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同盟下的欧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1:51:33
德国首相俾斯麦建立的欧洲秩序 论保加利亚危机期间的俾斯麦外交 柏林会议后五年的时间里,德国首相俾斯麦建立了一个包括俄国、奥匈、意大利、 罗马尼亚等国的复杂的同盟体系,欧洲的国际政治一时为俾斯麦同盟所左右,柏林成为欧 洲外交舞台的中心。1885年爆发的保加利亚危机却使俾斯麦同盟濒临破灭的边缘,本文拟就危机期间欧洲各大国间展开的激烈外交角逐,探究19世纪晚期欧洲大国外交和国际环境的某些特点。

  (一)

  普法战争后,统一而强大的德国在欧洲崛起,完成了对欧洲国际政治环境革命性的 改造,同时却造就了困扰世界达一个世纪之久的德国问题:德国的天然优势和其他欧洲国 家不接受这一优势的矛盾。1战败不仅使法国失去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剥夺了它在欧洲大陆 的主导地位,更大大恶化了它的地缘政治环境。这样法国对德国来说就成为一个无法和解 的国家。法国单凭自身的力量难以对付德国,无论是为了自保,还是准备复仇,法国都需 要同任何与德国敌对的国家结盟。这就使得涉及德国的危机均会加剧,而很难局部化,因 此也就限定了德国外交的基本走向。在俾斯麦看来,孤立法国、维护欧洲现状与保障德国 安全是一回事。俾斯麦面临的国际环境极其复杂:为了孤立法国就必须保持俄国、奥匈和 德国三个君主大国的保守联合,为此他还需要对俄奥关系发展施加影响,俄奥关系过于密 切以致于撇开德国,或者为争夺巴尔干发生冲突都会损害德国在欧洲的外交地位。在把俄 德友谊视为德国外交基石的同时,他还不能得罪在近东、中亚与俄国尖锐对立的英国。18 75年-1878年的近东危机,反映了俾斯麦政策相对于历史环境的局限性:俄奥矛盾的激化 ,使俾斯麦难以长期回避在俄奥间作出选择的问题。俾斯麦通过1879年的德奥同盟暂时找 到了出路。同盟的真正归宿是1881年6月结成的俄奥德三皇同盟,这就使德国得以继续保持 对俄奥关系的牵制及在两者之间的调停地位。

  1885年9月,土属东鲁米利亚省发生革命,并宣布与保加利亚公国合并。素来以保加 利亚保护者自居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不能容忍经由不听命于他的亚历山大大公之手实现两 地的统一,从而巩固大公在保加利亚国内的地位。俄国试图通过大国协调迫使保加利亚取 消合并,但保加利亚统一的既成事实,已不可逆转。俄国的保加利亚政策面临空前失败, 巴尔干酝酿着新的危机。

  1886年1月,狂热的沙文主义者布朗热就任法国陆军部长,在法国掀起了一场要求向 德国复仇的狂潮,德法关系骤然紧张。 两场危机同时发生,俾斯麦同盟面临严峻考验。与此同时,被俾斯麦视为德国外交根 基的三皇同盟即将期满,而且续约无望。国际局势有完全失控的可能,俾斯麦做梦都害怕 的东西夹击之势眼看就要成为现实。德国如果在俄奥巴尔干竞争中采取支持奥匈的政策,就要承受俄德关系破裂,并因此向法国提供潜在盟友的后果。而在当时环境下又完全排除 了放弃奥匈的可能性。 保存奥匈帝国的独立与大国地位,是俾斯麦欧洲秩序的重要环节。奥匈一旦在外部压 力下解体,不仅会危及欧洲均势,使德国外交失去回旋余地,也将打破德意志帝国内部微 妙的政治平衡。

  1885-1887年的保加利亚危机,重新打开了东方问题,造成了俄奥对抗的前景。俄土 战争俄军浴血奋战,二十万将士丧命疆场,收获的却是难以下咽的苦果。1886年9月,亚力 山大大公在俄国压力下被迫逊位。11月,沙皇特使考尔巴斯未能迫使保加利亚摄政当局推 举出俄国中意的大公候选人,铩羽而归,俄保断交,俄国在保加利亚的影响丧失殆尽,沙 皇的“尊严”被践踏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巴尔干形成了俄军即将入侵,并引发大国冲突的危殆局面。

  俄国一旦进军保加利亚,势必控制罗马尼亚。届时匈牙利将处于俄属波兰、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的三面包围之中。奥匈的多瑙河生命线也有被切断的可能。保持在巴尔干的势 力和影响,既是奥匈大国地位的象征,也是帝国生存之所系。11月13日,奥匈外相卡尔诺 基在匈牙利议会发表演说:俄国无权占领保加利亚并单独决定其命运,否则兵戎相见。俄 国舆论大哗,普遍认为俄奥协调已失去意义,俄军方和泛斯拉夫派考虑对奥匈实施军事打 击。

  俾斯麦同盟最直接的目的是约束俄奥,防止两国冲突。他此时的基本策略是对两国实 施双向抑制,敦促两国在三皇同盟框架内解决分歧。针对奥匈在英国怂恿下可能采取的强 硬政策,他一再发出警告,保加利亚是俄国的势力范围,德奥同盟只具有防御性质,要帮 忙找英国去。3对于俄国,他再三表示,德国愿意支持俄国的保加利亚政策,但奥匈的大国 地位不容牺牲,出路在于俄奥就划分巴尔干势力范围达成妥协。

  俾斯麦扮演“诚实的掮客”,虽然暂时回避了在俄奥间作出选择的问题,却暗含着 同时疏远两国的危险。奥匈不由要问:“德奥同盟究竟还有什么价值?”“德国有两个盟 友,奥匈只有半个。”5如果说德奥同盟在1879年的缔结加剧了俄国的孤立感,迫使它回到 与德奥结盟的轨道上来的话,那么在此时,它只能加深俄国的敌意。1886年11月,沙皇在 接见新任法国驻俄大使拉布莱时表示:俄国希望法国强大,两国需要并肩携手,共度难关 。这番表示,一方面是考尔巴斯使命失败,沙皇挫折感加深的结果,也是对卡尔诺基国会 演说的回应。要想按俄国的意愿解决保加利亚问题,就得排除奥国的阻挠。奥匈的实力并 不构成威胁,关键是德奥同盟。如果俄国要发动对奥匈的战争,或使俄国的战争威胁产生 效果,必须预先阻止德国的介入。唯一的希望在法国。有迹象表明,俄国军方和泛斯拉夫 派,通过著名报人、保守的民族主义者卡托科夫从10月末起已对沙皇的决策倾向施加了重 大影响。为了牵制德国,沙皇有可能急剧改变其欧洲政策,法俄结盟的前景已隐约可现。

