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猛禽克星:反F-22战法及技术点评(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06:49
推力矢量,先进探测系统,冲压空空导弹的组合 

   口 凌云               《国际展望》

  “反F一22”在隐形性上起码要做到“低可探测度”,也就是说雷达反射截面积(RCS)起码要低至0.05平方米以下当然低到0.01以下更好;飞行性能上要有超音速巡航能力及超音速机动性,并强调能量机动性;在探测系统上必须配备热成像仪等光电系统并将其作为主要火控系统须拥有环场告警系统并与雷达、热成像仪同步处理以增强对隐形目标的判断武器方面须装备冲压中程拦截导弹及最大射程30公里以上的远程型格斗导弹自卫系统上则应重视主动防御技术的发展。隐形性能在完全不采用低可视度处理的情况下,现有战机如F一16与苏一27分别在约300公里及390公里处遭F一22探测到。因此相对而言,完全非隐形的传统战机遇上F一22,犹如以米格一21对抗有预警机辅助的F一15。所以“反F一22"应在不过分牺牲机动性的前提下,尽力追求较低的雷达反射截面积(RCS)。事实上这种思路正为广为美国以外的国家所采用,不论是俄罗斯的“金雕’’还是欧系的“阵风”、“台风”皆如此。问题只在于在机动与隐身之间该如何折衷。

  “反F一22”的RCS要做到“让F一22发现自己的距离下降至其非X波段雷达的探测设备能探测F-22的距离”即可。目前已存在、有希望在远距离发现F一22的探测系统,是许多非美系新式战机所必备的热成像系统。以“台风”战机所用的热像仪来推断,其能于70公里甚至100公里外发现以超音速巡航迎面而来的F-22。诚然,光电系统的使用限制(如天候影响、测距、威胁判断力等)比雷达更多,但仍足以大幅减弱F一22的优势。

  若F一22装备与“台风”战机同等级或更好的热像仪,则“反F一22”隐形性能至少不应让F一22的雷达能在100公里距离内侦测到它,换算为RCS必须在0.06平方米以下。现役的半隐形战机如“阵风”、“台风"的R CS约为0.1平方米。可将F-22对其的探测距离降至约100公里,勉强可以接受。若能达到O.05平方米,则可满本文所定之需求,若达0.01平方米等级,则可将F一22对其探测距离降至约65公里,而达到理想境地。

  而目前已公布的最先进吸波涂料或等离子隐形技术,均声称可将RCS降至原来之1/100,均可使F一16这类飞机达到本文对“反F-22”的隐形要求。

  因此中型战机若能排除各种隐形设计大忌,佐以最新锐隐形涂料,要达到“反F一22”对隐形性能的基本需求甚至理想境地并非难事,对于隐形科技更强的国家而言,甚至可令重型战机达上述标准。

  飞行性能

  F一22的飞行性能需求正是“反F一22”需要的。要对抗隐形战机的半隐形战机对飞行性能的需求更高,这是因为当半隐形战机发现隐形战机时,隐形战机不是已抢好位就是正在抢位,无论如何后者总是较占优势。这些飞行性能包括:1.超音速巡航:2.超音持续高过载机动:3.优异的能量机动性能:4.一定的过失速机动能力。

  低可探测技术的普遍应用造成先进战机之间的战斗越来越具有突发性和遭遇性一一虽然作战起始距离在超视距范畴,但与传统超视距拦截作战不同的是,导弹可发射时,往往不在最能发挥其射程的状态。主要的战斗仍然发生在双方视距之内,这种情况下,如果双方武器性能相差无几,谁能让导弹具备更好的发射初始条件(减少离轴角、在瞄准线上较高的发射初速、载机高度较目标高),谁就占优。导弹发射初始条件的第一项要求战机具有优异的指向性;第二项要求机动后仍具高能量,两者合一就要求战机需要有优异的能量机动性能此外,为满足第二项与第三项,还要求战机有高初始速度与高度,因此良好的加速与爬升性能自然不可少。这一切都与战机的飞行性能密切相关。

  “反F一22”要有尽可能高的巡航速度及巡航高度,以及在上述条件下优异的持续高过载运动性,即超音速巡航能力以及超音速巡航状态下5G级的小减速机动能力。除能创造良好的导弹发射初始条件外,超音速巡航对于防御来袭隐形战机的一方而言更为重要因预警时间短,守方战机需具备更高的巡航速度来缩短赶赴拦截位置的时间。

  保持能量只是理想,实战中(特别是近战)若永远死守能量机动原则,则高机动战机的一些机动优势便形同虚设。例如在交战双方格斗导弹同级的情况下,距离10公里左右,超音速巡航战机难以打击大离轴角处的敌机,此时能先指向对手者获胜机会更高。

  但瞬间大机动带来的是能量骤失、飞行速率降低,此状态的战机直到加至一定速度前,将没有应付后续威胁的能力,这说明能量机动理论要求战机要有高升阻比、高推重比且没事不要浪费能量的动机所在。与推力矢量控制(TVC)结合的过失速机动(本文称矢量过失速机动),由于可应付后续威胁,而化解此后顾之忧,从而让飞行员较能放心地发挥战机的机动性能潜力,因此可说TVC为“反F-22”的必备项目。

  TVC对能量机动亦有助益,用TVC调节姿态时不像翼面那样会产生诱导阻力,因此操控阻力低或是调整出适当的推力方向,使各控制面做较少的较正便达到所需的稳定性。再者,TVC在超音速时战机稳定性提高的情况下,一样可使战机能够轻易拉大攻角,这使得有TVC的战机在灵巧性媲美稳定宽裕度更低的无TVC战机的同时,还能拥有较后者低的配平阻力。

  因此,“反-22”应如上一代战机般采用符合能量机动理论的气动外形,并配上TVC以增强能量机动优势。若有余力更应添加相应的飞控软件使其具备过失速机动性能。

航电

  F一22在航电设计上所达到的境界无疑是所有战机设计者效法的对象。但完全“猛禽化”的航电设计却非完美设计,特别对于非美国空军的国家而言,全猛禽化航电有其太过与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在隐形空战坏境中,战机航电需注意以下三大项目:

  1.反隐形火控技术及其多样性。

  2.拥有自主最后防线预警能力。

  3.更新锐的自卫技术,最好是主动防御技术。

  反隐形火控技术及其多样性

  战机在反隐形作战中之所以不能被防空导弹取代,就在于防空体系现有反隐形探测和火控技术仍难达到实用需求。例如使用米波或更长波段的超远程雷达,其波长与战机尺度相近,隐形战机无法将雷达波散射或吸收,但其误差可能高达数十公里,根本不具备作为火控技术的能力。因此隐形战机至少能确保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没有一样中远程防空武器能够拦截它。

