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美国B-2隐形战略轰炸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2:12:56
  全面解析美国B-2隐形战略轰炸机...





B-2隐身轰炸机的研制工作开始于1978年,1989年最确定的采购计划包括1架原型机和132架作战型飞机(其中5架是由原型机改装的)。总费用达600亿美元(1989年币值),平均每架4.5亿



在80年代的最初几年中,B—2的设计经历了几次大的更改。比如,在1984年,就对飞机主翼的设计进行了重大改动,因为空军不仅要求飞机能从高空突人,而且还要能超低空突防,从而带来了提高飞机升力、增强机械结构强度、进一步降低其雷达反射截面等一系列问题,使飞机的设计历经数年才得以定型



1988年4月20日,美国空军首次展示了一幅B—2飞机的手绘外形彩图,世界为之一震,航空界人士和众多的军用飞机爱好者无不对其独特的外形而啧啧称奇。同年11月22日,编号为AV—1的B—2原型轰炸机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一时成为美国公众争相一睹的怪物,世界各国的军事刊物也争相对它加以报道。但此后,B—2再次销声匿迹长达数年。这期间,它经历了军方进行的多次秘密试飞和严格检验,生产厂家不得不根据空军方面提出的种种意见和各种苛刻要求不断进行设计修改。在历时整整5年之后,1993年12月17日,美国空军终于推出了第一架B—2A型飞机



1997年4月2日,首批6架B—2A隐身轰炸机正式在美国空军服役,另外15架也将按计划陆续交付部队使用.B—2是美国的极密武器系统。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以来,再也没有哪一种武器系统像B—2那样被置于如此严密的保护下



早在1980年9月,美国空军要求洛克希德公司与诺斯罗普公司对先进技术隐身轰炸机(ATB)计划,就性能、成本、后勤支援、项目管理与保安等五个方面提出建议书。洛克希德公司方案的绝密代号为SeniorPeg(老假腿人),诺期罗普公司方案的绝密代号为Senior lce(老钻石)。1981年10月20日诺斯罗普公词获得此项合同,同时将绝密代号改为Senior CJ,这是为了纪念不久前死予癌症的负责隐身飞机的美国空军副部长CJ凯利。主要的转包商有波音公司负责钛合金的飞翼后中段,外机翼,燃油系统,武器发射系统与起落架,为此波音公司雇用了—万名职工。LTV公司负责飞翼中段,铝与钛合金结构及复合材料结构,为此雇用4000人



通用电气公司提供了推力为84.5千牛(19000磅)的F119—GE—110涡轮风扇发动机。诺期罗普公司的12000名职工负责制造前中段与驾驶舱及总装配



1982年4月8日,诺斯罗普公司买厂了洛杉矶郊区的毕柯莱佛拉(Pico Rivera)地区福特汽车公司的—座闲置的厂房、将其改装成无窗户的严格保密的工厂。整个公司处于军队与保安人员的24小时监视之下,而用于B2飞机的保卫措施的计划支出竟高达20亿美元。例如,为了防止前苏联潜艇潜入加利福尼亚海边而用电子技术侦破B—2计划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毕柯莱佛拉的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终端装置所在的房间,都采用电磁被也无法穿透的特制金属板包围起来。另外,每台计算机都装有特制的罩套以防未经批准的人员看到讨算机上的信息。千百名关键岗位上的工人必需经过测慌器的测试以防止间谍与吸毒者混入。对高级管理人员要求更严,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计划的全部细节。诺斯罗普公司的一位副总裁,在被批准介入B—2计划之前,有关方面迫使他的加拿大籍夫人改变国籍变成美国公民。为了对毕柯菜佛拉进行更好的保密工作,在别的地区还设立了假公司,用以接受从转包商运来的部件,并在深夜用无标记的卡车转运到毕柯莱佛拉。空军官员一律要换穿便服才能访问毕柯莱佛拉。而在国会中—共只有8名议员知道此事



隐身B—2A轰炸机机身长21.03米,高5.18米,翼展为52.43米,最大载弹量22680公斤。机上装有4台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出产的F118—GE—100型涡扇发动机。飞机在空中不加油的情况下,作战航程可达1.2万公里,空中加油一次则可达1.8万公里。每次执行任务的空中飞行时间一般不少于10小时,美国空军称其具有“全球到达”和“全球摧毁”能力。B—2A集各种高精尖技术于一体,更因隐身性能出众,被行家们誉为“本世纪军用航空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据报道,B—52轰炸机的雷达反射截面为1000平方米,米格—29为25平方米,B—lB为不足l平方米,而B—2A只有不到0.1平方米,仅仅相当于天空中的一只飞鸟的雷达反射截面,这就使一般雷达很难发现它。那么,这种隐身之术从何而来呢?




B—2的隐身性能首先来自它的外形。B—2A的整体外形光滑圆顺,毫无“折皱”,不易反射雷达波。驾驶舱呈圆弧状,照射到这里的雷达波会绕舱体外形“爬行”,而不会被反射回去。密封式玻璃舱罩呈一个斜面,而且所有玻璃在制造时掺有金属粉末,使雷达波无法穿透舱体,造成漫反射。机翼后掠33度,使从上、下方向入射的雷达波无法反射或折射回雷达所在方向。机翼前缘的包覆物后部,有不规则的蜂巢式空穴,可以吸收雷达波。机翼后半部两个W型,可使来自飞机后方的探测雷达波无法反射回去。而且B—2A无垂直尾翼,这就大大减少了飞机整体的雷达反射截面。机体下方没有设置武器舱或武器桂架,连发动机舱和起落架舱也全部埋入到了平滑的机翼之下,从而避免了雷达波的反射。B—2飞机的整个机身,除主梁和发动机机舱使用的是钦复合材料外,其它部分均由碳纤维和石墨等复合材料构成,不易反射雷达波。并且,这些不同的复合材料部件不是K铆钉拼合,而是经高压压铸而成。另外,矾翼的前缘还全部包覆上了一层特制的吸波材料(RAM)。位于机翼前部、内装雷达扫瞄天线阵列的两个方形突出部件,也采用了特殊的吸波材料。此外,B—2A的整个机体都喷涂上了特制的吸波油漆,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敌方探测雷达的回波




为了隐身的需要,B—2A飞机的发动机进气口被放置到了机翼的上方,呈S状,可让入射进来的探测雷达彼经多次折射后,自然衰减,无法反射回去。发动机的喷嘴则深置于机翼之内,也成蜂巢状,使雷达波能进不能出。此外,发动机构件内还装有气流混合器,它能将流经机翼表面的冷空气导入发动机中,持续降低发动机室外层的温度。喷嘴部分呈宽扁状,使人在飞机的后方无法看到喷口。特别是由于采用了喷口温度调节技术,喷嘴部分的红外暴露信号大为减少,飞机的隐身性能大为增强



B—2A飞机上有许多先进的机载电子系统,如侦测、导航、瞄准、电子对抗等系统,它们各司其职,功能不凡。就侦测雷达系统而言,它对飞机通常起到“眼睛”的作用。B—2A上使用的是AN/APQ—181型雷达,为休斯公司制造,具有频谱较窄,信号不易被敌截收的优点。这种电子扫瞄式的相控阵雷达系统,内有2片雷达天线阵列,特点是不需外加旋转或摇摆式天线,只通过信号阵位的改变和组合,就可对不同角度和不同方位进行扫瞄。它的工作频率在12—18GHZ,旁波瓣极小,抗电子干扰的能力很强。工作模式共有21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合成孔径雷达工作模式和反合成孔径雷达模式。前者主要用于扫瞄陆地地貌,可清晰地获取161公里距离内地表的雷达扫瞄图像,供飞机对地面目标轰炸时使用;后者则主要用于识别和捕捉海上目标,最远有效距离可达128公里。另外,这些工作模式还可让B—2A轰炸机使用地形匹配和地形规避技术,使其能贴地低空突入敌方空域去遂行轰炸任务



