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美国警务运行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6:14:04
一、美国警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勤务方式

由于中、美两国的国情不一样,两国警察在很多方面是不可比较的。但是,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公共安全的角度,警察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勤务方式也有相似之处。

美国警察的管理体制。从全国来看美国联邦政府有联邦警察,执行的是联邦法律;各州有州警和地方警察,还有校园警察,执行的是各州的法律;联邦警察,州警和地方警察之间互不隶属,但有互相协作的义务。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警察组织。从某一个警察局来看,一般是70%的着装警察负责社会面的巡逻,20%的便衣警察,负责刑事案件侦察,10%的管理人员,含领导、内勤以及勤务保障人员,有些警察局另有一些不占警察编制的政府雇员在协助警察工作。

美国警察的运行机制。主要依赖于高度集权的指挥中心和无所不包的信息中心。一般来讲群众报案后,指挥中心接警,人工输入计算机,马上以广播方式发送到现场的巡逻车(也有电台呼叫的方式),巡逻车上的车载电脑马上可以收到群众的报案信息。正在巡逻的警察马上可以赶到现场,点击车载电脑上的某一个键,指挥中心就知道谁去处警了,同时一名巡警还可以与另一名或几名巡警通过车载电脑取得联系。到达出事现场后再点击某一个键,通过车载电脑回复指挥中心。处理完后把现场处理的情况输入计算机设计好的表格内,存入信息中心。如果指挥中心发出指令后,该警务区还没有巡逻警察响应,或者该警务区处理不了请求支援,指挥中心马上调动临近警务区的警察协助处理。如果现场情况复杂,案情重大,一天内巡逻警察处置不了,一是便衣警察可以提前介入,二是巡逻警察一般第二天将全部情况移交给便衣警察处理。

美国警察的勤务方式主要是巡逻,通过社会面、居民区、复杂场所,重点部位的巡逻达到发现违法犯罪,控制违法犯罪,抓获或驱散违法犯罪,打击处理违法犯罪的目的。

二、美国警察的主要勤务方式是着装巡逻

美国着装警察上班后第一件事就是从自己的更衣柜中取出制服穿上,然后将各种警用装备配戴好,如电台、手枪、另有五个弹夹,每个弹夹内有15发子弹,电警棍,自卫器(含染色和催泪),手铐,小手电筒等一般有30-40磅重。也有按规定穿防弹背心和戴头盔的。紧接着打开计算机浏览一下必须看的信息,了解有关情况,看看给自己的指令是什么,然后去巡逻。

美国警察以驾驶汽车巡逻为主,同时也辅之以骑摩托车、骑自行车、徒步巡逻。一般巡逻汽车上有重型电击器和车载电脑,有的车上还有一支霰弹枪。驾驶汽车巡逻一般以警务区为单位,主要在街区之间的大马路上,高速公路上和一些连通道上。选点布局是非常讲究的,通过对街区、道路的巡逻布点,达到严格控制社会面的目的。巡逻车在流动巡逻时既有利于独立作战,也可以互相关照。骑摩托车、骑自行车和徒步巡逻主要是在社区的小街小巷,值得一提的是巡逻用的自行车是特殊设计的,轮胎比一般自行车的轮胎宽一些,自行车后轮支架上有一个箱子,内装必备的警用器材,自行车三角架比一般自行车的三脚架粗一些,但不重,上面捆绑有一个长型水壶,吸水管顺着三角架沿伸到自行车龙头上,巡逻民警渴了,可以在车上随时喝几口水,自行车龙头上还有车载小电筒照明,电源来源于自行车自身发电。

我们在参观康州新不列颠市警察局荣誉室时看到对巡逻警察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为了确保巡逻警察到岗,30年代采取电话报告到岗制度,后来发展到打卡、电台呼叫的方式,现在一般是电脑点名,有的是卫星定位系统方式,从技术上保证巡逻警察必须到岗到位。对巡逻效果也有检查标准,负责巡逻的警务区治安秩序是否良好,是否发现抓获违法犯罪人员,为市民提供救助是否急时,市民对巡逻警察的服务是否满意,有没有投诉等等,以此来衡量整个警务区和每个巡逻警察的工作。

我坐在美国康州新不列颠市警察局的3号巡逻车上,巡逻警察通过车载电脑向我们演示了巡逻接警处警的全过程。边驾车在他负责的警务区巡逻,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情况,哪里容易发案,哪里存在不安全隐患需要整改,指着在墙边晒太阳的年轻人说,这一片的贩毒,吸毒以至互相凶杀的案件一般都与他们相关,对社区的地形地貌,环境布局,房屋结构,居住人员状况,违法犯罪嫌疑人员,容易滋生违法犯罪的隐患了如指掌。说着说着,指挥中心通过电脑告诉他前方发现一起凶杀案。我深深地感到美国巡逻警察的基本功是非常扎实的。他们的装备也是世界一流的。

三、美国警察崇拜的职业是刑事侦察

几乎所有的犯罪现场,我们看到的刑警清一色穿的是西裤、风衣、礼帽,威风凛凛,神采飞扬。在警察荣誉室里看到的30年代以来的便衣警察穿着就是这样,可能一直沿袭至今。他们有崇高的职业荣誉感和神圣的职业使命感,是美国警察中的精英。如果市民知道你是一名便衣警察,对你将非常尊敬和仰慕。

在美国想当一名刑警(便衣警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你必须干满4年巡警(着装警察)后,表现很好,才有资格报考便衣警察。考试、考核、体检、审查都是非常严格的,考题比参警时的考试题还要难得多,一般是根据需要择优录取。美国同行告诉我们,这种选拔都是本着宁缺勿乱的原则进行的。如果当了八年的便衣警察仍得不到晋升,那么,再回去干着装警察,有20年警龄就可以退休了。

想当好一名刑警就更难了。由于美国采取的是分步式侦察,第一步发案的当天容易处理的事巡逻警察已经处理了,第二步,剩下的一些难啃的腊骨头,交给刑侦警察侦察破案,从立案,寻找突破口,开始侦察到破案,结案,一般的案件是一个人承办,大的疑难案件是一个小组承办。由于警力有限,一般的城市警察局采取的是一般化侦察方式,只有大城市警察局才采取专业化侦察方式。所以刑警必须是多面手,否则难以适应侦察工作的需要。由于美国实行的是双轨制侦察,即侦察权由官方的侦察人员和民间的侦察人员共同行使,他们分别服务于控辩双方,如果证据不足不全,难以构成一个证据链,在法庭上往往可能败诉。美国这种侦察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健全的法制以及市民的法律意识都要求刑警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过硬的本领。

当刑警神奇更主要的是来自于刑警自身的表现。被美国人称为“神探”的康州警政厅厅长李昌钰,他不仅创建了犯罪现场重建理论,在刑事侦察工作中他重证据,重调查研究,澄清一个又一个疑难案件。如FBI的一名特工怀疑妻子与他人有奸情,将妻子杀死后用粉碎机碎尸灭迹,神探“李昌钰”经过侦察破获此案,并将衣服碎片及现场其他物证拼接恢复,为认定犯罪提供了证据。又如1991年春天轰动全美的派翠西亚状告威廉·肯尼迪·史密斯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海滩的别墅,把她按倒在草地上强奸了她的案件。肯尼迪家族认为是有人陷害。李昌钰博士作为辩护团成员,负责检验检方证据的虚实。检方检查发现威廉的精液与派翠西亚体内残存的精液在ABO血型和DNA对比上相吻合,其化验程序也是正确的,这只能证明威廉确与派翠西亚有过性行为。但李昌钰认为强奸罪的关键在于这种性行为是否为强迫行为。在法庭上他向陪审团介绍了法国物证技术专家洛卡德在本世纪初提出的“微量物质转换定律。”话锋一转,如果派翠西亚讲的是事实的话,那么,在她的衣裤上应该找到青草,泥土及水泥的痕迹。事实上,再检派翠西亚当时作为物证的衣裤却没有任何地面的微量物质转移痕迹。被害人的言词不攻自破,陪审团一致裁定威廉.肯尼迪.史密斯的强奸罪名不成立。