  而战机由于拥有较大的运动范围及自主多样的探测能力,将成为远程警戒系统粗略发现敌机位置后,唯一有希望拦截隐形战机的工具。上述结论的前提是战机具备反隐形火控能力。

  X波段雷达是目前唯一能兼顾测距与火控精度的全天候自主探测手段。而隐形技术正是X波段雷达的克星。因此反隐形火控技术必须仰赖X波段雷达以外的方法。同时,反隐形火控技术还须具备多样性,以补偿其使用限制较多的问题。现有或已公布正在开发中之反隐形火控系统如下:毫米波雷达、雷达预警接收器与反辐射导弹、热成像仪。

  毫米波雷达

  隐形战机外壳很难免除亳米尺度的缝隙,毫米波在这些地方发生的共振绕射等效应将使隐形机现形。毫米波雷达拥有火控级别的精度,因此只要发现隐形战机,理论上便可火控,它被认为是有希望的反隐形探测、火控系统。俄国第5代战机雷达便可能引入毫米波雷达(但不确定是用于前视还是环场探测)。

  雷达预警接收器与反幅射导弹

  隐形战机在作战中难免要放出电磁幅射,拦截机上配备的雷达预警接收器(RWR)可以接收电磁辐射并据此定位辐射源,引导反幅射导弹,这是一种可行的反隐形作战方式。山于只被动接收电磁波,往往能在大干对方探测距离处便发现幅射源,如俄制SPO—15系列(苏一27等4代机使用)及SPO一32系列(苏一35等4+代使用),便能在敌机探测雷达探测距离的1.2倍处发现对方,而美制ALR一94(F一22装备)之最大被动探距更超过460公里。在反幅射武器方面,俄国R一27P/EP及美制AIM一120都能以被动方式打击幅射源,其中R-27EP被动锁定距离达110公里以上。因此目前对隐形战机的反幅射火控法已问世。

  只是F一22这样的先进战机拥有复杂多变的波形,且其主动相控阵雷达能根据目标远近改变功率,尽可能减少被发现机会,因此能接收并解读低功率、复杂波形雷达波的雷达告警器是反幅射火控法成功与否的关键。

  反幅射火控法的优点在于全天候、远距离,缺点是必须取决于敌机雷达开机。但隐形战机的设计理念通常是只在必要时打开雷达,或全程保持电磁静默,因此反幅射法实际用处有限。或许其最大的存在价值是对敌机飞行员形成心理压力。

  热成像仪

  飞行器飞行时无可避免要放出高于环境的热幅射。前苏联于80年代开发出用于苏一35的52Sh探热仪,对使用最大军用推力的F—15的迎面探距离可达40公里。“阵风”、“台风”战机所用的热成像仪探测距离更高达70公里以上,甚至与隐形战机发现低可视度战机的距离相当或更远。且红外探测的方位精度高于雷达,若能以此为基础开发反隐形火控技术,则可望大幅削弱隐形战机在正常天候条件下的威胁。

  热成像仪可用的火控法有不测距、先测距2种。不测距火控法即知道目标方位后,不测距便发射武器攻击。由于红外探测方位精度极好,百公里外误差也只有数米,导弹导引头及弹头威力即可补偿误差。因此只要目标在导弹射程内理论上便能打下敌机。但这种“看到影子就打”的方式常会造成导弹浪费。以苏-35所用52Sh之探测能力来看,其所发现之目标可能是180公里外丌加力逃跑的F—15(依苏一27所用36Sh的数据换算,对开后燃日标的追击探测距离约是对开最大军推者的2倍),这种距离不用说R一77、AIM一120打不到,就算是“流星”等新式导弹也打不到。因此这种看到影子就打的方法,相当不理想。

  至于在先测距火控法。虽然部分战机在热成像仪之外还附有激光测距仪,但激光探测距离太小,苏一35的激光测距仪仅能作用15公里,“阵风”的为40公里,无法支持热成像仪强大的探测能力。目前有2种技术可通过软件就让红外设备具备测距功能1.二角测距、2.热成像测距。

  三角定位法原理是利用2具(或以上)在不同位置的探测器来探测目标方位,然后运用三角几何原理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这种定位方法老早就用在战机上了,相关的计算软件几乎是现成的。但高品质热像仪同时也会有比较大的尺寸和重量,无法像RWR天线那样分布在机身周围。若硬要在机身不同位置塞入2具以上的热像仪,必然造成机身结构大改,进而造成重量与成本的大幅增加。囚此,廉价而可行的方法是;通过数据链将2架装有热成像仪的战机获取的方位资料综合,算出目标距离。在俄、欧的新一代战机中,都装有热成像仪和宽频数据链,而机队内相对定位也是早已成熟的技术,因此理论上通过软件便能让俄、欧新型战机具备这项测距能力。只是战机飞行时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及相对定位系统的误差,精确测距还难以达到。

这里所谓的“最后防线”,是指战机周边数公里至10余公里范围内。F一22的状况意识(SA)能力很强,其APG一77雷达拥有极大的探测距离(对RCS为1平方米目标探距在200公里以上),ALR一94雷达预警接收器预警范围远至460公里,并有战机间数据链、战机与预警机间数据链获得僚机情报。但在近距离SA上F-22仍有其不足:缺乏环场测系统,对于近距离威胁除雷达可视范围外,仅能通过数据链取得僚机信息,而不能自主发现。

  由于目前F一22享有隐形技术的绝对优势,且美国空军也有预警机数量与指挥能力的优势,因此F一22短期内没有要应付不知从何而来的敌人的顾虑。然而对其他国家而言,用于探测来袭导弹并判定威胁等级的近距环场自主预警能力就相当重要。欧洲新一代战机如“台风”、“阵风”等,皆拥有完善的近距告警系统。

  目前近距自主探测系统,有被动的环场红外/紫外探测器及主动的环场雷达等,各有其优缺点。在被动探测方面,导弹飞行之任何阶段都要发出红外幅射,而紫外线主要产生于火箭工作阶段,故红外探测能探测任何阶段任何导引方式的来袭导弹,但探测距离较短(应在1O余公里),且只能测向而不能测距、测速。环场主动雷达则有较远的探测距离,且能测距、测速,增加判断威胁等级的参考依据。但雷达的方位精度不如红外探测器。

  简言之,红外探测器是必须的,技术上也最为成熟(如俄国80年代就推出MAK系列导弹来袭告警器),且经证实虚警率非常低。若经费及技术许口丁,则再添加主动环场探测雷达,主动环场雷达通过测速,能判定目标种类,其测距资料能供自卫系统选定适当的反制措施,当然,它也能确保近距内空战时我机在任何姿态都能自主掌握附近敌情。

  更新锐的自卫技术

  未来空战战场上,低可探测度战机发现彼此时,通常已进入中程导弹射程,如果双方都配备了冲压空空导弹,那可能彼此发现时已在导弹的“不可逃脱射程”内。而如果是低可探测度战机对上隐形战机时,前者于发现后者时后者可能已发动攻击。因此,笔者建议在未来战机的空战想定上,除了朝先视先射发展外,还应将积极反制对手攻击纳入重点考虑,而不只是消极的当做保命符。

