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暨中国曲艺(ZT整理)文声色并茂申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9:45:36
]]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14、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15、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16、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17、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18、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19、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21、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22、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23、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24、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25、绍剧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26、徽剧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期,系多声腔的剧种,主要声腔为拔子、吹腔、二黄,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庆寿,后演变为京剧。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27、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 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28、闽剧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兴起于明中叶,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只是规模较小。20世纪初爱京剧影响规模渐大,声腔基本完备,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和板歌五种。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29、莆仙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30、梨园戏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如《朱文走鬼》、“荆、刘、拜、杀”等。20世纪50年代后,又编演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剧目。
31、高甲戏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起源于清代中期,后吸收了梨园戏的表演因素及剧目,渐成规模。20世纪20年代又受到京剧的影响,渐渐成熟。它以丑角为主要行当,表演状如牵线傀儡,很有特色。剧目有《连升三级》、《金魁星》等。

32、赣剧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33、采茶戏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江西采茶戏分分东、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34、汉剧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35、湘剧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36、祁剧

祁剧,又称“祁阳戏”,流行于湖南祁阳、邵阳一带,源出明代弋阳腔,声腔以高腔为主,兼唱昆曲、弹腔。剧目有《目连传》、《精忠传》、《夫子戏》、《观音戏》等。

37、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长于扇子的毛巾的运用。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38、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39、潮剧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40、桂剧

桂剧,流行于广西东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区,明末清初时形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调。剧目有《抢伞》、《拾玉镯》、《柜中缘》等

41、彩调

彩调,原名“调子”或“采茶”,流行于广西地区。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955年定名为“彩调”。其表演自由活泼,富于生活气息。最为著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42、壮剧

壮剧,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前者源于当地的“板凳戏”,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后者源于“双簧戏”,主要剧目有《宝葫芦》。

43、川剧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等。
44、黔剧

黔剧,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剧种,由曲艺“文琴”发展而成,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剧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剧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组成,经丝弦腔为主。剧目有《牛皋扯旨》、《闯宫》等。

46、傣剧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剧目有《娥并与桑洛》等。

47、藏剧

藏剧,即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用藏语演唱。形成于十七世纪,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为表现内容。演员表演时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场,名为“顿”;第二部分为戏,称为“雄”;第三部分为结束时的祝福,称为“扎喜”。剧目以《文成公主》最为有名。

48、皮影戏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中国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发展成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
咸蛋喜欢看剧?
小百花越剧团新版《梁祝》剧照(组图)
]]
水剧,流行于各个论坛的灌水版面,形成于近年。由外来的各种图片、文字和表情三种部分组成,色狼、网虫为主。经典剧目有《我和尾猿的第一夜》、《委员的严正声明》等。
原帖由 鹰狼 于 2007-5-10 13:46 发表
水剧,流行于各个论坛的灌水版面,形成于近年。由外来的各种图片、文字和表情三种部分组成,色狼、网虫为主。经典剧目有《我和尾猿的第一夜》、《委员的严正声明》等。

;P ;P ;P








不错,顶顶........

哎,不对啊,是不是发错区了......
]]
原帖由 cjp324 于 2007-5-10 13:45 发表

呵呵,幽灵下手挺快哦。是的呀,稀饭~~

是啊.一看是你咸蛋老弟的贴,偶就进来了.:lol
]]
原帖由 cjp324 于 2007-5-10 13:54 发表


谢~不过我要发哪里呢?

没注意CD是否有艺术板块

难道说要丢茶馆去?


试发铃声
http://down.chinaopera.net/4dcb3bd1f4910d3c70ad91ec763b9bce/mms/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mp3

不要.就在水区好了.:handshake
[wma]http://down.chinaopera.net/4dcb3bd1f4910d3c70ad91ec763b9bce/mms/京剧铡美案.wav[/wma]

以下为电视剧包青天之铡美案剧情介绍
陈世美家境贫寒与妻子秦香莲恩爱和谐,十年苦读陈世美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仁宗招为驸马。秦香莲久无陈世美音讯,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并派香莲久无陈世美音讯,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并派韩琪半夜追杀。韩琪不忍下手只好自尽以求义,秦香莲反被误为凶手入狱。在陈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莲被发配边疆,半途祌官差奉命杀她,幸为展昭所救。  包拯欲治陈世美之罪却苦无实证。陈世美假意接秦香莲回驸马府,又以二子逼迫秦香莲在休书上盖印。展昭至陈世美家乡寻得人证祺家夫妇,半途上祺大娘死于杀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证物证,欲定驸马之罪,公主与太后皆赶至阻挡,但包拯终不让步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
原帖由 幽灵78111 于 2007-5-10 14:02 发表

不要.就在水区好了.:handshake


是的闹
水区也是宝地一块啊!
  越剧诞生于1906年,时称“小歌班”。其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艺术——落地唱书。艺人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曲调沿用唱书时的〔呤哦调〕,以人声帮腔,无丝弦伴奏,剧目多民间小戏,在浙东乡镇演出。

