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奇迹”背后面临无法避免的更大挑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11 10:26:36
在过去十几年中,中国的经济“奇迹”为世人所瞩目,其持久性也令人惊讶。然而在不稳定的经济转型中,依然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这使得中国政府在经济循环的起伏过程中,将面临无法避免的更大的挑战和考验

  作为一个正在经历着不稳定的经济转型的国家,中国充满着不确定的矛盾因素。就基本的经济体制而言,世界上也许没有另外一个像中国这样举足轻重的国家,同时面临如此众  
多、尚未解决的问题。

  1989年,中国经历了政治风波后崛起。20世纪90年代早期,中国目睹了日本经济奇迹的破灭,并在90年代后期的亚洲经济危机中稳步前行。2003年,她又昂首挺胸渡过了SARS危机。而现在,中国似乎又挫败了美国强迫人民币升值的企图。

  在过去的几年里,任何一个去过中国某个大城市的人都会对其发展动力、步伐和规模留有深刻印象。仅仅是各种项目的数量——从高速公路、港口、公路和机场,到摩天大楼、住宅小区、电信基建以及工业园区——就让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人惊讶得张大嘴巴。

  但是在眩目的成就和惊人的数据之后,是另外一种现实的存在:充满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一系列令人望而生畏的数据暗示着一个远远不明朗的前景。让我们先仔细审视下列问题和数据:

  ·中国每年必须创造1200万至1500万个工作岗位来跟上整体人口增长的速度;

  ·中国政府必须安置大约2.7亿失业或未充分就业人员;

  ·中国现在大约有1亿到1.5亿之间的流动人口(即试图在城市里寻找工作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这个数字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可以算得上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移民潮。这些移民既没有长期稳定的住房,也没有工作和健康福利保障。

  ·8亿农民很大程度上并未从中国最近的经济繁荣中受益,他们失落感的加重同时也刺激了期望值的飚升;

  ·中国没有有效运行的养老金机制,而建立这样一个机制需要花费大约上千亿美元;

  ·新兴的股票市场往往不过是由精英操纵的赌博场,这使得中国无法有效地运用这个本土的投资资本库来推动其发展;

  ·国有银行必须为本土公司提供98%的融资。但是,鉴于一直以来对国有企业放任自流的时间太长,银行从本质上来说处于破产状态。根据标准普尔的评估,清理这些不良贷款大约需要5180亿美元(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0%)。

  ·快速的工业化、人口过度增长以及无节制的能源开发导致环境恶化,尽管考虑到保持高速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但这种状况是非常难以补救的;

  ·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发行了更多的债券刺激财政,并日益依赖于此。这将巨额债务推给了下一代;

  ·据估计,中国政府不断增长的债务(银行债务、缺乏资金的养老金计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债券负债等)总体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到150%以上。

  ·中国政府的税收能力非常弱,税收大约只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5%。

  事实上,不加选择、过度繁荣的投资和增长引起许多专家对投资泡沫的担心,他们担心会有类似于20世纪90年代末硅谷经济泡沫破灭的情景再现。他们认为中国的整个体制处在一种危险的平衡转型之中。

  从本质上讲,每种经济都是循环起伏的,即使是一些中国最热心的拥趸者也在思索:如果经济增长率下降,甚至降至3~4%的时候,如果失业工人开始骚动不安,众多愤怒的农民开始包围地方政府办公室,如果台湾海峡出现冲突,或者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中国政府将靠什么来力挽狂澜,坚持到底呢?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似乎一直是一个“奇迹”。但是经济表现良好的时期对政府来说,很少是一种考验。真正的考验是,政府能否安然度过不可避免的经济循环的低迷时期,政治事务中的意外变故或者社会生活的动荡不安?而这些对于一个国家,尤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一种无法逃避的严峻挑战。

  许多对于中国“经济奇迹”的持久性持怀疑态度的经济学家,将怀疑的矛头直指中国不稳定的经济体制、上亿边缘民众岌岌可危的生计平衡以及中国经济对外来资本的依赖。他们的怀疑无可厚非,在过去的十年中,陆续震动并触痛了几乎所有东南亚国家的打击还让人记忆犹新,中国这个经济“奇迹”能否承受并幸免于类似的打击还需拭目以待。在过去十几年中,中国的经济“奇迹”为世人所瞩目,其持久性也令人惊讶。然而在不稳定的经济转型中,依然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这使得中国政府在经济循环的起伏过程中,将面临无法避免的更大的挑战和考验

  作为一个正在经历着不稳定的经济转型的国家,中国充满着不确定的矛盾因素。就基本的经济体制而言,世界上也许没有另外一个像中国这样举足轻重的国家,同时面临如此众  
多、尚未解决的问题。