  自卫系统除了应保证反制来犯威胁外,还应尽可能让战机在反制同时不失去反击能力。换言之,尽可能减少战机的战术动作在反制作战成功率中所占的比重。现代战机在释放干扰物时往往需借助侧转或高机动动作使敌机雷达短暂脱锁,从而错把反射信号大的干扰丝当作目标。战机机动动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干扰的成败与否。但在机动的同时自身雷达也往往失去目标,且机动过程中必然损失能量。以传统空战眼光而言,此时尽管反制成功,但战机本身仍处于不利态势。

  因此比较理想自卫方法是:在反制威胁的同时尽可能保有反击能力,甚至于反制过程中发动攻击。目前已存在或开发中技术可满足上述需求的有:环场雷达、激光致盲、拖曳诱饵、空空导弹拦截技术等。

  环场雷达可掌握中近距以内的战情(如俄罗斯的Faraon后视相控阵雷达则为70公里),使战机进行各种机动时能继续追踪目标。

  针对热寻的导引头的致盲激光是未来主流自卫技术之一。它的功能是以高能激光照射来袭导弹,损坏其导引头的感热元件而使其失去跟踪功能。这项技术,美、俄、中等航空大国都在开发。

  目前战机使用较多的金属干扰丝干扰导弹的作法往往效果有限。因为新型导弹的导引头具备分辨目标运动趋势的能力,干扰丝的运动趋势与战机不同易被识破。拖曳式诱饵可以较好的弥补这个缺陷。拖曳诱饵可回收使用,甚至可添加其他功能,如透过绕线供油燃烧以干扰热寻的导弹等。

  以空空导弹拦截来袭导弹亦不失为一种方法。虽然其成本远高于各种干扰手段,但比起战机和飞行员则微不足道。未来低可探测度战机及冲压空空导弹普遍服役后,中程导弹不可逃脱射程将达30公里之2、3倍或更多。战机使用中程导弹的机会大大增加,反言之,战机遭受的威胁也大为增加。像R一73M2、IRIS—T甚至“米卡”这类有矢量推力的高机动格斗导弹,搭配环场雷达告警系统后,理论上便具备反制空空导弹的能力。有资料显示,苏一35安装在机背上的告警器能引导R一73拦截来袭导弹;德国在几年前也意外发现IRIS—T有此潜力。倘若这种技术实用,可在致盲激光使用无效后,在拖曳诱饵使用之前先行发射导弹将敌导弹击落,使战机不必进行反制机动,而继续执行既定任务,至不济还可作为一切反制无效后的最后保命手段。

  笔者认为,主动拦截特别适用于半隐形战机遭遇隐形战机后的空战状况半隐形在发现隐形战机时,对方首波攻击可能已发动,此时若采用传统反制措施,即使成功也难有还手之力;倘若能以致盲激光及空空导弹主动拦截,便能够化被动态势为对等甚至进而掌握主动。

空空武器系统

  中远程导弹

  在低可探测技术普遍使用的21世纪空战环境中,除F-22、F一35以外的战机彼此以雷达探测的距约50公里级或更低,当低可视战机以雷达探测F一22时,发现距离更短至30公里以内甚至视距内。这意味着,在90年代未战机于100公里左右发现目标,却要等到30公里左右方能完成肯定的敌我识别的状况,在新一代战机上应不会再发生。取而代之的是在数十公里内才发现,但一发现就进入交战。空战节奏将更紧凑;就用于争夺空优的中远程空空导弹而言,应强化100公里以内的性能。

  衡量上述需求与各国中远程空空导弹发展趋势可发现,冲压空空导弹相较于传统火箭动力导弹拥有压倒性优势。首先,它可在尺寸吨位不变的情况下,拥有远得多的不可逃脱射程。如“流星”导弹发射重量与R一77相当,但不可逃脱射程达80公里。有了“流星”这类导弹,战机在发现半隐形战机后几乎可迅速发射导弹,而省去使用火箭动力导弹前还要详加分析目标飞行动态、判断命中机率的步骤。

  “流星”的射程固然够远,但在对抗F一22这种全隐形战机时仍不能完全补偿光电系统的测距误差。在搭配测角精度5秒的热成像仪进行热像火控法时,“流星”80公里的不可逃脱射程最远只能保证打到70公里的大目标及35公里内小目标;若不可逃脱射程为100公里则最远可保证打到85公里大目标及43公里小目标。后者对隐形战机的攻击能力已相当于隐形战机对半隐形战机的最佳攻击能力。若以“流星”导弹的不可逃脱射程与最大射程之比例(0.8)类推其它冲压空空导弹,则最大射程160公里的PVV-AE-FD导弹的不可逃脱射程近130公里,对隐形战机更具威胁(只是RVV—AE—PD重达225公斤,对中轻型战机而言重量过大)。

  另一方面,半隐形战机的普遍使用,使中远程空空导弹不能只追求高射程,而应强调全程高机动性与高操控性。低可探测技术的普遍使用使空战节奏变得更紧凑,战机从发现目标到可发动攻击的间隔短暂,难以充分准备,因此导弹机动能力不能过低。特别是搭配热像测距法时,目标不是1个点,而是在某个距离区间内的无数可能点。在打击这种不确定目标时,是对该距离区间的下限设定最佳距径去逼进后,沿可能点构成之直线飞行至导引头发现日标为止。如此一来,目标对导弹而言更具有突发性,这就要求导弹必须全程具备高机动性与高可控性,像AIM一120那样对目标设定最佳逼近弹道的作战模式,在“反F一22”对抗隐形战机时几乎派不上用场。

  对此,R一77与RVV-AE—PD所用的网格尾翼非常理想,拥有控制力矩大、所需转矩小、控制律易于编写、机动阻力小等特性,特别适用于超音

  速飞行,因此对长时间超音速飞行且常须对付突发性目标的冲压空空导弹而言,格栅弹翼是最佳气动控制面。

  拥有矢量推力控制(TVC)的无翼面冲压空空导弹亦是对抗隐形战机的可选武器。导弹由于无翼而,因此能有较高的速度,又由于冲压空空导弹几乎全程有动力,故TVC也几乎全程有效而拥有全程高机动性。笔者以为,射程与重量略大于“流星”,采用网格状气动控制面或TVC控制的冲压空空导弹,是未来中程空空导弹的最佳选择。格斗导弹

  对21世纪初期战机而言,以往俄制米格一29、苏-27的独门绝技——头盔瞄准器搭配离轴发射导弹——已成为近距空战的主要模式。目前所有新一代格斗导弹,如俄制R一73系列、美制AIM一9X、英制ASRAAM、德制IRIS—T、以制怪蛇一IV型等,均具备这样的能力。

  配有这些导弹的战机在近距空战遇上配备传统格斗导弹的战机时,无疑享有绝对优势。但同样配有这些导弹的战机较量时,却不会因双方皆具有离轴攻击能力而打成平手。这是因为导弹进行离轴攻击时,在瞄准线上初速较小且一部份能量耗损在转向过程中而造成射程衰减。在高空,最大射程15公里与30公里的短程导弹对90度离轴角处迎面而来的目标,最大射程分别估计在10—20公里左右,对后方来袭目标射程估计在5—10公里左右。若进一步考虑中低空空气密度较大而造成的射程衰减,在实战环境中并不能永远以为离轴导弹对视距内日标“见敌必杀”。如果要提升近距空战获胜概率,除头盔瞄准、离轴发射技术外,还应要求导弹射程须大于传统格斗导弹。另一方面,要求战机本身具备高指向性,以在必要时补偿导弹射程衰减。

