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VS中国:星星的约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5:07:13
一些人士所预言的中国与传统航天强国在非洲市场上的激烈对决,恐怕仅限于想象之中。

2004年12月25日,尼日利亚航天研究发展局(NASRDA)和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签署了尼日利亚1号(NIGCOMSAT-1)通讯卫星项目合同。

根据该合同,中方将于2007年3月初“在轨交付”这颗由中国自主研制并承担发射的通信卫星,这是中国航天首次用自己的火箭和卫星向国际用户提供在轨交付服务,此举被认为不仅标志着中国航天卫星整星出口零的突破,更意味着自1996年两次商业发射失败和1999年“摩托罗拉铱星”计划夭折后时隔6年,中国航天重入国际航天商业市场。

有观察家评论认为,中国将借此为突破口,寻求打开非洲航天服务市场的契机,而尼日利亚也可通过这次不寻常的“星星的约会”,争取实现其宏大的航天梦。加纳阿克拉人道教育中心(Imani)学者Bright B Simons等更认为,双方这次历史性的合作,将引发各航天大国对非洲市场的激烈竞争。

然而,如此重要的国家级合同执行起来,却一拖再拖。意向书中原本提及,最早将于2006年年中“择机发射”,2005年7月正式通过项目评审时却推迟到2007年1月底;2006年秋又再次推迟到2007年3月底。如今期限已过,那颗早该高悬在35786.103公里地球同步轨道的“尼星1号”,却千呼万唤不出来。尼方也好,中方也罢,都异乎寻常地保持着低调缄默。

空手套白狼 尼方有苦说不出

尼日利亚沉默的原因是资金跳票。

严格的说,这项总金额达4.5亿美元的一揽子合同并非仅仅是两家公司的商业行为,而带有浓厚的政府色彩。

根据合同,中国进出口银行于2006年1月13日和尼日利亚财政部签署2亿美元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协议,主要用于支持尼日利亚通信卫星建造与发射项目。长城工业总公司负责卫星在轨交付,建造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和中国喀什地面站提供运行支持服务、为尼方培训相关技术人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简称五院)应为来自NASRDA的25名卫星工程师提供为期15个月的专业培训,其培训范围不仅包括“尼星1号”维护、地面站建设这些与本次卫星发射相关的项目,还包括“飞船研制工作”等更深层、更专业的培训。

据尼日利亚《笨拙报》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机关刊物《国际太空》2006年5月号称,投标书中提及,部分付款由尼日利亚原油折价支付。据相关专业人士分析,估计总保额达4000万美元以上的卫星保险,也应由相关中国公司承担。显然,这的确是一次庞大且复杂的政府间合作,且合作内容绝不仅限于一颗卫星的发射和交付,而涉及更深远的内涵:中国对尼日利亚航天技术的转让。

事实上,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之所以能在长达半年的公开招投标中击败来自美、法、英等国的21个对手脱颖而出,单纯产品优势并不突出,价格也并非取胜关键,中国愿意随星提供航天技术转让,而尼方又恰有野心勃勃的航天计划,才是双方一拍即合、定下不见不散约会的奥妙所在。

非洲第一人口大国尼日利亚早在1999年5月5日就成立了NASRDA,并于2001年正式推出雄心勃勃的航天计划。2001年7月31日,尼总统奥巴桑乔称,NASRDA的发展目标是“发展自己的卫星技术和地面矿产勘探,用遥感、天气预报和卫星通信技术促进本国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并发展本国的信息和通信技术”;2003年9月27日,俄罗斯“宇宙-3M”运载火箭将英国Surrey卫星技术公司为NASRDA研制的一颗微型地球观测卫星NIGERIASAT-1发射升空,使尼成为继南非、阿尔及利亚之后第3个拥有卫星的非洲国家。这颗卫星是国际紧急情况卫星监测系统的组成部分,由15名经过训练的尼日利亚科学家在首都阿布贾的地面站进行管理,并与世界各国共享资料。

这次发射尼国家电视台全程现场直播,奥巴桑乔总统及其政府高官对此欢欣鼓舞,认为此举提高了国家威信——尽管从技术上而言,这颗重量不足300公斤的微型卫星根本无法满足尼日利亚的需要。

