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的卧龙--走进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0:19:01
 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30多年来接连上了三个台阶:一是通过对高空高速飞机的研究设计,培养了一支高科技队伍,积累了设计经验;二是通过参照设计,研制出我国第一架具有知识产权的轻型全天候歼击机,具备了研制第二代歼击机的能力;三是通过承担具有现代高新技术的国家重点型号飞机,具备了研制第三代歼击机的能力,成为祖国大西南新崛起的歼击机研究基地。今天,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已经将研制目标扩展至无人机、空天技术及高科技民品等新领域,正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

  祖国的大西南,历来是 藏龙卧虎之地,成都著名的武侯祠至今还在向游人诉说着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卧龙诸葛亮辅佐他三分天下的故事。今天,在与武侯祠相毗邻的府南河畔又腾起一条"卧龙",它就是我国大西南的歼击机研究基地--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前不久,我们专程来到研究所对所长兼党委书记李文正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同时也见到了以总设计师、副所长杨伟为代表的一批年轻科技骨干。

   本文根据我们与李文正所长的谈话内容和一些见闻整理而成,从中读者可对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发展和能力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夯实基础  蓄势待发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是根据国家军机发展的需要,从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分离而成的,建所之初全所只有几百人。

  建所后接受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研制一架高空高速歼击机。该项目从1970年开始论证,后来由于受某些环境影响,指标变动很大。1975年正式立项时战技指标已更改了6次,几乎是一年一变。在五上五下的激烈变动中,研究所的科技人员艰难地从方案论证、详细初步设计、冻结技术状态,一直干到准备发生产图。但是,由于当时没有合适的动力,没有能适合高空高速、耐高温的主体材料,该型号无法投入生产,不得不转为课题研究。尽管如此,这项工作对研究所的发展,以及后来对国家重点型号的研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用李文正所长的话说:"研究所实实在在地走完了型号的方案论证、总体方案设计、打样,直至冻结技术状态等设计工作过程,不仅锻炼了队伍,积累了大量的设计经验,而且带动了一批包括新气动布局、系统、电子设备、成品附件等预研项目。虽然该型号没有最后投产,但这些代表当时最高技术水平的研究成果,为以后的歼 -7 Ⅲ、歼-8Ⅱ、歼教-7等许多机种的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走自己的路 闯出第二代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中国空军需要大量补充和改进轻型歼击机,国家正式批准对歼-7飞机进行大改,研制一种全天候的能昼夜作战的轻型歼击机,并集中了我国主要的歼击机研究所和制造厂进行会战。后来由于体制与任务的变化,设计任务落在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一家,改型定名为歼-7Ⅲ飞机(歼-7C)。

   为了尽快交付部队,把改型的风险降至最低,有人提出按照原苏联米格-21MФ 飞机进行"测绘仿制"。如果按这种思路展开设计,风险和难度都很低,但搞出来的飞机完全是苏联飞机的"克隆",对我国以后自己研制歼击机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和提高。因此,经过认真地思考和研究,研究所决定将"测绘仿制"改为"参照设计",这一决定在当时风险很大。

  所谓"测绘仿制"就是"照葫芦画瓢",照搬照抄。而"参照设计"则是以米格-21MФ为参照,按照自行设计的思路、程序和规范走完一个自行设计的全过程,包括总体设计、气动参数的确定等,在指导思想上与前者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为此,研究所进行了全套风洞试验,并依据自己的试验结果,确定气动导数,进行飞机性能和操稳品质计算、分析和评定。飞机系统和配套成品利用当时国内的新技术也进行了全新设计,最后得到了一个完全有着自主知识产权的飞机。

   "参照设计"不仅技术难度大,风险也大,因此,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很大。有些人不相信一个年轻的研究所能独立完成这么复杂的自行设计的任务,对研制的进展持怀疑和观望的态度。然而,经过艰苦地奋战研究所成功了,1984年歼-7 Ⅲ型飞机首飞成功,成为中国第一架自行研制的轻型全天候歼击机,装备部队后深受部队的欢迎,成为中国空军主力机种之一。而与米格-21MФ相比, 歼-7 Ⅲ型飞机有着脱胎换骨的变化。