  但是,导弹射程增加意味着较大的重量。例如,R-77的高空与低空最大射程分别约100公里和25公里,若其装上TVC,重量就会上升到175公斤,是一般格斗导弹的1.5—2倍,严重限制其作战使用。

  至此,衡量需求与对同类产品比较所得折衷方案为:21世纪初格斗导弹最大射程应达30公里甚至40公里以上。此外,为确保级大离轴角与极低空速时的发射初期高机动性,矢量推力控制应列入必备项M。另一方面也可观察出,为满足上述需求,短程导弹突破100公斤已在所难免。现有新一代格斗导弹中,R一73M2、IRIS—T、“米卡”已基本符合本文设定。

“反F一22”候选机种

  事实上,不只是“反F一22"所需的部分技术已存在,连大幅吻合“反F—22”需要的战机也已存在或正在开发。

  在航电技术上,“台风”、“阵风”、F一35、苏一33UB等便具有满足“反F一22”所需的热成像仪、自主终端预警系统(环场导弹来袭告警系统)等。其中“台风’’的A主预警系统是采用多普勒雷达,其余则用红外阵列。“台风”与“阵风”所用的热成像仪性能已公布拥有130—148公里的探测距离,更增加了“反F一22”的可行性。在反制措施上,这些战机中的部分型号将来可能配备拖曳诱饵、致盲激光等。

  在中远程武器系统方面,上述战机目前采用的中远程武器——AIM—120、“米卡”、R一77等导弹的性能恐怕无法补偿非雷达探测的测距误差以及因缺乏速度资料导致难以算出最佳路径的问题。苏-35预计采用的KS—172拥有300公里以上的射程。但Ks— 172过大重,不是最理想的空战武装。将来上述飞机在采用“流星’’或PVV- AE—PD冲压空空导弹后,才算满足“反F一22”所需。

  在近距武器方面,英国版“台风”用ASRAAM,虽然其最大射程号称达到30公里,但没有矢量推力控制,也几乎没有翼面,离轴角攻击能力堪忧,打击后半球目标的可行性更不乐观。德国版“台风’’所用的IRIS-T、“阵风"的“米卡”及“米卡一IR”、俄系战机的R一73M2导弹,具备30—40公里级射程、矢量推力一翼面复合控制及数据链中途导引,更能确保打击360度范围内接近中的敌机,甚至具有主动反导弹潜力。另外俄系战机在R一73M2之上还有R一77及R一77T,该弹几乎可视为“具中远程拦截能力的格斗导弹”,其网格尾翼使其拥有非常好的控制性能、优秀的高攻角能力和较低的机动阻力,具有一定程度的离轴发射能力,机动力等级可视为类似怪蛇一IV型的大翼面无TVC式格斗导弹,在离轴角不过大(例如前半球)距离较远的离轴战斗场合,成为一枝独秀的空战利器(此时普通中程空空导弹因离轴能力较差而显得吃力,格斗导弹射程较短而显吃力)。

  在飞行性能部份,依本文分析,真正几乎完全符合“反F-22”飞行性能需求的,当推“金雕”。除此之外,本文推荐最佳化持续机动性能的传统外形,并搭配矢量过失速机动能力来补偿指向性。苏一35BM等俄系战机便吻合。至于“台风”采用的持续机动性能较差、超间速性能与指向性较好的鸭式布局,若能善用则效果亦不容忽视。

  总体来看,在冲压空空导弹服役前,配备KS一172+R-77-+R-73M2的苏一35BM或更先进俄系机种,具有符合“反F一22”火控需求的潜力(但不理想);冲压空空导弹问世后,配备流星+IRIS—T的德国版“台风’’以及配备“流星”+“米卡”的“阵风”以及配备RVV—AE-PD+R一73M2+R一77R的苏一35BM以上的俄系战机,具有符合需求的潜力。但即使上述指标达成,这些飞机还要有更完善的自卫系统才能成为真正的“反F一22”。

  F一22、苏一35这些传统构型超机动矢量推力战机,搭配“阵风"那样的航电系统,外加类似Epaulet之类的环场微型雷达,或搭配“台风”’那样的航电系统外加环场红外阵列及激光测距机;以RVV—AE—PD、“流星”为中远程火力,“米卡”、R一73M2、IRIS—T为近程火力并有拖曳诱饵、致盲激光等先进自卫系统;雷达反射截面积在0.05平方米以下,就大致就是理想的“反F一22"战机。

  结语

  本文大致探索出仅采用俄、欧系战机于21世纪初的航空技术,就能造出符合需求甚至足以对抗天价F一22的“反F一22”战机。这是基于对“极端追求F一22思路”的反思,但仍不应本末倒置而忽视F一22的设计思想。毕竟,即便本“反F一22”真的存在,且与防空体系有了完善搭配,也只能做到“有对抗F一22之类隐形战机的机会而不被痛宰”的能力而已。F-22这样的全隐形战机让绝大多数兼顾探测距离和精确度的防空体系(如区域防空导弹用的)波段雷达)失效的事实仍然存在,而F一22追求的隐形性能也是“反F一22”的重要指标,只是不要求做得那么彻底。

  本文要表达的是,虽然F一22拥有无可否认的优异性,但即使是采用F一22之类隐形战机空军之攻击时,也无法改变防空体系力有不逮的事实,且F一22在拦截F一22的能力方面恐怕反而不如“反F一22”,因此与其砸下大量资金从无到有开发“仿F-22”,不如以相对较少的经费、用几乎已存在的技术拼凄出“反F一22”,作为在真正能反制隐形空军的防空体系问世前的过渡方法。

  另外也可说,在分析战机性能时,除了像今主流般以F一22的眼光分析外,还可考虑“反F-22”的眼光分析之,后者更适合于低可探测度技术普遍使用的将来,战机间互视距离拉近至50一100公里的情况。推力矢量,先进探测系统,冲压空空导弹的组合 

   口 凌云               《国际展望》

  “反F一22”在隐形性上起码要做到“低可探测度”,也就是说雷达反射截面积(RCS)起码要低至0.05平方米以下当然低到0.01以下更好;飞行性能上要有超音速巡航能力及超音速机动性,并强调能量机动性;在探测系统上必须配备热成像仪等光电系统并将其作为主要火控系统须拥有环场告警系统并与雷达、热成像仪同步处理以增强对隐形目标的判断武器方面须装备冲压中程拦截导弹及最大射程30公里以上的远程型格斗导弹自卫系统上则应重视主动防御技术的发展。隐形性能在完全不采用低可视度处理的情况下,现有战机如F一16与苏一27分别在约300公里及390公里处遭F一22探测到。因此相对而言,完全非隐形的传统战机遇上F一22,犹如以米格一21对抗有预警机辅助的F一15。所以“反F一22"应在不过分牺牲机动性的前提下,尽力追求较低的雷达反射截面积(RCS)。事实上这种思路正为广为美国以外的国家所采用,不论是俄罗斯的“金雕’’还是欧系的“阵风”、“台风”皆如此。问题只在于在机动与隐身之间该如何折衷。