  俾斯麦同盟体系面临崩溃的危险。布郎热运动为俾斯麦摆脱困境提供了良机。

  (二)

  第三共和国成立后,法国政局一直动荡不宁。80年代上半期,费理内阁当政期间,法 德关系还有过一段“殖民协约”的好时光。但是阿尔萨斯、洛林问题始终是两国关系中难 以弥合的创口。1885年费理“殖民内阁”倒台,标志着法国复仇主义势力的抬头。以著名 诗人戴鲁莱德为首的民族主义团体爱国者联盟到1886年7月成员已逾十万,成为法国政治和 社会生活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布郎热进入夏尔.费雷西内阁任陆军部长后,一时成为 法国复兴、收复失地、对德复仇的象征。1886年秋季起法德关系趋于恶化。

  俾斯麦并不惧怕法国的实力,哪怕是一个复仇主义的法国。它的目光始终注视着东方 。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两场危机几乎同时发生。一旦德国卷入奥俄巴尔干冲突,很难指望法 国会袖手旁观。那时德国就必须正视两线作战的冷酷现实了。

  1886年夏,戴鲁莱德访问俄国,鼓吹法俄结盟。6月,卡托科夫在《莫斯科新闻》上 撰文,批评外相吉尔斯的欧洲政策,呼吁从根本上改变俄国的外交路线。他指出俄国将抽 象的君主团结原则置于自身的国家利益之上,是犯了历史性错误。俄国必须摆脱束缚,在 外交上恢复行动自由。时称‘卡托科夫的攻击‘。

  在当时的情况下,法俄政体悬殊,战略利益和战略重点存在严重分歧,两国并没有立 即结盟的可能。法国不会以牺牲自身在近东地区的长远利益,来支持俄国当下的巴尔干政 策。俄国更不可能帮助法国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而冒破坏现状并与德国交恶的风险。但 是如果压力和受挫感过强,法俄为了摆脱困境,就有可能形成利益的契合点。谁也不能保 证两国最终不会走到一起。1887年1月,俄国特使舒瓦洛夫为弥合分歧,修补俄德关系访德 后,来自俄国方面的沉默进一步证实了俾斯麦对俄国可能改变政策的猜疑。俾斯麦调整策 略,决心利用德国现有的外交资源和法国的事态发展,为重新组织德国的外交阵容寻求契 机。 保加利亚危机发生后,英德间展开了激烈的外交角逐。两国都不愿率先出面干预而结怨俄 国,同时又都需要避免在未来欧洲的外交竞技场上陷于孤立。若能造成对方与俄国的相互 制衡之势,本国外交将获得空前的主动权。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对俾斯麦的意图深感疑虑 ,担心英俄一旦为巴尔干问题发生对抗、冲突,而深陷于巴尔干事务,俾斯麦将趁机击破 法国。英国的策略是催促奥匈充当巴尔干的反俄先锋,以使对奥匈承担同盟义务的德国无 路可遁。俾斯麦则大肆渲染德法边境的紧张局势,制造战争迫在眉睫的舆论,恫吓法国政 府,扩军备战不要过分,与德国为敌不会有好结果。同时借此向英奥和俄国表明德国必须 全力应付法德危机,无暇东顾,巴尔干危机只能靠那些在该地区有切身利益的国家自己去 解决。

  1882年缔结的德奥意三国同盟,1887年5月即将期满,缔约方对同盟的兴趣都不大。但随着 法德危机和保加利亚危机同时发生,意大利在俾斯麦心目中的重要性明显上升。俾斯麦利 用1887年2月同盟续约的机会,以支持意大利北非扩张政策为代价,加强了三国同盟内部的 团结,阻止了敌对国家对意大利的拉拢,同时为奥匈对付俄国争取到了安全稳固的后方。

  更意味深长的是,这就为以意大利为桥梁,建立同意大利在殖民地问题上有共同利益,并 保持密切合作的英国与三国同盟国家的联系创造了条件。

  当时,英法间由于1882年英国单方面占领埃及后形成的埃及问题,存在尖锐矛盾。布郎热 运动的沙文主义鼓噪也同样针对英国。英国若能在埃及问题上争取到三国同盟国家的支持 ,将大大加强其与法国谈判时的地位。如果能促使英国在巴尔干采取一项坚定的维护现状 的政策,并在近东地区调动起足以遏制法俄的力量,奥匈的安全就有了保障,德国也就能 够避免直接卷入近东事务而与俄国发生冲撞。为了向英国施压,俾斯麦表示:德国在大陆 上看住法国,英意就获得了行动自由,英意在北非联合遏制法国,并与奥匈合作在近东共 同对付俄国,欧洲的均势及和平就可能保住。但是如果英国不参加欧洲政治,势必陷于孤 立,而德国也就没有理由要去反对法国在北非和俄国在近东的扩张原望。在俾斯麦的策动 下,1887年2月,英意互换照会,3月奥匈也以照会形式加入,三国订立了《第一次地中海 协定》,承诺共同维护地中海现状。

  地中海联合结成后,法国政府进一步认识到与俄国结盟政策的非现实性和危险性。法 国的结盟愿望越迫切,俄国的要价也就越高,一旦不能满足俄国的要求,反而会招致无谓 的怨恨。更有甚者,还会诱发德国发动“预防性”战争。如果法国支持俄国的保加利亚 政策,就需要承受与所有欧洲国家对抗的后果。11法国政府必须主动缓和法德关系,以免 跌入俾斯麦设下的外交陷阱。5月,法国政府解除了布郎热的职务,法德危机趋于缓解。

  (三)

  德国地处中欧,一面临海,三面被围。积极有效的东方政策是德国外交的基石。如果 德俄长期对立,德国外交就是一盘死棋。反之,德国就可以在东西方之间操纵自如,进退 有余。在俾斯麦眼里,孤立法国与联合俄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保加利亚危机发生 后, 俾斯麦一方面鼓动俄国在巴尔干推行前进政策,一方面以此来动员抵制俄国扩张 的地中海联合。同时向深感孤立的俄国证明德国友谊的可贵。 俄国外相吉尔斯认为,无论是保障俄国黑海地区的安全还是解决保加利亚问题,俄 国都需要保留俄德奥三皇同盟,至少要维持与德国的友好合作。在目前,法俄结盟对俄国 不利,法国也不可能同俄国结盟。俄国如果失去了德国,将意味着彻底孤立。至于沙皇 亚历山大三世的态度,正如德国驻圣彼得堡大使施魏尼茨当时指出的那样:“沙皇从外交 政策的需要考虑,必须保持与德国的联合,从顺应民意和国内稳定考虑,他又必须在公开 场合表现出对德国的憎恶。”