  1910年小歌班进入杭州,1917年到达上海,1920年起,演出用丝弦伴奏,因板胡定弦1—5两音,称〔正宫调〕。&nbsp20年代初,剧种被称为“绍兴文戏”。1923年7月,在嵊县施家岙开办了第一个女班。1925年坤伶施银花在琴师王春荣的合作下,产生了63定弦的〔四工调〕,成为绍兴文戏时期的主腔。30年代初,女班大批涌现。这时期,除男班、女班外,还有男女混合演出的形式。
  1938年名伶姚水娟吸收文化人参与对越剧的变革,称“改良文戏”。这时期,最有名的演员是被称为越剧四大名旦的“三花一娟”,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小生为竺素娥、屠杏花、李艳芳;青年演员如筱丹桂、马樟花、袁雪芬、尹桂芳、徐玉兰、范瑞娟、傅全香等,都已崭露头角。主要编剧有樊篱、闻钟、胡知非、陶贤、刘涛等。
   & nbsp1942年10月,袁雪芬吸收新文艺工作者参加,对越剧进行比较全面的改革,被称为“新越剧”。编导有于吟、韩义、蓝流、白涛、肖章、吕仲、南薇、徐进等。1944年9月起,尹桂芳、竺水招也在龙门大戏院进行改革。此后,上海的主要越剧团都走上改革之路。
    “新越剧”重要标志之一,是编演新剧目,使用完整的剧本,废除幕表制。内容大都是反封建、揭露社会黑暗和宣扬爱国思想。1946年5月,雪声剧团首次将鲁迅小说《祝福》改编为《祥林嫂》搬上戏曲舞台,标志着越剧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46年9月,周恩来副主席到上海,在看了雪声剧团演出后,指示地下党要做好戏曲界的工作。此后,地下党派了党员钱英郁、刘厚生、李之华及党的外围组织成员吴琛等,到越剧界担任编导。在1946年袁雪芬被流氓抛粪事件中,1947年越剧“十姐妹”联合义演《山河恋》及为筱丹桂申冤的斗争中,进步文艺界、新闻界都给予了支持。
    唱腔方面,越剧改革有重大的突破。“新越剧”在实践中扩大了表现内容,原来较明快、跳跃的主腔〔四工腔〕已不能适应。1943年11月袁雪芬演《香妃》时,1945年1月范瑞娟演《梁祝哀史》时,都在琴师周宝财的合作下,分别创造出柔美哀怨的〔尺调腔〕和〔弦下腔〕。后来这两种曲调皆成为越剧的主腔,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各自的流派唱腔。
    表演方面,一是向话剧、电影学习真实、细致地刻划人物性格、心理活动的表演方法;二是向昆曲、京剧学习优美的舞蹈身段和程式动作。演员们以新角色的创造为基点融合二者之长,逐渐形成独特的写意与写实结合的风格。
     舞台美术方面,采用立体布景、五彩灯光、音响和油彩化妆,服装式样结合剧情专门设计,色彩、质料柔和淡雅,成为剧种艺术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nbsp40年代的越剧改革,建立起正规的编、导、演、音、美高度综合的艺术机制。越剧观众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除原来的家庭妇女外,还吸引来大批工厂女工和女中学生。上海解放前夕,从事“新越剧”的几个主要剧团如“雪声”、“东山”、“玉兰”、“云华”、“少壮”,都受到中国共产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拥有大量观众。
  1949年上海解放,7月便举办了以越剧界人员为主的第一届地方戏剧研究班。1950年4月12日,成立了第一个国营剧团——华东越剧实验剧团。1951年国营的浙江越剧实验剧团建立。1955年3月24日,上海越剧院成立。
     党和政府重视民族戏曲,尤其是周恩来总理,对越剧艺术给予热情关怀。建国初,为扩大越剧的表演手段,适应时代的需要。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和浙江的越剧团进行了男女合演的实验,创作演出了《风雪摆渡》、《未婚妻》、《斗诗亭》、《争儿记》、《山花烂漫》、《十一郎》等剧。从50年代到60年代前期,创作出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艺术精品,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西厢记》、《红楼梦》。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批优秀剧目蜚声大江南北。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追鱼》、《碧玉簪》、《红楼梦》等被搬上银幕。从50年代初起,相继有一批越剧团从浙江、上海走向各地。到60年代初,越剧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nbsp1954年起,上海市戏曲学校开设了越剧班和越剧音乐班。1958年起,浙江艺术学校也开办了几届越剧班。1960 年上海越剧院开设了学馆和舞台美术班。上海市虹口、南市、静安等区,也办起了学馆或戏校。有计划地培养出一大批越剧专业人才。
   &nbsp1977 年1月起,一大批优秀传统剧目陆续恢复上演。上海越剧院还相继创作演出了新剧目《忠魂曲》、《三月春潮》、《鲁迅在广州》,塑造了现代史上历史伟人的形象。浙江的越剧团,创作演出了《五女拜寿》、《汉宫怨》、《胭脂》、《春江月》、《桐江雨》、《花烛泪》等一大批优秀剧目。南京市越剧团也创作演出了《莫愁女》、《报童之歌》等好戏。1978年,男女合演的《祥林嫂》被摄制成彩色宽银幕电影。《五女拜寿》、《莫愁女》、《春江月》、《桐江雨》、《花烛泪》等剧,相继被搬上了银幕。
    一些五六十年代已成名的演员如陆锦花、王文娟、张云霞、吕瑞英、金采风、毕春芳等,艺术上继续提高,风格更加鲜明,继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戚雅仙之后,形成新的流派唱腔。
   &nbsp80年代中期起,越剧界陆续试行了体制方面的改革。上海、浙江和江苏大力培养新一代青年演员。赵志刚、钱惠丽、方亚芬、陈颖、韩婷婷、单仰萍、章瑞虹、王志萍、茅威涛、董柯娣、何赛飞、方雪雯、陶琪等新秀,已蜚声海内外。
大面。亦称大花脸,多饰演奸臣和奸邪的员外、恶霸,多施白脸。
  如《仁义缘》中的赵德贵、《卖花三娘》中的曹超豹、《红鬃烈马》中的魏虎等;也有扮演耿直忠勇或性格粗犷的角色,如《秦香莲》和《追鱼》中的包公、《三看御妹》中的刘天化等,除包公勾脸外,其他角色一般不勾脸。越剧中该行当不发达,40年代改革后,常由老生兼饰,50年代起已经弱化,文化大革命后,无人后继,几近绝行。
四柱头

  一副戏班或一个剧团内,小生、花旦、老生、小丑四个行当的头肩演员,被称为"四柱头",相当于一座戏台的四根台柱子,说明她(他)们对戏班演出营业的重要性。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四柱头"成了越剧戏班演员组合的基本体制,这是对初期越剧"两小"(小旦、小丑)、"三小"(小旦、小生、小丑)体制的继承和发展。  


  六柱头

  戏班内小生、花旦、老生、小丑、老旦、大面(大花脸)六个行当的头肩演员,被称为"六柱头"。初期越剧不重视老旦和大面,有"老旦大花脸,吃饭拿铜钱"的说法。自1930年创办的高升舞台科班开始,六个行当各有冒尖人才出现。以30年代中期起,一些阵容齐全的大戏班(剧团),乃有"六柱头"的演员组合体制。这是"四柱头"体制的发展。

