  
   两人继续去坐冷板凳,当替补队员。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P ;P :P

  
   按照《三国演义》,华雄被温酒斩了之后,吕布又来决战了。吕布是董卓的一员猛将,被罗贯中派来进行了一场虚构的大战:州郡联兵向董卓的方向进发,吕布被董卓派出来迎战。河内太守王匡在门旗下一看吕布,但见吕布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棉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果然是时人号称的“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王匡回头问:“谁敢出战?”
  
   方悦又扮演了渲染物品,挺身来战吕布,不过五合,被吕布一戟刺于马下。随后,上党郡的大将穆顺,被吕布手起一戟,刺于马下。北海郡的武安国,使铁锤,被吕布一戟砍断手腕,弃锤而走。
  
   关羽张飞因为坐了冷板凳,偏都不肯帮忙。这时候,公孙瓚挺槊来战吕布——实际上,公孙瓒使矛,他原本是辽西令支小吏,这里是我的老家一带,在河北省唐山下辖的山区,古代的孤竹国,齐桓公曾经在这里剿山戎,没剿干净,就留下了类似公孙瓒这样的猛汉。公孙瓒嗓门特大,因为嗓门大,被辽西郡的太守看上了,把闺女嫁给了他。公孙瓒很能巴结岳父,有一次岳父犯了官司,被押送京城。公孙瓒替他驾车,像范蠡伺候勾践入吴当奴隶那样,一路伺候着他。后来岳父官司了了,就封他当了长史。公孙瓒特别能打,一次骑着马出塞,被鲜卑数百人堵住了。他只是数十骑兵,从一个空亭障里主动出击,持矛猛杀,居然刺杀数十人,带着一半骑士活着逃回来了。鲜卑人从此不敢进入边塞。凭着大的身量和一柄长矛,公孙瓒在对胡作战中的军功被朝廷封为亭侯,在北京到沈阳的幽州、辽西这一地段做了大官。刘备因为是他的老同学,现在他的地盘效力。
  
   公孙瓒武功颇高,未必战不过吕布,不过罗贯中还是让他打了几合,就支持不住,拨马败走了。吕布纵着赤兔马赶来。那马日行千里,飞走如风。看看赶上,照着公孙瓒后心就是一画戟。这才恼了旁边一直怠工的两个人。就见一个黑人,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
  
   好嘛,这一嗓子,吓得战场上许多马直翘起后腿撒尿。不是别人,正是燕人张飞。你吕布敢追我们老大的老大公孙瓒,这岂还了得。所谓“三姓家奴”是骂吕布的。吕布本来姓吕,他爸爸也姓吕,他侍奉山西(并州)刺史丁原,拜丁原为父(其实并没有),随后他杀了丁原,又投奔董卓,拜后者为父(其实也没有),但是《三国演义》上硬说他先后拜丁原、董卓为父,好像他喜欢给人当儿子似的,于是张飞骂他“三姓家奴”。
  
   吕布被骂急眼了,就舍了公孙瓒,与张飞相殴打。张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超过前面三将的五合、几合),不分胜负。关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三匹马丁字儿厮杀。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刘备也要讲义气了,举着双股剑,骑着黄鬃马,从刺斜里也来助战。这三个围住吕布,好像走马灯一样群殴起来,把周围的州郡诸将看得都呆了。
  
   吕布后来封温侯,温侯吕布世无比,雄才四海夸英伟,护躯银铠砌龙鳞,束发金冠簪雉尾,龙驹跳踏起天风,画戟荧煌射秋水。他一边打一边冒着诗意。张飞则虎须倒竖翻金线,环眼圆睁起电光。关云长则青龙宝刀灿霜雪,鹦鹉战袍飞蛱蝶,蹄到处鬼神嚎,目前一怒应流血。关云长瞪着单凤眼(因长期夜里读书而近视),杀气迷漫牛斗寒。刘备也自是北方有力之人(证据是曾经连续殴打督邮一百多鞭子而不累,有力气,但也未能把对方打死),双锋青芒剑在手,抖擞天威施勇烈。三人打得难舍难分,最后吕布肌肉里的三磷酸腺甘(ATP,用于收缩发力的)先使用光了,琢磨着撤退。他照着刘备脸上,虚刺一戟,刘备急闪,吕布豁开阵脚,突围而出,飞马往虎牢关上跑回去了。张飞、关羽追到关下,被箭雨擂石砸着,只好带着剩余的ATP回去了。这说明貔貅猛将虽然善战,但几个邋遢兵的石头和乱箭,就足以克制了他们。那么,猛将们不司指挥的职责而单去发力砍杀,作用到底算大还是小呢?
  
