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中国连续八年出台美国人权纪录内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16:29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中国国务院今年3月8日连续第八年发表《美国人权纪录》,然而八年来,《纪录》具体的出台过程却一直戴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国务院前新闻办副主任、现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杨正泉日前便讲述了《纪录》台前幕后的故事。

  《国际先驱导报》报道,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当天发表的这份《纪录》用1.5万字的篇幅,“回应美国国务院3月6日发表的《2006年国别人权报告》对中国人权状况肆意歪曲和无理指责”,并通过援引大量例证和数字,说明美国自身存在着严重的侵犯人权问题。

规格“升级”为与美方对等

  Q(《国际先驱导报》):1998年在国务院新闻办时你就分管人权方面工作,后来直接参与了《纪录》编写工作吗?

  A(杨正泉):《纪录》是由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我本人没有直接参加编辑工作,有一个部门负责,他们主管人权问题的对外宣传报道。该局也负责西藏问题等工作。

  Q:具体说来,一共有多少人参与编写呢?

  A:约有十几个人。

  Q:从一开始,《纪录》就是由国务院新闻办发表吗?

  A:中国最早发表的关于美国的人权纪录,是以“任言实”的名字发表,后来因为美国的《国别人权报告》是美国国务院发表,所以我们也提高了规格,变成政府发布,由国务院新闻办发表。

长期调研反复推敲

  Q:连续八年发表《纪录》,一般情况下,准备周期有多长时间?

  A:我们的人权报告每年年初就开始酝酿,要经过反复推敲,所以准备工作是长期的。因为参与的人员不是太多,日常就要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到每年(草拟)人权报告时再归纳总结。

  Q:每年的《纪录》都会披露很多事例,如何保证事例的真实性?

  A:这些事实不是我们中国杜撰出来的,而是根据美国的现实情况,特别是美国媒体自己提出的问题来呈现。我们的材料来自多个方面,主要是美国政府出台的政策,还有媒体的报道等等。

  我们尊重事实,尊重事实的权威性,在调查了解这些情况时,都是依据人权方面一些国际文书的准则,同时对比美国本身的人权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美国本国的人权状况并不像他们说的那么好。

  Q:也就是说,内容更多来自外国媒体的报道?

  A:也参考了外国的媒体,尤其是美国的媒体,但我们也对美国现实情况进行了解和调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考察美国实行的政策。美国老是标榜取消种族歧视,但政策上总是存在矛盾。比如美国炫耀自己在妇女、对外来民族等问题上的平等,但美国的很多政策却是充满歧视的,这些政策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就是我们调查的对象。

要“迎战”美国挑战

  Q:《纪录》出台时机,是否也经过精心选择?

  A:我们每年都是选择在美国发布报告之后,他们发表的日期都是相对固定的,一般在3月份左右,我们就紧跟着发布。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从不主动谈其他国家的人权状况,从不横加指责其他国家的人权状况。但是美国谈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就要对挑战进行回应,要“迎战”。

  Q:“迎战”之前,还要做什么准备呢?

  A:《纪录》发表前夕,要根据美国的论述作一些修改,增加一些针对性。美国每年的口径不太一样,比如有时说中国人权状况“很恶劣”,有时候他们说“不如人意”。所以,我们的报告也要作相应的调整,要更加针对他们的报告。

人权较量中的“中国品牌”

  Q:在你个人看来,美国的人权状况怎样?

  A:实际上,美国对国外人权的侵犯是最恶劣的,伊拉克战争就是很明显的一个例子,不论是对战俘的虐待,还是大量平民的死亡。据统计,已经有几十万人伤亡,其中包括3000多名美国士兵,这给美国人民也带来巨大创伤。

  Q:这些内容,在美国自己的《国别人权报告》中好像没有反映。

  A:美国从不谈自己的人权问题,不仅不在《国别人权报告》中谈,而且在美国每年一次的国内人权状况报告时,他们也不谈这个问题,而是大谈为维护人权做了些什么。不谈自己的人权,却对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品头论足,所以人们一个很强烈的感觉就是,美国完全按照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并对其他国家指手画脚。

  Q:美国的《国别人权报告》涉及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是正式出台《美国人权纪录》予以回击的似乎只有中国?