四、美国警察也在学习中国的社区防范

我们所在的康州新不列颠市,在美国被称为“五金”之都,治安情况比较复杂。该市警察局长在介绍情况时,对我们讲,从前年开始,他们将市中心划分为三个警务区,第一警务区有六名警察,这六名警察在该警务区上班,负责该警务区的治安工作。一天下午,三名巡警陪我们去该警务区,一名巡警骑自行车,一名巡警骑摩托车,一名巡警驾驶小汽车,我们坐在小汽车上,来到第一警务区。该警务区的办公房是一栋小平房,坐落在居民房之中,进门处有一个值班室,一位警察在值守电台和计算机,一间会客室,一间办公室,非常简陋,两边的墙壁上张贴着警察在社区开展活动的各类图片,其中有警察修路灯,修坏损的窗栏,组织家庭离异有劣迹的青少年开展各种活动的照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市有劣迹青少年在康州地区参加足球比赛夺得了第二名。该警务区的警长逢人就讲社区警务这种方法好。由于警察常驻这里不走,该社区治安秩序明显好转。原来一名巡警是不敢到这里来巡逻的,现在警察成了社区的一员,和市民的关系密切了,治安工作也有人关心了。

美国着装警察这种工作方式的转变,应该归功于美、英等国的第四次警务改革。首先,他们认识到仅强调警察着装巡逻,快速反应是不够的,这种快速反应是被动式警务,只有主动地去整改各种治安隐患,帮教有劣迹的青少年,积极努力预防犯罪,才是主动式的警务,才是治本的措施。其次,他们认识到警察长期坐在巡逻车里巡逻,成了被铁皮包着的“机器人”,不了解社区,不了解治安情况,与市民的关系越来越蔬远,治安工作得不到市民的支持,仅靠警察孤军奋战是不行的。第三,巡逻警快速反映是建立在被害人或群众及时报案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巡警远离社区,市民不敢报案或者等犯罪分子逃走了再报案,警察反应再快也很难现行抓获罪犯。由于现行抓获率越来越低,才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思考,才推动了美、英等国的第四次警务改革。西方“第四次警务改革”的鼻祖安德逊认为警察机关就象一棵苹果树干,各警种就象树枝,警察的劳动成果就是苹果,只有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才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他的这种理论被西方警界称为“苹果树理论”,正是在这种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的理论推动下,美国才开展了扎扎实实的第四次警务改革。

美国警察的这种改革思路是以巡逻为主,辅之以社区治安防范。这是一种标本兼治的策略,在预防犯罪,打击犯罪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美国的国情不一样,他既没有政法委,也没有综治办,更没有警察对社会治安的各项管理职能,这种社区防范的主要勤务方式还是各种形式的巡逻,难以形成综合治理,失去了组织领导,失去了实施综合治理的各项基本条件,失去了警察必须具有的对社会治安的各项管理职能,美国警察学中国的综合治理是很难学到家的。

五、美国警察的警卫活动

由于在美国留学时间较长,我们亲眼目睹了美国警察的一些警卫活动,动用警力之多,警卫工作之复杂,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到美国不久,我们根据安排去参观白宫,克林顿总统的民族事务顾问接待了我们。我们一行很顺利地进入白宫,我们看到门口有全副武装的警察把守,房间内站有工作人员,公共场所都有监控设施,在出口的一块草地中央一位全副武装的警察走来走去,站岗值勤。中介公司的纪先生向我们介绍这里的警卫是很严的,除了固定岗还有流动哨,除了着装警察还有便衣。白宫卫队穿的是黑色警察制服,装备特别精良,他们隶属于财政部,专门负责首长的警卫工作。

美国警察遇到大型警卫活动同样是兴师动众,倾巢出动。我们所在的新不列颠市150周年庆典,我们全班同学应邀出席,庆典活动地点选在该市中央公园,凭着警察职业的敏感性,我们一眼就发现了设在公园旁边的临时指挥部,有通讯车、现场勘查车、急救车、消防车,公园的另一边也停有几辆应急的各类警车,所有警察全副武装,电台呼叫不停,警察2人一对,来往巡逻穿织如梭。美国国庆日的警卫活动更是令人刮目相看。这天我们来到了纽约的曼哈顿,白天看帆船游行,晚上,看放焰火,整个东河两岸挤满了围观的人群,沿河岸边,里外都有全副武装的警察,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在人流多的地方,你一眼望去警察黑压压的一片,各种警车按照责任段有序的停放着。我们发现一位老人呼吸困难,向警察示意求助,警察马上用电台呼叫同事,一辆类似电麻木的小警车挤进人群,警察将老人扶上车,小警车很快将老人送上警用急救车,急救车直奔急救中心。我用摄像机摄下了这个珍贵镜头。为了观看焰火,我们下午五点多钟就来到了指定地点,警察早就在河边用警用标志划出了警界线,设置了人、车通道。开始我们感到警察真是比游人还多,随着游人增加,警察在人群中设置隔离带,把人群隔成了几个方块,让游人站在马路上的方块内排队,然后进入河边的立交公路上观看焰火。立交公路上面也被警察用护栏隔成了方块,每个方块大约能容纳500人左右,警察沿立交公路一字形摆开,面朝观众,负责警卫工作。天渐渐黑下来,焰火慢慢升起来,自始至终,我没有发现一个警察悄悄离去。

在美国我们正巧碰上总统大选,这天戈尔到我们所在的康州中央大学演讲。警卫工作真是戒备森严,学校周围交通改道,一切车辆不得经过校区。卫队提前到达,驾起了移动通信车,语音、数据、图象一并传输。调试好各种检测设备,请走了无关人员,将整个大楼清空设置警戒。对演讲会场进行了安全检查,先是警察人工检查,再用仪器检测,然后用警犬嗅,看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警犬自始至终没有离开演讲现场,一直是虎视眈眈。由此可见,美国警察也是遵循“警卫工作无小事,”这一原则的。

六、美国警察是怎样监管犯人的

我们来到美国康州第一监狱,监狱的周围都是绿树青草,走到近处抬头一看,还是高墙深院,带刺的铁丝网,过细观察监控探头、感应报警装置在进进出出的通道上依希可见。整个监狱布局比较合理,监号、食堂、休闲娱乐设施、生产车间,会见场所安排比较恰当。监号一人一间,面积5平方米左右,是用厚钢板间隔而成,门上有一把锁,狱警用钥匙开关。室内有一个单人床,一个洗脸盆,一个马桶,一台电视机。除了有现代化的监控设施外,在门上还有观察窗,在两个相靠的监号之间有一个巡逻通道,每个监号后有一个监视孔。食堂用的蒸汽和电炉等都是现代化的炊具,炊事员是正式工,打杂的是表现较好的短刑犯。娱乐设施有室内篮球场,有健身活动中心。监狱的生产车间主要生产工艺品、汽车牌照等,警方还当场给我们做了一个汽车牌照样品作纪念。犯人会见亲属是隔着玻璃看,用对讲机谈话,这种谈话是受到监控的,必要时可录音。该监狱把现代化的监控手段和人工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轻了劳动强度,监所安全有了保障。

监狱长自始至终陪同我们参观,边走边看边介绍,从监狱发展变迁到现在的初具规模,从人犯的改造工作到狱警的教育工作,从犯人家属对监狱的期望到社会对监狱的监督,基本上是遇到什么就谈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随行的有管教干部,也有全副武装的看守警,还有一般工作人员,大家边说边笑,气氛活跃友好,看守警体现了较高的素质,对监号的情况,对看守对象的情况,管理教育的方式方法非常清楚,监狱长当着我们的面随时提问,他们随时回答。在参观过程中,我们看到犯人与亲属见面,犯人集体列队上工,犯人在车间劳动,犯人在食堂就餐,犯人休息娱乐都秩序井然。他们身着灰色制服,留着短发,眼神看上去有点呆滞迷茫,总象在寻找什么,他们负罪的心理,他们接受改造的行为,来自于法律的威严和严格的监管工作。