   这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最后以双方都毫发无损各自撤回,这场战斗跟没发生过一样地结束了。其实就是没发生过,史料上没有董卓派吕布出战的记录,也没有刘关张参加讨董卓联军的记载。只是虎牢关下一场虚拟大战,留下了吕布和关羽、张飞到底谁厉害的千年争论。
  
   显然,吕布做到了进退自如,单兵打斗能力差胜一筹。



  
  
   袁绍的州郡联兵气势浩荡,南边来的孙坚更是接连斩华雄、败吕布,董卓被迫向西边自己的老窝遁走了。
  
   当时有所谓三公,就是司徒、太尉、司空,是政治局级别的人物了。司徒管财政和官吏,太尉管军队,司空不是管空军,管国家公共工程项目。司徒杨彪反对迁都计划(他的爷爷的爸就是“关西孔子”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说:“迁都是件大事,要民心拥护才行。从前盘庚迁了五次都,官民怨烦的不行,作了三篇演说才勉强压住。长安那个地方,从前王莽篡汉,赤眉军跑来讨伐他,把长安烧的一片焦土,老百姓一百个剩不下一个(赤眉军干的)。光武帝刘秀觉得长安没法待,才迁都洛阳,这是合宜的。现在皇上很圣明,没必要啊,非要再迁都,老百姓不理解,非得像麋鹿蚂蚁那样聚集起来闹事啊。”
  
   董卓说:“杨同志想沮碍我的国家大计吗?现在关东州郡闹腾不休,你是明明知道的。关中长安,左有崤山函谷关之固,右有陇西木材随地可取,采办点木材砖瓦盖些宫殿,简直是立等可取。至于小老百姓怕什么,如果他们不跟着我去,我用大兵驱赶着就不好了吗!”
  太尉黄琬也帮着杨彪说话:“这事太大了,杨同志说的话,您还是多考虑一下吧。”
  
   董卓考虑了一下,第二天就奏请十一岁的皇上,把司徒杨彪和太尉黄琬给免了官。当时正是公元191年的年初的冬天,洛阳城的一百万男女百姓开始排着队在大兵的驱赶下向西迁徙了。一路上步骑兵在后面驱赶,老百姓就一会跑,一会走,跑的快了,互相就挤,好像公园里边着火一样,你推我踩,死尸满地都是,再加上饿死的,还有沿途地方的贼人百姓像鳄鱼那样伏击他们,趁火打劫,死尸从洛阳到长安排了一道。
  
   一些有钱的百姓,董卓怕他们路上搬运财物疲劳,就出发前给他们捏造罪名,砍了不可胜计的人头,把这些富家的财产全给抄了。又把洛阳城内的皇宫、官府、粮仓府库、民家放了大火焚烧,然后又出城去烧,整个洛阳城内外二百里全都烧成焦土,见不着一个活人和鸡犬了。死人也没有放过,董卓派吕布发掘东汉所有八个皇帝的帝陵,以及公卿大臣的家族墓地,挖出两百来年累积的地下珍宝,然后带上活着的汉献帝,一并向西而去了。
  
   一直驻扎在洛阳九十里外的孙坚,这时候踩着废墟的青烟开进洛阳了。孙坚和一干人,走上残破的城头,望着夕阳照耀下的死尸、乱瓦和野狗东撇西撇的城外原野,孙坚不禁惆怅流泪,说:“当一种慌不择路的感情夺眶而出,描写时节的风景与情绪都措手不及,我什么时候才可以回到某一处皇宫御殿的门前,对着皇上你的面坐一坐那里的台阶马上死掉了也心甘。有时候情迷意乱的思想随着城外风雨一同消长。余下的这几十年若干个日子,我寸寸节约、日日珍惜,可仍然不能免去阳光照耀的漫长和无聊。”呵呵,当然孙坚没有这么说,这是我大学时候说的,我说的也不是皇上你的面前坐一坐,是那位女生你的面前坐一坐,这里孙坚就要说皇上了。
  