  A:是的,应该说最早回应的只有中国,其他国家都是忍气吞声,不敢对美国的指责进行直接对抗。我们不是先发制人,但我们的人权报告纪录开了一个先例。

  自我们(回击)以后,现在一些国家也开始回应,比如韩国、巴基斯坦等,但是回应的形式不一样,有的是发表谈话,有的是发表文章,而不像我们搞一个详尽的人权报告。只有中国敢于回应美国,只有中国敢以人权报告的形式回应美国。

  Q:一种“联动效应”?

  A:我们这种(报告的)形式对其他国家是一种振奋。以报告形式反驳,中国的这份美国人权报告已成为“一个品牌”。

给美国“一面镜子”

  Q:中美关于人权的较量前几年似乎一直不断。

  A:人权问题上,每年都有几件事情。以前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每年都在3月底4月初在日内瓦开人权会议,美国总是利用这个会议搞“反华提案”,连续搞了十几年,偶尔停止,但基本是一年一次。不过都被我们挫败了。

  去年,这个委员会改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中国是理事之一(一共40多个理事),而美国不是这个委员会的理事,所以它不可能再通过这个平台攻击中国人权。

  Q:美国为什么没参加这个理事会?

  A:因为它不愿意与其他国家平起平坐,只当一般的理事,他们想主导、操纵这个理事会。而且,理事会需要通过选举产生,美国担心落选,所以干脆宣布不参加这个理事会。

  Q: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说,中国出台《2006年美国的人权纪录》是作为“镜子”送给美国的,你觉得美国人能照出什么?

  A:美国政府肯定不愿意接受中国出台的《纪录》,我们发表年度美国人权纪录的目的,第一是如实地反映美国的人权状况,让美国政府和一些指责别国人权的人士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和认识;第二,我们想通过这个报告向世界展示美国的人权,这一点很重要,应该让世界人民客观地认识美国的真实人权状况。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中国国务院今年3月8日连续第八年发表《美国人权纪录》,然而八年来,《纪录》具体的出台过程却一直戴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国务院前新闻办副主任、现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杨正泉日前便讲述了《纪录》台前幕后的故事。

  《国际先驱导报》报道,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当天发表的这份《纪录》用1.5万字的篇幅,“回应美国国务院3月6日发表的《2006年国别人权报告》对中国人权状况肆意歪曲和无理指责”,并通过援引大量例证和数字,说明美国自身存在着严重的侵犯人权问题。

规格“升级”为与美方对等

  Q(《国际先驱导报》):1998年在国务院新闻办时你就分管人权方面工作,后来直接参与了《纪录》编写工作吗?

  A(杨正泉):《纪录》是由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我本人没有直接参加编辑工作,有一个部门负责,他们主管人权问题的对外宣传报道。该局也负责西藏问题等工作。

  Q:具体说来,一共有多少人参与编写呢?

  A:约有十几个人。

  Q:从一开始,《纪录》就是由国务院新闻办发表吗?

  A:中国最早发表的关于美国的人权纪录,是以“任言实”的名字发表,后来因为美国的《国别人权报告》是美国国务院发表,所以我们也提高了规格,变成政府发布,由国务院新闻办发表。

长期调研反复推敲

  Q:连续八年发表《纪录》,一般情况下,准备周期有多长时间?

  A:我们的人权报告每年年初就开始酝酿,要经过反复推敲,所以准备工作是长期的。因为参与的人员不是太多,日常就要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到每年(草拟)人权报告时再归纳总结。

  Q:每年的《纪录》都会披露很多事例,如何保证事例的真实性?

  A:这些事实不是我们中国杜撰出来的,而是根据美国的现实情况,特别是美国媒体自己提出的问题来呈现。我们的材料来自多个方面,主要是美国政府出台的政策,还有媒体的报道等等。

  我们尊重事实,尊重事实的权威性,在调查了解这些情况时,都是依据人权方面一些国际文书的准则,同时对比美国本身的人权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美国本国的人权状况并不像他们说的那么好。

  Q:也就是说,内容更多来自外国媒体的报道?

