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默克儿政府上台后, 中德关系,台德关系的走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22:53:46
欧盟以其接近五亿的人口与占世界约1/3/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其实力已超过美国。而德国乃欧盟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增。2005年11月由默克尔(Angela Merkel)总理所领导的新政府上台,其所作所为更是引人注目,而本文主要以德国新政府上任至今的两岸政策为主要的分析内容。
内外环境的变迁

  近年来,影响德国外交政策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有关于美国攻打伊拉克的事件,以及其后续的发展。就当2002年春夏之际,美国正在积极准备进攻伊拉克时,德国正好举行国会大选,施罗德总理则运用德国人反战与厌战的心理,坚决反对美国攻伊,因而险胜,这对于当时新任德国政府的美国政策而言,可说是受到了极大的限缩,这也连带影响到德国对其他国家的政策。至其任期在2005年结束时,施罗德总理与布什总统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未有大幅改善,但两国的实质关系则还是积极在恢复中。


  面对这个情况,德国新政府一上台就强调要与美国修好。因而,默克尔总理不但可以借机抚平施罗德与布什政府之间的裂痕,同时还可以担任美欧之间的桥梁,而这项转变则也可视为德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由于默克尔出生于东德,在冷战以及东欧转化时期,亲身感受到美国曾给予东欧国家的支持,导致她相对亲美的态度。而目前美国还一直深陷伊拉克战争的泥沼,布什总统在美国的支持度跌入谷底,更提供了德美两国改善关系的契机。还有,近来的伊朗核危机,以及中东与非洲局势的恶化,都严重影响了区域的安全,使得欧盟国家对于外在挑战的警觉性更加提高,以及美欧之间的共同利益日增。再加上欧盟宪法的停滞,英法两国领导人更替在即,相对使得德国新政府在欧盟内的角色突显,再度拉近了美德双方的距离。

  虽然,德国新政府是所谓两大党的大联合政府,在开始几个月中的运作尚称顺利,但是,在进入2006年二、三月时,执政联盟的蜜月期已过,双方对于日常内政问题的歧见日益显现,尤其是失业率与政府赤字问题,若处理不善,爆发执政危机的可能性不得排除。虽然如此,德国的经济情势则有好转的迹象,这也可能是维系大联合政府于不坠的重要原因。

德国与大陆的关系

  由于德国是欧洲的区域强权,依其地缘与历史的背景,德国外交政策的主要两大支柱,就是欧盟的发展与美欧关系的相互平衡。虽然布什政府攻伊战争而恶化了与德国的关系,但是上述这个自1980年代科尔政府所形成的外交框架,则一直都未改变。其次,德国在外交政策上所注重的则还有欧盟周边的国家,其中俄罗斯则是重点之一,此外则是地中海、高加索、中亚以及非洲地区等等,而东亚则与后面这两大地区的地位相当。这个定位则也与其前任政府的政策相同,由此可见德国政府政策的一贯性特质。

  德国与中国大陆处于欧亚大陆的两端,两国相互遥望。自19世纪以来,虽然德国在中国大陆也有一些殖民地,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后则已结束占领,因而两国并无任何历史的纠葛,双方也并不感到对方的威胁。在冷战时期,由于东德与中国大陆同属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导致西德与中国大陆直至1972年才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了双边交流与交往的大门,在1990年德国统一之后,其发展则更是迅速。

  在施罗德总理对于中国的政策方面,则必须回溯至1999年五月初。当时北约联军飞机正在轰炸南斯拉夫,而中国大陆在当地的大使馆也被殃及,造成数名新华社记者与中国大陆外交官员的死伤。而巧合的是,施罗德总理当时刚上任半年左右,他也正好是该事件爆发后,第一位依既定行程访问中国大陆的西方国家政府首长,因而使得他必须代表欧美国家向中国大陆道歉,也可能因此产生了对于中国大陆的愧疚与好感,同时他也深刻感受到中国大陆发展的潜力。有关此点,则可由施罗德总理在当时就公开宣布每年访问中国大陆一次,可以得到印证。

  在2002年美德关系恶化之后,施罗德则更加拉拢中国大陆,由于北京政府对于美国攻伊政策也有意见,因而双方甚有联合抗美的态势。此外,德国政府承诺坚持明确的一个中国的政策,支持中国和平统一,反对台独以及一切导致台海紧张的举动。