  肩与牌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越剧戏班、剧团对演员分工与地位之称谓。"肩"用于内部分工,"牌"用于对外宣传。"肩"原指肩挑份量之轻重,借以表示演员所能胜任之角色份量。某一行当中,能任最重要角色者为"头肩",次之为"二肩",余类推。越剧戏班中,小生、花旦演员最多,故而有"六肩小生"、"七肩旦"之类。派场师傅或导演分配角色,即以"肩"为根据,某角色由"头肩"担任,某角色由"四肩"担任,只须按例指派,不称名道姓。小生、花旦中,"三肩"一般较难胜任,也较有希望冒尖,因为若"头肩"因故不能演出,"二肩"戏份较重无法更换,往往才由"三肩"顶替"头肩"出演。"牌"指对外挂牌宣传的名位,不分行当,只取全班(团)中最有号召力的三个演员为头牌、二牌、三牌(偶而亦有挂四牌的)。如40年代初,上海丹桂剧团的挂牌次序曾为:头牌筱丹桂(花旦),二牌贾灵凤(丑),三牌张湘卿(小生)。建国后,剧团体制变化,肩、牌称谓随之淡化。

  并头肩

  指剧团内有两位声名、待遇相当的演员。如称两位头肩花旦为"并头肩",称两位二肩花旦为"并二肩"。其他行当也依次类推。

  畚斗与百搭

  畚斗专装琐屑微末,百搭能与各种牌组合成局,早期戏班中借喻杂学各个行当、并无专长,但缺少不得的一类演员。其特点是戏路开阔,摹仿与应变能力强,善于同各类演员合作。但二者又略有区别,畚斗一般只演配角或旗罗伞报人物,往往本工小丑;百搭则除演配角以外,有时亦能充任主角,不限于小丑。后来成名的某些演员,出科后大多做过百搭。如尹桂芳1933年随大华舞台戏班至宁波时,文武正反、男女老少,任何角色都演,至1934年才专工小生,擢升为台柱。

  派场师傅(箍桶师傅)

  早期越剧中分派演员、决定剧情场次的师傅。剧目上演之前,由其给演员讲述剧情梗概、分场次序和全剧角色,并按角色行当分派演员,具体交代各个角色的身份、年龄、服装、道具、如何上场、如何下场等,其职责类似于导演。演出过程中,派场师傅坐在上场门后侧,一面注视台上演出,一面督促下场戏的演员做好准备,叫"把场",其职责又近似舞台监督。由于派场师傅的作用犹如将一块块分散的木板箍成一个整体,因而被戏称为"箍桶师傅"。派场师傅适用于旧戏班演出幕表制"路头戏",自30年代后期起,越剧戏班逐渐改用编导制度,派场师傅也渐次完成其历史任务,改为专教老戏的师傅。

  马来、弯来

  越剧演路头戏时,后台师傅示意台上演员加快表演进度的暗语谓"马来",嘱台上演员放慢表演速度的暗语谓"弯来"。

  跳 槽

  演员为了自身的发展,通过离开原剧团到另一剧团,来提高自己的艺术地位和生活待遇,行内称之为"跳槽"。演员通过"跳槽",往往二肩成了头肩,三肩成了二肩,或者小剧团的二肩到大剧团去唱二肩,都不同程度地上了一个档次。

  敲壳子

  指40年代流行于上海越剧界的剧本编写的起始程序,又叫"敲提纲"。剧作者选择题材编成故事后,需与剧团剧务部一起敲定壳子,然后才能进入执笔阶段。敲壳子的含义有二:一是敲定情节与场景的壳子,二是敲定人物设计的壳子。情节、场景必须适合越剧观众的口味,如情节需哀艳,服装需华丽,场景需丰富,男女主角都能在最后一"送客"(谢幕)等。人物设计必须适合该团演员的实际,例如需尽量发挥头牌二牌的特长,六柱头都需有较重的戏,所有角色的戏份多少,一般按演员包银的大小分配。因而,敲壳子颇为费事,但至关重要。

  娘

  女子越剧戏班或剧团内由私人收授的艺徒,称自己的师傅为"娘"。"娘",嵊县方言,读若"泥央"去声,姑母和姨妈的通称,用在师徒关系上,含有亲近之意。但拜师同样有拜师仪式,或订"关书"合约,有的师傅还相当严厉,甚至将艺徒作为丫头使用。拜师以后,艺徒即随师傅取名,一般是在师傅艺名的基础上加个小或"筱"字,如尹桂芳艺徒中有筱桂芳、尹小芳。筱傅全香(薛莺)则是傅全香的高足。"娘"的称呼起于30年代后期,建国后逐渐消失。

  敲头场

  的笃班及绍兴文戏时期,开演前敲锣打鼓以招徕观众的一种形式,因当时多在乡村演出,非锣鼓不足以吸引看客。分文头场、武头场两种,的笃班时期多用前者,绍兴文戏时期多用后者。文头场用"绍敲",即用绍剧响器与绍剧锣鼓经,响器有鼓板、大鼓、大钹、大锣、小锣、水镲等,锣鼓经由〔三帽头〕、〔火炮〕、〔水底锣〕、〔吞头〕、〔阴锣〕等组成。武头场?quot;京敲",即用京剧响器与京剧锣鼓经,响器有鼓板、京鼓、京锣、大锣、小钹、小锣等,锣鼓经由〔急急风〕、〔走马锣鼓〕、〔冲头〕、〔抽头〕、〔小锤半〕、〔马腿〕、〔水底鱼〕、〔收头〕等组成。两种头场相比,后者更热烈火爆,故称前者为"文"、后者为"武"。由乡村进入城镇剧场后,敲锣打鼓显得噪声太大,乃改用京剧曲牌〔夜深沉〕代替"敲头场"。建国后,剧场艺术日益发展,"敲头场"遂告绝响。
 第二传统

  指1942年起,由袁雪芬打出"新越剧"旗帜并率先改革后,各越剧团竞相探索而逐步形成的越剧艺术新模式,有别于的笃班、绍兴文戏时期的原有传统。包括四个基本内容:

  一、把话剧、电影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和传统戏曲虚拟手法结合起来,使越剧走上写意与写实互相综合的表演路子;

  二、建立剧务部,由它组织编、导、演、音、美各部门的有机协作,使剧团成为既有各部门独立创造、又能互相融为一体的创作集体;