B—2A上还配有先进的NSS导航系统。该系统内安装有两种导航设备,一种是惯性导航单元,一种是NAS—27型天文导航单元。它们可分别为B—2A提供先进的自动导航和最常用的星座对位导航方式,双重确保飞行安全
外界首次得知B-2是在1988年4月20日,美国空军首次展示了一幅B-2飞机的不准确的手绘彩图,世界为之一震。同年11月22日,编号为AV-1的B-2原型机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一时成为美国公众争相一睹的怪物,世界各国的军事刊物也争相对它加以报道。这期间,它经历了军方进行的多次秘密试飞和严格检验,生产厂家不得不根据空军方面提出的种种意见和各种苛刻要求不断进行设计修改。83年研制计划的修改使B-2由高空突防变为低空突防轰炸机。1987年1月起,在KC-135上安装B-2的电子设备进行试飞。据计划6架B-2被指定用于研究发展的试验试飞,将进行3600小时的试飞。除第二架试验机外,剩余5架在完成试飞计划后将被改装成标准型进入服役。另外还制造了两架用于静力试验的机体。首架原型机1988年11月出厂,1989年7月首次进行了2小时20分的试飞。首架原型机主要进行气动及适航试飞;第二架原型机主要进行载荷试飞及扩大包线试飞,该机没有标准的隐身构形;第三、第四架原型机装有全套电子设备,主要进行电子设备、隐身及武器试飞;第五、第六架主要进行武器和实际服役试飞。在历时整整5年之后,1993年12月17日美国空军终于接收了第一架作战型的B-2A型飞机。1997年4月2日,首批6架B-2A隐身轰炸机正式服役。装备B-2的第1支部队是第509轰炸机联队的第393中队,已经装备了8架第20批的飞机,具备了初步作战能力。
B-2A轰炸机机身长21.03米,高5.18米,翼展52.43米,最大载弹量22680公斤。机上装有4台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出产的F118-GE-100型涡扇发动机。飞机在空中不加油的情况下,作战航程可达1.2万千米,空中加油一次则可达1.8万千米。每次执行任务的空中飞行时间一般不少于10小时,美国空军称其具有“全球到达”和“全球摧毁”能力。
B-2A隐身性能出众,其雷达反射截面不到0.1平方米。隐身性能首先来自它的外型。B-2A外形光滑圆顺,毫无折皱,不易反射雷达波,驾驶舱呈圆弧状,照射到这里的雷达波会绕舱体外行“爬行”,而不会被反射回去。密封式玻璃舱罩呈一个斜面,且所有玻璃在制造时掺有金属粉末,使雷达波无法穿透舱体,造成反射。机翼后掠33度,使从上、下方向入射的雷达波无法反射或折射回雷达所在方向。机翼前缘的包覆物后部,有不规则蜂巢式空穴,可以吸收雷达波后方的探测雷达波无法反射回去。
而且B-2A无垂直尾翼,这就大大减少了飞机整体的雷达反射截面。机体下方没有设置武器舱或武器挂架,连发动机舱和起落架舱也全部埋入到了平滑的机翼之下,从而避免了雷达波的反射。B-2飞机的整个机身,除主梁和发动机机舱使用的是钛复合材料外,其它部分均由碳纤维和石墨等复合材料构成,不易反射雷达波。并且这些不同的复合材料部件不是靠铆钉拼合,而是经高压压铸而成。此外,整个机体都喷涂上了特制的吸波油漆,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敌方探测雷达的回波。
为了隐身的需要,B-2A飞机的发动机进气口放置到了机翼的上方,呈S状,可让入射进来的探测雷达波经多次折射后,自然衰减,无法反射回去。发动机喷嘴则深置于机翼之内,也呈蜂巢状,使雷达波能进不能出。此外,发动机构件内还装有气流混合器,它能将流经机翼表面的冷空气导入发动机中,持续降低发动机室外层的温度。喷嘴呈宽扁状,使人在飞机的后方无法看到喷口。特别是由于采用了喷口温度调节技术,喷嘴部分的红外暴露信号大为减少,飞机的隐身性能大为增强。




机上的目标瞄准系统采用的是全球定位辅助瞄准系统,它可将选定的目标锁定并放大4倍,极大地方便了机组人员对目标的识别和瞄准,从而大大提高了炸弹的命中精度。据美方透露,借助这种定位辅助瞄准系统,炸弹击中目标的误差通常小于6米



B—2A还带有型号为APQ—50型的电子对抗系统。该系统既可为飞机提供雷达预警,又能迅速侦悉敌方雷达所处的方位座标。飞机上的ZSR—62型主动式电子对抗系统能够快速、主动地对敌进行干扰和压制



飞机上还有一些其它电子系统,比如,通信管理系统和驾驶舱内的各种显示系统,它们能够将所有传感器获取的信息及图像汇合并显示出来,供机组人员判断处理情况、与地面相关部门联络时使用。两名机组成员的座位前面,各设有4个15.2厘米大小的全彩色多功能显示屏,使情况显示一目了然



B—2A轰炸机能携带16枚AGM—129型巡航导弹,也可携带80枚MK82型或16枚MK84型普通炸弹或36枚CBU—87型集束炸弹,使用新型的TSSM远程攻击弹药时携弹量为16枚。当使核武器时,可携带16枚B63型核炸弹。此外,AGM—129型巡航导弹也可装载核弹头。



美国空军曾根据海湾战争的实战情况,对B—2A的轰炸能力做过推算。以美军对伊拉克目标执行轰炸任务时常用的“攻击特遣队”为例,它通常由16架携带精确制导炸弹的攻击机、16架护航的战斗机、4架伴随电子干扰机、8架用于压制地面防空炮火的对地攻击机和7架KC—135加油机编成。这49架飞机的轰炸效果,用8架F—117A加上2架KC—135加油机就可达到。如果换用B—2A,从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亚基地起飞,无需空中加油,仅要2架飞机、4名机组人员即可



未来,随着美军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武器系统逐步装备部队,B—2A飞机可能也将携带这一武器。那时,B—2A只需从远距离上发射这种武器后,就可返航,或执行下一项任务,因为JDAM武器自身带最后的炸机在美国,B—2似乎永远是传媒关注的焦点。曾几何时,记者们对它大肆宣扬,冠之以“终极武器”的美名;近年来又对其口诛笔伐,称之为“昂贵的高技术玩具”。然而,不论是好是歹,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B—2A虽好,但价格不菲



1978年,当制造厂商赢得研制B—2的合同时,生产132架飞机的报价是366亿美元。到了1984年,厂家总报价抬至425亿美元,这迫使美国空军不得不减少定购数量。1987年,美国空军决定只购买75架,但仍将要付出350亿美元的款项



1993年,当美国国会确定只采购20架B—2A时,空军预付的研制费和厂家的开工制造费已高达444亿美元。如此一来,即使扣除研制费用,每架飞机的造价也合8.4亿美元之巨。1995年,根据最后的合同规定,厂家以每年3架的生产速度制造出20架B—2A,每架飞机约合6亿美元。即使如此,如果加上研制费用,购买一架B—2A的费用将超过20亿美元!



使B—2频道诡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维护保养上的困难。几年前,B—2A刚刚装备部队时,养护任务基本上都是由各大公司的技术人员完成的,每飞行小时的维护时间,为132小时。每次飞行任务完成后,高速气流都会对机体表层造成磨损。为了确保飞机的隐身性能不致下降,每次飞行后,技术人员都要用一种类似喷漆的方法对B—2A表层的雷达吸波材料进行整修,而新喷的吸波材料只有在一定的温度、湿度下才能干燥固化。由于缺乏充足的配件和完善的维护设备,B—2A一直无法在海外基地部署,这对于以全球布署作战的美国军队来说,这是一个无法忍受的缺憾。尽管B—2A装备部队以来,美军曾多次在海外使用武力,但B—2A一直没有出现在战场。



高昂的造价、复杂的维护和保养使美国之外的任何国家都不会对之发生兴趣。即使美国,B—2的生产线也已经关闭,为B—2提供配件的4000余家供应商中的90%也已将生产线改作它用;就连装备B—2的美国空军第509轰炸机联队的指挥官托马斯?戈士林准将也不得不承认:在未来20年内不会再有B—3或B—4。或许30年后,人们才会发现,B—2只是轰炸机发展史上灿烂的一抹余辉




装备B-2隐身轰炸机的第1支部队是第509轰炸机联队的第393中队,已经装备了8架第20批的飞机,具备了初步作战能力



B-2轰炸机最初是作为核武器运载飞机设计的,其基本的武器是B83和B61核炸弹。最大载弹量为22700kg(50000lb)。也可以挂载近距攻击导弹、GPS辅助制导炸弹、联合直接攻击弹药、联合防区外攻击导弹和MK82等常规炸弹等各种武器


作战方式和效能估计


能进行多目标攻击
1997年6月12日,在新墨西哥州白沙导弹靶场进行的作战试验期间,B-2轰炸机在一次通过中投放了16颗JDAM制导炸弹。16颗炸弹各自瞄准目标群。目标群包括位于2个地区内的8个目标,2颗JDAM炸弹攻击一个目标