监狱的管理制度是非常严格的。我们一行虽说是经过组织介绍才来的,也得履行登记手续,经过安全检查后,才能进入安全门内,我们能否带摄像机、照像机,能否摄像和照像都是请示后才答复的。通道上的门是特别设计的,人进去后关上、锁好这个门,通往另一端的门才能打开,并不是象我们想象之中的畅通无阻。每个主要通道门都有专人值守,出示相关证件后才能出入。整个监狱是分成几个区域进行管理的,根据犯人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管理人员和犯人都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正因为如此,这个庞大的机器才运转协调,犯罪分子才插翅难逃。

七、美国警察的消防工作

我们所住的公寓有一天中午突然灯光闪烁,报警铃声不断,房间的喇叭里不断传来,“请不要乘坐电梯,请迅速从安全通道离开房间”的呼喊,我们打开房门一看,整个通道里充满了紧张的气氛,房客都匆匆地从房间两头的安全通道下楼。刚刚下楼,只见消防车、急救车、警车已呼啸而来,几位消防警察从消防车上跳下来,迅速地接好了灭火水枪。一位戴眼镜的技术人员马上进入自动监控中心,查找报警原因。为了以防万一,他们又楼上楼下搜索一遍,之后,笑着说可能是中国留学生炒菜油烟太多所致。于时,人工解除报警。消防车、急救车、警车悄然离去,公寓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事后我们询问公寓管理人员,她们讲每个房间楼层的消防报警及喷淋装置和一楼控制中心构成了一个整体,一楼控制中心与消防局指挥中心自动联接。如果一旦报警,消防队员会马上赶到现场处置。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到所在的新不列颠市消防局实习,对全市整个消防系统有了初步了解。他们将全市划分成三个消防站,各站在自己责任区内负责消防工作,一般人员集中居住的房间,公共娱乐场所,贵重物品,危险物品,易燃易爆物品以及重点部位在建筑设计施工时要求安装自动报警及喷淋装置。停车场,居民区和建筑物人口集中的地方根据需要布局安装有消防水栓,消防基础设施在整个城市建设中都给予了充分考虑。特别是防火宣传教育工作更是做得深入细致,消防局有荣誉室,陈列着建局以来的消防工作大的变革,该市大的火灾等。有图片和实物供市民参观,给人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台公共汽车模型,让你坐上去,然后模拟公共汽车失火时的情景,向车内施放烟雾,让参观的中小学生学会怎样救人和自救。还办有报刊,开展一些不定期的演讲活动来宣传消防工作,使防火和火灾中自救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努力减少火灾的发生,一旦发生把财务损失和人员伤亡控制在最低限度。

在消防局实习中,我们看到一座被大火烧掉的小洋楼的废虚,向消防警察询问有关灭火的情况,他讲前几天这里发生了一场火灾,由于小洋楼都是木质结构,警察赶到时火势已越来越大,只好采取先用水枪打出隔离带的办法,防止邻居遭殃,然后由外围向中间灭火,这样受损失的就是起火点这一家。我们问如果里面有人怎么办,消防警察毫不犹豫地说:“先救人!”谈高兴了,消防警察向我们介绍了一些灭火知识,并且说他们的消防警察是职业消防队员,在防火、灭火方面都比较在行,多数人干这一行一干就是一辈子。

八、康州警政厅刑科所

享誉美国的康州警政厅刑科所坐落在一片绿树丛中,看上去象很一般的平房。内行人往里一站,马上会被那些先进的仪器设备所吸引,被那些埋头实验的专家们的精神所感动,被一项项科研成果所折服。整个刑科所分工很细,有DNA检验、有枪弹痕迹检验、有刑事技术摄影,有指纹识别等等,收藏了各种各样的枪支弹药样品,摆满了几间房。据介绍全美最先进的一台枪弹痕迹计算机自动识别系统就在这里投入运行,技术员边介绍边演示给我们看,方便实用操作简单。这个刑科所有州政府雇员40多人,他们都是引进的硕士或博士,是本行业的专家,原来从事这项工作的警察逐步回到自己的警察岗位从事巡逻或刑侦工作。新聘请的专家们凭着一种执着的追求,在那里加班加点,拼命工作,以科学求实的态度攻克了一道道难题。

由于刑科所的职能是证据的鉴定识别,鉴识专家面向整个社会提供服务,既服务于警察的侦察破案,也服务于原告或被告。全美的任何一个警察机构只要需要对犯罪证据作鉴定,该刑科所是24小时提供无偿服务。辩护方需要提供服务,一般是有偿的,这种回报主要用于刑科所的建设,如美式足球黑人明星辛普森涉嫌凶杀案。李昌钰博士出任律师辩护团的刑事侦察专家,从现场提取了另一只带血的半只鞋印,证实现场除了有一双意大利进口的鞋印外,还有这只可疑的鞋印,因而至少有两名凶嫌。警方怀疑的作案工具是辛普森购买的一把猎刀,陪审辩护团律师当场提交包装好了的那把猎刀,李昌钰博士在刀刃上检验血迹时,刀刃上没有任何反应。而辛普森的前妻被害人妮可肩膀上有七点血滴,按血滴的形状及方向看这些血滴是妮可倒地后,有人流着血从她尸体旁走过滴落的,就一定是凶手的,然而警方却没有搜集这七滴血迹,尸体被冲洗,现在一滴血迹都没有了。长达245天的陪审结束后,不到一天,陪审团就作出一致结论:辛普森无罪。这不仅使李昌钰成了神奇人物,康州警政厅刑科所也因此而成为刑事技术人员向往的地方,社会各界都关心和支持刑科所,现代化的装备和优秀的专业人才一齐涌来,使康州警政厅刑科所一举成为全美一流的刑科所。

李昌钰博士有句名言:“在二十一世纪解决犯罪靠技术”。正因为如此,他1979年出任美国康州警政厅刑科所所长兼首席鉴识专家时,曾经向州长立下警令状,要把康州警政厅刑科所建为全美一流的刑科所,将该所的体制由原来警察机关变成刑事鉴识科研机构。用人机制由原来的着装警察变为政府雇员。工作运转方式将原来的行政坐班制变为按专业分工的项目责任人制度,充分发挥专家们的聪明才智。再加上新做了办公用房,增添了大量高、新、尖的科研设备,刑科所越干越红火。李昌钰快到退休年龄时说:“退是要退的,休是不会休的,到那个时候,我才有空走向全世界的犯罪现场。”

九、美国警察的必备工具计算机

我们到康州新不列颠市警察局实习,局长助理驾车把我们从市政府接到警察局。警察局门前没人站岗,局长助理将车停在护栏前,把IC卡一刷,门自动开了,我们进了院子。下了车,来到大楼大门前,同样是这张IC卡一刷我们进了大门、上了楼。来到他的办公室门前,还是这张IC卡一刷办公室的门开了。这位局长助理笑着说:“中国的门卫是人站岗,我们的门卫是计算机站岗”。坐下来后我们迈步了解 到,警察局的这栋楼是按智能大厦的标准设计的,门禁系统,防火、防盗的监控系统,大楼的电力控制系统等各项管理都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的。这位局长助理可能知道我们最希望了解美国警察应用计算机的情况,首先把我们引到了信息中心,向我们演示了该局计算机全美联网应用的情况,只见他迅速地登上联帮调查局(FBI)的NCIC系统,查询人、车、枪等信息,随后又向纽约市警察局发了一个协查涵,3分钟后回涵从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了。紧接着让我们参观了办公室,每个办公桌上都有计算机,局长助理说:“我们离开了计算机是无法工作的”。正在这时有一个警察带回了一个嫌疑对象,警察让该对象把手往计算机设备上放好,很快把他的指纹印下来了,并且通过自动化指纹识别系统(AFIS)自动输入指纹数据库进行自动比对,从活体奈印到自动比对出初步结果,只花了五分钟,根本不用油黑、玻璃板、卡片、扫瞄仪之类的辅助工具,即快又好。紧接着他又把我们引到指挥中心,指挥大厅被分隔成几个区,每个接处警的不是着装警察,而是政府的雇员,负责二至三台计算机的接处警工作。每班有一个警察负责管理这些雇员,负责处理疑难的警情,整个指挥调度过程完全靠计算机来完成的。整个一上午看的,谈的都是计算机,到了中午警察局长请我们吃饭讲的还是计算机,他说中国警察缺乏的就是计算机应用。

