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再度访非背景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49:11
  对欧洲而言,非洲曾是一块被遗忘的大陆。不过这种情况现在似乎已经成为了历史。欧洲人重又想起了南部的近邻。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三年来积极行动,填补了欧洲以及美国人在非洲大陆留下的空缺。在非洲,人们到处可以看见中国的痕迹。中国人对于获取非洲的原材料,例如石油、天然气或者金属格外积极。现在几乎没有哪个国际会议不讨论中国在非洲扮演的角色。

  1月30日至2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非洲8国的访问再次凸显了中国对非洲的兴趣。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每七年翻一番。不过这一经济奇迹不仅给世界市场带来了大量产品,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因此,保证足够的能源供应在中国的政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4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宣布要加强与原料丰富的非洲的关系。

  这并非空话。除了频繁的外交互访,去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特别值得一提。该论坛规模庞大:来自中国和非洲的17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48个非洲国家派代表前往北京,其中包括41位国家以及政府首脑。

  德国发展政策研究所负责人迪克•麦斯纳教授认为,中非合作论坛这样的大规模峰会首先是一种象征。不过即便是象征也依然十分重要。麦斯纳还表示,欧洲在非洲问题上犯了疏忽大意的错误:“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都被视为重要的全球活动家。该政府领导人与几乎所有非洲政府首脑举行会晤,这显示出,中国将非洲视为一个战略地区,一个战略伙伴。而我们工业国家通常把非洲国家视为政治、经济不稳定的摇篮。两者之间区别很大。这导致了中国在非洲非常受欢迎,中国被非洲视为新的可以共同发展的伙伴,”

  这种新的发展导致了贸易的急剧增加。中国与非洲目前的贸易额已经是2000年的4倍。每年增加大约500亿美元。到2010年,这一数字还会再翻一番。不过从结构上看,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很像当年黑暗的殖民时代:非洲出口原料,特别是原油以及未经加工的金属。然后再从中国进口消费品,例如服装、塑料产品、或者电器。长期而言,非洲面临着陷入原料陷阱的危险。自己加工原料会变得越来越难。现在,非洲的一些批评人士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肯尼亚的社会学家伊萨克•穆赫奇在内罗毕举行的世界社会论坛上提出了质疑:“中国政府是想与非洲国家发展严肃的伙伴关系,还是只想剥削非洲的原料?中国应该奉行互利政策,而不是只加速自己的经济发展速度,却让非洲停滞不前,停留在贫困当中。”

  在西方人看来,中国还有一点应该受到指责。德国发展政策研究所的麦斯纳说:“其中根本的一点是,中国与苏丹等政权进行合作。那些政权的人权政策以及政治体系对西方而言无法接受。中国与津巴布韦的合作也是一个例子。津巴布韦的政治体系受到了欧盟的谴责。”

  麦斯纳提到的苏丹是胡锦涛此次非洲之行的第二站。喀土穆是中国重要的石油来源之一。不过这个能源伙伴也给北京增添了负担。西方国家要求北京向苏丹政府施压,最终解决达尔福尔地区的人道主义危机。但是迄今为止,所有试图通过国际化解决达尔福尔危机的努力都因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干预而以失败告终。

  北京国际关系研究所的王洪一阐述了中国的立场。他说:“对发展国际关系的不同的理解。中国的做法首先是不干涉内政,是符合联合国宪章的一种做法,也是中国和任何一个国家发展双边关系的一个基础原则。这种做法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中国的这种一贯的政策赢得了非洲的支持,保持了中国和非洲国家关系的稳定性。”