B-2隐身轰炸机的综合作战效能高,利用自身能隐形的特点,在执行作战任务时通常不需要护航和压制对方防空系统的支援飞机。美国空军估计,若使用非隐身战斗飞机执行由两架B-2轰炸机完成的任务,则需要32架F-16战斗机以及为其护航的16架F-15、若干架压制对方防空系统的EF-111与EA-6B和15架KC-135加油机



1999年3月25日北约对南联盟使用B-2进行轰动力装置四台通用电气公司的F118-GE-110无加力式涡扇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84.5千牛。成对地装在武器舱的外侧与机翼结构之间,氯氟硫酸被喷混在尾气中,以消除发动机的目视尾迹



主要机载设备休斯公司的AN/APQ-181低可截获性J波段攻击雷达(具有地形跟随着回避等21种使用模态),带GPS辅助功能的瞄准系统,TCN-250塔康系统,VIR-130A自动着陆系统,AN/APR-50雷达告警接收机以及ZSR-63防御辅助设备等

武 器两个武器舱可装波音公司的旋转导弹发射架,总共可带16枚AGM-129先进巡航导弹或16枚B61/B83核炸弹、80枚227千克的Mk82炸弹、16枚联合直接攻击武器、16枚908千克的Mk84炸弹、36枚M117燃烧弹、36枚CBU-87/89/97/98集束炸弹等。



尺寸数据机长21.03米,机高5.18米,翼展52.43米,机翼后掠角33度。




重量及载荷空重45360-49900千克,最大武器载荷18144千克,最大机内燃油量81650-9072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152635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70550千克。



性能数据进场速度259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5240千米,航程(空中加油一次)大于18520千米,作战航程(带8枚近距攻击导弹,8枚B83炸弹,武器重16919千克),(高-高-高)11667千米,(高-低-高)8149千米,作战航程(带8枚近距攻击导弹,8枚B61炸弹,武器重10886千克,起飞重量162386千克),(高-高-高)12223千米,(高-低-高)8334千米



  
---------------------------  全面解析美国B-2隐形战略轰炸机...





B-2隐身轰炸机的研制工作开始于1978年,1989年最确定的采购计划包括1架原型机和132架作战型飞机(其中5架是由原型机改装的)。总费用达600亿美元(1989年币值),平均每架4.5亿



在80年代的最初几年中,B—2的设计经历了几次大的更改。比如,在1984年,就对飞机主翼的设计进行了重大改动,因为空军不仅要求飞机能从高空突人,而且还要能超低空突防,从而带来了提高飞机升力、增强机械结构强度、进一步降低其雷达反射截面等一系列问题,使飞机的设计历经数年才得以定型



1988年4月20日,美国空军首次展示了一幅B—2飞机的手绘外形彩图,世界为之一震,航空界人士和众多的军用飞机爱好者无不对其独特的外形而啧啧称奇。同年11月22日,编号为AV—1的B—2原型轰炸机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一时成为美国公众争相一睹的怪物,世界各国的军事刊物也争相对它加以报道。但此后,B—2再次销声匿迹长达数年。这期间,它经历了军方进行的多次秘密试飞和严格检验,生产厂家不得不根据空军方面提出的种种意见和各种苛刻要求不断进行设计修改。在历时整整5年之后,1993年12月17日,美国空军终于推出了第一架B—2A型飞机



1997年4月2日,首批6架B—2A隐身轰炸机正式在美国空军服役,另外15架也将按计划陆续交付部队使用.B—2是美国的极密武器系统。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以来,再也没有哪一种武器系统像B—2那样被置于如此严密的保护下



早在1980年9月,美国空军要求洛克希德公司与诺斯罗普公司对先进技术隐身轰炸机(ATB)计划,就性能、成本、后勤支援、项目管理与保安等五个方面提出建议书。洛克希德公司方案的绝密代号为SeniorPeg(老假腿人),诺期罗普公司方案的绝密代号为Senior lce(老钻石)。1981年10月20日诺斯罗普公词获得此项合同,同时将绝密代号改为Senior CJ,这是为了纪念不久前死予癌症的负责隐身飞机的美国空军副部长CJ凯利。主要的转包商有波音公司负责钛合金的飞翼后中段,外机翼,燃油系统,武器发射系统与起落架,为此波音公司雇用了—万名职工。LTV公司负责飞翼中段,铝与钛合金结构及复合材料结构,为此雇用4000人



通用电气公司提供了推力为84.5千牛(19000磅)的F119—GE—110涡轮风扇发动机。诺期罗普公司的12000名职工负责制造前中段与驾驶舱及总装配



1982年4月8日,诺斯罗普公司买厂了洛杉矶郊区的毕柯莱佛拉(Pico Rivera)地区福特汽车公司的—座闲置的厂房、将其改装成无窗户的严格保密的工厂。整个公司处于军队与保安人员的24小时监视之下,而用于B2飞机的保卫措施的计划支出竟高达20亿美元。例如,为了防止前苏联潜艇潜入加利福尼亚海边而用电子技术侦破B—2计划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毕柯莱佛拉的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终端装置所在的房间,都采用电磁被也无法穿透的特制金属板包围起来。另外,每台计算机都装有特制的罩套以防未经批准的人员看到讨算机上的信息。千百名关键岗位上的工人必需经过测慌器的测试以防止间谍与吸毒者混入。对高级管理人员要求更严,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计划的全部细节。诺斯罗普公司的一位副总裁,在被批准介入B—2计划之前,有关方面迫使他的加拿大籍夫人改变国籍变成美国公民。为了对毕柯菜佛拉进行更好的保密工作,在别的地区还设立了假公司,用以接受从转包商运来的部件,并在深夜用无标记的卡车转运到毕柯莱佛拉。空军官员一律要换穿便服才能访问毕柯莱佛拉。而在国会中—共只有8名议员知道此事



隐身B—2A轰炸机机身长21.03米,高5.18米,翼展为52.43米,最大载弹量22680公斤。机上装有4台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出产的F118—GE—100型涡扇发动机。飞机在空中不加油的情况下,作战航程可达1.2万公里,空中加油一次则可达1.8万公里。每次执行任务的空中飞行时间一般不少于10小时,美国空军称其具有“全球到达”和“全球摧毁”能力。B—2A集各种高精尖技术于一体,更因隐身性能出众,被行家们誉为“本世纪军用航空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据报道,B—52轰炸机的雷达反射截面为1000平方米,米格—29为25平方米,B—lB为不足l平方米,而B—2A只有不到0.1平方米,仅仅相当于天空中的一只飞鸟的雷达反射截面,这就使一般雷达很难发现它。那么,这种隐身之术从何而来呢?




B—2的隐身性能首先来自它的外形。B—2A的整体外形光滑圆顺,毫无“折皱”,不易反射雷达波。驾驶舱呈圆弧状,照射到这里的雷达波会绕舱体外形“爬行”,而不会被反射回去。密封式玻璃舱罩呈一个斜面,而且所有玻璃在制造时掺有金属粉末,使雷达波无法穿透舱体,造成漫反射。机翼后掠33度,使从上、下方向入射的雷达波无法反射或折射回雷达所在方向。机翼前缘的包覆物后部,有不规则的蜂巢式空穴,可以吸收雷达波。机翼后半部两个W型,可使来自飞机后方的探测雷达波无法反射回去。而且B—2A无垂直尾翼,这就大大减少了飞机整体的雷达反射截面。机体下方没有设置武器舱或武器桂架,连发动机舱和起落架舱也全部埋入到了平滑的机翼之下,从而避免了雷达波的反射。B—2飞机的整个机身,除主梁和发动机机舱使用的是钦复合材料外,其它部分均由碳纤维和石墨等复合材料构成,不易反射雷达波。并且,这些不同的复合材料部件不是K铆钉拼合,而是经高压压铸而成。另外,矾翼的前缘还全部包覆上了一层特制的吸波材料(RAM)。位于机翼前部、内装雷达扫瞄天线阵列的两个方形突出部件,也采用了特殊的吸波材料。此外,B—2A的整个机体都喷涂上了特制的吸波油漆,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敌方探测雷达的回波




为了隐身的需要,B—2A飞机的发动机进气口被放置到了机翼的上方,呈S状,可让入射进来的探测雷达彼经多次折射后,自然衰减,无法反射回去。发动机的喷嘴则深置于机翼之内,也成蜂巢状,使雷达波能进不能出。此外,发动机构件内还装有气流混合器,它能将流经机翼表面的冷空气导入发动机中,持续降低发动机室外层的温度。喷嘴部分呈宽扁状,使人在飞机的后方无法看到喷口。特别是由于采用了喷口温度调节技术,喷嘴部分的红外暴露信号大为减少,飞机的隐身性能大为增强