  在有关欧盟解除对于中国大陆的武器禁运的问题方面,由于施罗德总理积极推动,获得北京方面极大的好感。但是,因为各方的歧见以及美国的极力反对,这项政策至今尚未解禁,因此也加深了美德两国尤其是其领导人之间的龃龉。

  虽然在2004年底欧盟高峰会作出解禁声明,其中尤以法国政府的态度也十分积极,一时间解禁案看似大有可为。然而,当美国在2005年了解了此事的严重性之后,乃强力予以劝阻,并以终止美欧军事合作为要挟。因此可以确认,施罗德挑战这个高难度的议题,其拉拢中国大陆的目的十分明显,以便加速增进双边贸易来拉台德国的经济,同时也拥中国大陆以自重,来提升德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其中与美国互别苗头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与施罗德时代不同的,在默克尔新政府上台时,与美国龃龉早已过去,现应面向未来,并建立互信关系,而两国几乎可在所有重要的国际问题均可竭诚合作,这项转变则也可视为德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因而德国政府再度回到与美法两国等距外交的老路。

  目前,德国是中国大陆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大陆与德贸易占中欧贸易的三分之一左右,德国也是向中国大陆贷款与技术转让最多的欧洲国家,在施罗德总理时代,大陆与德经贸的问题与困难并不突显。可是,自2005年元旦以来,由于多边纤维协议(Multi-Fiber Arrangement,简称MFA)的限制到期,导致大量中国大陆的纺织品进入欧洲市场,造成双方的贸易纠纷。还有仿冒与盗版问题层出不穷,尤其还见到中国大陆在全世界各地抢购能源,欧洲各国政府开始产生戒心,德国自然也不例外,这也将会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力道。

  早在2005年3月,默克尔所属的基民盟就提出反对欧盟解除对中国大陆武禁的意见,其中该党以中国大陆的人权情况不佳为重要原因之一。进一步观察可知,实际上,他们比较重视美国的立场,才可能是主要的原因。因为,美国本身也仍对中国大陆采取武禁政策,一旦欧盟解禁,基于美欧多重与高层次的军事合作关系,美国的军用科技自然就会落入中共手中,这不但会有助中国大陆军力的增强,破坏两岸均势,同时这对于美国本身的武禁政策也会产生极大的冲击,因为美国的军火商将会给于美国政府更大的压力,若欧洲人大门敞开,美国人为何不能跟进?况且,虽然欧盟武禁尚未解除,但中俄关系已经进一步改善,2005年八月份两国的联合军演就是最好的例证,因为俄罗斯担心欧盟国家会瓜分其在中国大陆所占据广大的武器市场,而中俄关系的改善,则也是美国所极不愿见。

  去年5月,默克尔首度以总理的身分访问中国大陆。在短短两天的访问中,她大约花了一半的时间来接见大陆的异议人士与宗教领袖,强烈表达了对于改善中国大陆人权问题的积极态度。其实,在原则上,她的立场与施罗德总理相同,只是在作法上,她明显有外销转内销的目的,也就是要藉由媒体的曝光,来表达立场,以增加她在国内的政治筹码,但由于中国大陆媒体对此报导不多,因而在当地的效果反而比较有限。

  再者,由于她在事前也批评了美国及俄国的人权问题,因而默克尔在中国大陆所展现的,则好似一种卫道者的形象,她积极突显了人权价值乃基本原则性的问题,而并不是专门冲着中国大陆而来,况且她的作为还让人产生一种向好朋友提出忠告的印象,所以也多少可以降低北京政府的反弹情绪。

  此外,她还提出了有关盗版以及解除贸易障碍等问题,并以降低援助为要挟,但仍促成中方向德方采购数十亿欧元的贸易订单,成果丰硕。相对的,有关欧盟解除对于中国的武禁问题则没有被提出,这也可能是因为中方早知默克尔的立场而避免尴尬之故。

当然,由于中国大陆的实力提升,其在世界政治舞台中所扮演的角色日重,尤其在伊朗核问题上,而德国也扮演了美、中、欧三方之间协调人的角色,并积极拉拢中国大陆。但是,在非洲问题上,比如苏丹政府的种族残害政策,中国大陆则以不干涉他国内政为由,在联合国安理会就阻挡了国际力量的干预达三年之久,以保障其能源的安全供应,此乃与德国以及其它欧洲国家的立场背道而驰,默克尔总理也毫不忌讳的予以批评。