  这样的立场受到非洲执政者的欢迎并不令人奇怪。中国在提供贷款的同时并不要求非洲政府改善政策或者加强民众对政治的参与。这对非洲执政者而言更加方便。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发言时,就支持中国的立场。他当时说:“西方统治阶层傲慢无理,骄傲自大。他们不了解我们的处境。他们干涉别国内政。而中国只是与我们做生意。你代表你的国家,他代表他的利益。然后大家一起做生意。”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能从这样的生意中获益。中国的廉价消费品不仅损害了一些非洲国家的本国工业,例如纺织业。而且也给当地的小商贩造成了负担,因为越来越多的进口要通过中国的贸易商进行。在德国为非洲提供贷款,帮助他们修建太阳能设备的同时,中国则在非洲修建公路、发电站、港口以及大坝。当然,所有这些都是中国人自己来干。据说有大约8万中国工人在非洲工作。但是非洲人却从这些项目中赚不到钱,中国也没有向非洲转让技术。




德国之声中文广播部主任 冯海因对欧洲而言,非洲曾是一块被遗忘的大陆。不过这种情况现在似乎已经成为了历史。欧洲人重又想起了南部的近邻。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三年来积极行动,填补了欧洲以及美国人在非洲大陆留下的空缺。在非洲,人们到处可以看见中国的痕迹。中国人对于获取非洲的原材料,例如石油、天然气或者金属格外积极。现在几乎没有哪个国际会议不讨论中国在非洲扮演的角色。

  1月30日至2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非洲8国的访问再次凸显了中国对非洲的兴趣。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每七年翻一番。不过这一经济奇迹不仅给世界市场带来了大量产品,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因此,保证足够的能源供应在中国的政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4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宣布要加强与原料丰富的非洲的关系。

  这并非空话。除了频繁的外交互访,去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特别值得一提。该论坛规模庞大:来自中国和非洲的17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48个非洲国家派代表前往北京,其中包括41位国家以及政府首脑。

  德国发展政策研究所负责人迪克•麦斯纳教授认为,中非合作论坛这样的大规模峰会首先是一种象征。不过即便是象征也依然十分重要。麦斯纳还表示,欧洲在非洲问题上犯了疏忽大意的错误:“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都被视为重要的全球活动家。该政府领导人与几乎所有非洲政府首脑举行会晤,这显示出,中国将非洲视为一个战略地区,一个战略伙伴。而我们工业国家通常把非洲国家视为政治、经济不稳定的摇篮。两者之间区别很大。这导致了中国在非洲非常受欢迎,中国被非洲视为新的可以共同发展的伙伴,”

  这种新的发展导致了贸易的急剧增加。中国与非洲目前的贸易额已经是2000年的4倍。每年增加大约500亿美元。到2010年,这一数字还会再翻一番。不过从结构上看,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很像当年黑暗的殖民时代:非洲出口原料,特别是原油以及未经加工的金属。然后再从中国进口消费品,例如服装、塑料产品、或者电器。长期而言,非洲面临着陷入原料陷阱的危险。自己加工原料会变得越来越难。现在,非洲的一些批评人士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肯尼亚的社会学家伊萨克•穆赫奇在内罗毕举行的世界社会论坛上提出了质疑:“中国政府是想与非洲国家发展严肃的伙伴关系,还是只想剥削非洲的原料?中国应该奉行互利政策,而不是只加速自己的经济发展速度,却让非洲停滞不前,停留在贫困当中。”

  在西方人看来,中国还有一点应该受到指责。德国发展政策研究所的麦斯纳说:“其中根本的一点是,中国与苏丹等政权进行合作。那些政权的人权政策以及政治体系对西方而言无法接受。中国与津巴布韦的合作也是一个例子。津巴布韦的政治体系受到了欧盟的谴责。”

  麦斯纳提到的苏丹是胡锦涛此次非洲之行的第二站。喀土穆是中国重要的石油来源之一。不过这个能源伙伴也给北京增添了负担。西方国家要求北京向苏丹政府施压,最终解决达尔福尔地区的人道主义危机。但是迄今为止,所有试图通过国际化解决达尔福尔危机的努力都因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干预而以失败告终。