  “反F一22”的RCS要做到“让F一22发现自己的距离下降至其非X波段雷达的探测设备能探测F-22的距离”即可。目前已存在、有希望在远距离发现F一22的探测系统,是许多非美系新式战机所必备的热成像系统。以“台风”战机所用的热像仪来推断,其能于70公里甚至100公里外发现以超音速巡航迎面而来的F-22。诚然,光电系统的使用限制(如天候影响、测距、威胁判断力等)比雷达更多,但仍足以大幅减弱F一22的优势。

  若F一22装备与“台风”战机同等级或更好的热像仪,则“反F一22”隐形性能至少不应让F一22的雷达能在100公里距离内侦测到它,换算为RCS必须在0.06平方米以下。现役的半隐形战机如“阵风”、“台风"的R CS约为0.1平方米。可将F-22对其的探测距离降至约100公里,勉强可以接受。若能达到O.05平方米,则可满本文所定之需求,若达0.01平方米等级,则可将F一22对其探测距离降至约65公里,而达到理想境地。

  而目前已公布的最先进吸波涂料或等离子隐形技术,均声称可将RCS降至原来之1/100,均可使F一16这类飞机达到本文对“反F-22”的隐形要求。

  因此中型战机若能排除各种隐形设计大忌,佐以最新锐隐形涂料,要达到“反F一22”对隐形性能的基本需求甚至理想境地并非难事,对于隐形科技更强的国家而言,甚至可令重型战机达上述标准。

  飞行性能

  F一22的飞行性能需求正是“反F一22”需要的。要对抗隐形战机的半隐形战机对飞行性能的需求更高,这是因为当半隐形战机发现隐形战机时,隐形战机不是已抢好位就是正在抢位,无论如何后者总是较占优势。这些飞行性能包括:1.超音速巡航:2.超音持续高过载机动:3.优异的能量机动性能:4.一定的过失速机动能力。

  低可探测技术的普遍应用造成先进战机之间的战斗越来越具有突发性和遭遇性一一虽然作战起始距离在超视距范畴,但与传统超视距拦截作战不同的是,导弹可发射时,往往不在最能发挥其射程的状态。主要的战斗仍然发生在双方视距之内,这种情况下,如果双方武器性能相差无几,谁能让导弹具备更好的发射初始条件(减少离轴角、在瞄准线上较高的发射初速、载机高度较目标高),谁就占优。导弹发射初始条件的第一项要求战机具有优异的指向性;第二项要求机动后仍具高能量,两者合一就要求战机需要有优异的能量机动性能此外,为满足第二项与第三项,还要求战机有高初始速度与高度,因此良好的加速与爬升性能自然不可少。这一切都与战机的飞行性能密切相关。

  “反F一22”要有尽可能高的巡航速度及巡航高度,以及在上述条件下优异的持续高过载运动性,即超音速巡航能力以及超音速巡航状态下5G级的小减速机动能力。除能创造良好的导弹发射初始条件外,超音速巡航对于防御来袭隐形战机的一方而言更为重要因预警时间短,守方战机需具备更高的巡航速度来缩短赶赴拦截位置的时间。

  保持能量只是理想,实战中(特别是近战)若永远死守能量机动原则,则高机动战机的一些机动优势便形同虚设。例如在交战双方格斗导弹同级的情况下,距离10公里左右,超音速巡航战机难以打击大离轴角处的敌机,此时能先指向对手者获胜机会更高。

  但瞬间大机动带来的是能量骤失、飞行速率降低,此状态的战机直到加至一定速度前,将没有应付后续威胁的能力,这说明能量机动理论要求战机要有高升阻比、高推重比且没事不要浪费能量的动机所在。与推力矢量控制(TVC)结合的过失速机动(本文称矢量过失速机动),由于可应付后续威胁,而化解此后顾之忧,从而让飞行员较能放心地发挥战机的机动性能潜力,因此可说TVC为“反F-22”的必备项目。

  TVC对能量机动亦有助益,用TVC调节姿态时不像翼面那样会产生诱导阻力,因此操控阻力低或是调整出适当的推力方向,使各控制面做较少的较正便达到所需的稳定性。再者,TVC在超音速时战机稳定性提高的情况下,一样可使战机能够轻易拉大攻角,这使得有TVC的战机在灵巧性媲美稳定宽裕度更低的无TVC战机的同时,还能拥有较后者低的配平阻力。

  因此,“反-22”应如上一代战机般采用符合能量机动理论的气动外形,并配上TVC以增强能量机动优势。若有余力更应添加相应的飞控软件使其具备过失速机动性能。

航电

  F一22在航电设计上所达到的境界无疑是所有战机设计者效法的对象。但完全“猛禽化”的航电设计却非完美设计,特别对于非美国空军的国家而言,全猛禽化航电有其太过与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在隐形空战坏境中,战机航电需注意以下三大项目:

  1.反隐形火控技术及其多样性。

  2.拥有自主最后防线预警能力。

  3.更新锐的自卫技术,最好是主动防御技术。

  反隐形火控技术及其多样性

  战机在反隐形作战中之所以不能被防空导弹取代,就在于防空体系现有反隐形探测和火控技术仍难达到实用需求。例如使用米波或更长波段的超远程雷达,其波长与战机尺度相近,隐形战机无法将雷达波散射或吸收,但其误差可能高达数十公里,根本不具备作为火控技术的能力。因此隐形战机至少能确保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没有一样中远程防空武器能够拦截它。

  而战机由于拥有较大的运动范围及自主多样的探测能力,将成为远程警戒系统粗略发现敌机位置后,唯一有希望拦截隐形战机的工具。上述结论的前提是战机具备反隐形火控能力。

  X波段雷达是目前唯一能兼顾测距与火控精度的全天候自主探测手段。而隐形技术正是X波段雷达的克星。因此反隐形火控技术必须仰赖X波段雷达以外的方法。同时,反隐形火控技术还须具备多样性,以补偿其使用限制较多的问题。现有或已公布正在开发中之反隐形火控系统如下:毫米波雷达、雷达预警接收器与反辐射导弹、热成像仪。

  毫米波雷达

  隐形战机外壳很难免除亳米尺度的缝隙,毫米波在这些地方发生的共振绕射等效应将使隐形机现形。毫米波雷达拥有火控级别的精度,因此只要发现隐形战机,理论上便可火控,它被认为是有希望的反隐形探测、火控系统。俄国第5代战机雷达便可能引入毫米波雷达(但不确定是用于前视还是环场探测)。