  2006年9月,中共领导人温家宝二度访问德国,在访问期间,双方领导人所谈论的议题,则还是双边关系、中欧关系和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并签定相当多的贸易与合作协议。进而,双方认为有建立经常性对话管道的必要,因而在同年11月初,中共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则在北京与德国外交部次长Reinhard Silberberg举行中德首轮战略对话,共同探讨上述的重要问题,并一致同意从战略和长远的角度,来不断充实中德具有全球责任的伙伴关系,这也是双方关系中最新的发展。但是,若比较中国大陆与其它大国之间的战略对话,双方的机制则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而这也可视为是双边关系和协与否的指标之一。

  综观默克尔总理对中国大陆的政策中,除了强调原本的政经议题之外,人权议题的重要性增加,同时导向善治的色彩浓厚,此乃与施罗德总理时代的政策相似,只是后者的手法比较保留。而比较不同的,则是默克尔总理甚为突兀地在人权政策方面的着力,明显具有外销转内销的特色,以期累积政治筹码。此外,新政府更扣紧人权问题来反对欧盟解禁,人权的问题在此议题上是否真的如此重要?其实,比较可信的,则是美国压力的影响。这虽可能造成北京领导人的不悦,但由于中国大陆的不断崛起,政府的信心持续增加,因而德中关系发展的大框架不致受损,也都还是会朝向更现实的方向发展。

台湾与德国的关系

  在台湾与德国关系方面,由于德国自1972年与中共建交以来就接受一中原则,因而对台湾始终保持低调,深怕因此而影响德中关系,故只将台德关系限缩在非官方的经贸与文化关系层面。

  虽然德国为台湾历年来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台德双方具有共同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可是基于一中政策,台德关系始终无法有所突破。因而只能在经贸、科技、文化、观光、环保、建筑、交通等方面,继续双方合作的力度。目前,德国新国会中的「友台小组」则共有约60名国会议员,对于双边关系也发挥了一些作用。

  相比之下,施罗德与美国关系不睦,因而配合北京反独的立场明显,但默克尔政府与美国的关系修好,而与中国大陆的关系则相对趋缓,此乃可由新政府对台发言从未提及反独的立场可以确认。由此可知,在一中政策的局限下,两任政府对台的政策只有力道上的差异,并无本质的改变。

  默克尔上台至今,新政府领导人则有三次提到台湾,其中包括默克尔与温家宝总理的电话纪录,以及两次记者会纪录等等。前者只是提到在台湾问题上德方支持一中政策,并未直指台湾本身的问题。在2006年三月初德国政府例行的记者会中,副发言人Dr. Steg也回答记者有关废统论的问题,同样一如往常的提到一中政策及反对冲突的发生等。比较意外的是,2006年三月在法国与德国的部长会议后的记者会当中,法国席拉克总统与默克尔总理都被问及陈水扁总统有关废统论的立场,席拉克总统强调他承认一国两制,而默克尔则只提及继续执行与欧盟相同的一中政策,以及两岸问题应该和平解决等一贯立场,并无任何改变。但是,她未直接提及废统论,连同上述他对台湾的间接立场,则也可见其相对保留的态度。

结语

  由于中国大陆不断崛起,其国际影响力日增,但两岸对峙的情势依旧。在此情势下,可以确认的是,北京一再要求德国政府持续对两岸问题表达立场,以加强两岸的稳定,而德方也还担心两岸擦枪走火,所以也持续强调和平解决,以避免中国大陆因两岸冲突而影响其国际上的合作,以及德国在该地区的经贸利益。因而,在此中德两国的共同利益主导以及两岸僵局的持续下,台湾的发展空间确实不易拓展。

  以当前国际与两岸的形势观之,可以确认的是,中德关系发展的力道会相对较弱,但是其本质还是不会有所改变;而台德关系则会继续保持低调并缓步改善,但要有所突破的可能性也不高,而这个基本架构则还是会继续维持一段时间。由此可见,德国新政府的两岸的政策持续性甚强,其差异及改变则相对有限。(文/汤绍成)欧盟以其接近五亿的人口与占世界约1/3/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其实力已超过美国。而德国乃欧盟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增。2005年11月由默克尔(Angela Merkel)总理所领导的新政府上台,其所作所为更是引人注目,而本文主要以德国新政府上任至今的两岸政策为主要的分析内容。
内外环境的变迁