  北京国际关系研究所的王洪一阐述了中国的立场。他说:“对发展国际关系的不同的理解。中国的做法首先是不干涉内政,是符合联合国宪章的一种做法,也是中国和任何一个国家发展双边关系的一个基础原则。这种做法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中国的这种一贯的政策赢得了非洲的支持,保持了中国和非洲国家关系的稳定性。”

  这样的立场受到非洲执政者的欢迎并不令人奇怪。中国在提供贷款的同时并不要求非洲政府改善政策或者加强民众对政治的参与。这对非洲执政者而言更加方便。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发言时,就支持中国的立场。他当时说:“西方统治阶层傲慢无理,骄傲自大。他们不了解我们的处境。他们干涉别国内政。而中国只是与我们做生意。你代表你的国家,他代表他的利益。然后大家一起做生意。”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能从这样的生意中获益。中国的廉价消费品不仅损害了一些非洲国家的本国工业,例如纺织业。而且也给当地的小商贩造成了负担,因为越来越多的进口要通过中国的贸易商进行。在德国为非洲提供贷款,帮助他们修建太阳能设备的同时,中国则在非洲修建公路、发电站、港口以及大坝。当然,所有这些都是中国人自己来干。据说有大约8万中国工人在非洲工作。但是非洲人却从这些项目中赚不到钱,中国也没有向非洲转让技术。




德国之声中文广播部主任 冯海因
团结亚非拉...然后...一步步慢慢来:)
西方国家一贯是当了掠夺资源的婊子,还要立个人权斗士的牌坊,看到中国坏了规矩,自然要骂一通
污蔑中国不遗余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

韦弦

  1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开始了非洲8国之行。去年底盛况空前的中非论坛结束不到三个月,中国对非政策的又一大手笔出台了。

  这次非洲之行,既是落实承诺,也是趁热打铁,把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中非关系落到实处,并争取再上台阶。不过,和去年底中非论坛前后差不多,西方国家对中非关系的关注很多,却很少把中非关系放到中国外交新政的整体构思中去探讨。

两个典型的非正常版本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最为热络的还是经贸关系。10年间翻了10倍,到2005年已接近400亿美元。但西方人关注的显然不是这些,他们把更多的目光放在政治领域、意识形态领域。这种非正常关注衍生出不少耸人听闻的版本。

  其一,新殖民主义。把中国与非洲的能源合作,与当年西方国家为争夺能源和市场而在全世界推行的殖民主义相类比,指责中国要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掠夺非洲的资源。但事实上,中国既无西方列强当年的武装入侵,也没有现今西方国家惯用的经济控制。仅以西方人最关心的石油为例,就能看出其中的牵强与悖谬。2005年,中国从非洲进口的石油只占非洲石油出口总量的10%,远远低于西方国家。在投资方面也是如此,尽管最近几年中国在非洲加大了投资,但在整个非洲外资中的比例依然不大。美国、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已经占据了非洲外来投资的七成以上。

  其二,维持“邪恶政权”。指责中国对非洲国家的经贸和援助政策抱持“不干预内政”的原则,会助长一些非洲的“邪恶政权”或“失败国家”,使西方推动民主的政策难以为继。其实,西方国家长期对非洲奉行的经济援助和政治条件捆绑的政策早已步履维艰,不仅没有给非洲带来繁荣和稳定,反使许多非洲国家长期陷入战乱和民族仇杀。事实早已证明是行不通的了。西方人对非洲既不愿意授人以鱼,也不愿意授人以渔,他们关注的只是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模式,却对中国切实帮助非洲国家发展经济的行为横加指责。

  除此之外,西方媒体对中国发展与非洲关系还有很多渲染,包括中国对非洲有地缘政治野心、中国要与西方争夺非洲的资源等等。而且,一些具有政策背景的西方智库也开始了关注。日前,美国外交政策协会就假手一个民间家庭基金会开始了一个中非关系及其对美国对外政策影响的研究项目。

