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坚往事:上海电气、明园集团的朦胧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9:41:44
与一系列的腐败案一样,李松坚案不乏土地、权力、金钱等诸多元素。上海电气———这个国内最大的电器装备制造公司也在其中越陷越深。
  
  1月10日,上海市政协宣布,正式撤销李松坚的上海市政协委员资格。
  
  本报得到的这份会议通报显示,李松坚“为入股上海电气集团,与原上海电气集团常务副总裁韩国璋合谋,挪用上海电气集团资金5000万元,涉嫌挪用公款犯罪,已于2006年11月22日由检察院决定逮捕”。
  
  李松坚身份多重。他的最主要身份是明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2000年发力于上海房地产界。同时又是明园集团控股的广东汕头明光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汕头明光)董事长,并以此身份作为上海电气(2727.HK)非执行董事。
  
  此外,李的头衔还有政协上海市委委员,中国致公党上海市委常委等。
  
  至此,继福  
禧投资董事长张荣坤、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原副总裁韩国璋以及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原董事长和党委书记王成明之后,身陷上海社保案的上海电气已有4名董事涉案。
  
  上海电气在随后的公告中强调,李松坚并不参与该公司日常管理及运营,在公司各附属公司或委员会并不担任任何职务。
  
  然而,正是这位不参与日常经营的非执行董事,与原上海电气的高管合谋,上演了一出挪用公款的大戏。
  
  “一块地”的交情
  
  李松坚“结谊”上海电气,始自2001年。2001年,转型为房地产企业的明园集团拿到了在上海的第一块地,李松坚凭此奠定了在上海房地产界的一席之地。
  
  该地块是上海电气集团下属的上海造纸机械总厂用地。当时造纸机械厂破产,这块土地通过法院的拍卖程序进入市场,并成为后来的“明园森林都市”项目。
  
  闸北区房地局2003年的资料显示,该项目占地近20万平方米,商住容积率2.21,中标价3.04亿元。依此计算,楼面地价仅为700元/平方米。
  
  “现在这个地区的楼面地价是4000-5000元左右/平方米,而这个项目的销售价格达1万元左右。”此间的一位房地产界资深人士说。
  
  通过这一次的交易,李松坚开始与上海电气高管层有所接触。
  
  2006年年底,李松坚的妻子凌菲菲曾向本报解释,该地块当时是2001年上海造纸机械总厂通过法院破产拍卖所得,当时还是以工业用地获得。至2003年他们如愿将地块改成了商业用地。凌菲菲本人同样是明园集团的最大股东,同其丈夫的持股数量同为49%。
  
  迄今为止,此次地块变更所蕴藏的玄机依然扑朔迷离,但明园集团由此获得的利益却显而易见。
  
  更耐人寻味的事情发生在5年后。
  
  2006年8月,此前销售平淡的明园森林都市突然出现销售井喷。而买下这三幢“明园森林一期”住宅的,正是上海电气集团旗下的上海电气资产管理公司,成交金额为3.98亿元。
  
  有熟悉房地产的律师表示,这样先低价卖地后高价买楼的运作,不排除某些高层借此套现的可能。
  
  2001年,明园集团拿到上述地块后,立即成立了东北明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东北明园公司)项目公司。
  
  巧合的是,该举措又与上海电气相关———一家名为“上海电气集团恒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恒联公司)的企业在其中占了15%的股份。
  
  记者查阅工商资料发现,恒联公司是上海电气集团2000年成立的一家主营房地产开发的公司,参股之时,该公司是上海电气下属全资企业。
  
  不过到2003年经过MBO改制,它已经变成了一个“私营”企业。
  
  恒联公司的一位管理层反复向记者申明,公司在东北明园公司15%的股份,并非公司自己所能决定。
  
  “我们只是电气集团里面的一个小公司。”该高级管理人员说。
  
  类似的“暧昧”还在反复闪现,在上海市2006年的第一号土地出让公告中,有一幅是上海电气集团旗下的原上海食品机械厂的土地。该地块比邻“明园森林都市”,明园集团曾位列竞标者之中,尽管最终未能成功。
  
  上海电气集团的土地储备,显然是李松坚眼中的“香饽饽”。而上海电气为了准备香港上市,曾在主业之外剥离了很多资产,其中工业用地是主要组成部分。
  
  有据可查的是,这些土地的操作平台,是一家名为“上海电气集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该公司1998年注册成立,经营范围主要是“集团内的土地、房产、设备的置换、买卖等”。初期注册资本1500万元,现在已扩张到3.36亿元。
  
  “这是一家主要经营上海电气集团旗下物业、地块的公司”,一位地产界人士介绍说,“所辖土地大约有2万亩。”
  
  蹊跷的参股
  
  2004年,李松坚正式入股上海电气,投资总额达4亿元人民币,占4.44%。李松坚旗下的汕头明光成为上海电气排名最末的股东。
  
  当时,上海市属企业上海电气改制为股份公司并筹划上市。为此,李松坚匆匆成立了汕头明光。但在其完成注册的前4天,汕头明光即已成为上海电气的发起股东,参加了上海电气召开成立后的第一届董事会。
  