  卡托科夫3月发表的社论深深刺痛了沙皇,置沙皇于非常尴尬的境地,文章披露了三 皇同盟这个秘密,并予以猛烈抨击。这就迫使沙皇要么放弃与德国的联合,要么公开表态 支持三皇同盟,而这正是沙皇要竭力避免的结局。沙皇在震怒之余对卡托科夫提出惩戒。 卡托科夫影响的缩减,反衬出吉尔斯地位的巩固。

  鉴于沙皇断然拒绝续订与奥匈的条约,5月,俄德在柏林重开谈判,准备以俄德双边协 定取代原先的三皇同盟。在讨论中立条款时,俾斯麦试图通过全面支持俄国的近东政策诱 使俄国同意,在俄奥冲突的情况下,德国有条件的中立。为此俾斯麦向俄国谈判代表宣读 了1879年德奥同盟条约文本,以期表明德国无意承担与德奥同盟条约内容相悖的义务。

  1887年6月18日,俄德在对中立条款涉及法奥遭缔约方进攻时情形均作了保留的条件 下,签订新约,即《再保险条约》。在俾斯麦看来,条约虽然未能确保在俄德冲突的情况下 俄国无条件的中立,鉴于法德两国对于1871年以来现状的不同态度,法国需要的同盟,必 须是进攻性的,《再保险条约》至少排除了这种可能。而法国若不能在事先争取到俄国的 支持,也就不可能独自挑战德国。现状、和平、德国的安全都有了保障。

  通过《再保险条约》与先前的《德奥同盟条约》两相呼应,俾斯麦又重新确立了对 德奥的双向抑制。俾斯麦借此向俄奥表明,德国将始终与被进攻方站在一起,共同对抗侵 略。谁破坏欧洲和平,谁就是德国的敌人。但是,俾斯麦还必须正视另一个危险,俄国如 果挑动奥匈率先发动进攻,德国将怎样应付?15围绕《再保险条约》签订问题俄国内部的 争斗,沙皇立场的动摇,条约签订后俄国在保加利亚问题上对德国无休止的索求,使得俾 斯麦对条约的价值大打折扣。他对沙皇和德俄友谊的信心,从此不可挽回地动摇了。

  1887年7月,在违背沙皇意愿的情况下科堡的斐迪南被推选为保加利亚大公,俄国诉 诸武力的可能增强。俄国报界充斥了对德国的谩骂。8月,戴鲁莱德借出席卡托科夫葬礼之 机,再次访问俄国。俾斯麦对时局深感忧虑。俄国既已靠不住,德国必须另谋出路,以防 万一。17 5月,法俄共同迫使苏丹放弃了英国特使沃尔夫与土耳其达成的,有关英国从埃及 撤军的方案。法俄合作之势,引起了了英德的共同警觉。索尔兹伯里担心,如果奥匈因得 不到援助而被迫同俄国妥协,就可能回到三皇同盟时期对英国极为不利的孤立被动局面。

  18俾斯麦趁势将《德奥同盟条约》文本送交伦敦,并在11月22日致信索尔兹伯里。信中表 示:“如果奥匈帝国之独立受到俄国侵略的威胁,或者英意遭到法国入侵的危险,德国始 终有责任采取进入战线的政策。”19在英国确认了德国对奥匈支援的程度后,1887年12月 12日,和16日,英、奥、意三国互换照会,达成《第二次地中海协定》,基本上排除了俄 国占领保加利亚,或挟持苏丹,控制土耳其海峡的可能。俄国如果向奥匈挑衅,将遭到英 奥意围攻。在这一背景之下,俄国开始退却。1888年1月俄国在德国的支持下要求土耳其政 府宣布斐迪南当选为非法,遭到英奥意的联合抵制。4月土耳其满足了俄国的要求。俄国挽 回了一部分面子,此后保加利亚问题也就不了了之。

  (四)

  《再保险条约》和《地中海协定》造成了英奥意与法俄在近东和地中海地的相互牵制之势 ,同时又阻遏了法俄结合,保证了德国在欧洲大陆的主导地位。然而俾斯麦的体系却包含着极大复杂性和矛盾性,其促成的对德国有利的均衡局面本质上是脆弱的。20因而他的外 交归根结底仍 只是一种拖延问题的权宜之计。

  作为现实政治的大师,俾斯麦将外交艺术发挥到了极至。现实政治促成了德国的统一 和巩固,俾斯麦对现实政治的迷恋,却最终使统一后的德国自食其果。尽管随着德国的统 一,俾斯麦由现状的破坏者转变成了现状的维护者,但形势已今非昔比。在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下,他鼓吹的君主团结原则已失去了维系力。对强权赤裸裸的追求已成为各国维护 自身安全与利益的基本手段,国际关系增添了新的不稳定因素。21“卡托科夫的攻击”就 是对俾斯麦富有讽刺意味的回敬。

  在俾斯麦的时代,欧洲大国关系日趋僵化紧张。德国的统一,使中欧失去了历史上 的缓冲作用,它不再能为大国间争夺霸权的斗争,提供警戒和补偿的空间,以至于彻底改变了欧洲强权结构。22均势外交所赖以运作的大国关系的松散性正在消失,标志便是1879 年德奥同盟的缔结。事实上,德国已很难做出其他选择。俾斯麦的同盟,正是对这一变化的本能反映,它反过来也巩固强化了这一趋势。大国关系紧张,是俾斯麦同盟成立的缘由,也是它得以维持的必要条件。俾斯麦的外交风格,集中体现了自负与焦虑结合的心态。为了阻止敌对力量的联合,确立德国在欧洲大陆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保持大国关系适度的紧张是必要的。盟国间如果关系紧张,他就鼓励合作,一旦它们和睦相处,他就撤回支持,并制造摩擦。然而,俾斯麦的策略也许会为德国争得盟国,却也往往使德国失去了朋友。23当时的德国,从本质上说是属于现状的国家,对于正在崛起中的德国,不诚信的恶名,可能比好战更危险。欧洲国家对德国政策的信心、信任是保持德国外交地位的前提。而俾斯麦的谋略往往产生相反的效果。随着欧洲局势逐步紧张,一个充满敌意、猜疑和不安全感的国际环境已初现端倪。与大国关系开始僵化紧张同步的是德国政策逐渐丧失平衡和弹性。1886年 10月,俾斯 麦在给儿子的信中就已暗示:俄奥一旦开战,不论谁是进攻方,德国都别无选择,只能站 在奥匈一边投入战斗。