外交战略的三层架构

  仅仅从最近两年中国领导人的出访,我们就能看出对非洲的重视。去年1月,外交部长李肇星访问非洲六国。4月,胡锦涛访问非洲五国。6月,温家宝总理访问非洲七国。8月,中共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访问非洲四国。今年元旦前后,李肇星又访问了非洲七国。加上胡锦涛目前访问的八个国家,短短一年,中国高层足迹遍及了非洲大部分领土。再加上去年底高规格的中非论坛,中国对非洲可谓重视有加,而且领导人是亲力亲为。

要认清这个问题,其实应该把对非关系放到中国外交新政的整体框架中去分析。最近几年,外界非常关注现任中国领导人的国内新政。其实,中国的外交新政最近几年也已经逐步展现出新的眉目,而且具有清晰的战略创意。最近两年中国领导人对国际、外交问题的讲话已经展露出中国外交新政理论方面的迭次创新。

  单就中国外交关系的构建而言,中国的战略重点显然放在三个层面。第一,巩固周边关系。第二,维护大国关系。第三,进一步提升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通过积极加入地区进程,通过一系列区域组织的框架,中国的周边关系应该说是已经进入了多年来罕见的稳定时期。东盟10+3、上海合作组织和APEC是最重要的抓手。朝核问题虽然出现变数,但始终处于可控制的范围。

  去年,是中美关系难得默契的一年,中日关系出现了政治转机,中国与俄罗斯、欧洲和其他一些地区大国的关系继续波澜不惊,保持大体稳定。中国维持大国关系稳定的目标也基本上实现。

西方殖民思维仍在作怪

  而100多个发展中国家,50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数量最多、最具典型意义的地区。应该成为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样板。而且,中国与非洲国家有着传统的友好关系,双方没有殖民的历史包袱,没有利益的纠葛与冲突,也没有地缘的戒备与防范,具有发展关系的最好条件。

  不可否认,在中国逐步打开国门的时候,正是许多非洲国家在西方诱迫下进行政治转型的集中时期。动荡、战乱、屠杀曾经一度是人们谈到非洲时的代名词。中国对非政策因此在一段历史时期内迫于形势而有所裹足。但最近10年,非洲大陆逐渐恢复平静,发展问题更形突出。非洲政局的日渐稳定使中非关系焕发了新的生机。

  最近几年,中国在非洲做得最多的其实是两件事:一是贸易,一是帮助非洲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铁路、学校、医院的建设。这些,既是授人以鱼,也是授人以渔。更是双赢的事业。非洲接近4000亿美元的外债大多数来自西方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在中国提前完成了减免109亿人民币非洲外债的时候,西方却口惠而实不至。

  互补性很强、利益冲突最少的中非关系其实应该是当今国际舞台上双边关系的好样板,但却被西方一些势力肆意丑化。论综合实力,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但杜平先生在早报上指出,弱者很容易成为别人口中的威胁者,很容易成为威胁论的受害者。这里,有冷战思维在作怪,零和思维在作怪,也证明一些西方人至今仍对非洲有着殖民主义心态。

·作者是北京国际问题学者
原帖由 lumuyu 于 2007-1-31 19:57 发表
污蔑中国不遗余力


人家实事求是,何来污蔑?
就算事实求实,也是西方先当了婊子,现在时间长了,以为大家忘了,这个婊子又出来骂别人骚,这是什么事嘛
那个德国人明显是在故意遗忘控制非洲90%以上资源的是欧美。

拿出中国有点可怜的份额,炒出新殖民的概念。

;P ;P ;P

真是可怜,冷战呆久了,没转过来。
非洲不卖原料卖什么?
西方国家不要拿人权来说事,太虚伪了.