随着时间的延伸,我们逐步了解到美国警务工作信息化是和警察的日常工作联系在一起的,是美国整个社会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里根时期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覆盖了全美的各个角落,全美警察局联网运行,就方便简单了,计算机硬件设备在美国不仅便宜而且配置很高,一个警察一台计算机就不是梦想而是现实,由于人人都在网上工作,警察采集信息,输入信息,使用信息是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不是额外负担。如巡逻警接处警是靠计算机完成的,接警时只需按某个键确认一下,处理后如果信息有误只须修改一下,将处理情况输入计算机,存入信息中心,就完成了整个接处警过程,同时也就完成了信息采集过程。刑警办理案件查询比对人证物证,做询问笔录,写结案报告等等,都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整个工作做完了,存入信息中心,信息采集也就完成了。进入下一个司法流程也是在网上进行的,只需确认一下。警察日常办公,既是使用信息的过程,也是采集信息维护信息的过程,信息就越来越多、越新、越全、越准。计算机的技术部门对原始信息再进行整理,供全局查询使用,那是技术部门的日常工作。从根本上讲不会出现信息资源浪费的问题。

十、美国警察的教育训练

美国警察机关没有开办警察的学历教育课程,教育训练主要是注重警事技能的提高,警察的训练主要是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进行的。有的是边工作边训练,以老带新;有的是脱产在本局集中训练,由小教员示范教学;有的是警察训练基地系统地进行训练,专职教官教学。不同形式的训练目的只有一个,使警察尽快地适应自己的本职工作,提高在本职岗位上处理各种警务的能力,真正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干什么学什么,学什么用什么。

新招收的警察是要经过严格训练的,心理素质训练、体能训练、一般警事技能训练等。严格训练,严格考核,不合格者将被淘汰。如骑自行车巡逻一般是一周的训练课程,要学会骑自行车穿巷子、上下楼梯、车上射击等等。新招收的警察上岗后一般都是着装巡逻,这时警察局会安排一名巡逻经验丰富的老警察带一名新警察巡逻,以老带新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有很多考核标准要求,一般是一年左右,通过考核认为新警察能独立巡逻,独立处置各种警务工作了,才批准新警察一人驾车巡逻。在新不列颠市警察局,我们看到警察的岗位培训抓得非常具体,由于警务工作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很多先进的装备投入实战,该局规定投入装备一项就开展一次全员轮流培训,大家都要学会用。如果经过培训后还不会使用,就离岗培训。离岗培训后仍不会使用,局长将解除对你的雇用合同。使装备在使用中发挥了作用,逼着警察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

警察训练基地更是模拟逼真,真正体现了一切从实战出发。我们亲眼目睹了一场扑灭房屋失火,从房内抢救受害群众的灭火演练过程。训练基地上一栋三层楼的小洋楼突然烟雾腾腾,教官带着消防警察赶到现场,其中一名教官四名新学员、五人为一组。这次演练分为三组,从不同的角度登上房子,只见他们冲进房间,救出受害群众(模特儿),将火扑灭,整个过程只用了八分钟,消防队员撤离了,我们进去一看,发现整个演练过程烟雾、火势、温度设计都是用计算机控制的,教官告诉我们整个演练过程被自动录象,现在学员正回到教室对照录相,查找自己演练时正确的地方和错误的地方,经过反复训练,使他们适应在这种环境状态下的灭火工作。整个训练场上摆满了各种灭火训练模型,如油罐车、大货车、大客车、汽油库等等,教官一项项地教,学员一项项地学,考试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个课目的训练。再如射击训练,人工露天靶场设计很好,整个射击过程,包括射击角度、方法,击中上靶的环数等都是计算机自动记录的,边打边看效正自己的射击方法,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命中率。

十一、美国警察的服务态度非常好

美国警察有一种理念:认为警察拿的钱是纳税人的钱,为纳税人服务是应该做的事。警察局有一种很好的激励竞争机制,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是最起码的要求,如果服务态度不好,市政府可以解雇你。美国社会法制健全,如果警察有越权违法行为,市民可以投诉你,再加上新闻舆论等各种各样的监督制约机制。警察的内在因素和所处的外部环境决定了警察只能提供优质服务。

我们在美国参观考察有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接受安检,我们曾留心观察警察是怎样开展安检工作的,发现他们总是面带笑容,工作流程非常规范,从不刁难,有时排队的人多了警察总是笑着说“对不起,请原谅”,然后调整,要么增加通道,要么增加人员,保持安检畅通。如果你高兴说一声想和警察照相留作纪念,警察会非常乐意地与你合影留念。外出时如果你迷路,只要碰上警察寻求帮助,警察会非常乐意帮你。有一次我们小组外出考察回来较晚,一路上又是风又是雨,汽车快没有油了,到处找加油站加油。一辆巡逻车上的警察看到我们后,主动跟在我们车后,其中一个巡警下车侧身对着我们,右手摸着挂在腰间的手枪站在汽车的一边,另一名巡警下车侧身询问我们是怎么回事,当得知找加油站时,他告诉我们加油站的地点,加完油后怎样上高速公路,边说着边带着我们去加油,直到我们加完油,上了高速公路他们才离开。

我们实习所到之处,从领导到一般警察,对我们都充满了热情,主动向我们介绍情况。我们发现每个警察局都有陈列室,还有一些宣传资料向市民介绍本局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从小学生到老人,有时是有组织地参观,也有自发去参观的,只要属于接待时间,警察便会非常自豪地向你介绍。这种参观从来都是免费进行的,一方面满足了市民了解警察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满足了警察宣传自己的需要,警察认识到这种参观是非常好的举措,在参观时向市民提供了很好的服务。

我们所在的康州中央大学,校警的服务工作做得非常过细。各种报警装置遍布校园每个角落,越是黑暗的树阴底下,很少有经过的墙角边,你留心一看会发现一个自动报警装置。只要你一触摸报警按钮,马上又是灯光,又是声音,足以震慑犯罪。由于每个报警点和校警察局是自动联网的,校警察局监控中心会马上自动处警,值班警察3-5分钟就会赶到报警点,处理报警事宜。无论是学生求助,还是学生之间发生纠纷报警,或者是发生了各类案件报案。只要有警情,警察会马上赶到现场,积极提供服务。有一次周末学生举行大型舞会,我们到现场一看,旁边停有二台巡逻车,四名校警协助维持秩序,整个舞会自始至终体现了美国人热情奔放的激情,跳舞如痴如醉,但治安秩序井然,等学生尽兴离去,校警才消失在夜色之中。一、美国警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勤务方式

由于中、美两国的国情不一样,两国警察在很多方面是不可比较的。但是,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公共安全的角度,警察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勤务方式也有相似之处。

美国警察的管理体制。从全国来看美国联邦政府有联邦警察,执行的是联邦法律;各州有州警和地方警察,还有校园警察,执行的是各州的法律;联邦警察,州警和地方警察之间互不隶属,但有互相协作的义务。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警察组织。从某一个警察局来看,一般是70%的着装警察负责社会面的巡逻,20%的便衣警察,负责刑事案件侦察,10%的管理人员,含领导、内勤以及勤务保障人员,有些警察局另有一些不占警察编制的政府雇员在协助警察工作。