B—2A飞机上有许多先进的机载电子系统,如侦测、导航、瞄准、电子对抗等系统,它们各司其职,功能不凡。就侦测雷达系统而言,它对飞机通常起到“眼睛”的作用。B—2A上使用的是AN/APQ—181型雷达,为休斯公司制造,具有频谱较窄,信号不易被敌截收的优点。这种电子扫瞄式的相控阵雷达系统,内有2片雷达天线阵列,特点是不需外加旋转或摇摆式天线,只通过信号阵位的改变和组合,就可对不同角度和不同方位进行扫瞄。它的工作频率在12—18GHZ,旁波瓣极小,抗电子干扰的能力很强。工作模式共有21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合成孔径雷达工作模式和反合成孔径雷达模式。前者主要用于扫瞄陆地地貌,可清晰地获取161公里距离内地表的雷达扫瞄图像,供飞机对地面目标轰炸时使用;后者则主要用于识别和捕捉海上目标,最远有效距离可达128公里。另外,这些工作模式还可让B—2A轰炸机使用地形匹配和地形规避技术,使其能贴地低空突入敌方空域去遂行轰炸任务



B—2A上还配有先进的NSS导航系统。该系统内安装有两种导航设备,一种是惯性导航单元,一种是NAS—27型天文导航单元。它们可分别为B—2A提供先进的自动导航和最常用的星座对位导航方式,双重确保飞行安全
外界首次得知B-2是在1988年4月20日,美国空军首次展示了一幅B-2飞机的不准确的手绘彩图,世界为之一震。同年11月22日,编号为AV-1的B-2原型机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一时成为美国公众争相一睹的怪物,世界各国的军事刊物也争相对它加以报道。这期间,它经历了军方进行的多次秘密试飞和严格检验,生产厂家不得不根据空军方面提出的种种意见和各种苛刻要求不断进行设计修改。83年研制计划的修改使B-2由高空突防变为低空突防轰炸机。1987年1月起,在KC-135上安装B-2的电子设备进行试飞。据计划6架B-2被指定用于研究发展的试验试飞,将进行3600小时的试飞。除第二架试验机外,剩余5架在完成试飞计划后将被改装成标准型进入服役。另外还制造了两架用于静力试验的机体。首架原型机1988年11月出厂,1989年7月首次进行了2小时20分的试飞。首架原型机主要进行气动及适航试飞;第二架原型机主要进行载荷试飞及扩大包线试飞,该机没有标准的隐身构形;第三、第四架原型机装有全套电子设备,主要进行电子设备、隐身及武器试飞;第五、第六架主要进行武器和实际服役试飞。在历时整整5年之后,1993年12月17日美国空军终于接收了第一架作战型的B-2A型飞机。1997年4月2日,首批6架B-2A隐身轰炸机正式服役。装备B-2的第1支部队是第509轰炸机联队的第393中队,已经装备了8架第20批的飞机,具备了初步作战能力。
B-2A轰炸机机身长21.03米,高5.18米,翼展52.43米,最大载弹量22680公斤。机上装有4台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出产的F118-GE-100型涡扇发动机。飞机在空中不加油的情况下,作战航程可达1.2万千米,空中加油一次则可达1.8万千米。每次执行任务的空中飞行时间一般不少于10小时,美国空军称其具有“全球到达”和“全球摧毁”能力。
B-2A隐身性能出众,其雷达反射截面不到0.1平方米。隐身性能首先来自它的外型。B-2A外形光滑圆顺,毫无折皱,不易反射雷达波,驾驶舱呈圆弧状,照射到这里的雷达波会绕舱体外行“爬行”,而不会被反射回去。密封式玻璃舱罩呈一个斜面,且所有玻璃在制造时掺有金属粉末,使雷达波无法穿透舱体,造成反射。机翼后掠33度,使从上、下方向入射的雷达波无法反射或折射回雷达所在方向。机翼前缘的包覆物后部,有不规则蜂巢式空穴,可以吸收雷达波后方的探测雷达波无法反射回去。
而且B-2A无垂直尾翼,这就大大减少了飞机整体的雷达反射截面。机体下方没有设置武器舱或武器挂架,连发动机舱和起落架舱也全部埋入到了平滑的机翼之下,从而避免了雷达波的反射。B-2飞机的整个机身,除主梁和发动机机舱使用的是钛复合材料外,其它部分均由碳纤维和石墨等复合材料构成,不易反射雷达波。并且这些不同的复合材料部件不是靠铆钉拼合,而是经高压压铸而成。此外,整个机体都喷涂上了特制的吸波油漆,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敌方探测雷达的回波。
为了隐身的需要,B-2A飞机的发动机进气口放置到了机翼的上方,呈S状,可让入射进来的探测雷达波经多次折射后,自然衰减,无法反射回去。发动机喷嘴则深置于机翼之内,也呈蜂巢状,使雷达波能进不能出。此外,发动机构件内还装有气流混合器,它能将流经机翼表面的冷空气导入发动机中,持续降低发动机室外层的温度。喷嘴呈宽扁状,使人在飞机的后方无法看到喷口。特别是由于采用了喷口温度调节技术,喷嘴部分的红外暴露信号大为减少,飞机的隐身性能大为增强。




机上的目标瞄准系统采用的是全球定位辅助瞄准系统,它可将选定的目标锁定并放大4倍,极大地方便了机组人员对目标的识别和瞄准,从而大大提高了炸弹的命中精度。据美方透露,借助这种定位辅助瞄准系统,炸弹击中目标的误差通常小于6米



B—2A还带有型号为APQ—50型的电子对抗系统。该系统既可为飞机提供雷达预警,又能迅速侦悉敌方雷达所处的方位座标。飞机上的ZSR—62型主动式电子对抗系统能够快速、主动地对敌进行干扰和压制



飞机上还有一些其它电子系统,比如,通信管理系统和驾驶舱内的各种显示系统,它们能够将所有传感器获取的信息及图像汇合并显示出来,供机组人员判断处理情况、与地面相关部门联络时使用。两名机组成员的座位前面,各设有4个15.2厘米大小的全彩色多功能显示屏,使情况显示一目了然



B—2A轰炸机能携带16枚AGM—129型巡航导弹,也可携带80枚MK82型或16枚MK84型普通炸弹或36枚CBU—87型集束炸弹,使用新型的TSSM远程攻击弹药时携弹量为16枚。当使核武器时,可携带16枚B63型核炸弹。此外,AGM—129型巡航导弹也可装载核弹头。



美国空军曾根据海湾战争的实战情况,对B—2A的轰炸能力做过推算。以美军对伊拉克目标执行轰炸任务时常用的“攻击特遣队”为例,它通常由16架携带精确制导炸弹的攻击机、16架护航的战斗机、4架伴随电子干扰机、8架用于压制地面防空炮火的对地攻击机和7架KC—135加油机编成。这49架飞机的轰炸效果,用8架F—117A加上2架KC—135加油机就可达到。如果换用B—2A,从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亚基地起飞,无需空中加油,仅要2架飞机、4名机组人员即可



未来,随着美军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武器系统逐步装备部队,B—2A飞机可能也将携带这一武器。那时,B—2A只需从远距离上发射这种武器后,就可返航,或执行下一项任务,因为JDAM武器自身带最后的炸机在美国,B—2似乎永远是传媒关注的焦点。曾几何时,记者们对它大肆宣扬,冠之以“终极武器”的美名;近年来又对其口诛笔伐,称之为“昂贵的高技术玩具”。然而,不论是好是歹,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B—2A虽好,但价格不菲



1978年,当制造厂商赢得研制B—2的合同时,生产132架飞机的报价是366亿美元。到了1984年,厂家总报价抬至425亿美元,这迫使美国空军不得不减少定购数量。1987年,美国空军决定只购买75架,但仍将要付出350亿美元的款项



1993年,当美国国会确定只采购20架B—2A时,空军预付的研制费和厂家的开工制造费已高达444亿美元。如此一来,即使扣除研制费用,每架飞机的造价也合8.4亿美元之巨。1995年,根据最后的合同规定,厂家以每年3架的生产速度制造出20架B—2A,每架飞机约合6亿美元。即使如此,如果加上研制费用,购买一架B—2A的费用将超过20亿美元!