首颗卫星的上天大大刺激了尼政府的胃口。2005年7月,尼总统奥巴桑乔公开宣称,将力争在1525年内实现载人航空;2006年5月10日,科技部长艾桑更在内阁会议后宣布,将“大力推进空间研究计划,争取在2030年实现载人登月”。20022004年间,尼官方曾计划宇航计划投入2540万美元,但实际上仅NIGERIASAT-1即花掉1400万美元。

尼日利亚本身科技和工业化水平都相当落后,没有一艘军舰、一架军用或民用飞机甚至一辆卡车在本国制造,以如此基础想“一步登天”,不啻痴人说梦,因此他们多方寻求外援。然而美国和欧洲航天局只愿提供单纯的卫星制造、发射服务且报价高昂,而价廉物美的俄罗斯则限制颇多(2004年起俄方规定除非政府特批,不得用俄火箭发射外国有军事用途的卫星,甚至取消了让俄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及“阿里亚纳-5”火箭采用俄罗斯发动机的合作意向)。而且,俄航空航天销售和援助向来以不因地制宜、配套差、售后服务恶劣著称。

英国Surrey公司本身倒乐意提供技术帮助,15名尼阿布贾地面站工程师即由他们培训,因此得到了将于2009年发射NIGERIASAT-2合同的回报。但Surrey是一家只能研制微星的小公司,不具备大型航天器的研制能力,更无法提供载人航天、登月飞行所必备的运载火箭。

中国的技术虽不是最好的,但毕竟可以提供重达5200公斤的“尼星1号”,毕竟可以把如此之重、甚至比这更重的东西发射上天。更重要的是,中国肯转让技术,而且接受尼方的付款条件。

然而尼方本身的财力让他们的梦想大打折扣:尽管有中方提供的高额出口买方信贷,尽管中方接受了种种苛刻的付款条件,但实践证明,尼方连这样由他们自己提出的付款条件也无力兑现。

虽然是西非经济较发达国家,但人口的膨胀和经济结构的单一令尼日利亚的经济相当脆弱。据世界银行统计,尼日利亚人均年收入仅为290美元。在这种情形下,梦想有时不得不让位于现实:“尼星1号”发射顺延的原因之一是尼方资金不到位,中方承诺培训的55名宇航工程师,尼方也因同样原因只派出25名,不到原先的一半。

自己违约在先,加上奥巴桑乔环球兜售“登月”大计,欧美诸国反应冷淡,英国《金融时报》更发表署名文章予以嘲讽。尼日利亚的航天梦还指望中国伙伴来圆,自然不便在这个尴尬时刻多发牢骚,招人厌烦。

中国:早产儿变成晚产儿

长城工业总公司作为惟一对外承包商,自1985年10月宣布进入国际航天商业市场,开始承揽商用卫星发射业务。1987年8月,首次为外国公司提供发射搭载服务;1990年4月,长征3号火箭发射了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自此至1999年,商业发射占中国同期发射总量的60%,所占国际市场份额为79%。

但由于两方面的原因,这一上升势头被中断——一方面,1999年5月,美方以卫星技术涉及国家利益等种种理由,以禁止向中国发放美制卫星(以及使用美国零部件的卫星)的出口许可证为主要手段,打压中国航天参与国际商业发射服务活动,直接导致5个合同中止;另一方面,1996年2月、8月,中国“长征3号乙”和长征3号火箭发射“国际通信708”和“中星7”相继失败,直接造成3个已经签好的合同中止,2个合同被暂缓执行,2个草签的项目夭折,给中国航天商业市场以重创,加上1999年“铱星”项目的夭折,使得中国航天全面退出国际商业市场。

于此同时,世界商业航天市场总额已高达数千亿美元,且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稳步增长。据美国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专家预计,到2010年,全球商业航天活动的收入将达到5000亿6000亿美元。

在中国退出之后,欧洲航天局异军突起,占据国际商业航天市场半壁江山。美国、俄国紧随其后,甚至日本也后来居上,占据了原属中国的市场份额。对此中国航天和长城公司显然无法满意,他们力图绕过美国和技术两大难关,重新杀开通往国际市场的血路。

中方的对策是摆脱对美国技术和零部件的依赖,发展基于本国技术的星-箭成套交付业务;着力开拓第三世界市场,找肯接受中国技术的客户,做欧美人不愿做、不能做的生意。

据统计,当前国际航天市场细分中,3%为发射;9%为卫星制造;28%为地面制造;60%为卫星运营服务。中国在19901999的9年间,基本只涉及所占份额最少的发射领域,技术含量和利润都不尽如人意。如果能通过诸如“尼星一号”这样的合作将从箭到星、从天空到地面的一揽子服务都抓在自己手里,无疑将大大拓展中国航空的国际市场空间。