  三、废除角儿制,确立导演制,注重剧目的现实意义、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体现,追求舞台艺术的整体美,形成以导演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目标的艺术生产制度;四、学习昆曲身段,增强越剧表演动作的舞蹈性、规范性,从而形成越剧特有的优美细致而长于抒情的演出风格。这四方面的有效改革,促进了越剧艺术各部门的推陈出新。例如音乐唱腔方面,创造了〔尺调〕、〔弦下调〕,充实、完善了越剧音乐板腔体系,并基本废除京剧、绍剧的锣鼓经套路,借鉴话剧、电影的音乐处理,根据剧情气氛需要作曲配乐,增强了抒情性;化装方面,凡演新编剧目,则废除脸谱、水粉、包头、贴片,改用符合当时审美观念的话剧的油彩化装法,旦角发髻也从人物形象出发专门设计;服装在新编剧目中,废除不分朝代、不分地域、不分季节的类型化传统行头,根据人物需要分别设计,而且在样式、纹样、用料、色调上形成越剧服装轻柔淡雅的特有风采……上述种种改革,至建国前夕大体定型,使越剧在众多戏曲剧种中独树一帜,生机勃勃。建国后,越剧在人民政府支持、指导下,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至50年代中期全面成熟,进入佳构迭出、流布全国、享誉海外的鼎盛时代。越剧"第二传统"不仅改变了越剧自身形象,而且对整个民族戏曲的改革产生了影响。越剧界还把在40年代越剧改革时期编演的新戏,称为"越剧第二传统剧目"。

  班长制

  女子越剧戏班时的经营制度,从30年代初兴办科班后产生。班长有两种,一种是几人合股开办戏班(往往由科班开始),其中一人代表股东出任班长;另一种是个人或数人出资买下某副戏班,负责带班的即为班长。戏班营业过程中,内外事务均由班长做主,演职员无权过问,而演职员生老病死却与班长无关;每月演出总收入中扣除两天,全归班长所有,其余的再按班长好恶发放演职员工薪(工薪极低)。由于班长制带有明显的封建性,因而除经济剥削外,女演员人身安全也常缺乏保障。30年代后期女子戏班大量进入上海后,班长制很快为"老板制"所代替。

  老板制

   越剧戏院的经营制度。独资或合资的戏院,均有一人出任老板。戏院中一切开支和收益,都由老板掌握,演职人员也由老板出面聘用。演职员工薪由老板与受聘者个别商定,采取“包银制”和“合同制”,即无论营业好坏,演职员在合同期内每月都有固定收入,各人包银,相互保密。包银升降、人员组合、剧目选择、演出场次等,均由老板决定,演职员成了单纯的雇员,除按月领取包银外,别无任何权利。

  姐妹班

  "姐妹班制"的略称。越剧戏班、剧团时的经营制度,类似合作社,是一种自愿组合的共和制。有三种情况:最早是三四十年代每逢夏季营业清淡期间,剧团"歇夏"停止演出,积蓄较少的普通演职员为了维持生计,临时组成小班子演出,每天按商定比例分拆票价所得,名"姐妹班";其次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物价飞涨,时局动乱,多数剧场营业不佳,某些老板与演职员联合组班,共同维持演出,按约定比例分担盈亏,也称"姐妹班"。建国初期,在人民政府指导下,越剧界废除老板制,纷纷组成以主要演员为核心的民间职业剧团,仍沿用"姐妹班"的说法。但此时已具有较为完善的合作社性质,其最高权力机构为全体团员大会,凡重大问题,均须由它通过。负责处理团员大会决议以及日常事务的机构,是正副团长(常由主要演员担任)为核心的团务委员会。一般规模齐全的剧团,在团委会下专设总务部、剧务部、音乐组、厢房组(管理服装、道具)、演员组,分担各项工作;团委会之外,还有监察委员会负责监督。剧团人数,多者七八十人,少者三四十人不等。在这种姐妹班里,各人根据共同评定的贡献大小取得相应报酬,营业盈亏也按各人所得的比率分摊。比起建国前临时组合的姐妹班,固然有了很大进步,但演职员薪水差距仍较大,最高者可达二三千元,最低者却只有六七十元;同时,由于照顾主要演员的面子,用了一些冗员,无形中减少了全团经济收益;规章制度亦不健全,往往是主要演员说了算。因此,姐妹班制度并非完美无缺。
 长 脚

  戏曲广告传统形式之一。始于清末,女子绍兴文戏时期仍沿袭之,尤其是在浙江城乡演出时,此种流动广告更为有效,进入上海后,使用渐少。每日戏码确定之后,即由俗"长脚"(或称"长人")的前台雇工数人分头出发,肩扛一块长柄木牌,上书当日戏码及主要演员,边走边敲锣(或摇铃),口中大声吆喝,以广招徕。1938年初,姚水娟领衔的越升舞台在通商剧场演出时,"长脚"的口头广告词如下:"绍兴新到上海女子的笃班,准正月初一在通商剧场登台。几十名妙龄少女,串演生旦净丑。珠喉玉貌,色艺双全,崭崭崭!日场《仁义缘》,夜场《沉香扇》,悲欢离合,噱头噱脑。留票勿多,想买请早,快快快!"

  路头戏 术语,又名"幕表戏"。

  没有剧本和固定的唱词说白,仅有故事框架和分场提纲("幕表")。新戏演出前,由派场师傅说说故事梗概、人物名称和相互关系,重点场子则到台上走走地位。正式演出时,即按师傅规定的演出提纲,由演员即兴发挥,俗称"掼路头"。为了免于演员上台难以措词,科班习艺时常由师傅传授一些"赋子"(见另条)。同时,凡路头戏,剧情中往往有"路头"可循,如"行路"、"宿店"、"花园"、"抢亲"、"公堂"、"探监"等都是惯用的场景,演员可按所学赋子及演出经验,移花接木、临时凑合。这种演出方式始行于辛亥革命后上海和苏南一带的文明戏和草台班京剧,早期越剧沿用这一方式,至40年代后逐渐减少。