   李文正所长说:"通过歼-7 Ⅲ型飞机的研制,我们建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基础设施,培养了一支过硬的技术队伍,各专业配置也日趋成熟,具备了设计第二代歼击机的能力。"

   当罗马尼亚想要改进米格-21MФ的气动力与外挂时,寻找伙伴已非常困难,包括俄罗斯,而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却拥有最全面、最新的资料,包括颤振特性、载荷谱等等。最终,罗马尼亚依靠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技术将他们的米格-21MФ飞机进行了成功的改装。

  正是因为研究所掌握了歼-7Ⅲ型飞机的完整资料,为该机进一步改进改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通过换装发动机,对航空电子系统升级等一系列的改进改型,飞机的作战效能大大提高,并被定名为歼-7D型飞机。在建国50周年庆典上,歼-7C和歼-7D飞机编队飞行,威武地飞过了天安门。

  以我为主  鏖战第三代
   80年代初,我国歼击机的研制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一些国家的第三代歼击机已经开始服役,有的也在研制之中,而我国空军的主力机种还是第二代。要迅速赶上世界航空先进水平,必须研制我国自己的新型歼击机。 80年代中,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承担了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当时,国家之所以把这个任务交给研究所,是因为该所在70年代预研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新型歼击机的气动布局有着比较深刻的研究和扎实的基础。

   新型歼击机研制是我国航空工业打基础,上水平的重要项目,研制之初提出了三个目标:一是研制出一种满足战技要求的新型歼击机,二是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技术的跨世纪的航空科技队伍,三是建立一个具有研制先进歼击机能力的航空科研基地。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研究所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我为主,自行研制,充分利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积极引进关键技术"的研制方针,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立足自力更生,自主攻关。事实证明,这一指导思想是十分正确的。研究所通过对外合作,学到了许多先进理念和技术,有的思想在国内教科书中也未曾见过,如航电系统设计中"自顶向下设计,自下而上综合"内涵十分深刻,做起来非常困难,而一旦掌握了,对我国传统航电设计就是一场革命。现在,研究所不仅熟练地掌握了这些思想和设计方法,并且,已经推广运用到国内其他型号设计之中。

   在新型飞机研制中,许多新技术都是国内没有基础、缺乏资料的第一次。例如:全数字式的飞控技术完全改变了传统的由摇臂、拉杆组成的复杂的机械机构,实施起来难度非常大,特别是控制律更是核心中的核心,成败的关键,稍有偏差,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当时有一位外国专家断言:中国科技人员不可能过"电传操纵"这一关,"控制律"将是中国新型歼击机研制无法逾越的拦路虎。后来,当这位专家知道研究所把这项技术成功地应用于新机研制中,并且设计正确、可靠性高时,不仅十分惊讶,而且从内心感到佩服。

   在新型歼击机研制中,面对一个又一个似乎是"天方夜谭"的新型的先进技术,研究所不畏艰难,敢于攀登,在实干和拼搏中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圆满实现了研制之初确定的研制目标。

  李文正所长怀着十分激动和自豪的心情对我们说:"在上级和兄弟单位的支持帮助下,我们已经具备了设计、研制第三代歼击机的能力,拥有一大批先进的试验设施,造就了一支掌握高技术的高素质科技队伍,一个有着较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歼击机研究基地已经在祖国的大西南崛起。尤其是新型歼击机的研制成功,不仅圆满实现了先前确定的研制一架飞机,造就一支队伍,建立一个基地的三大目标,而且带动了航空工业技术的发展,使中国航空工业的研制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30多年来接连上了三个台阶:一是通过对高空高速飞机的研究设计,培养了一支高科技队伍,积累了设计经验;二是通过参照设计,研制出我国第一架具有知识产权的轻型全天候歼击机,具备了研制第二代歼击机的能力;三是通过承担具有现代高新技术的国家重点型号飞机,具备了研制第三代歼击机的能力,成为祖国大西南新崛起的歼击机研究基地。今天,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已经将研制目标扩展至无人机、空天技术及高科技民品等新领域,正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