  俾斯麦在台上时,尚可凭借自己高招的外交技巧和崇高威望,抵 消其政策的消极后果,在他之后,便后继无人了。

  1890年俾斯麦去职,德国新当局放弃《再保险条约》,四年后法俄结盟,俾斯麦的欧 洲秩序也随之崩解。
德国首相俾斯麦建立的欧洲秩序 论保加利亚危机期间的俾斯麦外交 柏林会议后五年的时间里,德国首相俾斯麦建立了一个包括俄国、奥匈、意大利、 罗马尼亚等国的复杂的同盟体系,欧洲的国际政治一时为俾斯麦同盟所左右,柏林成为欧 洲外交舞台的中心。1885年爆发的保加利亚危机却使俾斯麦同盟濒临破灭的边缘,本文拟就危机期间欧洲各大国间展开的激烈外交角逐,探究19世纪晚期欧洲大国外交和国际环境的某些特点。

  (一)

  普法战争后,统一而强大的德国在欧洲崛起,完成了对欧洲国际政治环境革命性的 改造,同时却造就了困扰世界达一个世纪之久的德国问题:德国的天然优势和其他欧洲国 家不接受这一优势的矛盾。1战败不仅使法国失去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剥夺了它在欧洲大陆 的主导地位,更大大恶化了它的地缘政治环境。这样法国对德国来说就成为一个无法和解 的国家。法国单凭自身的力量难以对付德国,无论是为了自保,还是准备复仇,法国都需 要同任何与德国敌对的国家结盟。这就使得涉及德国的危机均会加剧,而很难局部化,因 此也就限定了德国外交的基本走向。在俾斯麦看来,孤立法国、维护欧洲现状与保障德国 安全是一回事。俾斯麦面临的国际环境极其复杂:为了孤立法国就必须保持俄国、奥匈和 德国三个君主大国的保守联合,为此他还需要对俄奥关系发展施加影响,俄奥关系过于密 切以致于撇开德国,或者为争夺巴尔干发生冲突都会损害德国在欧洲的外交地位。在把俄 德友谊视为德国外交基石的同时,他还不能得罪在近东、中亚与俄国尖锐对立的英国。18 75年-1878年的近东危机,反映了俾斯麦政策相对于历史环境的局限性:俄奥矛盾的激化 ,使俾斯麦难以长期回避在俄奥间作出选择的问题。俾斯麦通过1879年的德奥同盟暂时找 到了出路。同盟的真正归宿是1881年6月结成的俄奥德三皇同盟,这就使德国得以继续保持 对俄奥关系的牵制及在两者之间的调停地位。

  1885年9月,土属东鲁米利亚省发生革命,并宣布与保加利亚公国合并。素来以保加 利亚保护者自居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不能容忍经由不听命于他的亚历山大大公之手实现两 地的统一,从而巩固大公在保加利亚国内的地位。俄国试图通过大国协调迫使保加利亚取 消合并,但保加利亚统一的既成事实,已不可逆转。俄国的保加利亚政策面临空前失败, 巴尔干酝酿着新的危机。

  1886年1月,狂热的沙文主义者布朗热就任法国陆军部长,在法国掀起了一场要求向 德国复仇的狂潮,德法关系骤然紧张。 两场危机同时发生,俾斯麦同盟面临严峻考验。与此同时,被俾斯麦视为德国外交根 基的三皇同盟即将期满,而且续约无望。国际局势有完全失控的可能,俾斯麦做梦都害怕 的东西夹击之势眼看就要成为现实。德国如果在俄奥巴尔干竞争中采取支持奥匈的政策,就要承受俄德关系破裂,并因此向法国提供潜在盟友的后果。而在当时环境下又完全排除 了放弃奥匈的可能性。 保存奥匈帝国的独立与大国地位,是俾斯麦欧洲秩序的重要环节。奥匈一旦在外部压 力下解体,不仅会危及欧洲均势,使德国外交失去回旋余地,也将打破德意志帝国内部微 妙的政治平衡。

  1885-1887年的保加利亚危机,重新打开了东方问题,造成了俄奥对抗的前景。俄土 战争俄军浴血奋战,二十万将士丧命疆场,收获的却是难以下咽的苦果。1886年9月,亚力 山大大公在俄国压力下被迫逊位。11月,沙皇特使考尔巴斯未能迫使保加利亚摄政当局推 举出俄国中意的大公候选人,铩羽而归,俄保断交,俄国在保加利亚的影响丧失殆尽,沙 皇的“尊严”被践踏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巴尔干形成了俄军即将入侵,并引发大国冲突的危殆局面。

  俄国一旦进军保加利亚,势必控制罗马尼亚。届时匈牙利将处于俄属波兰、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的三面包围之中。奥匈的多瑙河生命线也有被切断的可能。保持在巴尔干的势 力和影响,既是奥匈大国地位的象征,也是帝国生存之所系。11月13日,奥匈外相卡尔诺 基在匈牙利议会发表演说:俄国无权占领保加利亚并单独决定其命运,否则兵戎相见。俄 国舆论大哗,普遍认为俄奥协调已失去意义,俄军方和泛斯拉夫派考虑对奥匈实施军事打 击。

  俾斯麦同盟最直接的目的是约束俄奥,防止两国冲突。他此时的基本策略是对两国实 施双向抑制,敦促两国在三皇同盟框架内解决分歧。针对奥匈在英国怂恿下可能采取的强 硬政策,他一再发出警告,保加利亚是俄国的势力范围,德奥同盟只具有防御性质,要帮 忙找英国去。3对于俄国,他再三表示,德国愿意支持俄国的保加利亚政策,但奥匈的大国 地位不容牺牲,出路在于俄奥就划分巴尔干势力范围达成妥协。