  近年来,影响德国外交政策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有关于美国攻打伊拉克的事件,以及其后续的发展。就当2002年春夏之际,美国正在积极准备进攻伊拉克时,德国正好举行国会大选,施罗德总理则运用德国人反战与厌战的心理,坚决反对美国攻伊,因而险胜,这对于当时新任德国政府的美国政策而言,可说是受到了极大的限缩,这也连带影响到德国对其他国家的政策。至其任期在2005年结束时,施罗德总理与布什总统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未有大幅改善,但两国的实质关系则还是积极在恢复中。


  面对这个情况,德国新政府一上台就强调要与美国修好。因而,默克尔总理不但可以借机抚平施罗德与布什政府之间的裂痕,同时还可以担任美欧之间的桥梁,而这项转变则也可视为德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由于默克尔出生于东德,在冷战以及东欧转化时期,亲身感受到美国曾给予东欧国家的支持,导致她相对亲美的态度。而目前美国还一直深陷伊拉克战争的泥沼,布什总统在美国的支持度跌入谷底,更提供了德美两国改善关系的契机。还有,近来的伊朗核危机,以及中东与非洲局势的恶化,都严重影响了区域的安全,使得欧盟国家对于外在挑战的警觉性更加提高,以及美欧之间的共同利益日增。再加上欧盟宪法的停滞,英法两国领导人更替在即,相对使得德国新政府在欧盟内的角色突显,再度拉近了美德双方的距离。

  虽然,德国新政府是所谓两大党的大联合政府,在开始几个月中的运作尚称顺利,但是,在进入2006年二、三月时,执政联盟的蜜月期已过,双方对于日常内政问题的歧见日益显现,尤其是失业率与政府赤字问题,若处理不善,爆发执政危机的可能性不得排除。虽然如此,德国的经济情势则有好转的迹象,这也可能是维系大联合政府于不坠的重要原因。

德国与大陆的关系

  由于德国是欧洲的区域强权,依其地缘与历史的背景,德国外交政策的主要两大支柱,就是欧盟的发展与美欧关系的相互平衡。虽然布什政府攻伊战争而恶化了与德国的关系,但是上述这个自1980年代科尔政府所形成的外交框架,则一直都未改变。其次,德国在外交政策上所注重的则还有欧盟周边的国家,其中俄罗斯则是重点之一,此外则是地中海、高加索、中亚以及非洲地区等等,而东亚则与后面这两大地区的地位相当。这个定位则也与其前任政府的政策相同,由此可见德国政府政策的一贯性特质。

  德国与中国大陆处于欧亚大陆的两端,两国相互遥望。自19世纪以来,虽然德国在中国大陆也有一些殖民地,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后则已结束占领,因而两国并无任何历史的纠葛,双方也并不感到对方的威胁。在冷战时期,由于东德与中国大陆同属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导致西德与中国大陆直至1972年才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了双边交流与交往的大门,在1990年德国统一之后,其发展则更是迅速。

  在施罗德总理对于中国的政策方面,则必须回溯至1999年五月初。当时北约联军飞机正在轰炸南斯拉夫,而中国大陆在当地的大使馆也被殃及,造成数名新华社记者与中国大陆外交官员的死伤。而巧合的是,施罗德总理当时刚上任半年左右,他也正好是该事件爆发后,第一位依既定行程访问中国大陆的西方国家政府首长,因而使得他必须代表欧美国家向中国大陆道歉,也可能因此产生了对于中国大陆的愧疚与好感,同时他也深刻感受到中国大陆发展的潜力。有关此点,则可由施罗德总理在当时就公开宣布每年访问中国大陆一次,可以得到印证。

  在2002年美德关系恶化之后,施罗德则更加拉拢中国大陆,由于北京政府对于美国攻伊政策也有意见,因而双方甚有联合抗美的态势。此外,德国政府承诺坚持明确的一个中国的政策,支持中国和平统一,反对台独以及一切导致台海紧张的举动。

  在有关欧盟解除对于中国大陆的武器禁运的问题方面,由于施罗德总理积极推动,获得北京方面极大的好感。但是,因为各方的歧见以及美国的极力反对,这项政策至今尚未解禁,因此也加深了美德两国尤其是其领导人之间的龃龉。