  祖国的大西南,历来是 藏龙卧虎之地,成都著名的武侯祠至今还在向游人诉说着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卧龙诸葛亮辅佐他三分天下的故事。今天,在与武侯祠相毗邻的府南河畔又腾起一条"卧龙",它就是我国大西南的歼击机研究基地--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前不久,我们专程来到研究所对所长兼党委书记李文正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同时也见到了以总设计师、副所长杨伟为代表的一批年轻科技骨干。

   本文根据我们与李文正所长的谈话内容和一些见闻整理而成,从中读者可对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发展和能力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夯实基础  蓄势待发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是根据国家军机发展的需要,从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分离而成的,建所之初全所只有几百人。

  建所后接受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研制一架高空高速歼击机。该项目从1970年开始论证,后来由于受某些环境影响,指标变动很大。1975年正式立项时战技指标已更改了6次,几乎是一年一变。在五上五下的激烈变动中,研究所的科技人员艰难地从方案论证、详细初步设计、冻结技术状态,一直干到准备发生产图。但是,由于当时没有合适的动力,没有能适合高空高速、耐高温的主体材料,该型号无法投入生产,不得不转为课题研究。尽管如此,这项工作对研究所的发展,以及后来对国家重点型号的研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用李文正所长的话说:"研究所实实在在地走完了型号的方案论证、总体方案设计、打样,直至冻结技术状态等设计工作过程,不仅锻炼了队伍,积累了大量的设计经验,而且带动了一批包括新气动布局、系统、电子设备、成品附件等预研项目。虽然该型号没有最后投产,但这些代表当时最高技术水平的研究成果,为以后的歼 -7 Ⅲ、歼-8Ⅱ、歼教-7等许多机种的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走自己的路 闯出第二代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中国空军需要大量补充和改进轻型歼击机,国家正式批准对歼-7飞机进行大改,研制一种全天候的能昼夜作战的轻型歼击机,并集中了我国主要的歼击机研究所和制造厂进行会战。后来由于体制与任务的变化,设计任务落在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一家,改型定名为歼-7Ⅲ飞机(歼-7C)。

   为了尽快交付部队,把改型的风险降至最低,有人提出按照原苏联米格-21MФ 飞机进行"测绘仿制"。如果按这种思路展开设计,风险和难度都很低,但搞出来的飞机完全是苏联飞机的"克隆",对我国以后自己研制歼击机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和提高。因此,经过认真地思考和研究,研究所决定将"测绘仿制"改为"参照设计",这一决定在当时风险很大。

  所谓"测绘仿制"就是"照葫芦画瓢",照搬照抄。而"参照设计"则是以米格-21MФ为参照,按照自行设计的思路、程序和规范走完一个自行设计的全过程,包括总体设计、气动参数的确定等,在指导思想上与前者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为此,研究所进行了全套风洞试验,并依据自己的试验结果,确定气动导数,进行飞机性能和操稳品质计算、分析和评定。飞机系统和配套成品利用当时国内的新技术也进行了全新设计,最后得到了一个完全有着自主知识产权的飞机。

   "参照设计"不仅技术难度大,风险也大,因此,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很大。有些人不相信一个年轻的研究所能独立完成这么复杂的自行设计的任务,对研制的进展持怀疑和观望的态度。然而,经过艰苦地奋战研究所成功了,1984年歼-7 Ⅲ型飞机首飞成功,成为中国第一架自行研制的轻型全天候歼击机,装备部队后深受部队的欢迎,成为中国空军主力机种之一。而与米格-21MФ相比, 歼-7 Ⅲ型飞机有着脱胎换骨的变化。

   李文正所长说:"通过歼-7 Ⅲ型飞机的研制,我们建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基础设施,培养了一支过硬的技术队伍,各专业配置也日趋成熟,具备了设计第二代歼击机的能力。"