   孙坚是很爱皇上的,当即派士兵把敞着大嘴的陵墓穴用土填平,然后准备追赶董卓。
  
   这时候,脑后头出事了。袁绍作为讨董盟主,下辖十路州郡义兵,分别是后将军袁术(下辖孙坚部)、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下辖曹操部)、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十路州郡一边虚张声势讨董卓,一边趁机互相兼并扩大自己的地盘,以求强大。兖州刺史刘岱把东郡太守桥瑁给杀了,抢了东郡的地盘,袁绍则对韩馥的冀州长时间地流着哈拉子。袁绍觉得应该先从软柿子捏起,欺负孙坚官小,就派大将周仁明去端孙坚的老窝——当时孙坚领豫州刺史一职,不过这是个虚职,是袁术为了鼓励他而空封给他的。
  孙坚一听,周仁明带着一群虾兵蟹将去抢自己的豫州去了,就产生了当年岳飞欲扫平北方却被身后金牌调回时的愁叹,孙坚慨然叹道:“本来都是同举义兵,以安抚大汉社稷。董贼眼看就要被我们追破,可是义兵们却同室操戈,我能跟谁去戮力向西,上报皇帝呢!”
  说完,孙坚又哭了,鼻涕和眼泪映照着城头的斜阳闪闪放光。
  
   孙坚哭罢,就从洛阳撤回,回去跟周仁明抢豫州去了,使了一连串漂亮的回旋踢,把周仁明从豫州踢出去了。
  
   孙坚得了豫州(河南南部),就准备向南去抢荆州(湖北省)。荆州刺史刘表,是个大名士,和另外七个人号称“八俊”,身长八尺有余(一米九以上),姿貌甚伟,名言是“你给我面子,我也给你面子”,他看见孙坚大军南下扑杀荆州而来,心说你也太不给我面子了,就派自己的部将黄祖出战。黄祖这人不讲理,名字起得爱占人便宜,和孙坚在湖北北部的樊城遭遇,被孙坚追杀个大败,一直被追过汉水去,把襄阳围住。
  
   襄阳边上有个岘山,黄祖在这里埋伏了两个狙击手,两个狙击手都是变态,挖了两个弹坑,天天趴在里边等待一枪爆头的快感。果然,这一天孙坚独自一人骑着一匹马,踯躅在岘山上往下看襄阳地形。甲狙击手故意向孙坚头部偏左方向扣动弩的扳机,他知道孙坚武功身手了得,即便暗算也能躲避。孙坚头往右摇,乙狙击手扳机几乎同时偏右扣动,正中孙坚的后脑,白色的豆浆就流出来了。孙坚一头扎下马去。
  
   夏天的大队人马已经开始离去,伴着理想中的豪情和功业。他躺在那里,越来越把自己和世界遗忘,红色的头巾努力想挣扎,最后感到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几个十几岁到几岁不等的恰巧都姓孙的儿子们,围着他使他越来越高,慢慢高到了月亮的高度,只剩山间冷冷的冬风,伴着壮志未酬的他的僵躯。这年他三十七岁。
  四
  
   董卓西逃到长安以后,以袁绍为盟主的“讨董”联军,分散在中原战区各自的据点,各个熊疑狼顾,不敢前进,反倒趁机想互相兼并,以求扩大自己的地盘。这可急坏了一个英雄——曹操!
  