  春 色

  表演术语,指面部表情。

  吃螺蛳

  指演员在台上念台词时,打格愣,不顺畅。

  京敲、绍敲 音乐术语

  指烘托舞台气氛的两种锣鼓套路。"京敲"打京剧锣鼓点,用京剧响器;"绍敲"打绍剧锣鼓点,用绍剧响器。这是早期越剧因自身表现手段贫乏而借搬其他剧种手段的做法,从而成为越剧锣鼓的两种路子。有的戏沿用"绍敲"路子,如《二堂放子》;有的戏沿用"京敲"路子,如《秦香莲》;而有的戏则根据需要,兼用两种路子,如《碧玉簪》。两相比较,用"京敲"的机会远远多于前者。40年代后,越剧经过改革,艺术渐趋成熟,锣鼓的使用服从于丝弦伴奏音乐,京、绍两路遂不明显,只是演传统老戏时,仍用京、绍套路,但区分已不太严格。

  赋 子 术语

  早期越剧中的一些稍加变动即可灵活运用于任何剧目的唱词套路。由于它们都是某一特定场景或物象的一般描述,长于铺叙,相当于古诗中赋、比、兴的"赋",故称"赋子"。如"街坊赋子"、"茶坊赋子"、"厅堂赋子"、"寿堂赋子"、"佛堂赋子"、"春景赋子"、"夜景赋子"、"花园赋子"、"大话赋子"等。根据演出需要,演员发挥应变能力,可唱二三十句,也可仅唱其中四至六句,比较灵活。"赋子"原出于传书唱本和佛教故事"宣卷",越剧的前身落地唱书中即有广泛运用,后在舞台演出的"路头戏"中,更是师徒同行代代相传。某些优秀艺人由于才思敏捷和经验丰富,能将"赋子"用得十分妥贴而生动别致,但在多数情况下,一般艺人生搬硬套,显得繁琐呆板,甚至会张冠李戴,闹出许多笑话。

  肉 子 术语。

  指一些多次运用的"赋子",演变成为某些剧目中为观众普遍欢迎的、相对固定的唱词或道白,紧扣剧情和人物心理,有血有肉,已不同于"赋子"的泛泛描述,故称"肉子"。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剧中的"十八相送"和"楼台会",经过几代艺人的反复演出,唱词道白都已相对固定,缺少了它们,《梁祝》就不复存在。将它们搬用到别的戏里就不适用,因而这些唱词道白就成了《梁祝》的"肉子","十八相送"和"楼台会"也成了《梁祝》中的"肉子戏",演出《梁祝》,其余场次尽可"掼路头",而这两段戏却只能按"肉子戏"演出,否则便会招人嘲骂。越剧科班授徒传艺,除了教会一些一般"赋子"以外,还要教会徒弟几出"肉子戏",以便艺徒掌握扮演人物的基本技能。

  封箱、歇夏

  越剧进入上海后,班社、剧团于春节前有7至10天停演,让演职人员回家准备过年,称谓"封箱"。剧团为避炎夏酷暑,经常于盛夏季节(每年的七八月间)停演半个月至一个月,叫做"歇夏"。但歇夏期间,有些剧团的中下层演职人员,为了挣钱,仍有组织营业演出的。这对演二肩的青年演员,也提供了扮演主角的舞台实践机会,扩大了他们在观众中的影响,有的因此而跳槽,后来成为头肩演员。

  过房娘

  指与越剧界关系特殊的某种妇女。"过房娘"即"干娘"。三四十年代,越剧演员"拜过房娘"乃是一种风气,当时曾有:"跑跑龙套,过房娘不可不拜,做做娘姨(女佣),过房囡不可不收"的说法,可见风气之盛。凡"过房娘",必是越剧迷,各阶层的妇女均有,真心爱护越剧的亦大有人在,对越剧产生不良影响的,乃是某些有闲、有钱而心地狭窄的太太、姨太太,如电影《舞台姐妹》中的"沈家姆妈",便是此类人物的艺术典型。她们所收的过房囡,往往是剧团的台柱演员;她们一旦当上"过房娘",便将干女儿视作私产,为其出钱、出话、出心计,必欲使剧团纳入自己的掌握之中,剧团大小事件,非经其点头或默认,便无法进行,因而,成为主宰剧团命运的特殊人物,亦成为越剧改革的巨大阻力。过房娘现象乃是畸形发展的越迷现象,集中代表落后观众的势力。越剧界有识之士对此早有警觉,对过房娘的无理纠缠常有抵制行为,有的演员则坚持不认过房娘。"拜过房娘"风气,建国后不再流行,然至90年代又有复燃之势。

  剧务部

  剧团工作部门之一,统管编剧、导演、技导、作曲、设计、舞台监督、剧务、宣传、广告及编写演出说明书等多项工作。其中单是"设计"一项,就包括布景、服装、化装、道具、灯光、效果等有关设计制作及舞台装置,因此,剧团凡与演出有关的事务,都由它来牵头落实(在"姐妹班"中,甚至还过问人事与财务)。剧务部通常由下列成员组成:编剧二三人,导演二三人,技导或老戏师傅一人,音乐作曲一人,舞美设计一人,舞台监督一人,宣传人员(俗称"报告小姐")一人,文书一人。以上成员往往身兼数职,分工不分家,主要演员按例参与其事。剧务部由公推的正副主任负责,可独立选择或创作上演剧目,不再受戏院老板干预,但剧务部又须保证剧目的卖座率,使老板有利可图。因而,剧务部除努力编排新戏、积极搞好宣传之外,还必须在剧场演出时,一边做好舞台监督,一边轮流深入观众,收集反映和意见,以便及时改进工作。40年代,参加剧务部的新文艺工作者大多是20几岁的年轻人,越剧正是借助于这些年轻人,引进现代剧场综合艺术、首创戏曲剧团编导制度、带动各艺术部门革新创造,从而使越剧呈现出领先于当时所有兄弟剧种的舞台艺术新面貌。建国初废"老板制"后,剧务部更是如虎添翼,为越剧事业在建国后的大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习俗

  女子越剧戏班时期,存有不少从男班继承的封建迷信习俗,来沪后仍有所沿袭,直至1938年,才被一一废除,现略记如下:

  拔台基

  戏班拔台基(换台口),常走水路乘船而行的"水路班",当时,按惯例必须乘坐两条船,前面一条叫"天牌",乘坐男人,后面一条叫"地牌",乘坐女人。拔台基不用交通工具而步行者,走在前面的,必须是扮演男性的演员,扮演女性的演员及其他女性,只能跟随其后。拔台基放置唐明皇的神像,规定也很严格,只能倒插在男"大衣箱"或"龙箱"内,据说唐明皇贪玩,正插容易使他溜走,戏班得不到保佑,倒插可以使他晕头转向,溜不出去。戏班每到一个新台基,也得先开大衣箱,请出唐明皇像,让全团人员恭恭敬敬地祭拜一番,而后才能各行其是。演员登台演出前,也得面对唐明皇像祈祷,保佑自己演出顺利,使其演出能够受到观众欢迎,然后才能坐在一旁默戏,进入角色。拔台基旅途中,忌讳甚多,看见水中的鱼儿,不准"鱼在游",怕使戏班游来游去,台基做不长;看见路旁的花,不能摘,意思是女演员本身就象花,一折断就枯萎了。戏班每到一个台基,先要拜当地神道(土地菩萨、山神菩萨等)。借住在当地人的家里,还要祭拜"家神"。默祷内容大致是:我们出门人可怜,要借住宝地,请保佑我消灾除病,唱戏走红。若有某个演员死在台基,则要在此设立牌位,此后,到此演出的戏班子,都要祭拜,默祷内容大致是:我们犹如你的同胞手足、子孙后代,与你一样苦命在外,你吃得着,管得着,保佑我们演出平安。

  坐衣箱

  大衣箱(戏装箱)男女分开,扮男角的演员可以随意坐在上面,而女角演员及其他女性,只能坐放置女角戏服的大衣箱。装有帝王将相盔帽、袍服的大衣箱,俗称"龙箱",任何女性,包括扮演男角的女演员,均不得坐在上面。"大衣桌",为演员着装的工作台,因上面放着唐明皇的木雕神像,女角演员绝对不能往上面坐。

  化 装

  小丑在化装间里具有特殊地位,开锣前只有小丑在鼻子上涂了白粉,其他行当的演员才能开始化装。原因是相传当年唐明皇曾扮过小丑,因而梨园行内通行以小丑为"帝王之尊"的象征,但小丑的特殊地位,仅仅表现在化装上,其他仍以肩、牌、柱头等来衡量各人在班子里的地位,小丑并非处处"至尊"。着装戴盔帽时,帽翅不能左右换错位置,不能一高一低,一只向上,一只向下,否则就叫"白虎"(不吉利的意思)。穿行头(戏衣)一定要先穿右手,再穿左手;右肩的纽带由大衣师傅系,腰间、腋下的自己系。官袍角带的插头必须在右边,插鞘必须在左边,不能搞错,否则上台演出不顺利,说台词会"吃螺蛳"。戴上盔帽(王冠、相貂、小生巾等),即使份量重,也不能说"重",即使扎得紧了,也不能说"紧",否则不吉利(这是进科班后定下的规矩,说不出道理)。

  祭 台

  每到一新台基,须举行"祭台祛邪"仪式。头场、二场闹台以后,正式祭台:用"黄巢造反八百里"的典故,由老生扮黄巢,红脸,执大刀,从上场门至台口,预先放好七块合扑的瓦片,锣鼓声中,黄巢出场,一步一步共七步,把瓦片全部踏碎,然后舞动大刀。舞毕,放下大刀,到上、下场门之间一张桌子的围帔下捉出一只雄鸡,绕场至台中央,右手抓鸡头,左手抓鸡脚,到台右角顺转几圈,台左角倒转几圈,再至台中央,一把拧下鸡头,扔到台下,先将鸡血在台柱上大书"刀"字,再将鸡血遍洒在台板上,这叫扫台。(1938年4月1日,大来剧场刚由湖社改建而成,到此演出的四季春班按例祭台,黄巢一角由钱妙花扮演)。到新台基演出还有另一种祭台仪式,叫做"五场头"。程序如下:头场闹台,由乐队敲打"文头场"锣鼓;二场闹台,由乐队用两支唢呐参合锣鼓吹〔望妆台〕曲牌;三场"三仙请寿",唢呐吹"三扎"(〔浪淘沙〕、〔清江引〕、〔古美酒〕的合称),读寿词为:"寿桌团团转(大面),鲜花朵朵开(小丑),寿山比福海(老生),福寿万万年(三人齐)?quot;;四场由老生戴白脸(面具)跳加官;五场由小丑"跳财神"。"跳加官"一般由老生扮演,戴白色脸谱的面具,穿红色加官蟒袍,戴官纱帽,左手抱朝笏,右手拿三四条卷着的红布,上用黄色或白色颜料写着"一品当朝"、"指日高升"、"富贵长春"等吉利话。随着锣鼓节奏,演员灵活运用夸张性舞蹈身段,逐一展示红布条,并用亮相动作装出看布条的样子,仰天大笑,借以向观众表示祝贺与欢迎。"跳财神"由小丑扮演,前台老板候在台口准备"接元宝"。"财神"穿绿色半帔,戴赭色带绿的面具,锣鼓用小敲打,节奏轻松;"财神"手捧元宝,舞到台口,象要抛下,却又调皮地跑开,如是几次,做出种种令人开心的假动作,最后一次才真的把元宝抛下,前台老板赶紧用长衫下摆兜。烁卟闪业乇嫉秸史考洌硎静圃蠢戳恕S惺保?quot;跳加官"后,还演"掘藏"(嵊县方言,意为从地下意外地掘到宝物),演的是一户员外人家,老生饰员外,老旦饰夫人,小生、花旦饰儿子、媳妇(或儿子、女儿),还有两个家丁,正值小生、花旦向员外祝寿时,值台佬(检场人员)在上场门放一把焰火,员外即说:"外面红光闪闪,必有好事天降,何不出门一看?"全家作出门观看状。发现一处似有异样,乃命家丁用锄头掘地,居然掘出元宝,员外说:"天赐财宝,合家之喜,拜谢天地!"大家在鼓乐声中一同膜拜致礼,齐下。以上仪式完成后,正式开演。开头总是一出武戏,如《盗仙草》之类的,然后才是大戏。在演出过程中如有阔佬、大亨来到戏院,前台即通知后台,于是正戏立即停止,再演一次"跳加官"或"跳财神"(据来者身份而定),阔佬大亨照规矩要给"红包"(赏金)。一夜之间,阔佬来一个跳一次,有时会多达十余次,演堂会戏甚至有多至数十次的,戏班所得奖金固然可观,却苦了一般想看戏的观众。戏班把所得赏金,分成十股"平分",按例:班长一股,唐明皇香烛费一股,公用行头一股,班长独得十分之三。祭台、扫地及跳加官等祛邪迎吉等仪式,各戏班不尽相同,叫做"十班九勿同,同同是烂虫"("烂虫",嵊县俚语,即"不中用的人")。