PS:6楼的是弱智:victory:
从中至少看到中国胡主席对祖国的贡献.可以看出中共有出息了,有了科学的路线.也有了中国特有的"民主"和"外交",不管怎样,经济增长的实质性关乎执政党的命运和前途.若成功,胡主席必将名锤千古.若失败,遗臭万年.或许导致"流亡政府"无论怎样.后果不容小瞧.
丐帮帮主视察丐帮弟子
楼上说得好:D
德国之声

      本星期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开始了他一年内的第二次非洲之行。德语媒体对此发表了诸多报道和评论文章。

      南德意志报的文章说:“非洲政府向中国人伸出了双臂,到处都是一片对远东老大哥的热情。中国做出了许多承诺,也确实推动办成了一些事。许多非洲人尤其喜欢的是,中国人不像以前的殖民大国那样指指点点教训人。这是中国在争取非洲国家的竞争中拥有的几乎不可战胜的心理优势,以这样的优势,中国在非洲无往不前。

      现在非洲国家还难以评估中国政策的长期影响,得出的结论取决于观察问题的角度。各国总统和部长们往往对中非关系寄予很大希望,接近政府的报社社论作者对中国这个新朋友大写颂歌。当然并非所有的非洲政治家都持正面评价,南非总统穆贝基就一直持反对态度,他警告说,中国的新殖民主义可能威胁非洲的经济。”



中国在联合国的同盟者追随者

       波恩出版的总汇报引用中国社会科学院非洲学学者的话说,胡锦涛访问非洲,不仅是为中国争取能源、原料和新的销售市场,也是为了在联合国等国际舞台上寻找盟国和可靠的追随者。该报接着写道:

      “对于许多非洲人来说,北京争取他们来得正是时候。他们有与中国相似的问题,但中国在短期内成功地使大量人口脱离了贫穷。此外,许多非洲国家不愿接受欧美对这些国家腐败和缺乏民主的批评。而中国的外交官很客气,保证不干预他国内政,这些国家中既有导致国家经济破产的津巴布韦政府,也有北京向其军队提供武器的苏丹。”



中国的投入究竟是祸是福

       商报引用非洲一些政治家的话说,大多数非洲人高兴地看到中国在非洲的投入,因为中国向非洲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和技术以及廉价消费品。该报认为,中国在非洲的积极活动早已超出了保障能源供应的范围:“开辟新的销售市场越来越重要。特别在纺织工业领域,中国人先以进攻性的价格政策把许多非洲企业排挤出市场,然后廉价并购。接着,他们利用这些企业回避美国和欧盟对中国纺织品规定的进口限额。

      中国这样的做法正是非洲首次出现批评中国声音的原因,批评家问道,中国的投入究竟是祸、还是福?赞比亚最近就经历了好处会很快转变为问题的过程:在中国大量纺织品涌进该国后,那里的工业界抱怨本国的纺织业正在走向消亡,34家企业中,存活下来的不足三分之一。”
德国之声

      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飘起了五星红旗。本周四,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对利比里亚进行访问,这是2003年中国与内战后的利比里亚重新建交以来,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访问该国。“利比里亚人不会忘记中国维和士兵的友谊。”胡锦涛访问前夕,利比里亚女总统埃伦·约翰逊.瑟利夫表达了对中国的感激之情。中国不仅为利比里亚重建提供了帮助,还派出约500名士兵参加联合国的维和使命。

      去年,中国与利比里亚的贸易额达到3亿7500万美元。是2005年的一倍半。瑟利夫总统周三表示,利比里亚与中国是互利双赢的关系,她希望胡锦涛的来访能够为利比里亚带来更多的机会。

      周三,胡锦涛在此次非洲之行的第一站喀麦隆向该国承诺提供5400万美元的援助和贷款。胡锦涛还同喀麦隆总统保罗.比亚签署了一项减免喀麦隆债务的协议,以及医疗教育方面的合同。

      为了突现对非洲的责任感,中国周一宣布将免除33个非洲国家的债务。

      周五,胡锦涛将抵达苏丹首都喀土穆访问。这也许是他本次非洲之行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站。国际社会的期望也颇高。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翟隽日前表示,胡锦涛的这次访问不仅会加强同苏丹的关系,还会增进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观察家们因此认为,中国将改变过去只讲经济不谈政治的做法,利用与苏丹的经贸关系,向喀土穆施加压力,从而推动达尔富尔危机的解决。