  俾斯麦扮演“诚实的掮客”,虽然暂时回避了在俄奥间作出选择的问题,却暗含着 同时疏远两国的危险。奥匈不由要问:“德奥同盟究竟还有什么价值?”“德国有两个盟 友,奥匈只有半个。”5如果说德奥同盟在1879年的缔结加剧了俄国的孤立感,迫使它回到 与德奥结盟的轨道上来的话,那么在此时,它只能加深俄国的敌意。1886年11月,沙皇在 接见新任法国驻俄大使拉布莱时表示:俄国希望法国强大,两国需要并肩携手,共度难关 。这番表示,一方面是考尔巴斯使命失败,沙皇挫折感加深的结果,也是对卡尔诺基国会 演说的回应。要想按俄国的意愿解决保加利亚问题,就得排除奥国的阻挠。奥匈的实力并 不构成威胁,关键是德奥同盟。如果俄国要发动对奥匈的战争,或使俄国的战争威胁产生 效果,必须预先阻止德国的介入。唯一的希望在法国。有迹象表明,俄国军方和泛斯拉夫 派,通过著名报人、保守的民族主义者卡托科夫从10月末起已对沙皇的决策倾向施加了重 大影响。为了牵制德国,沙皇有可能急剧改变其欧洲政策,法俄结盟的前景已隐约可现。

  俾斯麦同盟体系面临崩溃的危险。布郎热运动为俾斯麦摆脱困境提供了良机。

  (二)

  第三共和国成立后,法国政局一直动荡不宁。80年代上半期,费理内阁当政期间,法 德关系还有过一段“殖民协约”的好时光。但是阿尔萨斯、洛林问题始终是两国关系中难 以弥合的创口。1885年费理“殖民内阁”倒台,标志着法国复仇主义势力的抬头。以著名 诗人戴鲁莱德为首的民族主义团体爱国者联盟到1886年7月成员已逾十万,成为法国政治和 社会生活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布郎热进入夏尔.费雷西内阁任陆军部长后,一时成为 法国复兴、收复失地、对德复仇的象征。1886年秋季起法德关系趋于恶化。

  俾斯麦并不惧怕法国的实力,哪怕是一个复仇主义的法国。它的目光始终注视着东方 。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两场危机几乎同时发生。一旦德国卷入奥俄巴尔干冲突,很难指望法 国会袖手旁观。那时德国就必须正视两线作战的冷酷现实了。

  1886年夏,戴鲁莱德访问俄国,鼓吹法俄结盟。6月,卡托科夫在《莫斯科新闻》上 撰文,批评外相吉尔斯的欧洲政策,呼吁从根本上改变俄国的外交路线。他指出俄国将抽 象的君主团结原则置于自身的国家利益之上,是犯了历史性错误。俄国必须摆脱束缚,在 外交上恢复行动自由。时称‘卡托科夫的攻击‘。

  在当时的情况下,法俄政体悬殊,战略利益和战略重点存在严重分歧,两国并没有立 即结盟的可能。法国不会以牺牲自身在近东地区的长远利益,来支持俄国当下的巴尔干政 策。俄国更不可能帮助法国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而冒破坏现状并与德国交恶的风险。但 是如果压力和受挫感过强,法俄为了摆脱困境,就有可能形成利益的契合点。谁也不能保 证两国最终不会走到一起。1887年1月,俄国特使舒瓦洛夫为弥合分歧,修补俄德关系访德 后,来自俄国方面的沉默进一步证实了俾斯麦对俄国可能改变政策的猜疑。俾斯麦调整策 略,决心利用德国现有的外交资源和法国的事态发展,为重新组织德国的外交阵容寻求契 机。 保加利亚危机发生后,英德间展开了激烈的外交角逐。两国都不愿率先出面干预而结怨俄 国,同时又都需要避免在未来欧洲的外交竞技场上陷于孤立。若能造成对方与俄国的相互 制衡之势,本国外交将获得空前的主动权。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对俾斯麦的意图深感疑虑 ,担心英俄一旦为巴尔干问题发生对抗、冲突,而深陷于巴尔干事务,俾斯麦将趁机击破 法国。英国的策略是催促奥匈充当巴尔干的反俄先锋,以使对奥匈承担同盟义务的德国无 路可遁。俾斯麦则大肆渲染德法边境的紧张局势,制造战争迫在眉睫的舆论,恫吓法国政 府,扩军备战不要过分,与德国为敌不会有好结果。同时借此向英奥和俄国表明德国必须 全力应付法德危机,无暇东顾,巴尔干危机只能靠那些在该地区有切身利益的国家自己去 解决。

  1882年缔结的德奥意三国同盟,1887年5月即将期满,缔约方对同盟的兴趣都不大。但随着 法德危机和保加利亚危机同时发生,意大利在俾斯麦心目中的重要性明显上升。俾斯麦利 用1887年2月同盟续约的机会,以支持意大利北非扩张政策为代价,加强了三国同盟内部的 团结,阻止了敌对国家对意大利的拉拢,同时为奥匈对付俄国争取到了安全稳固的后方。

  更意味深长的是,这就为以意大利为桥梁,建立同意大利在殖民地问题上有共同利益,并 保持密切合作的英国与三国同盟国家的联系创造了条件。

  当时,英法间由于1882年英国单方面占领埃及后形成的埃及问题,存在尖锐矛盾。布郎热 运动的沙文主义鼓噪也同样针对英国。英国若能在埃及问题上争取到三国同盟国家的支持 ,将大大加强其与法国谈判时的地位。如果能促使英国在巴尔干采取一项坚定的维护现状 的政策,并在近东地区调动起足以遏制法俄的力量,奥匈的安全就有了保障,德国也就能 够避免直接卷入近东事务而与俄国发生冲撞。为了向英国施压,俾斯麦表示:德国在大陆 上看住法国,英意就获得了行动自由,英意在北非联合遏制法国,并与奥匈合作在近东共 同对付俄国,欧洲的均势及和平就可能保住。但是如果英国不参加欧洲政治,势必陷于孤 立,而德国也就没有理由要去反对法国在北非和俄国在近东的扩张原望。在俾斯麦的策动 下,1887年2月,英意互换照会,3月奥匈也以照会形式加入,三国订立了《第一次地中海 协定》,承诺共同维护地中海现状。

  地中海联合结成后,法国政府进一步认识到与俄国结盟政策的非现实性和危险性。法 国的结盟愿望越迫切,俄国的要价也就越高,一旦不能满足俄国的要求,反而会招致无谓 的怨恨。更有甚者,还会诱发德国发动“预防性”战争。如果法国支持俄国的保加利亚 政策,就需要承受与所有欧洲国家对抗的后果。11法国政府必须主动缓和法德关系,以免 跌入俾斯麦设下的外交陷阱。5月,法国政府解除了布郎热的职务,法德危机趋于缓解。

  (三)