然而残酷的现实是,中国航天虽然有其优势和特色,但仅就国际商业卫星市场而言,技术缺口很大。

中方长项主要是比重最小的发射一块,长征系列火箭虽有过几次失败,但技术成熟、信誉也较好;卫星制造方面则技术竞争力较低,重达5200公斤的“尼星1号”号称“设计寿命15年,可提供Ka、Ku、C、S、L频段转发器,整体性能达到当今国际同类通信卫星先进水平”,但实际水平不可高估。

和“尼星1号”基本同型的“鑫诺2号”失控后,作为备份星顶替其角色的、采用法国阿尔卡特Spacebus-4000C3平台的“中星9号”,相同技术标准下,发射重量竟比前者轻800公斤之多。

事实上,不论通信卫星、气象卫星,中国在商用卫星可靠性上纪录一向不佳。通信卫星东方红-2、东方红-3第一次都失败了,气象卫星风云更连毁两颗,运行中种种故障屡见不鲜,至于卫星性能指标的落后,已是非同一般,后起的印度资源卫星已可出售图片,而中国竟还需向台湾“福卫1号”购买图片;大肆宣扬的“北斗”三星导航系统,其应答式服务方式功能单一,使用不便,与美国GPS系统的技术差距和市场形象更是不可以道理计。

更要命的是,为夺回市场损失,中方采取了有些急功近利的态度:合同2004年底就签署,而卫星研制定型却在大半年后才勉强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使用、和“尼星1号”同出一源、采用相同平台的“鑫诺2号”原定2004年底发射,实则推迟近2年,研制周期长达6年,其间出现了包括整个系统超重等问题,在签署“尼星1号”合同后,为确保卫星顺利上天,不得不紧急提升火箭运载负荷能力,结果造成“卫星等火箭”的尴尬。

更有甚者,专为这一型卫星量身定做的世界上最大的卫星“紧缩场”合同在2003年3月13日签订,建设周期29个月,按常规也只能在2005年8月投入使用,而“鑫诺”最初竟计划在2004年发射,其草率可想而知!最终鑫诺在2006年11月升空后失控,从而直接影响到“尼星”的发射——谁能保证同型的“尼星”不出问题?

关键在于为了争分夺秒,中方对这个首次整合的、全新的大型复杂技术平台采用了传统但落后的“大会战”模式,跳过了不可或缺的工程演示,直接投入商业发射,首次“交钥匙工程”的商业卫星合同就是重达5200公斤的、科技含量极高的大型通信卫星,这在全球市场上是绝无仅有的。在市场重入过程中,长城公司在“鑫诺”定点尚未完成时就一口气签了包括“尼星”在内6个相同平台的合同,结果“鑫诺”陨落,一切都成未知数。

当年中国同样在火箭未定型前大签合同,结果1996年两次失败,不但合同打水漂,甚至保险公司也吓得大幅提高保费,甚至一度发展到不接保、不分保,消极影响至今仍在。如今“尼星”研制、销售过程中再次出现相同误区,不知“鑫诺”的不幸,是否会殃及“尼星”、甚至整个中国航天市场再入大计?!

就事论事市场可期非洲市场前景难料

由于双方各有心事,谁也不便撕破脸,加上彼此需要——中方需要借“尼星”重振旗鼓,扭转商业卫星市场的不利局面;尼方需要中国这个伙伴帮助其实现航天梦——仅就“尼星1号”及其配套项目而言,前景并不太悲观:可能拖延,但估计最终会成功履约。皆大欢喜。

但中国航天和长城公司希望借此东风拓展非洲航天市场的前景,却不容乐观。尼日利亚是个极特殊的事例,以非洲各国的技术、工业和经济实力,敢像奥巴桑乔这样一掷千金大做航天梦的几乎绝无仅有。倘只是普通的卫星发射应用业务,中方仅在价格和支付方式上有一定优势,技术上,“鑫诺”前鉴足以让许多本就经不起折腾的非洲潜在客户望而怯步。