美国警察的运行机制。主要依赖于高度集权的指挥中心和无所不包的信息中心。一般来讲群众报案后,指挥中心接警,人工输入计算机,马上以广播方式发送到现场的巡逻车(也有电台呼叫的方式),巡逻车上的车载电脑马上可以收到群众的报案信息。正在巡逻的警察马上可以赶到现场,点击车载电脑上的某一个键,指挥中心就知道谁去处警了,同时一名巡警还可以与另一名或几名巡警通过车载电脑取得联系。到达出事现场后再点击某一个键,通过车载电脑回复指挥中心。处理完后把现场处理的情况输入计算机设计好的表格内,存入信息中心。如果指挥中心发出指令后,该警务区还没有巡逻警察响应,或者该警务区处理不了请求支援,指挥中心马上调动临近警务区的警察协助处理。如果现场情况复杂,案情重大,一天内巡逻警察处置不了,一是便衣警察可以提前介入,二是巡逻警察一般第二天将全部情况移交给便衣警察处理。

美国警察的勤务方式主要是巡逻,通过社会面、居民区、复杂场所,重点部位的巡逻达到发现违法犯罪,控制违法犯罪,抓获或驱散违法犯罪,打击处理违法犯罪的目的。

二、美国警察的主要勤务方式是着装巡逻

美国着装警察上班后第一件事就是从自己的更衣柜中取出制服穿上,然后将各种警用装备配戴好,如电台、手枪、另有五个弹夹,每个弹夹内有15发子弹,电警棍,自卫器(含染色和催泪),手铐,小手电筒等一般有30-40磅重。也有按规定穿防弹背心和戴头盔的。紧接着打开计算机浏览一下必须看的信息,了解有关情况,看看给自己的指令是什么,然后去巡逻。

美国警察以驾驶汽车巡逻为主,同时也辅之以骑摩托车、骑自行车、徒步巡逻。一般巡逻汽车上有重型电击器和车载电脑,有的车上还有一支霰弹枪。驾驶汽车巡逻一般以警务区为单位,主要在街区之间的大马路上,高速公路上和一些连通道上。选点布局是非常讲究的,通过对街区、道路的巡逻布点,达到严格控制社会面的目的。巡逻车在流动巡逻时既有利于独立作战,也可以互相关照。骑摩托车、骑自行车和徒步巡逻主要是在社区的小街小巷,值得一提的是巡逻用的自行车是特殊设计的,轮胎比一般自行车的轮胎宽一些,自行车后轮支架上有一个箱子,内装必备的警用器材,自行车三角架比一般自行车的三脚架粗一些,但不重,上面捆绑有一个长型水壶,吸水管顺着三角架沿伸到自行车龙头上,巡逻民警渴了,可以在车上随时喝几口水,自行车龙头上还有车载小电筒照明,电源来源于自行车自身发电。

我们在参观康州新不列颠市警察局荣誉室时看到对巡逻警察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为了确保巡逻警察到岗,30年代采取电话报告到岗制度,后来发展到打卡、电台呼叫的方式,现在一般是电脑点名,有的是卫星定位系统方式,从技术上保证巡逻警察必须到岗到位。对巡逻效果也有检查标准,负责巡逻的警务区治安秩序是否良好,是否发现抓获违法犯罪人员,为市民提供救助是否急时,市民对巡逻警察的服务是否满意,有没有投诉等等,以此来衡量整个警务区和每个巡逻警察的工作。

我坐在美国康州新不列颠市警察局的3号巡逻车上,巡逻警察通过车载电脑向我们演示了巡逻接警处警的全过程。边驾车在他负责的警务区巡逻,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情况,哪里容易发案,哪里存在不安全隐患需要整改,指着在墙边晒太阳的年轻人说,这一片的贩毒,吸毒以至互相凶杀的案件一般都与他们相关,对社区的地形地貌,环境布局,房屋结构,居住人员状况,违法犯罪嫌疑人员,容易滋生违法犯罪的隐患了如指掌。说着说着,指挥中心通过电脑告诉他前方发现一起凶杀案。我深深地感到美国巡逻警察的基本功是非常扎实的。他们的装备也是世界一流的。

三、美国警察崇拜的职业是刑事侦察

几乎所有的犯罪现场,我们看到的刑警清一色穿的是西裤、风衣、礼帽,威风凛凛,神采飞扬。在警察荣誉室里看到的30年代以来的便衣警察穿着就是这样,可能一直沿袭至今。他们有崇高的职业荣誉感和神圣的职业使命感,是美国警察中的精英。如果市民知道你是一名便衣警察,对你将非常尊敬和仰慕。

在美国想当一名刑警(便衣警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你必须干满4年巡警(着装警察)后,表现很好,才有资格报考便衣警察。考试、考核、体检、审查都是非常严格的,考题比参警时的考试题还要难得多,一般是根据需要择优录取。美国同行告诉我们,这种选拔都是本着宁缺勿乱的原则进行的。如果当了八年的便衣警察仍得不到晋升,那么,再回去干着装警察,有20年警龄就可以退休了。

想当好一名刑警就更难了。由于美国采取的是分步式侦察,第一步发案的当天容易处理的事巡逻警察已经处理了,第二步,剩下的一些难啃的腊骨头,交给刑侦警察侦察破案,从立案,寻找突破口,开始侦察到破案,结案,一般的案件是一个人承办,大的疑难案件是一个小组承办。由于警力有限,一般的城市警察局采取的是一般化侦察方式,只有大城市警察局才采取专业化侦察方式。所以刑警必须是多面手,否则难以适应侦察工作的需要。由于美国实行的是双轨制侦察,即侦察权由官方的侦察人员和民间的侦察人员共同行使,他们分别服务于控辩双方,如果证据不足不全,难以构成一个证据链,在法庭上往往可能败诉。美国这种侦察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健全的法制以及市民的法律意识都要求刑警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过硬的本领。

当刑警神奇更主要的是来自于刑警自身的表现。被美国人称为“神探”的康州警政厅厅长李昌钰,他不仅创建了犯罪现场重建理论,在刑事侦察工作中他重证据,重调查研究,澄清一个又一个疑难案件。如FBI的一名特工怀疑妻子与他人有奸情,将妻子杀死后用粉碎机碎尸灭迹,神探“李昌钰”经过侦察破获此案,并将衣服碎片及现场其他物证拼接恢复,为认定犯罪提供了证据。又如1991年春天轰动全美的派翠西亚状告威廉·肯尼迪·史密斯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海滩的别墅,把她按倒在草地上强奸了她的案件。肯尼迪家族认为是有人陷害。李昌钰博士作为辩护团成员,负责检验检方证据的虚实。检方检查发现威廉的精液与派翠西亚体内残存的精液在ABO血型和DNA对比上相吻合,其化验程序也是正确的,这只能证明威廉确与派翠西亚有过性行为。但李昌钰认为强奸罪的关键在于这种性行为是否为强迫行为。在法庭上他向陪审团介绍了法国物证技术专家洛卡德在本世纪初提出的“微量物质转换定律。”话锋一转,如果派翠西亚讲的是事实的话,那么,在她的衣裤上应该找到青草,泥土及水泥的痕迹。事实上,再检派翠西亚当时作为物证的衣裤却没有任何地面的微量物质转移痕迹。被害人的言词不攻自破,陪审团一致裁定威廉.肯尼迪.史密斯的强奸罪名不成立。