  德国地处中欧,一面临海,三面被围。积极有效的东方政策是德国外交的基石。如果 德俄长期对立,德国外交就是一盘死棋。反之,德国就可以在东西方之间操纵自如,进退 有余。在俾斯麦眼里,孤立法国与联合俄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保加利亚危机发生 后, 俾斯麦一方面鼓动俄国在巴尔干推行前进政策,一方面以此来动员抵制俄国扩张 的地中海联合。同时向深感孤立的俄国证明德国友谊的可贵。 俄国外相吉尔斯认为,无论是保障俄国黑海地区的安全还是解决保加利亚问题,俄 国都需要保留俄德奥三皇同盟,至少要维持与德国的友好合作。在目前,法俄结盟对俄国 不利,法国也不可能同俄国结盟。俄国如果失去了德国,将意味着彻底孤立。至于沙皇 亚历山大三世的态度,正如德国驻圣彼得堡大使施魏尼茨当时指出的那样:“沙皇从外交 政策的需要考虑,必须保持与德国的联合,从顺应民意和国内稳定考虑,他又必须在公开 场合表现出对德国的憎恶。”

  卡托科夫3月发表的社论深深刺痛了沙皇,置沙皇于非常尴尬的境地,文章披露了三 皇同盟这个秘密,并予以猛烈抨击。这就迫使沙皇要么放弃与德国的联合,要么公开表态 支持三皇同盟,而这正是沙皇要竭力避免的结局。沙皇在震怒之余对卡托科夫提出惩戒。 卡托科夫影响的缩减,反衬出吉尔斯地位的巩固。

  鉴于沙皇断然拒绝续订与奥匈的条约,5月,俄德在柏林重开谈判,准备以俄德双边协 定取代原先的三皇同盟。在讨论中立条款时,俾斯麦试图通过全面支持俄国的近东政策诱 使俄国同意,在俄奥冲突的情况下,德国有条件的中立。为此俾斯麦向俄国谈判代表宣读 了1879年德奥同盟条约文本,以期表明德国无意承担与德奥同盟条约内容相悖的义务。

  1887年6月18日,俄德在对中立条款涉及法奥遭缔约方进攻时情形均作了保留的条件 下,签订新约,即《再保险条约》。在俾斯麦看来,条约虽然未能确保在俄德冲突的情况下 俄国无条件的中立,鉴于法德两国对于1871年以来现状的不同态度,法国需要的同盟,必 须是进攻性的,《再保险条约》至少排除了这种可能。而法国若不能在事先争取到俄国的 支持,也就不可能独自挑战德国。现状、和平、德国的安全都有了保障。

  通过《再保险条约》与先前的《德奥同盟条约》两相呼应,俾斯麦又重新确立了对 德奥的双向抑制。俾斯麦借此向俄奥表明,德国将始终与被进攻方站在一起,共同对抗侵 略。谁破坏欧洲和平,谁就是德国的敌人。但是,俾斯麦还必须正视另一个危险,俄国如 果挑动奥匈率先发动进攻,德国将怎样应付?15围绕《再保险条约》签订问题俄国内部的 争斗,沙皇立场的动摇,条约签订后俄国在保加利亚问题上对德国无休止的索求,使得俾 斯麦对条约的价值大打折扣。他对沙皇和德俄友谊的信心,从此不可挽回地动摇了。

  1887年7月,在违背沙皇意愿的情况下科堡的斐迪南被推选为保加利亚大公,俄国诉 诸武力的可能增强。俄国报界充斥了对德国的谩骂。8月,戴鲁莱德借出席卡托科夫葬礼之 机,再次访问俄国。俾斯麦对时局深感忧虑。俄国既已靠不住,德国必须另谋出路,以防 万一。17 5月,法俄共同迫使苏丹放弃了英国特使沃尔夫与土耳其达成的,有关英国从埃及 撤军的方案。法俄合作之势,引起了了英德的共同警觉。索尔兹伯里担心,如果奥匈因得 不到援助而被迫同俄国妥协,就可能回到三皇同盟时期对英国极为不利的孤立被动局面。

  18俾斯麦趁势将《德奥同盟条约》文本送交伦敦,并在11月22日致信索尔兹伯里。信中表 示:“如果奥匈帝国之独立受到俄国侵略的威胁,或者英意遭到法国入侵的危险,德国始 终有责任采取进入战线的政策。”19在英国确认了德国对奥匈支援的程度后,1887年12月 12日,和16日,英、奥、意三国互换照会,达成《第二次地中海协定》,基本上排除了俄 国占领保加利亚,或挟持苏丹,控制土耳其海峡的可能。俄国如果向奥匈挑衅,将遭到英 奥意围攻。在这一背景之下,俄国开始退却。1888年1月俄国在德国的支持下要求土耳其政 府宣布斐迪南当选为非法,遭到英奥意的联合抵制。4月土耳其满足了俄国的要求。俄国挽 回了一部分面子,此后保加利亚问题也就不了了之。

  (四)

  《再保险条约》和《地中海协定》造成了英奥意与法俄在近东和地中海地的相互牵制之势 ,同时又阻遏了法俄结合,保证了德国在欧洲大陆的主导地位。然而俾斯麦的体系却包含着极大复杂性和矛盾性,其促成的对德国有利的均衡局面本质上是脆弱的。20因而他的外 交归根结底仍 只是一种拖延问题的权宜之计。

  作为现实政治的大师,俾斯麦将外交艺术发挥到了极至。现实政治促成了德国的统一 和巩固,俾斯麦对现实政治的迷恋,却最终使统一后的德国自食其果。尽管随着德国的统 一,俾斯麦由现状的破坏者转变成了现状的维护者,但形势已今非昔比。在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下,他鼓吹的君主团结原则已失去了维系力。对强权赤裸裸的追求已成为各国维护 自身安全与利益的基本手段,国际关系增添了新的不稳定因素。21“卡托科夫的攻击”就 是对俾斯麦富有讽刺意味的回敬。