由于经济落后,非洲大多数国家在国际商业卫星市场上,注定是阮囊羞涩的观众而非买主。目前非洲拥有和即将拥有卫星的国家仅有南非、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和埃及4家,曾经、正在和即将围绕地球同步轨道运行的数千颗通信卫星中,专门为非洲服务的仅有两颗:“尼星1号”和非洲地区卫星通信组织计划于2007年内发射的RASCOM。

由于缺乏支付能力、信用和必要担保,非洲各国在众多大型基建项目上经常出现资金脱节现象,商业卫星项目花钱更多,周期更长,在缺乏信用担保和资金保证的情况下,不论NASA、欧洲航天局还是俄罗斯,都只能对非洲商业航天市场抱谨慎态度。一些人士预言的中国与上述航天强国在非洲市场上的激烈对决,恐怕仅限于想象之中。

事实上,近年来唯一受到航天强国积极对待的非洲航天项目就是RASCOM。这个项目自1993年立项至今已历13年,耗资达3亿美元,非洲56国中有45国参与并投资,并由欧洲航天局承担技术开发和发射,但直到今天仍未见升空。RASCOM项目的得以延续表明非洲各国对商业卫星的需求实际存在,而它的难产和45个母亲的复杂血缘也毫不含糊地告诉一切打算开发非洲商用航天市场的国家和公司,这个市场目前的池水还相当浅。也许,世界上第二位太空游客、南非亿万富翁马克·沙托沃斯这样的“商业航天”,在贫富悬殊的非洲,其市场前景暂时也会比卫星、飞船什么的,光明很多。来源:《凤凰周刊》
   
作者: 特约撰稿员/陶短房  
http://www.phoenixtv.com/phoenix ... 070530/908188.shtml一些人士所预言的中国与传统航天强国在非洲市场上的激烈对决,恐怕仅限于想象之中。

2004年12月25日,尼日利亚航天研究发展局(NASRDA)和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签署了尼日利亚1号(NIGCOMSAT-1)通讯卫星项目合同。

根据该合同,中方将于2007年3月初“在轨交付”这颗由中国自主研制并承担发射的通信卫星,这是中国航天首次用自己的火箭和卫星向国际用户提供在轨交付服务,此举被认为不仅标志着中国航天卫星整星出口零的突破,更意味着自1996年两次商业发射失败和1999年“摩托罗拉铱星”计划夭折后时隔6年,中国航天重入国际航天商业市场。

有观察家评论认为,中国将借此为突破口,寻求打开非洲航天服务市场的契机,而尼日利亚也可通过这次不寻常的“星星的约会”,争取实现其宏大的航天梦。加纳阿克拉人道教育中心(Imani)学者Bright B Simons等更认为,双方这次历史性的合作,将引发各航天大国对非洲市场的激烈竞争。

然而,如此重要的国家级合同执行起来,却一拖再拖。意向书中原本提及,最早将于2006年年中“择机发射”,2005年7月正式通过项目评审时却推迟到2007年1月底;2006年秋又再次推迟到2007年3月底。如今期限已过,那颗早该高悬在35786.103公里地球同步轨道的“尼星1号”,却千呼万唤不出来。尼方也好,中方也罢,都异乎寻常地保持着低调缄默。

空手套白狼 尼方有苦说不出

尼日利亚沉默的原因是资金跳票。

严格的说,这项总金额达4.5亿美元的一揽子合同并非仅仅是两家公司的商业行为,而带有浓厚的政府色彩。

根据合同,中国进出口银行于2006年1月13日和尼日利亚财政部签署2亿美元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协议,主要用于支持尼日利亚通信卫星建造与发射项目。长城工业总公司负责卫星在轨交付,建造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和中国喀什地面站提供运行支持服务、为尼方培训相关技术人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简称五院)应为来自NASRDA的25名卫星工程师提供为期15个月的专业培训,其培训范围不仅包括“尼星1号”维护、地面站建设这些与本次卫星发射相关的项目,还包括“飞船研制工作”等更深层、更专业的培训。

据尼日利亚《笨拙报》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机关刊物《国际太空》2006年5月号称,投标书中提及,部分付款由尼日利亚原油折价支付。据相关专业人士分析,估计总保额达4000万美元以上的卫星保险,也应由相关中国公司承担。显然,这的确是一次庞大且复杂的政府间合作,且合作内容绝不仅限于一颗卫星的发射和交付,而涉及更深远的内涵:中国对尼日利亚航天技术的转让。