   当罗马尼亚想要改进米格-21MФ的气动力与外挂时,寻找伙伴已非常困难,包括俄罗斯,而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却拥有最全面、最新的资料,包括颤振特性、载荷谱等等。最终,罗马尼亚依靠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技术将他们的米格-21MФ飞机进行了成功的改装。

  正是因为研究所掌握了歼-7Ⅲ型飞机的完整资料,为该机进一步改进改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通过换装发动机,对航空电子系统升级等一系列的改进改型,飞机的作战效能大大提高,并被定名为歼-7D型飞机。在建国50周年庆典上,歼-7C和歼-7D飞机编队飞行,威武地飞过了天安门。

  以我为主  鏖战第三代
   80年代初,我国歼击机的研制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一些国家的第三代歼击机已经开始服役,有的也在研制之中,而我国空军的主力机种还是第二代。要迅速赶上世界航空先进水平,必须研制我国自己的新型歼击机。 80年代中,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承担了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当时,国家之所以把这个任务交给研究所,是因为该所在70年代预研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新型歼击机的气动布局有着比较深刻的研究和扎实的基础。

   新型歼击机研制是我国航空工业打基础,上水平的重要项目,研制之初提出了三个目标:一是研制出一种满足战技要求的新型歼击机,二是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技术的跨世纪的航空科技队伍,三是建立一个具有研制先进歼击机能力的航空科研基地。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研究所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我为主,自行研制,充分利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积极引进关键技术"的研制方针,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立足自力更生,自主攻关。事实证明,这一指导思想是十分正确的。研究所通过对外合作,学到了许多先进理念和技术,有的思想在国内教科书中也未曾见过,如航电系统设计中"自顶向下设计,自下而上综合"内涵十分深刻,做起来非常困难,而一旦掌握了,对我国传统航电设计就是一场革命。现在,研究所不仅熟练地掌握了这些思想和设计方法,并且,已经推广运用到国内其他型号设计之中。

   在新型飞机研制中,许多新技术都是国内没有基础、缺乏资料的第一次。例如:全数字式的飞控技术完全改变了传统的由摇臂、拉杆组成的复杂的机械机构,实施起来难度非常大,特别是控制律更是核心中的核心,成败的关键,稍有偏差,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当时有一位外国专家断言:中国科技人员不可能过"电传操纵"这一关,"控制律"将是中国新型歼击机研制无法逾越的拦路虎。后来,当这位专家知道研究所把这项技术成功地应用于新机研制中,并且设计正确、可靠性高时,不仅十分惊讶,而且从内心感到佩服。

   在新型歼击机研制中,面对一个又一个似乎是"天方夜谭"的新型的先进技术,研究所不畏艰难,敢于攀登,在实干和拼搏中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圆满实现了研制之初确定的研制目标。

  李文正所长怀着十分激动和自豪的心情对我们说:"在上级和兄弟单位的支持帮助下,我们已经具备了设计、研制第三代歼击机的能力,拥有一大批先进的试验设施,造就了一支掌握高技术的高素质科技队伍,一个有着较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歼击机研究基地已经在祖国的大西南崛起。尤其是新型歼击机的研制成功,不仅圆满实现了先前确定的研制一架飞机,造就一支队伍,建立一个基地的三大目标,而且带动了航空工业技术的发展,使中国航空工业的研制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敢于创新 突破关键技术
  新型歼击机有着特定的技术标志,可归纳为先进的气动布局,CAD/CAM的应用,电传飞控技术,高度综合化的航空电子系统以及系统工程管理等等。而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在这几方面都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果。