  雷达预警接收器与反幅射导弹

  隐形战机在作战中难免要放出电磁幅射,拦截机上配备的雷达预警接收器(RWR)可以接收电磁辐射并据此定位辐射源,引导反幅射导弹,这是一种可行的反隐形作战方式。山于只被动接收电磁波,往往能在大干对方探测距离处便发现幅射源,如俄制SPO—15系列(苏一27等4代机使用)及SPO一32系列(苏一35等4+代使用),便能在敌机探测雷达探测距离的1.2倍处发现对方,而美制ALR一94(F一22装备)之最大被动探距更超过460公里。在反幅射武器方面,俄国R一27P/EP及美制AIM一120都能以被动方式打击幅射源,其中R-27EP被动锁定距离达110公里以上。因此目前对隐形战机的反幅射火控法已问世。

  只是F一22这样的先进战机拥有复杂多变的波形,且其主动相控阵雷达能根据目标远近改变功率,尽可能减少被发现机会,因此能接收并解读低功率、复杂波形雷达波的雷达告警器是反幅射火控法成功与否的关键。

  反幅射火控法的优点在于全天候、远距离,缺点是必须取决于敌机雷达开机。但隐形战机的设计理念通常是只在必要时打开雷达,或全程保持电磁静默,因此反幅射法实际用处有限。或许其最大的存在价值是对敌机飞行员形成心理压力。

  热成像仪

  飞行器飞行时无可避免要放出高于环境的热幅射。前苏联于80年代开发出用于苏一35的52Sh探热仪,对使用最大军用推力的F—15的迎面探距离可达40公里。“阵风”、“台风”战机所用的热成像仪探测距离更高达70公里以上,甚至与隐形战机发现低可视度战机的距离相当或更远。且红外探测的方位精度高于雷达,若能以此为基础开发反隐形火控技术,则可望大幅削弱隐形战机在正常天候条件下的威胁。

  热成像仪可用的火控法有不测距、先测距2种。不测距火控法即知道目标方位后,不测距便发射武器攻击。由于红外探测方位精度极好,百公里外误差也只有数米,导弹导引头及弹头威力即可补偿误差。因此只要目标在导弹射程内理论上便能打下敌机。但这种“看到影子就打”的方式常会造成导弹浪费。以苏-35所用52Sh之探测能力来看,其所发现之目标可能是180公里外丌加力逃跑的F—15(依苏一27所用36Sh的数据换算,对开后燃日标的追击探测距离约是对开最大军推者的2倍),这种距离不用说R一77、AIM一120打不到,就算是“流星”等新式导弹也打不到。因此这种看到影子就打的方法,相当不理想。

  至于在先测距火控法。虽然部分战机在热成像仪之外还附有激光测距仪,但激光探测距离太小,苏一35的激光测距仪仅能作用15公里,“阵风”的为40公里,无法支持热成像仪强大的探测能力。目前有2种技术可通过软件就让红外设备具备测距功能1.二角测距、2.热成像测距。

  三角定位法原理是利用2具(或以上)在不同位置的探测器来探测目标方位,然后运用三角几何原理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这种定位方法老早就用在战机上了,相关的计算软件几乎是现成的。但高品质热像仪同时也会有比较大的尺寸和重量,无法像RWR天线那样分布在机身周围。若硬要在机身不同位置塞入2具以上的热像仪,必然造成机身结构大改,进而造成重量与成本的大幅增加。囚此,廉价而可行的方法是;通过数据链将2架装有热成像仪的战机获取的方位资料综合,算出目标距离。在俄、欧的新一代战机中,都装有热成像仪和宽频数据链,而机队内相对定位也是早已成熟的技术,因此理论上通过软件便能让俄、欧新型战机具备这项测距能力。只是战机飞行时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及相对定位系统的误差,精确测距还难以达到。

这里所谓的“最后防线”,是指战机周边数公里至10余公里范围内。F一22的状况意识(SA)能力很强,其APG一77雷达拥有极大的探测距离(对RCS为1平方米目标探距在200公里以上),ALR一94雷达预警接收器预警范围远至460公里,并有战机间数据链、战机与预警机间数据链获得僚机情报。但在近距离SA上F-22仍有其不足:缺乏环场测系统,对于近距离威胁除雷达可视范围外,仅能通过数据链取得僚机信息,而不能自主发现。

  由于目前F一22享有隐形技术的绝对优势,且美国空军也有预警机数量与指挥能力的优势,因此F一22短期内没有要应付不知从何而来的敌人的顾虑。然而对其他国家而言,用于探测来袭导弹并判定威胁等级的近距环场自主预警能力就相当重要。欧洲新一代战机如“台风”、“阵风”等,皆拥有完善的近距告警系统。

  目前近距自主探测系统,有被动的环场红外/紫外探测器及主动的环场雷达等,各有其优缺点。在被动探测方面,导弹飞行之任何阶段都要发出红外幅射,而紫外线主要产生于火箭工作阶段,故红外探测能探测任何阶段任何导引方式的来袭导弹,但探测距离较短(应在1O余公里),且只能测向而不能测距、测速。环场主动雷达则有较远的探测距离,且能测距、测速,增加判断威胁等级的参考依据。但雷达的方位精度不如红外探测器。

  简言之,红外探测器是必须的,技术上也最为成熟(如俄国80年代就推出MAK系列导弹来袭告警器),且经证实虚警率非常低。若经费及技术许口丁,则再添加主动环场探测雷达,主动环场雷达通过测速,能判定目标种类,其测距资料能供自卫系统选定适当的反制措施,当然,它也能确保近距内空战时我机在任何姿态都能自主掌握附近敌情。

  更新锐的自卫技术

  未来空战战场上,低可探测度战机发现彼此时,通常已进入中程导弹射程,如果双方都配备了冲压空空导弹,那可能彼此发现时已在导弹的“不可逃脱射程”内。而如果是低可探测度战机对上隐形战机时,前者于发现后者时后者可能已发动攻击。因此,笔者建议在未来战机的空战想定上,除了朝先视先射发展外,还应将积极反制对手攻击纳入重点考虑,而不只是消极的当做保命符。

  自卫系统除了应保证反制来犯威胁外,还应尽可能让战机在反制同时不失去反击能力。换言之,尽可能减少战机的战术动作在反制作战成功率中所占的比重。现代战机在释放干扰物时往往需借助侧转或高机动动作使敌机雷达短暂脱锁,从而错把反射信号大的干扰丝当作目标。战机机动动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干扰的成败与否。但在机动的同时自身雷达也往往失去目标,且机动过程中必然损失能量。以传统空战眼光而言,此时尽管反制成功,但战机本身仍处于不利态势。

  因此比较理想自卫方法是:在反制威胁的同时尽可能保有反击能力,甚至于反制过程中发动攻击。目前已存在或开发中技术可满足上述需求的有:环场雷达、激光致盲、拖曳诱饵、空空导弹拦截技术等。