事实上,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之所以能在长达半年的公开招投标中击败来自美、法、英等国的21个对手脱颖而出,单纯产品优势并不突出,价格也并非取胜关键,中国愿意随星提供航天技术转让,而尼方又恰有野心勃勃的航天计划,才是双方一拍即合、定下不见不散约会的奥妙所在。

非洲第一人口大国尼日利亚早在1999年5月5日就成立了NASRDA,并于2001年正式推出雄心勃勃的航天计划。2001年7月31日,尼总统奥巴桑乔称,NASRDA的发展目标是“发展自己的卫星技术和地面矿产勘探,用遥感、天气预报和卫星通信技术促进本国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并发展本国的信息和通信技术”;2003年9月27日,俄罗斯“宇宙-3M”运载火箭将英国Surrey卫星技术公司为NASRDA研制的一颗微型地球观测卫星NIGERIASAT-1发射升空,使尼成为继南非、阿尔及利亚之后第3个拥有卫星的非洲国家。这颗卫星是国际紧急情况卫星监测系统的组成部分,由15名经过训练的尼日利亚科学家在首都阿布贾的地面站进行管理,并与世界各国共享资料。

这次发射尼国家电视台全程现场直播,奥巴桑乔总统及其政府高官对此欢欣鼓舞,认为此举提高了国家威信——尽管从技术上而言,这颗重量不足300公斤的微型卫星根本无法满足尼日利亚的需要。

首颗卫星的上天大大刺激了尼政府的胃口。2005年7月,尼总统奥巴桑乔公开宣称,将力争在1525年内实现载人航空;2006年5月10日,科技部长艾桑更在内阁会议后宣布,将“大力推进空间研究计划,争取在2030年实现载人登月”。20022004年间,尼官方曾计划宇航计划投入2540万美元,但实际上仅NIGERIASAT-1即花掉1400万美元。

尼日利亚本身科技和工业化水平都相当落后,没有一艘军舰、一架军用或民用飞机甚至一辆卡车在本国制造,以如此基础想“一步登天”,不啻痴人说梦,因此他们多方寻求外援。然而美国和欧洲航天局只愿提供单纯的卫星制造、发射服务且报价高昂,而价廉物美的俄罗斯则限制颇多(2004年起俄方规定除非政府特批,不得用俄火箭发射外国有军事用途的卫星,甚至取消了让俄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及“阿里亚纳-5”火箭采用俄罗斯发动机的合作意向)。而且,俄航空航天销售和援助向来以不因地制宜、配套差、售后服务恶劣著称。

英国Surrey公司本身倒乐意提供技术帮助,15名尼阿布贾地面站工程师即由他们培训,因此得到了将于2009年发射NIGERIASAT-2合同的回报。但Surrey是一家只能研制微星的小公司,不具备大型航天器的研制能力,更无法提供载人航天、登月飞行所必备的运载火箭。

中国的技术虽不是最好的,但毕竟可以提供重达5200公斤的“尼星1号”,毕竟可以把如此之重、甚至比这更重的东西发射上天。更重要的是,中国肯转让技术,而且接受尼方的付款条件。

然而尼方本身的财力让他们的梦想大打折扣:尽管有中方提供的高额出口买方信贷,尽管中方接受了种种苛刻的付款条件,但实践证明,尼方连这样由他们自己提出的付款条件也无力兑现。

虽然是西非经济较发达国家,但人口的膨胀和经济结构的单一令尼日利亚的经济相当脆弱。据世界银行统计,尼日利亚人均年收入仅为290美元。在这种情形下,梦想有时不得不让位于现实:“尼星1号”发射顺延的原因之一是尼方资金不到位,中方承诺培训的55名宇航工程师,尼方也因同样原因只派出25名,不到原先的一半。

自己违约在先,加上奥巴桑乔环球兜售“登月”大计,欧美诸国反应冷淡,英国《金融时报》更发表署名文章予以嘲讽。尼日利亚的航天梦还指望中国伙伴来圆,自然不便在这个尴尬时刻多发牢骚,招人厌烦。

中国:早产儿变成晚产儿

长城工业总公司作为惟一对外承包商,自1985年10月宣布进入国际航天商业市场,开始承揽商用卫星发射业务。1987年8月,首次为外国公司提供发射搭载服务;1990年4月,长征3号火箭发射了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自此至1999年,商业发射占中国同期发射总量的60%,所占国际市场份额为79%。