   曹操不罗唆,一心想把那董卓拿。他对袁绍说:“明公,您聚合了天下义兵,数十万之众,干吗按兵不动啊。如果董卓依据二周之险(所谓‘二周’,就是洛阳这里原本是周天子的都城老窝,周天子末年式微,但是内部王子还互相掐,把洛阳一分为二,一个东周弓,一个西周公,都在洛阳,但是洛阳北临黄河,南依邙山,也是易守难攻之地,曹操能说‘二周’说明他有历史学问啊),虽然董卓无道,天下人也奈何不了他。如今董卓焚烧洛阳,劫掠天子,气势窘迫,正是天亡董卓之时,您得‘誓将胜勇追穷寇’啊!”他引用了毛主席的诗。
  
   虽然引用了名人的诗,但是袁绍不为所动。曹操急了,就带着自己的几千人去追击董卓。
  
   十路州郡长官里边,没有人支持他,只有济北相鲍信跟从他。(所谓济北国,就是当时一些皇族亲戚和汉初功臣被封王封侯之后,得到的封国,某种程度上类似春秋战国的诸侯王国,跟郡同级,所谓郡国。不过这些国的独立性不强,朝廷也怕这些诸侯王国造反闹独立,于是就派“相”去负责地方行政,类似象棋里的老“相”那样看着格子里的“帅”。济北国的相就是鲍信。)鲍信对曹操表示同情和全力支持。鲍信以前迷信袁绍,曾经劝袁绍趁董卓在洛阳立足未稳袭击董卓,袁绍不敢,于是鲍信觉得袁绍虽然强大,但是早晚完蛋,而曹操呢,虽然这时候官位低微,却觉得有前途。他对曹操说:“您啊,您是上天所寄托希望的人啊!您多勉力吧!”
  
   鲍信带着自己的人和曹操一起出发了。曹操的上司——陈留太守张邈,出于人情和面子,也派卫滋带着一撮人马支援曹操。
  
   曹操领着这三方面人——人数不多,到了洛阳以北的汴水,正准备顺着豫西走廊向西杀向函谷关,遇上董卓用于殿后的部将徐荣。
  
   徐荣仗着人多,在田野上把曹操杀的死伤遍地,鲍信受了伤,卫兹被当场打死,曹操身上也中了一箭,马则被别人捅了好几矛,跳跳地好像跳跳糖,把曹操给从马背上折腾下去了。曹操已经打得非常疲劳,身上的电力已不剩几格了,这时候只好拎着兵器步行奔逃。后面徐荣兵追的甚急,好像一阵狂风。曹操想今天完了,董卓对于抓到的颖川郡太守李旻是把他煮了的,自己的上司是陈留郡太守张邈,自己应该不够被煮的资格,那应该是怎么惩罚我呢?扒皮吗?要死的人脑子转的也快。
  
   正这时候,只见一将飞马而来,跳下马拉起曹操。曹操一看,正是自是自己的叔伯弟弟曹洪。曹洪是个大地主,马也好,他说:“阿哥赶紧上马,我愿意步行。”
  
   曹操不肯:“没关系,我再跑两步就到了。”也不知就到哪儿了,到鬼门关吗?
  
   曹洪说:“天下可以没有我曹洪,却不可没有君你啊!”草操一下子特受感动。如果爱像微风,和你一起吹过,连空气都变成了绿的。曹操欣然上马,在绿色的空气中快跑,两边都是树影在倒俯,感觉就是比两条腿快得多。曹洪在下面蹬着两条人腿猛追。
  
   曹操跑得不是很快,遇上徐荣兵的时候,就打鞭猛跑,没有追兵在旁边的时候,就停下马头来等曹洪。由此曹洪可以跟的上。
  
   跑到了汴水边上,汴水流,泗水流,秦汉人祖先的影子和三代两朝相继的一排排的羽逆水而上,与层层不住的雨,接住无穷多双的手掌。
  
   此时天色已晚,曹操驱马入水,马不傻,回头说:“水太深了,趟不过去呀!”曹操正在惶急,曹洪在马下说:“我上两边找船去。”
  
   曹洪循着河岸去找船,曹操则利用保护色卧在草里,不久曹洪坐着船回来了,赶紧把曹操和战马请上船来,过河赶奔联军驻地酸枣(河南东部)。
  
   酸枣这里,有讨董卓的四路州郡长官的部队驻扎着,其一就是曹操的上级陈留太守张邈。这帮人一共有十几万军队,每天置酒高会(就是级别高的人的酒会),根本不思进取。曹操上去把他们臭骂了一顿,又搬出了一套战略部署:“现在袁绍驻在河内郡,让袁绍从河内郡出临黄河孟津,你们酸枣诸将守成皋,扼住函谷关通道(陕西的东大门函谷关),袁术再从南边入武关(陕西的东南大门),那么董卓可擒,天下可定(这套战争路线图,跟当年义帝楚怀王派刘邦、项羽两路大军攻秦差不多,曹操也晓得事情啊)。如今你们迟疑不进,令天下人失望,窃为诸君耻之!”
  