使B—2频道诡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维护保养上的困难。几年前,B—2A刚刚装备部队时,养护任务基本上都是由各大公司的技术人员完成的,每飞行小时的维护时间,为132小时。每次飞行任务完成后,高速气流都会对机体表层造成磨损。为了确保飞机的隐身性能不致下降,每次飞行后,技术人员都要用一种类似喷漆的方法对B—2A表层的雷达吸波材料进行整修,而新喷的吸波材料只有在一定的温度、湿度下才能干燥固化。由于缺乏充足的配件和完善的维护设备,B—2A一直无法在海外基地部署,这对于以全球布署作战的美国军队来说,这是一个无法忍受的缺憾。尽管B—2A装备部队以来,美军曾多次在海外使用武力,但B—2A一直没有出现在战场。



高昂的造价、复杂的维护和保养使美国之外的任何国家都不会对之发生兴趣。即使美国,B—2的生产线也已经关闭,为B—2提供配件的4000余家供应商中的90%也已将生产线改作它用;就连装备B—2的美国空军第509轰炸机联队的指挥官托马斯?戈士林准将也不得不承认:在未来20年内不会再有B—3或B—4。或许30年后,人们才会发现,B—2只是轰炸机发展史上灿烂的一抹余辉




装备B-2隐身轰炸机的第1支部队是第509轰炸机联队的第393中队,已经装备了8架第20批的飞机,具备了初步作战能力



B-2轰炸机最初是作为核武器运载飞机设计的,其基本的武器是B83和B61核炸弹。最大载弹量为22700kg(50000lb)。也可以挂载近距攻击导弹、GPS辅助制导炸弹、联合直接攻击弹药、联合防区外攻击导弹和MK82等常规炸弹等各种武器


作战方式和效能估计


能进行多目标攻击
1997年6月12日,在新墨西哥州白沙导弹靶场进行的作战试验期间,B-2轰炸机在一次通过中投放了16颗JDAM制导炸弹。16颗炸弹各自瞄准目标群。目标群包括位于2个地区内的8个目标,2颗JDAM炸弹攻击一个目标



B-2隐身轰炸机的综合作战效能高,利用自身能隐形的特点,在执行作战任务时通常不需要护航和压制对方防空系统的支援飞机。美国空军估计,若使用非隐身战斗飞机执行由两架B-2轰炸机完成的任务,则需要32架F-16战斗机以及为其护航的16架F-15、若干架压制对方防空系统的EF-111与EA-6B和15架KC-135加油机



1999年3月25日北约对南联盟使用B-2进行轰动力装置四台通用电气公司的F118-GE-110无加力式涡扇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84.5千牛。成对地装在武器舱的外侧与机翼结构之间,氯氟硫酸被喷混在尾气中,以消除发动机的目视尾迹



主要机载设备休斯公司的AN/APQ-181低可截获性J波段攻击雷达(具有地形跟随着回避等21种使用模态),带GPS辅助功能的瞄准系统,TCN-250塔康系统,VIR-130A自动着陆系统,AN/APR-50雷达告警接收机以及ZSR-63防御辅助设备等

武 器两个武器舱可装波音公司的旋转导弹发射架,总共可带16枚AGM-129先进巡航导弹或16枚B61/B83核炸弹、80枚227千克的Mk82炸弹、16枚联合直接攻击武器、16枚908千克的Mk84炸弹、36枚M117燃烧弹、36枚CBU-87/89/97/98集束炸弹等。



尺寸数据机长21.03米,机高5.18米,翼展52.43米,机翼后掠角33度。




重量及载荷空重45360-49900千克,最大武器载荷18144千克,最大机内燃油量81650-9072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152635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70550千克。



性能数据进场速度259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5240千米,航程(空中加油一次)大于18520千米,作战航程(带8枚近距攻击导弹,8枚B83炸弹,武器重16919千克),(高-高-高)11667千米,(高-低-高)8149千米,作战航程(带8枚近距攻击导弹,8枚B61炸弹,武器重10886千克,起飞重量162386千克),(高-高-高)12223千米,(高-低-高)8334千米



  
---------------------------
   美国B2轰炸机匿踪技术 落入中国手中

继独家报导中国潜舰跟踪美国航母小鹰号的事件之后,华盛顿时报的军事记者葛兹又披露,中国透过夏威夷的一个间谍组织,取得了用在美国B2轰炸机引擎上的匿踪科技。美国官员并指出,这将使北京得以仿?u或反制B2轰炸机此一美国国防部用来对付中国的关键武器。


报导说,B2引擎废气排放系统与避免遭到红外线侦测的机密国防科技,被曾经担任国防承包商的印度裔美国公民哥瓦迪亚卖给中国。根据检察官起诉书内容,哥瓦迪亚还曾经在中国发展巡弋飞弹引擎废气系统中给予广泛的技术协助,让飞弹难以被雷达侦测。


此外,哥瓦迪亚还协助中国修改巡弋飞弹,使其能够拦截美国的空对空飞弹;他还帮助中国武器设计师改良测试与检验设备。在本月8日公?训姆ㄔ何募?中,大多数的起诉内容都是与哥瓦迪亚协助中国发展巡弋飞弹引擎所使用的避免雷达侦测废气喷嘴有关。


华盛顿时报说,这是继去年两名洛杉??华人因?樯嫦影衙拦?海军战舰与潜舰武器机密交给中国以来,第二起与中国有关的重大军事科技间谍案。


起诉书指出,哥瓦迪亚在2002到2005年间至少6次秘密访问中国,中方并付给他至少11万美元;但是调查人员认?椋?他可能拿到的金额高达2百万美元,其中某些款项仍存在外国银行帐户之内。


哥瓦迪亚在2005年11月首度遭到起诉,当时的罪名是把机密资讯交给多个国家。而本月最新的起诉内容指出,他至少到今年1月?橹梗?都一直涉及阴谋贩售机密资讯的工作。


哥瓦迪亚在1968到1989年间担任诺斯洛普飞机公司高度机密的B2研发与?u造人员,之后担任飞弹与飞机机密研究的承包商,并曾在1990年代任职於洛萨拉摩斯国家实验室。他研发出迄今仍属机密的军机压制引擎散发出的红外线讯号方法,使追热飞弹无法瞄?史苫?。


华盛顿时报披露,印度裔美国人将B2轰炸机的机密匿踪技术泄露给中国,熟悉本案的美国官员说,这项间谍行为严重危害了B2轰炸机对付中国的战力。

一位国防部官员说,本案凸显出中国致力透过情报手段,取得让美国能保有对中国战略优势的武器机密,「而B2轰炸机就是他们的头号目标」。

美国国防部前阵子完成了在关岛空军基地的轰炸机设施升级计画。这项计画是美国新战略的一部分,目的就是要在未来与中国爆发冲突时,能够快速击败解放军。B2轰炸机现在固定会在关岛进行短期部署,目标就是因应中国威胁。

在哥瓦迪亚于夏威夷茂宜岛上的住家计算机内所找到的一份文件档案中,含有美国B1与F15两型军机,以及空军空射巡弋飞弹的雷达信息。报导说,这些信息有助于防空飞弹与其它防空武器来对付美军的这些武器系统。

法院文件另外还指出,他在2002和2004年曾发送电子邮件到以色列、德国和瑞士,邮件内容含有标为机密与最高机密的信息,这些信息都与美国打算用在TH-98 欧洲直升机(Eurocopter)以及外国商用飞机上的匿踪科技有关。




B-2“幽灵”(Spirit)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略轰炸机,也是唯一的大型隐身飞机。其隐身性能可与小型的F-117隐身攻击机相比,而作战能力却与庞大的B-1B轰炸机类似。目前B-2有三个型号,1993年12月交付的Block10型,1995年交付的Block20和1997年的Block30。目前美军正在大幅度改善B-2的常规高精度打击能力,并逐步解决隐身设计所带来的维护问题 。
研制B-2隐身轰炸机的构想始于1975年。当时美国国防部所属的“先进计划局”出笼了一个代号为“哈维”的项目,落实到空军,就派生出了XST(XST意思是实验,隐身,战斗)计划。在这一计划中美军工科研界首次提出了将隐身技术运用到飞机上的设想。富有研制军用飞机经验的洛克希德公司捷足先登,率先获得了军方的研制合同,并很快拿出两架全尺寸XST样机,初步证明了隐身技术应用在飞机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B-2剖视图