  A:也参考了外国的媒体,尤其是美国的媒体,但我们也对美国现实情况进行了解和调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考察美国实行的政策。美国老是标榜取消种族歧视,但政策上总是存在矛盾。比如美国炫耀自己在妇女、对外来民族等问题上的平等,但美国的很多政策却是充满歧视的,这些政策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就是我们调查的对象。

要“迎战”美国挑战

  Q:《纪录》出台时机,是否也经过精心选择?

  A:我们每年都是选择在美国发布报告之后,他们发表的日期都是相对固定的,一般在3月份左右,我们就紧跟着发布。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从不主动谈其他国家的人权状况,从不横加指责其他国家的人权状况。但是美国谈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就要对挑战进行回应,要“迎战”。

  Q:“迎战”之前,还要做什么准备呢?

  A:《纪录》发表前夕,要根据美国的论述作一些修改,增加一些针对性。美国每年的口径不太一样,比如有时说中国人权状况“很恶劣”,有时候他们说“不如人意”。所以,我们的报告也要作相应的调整,要更加针对他们的报告。

人权较量中的“中国品牌”

  Q:在你个人看来,美国的人权状况怎样?

  A:实际上,美国对国外人权的侵犯是最恶劣的,伊拉克战争就是很明显的一个例子,不论是对战俘的虐待,还是大量平民的死亡。据统计,已经有几十万人伤亡,其中包括3000多名美国士兵,这给美国人民也带来巨大创伤。

  Q:这些内容,在美国自己的《国别人权报告》中好像没有反映。

  A:美国从不谈自己的人权问题,不仅不在《国别人权报告》中谈,而且在美国每年一次的国内人权状况报告时,他们也不谈这个问题,而是大谈为维护人权做了些什么。不谈自己的人权,却对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品头论足,所以人们一个很强烈的感觉就是,美国完全按照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并对其他国家指手画脚。

  Q:美国的《国别人权报告》涉及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是正式出台《美国人权纪录》予以回击的似乎只有中国?

  A:是的,应该说最早回应的只有中国,其他国家都是忍气吞声,不敢对美国的指责进行直接对抗。我们不是先发制人,但我们的人权报告纪录开了一个先例。

  自我们(回击)以后,现在一些国家也开始回应,比如韩国、巴基斯坦等,但是回应的形式不一样,有的是发表谈话,有的是发表文章,而不像我们搞一个详尽的人权报告。只有中国敢于回应美国,只有中国敢以人权报告的形式回应美国。

  Q:一种“联动效应”?

  A:我们这种(报告的)形式对其他国家是一种振奋。以报告形式反驳,中国的这份美国人权报告已成为“一个品牌”。

给美国“一面镜子”

  Q:中美关于人权的较量前几年似乎一直不断。

  A:人权问题上,每年都有几件事情。以前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每年都在3月底4月初在日内瓦开人权会议,美国总是利用这个会议搞“反华提案”,连续搞了十几年,偶尔停止,但基本是一年一次。不过都被我们挫败了。

  去年,这个委员会改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中国是理事之一(一共40多个理事),而美国不是这个委员会的理事,所以它不可能再通过这个平台攻击中国人权。

  Q:美国为什么没参加这个理事会?

  A:因为它不愿意与其他国家平起平坐,只当一般的理事,他们想主导、操纵这个理事会。而且,理事会需要通过选举产生,美国担心落选,所以干脆宣布不参加这个理事会。

  Q: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说,中国出台《2006年美国的人权纪录》是作为“镜子”送给美国的,你觉得美国人能照出什么?

  A:美国政府肯定不愿意接受中国出台的《纪录》,我们发表年度美国人权纪录的目的,第一是如实地反映美国的人权状况,让美国政府和一些指责别国人权的人士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和认识;第二,我们想通过这个报告向世界展示美国的人权,这一点很重要,应该让世界人民客观地认识美国的真实人权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