   张邈、刘岱、桥瑁、袁遗四个州郡长官都不理他。曹操说:“我的兵少,告辞了,我回老家募兵去了!”于是气哼哼地走了。
  
   酸枣的人之所以不走,是为了互相掐架。四路长官中的兖州(山东西部)刺史刘岱随后突然对东郡(河南东部)太守桥瑁发难,把桥瑁给杀了,收编了桥瑁的军队,夺了桥瑁东郡的地盘。
  
   曹操回到老家谯郡,谯郡属于扬州(不是现在的扬州市,是汉代的州,下辖数郡,位置在今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地区)。曹洪是个大地主,家里面有田庄,光家兵就一千人。他跟扬州刺史(杨州长官)关系也好,就借着政府名义招募了几千士兵,曹操也动用曹家、夏侯家的资产募兵,与曹洪合计选得了四千人,又往洛阳方向去了,半路上叛逃了三千五。逃兵不但开小差,还抢东西,把曹操的大帐都给烧了。曹操手提宝剑,出帐亲手搏杀,砍死数十人,余下的叛兵纷纷披靡,不敢拦他,方才从营中走脱出身来。
  
   曹操带着这五百剩余的铁杆分子,半路上又招募了一千多,再次来到洛阳地区,去见到袁绍。
  
   中原地区的骄阳与绿野被渐渐庸俗化了,像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不了了之了。
  
   果然,袁绍作为盟主,依旧没有西进的意思,却开始打冀州的主意。
  
   冀州是个大州,含盖河北省大部分地区,下辖九个郡,而袁绍作为渤海郡太守,渤海郡只是冀州九郡中的一个郡。这时候机会来了,冀州牧“韩馥”参与了十路州郡义兵讨董卓,带着兵出来了,冀州本地空虚,幽州的公孙瓒也嚷嚷着讨董卓,带着人马向南进发,进入冀州境内就不走了,意思是想把冀州给武装占据了。袁绍派人对冀州牧韩馥说:“公孙瓒提燕、代之卒(‘燕’就是北京地区,‘代’就是河北省北部的古代代郡,两地合属幽州,都是北方天寒,人悍马彪),其锋锐不可抵挡,您不如降了袁绍,也比被公孙瓒那厮抢了地盘好啊!”
  
   韩馥这个人一贯怯懦,打算听从游说。他下面的文官武将好几个跑来进谏,说:“万万不可啊!冀州民丰物盛,带甲百万,粟支十年,完全可以跟公孙瓒抗衡。袁绍不过是我们冀州的一个小郡长官,好比一个婴孩,全仰靠您的鼻息活着。您只要不给他奶吃,他立刻就饿死了。您奈何把整个偌大冀州拱手让给他啊。”
  
   韩馥说:“我是袁氏故吏(我以前做官是被袁绍家族任派的,袁绍的父祖辈曾经是东汉的司徒,位列三公之首,门生故吏遍天下),而且我的才德名气都不如袁绍,我让给袁绍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吗?度德而让,古人所贵(古人道德低的人让着道德高的人——这道德低的人也真有道德啊),你们怎么不按古人的价值观,反倒骂我呢?”
  于是拱手把冀州让给了袁绍。
  
   韩馥成了下岗官僚,就去依附陈留太守张邈。这一天,袁绍派使者来见张邈,互相耳语,好像有所计议。韩馥也在座上,心想这是在琢磨我啊。于是跑到厕所里,自杀了,可以让袁绍省心了。
  
   对别人的需要和方便作出考虑是一种良好的仁的品行。
  
   韩馥可谓“杀身成仁”了,以自己的死,换得了对袁绍彻底的仁和对袁氏家族的愚忠。但他是最有古人之风的。所谓古人(即先秦人),是重德重义重名不重利。
继续啊   不错 ~~~~~~~~~
加油~加油~
偶顶君个肺~
;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