当时“冷战”仍酣,为能隐秘的突破苏联防空网,寻找并摧毁苏军的机动型洲际弹道核导弹发射架和其它重要战略目标,美国空军提出要制造一种新的战略轰炸机,强调突防能力,要求能够避开对空雷达探测,潜入敌方纵深,以80%的成功率完成任务。为此,空军拟制出了“军刀穿透者”计划,把隐身技术的应用列入了具体议事日程。由于洛克希德公司不久前提交的样机受到好评,空军将生产F-117A隐身战斗机的合同交给了这家公司。随着隐身战斗机的投产,美国国防部和国会要人也开始接受了“隐身轰炸机”这一概念,并于1977年正式批准了空军提出的研制这种飞机的申请报告。随后,美国空军把新型隐身轰炸机的研制项目正式定名为“先进技术轰炸机(ATB)”。这就是B-2隐身战略轰炸机的最初名称。 1980年9月美国空军要求洛克希德公司与诺斯罗普公司针对先进技术隐身轰炸机(ATB)计划,就性能、成本、后勤支援、项目管理与保安等五个方面提出建议书。洛克希德的方案为SeniorPeg(老假腿人),诺期罗普公司为Senior lce(老钻石)。1981年10月20日,诺斯罗普公司获得竞争的胜利,绝密代号改为Senior CJ。该代号是为了纪念死于癌症的主管隐身飞机的美国空军副部长CJ·凯利。美国各大航空技术公司很快都投入到了ATB计划中,波音公司负责钛合金的飞翼后中段、外机翼、燃油系统、武器发射系统和起落架,为此波音公司增加了一万名职工。LTV公司负责飞翼中段,铝与钛合金结构及复合材料结构,雇用4000人。通用电气公司专门改造了推力为84.5千牛(19000磅)的F119-GE-110涡轮风扇发动机。诺期罗普公司本身的12000名职工负责制造前中段与驾驶舱及总装配。
80年代初,B-2经历了几次大的设计更改。比如在1984年,对主翼设计进行了重大改动,因为空军不仅要求飞机能从高空突入,而且还要能超低空突防,从而带来了提高飞机升力、增强机械结构强度、进一步降低其雷达反射截面等一系列问题,上述拖延使飞机的设计历经数年才得以定型
B-2的研制过程是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之后美国保密程度最高的军事科研工程。1982年4月8日诺斯罗普公司购置了洛杉矶郊区的毕柯莱佛拉(Pico Rivera)地区的一座闲置厂房,原属于福特汽车公司,随后将其改装成保密工厂,一个窗户都没有。军队与保安人员的24小时进行监控,保卫支出竟高达20亿美元。为防止苏联潜艇潜入加利福尼亚近海监听计算机软件系统发出的电磁辐射,毕柯莱佛拉的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终端装置所在的房间,都采用了特制金属板进行电磁屏蔽。每台计算机都装有特制的罩套,未经批准的人员无法看到荧幕。






B-2A机载雷达为AN/APQ-181型相控阵雷达,休斯公司制造。这种相控阵有2个雷达天线阵列,特点是不需外加旋转或摇摆式天线,只通过信号阵位的改变和组合,可对不同角度和不同方位进行扫瞄。它的工作频率在12-18GHZ,旁波瓣小,抗电子干扰能力强。工作模式共有21种,最突出的是合成孔径雷达工作模式和反合成孔径雷达模式。前者主要用于扫瞄陆地地貌,可清晰地获取161千米距离内地表的扫瞄图像,供飞机对地面目标轰炸时使用;后者则主要用于识别和捕捉海上目标,最远有效距离可达128千米。另外还可让B-2A轰炸机使用地形匹配和地形规避技术,使其能贴地低空突入敌方空域去遂行轰炸任务。
该雷达两套天线装在两个雷达罩内,位于机翼前缘下方,分别距离机身中心线2.7米。两套天线并不同时工作,当一套发生故障时,另一套自动启动接替工作。一套天线由65个高精度加工平板组成,本身的RCS很小。
B-2A上还配有先进的NSS导航系统。该系统内包括两种导航设备,一种是惯性导航单元,一种是NAS-27型天文导航单元,分别为B-2A提供先进的自动导航和传统的星座对位导航方式,互为补充保险。机上的目标瞄准系统采用的是全球定位GPS辅助瞄准系统,显示模式可放大四倍,方便观察瞄准,炸弹击中目标的误差通常小于6米。B-2A还带有型号为APQ-50型的电子对抗系统。该系统既可为飞机提供雷达预警,又能迅速侦悉敌方雷达所处的方位座标。飞机上的ZSR-62型主动式电子对抗系统能够快速、主动地对敌进行干扰和压制。飞机上还有一些其它电子系统,TCN-250塔康系统,VIR-130A自动着陆系统,AN/APR-50雷达告警接收机以及ZSR-63防御辅助设备等。另外还有通信管理系统和驾驶舱内的各种显示系统,它们能够将所有传感器获取的信息及图像汇合并显示出来,供机组人员判断处理情况、与地面相关部门联络时使用。两名机组成员的座位前面,各设有4个15.2厘米大小的全彩色多功能显示屏,使情况显示一目了然。

B-2A轰炸机的两个旋转弹架能携带16枚AGM-129型巡航导弹,也可携带80枚MK82型或16枚MK84型普通炸弹或36枚CBU-87型集束炸弹,使用新型的TSSM远程攻击弹药时携弹量为16枚。当使用核武器时可携带16枚B63型核炸弹。此外AGM-129型巡航导弹也可装载核弹头。2002年2月B-2增加了使用联合防区外空对地导弹JASSM的能力。
由于其先进性、保密性和可维护性的缘故,加上产量少、通货膨胀,B-2的造价是及其昂贵的。1978年制造厂商生产132架飞机的报价是366亿美元。到了1984年升至425亿美元,美国空军不得不减少订购数量。1987年美国空军决定只购买75架,但仍将要付出350亿美元的款项。1993年美国国会确定只采购20架B-2A,空军预付的研制费和厂家的开工制造费已涨到444亿美元。到了这个时候,即使不算研制费用,每架B-2的造价也达到8.4亿美元。1995年根据最后的合同规定,厂家以每年3架的生产速度制造出20架B-2A,每架飞机约合6亿美元。最终加上研制费用,购买一架B-2A的费用超过20亿美元!B-2的维护费用也是个无底洞。几年前刚装备部队时,各大公司的技术人员负责维护工作,每飞行小时的维护时间为132小时。每次飞行任务完成后,高速气流都会对机体表层造成磨损,导致隐身性能下降。因此每次飞行后技术人员都要用类似喷漆的方法对B-2A表层的雷达吸波材料进行维修,而新喷的吸波材料只有在一定的温度、湿度下才能干燥固化。这就对机库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缺乏充足的配件和完善的维护设备的海外基地来说,是无法布置B-2A的。
为此,美军在2002年4月对B-2的雷达吸收材料涂层进行了改进,新型涂层已经完成了80%的研制工作。新的磁性雷达吸收材料可以使涂层的厚度和位置控制在较为易于维护的范围内。这样以前由人工完成的涂层工作将可以由工业机器人来完成,降低误差和人力成本。计划使用四个机器人来完成B-2轰炸机的涂层工作,可以提高8%的任务完成率,并降低人力维护工作量,平均每飞行小时降低50%,大量节省成本。机器人系统将安装在加州帕姆代尔空军47号厂房的航空站维护设施中,并由专家来确认B-2轰炸机的涂层性能,整个工作将从今年秋天开始。预计将每架飞机所配属的人员由12人减为4~6人。
2002年6月14日美国国防部称,由于电视和电影工业将在2007年左右开始使用新的一些无线通信频带,将可能与B-2的机载雷达目前所使用的频带发生冲突。届时B-2轰炸机的雷达可能会对上述频带的传媒广播通信卫星造成严重损害。B-2系统项目办公室已经与雷神和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就一份价值在11亿美元至13.5亿美元之间的合同进行谈判,该合同的内容是改造雷神的APQ-181雷达以使它不与商用卫星发生冲突。空军目前完成的一项研究倾向于对APQ-181雷达进行混合升级,包括采用主动电子扫描阵列天线,以避免频率冲突和增加雷达的工作范围和保真度。APQ-181雷达造于1983年,使用根据国际条约分配给基本用户进行卫星上联和下联的Ku波段频段。作为飞机多模导航和攻击雷达。APQ-181雷达通过消除GPS坐标与目标真实位置之间的误差来提高B-2发射的波音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的精度。该雷达也具有隐身、地图生成和空对空功能。Ku波段的电磁频谱是在12.5GHZ和18GHZ之间。这个频段的部分频率不主要用于雷达。
2002年8月美国空军发现在部分参加阿富汉“持久自由”行动的B-2上,其隐身涂层上出现了大量头发丝粗细的裂纹。这些裂纹有1到2英寸长,看起来像一排排的纽扣锁眼。裂纹发生在飞机尾部的蒙皮上,这一部位受到高温高压的侵蚀。隐身涂层出现裂纹不会危及飞行安全,但裂纹的发展将导致涂层脱落,从而影响B-2的隐身性能,这是真正令人头疼的问题。美空军急于寻找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包括加固涂层结构,附加新的表面涂层,以及寻求防止裂纹发展的措施等等。直到2004年4月,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宣布首次将特殊配方的涂层应用于现役B-2,基本解决了上述问题。这种涂层材料被称为替代高频材料,可以像油漆一样喷涂,而不像以往那样要使用工序繁复的吸波带及吸波腻子。其涂覆工作可以在普通的维修条件下实施,不需要特别的外部环境,即不需要高度复杂的封闭机库即可完成,而飞机的隐身性能不发生改变。这样进行打开维修口盖等工作时。以往采用吸波带覆盖这些口盖的缝隙时,效率颇低,耗时费工,新开发的这种喷涂型吸波材料有效地克服了上述缺点,明显减少了维修时间。B-2翼展为52.4米,需要约914.4米长的吸波带。取消这些吸波带可将维修时间从数天减至数小时,进而节约停场维修时间。
B-2的教练型将率先使用这种新的涂层材料。机队中其他飞机更换新涂层的工作将随着其常规维修程序逐渐展开。每年约开展3架B-2的常规维修工作,每架耗时10个月,将整个机队全部更换上新的涂层前后跨度约为7年。采用新的涂层可使维修相对简单易行。涂覆工作在加州帕姆代尔的诺·格公司安蒂洛普谷制造中心进行,采用机器人喷涂系统。考虑到B-2的大尺寸因素,这种机器人喷涂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喷涂系统之一。采用机器人喷涂系统不仅可降低工时、节省人力,更主要的是可提高精度。该系统所包含的4个机器人可提供结构所需的每英寸厚度上上千层的涂层。每台独立控制的机器人被安排用来喷涂B-2的某一部分。尽管该机器人喷涂系统是特为B-2开发的,但仍有可能转作它用。开发新型涂层及机器人喷涂系统仅仅是诺·格公司取得成果的一个例子,依靠与空军的合作,该公司正在致力于不断改进现有的飞机隐身技术,其他方面的改进工作包括更好的通讯及数据交换设备、新型的电扫描天线阵,以及能挂80枚炸弹的智能挂弹架。这种挂弹架能使B-2隐身轰炸机的挂弹能力较目前提高5倍,炸弹的制导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实现。B-2新的挂弹架已于去年底试验成功,并计划于今年投入使用。
2002年8月美国空军决定仅购5个B-2“前线部署掩体”(下图),以确保在前线基地保护B-2脆弱的隐身涂料。这种掩体采用骨架式充气蒙皮结构,内部宽大,长76.2米、宽38.1米、高16.76米,可以承受每小时177千米的大风,及沉重的积雪压力。内部装备有空调、增湿器及其他设备,环境可控,从而可保持在B-2敏感的涂料可承受的范围内。美国空军要求这种掩体便于运输,可以快速安装和开启。前线部署掩体还将作为B-2的半永久机库使用。


