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国富为何民难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2:45:12
国富为何民难裕?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经济事务评论员 陈旭敏
2007年1月29日 星期一
能记住2006年流行的经济术语吗?贸易顺差、流动性过热、投资过热、人民币升值……

请再记住它们吧!2007年,这些词还会挂在中国经济学家和公众的嘴上。

很难想象,在一个迅速增长的新兴市场中,一个只能分配国家和企业吃剩的殘羹冷炙的居民收入,能使消费支撑起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同时能使这个国家的产品不过剩?出口不会顺差?流动性不过剩?

根据日前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经初步核算,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7%,而全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低于GDP增长幅度0.3个百分点;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低于GDP增幅3.3个百分点。

与此相对应的是,根据此前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透露,2006年,中国入库税款增长21.9%,比GDP增幅高11.2个百分点;另据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1.1万亿元,同比增长19.7%,比GDP增幅高出9个百分点。

不管中外的经济学家如何把人民币升值的效用说得如何天花乱坠、不管中国采取多少措施来减缓贸易顺差,也不管中国出台多少措施来启动内需,只要上述的中国政府、企业、居民收入分配结构没有根本改变,贸易顺差、投资过热、需求不足都会象幽灵一样,随时将灵魂附体。

事实上,中国财政和企业收入的大幅增长,也是中国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屡次过热的重要原因,从投资资金来源数据看,屡次造成中国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里面,政府预算内资金、企业自筹资金都是名列前茅。

政府和企业的收入增幅远于高于GDP,而居民收入则低于GDP增幅,从财富分配来看,很显然,无论是中国GDP的初次分配还是再次分配都出现了问题。

从初次分配看,虽然近年来中国居民的收入确实在增长,但是其收入增幅远远落后于政府和企业,其根源仍是中国扭曲的的收入分配机制,显然这是中国国富而民难裕的重要原因。

而在再次分配上,虽然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对此前世界银行与普华永道近日联合公布的全球纳税成本调查报告颇有微词,但是税收收入增长远高于居民收入,未必就不是政府与民争利的一个缩影。

世界银行与普华永道近日联合公布的全球纳税成本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以每年872小时的纳税时间、47项需缴纳的税种、繁琐的税务条目和落后的纳税手段,在175个受调查的国家(地区)中纳税成本高居第8位。

而即使在居民这种收入增幅情况下,中国居民还在负担着巨额的养老、教育、医疗,在这样一种分配格局下,中国想启动内需,可能比搬掉这三座大山还难。

值得讽剌的是,一方面,中国用居民消费不足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为发达国家“补贴”,另一方面,中国却不用大幅增长的财政和企业收入,来大幅提高中国居民的收入和大力构筑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却用人民币升值来对贸易顺差隔靴搔痒。

当然,近年来,尤其是今年以来,中国政府也在根治收入分配失衡沉苛,如免掉农业税,农村义务教育的推广、个人所得税的改革等,但是,如果中国政府、企业和居民的这种分配格局不能根本扭转,目前束缚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仍将延续。国富为何民难裕?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经济事务评论员 陈旭敏
2007年1月29日 星期一
能记住2006年流行的经济术语吗?贸易顺差、流动性过热、投资过热、人民币升值……

请再记住它们吧!2007年,这些词还会挂在中国经济学家和公众的嘴上。

很难想象,在一个迅速增长的新兴市场中,一个只能分配国家和企业吃剩的殘羹冷炙的居民收入,能使消费支撑起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同时能使这个国家的产品不过剩?出口不会顺差?流动性不过剩?

根据日前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经初步核算,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7%,而全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低于GDP增长幅度0.3个百分点;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低于GDP增幅3.3个百分点。

与此相对应的是,根据此前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透露,2006年,中国入库税款增长21.9%,比GDP增幅高11.2个百分点;另据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1.1万亿元,同比增长19.7%,比GDP增幅高出9个百分点。

不管中外的经济学家如何把人民币升值的效用说得如何天花乱坠、不管中国采取多少措施来减缓贸易顺差,也不管中国出台多少措施来启动内需,只要上述的中国政府、企业、居民收入分配结构没有根本改变,贸易顺差、投资过热、需求不足都会象幽灵一样,随时将灵魂附体。

事实上,中国财政和企业收入的大幅增长,也是中国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屡次过热的重要原因,从投资资金来源数据看,屡次造成中国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里面,政府预算内资金、企业自筹资金都是名列前茅。

政府和企业的收入增幅远于高于GDP,而居民收入则低于GDP增幅,从财富分配来看,很显然,无论是中国GDP的初次分配还是再次分配都出现了问题。

从初次分配看,虽然近年来中国居民的收入确实在增长,但是其收入增幅远远落后于政府和企业,其根源仍是中国扭曲的的收入分配机制,显然这是中国国富而民难裕的重要原因。

而在再次分配上,虽然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对此前世界银行与普华永道近日联合公布的全球纳税成本调查报告颇有微词,但是税收收入增长远高于居民收入,未必就不是政府与民争利的一个缩影。

世界银行与普华永道近日联合公布的全球纳税成本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以每年872小时的纳税时间、47项需缴纳的税种、繁琐的税务条目和落后的纳税手段,在175个受调查的国家(地区)中纳税成本高居第8位。

而即使在居民这种收入增幅情况下,中国居民还在负担着巨额的养老、教育、医疗,在这样一种分配格局下,中国想启动内需,可能比搬掉这三座大山还难。

值得讽剌的是,一方面,中国用居民消费不足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为发达国家“补贴”,另一方面,中国却不用大幅增长的财政和企业收入,来大幅提高中国居民的收入和大力构筑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却用人民币升值来对贸易顺差隔靴搔痒。

当然,近年来,尤其是今年以来,中国政府也在根治收入分配失衡沉苛,如免掉农业税,农村义务教育的推广、个人所得税的改革等,但是,如果中国政府、企业和居民的这种分配格局不能根本扭转,目前束缚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仍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