  在俾斯麦的时代,欧洲大国关系日趋僵化紧张。德国的统一,使中欧失去了历史上 的缓冲作用,它不再能为大国间争夺霸权的斗争,提供警戒和补偿的空间,以至于彻底改变了欧洲强权结构。22均势外交所赖以运作的大国关系的松散性正在消失,标志便是1879 年德奥同盟的缔结。事实上,德国已很难做出其他选择。俾斯麦的同盟,正是对这一变化的本能反映,它反过来也巩固强化了这一趋势。大国关系紧张,是俾斯麦同盟成立的缘由,也是它得以维持的必要条件。俾斯麦的外交风格,集中体现了自负与焦虑结合的心态。为了阻止敌对力量的联合,确立德国在欧洲大陆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保持大国关系适度的紧张是必要的。盟国间如果关系紧张,他就鼓励合作,一旦它们和睦相处,他就撤回支持,并制造摩擦。然而,俾斯麦的策略也许会为德国争得盟国,却也往往使德国失去了朋友。23当时的德国,从本质上说是属于现状的国家,对于正在崛起中的德国,不诚信的恶名,可能比好战更危险。欧洲国家对德国政策的信心、信任是保持德国外交地位的前提。而俾斯麦的谋略往往产生相反的效果。随着欧洲局势逐步紧张,一个充满敌意、猜疑和不安全感的国际环境已初现端倪。与大国关系开始僵化紧张同步的是德国政策逐渐丧失平衡和弹性。1886年 10月,俾斯 麦在给儿子的信中就已暗示:俄奥一旦开战,不论谁是进攻方,德国都别无选择,只能站 在奥匈一边投入战斗。

  俾斯麦在台上时,尚可凭借自己高招的外交技巧和崇高威望,抵 消其政策的消极后果,在他之后,便后继无人了。

  1890年俾斯麦去职,德国新当局放弃《再保险条约》,四年后法俄结盟,俾斯麦的欧 洲秩序也随之崩解。
杰出的政治家,德国历史上的伟人。
我这算是在挖坟吧,哎。话说我总是想要是当年俾斯麦晚死几年的,老皇帝的儿子没挂的话,或许一战就不会爆发了,可是俄奥的巴尔干矛盾实在太大了,而且德国的地缘实在太差了,没有一个可以直接向大西洋的入海口,被英国的大舰队死死的看着。陆军实力强大但是几线作战也会很吃力,或许成为欧洲霸主都会很勉强啊。割洛林和阿尔萨斯同法国成为死敌,而且就在边上这个消耗了德国太多的战略力量了。
一战的格局本来就是和欧洲传统的外交关系相反的

英德、德俄、法奥长期保持友好关系

而英法是世仇、法俄关系长期不好、德奥在历史上长期互为对手,意奥关系也长期敌对、俄奥关系也非常不好

因此,欧洲按照传统关系,对垒的应该是法奥对英德意俄才对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2-11-27 18:49
一战的格局本来就是和欧洲传统的外交关系相反的

英德、德俄、法奥长期保持友好关系


法奥有什么资格对抗英德意俄.

据有关资料上讲光一战前期光德国处在适合服兵务的人口约为法国的两倍.
一个德国就可能灭了法奥.
国家之间 只有利益之争 特别是今后的利益.
一战前期,德国的经济已经超过英法,特别青壮年人口接近英法之和,奥事实上成为了德国的小弟,并是德国的同族.其民众中有天然的亲近.分期只是统治上层谁主导而已.
光英法在青壮人口上已经无法单独甚至两者联合才能对抗德国.当奥变成德国小弟,民众又是德国同族时.
英法联合在一起也无法对抗德奥,他们必须拉上沙俄.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2-11-27 18:49
一战的格局本来就是和欧洲传统的外交关系相反的

英德、德俄、法奥长期保持友好关系


法奥有什么资格对抗英德意俄.

据有关资料上讲光一战前期光德国处在适合服兵务的人口约为法国的两倍.
一个德国就可能灭了法奥.
国家之间 只有利益之争 特别是今后的利益.
一战前期,德国的经济已经超过英法,特别青壮年人口接近英法之和,奥事实上成为了德国的小弟,并是德国的同族.其民众中有天然的亲近.分期只是统治上层谁主导而已.
光英法在青壮人口上已经无法单独甚至两者联合才能对抗德国.当奥变成德国小弟,民众又是德国同族时.
英法联合在一起也无法对抗德奥,他们必须拉上沙俄.
1914年德国本土的人口是6500万人法国本土的人口是4000万人英国本土的人口是4500万人,而德国平均年龄比英法低很多,其适合服兵务的人口跟英法差不多.
一战时期,经济上,德国还不能单挑英法两国之和,但其潜力及可动员的人力已经完全单挑英法两国之和.

英法的政治家不是傻瓜,到这个时候,不对沙俄让步,拉拢沙俄,那是自己在等死.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2-11-27 18:49
一战的格局本来就是和欧洲传统的外交关系相反的

英德、德俄、法奥长期保持友好关系
法国大革命的时候,法国的青壮年人口接近全欧洲的1/3,这也是法国能够单挑欧洲其它列强的根本原因.
战败不可怕,只要还有青壮年.过几年再打.拿破仑败了,但法国还是欧洲大陆的主导者.
但当被德国人口超过后,普法战争就战败了. 德法欧洲争霸的转折点,基本跟其青壮年人口总数有关.
一 二战说明 德国处在适合服兵务的人口约为英法之和时,光靠英法两国之力已经无法跟打总体战了,甚至加上沙俄也很难.
一 二战,没有另一个人口超级大国 美国参加,英法外加俄难于战胜德国.
可惜俾斯麦下台之后,威廉二世没有俾斯麦的运筹帷幄的本事,死抱着奥匈不放,愣是把英国推到法俄一边;最后被推到了最孤立的国际地位下打仗
glcbzbs 发表于 2012-11-29 15:16
可惜俾斯麦下台之后,威廉二世没有俾斯麦的运筹帷幄的本事,死抱着奥匈不放,愣是把英国推到法俄一边;最后 ...
其实主张和奥匈联盟的就是俾斯麦,而且重奥轻俄也是俾斯麦政策的延续,没办法法国当时已经是德国的死敌了,俾斯麦担心的是法奥同盟。而且英国最后倒像法俄实在由于单凭法国和俄国已经没办法和德国取得均势了
EdmundBurke 发表于 2012-11-29 17:00
其实主张和奥匈联盟的就是俾斯麦,而且重奥轻俄也是俾斯麦政策的延续,没办法法国当时已经是德国的死敌了 ...
其实我觉得德国交好奥匈帝国的政策比较怪

传统上,自从拿破仑下台后,法奥关系一直很好,而德俄关系一直过得去,反之是奥俄关系长期不好,奥意关系也长期不好

为什么不和俄、意交好对付法俄,这样也容易拉拢英国支持

即使是英法奥对德俄意的一战格局,德国也能轻易秒了奥匈,在西线照样获得胜利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2-11-29 21:13
其实我觉得德国交好奥匈帝国的政策比较怪