   在先进气动布局方面,研究所进行了大量的正常式、无尾式、鸭式、三翼面等各种气动布局研究,开展了大量的气动特性理论计算分析研究、数十万次常规的风洞试验,取得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放宽静安定度的短间距鸭式气动布局更是取得了全面、深入的突破性进展。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方面,研究所的CAD/CAM技术已经全面融合到飞机设计的各个环节,并在结构设计发图计算机化的基础上不断扩展。现在,研究所已实行全机全方位三维数字化设计,实现了设计与制造之间的数字化传递。特别是研究所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综合设计工程软件系统(CADIS),应用范围覆盖飞机设计各专业和全过程,实现了信息数据共享,反映了工程软件的最新成果。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不仅首次把电传飞控技术应用在新型歼击机上,而且首次在国内建成了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模拟仿真试验设施,包括飞行品质模拟台(FQS)和铁鸟台。通过大量的系统数字仿真和物理仿真试验,研究所完全掌握了余度系统控制及管理技术、控制律设计、传感器对系统影响、飞控总体设计与双V技术研究,以及飞行作战软件等一系列与电传飞控技术有关的设计和试验技术,并在新型歼击机上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在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技术上,研究所首次采用了基于数据总线、高度综合化的新一代航电系统,实现了国内航电系统综合技术的大跨越,并建成了国内第一个航电系统动态模拟综合试验设施,可进行航电系统的数字仿真、半物理仿真、全物理仿真,全面校验航电系统综合设计的正确性。目前,这套系统和技术不仅成功地应用于新型歼击机研制中,而且又有了新的发展。

   飞机设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经过30多年的积累和实践,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工程综合管理方法,自上而下的严密的工程组织管理体系、严格的技术状态控制和质量管理,在新型歼击机的研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步步为营  迈向更新一代
  李文正所长说,30年来,研究所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断追求技术创新,不断追求新的目标。目前,研究所已对下一代歼击机的技术进行了长期、大量的预先研究和探索,一些目前只有美国才掌握了的先进技术,研究所也摸透了它的机理,并成功地设计出可在新型歼击机上使用的实用性设计方案,此外,在推力矢量、隐身技术等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李文正所长说,要赶超世界航空先进水平,研制出这个新型歼击机不是目标,我们一定要立足国内,自主创新,加快更新一代歼击机的研制步伐。目前,一些先进的技术我们已取得了突破,这对提高新一代歼击机性能很有好处,还有信息网络技术我们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力,自成体系地开发产品。

  李文正所长还说,一架先进飞机的诞生涉及到众多技术领域的突破,不可能所有技术都在同一时期突破,也不可能等所有技术都有所突破后再研制新一代歼击机。所以,根据我国航空工业的基础和实际水平,我们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在关键技术上要跨越式地发展,在更新一代上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设计思想。首先,我们要在新型歼击机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改型,哪项技术有突破就先上哪项技术,通过不断的改进改型,循序渐进地完成我国航空研制水平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实现我国歼击机研制技术向更新一代的跨越。

  现在,研究所不仅积极开展更新一代歼击机的研究和探索,而且,充分利用新型歼击机的成熟技术,积极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走出国门开展技术合作。目前,由研究所设计的出口型超-7飞机研制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该飞机的研制成功,不仅可以为国家创造大量的外汇,而且,将加大我国航空工业技术输出的力度。

   青出于蓝  新人挑大梁
  李文正所长说:"30多年来,我感到最为自豪的是研究所培养出了一支掌握了高技术的高素质的年轻的人才队伍。现在所里拥有一批40岁上下高水平的技术骨干,从总师、副所长、副总师,到各研究室主任和技术骨干,这一支跨世纪的人才队伍是研究所最为宝贵的财富,是其他任何条件都不可替代的。"

  在培养年轻骨干和人才中,以宋文聪总师和李文正所长为代表的老一代航空人,大胆解放思想,一方面把年轻人放在关键岗位和第一线上进行锤炼,一方面又通过各种方式手把手地进行传、帮、带,在实践中培养锻炼,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深造和提高。现在研究所在读的硕士 / 博士生就有一百多人。