四、美国警察也在学习中国的社区防范

我们所在的康州新不列颠市,在美国被称为“五金”之都,治安情况比较复杂。该市警察局长在介绍情况时,对我们讲,从前年开始,他们将市中心划分为三个警务区,第一警务区有六名警察,这六名警察在该警务区上班,负责该警务区的治安工作。一天下午,三名巡警陪我们去该警务区,一名巡警骑自行车,一名巡警骑摩托车,一名巡警驾驶小汽车,我们坐在小汽车上,来到第一警务区。该警务区的办公房是一栋小平房,坐落在居民房之中,进门处有一个值班室,一位警察在值守电台和计算机,一间会客室,一间办公室,非常简陋,两边的墙壁上张贴着警察在社区开展活动的各类图片,其中有警察修路灯,修坏损的窗栏,组织家庭离异有劣迹的青少年开展各种活动的照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市有劣迹青少年在康州地区参加足球比赛夺得了第二名。该警务区的警长逢人就讲社区警务这种方法好。由于警察常驻这里不走,该社区治安秩序明显好转。原来一名巡警是不敢到这里来巡逻的,现在警察成了社区的一员,和市民的关系密切了,治安工作也有人关心了。

美国着装警察这种工作方式的转变,应该归功于美、英等国的第四次警务改革。首先,他们认识到仅强调警察着装巡逻,快速反应是不够的,这种快速反应是被动式警务,只有主动地去整改各种治安隐患,帮教有劣迹的青少年,积极努力预防犯罪,才是主动式的警务,才是治本的措施。其次,他们认识到警察长期坐在巡逻车里巡逻,成了被铁皮包着的“机器人”,不了解社区,不了解治安情况,与市民的关系越来越蔬远,治安工作得不到市民的支持,仅靠警察孤军奋战是不行的。第三,巡逻警快速反映是建立在被害人或群众及时报案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巡警远离社区,市民不敢报案或者等犯罪分子逃走了再报案,警察反应再快也很难现行抓获罪犯。由于现行抓获率越来越低,才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思考,才推动了美、英等国的第四次警务改革。西方“第四次警务改革”的鼻祖安德逊认为警察机关就象一棵苹果树干,各警种就象树枝,警察的劳动成果就是苹果,只有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才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他的这种理论被西方警界称为“苹果树理论”,正是在这种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的理论推动下,美国才开展了扎扎实实的第四次警务改革。

美国警察的这种改革思路是以巡逻为主,辅之以社区治安防范。这是一种标本兼治的策略,在预防犯罪,打击犯罪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美国的国情不一样,他既没有政法委,也没有综治办,更没有警察对社会治安的各项管理职能,这种社区防范的主要勤务方式还是各种形式的巡逻,难以形成综合治理,失去了组织领导,失去了实施综合治理的各项基本条件,失去了警察必须具有的对社会治安的各项管理职能,美国警察学中国的综合治理是很难学到家的。

五、美国警察的警卫活动

由于在美国留学时间较长,我们亲眼目睹了美国警察的一些警卫活动,动用警力之多,警卫工作之复杂,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到美国不久,我们根据安排去参观白宫,克林顿总统的民族事务顾问接待了我们。我们一行很顺利地进入白宫,我们看到门口有全副武装的警察把守,房间内站有工作人员,公共场所都有监控设施,在出口的一块草地中央一位全副武装的警察走来走去,站岗值勤。中介公司的纪先生向我们介绍这里的警卫是很严的,除了固定岗还有流动哨,除了着装警察还有便衣。白宫卫队穿的是黑色警察制服,装备特别精良,他们隶属于财政部,专门负责首长的警卫工作。

美国警察遇到大型警卫活动同样是兴师动众,倾巢出动。我们所在的新不列颠市150周年庆典,我们全班同学应邀出席,庆典活动地点选在该市中央公园,凭着警察职业的敏感性,我们一眼就发现了设在公园旁边的临时指挥部,有通讯车、现场勘查车、急救车、消防车,公园的另一边也停有几辆应急的各类警车,所有警察全副武装,电台呼叫不停,警察2人一对,来往巡逻穿织如梭。美国国庆日的警卫活动更是令人刮目相看。这天我们来到了纽约的曼哈顿,白天看帆船游行,晚上,看放焰火,整个东河两岸挤满了围观的人群,沿河岸边,里外都有全副武装的警察,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在人流多的地方,你一眼望去警察黑压压的一片,各种警车按照责任段有序的停放着。我们发现一位老人呼吸困难,向警察示意求助,警察马上用电台呼叫同事,一辆类似电麻木的小警车挤进人群,警察将老人扶上车,小警车很快将老人送上警用急救车,急救车直奔急救中心。我用摄像机摄下了这个珍贵镜头。为了观看焰火,我们下午五点多钟就来到了指定地点,警察早就在河边用警用标志划出了警界线,设置了人、车通道。开始我们感到警察真是比游人还多,随着游人增加,警察在人群中设置隔离带,把人群隔成了几个方块,让游人站在马路上的方块内排队,然后进入河边的立交公路上观看焰火。立交公路上面也被警察用护栏隔成了方块,每个方块大约能容纳500人左右,警察沿立交公路一字形摆开,面朝观众,负责警卫工作。天渐渐黑下来,焰火慢慢升起来,自始至终,我没有发现一个警察悄悄离去。

在美国我们正巧碰上总统大选,这天戈尔到我们所在的康州中央大学演讲。警卫工作真是戒备森严,学校周围交通改道,一切车辆不得经过校区。卫队提前到达,驾起了移动通信车,语音、数据、图象一并传输。调试好各种检测设备,请走了无关人员,将整个大楼清空设置警戒。对演讲会场进行了安全检查,先是警察人工检查,再用仪器检测,然后用警犬嗅,看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警犬自始至终没有离开演讲现场,一直是虎视眈眈。由此可见,美国警察也是遵循“警卫工作无小事,”这一原则的。

六、美国警察是怎样监管犯人的

我们来到美国康州第一监狱,监狱的周围都是绿树青草,走到近处抬头一看,还是高墙深院,带刺的铁丝网,过细观察监控探头、感应报警装置在进进出出的通道上依希可见。整个监狱布局比较合理,监号、食堂、休闲娱乐设施、生产车间,会见场所安排比较恰当。监号一人一间,面积5平方米左右,是用厚钢板间隔而成,门上有一把锁,狱警用钥匙开关。室内有一个单人床,一个洗脸盆,一个马桶,一台电视机。除了有现代化的监控设施外,在门上还有观察窗,在两个相靠的监号之间有一个巡逻通道,每个监号后有一个监视孔。食堂用的蒸汽和电炉等都是现代化的炊具,炊事员是正式工,打杂的是表现较好的短刑犯。娱乐设施有室内篮球场,有健身活动中心。监狱的生产车间主要生产工艺品、汽车牌照等,警方还当场给我们做了一个汽车牌照样品作纪念。犯人会见亲属是隔着玻璃看,用对讲机谈话,这种谈话是受到监控的,必要时可录音。该监狱把现代化的监控手段和人工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轻了劳动强度,监所安全有了保障。

监狱长自始至终陪同我们参观,边走边看边介绍,从监狱发展变迁到现在的初具规模,从人犯的改造工作到狱警的教育工作,从犯人家属对监狱的期望到社会对监狱的监督,基本上是遇到什么就谈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随行的有管教干部,也有全副武装的看守警,还有一般工作人员,大家边说边笑,气氛活跃友好,看守警体现了较高的素质,对监号的情况,对看守对象的情况,管理教育的方式方法非常清楚,监狱长当着我们的面随时提问,他们随时回答。在参观过程中,我们看到犯人与亲属见面,犯人集体列队上工,犯人在车间劳动,犯人在食堂就餐,犯人休息娱乐都秩序井然。他们身着灰色制服,留着短发,眼神看上去有点呆滞迷茫,总象在寻找什么,他们负罪的心理,他们接受改造的行为,来自于法律的威严和严格的监管工作。