  “当时大家对上海电气并不看好。”凌菲菲解释说,当时参股上海电气,并非如外界想象的那样机会难得。
  
  消息显示,明园集团参股上海电气,是上海电气方面主动给他们打电话邀请。“当时改制日程很紧,只给我们一个月,电气给我们的一厚叠资料都来不及看。”凌菲菲透露,她本人当时投了反对票。
  
  至于为什么用广东公司的名义入股上海电气,明园集团高层对此解释,电气主要是做工业,而明园集团在汕头时也主要是做工业,这样操作“比较顺”。
  
  然而,记者从明园集团的工商资料中看到,明园集团1994年到上海之前,在汕头以乡镇企业起家,主要做跟房地产相关的建筑材料、装潢材料等,一直寂寂无名。
  
  即便上述解释都符合事实,汕头明光在这笔交易的资金来源同样充满疑点。
  
  根据汕头明光的工商资料,该企业的第一大股东是明园集团有限公司,出资额为9000万元,另两个股东为自然人李松坚和凌菲菲,出资额同为100万元。
  
  但奇怪的是,在明园集团的工商资料中,却无从寻觅这部分的金额来源。在其2005年的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中,对外投资一栏只有2000万元,且都与汕头明光无关。即明光投资的注册资金可能并不实际来自于明园集团,而是另有来处。
  
  不过,本次政协宣布的通告也许能够解开这个资金谜团。
  
  通告在表述挪用公款的5000万时,称此资金的目的为“入股上海电气”———即该资金为汕头明光入主上海电气时所用的资金。
  
  而记者又在明园集团2005年的年检报告中发现了一笔数额为4000万元的“其他应收款”,且款项的借入方正是明光投资。
  
  从数额上看,该笔资金与挪用的公款相加为9000万元,恰好等于明园集团对汕头明光的出资额。
  
  而发生在同一时段的另一笔资金也颇为隐秘———汕头明光对上海电气4亿元的投资,无法在汕头明光的实际控制人明园集团的对外投资账目上找到。一笔数额最接近的款项是5亿元的短期借款———但按照相关规定,银行贷款是不能作为股权投资的资金来源的。
  
  此外,作为房地产集团的明园集团,自身的资金状况糟糕。
  
  截至2005年末,其净资产为3亿元左右,而负债高达7亿元。
  
  有接近凌菲菲的人士暗示,李松坚挪用电气的5000万资金,他们自称是有借贷关系的,李松坚这次被捕只是连坐的牺牲品,他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对上海电气这条大船几乎没有决定权,“只是在入股的时候,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鬼迷心窍了。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陈芳与一系列的腐败案一样,李松坚案不乏土地、权力、金钱等诸多元素。上海电气———这个国内最大的电器装备制造公司也在其中越陷越深。
  
  1月10日,上海市政协宣布,正式撤销李松坚的上海市政协委员资格。
  
  本报得到的这份会议通报显示,李松坚“为入股上海电气集团,与原上海电气集团常务副总裁韩国璋合谋,挪用上海电气集团资金5000万元,涉嫌挪用公款犯罪,已于2006年11月22日由检察院决定逮捕”。
  
  李松坚身份多重。他的最主要身份是明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2000年发力于上海房地产界。同时又是明园集团控股的广东汕头明光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汕头明光)董事长,并以此身份作为上海电气(2727.HK)非执行董事。
  
  此外,李的头衔还有政协上海市委委员,中国致公党上海市委常委等。
  
  至此,继福  
禧投资董事长张荣坤、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原副总裁韩国璋以及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原董事长和党委书记王成明之后,身陷上海社保案的上海电气已有4名董事涉案。
  
  上海电气在随后的公告中强调,李松坚并不参与该公司日常管理及运营,在公司各附属公司或委员会并不担任任何职务。
  
  然而,正是这位不参与日常经营的非执行董事,与原上海电气的高管合谋,上演了一出挪用公款的大戏。
  
  “一块地”的交情
  
  李松坚“结谊”上海电气,始自2001年。2001年,转型为房地产企业的明园集团拿到了在上海的第一块地,李松坚凭此奠定了在上海房地产界的一席之地。
  
  该地块是上海电气集团下属的上海造纸机械总厂用地。当时造纸机械厂破产,这块土地通过法院的拍卖程序进入市场,并成为后来的“明园森林都市”项目。
  
  闸北区房地局2003年的资料显示,该项目占地近20万平方米,商住容积率2.21,中标价3.04亿元。依此计算,楼面地价仅为700元/平方米。
  
  “现在这个地区的楼面地价是4000-5000元左右/平方米,而这个项目的销售价格达1万元左右。”此间的一位房地产界资深人士说。
  
  通过这一次的交易,李松坚开始与上海电气高管层有所接触。
  
  2006年年底,李松坚的妻子凌菲菲曾向本报解释,该地块当时是2001年上海造纸机械总厂通过法院破产拍卖所得,当时还是以工业用地获得。至2003年他们如愿将地块改成了商业用地。凌菲菲本人同样是明园集团的最大股东,同其丈夫的持股数量同为49%。
  