2003年3月,一架B-2在28日晚上首次实战投放了两颗2130千克的新型EGBU-28制导炸弹,炸毁了巴格达市内位于底格里斯河畔的一个通讯塔。这是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最大的炸弹。EGBU-28有全球定位/惯性导航和半主动激光全程的双模制导模式,比以往的JDAM炸弹更为先进。EGBU-28既能有效摧毁大型坚固目标,也能尽量减少附带杀伤。在伊拉克战争期间,B-2不加油航程为11119千米, 已有两架转场到印度洋上的迪亚戈·加西亚美国空军基地,从该基地起飞轰炸伊拉克不需要进行空中加油。
2003年6月,美国空军计划按照B-2超地平通信计划,在B-2轰炸机上增装Link-16 数据链。应用Link-16数据链数据,将令B-2驾驶员实时获知飞机所处位置。同时超地平通信包,还具有和Harris生产的通信卫星PRC-117无线电台的接口能力,支持FalconView系统软件的接口能力,接收战术数据链J(6016B)和3011 App. A 协议能力和接收GPS的位置与时间信息等能力。
2003年9月10日,美国空军的一架在尤他洲试验靶场,一次投放了80颗227千克的JDAM炸弹,轰炸了长度不到1609米的模拟小型机场。每颗JDAM炸弹都经过了单独编程,以理想的角度和航向,各自攻击了的预定目标。许多炸弹直接命中目标,平均圆概率偏差小于3.05米,从而完成了为期6个月的投弹试验任务。这次成功的试验确定了未来几年B-2A轰炸机实施更新的首批项目,其中包括加装2270千克的钻地炸弹、雷达现代化和更新隐身材料。B-2A轰炸机一次出航可携带这种小型灵巧炸弹(即“小直径弹药”,SDB)的数目比原来多5倍,更适用于对敏感地区的大量目标实施攻击。这次试验虽然验证了B-2A轰炸机的这种载弹攻击能力,但还要几个月才能将首批227千克的JDAM炸弹交付使用。按照美国空军修改后的合同,预计在明年春交付的第7批产品中,购买该弹型的数量超过6900颗。
图为带有几枚SDB模型的组合挂架,悬挂在B-2弹舱内的旋转弹架上。


下图则是B-2高速飞行时,周围的水蒸气在气动力作用下经过蒸发凝结的过程,形成了团状雾气。

2004年8月,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官员表示将向怀特曼空军基地交付首架具有新隐身涂层的B-2轰炸机,这标志着B-2的隐身和雷达改进工作达到关键里程碑。随后,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还将对另外的19架B-2进行同样的隐身改进。诺·格公司官员称,大约一年改进3架,预计7年(即2011年)才能改进完B-2所有机队。用于B-2飞机的新涂层是一种名为“交变高频材料(Alternate High-Frequency Material,AHFM)”的新型耐久性涂层。这种涂层喷涂在轰炸机外表面有口盖(维修入口)的壁板处,大约90%可移动蒙皮壁板使用这种材料,使用这种材料可减小缝隙尺寸、避免反射雷达信号。对B-2飞机的雷达改进目前仍处于初始开发阶段,预计今年秋季授予合同项目,B-2飞机将安装新的有源电子扫描天线雷达(AESA),AESA雷达由雷声公司研制,预计不久后将进入系统研制与演示验证阶段,雷达的安装由诺·格公司承担。
2004年12月,在俄克拉荷马州廷克空军基地,E-3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飞机(AWACS)机队与该基地的全球力量轰炸机联合试飞工作队联合对B-2A隐身轰炸机实施Link-16数据链综合验证试验。Link-16数据链以高速率安全地传输数据信息并具有抗堵塞能力,可使飞机,即参与者与正在视线内飞行的其他飞机传输和共享数据。Link-16可在指挥控制系统与飞机、导弹等武器系统平台之间以及在各作战单元之间传输各种战术数据信息,有效连接信息源、指挥控制中心与武器系统平台,实现战场资源共享。Link-16数据链最大的优点是,如果链路中的一个参与者被摧毁或失效,整个数据传输系统不会因此崩溃。B-2A是首个安装Link-16数据链的轰炸机型,目前,试验人员正在分析试验结果,预计要花费几周的时间。 2005年3月,B-2轰炸机正在按照全面现代化计划进行一系列升级,但有关项目官员称,在为该机装备极高频卫星通信系统前将需要寻求一种过渡解决方案。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B-2项目负责人杜克·杜费斯尼称,升级计划存在争议并不会耽搁B-2的改进,但某些预定提供的设备,例如卫星及其终端已被推迟。具体就是指超视距(通信)终端系列(FAB-T)的延期。极高频卫星通信系统可为B-2提供高数据率的上传和下载能力,并确保在执行核打击任务时的通信。FAB-T则是由波音公司领导的项目,是为B-2提供极高频语音/数据卫星通信功能的终端。B-2的其他升级内容正在进行中,包括:·装备超高频卫星通信设备,大约在下个月完成;·改进有源相控阵雷达;·装备Link 16终端,预定在明年开始作战评估;·装备灵巧炸弹架(SBR),预定下个月完成;·采用新的隐身涂层。诺·格公司还可能为B-2增添许多附加能力,如装备全球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以及完成与小口径炸弹(SDB)的最终综合。
2006年4月,来自于美国俄亥俄州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材料与制造委员会的工程师们,与B-2系统小组和材料专家一起,解决了一个关键的材料成批生产问题。此问题直接影响美空军B-2轰炸机机队的作战可维护性,进而影响到作战可用性。通过他们的努力,在飞机上使用交变高频材料,显著地降低了B-2的每飞行小时平均维修工时,使飞机的可出动率保持在2/3以上。为提高B-2机队的能执行任务率,B-2系统小组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去除胶带式口盖缝隙密封和接合件,以交变高频材料取代它。飞行试验成功地证明了其有效性。但是,当需要在机队规模使用时,该材料需要扩大生产,但各批产品之间性能一致性却难以保证。由于此材料在性能上的这种风险,延缓了它在机队范围内的推广使用。   
面临该材料被取消的威胁,来自空军研究实验室制造技术部门的专家们,启动了价值为2800万美元的交变高频材料快速响应处理改善项目,以解决B-2主要的可维护性问题。此小组迅速鉴定了交变高频材料的制造问题和实施方案。该项目的成功给B-2系统小组和空军司令部在机队范围内实施交变高频材料带来了信心,提高可执行任务率50% ,降低每飞行小时平均维修工时50%,显著提高了飞机可用度,并节约了成本。另外,交变高频材料的快速响应处理改善项目研制和验证了一个使材料用于B-2机队的可重复制造方法。用此过程中研制的方法,确定了影响各批次产品性能一致性的关键因素。交变高频材料在启动快速响应处理改善项目的六个月内再次使用,然后B-2 系统小组在机队范围内推广。小的专业材料制造商曾适量制造了与交变高频材料相似的材料。通过这个项目,制造技术小组证实了始终满足严格性能指标的大批量生产材料的能力。这使制造商能及时按预算发货,减少飞机停飞时间。交变高频材料快速响应处理改善项目增强了机队的可维护性,改善了材料的交付程序,降低了产品成本。该项目将材料生产所需时间从26周降为12周,并且实施了一个改进的试验方法,使每批产品缩短8个工作日。该项目也减少了风险,提高了材料耐用性,降低了维护费用和材料成本。以前需要一周时间的维修量现在只需30分钟。此项目的成功引起了其它武器装备项目办公室的注意。
2006年9月,美国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和雷声公司最近表示,它们已决定向美国国防部建议一种逐年推进的增量式渐进升级途径,在未来许多年内对B-2进行改进。但考虑到未来国防预算将逐步紧缩,以及美空军正开展下一代远程攻击(NGLRS)系统的论证和概念研究工作,此建议能否实现还不确定。不过,诺·格公司和雷声公司的建议可能包括用B-2作为NGLRS的试验平台。目前两家公司正按合同进行B-2升级改进项目,每年经费约5亿美元。2007财年该项目的预算还没确定下来,两家公司正努力游说国会批准在这一财年为B-2综合""小直径炸弹""第一阶段型(SDB Ⅰ)、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和重量达3万磅(13.6吨)的""重型硬目标侵彻弹""(Massive Ordnance Penetrator,MOP)所需的经费。目前B-2最大可在机内弹舱携带80枚制导炸弹,但诺·格公司的官员断言这一数量可通过采用新型炸弹架增加到160枚,甚至240枚。他们还提出可改进该机的任务计算机,使之可混合搭载和使用各型炸弹,例如一枚MOP和多枚SDB。他们还表示,希望能在2007年初争取得到一份该机的基于性能的后勤(PBL)保障合同。以B-52重型轰炸机为参照对象,诺·格公司的官员们还表示相信B-2将能使用75年。