监狱的管理制度是非常严格的。我们一行虽说是经过组织介绍才来的,也得履行登记手续,经过安全检查后,才能进入安全门内,我们能否带摄像机、照像机,能否摄像和照像都是请示后才答复的。通道上的门是特别设计的,人进去后关上、锁好这个门,通往另一端的门才能打开,并不是象我们想象之中的畅通无阻。每个主要通道门都有专人值守,出示相关证件后才能出入。整个监狱是分成几个区域进行管理的,根据犯人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管理人员和犯人都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正因为如此,这个庞大的机器才运转协调,犯罪分子才插翅难逃。

七、美国警察的消防工作

我们所住的公寓有一天中午突然灯光闪烁,报警铃声不断,房间的喇叭里不断传来,“请不要乘坐电梯,请迅速从安全通道离开房间”的呼喊,我们打开房门一看,整个通道里充满了紧张的气氛,房客都匆匆地从房间两头的安全通道下楼。刚刚下楼,只见消防车、急救车、警车已呼啸而来,几位消防警察从消防车上跳下来,迅速地接好了灭火水枪。一位戴眼镜的技术人员马上进入自动监控中心,查找报警原因。为了以防万一,他们又楼上楼下搜索一遍,之后,笑着说可能是中国留学生炒菜油烟太多所致。于时,人工解除报警。消防车、急救车、警车悄然离去,公寓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事后我们询问公寓管理人员,她们讲每个房间楼层的消防报警及喷淋装置和一楼控制中心构成了一个整体,一楼控制中心与消防局指挥中心自动联接。如果一旦报警,消防队员会马上赶到现场处置。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到所在的新不列颠市消防局实习,对全市整个消防系统有了初步了解。他们将全市划分成三个消防站,各站在自己责任区内负责消防工作,一般人员集中居住的房间,公共娱乐场所,贵重物品,危险物品,易燃易爆物品以及重点部位在建筑设计施工时要求安装自动报警及喷淋装置。停车场,居民区和建筑物人口集中的地方根据需要布局安装有消防水栓,消防基础设施在整个城市建设中都给予了充分考虑。特别是防火宣传教育工作更是做得深入细致,消防局有荣誉室,陈列着建局以来的消防工作大的变革,该市大的火灾等。有图片和实物供市民参观,给人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台公共汽车模型,让你坐上去,然后模拟公共汽车失火时的情景,向车内施放烟雾,让参观的中小学生学会怎样救人和自救。还办有报刊,开展一些不定期的演讲活动来宣传消防工作,使防火和火灾中自救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努力减少火灾的发生,一旦发生把财务损失和人员伤亡控制在最低限度。

在消防局实习中,我们看到一座被大火烧掉的小洋楼的废虚,向消防警察询问有关灭火的情况,他讲前几天这里发生了一场火灾,由于小洋楼都是木质结构,警察赶到时火势已越来越大,只好采取先用水枪打出隔离带的办法,防止邻居遭殃,然后由外围向中间灭火,这样受损失的就是起火点这一家。我们问如果里面有人怎么办,消防警察毫不犹豫地说:“先救人!”谈高兴了,消防警察向我们介绍了一些灭火知识,并且说他们的消防警察是职业消防队员,在防火、灭火方面都比较在行,多数人干这一行一干就是一辈子。

八、康州警政厅刑科所

享誉美国的康州警政厅刑科所坐落在一片绿树丛中,看上去象很一般的平房。内行人往里一站,马上会被那些先进的仪器设备所吸引,被那些埋头实验的专家们的精神所感动,被一项项科研成果所折服。整个刑科所分工很细,有DNA检验、有枪弹痕迹检验、有刑事技术摄影,有指纹识别等等,收藏了各种各样的枪支弹药样品,摆满了几间房。据介绍全美最先进的一台枪弹痕迹计算机自动识别系统就在这里投入运行,技术员边介绍边演示给我们看,方便实用操作简单。这个刑科所有州政府雇员40多人,他们都是引进的硕士或博士,是本行业的专家,原来从事这项工作的警察逐步回到自己的警察岗位从事巡逻或刑侦工作。新聘请的专家们凭着一种执着的追求,在那里加班加点,拼命工作,以科学求实的态度攻克了一道道难题。

由于刑科所的职能是证据的鉴定识别,鉴识专家面向整个社会提供服务,既服务于警察的侦察破案,也服务于原告或被告。全美的任何一个警察机构只要需要对犯罪证据作鉴定,该刑科所是24小时提供无偿服务。辩护方需要提供服务,一般是有偿的,这种回报主要用于刑科所的建设,如美式足球黑人明星辛普森涉嫌凶杀案。李昌钰博士出任律师辩护团的刑事侦察专家,从现场提取了另一只带血的半只鞋印,证实现场除了有一双意大利进口的鞋印外,还有这只可疑的鞋印,因而至少有两名凶嫌。警方怀疑的作案工具是辛普森购买的一把猎刀,陪审辩护团律师当场提交包装好了的那把猎刀,李昌钰博士在刀刃上检验血迹时,刀刃上没有任何反应。而辛普森的前妻被害人妮可肩膀上有七点血滴,按血滴的形状及方向看这些血滴是妮可倒地后,有人流着血从她尸体旁走过滴落的,就一定是凶手的,然而警方却没有搜集这七滴血迹,尸体被冲洗,现在一滴血迹都没有了。长达245天的陪审结束后,不到一天,陪审团就作出一致结论:辛普森无罪。这不仅使李昌钰成了神奇人物,康州警政厅刑科所也因此而成为刑事技术人员向往的地方,社会各界都关心和支持刑科所,现代化的装备和优秀的专业人才一齐涌来,使康州警政厅刑科所一举成为全美一流的刑科所。

李昌钰博士有句名言:“在二十一世纪解决犯罪靠技术”。正因为如此,他1979年出任美国康州警政厅刑科所所长兼首席鉴识专家时,曾经向州长立下警令状,要把康州警政厅刑科所建为全美一流的刑科所,将该所的体制由原来警察机关变成刑事鉴识科研机构。用人机制由原来的着装警察变为政府雇员。工作运转方式将原来的行政坐班制变为按专业分工的项目责任人制度,充分发挥专家们的聪明才智。再加上新做了办公用房,增添了大量高、新、尖的科研设备,刑科所越干越红火。李昌钰快到退休年龄时说:“退是要退的,休是不会休的,到那个时候,我才有空走向全世界的犯罪现场。”

九、美国警察的必备工具计算机

我们到康州新不列颠市警察局实习,局长助理驾车把我们从市政府接到警察局。警察局门前没人站岗,局长助理将车停在护栏前,把IC卡一刷,门自动开了,我们进了院子。下了车,来到大楼大门前,同样是这张IC卡一刷我们进了大门、上了楼。来到他的办公室门前,还是这张IC卡一刷办公室的门开了。这位局长助理笑着说:“中国的门卫是人站岗,我们的门卫是计算机站岗”。坐下来后我们迈步了解 到,警察局的这栋楼是按智能大厦的标准设计的,门禁系统,防火、防盗的监控系统,大楼的电力控制系统等各项管理都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的。这位局长助理可能知道我们最希望了解美国警察应用计算机的情况,首先把我们引到了信息中心,向我们演示了该局计算机全美联网应用的情况,只见他迅速地登上联帮调查局(FBI)的NCIC系统,查询人、车、枪等信息,随后又向纽约市警察局发了一个协查涵,3分钟后回涵从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了。紧接着让我们参观了办公室,每个办公桌上都有计算机,局长助理说:“我们离开了计算机是无法工作的”。正在这时有一个警察带回了一个嫌疑对象,警察让该对象把手往计算机设备上放好,很快把他的指纹印下来了,并且通过自动化指纹识别系统(AFIS)自动输入指纹数据库进行自动比对,从活体奈印到自动比对出初步结果,只花了五分钟,根本不用油黑、玻璃板、卡片、扫瞄仪之类的辅助工具,即快又好。紧接着他又把我们引到指挥中心,指挥大厅被分隔成几个区,每个接处警的不是着装警察,而是政府的雇员,负责二至三台计算机的接处警工作。每班有一个警察负责管理这些雇员,负责处理疑难的警情,整个指挥调度过程完全靠计算机来完成的。整个一上午看的,谈的都是计算机,到了中午警察局长请我们吃饭讲的还是计算机,他说中国警察缺乏的就是计算机应用。