  忌 讳

  演员不能吃螺蛳,否则台上也会"吃螺蛳"(指念台词打格愣)。演员的鼻子不能让别人捏,免得演戏"捏鼻头"(嵊县方言,指避免闻臭气的动作,喻演砸了招人嘲骂的意思)。自30年代起,因女子科班的武功师傅大都出身于京剧,故京剧戏班禁忌亦大多传入女子越剧,如开戏前,旦角不许上舞台,不许擅动神佛角色所用的道具,戴上面具不许对镜说话,班内禁言梦、禁言伞(谐音"散")、禁抱膝(谐音"息")等。但各戏班宽严不一,有的只是说说而已,不如京剧班通行。
越剧发展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自全面艺术改革以来,不断繁衍出众多的艺术流派,它们犹如一朵朵绚丽夺目的奇葩,争奇斗艳,各具独特的色和香,装点着越苑的满园春色,使人们为之倾倒,为之陶醉,人们喜爱越剧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越剧拥有一批独树一帜的流派、专业和业余的演出经常有流派演唱会,观众中有许多人是某派迷,对某一流派格外喜爱,直到入迷的程度,这说明流派具有不同寻常的艺术魅力,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流派是一个剧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流派的繁盛是剧种成熟和兴旺的标记。流派的形成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丰厚的积累,包括对名师的承传、扎实的基本功、广博的吸收和长期的艺术实践;二是独创的风格,在继承、借鉴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爱好、经常演出的剧目和角色,对传统的规范有所突破,创造出一种不同的、独特的风格;三是广为流传、流行,需要观众的认同,需要一批追随者的学习、仿效。流有流动的含义,包括在广阔的空间中流行和长时间的流传,派则是个群体的概念,有一群人学习、传承才能成派。
越剧流派包括剧目、唱、念、做等各种艺术因素,集中体现在所塑造的典型艺术形象中,其中,唱腔所具有的独创性最强,特点最突出,影响也最大,因此人们称之为流派唱腔,越剧的流派唱腔由曲调和唱法两大部分组成,在曲调的组织上,各派通过旋律、节奏以及板眼的变化形成各自的基本风格,在演唱方法上则通过发声、音色以及润腔装饰的变化形成不同的韵味美。


  越剧流派的魅力在于艺术上的独创性和鲜明的个性,由于各艺术家的师承、条件、特长、情趣不同,即使同一个行当,演同一个剧目中的同一个人物,唱同一段唱腔,不同流派的艺术家也各有独创,使艺术形象呈现出不同的风貌,艺术处理各有特色。
 袁雪芬与傅全香在同一天进同一个科班,向同一个师傅学戏,都是旦角,但两人的嗓音不同,戏路不同。袁雪芬主要演青衣、闺门旦,傅全香主要是花旦。承传的来源不同,袁雪芬主要是受王杏花的影响,傅全香主要是受施银花的影响,以后形成各自不同的风格。她们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塑造的祝英台形象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特色。袁派注重追求内在的美和性格的纯真,寓热情于含蓄之中,傅派则比较明朗活泼,表达感情的方式,尤其是唱腔有较大的起伏跌宕。


  尹桂芳和徐玉兰都演出《红楼梦》,都在戏中饰演贾宝玉。以《宝玉哭灵》这段唱为例,尹派深沉隽永,旋律多在中音区迂回。如泣如诉,有时旋律骤然上跳,如异峰突起,使人有九转回肠之感。徐派则高亢响亮,犹如满腔悲愤之情喷涌而出,唱腔旋律起伏很大,唱法上柔中寓刚,悲中含愤,吐字发声别具一格。正是由于两种流派各有独创性,艺术形象才各有生命。
流派不是僵死的,它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的流动、不断的发展,这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每个流派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剧目中有不同的特色,每个真正的艺术家都不会满足于一时的成就,不会因为自己的流派得到公认而放弃艺术上的新的追求。如袁派在四十年代多悲腔,著名的三哭,即香妃哭头、梁祝哭灵、一缕麻哭夫就是其代表作,解放后在《相思树》、《西厢记》、《双烈记》、《祥林嫂》中则有新的创造;二是流派在发展中,会衍化出新的流派,如戚派、吕派、金派、张派都是从袁派中衍化出来的,它们又各具特点,这样生生不息,才有活力。








卡通小MM```
实在是辛苦了,不忍
原帖由 DARK★KING 于 2007-5-10 14:32 发表
实在是辛苦了,不忍

不忍什么啊?DK?
不忍看了

因为看不懂:D
原帖由 DARK★KING 于 2007-5-10 15:19 发表
不忍看了

因为看不懂:D

那你就看图
顶起下```
原帖由 濯瀴 于 2007-5-10 15:52 发表
顶起下```

谢顶``;P :P
我最喜欢看越剧了:D
]]
楼上的~顶了!!!
顶到有水猪进来给意见
水猪都上哪儿了?
给偶点意见偶还进步哦:)
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形成与传播: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名月官)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扬州画舫录》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庆。"刊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杨懋建《梦华琐簿》也说:"而三庆又在四喜之先,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万寿入都祝匣时,称'三庆徽',是为徽班鼻祖。"伍子舒在《随园诗话》批注中则更具体指出是"闽浙总督伍纳拉命浙江盐商偕安庆徽人都祝厘"。随后还有不少徽班陆续进京。著名的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虽然和春成立于嘉庆八年(1803),迟于三庆十三年,但后世仍并称之为"四大徽班进京"。




乾隆、嘉庆年间,北京文物荟萃,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各剧种艺人麇集。北京舞台昆腔、京腔、秦腔三足鼎立、相互对峙。徽班到京,首先致力于"合京秦二腔"。当时秦腔、京腔基本上同台演出,"京秦不分"(《扬州画舫录》),徽班发扬其博采众长的传统,广泛吸收秦腔(包括部分京腔)的剧目和表演方法,同时继承了众多的昆腔剧目(还排演了昆腔大戏《桃花扇》)及其舞台艺术体制,因而在艺术上得到迅速提高。