  环场雷达可掌握中近距以内的战情(如俄罗斯的Faraon后视相控阵雷达则为70公里),使战机进行各种机动时能继续追踪目标。

  针对热寻的导引头的致盲激光是未来主流自卫技术之一。它的功能是以高能激光照射来袭导弹,损坏其导引头的感热元件而使其失去跟踪功能。这项技术,美、俄、中等航空大国都在开发。

  目前战机使用较多的金属干扰丝干扰导弹的作法往往效果有限。因为新型导弹的导引头具备分辨目标运动趋势的能力,干扰丝的运动趋势与战机不同易被识破。拖曳式诱饵可以较好的弥补这个缺陷。拖曳诱饵可回收使用,甚至可添加其他功能,如透过绕线供油燃烧以干扰热寻的导弹等。

  以空空导弹拦截来袭导弹亦不失为一种方法。虽然其成本远高于各种干扰手段,但比起战机和飞行员则微不足道。未来低可探测度战机及冲压空空导弹普遍服役后,中程导弹不可逃脱射程将达30公里之2、3倍或更多。战机使用中程导弹的机会大大增加,反言之,战机遭受的威胁也大为增加。像R一73M2、IRIS—T甚至“米卡”这类有矢量推力的高机动格斗导弹,搭配环场雷达告警系统后,理论上便具备反制空空导弹的能力。有资料显示,苏一35安装在机背上的告警器能引导R一73拦截来袭导弹;德国在几年前也意外发现IRIS—T有此潜力。倘若这种技术实用,可在致盲激光使用无效后,在拖曳诱饵使用之前先行发射导弹将敌导弹击落,使战机不必进行反制机动,而继续执行既定任务,至不济还可作为一切反制无效后的最后保命手段。

  笔者认为,主动拦截特别适用于半隐形战机遭遇隐形战机后的空战状况半隐形在发现隐形战机时,对方首波攻击可能已发动,此时若采用传统反制措施,即使成功也难有还手之力;倘若能以致盲激光及空空导弹主动拦截,便能够化被动态势为对等甚至进而掌握主动。

空空武器系统

  中远程导弹

  在低可探测技术普遍使用的21世纪空战环境中,除F-22、F一35以外的战机彼此以雷达探测的距约50公里级或更低,当低可视战机以雷达探测F一22时,发现距离更短至30公里以内甚至视距内。这意味着,在90年代未战机于100公里左右发现目标,却要等到30公里左右方能完成肯定的敌我识别的状况,在新一代战机上应不会再发生。取而代之的是在数十公里内才发现,但一发现就进入交战。空战节奏将更紧凑;就用于争夺空优的中远程空空导弹而言,应强化100公里以内的性能。

  衡量上述需求与各国中远程空空导弹发展趋势可发现,冲压空空导弹相较于传统火箭动力导弹拥有压倒性优势。首先,它可在尺寸吨位不变的情况下,拥有远得多的不可逃脱射程。如“流星”导弹发射重量与R一77相当,但不可逃脱射程达80公里。有了“流星”这类导弹,战机在发现半隐形战机后几乎可迅速发射导弹,而省去使用火箭动力导弹前还要详加分析目标飞行动态、判断命中机率的步骤。

  “流星”的射程固然够远,但在对抗F一22这种全隐形战机时仍不能完全补偿光电系统的测距误差。在搭配测角精度5秒的热成像仪进行热像火控法时,“流星”80公里的不可逃脱射程最远只能保证打到70公里的大目标及35公里内小目标;若不可逃脱射程为100公里则最远可保证打到85公里大目标及43公里小目标。后者对隐形战机的攻击能力已相当于隐形战机对半隐形战机的最佳攻击能力。若以“流星”导弹的不可逃脱射程与最大射程之比例(0.8)类推其它冲压空空导弹,则最大射程160公里的PVV-AE-FD导弹的不可逃脱射程近130公里,对隐形战机更具威胁(只是RVV—AE—PD重达225公斤,对中轻型战机而言重量过大)。

  另一方面,半隐形战机的普遍使用,使中远程空空导弹不能只追求高射程,而应强调全程高机动性与高操控性。低可探测技术的普遍使用使空战节奏变得更紧凑,战机从发现目标到可发动攻击的间隔短暂,难以充分准备,因此导弹机动能力不能过低。特别是搭配热像测距法时,目标不是1个点,而是在某个距离区间内的无数可能点。在打击这种不确定目标时,是对该距离区间的下限设定最佳距径去逼进后,沿可能点构成之直线飞行至导引头发现日标为止。如此一来,目标对导弹而言更具有突发性,这就要求导弹必须全程具备高机动性与高可控性,像AIM一120那样对目标设定最佳逼近弹道的作战模式,在“反F一22”对抗隐形战机时几乎派不上用场。

  对此,R一77与RVV-AE—PD所用的网格尾翼非常理想,拥有控制力矩大、所需转矩小、控制律易于编写、机动阻力小等特性,特别适用于超音

  速飞行,因此对长时间超音速飞行且常须对付突发性目标的冲压空空导弹而言,格栅弹翼是最佳气动控制面。

  拥有矢量推力控制(TVC)的无翼面冲压空空导弹亦是对抗隐形战机的可选武器。导弹由于无翼而,因此能有较高的速度,又由于冲压空空导弹几乎全程有动力,故TVC也几乎全程有效而拥有全程高机动性。笔者以为,射程与重量略大于“流星”,采用网格状气动控制面或TVC控制的冲压空空导弹,是未来中程空空导弹的最佳选择。格斗导弹

  对21世纪初期战机而言,以往俄制米格一29、苏-27的独门绝技——头盔瞄准器搭配离轴发射导弹——已成为近距空战的主要模式。目前所有新一代格斗导弹,如俄制R一73系列、美制AIM一9X、英制ASRAAM、德制IRIS—T、以制怪蛇一IV型等,均具备这样的能力。

  配有这些导弹的战机在近距空战遇上配备传统格斗导弹的战机时,无疑享有绝对优势。但同样配有这些导弹的战机较量时,却不会因双方皆具有离轴攻击能力而打成平手。这是因为导弹进行离轴攻击时,在瞄准线上初速较小且一部份能量耗损在转向过程中而造成射程衰减。在高空,最大射程15公里与30公里的短程导弹对90度离轴角处迎面而来的目标,最大射程分别估计在10—20公里左右,对后方来袭目标射程估计在5—10公里左右。若进一步考虑中低空空气密度较大而造成的射程衰减,在实战环境中并不能永远以为离轴导弹对视距内日标“见敌必杀”。如果要提升近距空战获胜概率,除头盔瞄准、离轴发射技术外,还应要求导弹射程须大于传统格斗导弹。另一方面,要求战机本身具备高指向性,以在必要时补偿导弹射程衰减。

  但是,导弹射程增加意味着较大的重量。例如,R-77的高空与低空最大射程分别约100公里和25公里,若其装上TVC,重量就会上升到175公斤,是一般格斗导弹的1.5—2倍,严重限制其作战使用。