但由于两方面的原因,这一上升势头被中断——一方面,1999年5月,美方以卫星技术涉及国家利益等种种理由,以禁止向中国发放美制卫星(以及使用美国零部件的卫星)的出口许可证为主要手段,打压中国航天参与国际商业发射服务活动,直接导致5个合同中止;另一方面,1996年2月、8月,中国“长征3号乙”和长征3号火箭发射“国际通信708”和“中星7”相继失败,直接造成3个已经签好的合同中止,2个合同被暂缓执行,2个草签的项目夭折,给中国航天商业市场以重创,加上1999年“铱星”项目的夭折,使得中国航天全面退出国际商业市场。

于此同时,世界商业航天市场总额已高达数千亿美元,且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稳步增长。据美国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专家预计,到2010年,全球商业航天活动的收入将达到5000亿6000亿美元。

在中国退出之后,欧洲航天局异军突起,占据国际商业航天市场半壁江山。美国、俄国紧随其后,甚至日本也后来居上,占据了原属中国的市场份额。对此中国航天和长城公司显然无法满意,他们力图绕过美国和技术两大难关,重新杀开通往国际市场的血路。

中方的对策是摆脱对美国技术和零部件的依赖,发展基于本国技术的星-箭成套交付业务;着力开拓第三世界市场,找肯接受中国技术的客户,做欧美人不愿做、不能做的生意。

据统计,当前国际航天市场细分中,3%为发射;9%为卫星制造;28%为地面制造;60%为卫星运营服务。中国在19901999的9年间,基本只涉及所占份额最少的发射领域,技术含量和利润都不尽如人意。如果能通过诸如“尼星一号”这样的合作将从箭到星、从天空到地面的一揽子服务都抓在自己手里,无疑将大大拓展中国航空的国际市场空间。

然而残酷的现实是,中国航天虽然有其优势和特色,但仅就国际商业卫星市场而言,技术缺口很大。

中方长项主要是比重最小的发射一块,长征系列火箭虽有过几次失败,但技术成熟、信誉也较好;卫星制造方面则技术竞争力较低,重达5200公斤的“尼星1号”号称“设计寿命15年,可提供Ka、Ku、C、S、L频段转发器,整体性能达到当今国际同类通信卫星先进水平”,但实际水平不可高估。

和“尼星1号”基本同型的“鑫诺2号”失控后,作为备份星顶替其角色的、采用法国阿尔卡特Spacebus-4000C3平台的“中星9号”,相同技术标准下,发射重量竟比前者轻800公斤之多。

事实上,不论通信卫星、气象卫星,中国在商用卫星可靠性上纪录一向不佳。通信卫星东方红-2、东方红-3第一次都失败了,气象卫星风云更连毁两颗,运行中种种故障屡见不鲜,至于卫星性能指标的落后,已是非同一般,后起的印度资源卫星已可出售图片,而中国竟还需向台湾“福卫1号”购买图片;大肆宣扬的“北斗”三星导航系统,其应答式服务方式功能单一,使用不便,与美国GPS系统的技术差距和市场形象更是不可以道理计。

更要命的是,为夺回市场损失,中方采取了有些急功近利的态度:合同2004年底就签署,而卫星研制定型却在大半年后才勉强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使用、和“尼星1号”同出一源、采用相同平台的“鑫诺2号”原定2004年底发射,实则推迟近2年,研制周期长达6年,其间出现了包括整个系统超重等问题,在签署“尼星1号”合同后,为确保卫星顺利上天,不得不紧急提升火箭运载负荷能力,结果造成“卫星等火箭”的尴尬。

更有甚者,专为这一型卫星量身定做的世界上最大的卫星“紧缩场”合同在2003年3月13日签订,建设周期29个月,按常规也只能在2005年8月投入使用,而“鑫诺”最初竟计划在2004年发射,其草率可想而知!最终鑫诺在2006年11月升空后失控,从而直接影响到“尼星”的发射——谁能保证同型的“尼星”不出问题?