  迄今为止,此次地块变更所蕴藏的玄机依然扑朔迷离,但明园集团由此获得的利益却显而易见。
  
  更耐人寻味的事情发生在5年后。
  
  2006年8月,此前销售平淡的明园森林都市突然出现销售井喷。而买下这三幢“明园森林一期”住宅的,正是上海电气集团旗下的上海电气资产管理公司,成交金额为3.98亿元。
  
  有熟悉房地产的律师表示,这样先低价卖地后高价买楼的运作,不排除某些高层借此套现的可能。
  
  2001年,明园集团拿到上述地块后,立即成立了东北明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东北明园公司)项目公司。
  
  巧合的是,该举措又与上海电气相关———一家名为“上海电气集团恒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恒联公司)的企业在其中占了15%的股份。
  
  记者查阅工商资料发现,恒联公司是上海电气集团2000年成立的一家主营房地产开发的公司,参股之时,该公司是上海电气下属全资企业。
  
  不过到2003年经过MBO改制,它已经变成了一个“私营”企业。
  
  恒联公司的一位管理层反复向记者申明,公司在东北明园公司15%的股份,并非公司自己所能决定。
  
  “我们只是电气集团里面的一个小公司。”该高级管理人员说。
  
  类似的“暧昧”还在反复闪现,在上海市2006年的第一号土地出让公告中,有一幅是上海电气集团旗下的原上海食品机械厂的土地。该地块比邻“明园森林都市”,明园集团曾位列竞标者之中,尽管最终未能成功。
  
  上海电气集团的土地储备,显然是李松坚眼中的“香饽饽”。而上海电气为了准备香港上市,曾在主业之外剥离了很多资产,其中工业用地是主要组成部分。
  
  有据可查的是,这些土地的操作平台,是一家名为“上海电气集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该公司1998年注册成立,经营范围主要是“集团内的土地、房产、设备的置换、买卖等”。初期注册资本1500万元,现在已扩张到3.36亿元。
  
  “这是一家主要经营上海电气集团旗下物业、地块的公司”,一位地产界人士介绍说,“所辖土地大约有2万亩。”
  
  蹊跷的参股
  
  2004年,李松坚正式入股上海电气,投资总额达4亿元人民币,占4.44%。李松坚旗下的汕头明光成为上海电气排名最末的股东。
  
  当时,上海市属企业上海电气改制为股份公司并筹划上市。为此,李松坚匆匆成立了汕头明光。但在其完成注册的前4天,汕头明光即已成为上海电气的发起股东,参加了上海电气召开成立后的第一届董事会。
  
  “当时大家对上海电气并不看好。”凌菲菲解释说,当时参股上海电气,并非如外界想象的那样机会难得。
  
  消息显示,明园集团参股上海电气,是上海电气方面主动给他们打电话邀请。“当时改制日程很紧,只给我们一个月,电气给我们的一厚叠资料都来不及看。”凌菲菲透露,她本人当时投了反对票。
  
  至于为什么用广东公司的名义入股上海电气,明园集团高层对此解释,电气主要是做工业,而明园集团在汕头时也主要是做工业,这样操作“比较顺”。
  
  然而,记者从明园集团的工商资料中看到,明园集团1994年到上海之前,在汕头以乡镇企业起家,主要做跟房地产相关的建筑材料、装潢材料等,一直寂寂无名。
  
  即便上述解释都符合事实,汕头明光在这笔交易的资金来源同样充满疑点。
  
  根据汕头明光的工商资料,该企业的第一大股东是明园集团有限公司,出资额为9000万元,另两个股东为自然人李松坚和凌菲菲,出资额同为100万元。
  
  但奇怪的是,在明园集团的工商资料中,却无从寻觅这部分的金额来源。在其2005年的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中,对外投资一栏只有2000万元,且都与汕头明光无关。即明光投资的注册资金可能并不实际来自于明园集团,而是另有来处。
  
  不过,本次政协宣布的通告也许能够解开这个资金谜团。
  
  通告在表述挪用公款的5000万时,称此资金的目的为“入股上海电气”———即该资金为汕头明光入主上海电气时所用的资金。
  
  而记者又在明园集团2005年的年检报告中发现了一笔数额为4000万元的“其他应收款”,且款项的借入方正是明光投资。
  
  从数额上看,该笔资金与挪用的公款相加为9000万元,恰好等于明园集团对汕头明光的出资额。
  
  而发生在同一时段的另一笔资金也颇为隐秘———汕头明光对上海电气4亿元的投资,无法在汕头明光的实际控制人明园集团的对外投资账目上找到。一笔数额最接近的款项是5亿元的短期借款———但按照相关规定,银行贷款是不能作为股权投资的资金来源的。
  
  此外,作为房地产集团的明园集团,自身的资金状况糟糕。
  
  截至2005年末,其净资产为3亿元左右,而负债高达7亿元。
  
  有接近凌菲菲的人士暗示,李松坚挪用电气的5000万资金,他们自称是有借贷关系的,李松坚这次被捕只是连坐的牺牲品,他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对上海电气这条大船几乎没有决定权,“只是在入股的时候,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鬼迷心窍了。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