  至此,衡量需求与对同类产品比较所得折衷方案为:21世纪初格斗导弹最大射程应达30公里甚至40公里以上。此外,为确保级大离轴角与极低空速时的发射初期高机动性,矢量推力控制应列入必备项M。另一方面也可观察出,为满足上述需求,短程导弹突破100公斤已在所难免。现有新一代格斗导弹中,R一73M2、IRIS—T、“米卡”已基本符合本文设定。

“反F一22”候选机种

  事实上,不只是“反F一22"所需的部分技术已存在,连大幅吻合“反F—22”需要的战机也已存在或正在开发。

  在航电技术上,“台风”、“阵风”、F一35、苏一33UB等便具有满足“反F一22”所需的热成像仪、自主终端预警系统(环场导弹来袭告警系统)等。其中“台风’’的A主预警系统是采用多普勒雷达,其余则用红外阵列。“台风”与“阵风”所用的热成像仪性能已公布拥有130—148公里的探测距离,更增加了“反F一22”的可行性。在反制措施上,这些战机中的部分型号将来可能配备拖曳诱饵、致盲激光等。

  在中远程武器系统方面,上述战机目前采用的中远程武器——AIM—120、“米卡”、R一77等导弹的性能恐怕无法补偿非雷达探测的测距误差以及因缺乏速度资料导致难以算出最佳路径的问题。苏-35预计采用的KS—172拥有300公里以上的射程。但Ks— 172过大重,不是最理想的空战武装。将来上述飞机在采用“流星’’或PVV- AE—PD冲压空空导弹后,才算满足“反F一22”所需。

  在近距武器方面,英国版“台风”用ASRAAM,虽然其最大射程号称达到30公里,但没有矢量推力控制,也几乎没有翼面,离轴角攻击能力堪忧,打击后半球目标的可行性更不乐观。德国版“台风’’所用的IRIS-T、“阵风"的“米卡”及“米卡一IR”、俄系战机的R一73M2导弹,具备30—40公里级射程、矢量推力一翼面复合控制及数据链中途导引,更能确保打击360度范围内接近中的敌机,甚至具有主动反导弹潜力。另外俄系战机在R一73M2之上还有R一77及R一77T,该弹几乎可视为“具中远程拦截能力的格斗导弹”,其网格尾翼使其拥有非常好的控制性能、优秀的高攻角能力和较低的机动阻力,具有一定程度的离轴发射能力,机动力等级可视为类似怪蛇一IV型的大翼面无TVC式格斗导弹,在离轴角不过大(例如前半球)距离较远的离轴战斗场合,成为一枝独秀的空战利器(此时普通中程空空导弹因离轴能力较差而显得吃力,格斗导弹射程较短而显吃力)。

  在飞行性能部份,依本文分析,真正几乎完全符合“反F-22”飞行性能需求的,当推“金雕”。除此之外,本文推荐最佳化持续机动性能的传统外形,并搭配矢量过失速机动能力来补偿指向性。苏一35BM等俄系战机便吻合。至于“台风”采用的持续机动性能较差、超间速性能与指向性较好的鸭式布局,若能善用则效果亦不容忽视。

  总体来看,在冲压空空导弹服役前,配备KS一172+R-77-+R-73M2的苏一35BM或更先进俄系机种,具有符合“反F一22”火控需求的潜力(但不理想);冲压空空导弹问世后,配备流星+IRIS—T的德国版“台风’’以及配备“流星”+“米卡”的“阵风”以及配备RVV—AE-PD+R一73M2+R一77R的苏一35BM以上的俄系战机,具有符合需求的潜力。但即使上述指标达成,这些飞机还要有更完善的自卫系统才能成为真正的“反F一22”。

  F一22、苏一35这些传统构型超机动矢量推力战机,搭配“阵风"那样的航电系统,外加类似Epaulet之类的环场微型雷达,或搭配“台风”’那样的航电系统外加环场红外阵列及激光测距机;以RVV—AE—PD、“流星”为中远程火力,“米卡”、R一73M2、IRIS—T为近程火力并有拖曳诱饵、致盲激光等先进自卫系统;雷达反射截面积在0.05平方米以下,就大致就是理想的“反F一22"战机。

  结语

  本文大致探索出仅采用俄、欧系战机于21世纪初的航空技术,就能造出符合需求甚至足以对抗天价F一22的“反F一22”战机。这是基于对“极端追求F一22思路”的反思,但仍不应本末倒置而忽视F一22的设计思想。毕竟,即便本“反F一22”真的存在,且与防空体系有了完善搭配,也只能做到“有对抗F一22之类隐形战机的机会而不被痛宰”的能力而已。F-22这样的全隐形战机让绝大多数兼顾探测距离和精确度的防空体系(如区域防空导弹用的)波段雷达)失效的事实仍然存在,而F一22追求的隐形性能也是“反F一22”的重要指标,只是不要求做得那么彻底。

  本文要表达的是,虽然F一22拥有无可否认的优异性,但即使是采用F一22之类隐形战机空军之攻击时,也无法改变防空体系力有不逮的事实,且F一22在拦截F一22的能力方面恐怕反而不如“反F一22”,因此与其砸下大量资金从无到有开发“仿F-22”,不如以相对较少的经费、用几乎已存在的技术拼凄出“反F一22”,作为在真正能反制隐形空军的防空体系问世前的过渡方法。

  另外也可说,在分析战机性能时,除了像今主流般以F一22的眼光分析外,还可考虑“反F-22”的眼光分析之,后者更适合于低可探测度技术普遍使用的将来,战机间互视距离拉近至50一100公里的情况。
]]
"另外无论是金雕还是两风,都并未显现出超越F-22的机动性。"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
所以我国的四代怎么看怎么象猛禽或F35
看了F22機動視頻后...除了驚嘆還是驚嘆...
这个文章的观点简化成:超机动能力,超强探测能力及超灵敏度高速空空导弹,是F-22的克星——这也是对星河战队的基本要求啊!

8爷对抗F-16的战术,被证明是“昏招”!这么对抗F-22不是扯淡吗?!

纸上谈兵我也会啊;P
原帖由 kenn_j 于 2007-5-16 10:36 发表
这个文章的观点简化成:超机动能力,超强探测能力及超灵敏度高速空空导弹,是F-22的克星——这也是对星河战队的基本要求啊!

8爷对抗F-16的战术,被证明是“昏招”!这么对抗F-22不是扯淡吗?!

纸上谈兵 ...


同理可推,泰森的克星就是:
比泰森壮,比泰森快,比泰森抗打

废话……
贫两句:
1。f-16刷点涂料rcs就0.1了?隐性不是主要靠外形吗?
2。金雕的超音速性能比双风强乎?
金雕根本就不该再拎出来,性能数据根本没有,光靠一对拉风的翅膀可打不了仗
嗬嗬!毛子的YY图,二打一阿!
]]
原帖由 白云居士 于 2007-5-16 13:59 发表
金雕根本就不该再拎出来,性能数据根本没有,光靠一对拉风的翅膀可打不了仗

很多性能都是验证机的设想数据。而且金雕现在缺那么多设备,装上还要增重,性能下降,这一点总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