关键在于为了争分夺秒,中方对这个首次整合的、全新的大型复杂技术平台采用了传统但落后的“大会战”模式,跳过了不可或缺的工程演示,直接投入商业发射,首次“交钥匙工程”的商业卫星合同就是重达5200公斤的、科技含量极高的大型通信卫星,这在全球市场上是绝无仅有的。在市场重入过程中,长城公司在“鑫诺”定点尚未完成时就一口气签了包括“尼星”在内6个相同平台的合同,结果“鑫诺”陨落,一切都成未知数。

当年中国同样在火箭未定型前大签合同,结果1996年两次失败,不但合同打水漂,甚至保险公司也吓得大幅提高保费,甚至一度发展到不接保、不分保,消极影响至今仍在。如今“尼星”研制、销售过程中再次出现相同误区,不知“鑫诺”的不幸,是否会殃及“尼星”、甚至整个中国航天市场再入大计?!

就事论事市场可期非洲市场前景难料

由于双方各有心事,谁也不便撕破脸,加上彼此需要——中方需要借“尼星”重振旗鼓,扭转商业卫星市场的不利局面;尼方需要中国这个伙伴帮助其实现航天梦——仅就“尼星1号”及其配套项目而言,前景并不太悲观:可能拖延,但估计最终会成功履约。皆大欢喜。

但中国航天和长城公司希望借此东风拓展非洲航天市场的前景,却不容乐观。尼日利亚是个极特殊的事例,以非洲各国的技术、工业和经济实力,敢像奥巴桑乔这样一掷千金大做航天梦的几乎绝无仅有。倘只是普通的卫星发射应用业务,中方仅在价格和支付方式上有一定优势,技术上,“鑫诺”前鉴足以让许多本就经不起折腾的非洲潜在客户望而怯步。

由于经济落后,非洲大多数国家在国际商业卫星市场上,注定是阮囊羞涩的观众而非买主。目前非洲拥有和即将拥有卫星的国家仅有南非、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和埃及4家,曾经、正在和即将围绕地球同步轨道运行的数千颗通信卫星中,专门为非洲服务的仅有两颗:“尼星1号”和非洲地区卫星通信组织计划于2007年内发射的RASCOM。

由于缺乏支付能力、信用和必要担保,非洲各国在众多大型基建项目上经常出现资金脱节现象,商业卫星项目花钱更多,周期更长,在缺乏信用担保和资金保证的情况下,不论NASA、欧洲航天局还是俄罗斯,都只能对非洲商业航天市场抱谨慎态度。一些人士预言的中国与上述航天强国在非洲市场上的激烈对决,恐怕仅限于想象之中。

事实上,近年来唯一受到航天强国积极对待的非洲航天项目就是RASCOM。这个项目自1993年立项至今已历13年,耗资达3亿美元,非洲56国中有45国参与并投资,并由欧洲航天局承担技术开发和发射,但直到今天仍未见升空。RASCOM项目的得以延续表明非洲各国对商业卫星的需求实际存在,而它的难产和45个母亲的复杂血缘也毫不含糊地告诉一切打算开发非洲商用航天市场的国家和公司,这个市场目前的池水还相当浅。也许,世界上第二位太空游客、南非亿万富翁马克·沙托沃斯这样的“商业航天”,在贫富悬殊的非洲,其市场前景暂时也会比卫星、飞船什么的,光明很多。来源:《凤凰周刊》
   
作者: 特约撰稿员/陶短房  
http://www.phoenixtv.com/phoenix ... 070530/908188.shtml
沙发~:D :D :D
将力争在1525年内实现载人航空 ... 15-25年内吧?
而且,俄航空航天销售和援助向来以不因地制宜、配套差、售后服务恶劣著称... 这个... >_< 貌似刻薄了点..
又是这篇SB火星文
分析得尚可,但对中国航天的缺陷有夸大,成绩有诋毁.
尼星本就是个政治合同,谁想借次展开和商业航天强国的竞争未免太YY了吧!
领导者不会弱智到这等地步吧!
以上可得,此文目的在于唱衰.
鉴定结束
]]
非专业人士的分析
我觉得分析的还算客观啊,我们在火箭这一块还行,卫星技术就差了点,无论是寿命,技术水平,重量上都还有很大进步空间.不要动不动就说别人唱衰你,天天捧你才是害你
作者乃BKC, 鉴定完毕 -.-
重量问题,还有一个原因,我们的很多研究所不愿使用新技术,因为旧的技术安全可靠,每一份项目最终交付的时候都要负责人签字的,出了问题谁敢负责啊?
看题目还以为尼日利亚的国旗也是一堆星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