      继苏丹之后,胡锦涛还将访问赞比亚。但那里的气氛却并不和谐。许多赞比亚人谴责中国投资者剥削工人,忽视基本的安全标准,违反劳动法,掠夺当地的矿产资源,还引入外国劳动力冲击当地就业市场。赞比亚自由贸易联合会主席农德表示,他希望胡锦涛利用这次访问教育中国企业如何对待工人。上周,赞比亚工人在卢萨卡中国大使馆前举行了抗议当地的中国企业残酷剥削工人的活动。

      胡锦涛在对赞比亚为期三天的访问中将参观一家中国人经营的煤矿,2005年那里曾发生一起安全隐患引起的瓦斯爆炸,导致50多名矿工丧生。此外,胡锦涛还将参加一座价值2亿欧元的铜矿冶炼厂的开工典礼。赞比亚主要反对党领袖瑟塔曾宣称,如果他当选总统,他将把中国商人赶出赞比亚。赞比亚总统姆瓦纳瓦萨则呼吁赞比亚人不要反对中国人,因为中国政府为赞比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不久前向赞比亚提供了4000万美元的低息贷款,帮助该国修建道路。但不少赞比亚人却怀疑中国的动机只是想掌握更多的矿产资源。
德国之声

       去年11月,中国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非论坛峰会,共有48个非洲国家的领导人与会。仅仅两个月之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又开始了上任后的第三次非洲之行。本周一,中国方面宣布将减免33个非洲国家的数亿美元债务,以帮助非洲大陆走上发展的快车道。胡锦涛的此次访问为期12天,访问国家包括利比里亚,苏丹,南非等八国。

       喀麦隆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此次非洲8 国之行的第一站,也是中国国家主席对这个西非国家的首次访问。去年中国和喀麦隆的双边贸易增长了一倍,高达3亿3800万美元。胡锦涛与喀麦隆总统保罗. 比亚今天举行会谈后,双方还将签署一系列新的合作协议。此外,胡锦涛还将参观中国人在喀麦隆建的一所医院以及一座由中国公司修建的体育场。

      2003年担任国家主席以来,胡锦涛这已是第三次访问非洲,充分凸显了中国对非洲大陆的重视。而中国人最感兴趣的当然是那里丰富的原材料和能源。为了加强与非洲能源大国的经济联系,保证石油进口渠道,中国以不干涉别国内政为由,与非洲人权记录非常糟糕的苏丹,津巴布韦等强权国家关系密切,也因此招致西方国家的强烈批评。直到不久前,中国都一直坚持不干涉非洲大陆政治的立场,但国际间的压力现在看来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胡锦涛出访非洲前夕,中国副外长翟军向记者表示,我相信这次访问不仅会加强双边关系,还会增进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在这样的背景下,胡锦涛本周五以及周六对喀土穆的访问将格外引人注目。中国对苏丹是最重要的外国经济力量,而这一次也是中国首次表现出愿意通过与喀土穆的贸易关系施加压力,呼吁该国结束战乱。分析家认为,鉴于中国越来越重视国际形象,并希望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中国可能会在苏丹等问题上表现出新的态度。拯救达尔富尔联盟的拉瑞.罗森表示,如果中国能够向喀土穆施加一些压力,可能会起些作用。他希望中国能够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敦促巴希尔履行和平协议。到目前为止,西方国家都没有能够说服喀土穆同意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达尔富尔,喀土穆政府只接受由联合国向现有的7000人的非盟监督部队提供技术和后勤支持的计划。

      除了凸显在国际社会的重要作用外,中国愿意帮助解决达尔富尔危机也有自己的利益考虑,因为它不仅和苏丹有经济联系,也和苏丹的邻国乍得保持着外交关系,并投资那里的石油领域。因此,该地区的稳定也符合中国自己的利益。观察家认为,北京新的外交政策着眼于良好执政以及维护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