  虽然在2004年底欧盟高峰会作出解禁声明,其中尤以法国政府的态度也十分积极,一时间解禁案看似大有可为。然而,当美国在2005年了解了此事的严重性之后,乃强力予以劝阻,并以终止美欧军事合作为要挟。因此可以确认,施罗德挑战这个高难度的议题,其拉拢中国大陆的目的十分明显,以便加速增进双边贸易来拉台德国的经济,同时也拥中国大陆以自重,来提升德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其中与美国互别苗头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与施罗德时代不同的,在默克尔新政府上台时,与美国龃龉早已过去,现应面向未来,并建立互信关系,而两国几乎可在所有重要的国际问题均可竭诚合作,这项转变则也可视为德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因而德国政府再度回到与美法两国等距外交的老路。

  目前,德国是中国大陆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大陆与德贸易占中欧贸易的三分之一左右,德国也是向中国大陆贷款与技术转让最多的欧洲国家,在施罗德总理时代,大陆与德经贸的问题与困难并不突显。可是,自2005年元旦以来,由于多边纤维协议(Multi-Fiber Arrangement,简称MFA)的限制到期,导致大量中国大陆的纺织品进入欧洲市场,造成双方的贸易纠纷。还有仿冒与盗版问题层出不穷,尤其还见到中国大陆在全世界各地抢购能源,欧洲各国政府开始产生戒心,德国自然也不例外,这也将会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力道。

  早在2005年3月,默克尔所属的基民盟就提出反对欧盟解除对中国大陆武禁的意见,其中该党以中国大陆的人权情况不佳为重要原因之一。进一步观察可知,实际上,他们比较重视美国的立场,才可能是主要的原因。因为,美国本身也仍对中国大陆采取武禁政策,一旦欧盟解禁,基于美欧多重与高层次的军事合作关系,美国的军用科技自然就会落入中共手中,这不但会有助中国大陆军力的增强,破坏两岸均势,同时这对于美国本身的武禁政策也会产生极大的冲击,因为美国的军火商将会给于美国政府更大的压力,若欧洲人大门敞开,美国人为何不能跟进?况且,虽然欧盟武禁尚未解除,但中俄关系已经进一步改善,2005年八月份两国的联合军演就是最好的例证,因为俄罗斯担心欧盟国家会瓜分其在中国大陆所占据广大的武器市场,而中俄关系的改善,则也是美国所极不愿见。

  去年5月,默克尔首度以总理的身分访问中国大陆。在短短两天的访问中,她大约花了一半的时间来接见大陆的异议人士与宗教领袖,强烈表达了对于改善中国大陆人权问题的积极态度。其实,在原则上,她的立场与施罗德总理相同,只是在作法上,她明显有外销转内销的目的,也就是要藉由媒体的曝光,来表达立场,以增加她在国内的政治筹码,但由于中国大陆媒体对此报导不多,因而在当地的效果反而比较有限。

  再者,由于她在事前也批评了美国及俄国的人权问题,因而默克尔在中国大陆所展现的,则好似一种卫道者的形象,她积极突显了人权价值乃基本原则性的问题,而并不是专门冲着中国大陆而来,况且她的作为还让人产生一种向好朋友提出忠告的印象,所以也多少可以降低北京政府的反弹情绪。

  此外,她还提出了有关盗版以及解除贸易障碍等问题,并以降低援助为要挟,但仍促成中方向德方采购数十亿欧元的贸易订单,成果丰硕。相对的,有关欧盟解除对于中国的武禁问题则没有被提出,这也可能是因为中方早知默克尔的立场而避免尴尬之故。

当然,由于中国大陆的实力提升,其在世界政治舞台中所扮演的角色日重,尤其在伊朗核问题上,而德国也扮演了美、中、欧三方之间协调人的角色,并积极拉拢中国大陆。但是,在非洲问题上,比如苏丹政府的种族残害政策,中国大陆则以不干涉他国内政为由,在联合国安理会就阻挡了国际力量的干预达三年之久,以保障其能源的安全供应,此乃与德国以及其它欧洲国家的立场背道而驰,默克尔总理也毫不忌讳的予以批评。