传统上,自从拿破仑下台后,法奥关系一直很好,而德俄关系一 ...
其实文中已经有所涉及,统一以后的俾斯麦时期,德国的外交政策基本上是:尽量不得罪英国,只满足欧陆霸权,同时严防法国同其他欧陆强国联盟,当然除去意大利不算,法国要么选俄国,要么选奥匈。俄国同英国利益冲突大,奥匈和英国关系较好,俾斯麦如果只结交俄国不结交好奥匈,怕的就是英国,其实整个问题可以转化为为什么德国那个时候那么恐惧英国,这样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2-11-27 18:49
一战的格局本来就是和欧洲传统的外交关系相反的

英德、德俄、法奥长期保持友好关系
所谓的“传统”关系从来没有也不能成为资本主义“国际关系”的规范。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2-11-27 18:49
一战的格局本来就是和欧洲传统的外交关系相反的

英德、德俄、法奥长期保持友好关系
所谓的“传统”关系从来没有也不能成为资本主义“国际关系”的规范。

EdmundBurke 发表于 2012-11-29 22:01
其实文中已经有所涉及,统一以后的俾斯麦时期,德国的外交政策基本上是:尽量不得罪英国,只满足欧陆霸权 ...
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正常了,俾斯麦在位期间,英德关系很好,如果俾斯麦继续在位,就算和英国翻脸,他也会果断改变欧陆的盟友关系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2-11-30 09:32
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正常了,俾斯麦在位期间,英德关系很好,如果俾斯麦继续在位,就算和英国翻脸,他也会果 ...
第一,和英国是“必然”翻脸的,英国怎么可能容许欧洲大陆上出现一个挑战性的新强权?


第二,俾斯麦不是神仙,这种“调整”不是随心所欲就能进行或完成的。
mendota 发表于 2012-11-30 10:06
第一,和英国是“必然”翻脸的,英国怎么可能容许欧洲大陆上出现一个挑战性的新强权?
如果俾斯麦的政策延续下去的话,英德还真不太可能打起来,英国人怕的不是欧陆强国的陆军,而是欧陆强国的海军。到威廉二世大力发展海军之后,加上英德地理位置上相近的原因,英国才开始恐惧德国的。
EdmundBurke 发表于 2012-11-30 10:31
如果俾斯麦的政策延续下去的话,英德还真不太可能打起来,英国人怕的不是欧陆强国的陆军,而是欧陆强国的 ...
1、拿破仑发来贺电。

2、“大力发展海军”,以及搞殖民扩张,是威廉二世的个人主张呢?还是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
一 二战说明 德国处在适合服兵务的人口约为英法之和时,其经济 人口优势可以单挑整个欧洲大陆了。英不充许欧洲大陆被德国独霸,这是英德不可调和的矛盾。一 二战也说明,英国即使参加对德国作战,也难于战胜德国。
没有美国这个人口经济大国参加对德国作战,提供战争物资。一 二战德国战败的可能性很难定。拿破仑法国时期欧洲的命运由欧洲人决定不同了,欧洲的命运由大西洋对岸的美国决定。
mendota 发表于 2012-11-30 10:34
1、拿破仑发来贺电。

2、“大力发展海军”,以及搞殖民扩张,是威廉二世的个人主张呢?还是德国资本主 ...
你以为俾斯麦会蠢到统一欧陆,效仿拿破仑?拿破仑可是要进攻英伦,控制整个欧洲的。俾斯麦只希望在欧陆上保持主导地位即可。“大力发展海军”无论是谁的主张,对于当时的德国来说最后的结果都是同英国决裂
EdmundBurke 发表于 2012-11-30 11:05
你以为俾斯麦会蠢到统一欧陆,效仿拿破仑?拿破仑可是要进攻英伦,控制整个欧洲的。俾斯麦只希望在欧陆上 ...
1、早在拿破仑“发展海军”之前,更准确地说,早在法国革命期间,英国方面就在进行干涉了(见Owen Connelly:The Wars of French Revolution and Napoleon 1792-1815 pp.55)。

EdmundBurke 发表于 2012-11-30 11:05
你以为俾斯麦会蠢到统一欧陆,效仿拿破仑?拿破仑可是要进攻英伦,控制整个欧洲的。俾斯麦只希望在欧陆上 ...
换言之,只要欧洲大陆上出现了英国认为损害了其“利益”的东西,英国方面就会干涉,和是否“发展海军”没有必然关系。
EdmundBurke 发表于 2012-11-30 11:05
你以为俾斯麦会蠢到统一欧陆,效仿拿破仑?拿破仑可是要进攻英伦,控制整个欧洲的。俾斯麦只希望在欧陆上 ...
2、所以只要德国资本主义按照“规律”发展,就是National Liberal执政,和英国方面就“必然”发生冲突。
mendota 发表于 2012-11-30 11:11
换言之,只要欧洲大陆上出现了英国认为损害了其“利益”的东西,英国方面就会干涉,和是否“发展海军”没 ...
你不要告诉我,干涉和全面战争是同一回事
mendota 发表于 2012-11-30 11:13
2、所以只要德国资本主义按照“规律”发展,就是National Liberal执政,和英国方面就“必然”发生冲突。
说实话,我很想知道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是什么?你能给详细解释一下嘛,列宁那套帝国主义理论除外
EdmundBurke 发表于 2012-11-30 11:47
你不要告诉我,干涉和全面战争是同一回事
全面战争和干涉的区别在于动员的程度不同……
EdmundBurke 发表于 2012-11-30 11:50
说实话,我很想知道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是什么?你能给详细解释一下嘛,列宁那套帝国主义理论除外
很遗憾,不能除外,因为这是已经发生了的事实。

除了列宁之外,还有布哈林和希法亭等……
mendota 发表于 2012-11-30 11:55
很遗憾,不能除外,因为这是已经发生了的事实。

除了列宁之外,还有布哈林和希法亭等……
你的意思是不是英德冲突是必然的,但是发生像一战那样的大规模情况是偶然的?抑或是两者都是必然的?
EdmundBurke 发表于 2012-11-30 12:08
你的意思是不是英德冲突是必然的,但是发生像一战那样的大规模情况是偶然的?抑或是两者都是必然的?
这个问题第二国际1907年在斯图加特,1912年在巴塞尔已经回答你了。
mendota 发表于 2012-11-30 12:27
这个问题第二国际1907年在斯图加特,1912年在巴塞尔已经回答你了。
他们还预言过某某主义必然胜利呢!:D
EdmundBurke 发表于 2012-11-30 17:44
他们还预言过某某主义必然胜利呢!
对不起,你的这个无效。除非你能否认1914年8月发生了一场世界大战这个基本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