2006年10月,在美国空军协会在华盛顿特区举办的航空与空间座谈会暨技术展览会上,美空军空中作战司令部(ACC)司令官罗纳德?克伊斯将军表示,ACC正寻求在2018年之前获得一种新的远程轰炸机,并已为此拨款。这种新的轰炸机可能将集成目前美空军B-2、F-22和F-35三种隐身飞机所使用的先进技术,以满足美空军2030~2040年的需求。此后美空军可能会获得飞行速度约为5马赫的新型高超声速轰炸机。对于其他采用高超声速技术的武器系统,ACC将首先考察其效费比,再决定是否采办。
2006年10月,美国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希望其B-2A轰炸机可作为试验平台,对美空军的""下一代远程攻击系统""(NGLRS)所需要的技术、武器和作战概念进行验证和评价。诺·格公司表示,B-2A是美国目前惟一的远程、高生存力、大载弹量重型轰炸机,这些特点使它比其他任何平台都适合用作NGLRS的试验平台。采取这种方式不仅可降低NGLRS项目的风险,而且对美空军目前最年轻的轰炸机--B-2A来说也是一次综合新技术和新武器的机会,可以用来增强B-2A机队的战斗力--这对美空军来说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它计划使B-2A机队再服役50年甚至更久;或者反过来说,若美空军继续推动B-2A的升级改进,那么B-2A所采用的新技术和新武器也都可用于NGLRS。因此,马佐称在NGLRS项目中充分考虑利用B-2A和/或推进B-2A的升级改进,可以形成""双赢""的局面。美空军目前打算在明年根据一份备选方案分析的结论,正式启动NGLRS的研制工作。该系统目前被设想为一种高生存力(含低可探测性)的新型平台,可用于补充现有的B-2A、B-1B、B-52H重型轰炸机力量和F-22、F-35等低可探测性多用途战斗机(其中F-35尚未服役)。尽管对该系统的基本战术技术性能要求仍在制订中,但基本要求将包括可渗透敌严密设防的空域并在此空域内执行数小时的任务,包括投射大量的弹药摧毁敌高价值目标。另外就目前情况来看,美空军更倾向于超声速的、而不是B-2A这样的亚声速设计。诺·格公司、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将竞争NGLRS项目。
目前,诺·格公司正为美空军继续改进B-2A。按""替换高频材料""(AHFM)项目,该公司正在为B-2A机队采用新的外蒙皮雷达吸波材料。新材料与以往所用的相比显著地降低了维修时间,可大大提高机队的可执行任务率。按马佐所说,目前已对6架B-2A实施了AHFM改进(美空军现役的B-2A共21架),其结果令人鼓舞--维修时间由原来的36小时降低到了现在的17分钟。此外,B-2A还在进行加装Link 16数据链设备、改进座舱显示器和计算机处理器等升级工作,预计整个机队的这种升级将在2007年完成。诺·格公司还正与雷声公司一起为B-2A的雷达换装新型有源电扫描天线,目前该天线已装机试飞,小批量生产合同预计将在明年初授予。其他改进还包括增添极高频卫星通信能力(预定将在2007年初开展开始研制与验证)。诺·格公司还在与美空军协商进行该机的其他增量式渐进改进,包括综合113千克级的""小口径炸弹""(SDB)和1,3608千克级的重型硬目标侵彻弹(MOP)。马佐称每架B-2A利用现有的炸弹架将能携带120~160枚SDB,若采用新型炸弹架则能携带240枚;每架B-2A可携带2枚MOP。美空军还对进一步改进B-2A的中央计算机、使之可混合携带SDB和MOP有兴趣(例如在一个弹舱中挂SDB,另一个挂MOP)。该机还可能进一步改进雷达,以增添高分辨率SAR(合成孔径雷达)加地面移动目标指示(GMTI)复合模式。马佐最后说,B-2A在机内空间、重量、机上电力供应等方面都还有很大裕度,可以支持将来定向能武器上机使用。
2006年11月,美国空军空中作战司令部公布数据称,在2006财年美空军装备的B-2隐形轰炸机只有约三分之一能够随时出勤。美空军空中作战司令部表示为提高能执行任务率(MCR,指可随时执行任务的战机占所装备战机的比例),已经为B-2开发了新型隐形涂层。由于维护保养过程非常复杂,B-2轰炸机的能执行任务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美空军发言人本周一表示,2006财年美空军B-2轰炸机的能执行任务率为36.7%,而这一数字已是历年中的较高水平。在2005财年B-2轰炸机的能执行任务率仅为30.5%,而从10月到现在的07财年能执行任务率为43.3%。美国空军空中作战司令部表示,通过使用新型隐身涂层B-2轰炸机的能执行任务率有望提高到51%。目前美军的机务人员在日常维护后修复吸波涂层费时费力,但是新的材料可以免除大部分劳动。美空军计划在五年内完成现有的21架B-2轰炸机的相关升级。
2007年1月2日,美空军轰炸机主管称,空军将对B-2隐身轰炸机进行一系列升级。目前有些升级工作已经完成,还有一些仍在规划中,有的将提前10年以上进行规划。目前完成的升级包括:已经安装了改进的炸弹挂架,使携带500磅的炸弹数量从16枚增至80枚,增加了400%;隐身涂层也进行了改进,使维护工作由以前的数天减至现在的数分钟。其他重要的升级还在继续。B-2下一步改进将安装LINK-16数据链,可将目标瞄准信息直接传输给轰炸机;改进雷达,使B-2可以攻击地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