徽班本身的艺术特色,是它能够在争衡中取胜的主要原因。在声腔方面,除了所唱二黄调以新声夺人而外,它"联络五方之音,合为一致"(《日下看花记》);在剧目方面,题材广阔,形式多样;在表演方面,纯朴真切,行当齐全文武兼重,因此适合广大观众的欣赏要求。




在演出安排上,据《梦华琐簿》载,四大徽班"各擅胜场"。三庆以"轴子"取胜(连日接演新戏),四喜以"曲子"取胜(善唱昆曲),和春以"把子"取胜(善演武戏),春台以"孩子"取胜(以童伶为号召)。在艺术和经营上备有侧重点,能够发挥专长,取得较快进展。至道光后期,徽班已在北京占据优势。《梦华琐簿》说:"今乐部皖人最多,吴人亚之,蜀人绝无知名者矣。"又说:"戏庄演剧必徽班。戏园之大者,如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园,亦必以徽班为主。"徽班成长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它向京剧擅变的过程。这一嬗变的完成,主要标志为徽汉合流和皮黄交融,形成了以西皮、二黄两种腔调为主的板腔体唱腔音乐体系,使唱念做打表演体系逐步完善。最早随同徽班进京的汉调演员是米应先(又名米喜子),湖北崇阳人(一说安徽人),生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约于嘉庆年间加入春台徽班进京演唱,演正生,擅红生戏,声望极隆(见《梦华琐簿》及李登齐《常谈丛录》)。被视为著名汉调演员余三胜的先驱(当时曲艺唱词有"亚赛当年米应先"之句)。道光年间(1821-1849),汉调演员至京加入徽班演唱的逐渐增多,著名的有王洪贵、李六。粟海庵居士《燕台鸿爪集》(约作于道光十二年以前)说:"京师尚楚调。乐工中如王洪贵、李六善为新声称于时。"楚调即汉调,也就是西皮调。可见当时北京已流行西皮调,王洪贵、李六"善为新声",又推动了西皮调的革新发展。在徽、汉演员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实现了西皮与二黄两种腔调的交融。开始不同的剧目,根据不同的来源,分别唱西皮或二黄;后来,有些戏就兼唱西皮和二黄,甚至在同一唱段中先唱二黄,后转西皮,并能相互协调,浑然一体。《罗成叫关》(源出徽调《淤泥河》)就是一个例子。声韵方面,形成"中州韵、湖广音"的格律,字声间杂京音、鄂音,兼用北京、湖北两种四声调值,分别尖团字音,按照"十三辙"押韵。二黄的伴奏乐器,几经反复,终于在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废笛,而与西皮统一使用胡琴(定弦不同),但唱吹腔时仍按徽班传统用笛伴奏。




道光末年,西皮戏大量涌现,徽班中皮黄并奏习以为常。据刊于道光二十五年的杨静亭《都门纪略》载,三庆班程长庚、四喜班张二奎、春台班余三胜和李六、和春班王洪贵等常演的剧目,如《文昭关》、《捉放曹》、《定军山》、《击鼓骂曹》、《扫雪打碗》等,与嗣后京剧舞台常见的传统剧目已大体相同,徽班向京剧的擅变到此已基本完成(虽然当时还不称京剧)。另一种说法,认为谭鑫培成名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京剧才算形成。理由是到那时皮黄戏从音乐、表演,到唱念的字音、声韵,才具备了严格的规范;而在此以前,即程长庚时代,仍属徽调范畴。




同治六年(1867),京剧传到上海。新建的满庭芳戏园从天津约来京班,受到观众欢迎。同年,丹桂茶园通过北京的三庆班,又约来大批著名京剧演员,其中有老生夏奎章(夏月润之父)、熊金桂(熊文通之父),花旦冯三喜(冯子和之父)等。他们都在上海落户,成为以上海为中心的南派京剧世家。嗣后,更多的京角陆续南下,知名的有周春奎、孙菊仙、杨月楼、孙春恒、黄月山、李春来、刘永春以及梆子花旦田际云(想九霄)等,从而使上海成为与北京并立的另一个京剧中心。




在这之前,约在咸丰初年,上海已有昆班和徽班演出。京剧进上海后,也出现了京徽同台、京昆同台以及京梆(梆子)同台的局面。这对南方京剧特点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徽班杰出演员王鸿寿(三麻子)到沪后,经常参加京班演出,并把一些徽调剧目如《徐策跑城》、《扫松下书》、《雪拥蓝关》等带进了京班,把徽调的主要腔调之一"高拨子"纳入到京剧音乐里,还把徽班的某些红生戏及其表演方法吸收到京剧中。这对扩大京剧上演剧目和丰富舞台艺术起了一定作用。此外,梆子艺人田际云在上海的艺术活动,对南派京剧的发展也有所影响。他的"灯彩戏"《斗牛宫》等,实为后来"机关布景连台本戏"的滥筋。从光绪五年(1879)起,谭鑫培六次到沪,后来梅兰芳等名演员也经常到沪演出,促进了北派、南派京剧交流,加速了京剧艺术的发展。




京剧在进入上海之前,即咸丰十年(1860)之后,随商旅往来及戏班的流动演出,很快传播到全国各地。如天津及其周围的河北一带为京剧最早的传播地区之一。道光末年,余三胜即在天津活动(他和他父亲死后都葬在天津);丑角演员刘赶三先在天津的票房活动,后来才到北京"下海"。老生演员孙菊仙也曾经是夭津的票友。山东是徽班进出北京的必经之地,山东帮商人又是北京经济活动的重要力量,因而山东很早就有京剧演出。曲阜孔府早在乾隆时就有安徽艺人入府演戏。京剧的较早流布地区还有安徽、湖北和东北三省。至20世纪初,南至闽、粤,东至浙江,北至黑龙江,西至云南,都有京剧活动。抗日战争期间,京剧在四川、陕西、贵州、广西等地也有了较大发展。




1919年,梅兰芳率剧团赴日本演出,京剧艺术首次向海外传播;1924年,他再度率剧团到日本演出,1930年,梅又率由二十人组成的剧组到美国访问演出,取得很大成功。1934年,他应邀去欧洲访问,在苏联演出,受到欧洲戏剧界的重视。此后,世界各地把京剧看成中国的演剧学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