   在各种待遇上,研究所不断出台向科技人员倾斜的政策,除了在分配政策上倾斜外,还制定了住房倾斜政策,将50%的新盖住房用来奖励青年骨干。

   30年来,研究所的技术骨干力量一直相对稳定,从1982年至今,新进所的大学生正常与非正常流动的人数,不到新进职工总数的30%,这在整个行业内也是不多见的,这正是研究所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现在,研究所许多型号和预研课题的带头人都是年轻人,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而且继承了老一代航空人对祖国航空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拼搏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实践着"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的理念。

   2001年,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在多型号并行,多批次生产,多架次试飞的情况下,同时承担了两个型号飞机详细初步设计、冻结技术状态并进行详细设计的任务。按照研究所的编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型号的设计任务都有些困难,现在是两个型号一起上,没有一种拼搏精神是根本无法完成的。

  从去年9月到今年7月,研究所大部分科技人员都是在"611"工作制中度过的,即一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1小时,最后"冲刺"阶段,实际上进入了 "711",甚至"712"工作制,几乎没有休息日。正是有了这样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研究所又一次创造了同期完成两个型号设计发图的奇迹,完成了建所以来前所未有的艰巨任务。

   采访李文正所长后,我们又见到了总设计师杨伟,副总设计师戴川和总体室副主任李屹东等一批年轻骨干。他们不仅向我们介绍了研究所取得的骄人业绩,而且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新思维和新目标。

  现在他们的技术思路已转向更新一代战斗机,杨伟总设计师认为:第一代喷气战斗机的突破在发动机,第二代战斗机的突破在空气动力,第三代战斗机的突破在系统综合,那么第四代战斗机的突破必须是在智能化,它应该是一个能在信息化和网络环境中对抗作战的新型飞机。由此可见,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又将迎接一次全新的挑战。

   戴川副总设计师告诉我们,研究所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拓宽,已经从有人驾驶飞机拓展到无人机,从航空研究拓展到空天技术,从军品开发拓展到含有高新技术的民用产品……。

   通过这些年轻领导人的介绍,我们看到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正向着一个崭新的天地腾飞,而这批年轻人将撑起21世纪的一片蓝天。
对于7III的过程不乏自夸的成分,虽然确实611当时很努力
]]
好老的采访哦
73和以色列的MIG-21-2000关系莫大啊!中间那个罗马尼亚牵线搭桥功劳大大地!;P
前两天我还路过了这个研究所,真想进去点柱香膜拜一下:D
今年实习去不了成飞了,据说俺们的师哥师姐干了一些事把成飞给弄糙了,两边的关系现在不太好啊~  哎,:(   不知道这里有人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原帖由 firebomber 于 2007-5-6 07:17 发表
那个破73也能抬到上面来吹,脸都不要了。从cf,这里能看出一句名言:不知耻者更勇!!!

成飞自创立以来相当努力了,成绩可以说相当不错,你可真没有资格骂他
原帖由 工大的10号 于 2007-5-6 12:49 发表
今年实习去不了成飞了,据说俺们的师哥师姐干了一些事把成飞给弄糙了,两边的关系现在不太好啊~  哎,:(   不知道这里有人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是领导没把关系理顺
继续吹捧!;P
7III主要问题还是在上面,成飞努力了,但是结果依然不好,这是科学规律
隐身技术等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李文正所长说,要赶超世界航空先进水平,研制出这个新型歼击机不是目标,我们一定要立足国内,自主创新,加快更新一代歼击机的研制步伐。目前,一些先进的技术我们已取得了突破,这对提高新一代歼击机性能很有好处,还有信息网络技术我们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力,自成体系地开发产品。

看来四代机必上矢量喷口和内置弹舱。
雄关漫道真如铁,如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老一辈的是不容易,现在环境好多了。
原帖由 firebomber 于 2007-5-6 07:17 发表
那个破73也能抬到上面来吹,脸都不要了。从cf,这里能看出一句名言:不知耻者更勇!!!


你这样做有意义么?SF还依然是扶不起的阿斗
歼-7Ⅲ好可惜

晚出生了20年
成飞还有无人机和空天飞机,加上四代,J10,FC-1,够忙的了.成飞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