  2006年9月,中共领导人温家宝二度访问德国,在访问期间,双方领导人所谈论的议题,则还是双边关系、中欧关系和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并签定相当多的贸易与合作协议。进而,双方认为有建立经常性对话管道的必要,因而在同年11月初,中共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则在北京与德国外交部次长Reinhard Silberberg举行中德首轮战略对话,共同探讨上述的重要问题,并一致同意从战略和长远的角度,来不断充实中德具有全球责任的伙伴关系,这也是双方关系中最新的发展。但是,若比较中国大陆与其它大国之间的战略对话,双方的机制则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而这也可视为是双边关系和协与否的指标之一。

  综观默克尔总理对中国大陆的政策中,除了强调原本的政经议题之外,人权议题的重要性增加,同时导向善治的色彩浓厚,此乃与施罗德总理时代的政策相似,只是后者的手法比较保留。而比较不同的,则是默克尔总理甚为突兀地在人权政策方面的着力,明显具有外销转内销的特色,以期累积政治筹码。此外,新政府更扣紧人权问题来反对欧盟解禁,人权的问题在此议题上是否真的如此重要?其实,比较可信的,则是美国压力的影响。这虽可能造成北京领导人的不悦,但由于中国大陆的不断崛起,政府的信心持续增加,因而德中关系发展的大框架不致受损,也都还是会朝向更现实的方向发展。

台湾与德国的关系

  在台湾与德国关系方面,由于德国自1972年与中共建交以来就接受一中原则,因而对台湾始终保持低调,深怕因此而影响德中关系,故只将台德关系限缩在非官方的经贸与文化关系层面。

  虽然德国为台湾历年来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台德双方具有共同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可是基于一中政策,台德关系始终无法有所突破。因而只能在经贸、科技、文化、观光、环保、建筑、交通等方面,继续双方合作的力度。目前,德国新国会中的「友台小组」则共有约60名国会议员,对于双边关系也发挥了一些作用。

  相比之下,施罗德与美国关系不睦,因而配合北京反独的立场明显,但默克尔政府与美国的关系修好,而与中国大陆的关系则相对趋缓,此乃可由新政府对台发言从未提及反独的立场可以确认。由此可知,在一中政策的局限下,两任政府对台的政策只有力道上的差异,并无本质的改变。

  默克尔上台至今,新政府领导人则有三次提到台湾,其中包括默克尔与温家宝总理的电话纪录,以及两次记者会纪录等等。前者只是提到在台湾问题上德方支持一中政策,并未直指台湾本身的问题。在2006年三月初德国政府例行的记者会中,副发言人Dr. Steg也回答记者有关废统论的问题,同样一如往常的提到一中政策及反对冲突的发生等。比较意外的是,2006年三月在法国与德国的部长会议后的记者会当中,法国席拉克总统与默克尔总理都被问及陈水扁总统有关废统论的立场,席拉克总统强调他承认一国两制,而默克尔则只提及继续执行与欧盟相同的一中政策,以及两岸问题应该和平解决等一贯立场,并无任何改变。但是,她未直接提及废统论,连同上述他对台湾的间接立场,则也可见其相对保留的态度。

结语

  由于中国大陆不断崛起,其国际影响力日增,但两岸对峙的情势依旧。在此情势下,可以确认的是,北京一再要求德国政府持续对两岸问题表达立场,以加强两岸的稳定,而德方也还担心两岸擦枪走火,所以也持续强调和平解决,以避免中国大陆因两岸冲突而影响其国际上的合作,以及德国在该地区的经贸利益。因而,在此中德两国的共同利益主导以及两岸僵局的持续下,台湾的发展空间确实不易拓展。

  以当前国际与两岸的形势观之,可以确认的是,中德关系发展的力道会相对较弱,但是其本质还是不会有所改变;而台德关系则会继续保持低调并缓步改善,但要有所突破的可能性也不高,而这个基本架构则还是会继续维持一段时间。由此可见,德国新政府的两岸的政策持续性甚强,其差异及改变则相对有限。(文/汤绍成)
  前年小二就就这个问题写过文章,大家对比对比看看吧,其余不作评论。

  http://bbs.cjdby.net/viewthread. ... ghlight=%2Bytgk9999
外交关系就是在利益面前的选择而已,最大化而已
政治,政治,政治
当权者就必须为他所代表的阶层或者那一部分人说话,或者是代表那一部分人的思维
胖邱早就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无论别人怎么说,只要自己家里有"料到",就永远不怕别人怎么说
不知法国怎么样?是否内阁仍会左右制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