随着时间的延伸,我们逐步了解到美国警务工作信息化是和警察的日常工作联系在一起的,是美国整个社会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里根时期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覆盖了全美的各个角落,全美警察局联网运行,就方便简单了,计算机硬件设备在美国不仅便宜而且配置很高,一个警察一台计算机就不是梦想而是现实,由于人人都在网上工作,警察采集信息,输入信息,使用信息是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不是额外负担。如巡逻警接处警是靠计算机完成的,接警时只需按某个键确认一下,处理后如果信息有误只须修改一下,将处理情况输入计算机,存入信息中心,就完成了整个接处警过程,同时也就完成了信息采集过程。刑警办理案件查询比对人证物证,做询问笔录,写结案报告等等,都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整个工作做完了,存入信息中心,信息采集也就完成了。进入下一个司法流程也是在网上进行的,只需确认一下。警察日常办公,既是使用信息的过程,也是采集信息维护信息的过程,信息就越来越多、越新、越全、越准。计算机的技术部门对原始信息再进行整理,供全局查询使用,那是技术部门的日常工作。从根本上讲不会出现信息资源浪费的问题。

十、美国警察的教育训练

美国警察机关没有开办警察的学历教育课程,教育训练主要是注重警事技能的提高,警察的训练主要是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进行的。有的是边工作边训练,以老带新;有的是脱产在本局集中训练,由小教员示范教学;有的是警察训练基地系统地进行训练,专职教官教学。不同形式的训练目的只有一个,使警察尽快地适应自己的本职工作,提高在本职岗位上处理各种警务的能力,真正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干什么学什么,学什么用什么。

新招收的警察是要经过严格训练的,心理素质训练、体能训练、一般警事技能训练等。严格训练,严格考核,不合格者将被淘汰。如骑自行车巡逻一般是一周的训练课程,要学会骑自行车穿巷子、上下楼梯、车上射击等等。新招收的警察上岗后一般都是着装巡逻,这时警察局会安排一名巡逻经验丰富的老警察带一名新警察巡逻,以老带新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有很多考核标准要求,一般是一年左右,通过考核认为新警察能独立巡逻,独立处置各种警务工作了,才批准新警察一人驾车巡逻。在新不列颠市警察局,我们看到警察的岗位培训抓得非常具体,由于警务工作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很多先进的装备投入实战,该局规定投入装备一项就开展一次全员轮流培训,大家都要学会用。如果经过培训后还不会使用,就离岗培训。离岗培训后仍不会使用,局长将解除对你的雇用合同。使装备在使用中发挥了作用,逼着警察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

警察训练基地更是模拟逼真,真正体现了一切从实战出发。我们亲眼目睹了一场扑灭房屋失火,从房内抢救受害群众的灭火演练过程。训练基地上一栋三层楼的小洋楼突然烟雾腾腾,教官带着消防警察赶到现场,其中一名教官四名新学员、五人为一组。这次演练分为三组,从不同的角度登上房子,只见他们冲进房间,救出受害群众(模特儿),将火扑灭,整个过程只用了八分钟,消防队员撤离了,我们进去一看,发现整个演练过程烟雾、火势、温度设计都是用计算机控制的,教官告诉我们整个演练过程被自动录象,现在学员正回到教室对照录相,查找自己演练时正确的地方和错误的地方,经过反复训练,使他们适应在这种环境状态下的灭火工作。整个训练场上摆满了各种灭火训练模型,如油罐车、大货车、大客车、汽油库等等,教官一项项地教,学员一项项地学,考试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个课目的训练。再如射击训练,人工露天靶场设计很好,整个射击过程,包括射击角度、方法,击中上靶的环数等都是计算机自动记录的,边打边看效正自己的射击方法,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命中率。

十一、美国警察的服务态度非常好

美国警察有一种理念:认为警察拿的钱是纳税人的钱,为纳税人服务是应该做的事。警察局有一种很好的激励竞争机制,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是最起码的要求,如果服务态度不好,市政府可以解雇你。美国社会法制健全,如果警察有越权违法行为,市民可以投诉你,再加上新闻舆论等各种各样的监督制约机制。警察的内在因素和所处的外部环境决定了警察只能提供优质服务。

我们在美国参观考察有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接受安检,我们曾留心观察警察是怎样开展安检工作的,发现他们总是面带笑容,工作流程非常规范,从不刁难,有时排队的人多了警察总是笑着说“对不起,请原谅”,然后调整,要么增加通道,要么增加人员,保持安检畅通。如果你高兴说一声想和警察照相留作纪念,警察会非常乐意地与你合影留念。外出时如果你迷路,只要碰上警察寻求帮助,警察会非常乐意帮你。有一次我们小组外出考察回来较晚,一路上又是风又是雨,汽车快没有油了,到处找加油站加油。一辆巡逻车上的警察看到我们后,主动跟在我们车后,其中一个巡警下车侧身对着我们,右手摸着挂在腰间的手枪站在汽车的一边,另一名巡警下车侧身询问我们是怎么回事,当得知找加油站时,他告诉我们加油站的地点,加完油后怎样上高速公路,边说着边带着我们去加油,直到我们加完油,上了高速公路他们才离开。

我们实习所到之处,从领导到一般警察,对我们都充满了热情,主动向我们介绍情况。我们发现每个警察局都有陈列室,还有一些宣传资料向市民介绍本局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从小学生到老人,有时是有组织地参观,也有自发去参观的,只要属于接待时间,警察便会非常自豪地向你介绍。这种参观从来都是免费进行的,一方面满足了市民了解警察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满足了警察宣传自己的需要,警察认识到这种参观是非常好的举措,在参观时向市民提供了很好的服务。

我们所在的康州中央大学,校警的服务工作做得非常过细。各种报警装置遍布校园每个角落,越是黑暗的树阴底下,很少有经过的墙角边,你留心一看会发现一个自动报警装置。只要你一触摸报警按钮,马上又是灯光,又是声音,足以震慑犯罪。由于每个报警点和校警察局是自动联网的,校警察局监控中心会马上自动处警,值班警察3-5分钟就会赶到报警点,处理报警事宜。无论是学生求助,还是学生之间发生纠纷报警,或者是发生了各类案件报案。只要有警情,警察会马上赶到现场,积极提供服务。有一次周末学生举行大型舞会,我们到现场一看,旁边停有二台巡逻车,四名校警协助维持秩序,整个舞会自始至终体现了美国人热情奔放的激情,跳舞如痴如醉,但治安秩序井然,等学生尽兴离去,校警才消失在夜色之中。
这个应该是去我们去访问的警官写的吧?
如FBI的一名特工怀疑妻子与他人有奸情,将妻子杀死后用粉碎机碎尸灭迹
===========================================
这个...............................好像是CIA的前雇员,北美航空的机长.怀疑在同一公司工作的空姐老婆在外面有奸情,就把老婆杀掉后就去借了邻居的树枝粉碎机把切成块的老婆和一些树枝粉碎后扬到了河里.之后他就清洗了粉碎机后还给了邻居.后来有人报案说是那家伙的老婆不见了.当地警方来了之后根本找不出有力的证据出来能证明被害者是被那机长干掉的,测谎仪也对他无可耐何(在CIA训练时就有如何对付测谎仪这个项目),尽管是知道他的嫌疑最大.后来就求救于李博士.李博士来了之后结合了当时在路上碰见机长的一个司机后确定了在河边的碎尸现场,并在现场找到了衣服碎片和最重要的残肉.碎骨和指甲等证据.逐步破解他费尽心机编出来的谎言,把他绳之于法.
楼上所说的在中央10套中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