  1989年,中国经历了政治风波后崛起。20世纪90年代早期,中国目睹了日本经济奇迹的破灭,并在90年代后期的亚洲经济危机中稳步前行。2003年,她又昂首挺胸渡过了SARS危机。而现在,中国似乎又挫败了美国强迫人民币升值的企图。

  在过去的几年里,任何一个去过中国某个大城市的人都会对其发展动力、步伐和规模留有深刻印象。仅仅是各种项目的数量——从高速公路、港口、公路和机场,到摩天大楼、住宅小区、电信基建以及工业园区——就让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人惊讶得张大嘴巴。

  但是在眩目的成就和惊人的数据之后,是另外一种现实的存在:充满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一系列令人望而生畏的数据暗示着一个远远不明朗的前景。让我们先仔细审视下列问题和数据:

  ·中国每年必须创造1200万至1500万个工作岗位来跟上整体人口增长的速度;

  ·中国政府必须安置大约2.7亿失业或未充分就业人员;

  ·中国现在大约有1亿到1.5亿之间的流动人口(即试图在城市里寻找工作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这个数字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可以算得上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移民潮。这些移民既没有长期稳定的住房,也没有工作和健康福利保障。

  ·8亿农民很大程度上并未从中国最近的经济繁荣中受益,他们失落感的加重同时也刺激了期望值的飚升;

  ·中国没有有效运行的养老金机制,而建立这样一个机制需要花费大约上千亿美元;

  ·新兴的股票市场往往不过是由精英操纵的赌博场,这使得中国无法有效地运用这个本土的投资资本库来推动其发展;

  ·国有银行必须为本土公司提供98%的融资。但是,鉴于一直以来对国有企业放任自流的时间太长,银行从本质上来说处于破产状态。根据标准普尔的评估,清理这些不良贷款大约需要5180亿美元(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0%)。

  ·快速的工业化、人口过度增长以及无节制的能源开发导致环境恶化,尽管考虑到保持高速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但这种状况是非常难以补救的;

  ·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发行了更多的债券刺激财政,并日益依赖于此。这将巨额债务推给了下一代;

  ·据估计,中国政府不断增长的债务(银行债务、缺乏资金的养老金计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债券负债等)总体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到150%以上。

  ·中国政府的税收能力非常弱,税收大约只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5%。

  事实上,不加选择、过度繁荣的投资和增长引起许多专家对投资泡沫的担心,他们担心会有类似于20世纪90年代末硅谷经济泡沫破灭的情景再现。他们认为中国的整个体制处在一种危险的平衡转型之中。

  从本质上讲,每种经济都是循环起伏的,即使是一些中国最热心的拥趸者也在思索:如果经济增长率下降,甚至降至3~4%的时候,如果失业工人开始骚动不安,众多愤怒的农民开始包围地方政府办公室,如果台湾海峡出现冲突,或者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中国政府将靠什么来力挽狂澜,坚持到底呢?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似乎一直是一个“奇迹”。但是经济表现良好的时期对政府来说,很少是一种考验。真正的考验是,政府能否安然度过不可避免的经济循环的低迷时期,政治事务中的意外变故或者社会生活的动荡不安?而这些对于一个国家,尤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一种无法逃避的严峻挑战。

  许多对于中国“经济奇迹”的持久性持怀疑态度的经济学家,将怀疑的矛头直指中国不稳定的经济体制、上亿边缘民众岌岌可危的生计平衡以及中国经济对外来资本的依赖。他们的怀疑无可厚非,在过去的十年中,陆续震动并触痛了几乎所有东南亚国家的打击还让人记忆犹新,中国这个经济“奇迹”能否承受并幸免于类似的打击还需拭目以待。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抑制局部过热投资、控制信贷过快增长———越过一次次激流险滩破浪前行的中国经济航船,正全力破解当前发展中的四大难题。

  今年以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受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及频繁发生的多种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一些新困难:非典使800万农民工返乡,农产品销售一度困难,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增幅回落3.2个百分点;就业压力加大,特别是服务性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受非典影响严重,前三季度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4.2%;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抬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长34%,钢铁投资增长1.3倍;信贷投放明显偏快,前7个月金融机构贷款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调整宏观政策力度和重点,全力破解经济运行中的新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在全国基本推开,中央财政为此转移支付350亿元,绝大多数地区取消农业特产税,农民负担切实减轻。农村医疗卫生改革、农村教育改革、农村金融改革逐步推开。农民现金收入从二季度下降3.3%转为三季度增长6.5%。

  积极就业政策全面推行。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召开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全面部署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前三季度,全国新增650万个就业岗位,823万下岗失业人员领取再就业优惠证明,其中350万人实现再就业。

  宏观经济部门在及时发布相关行业信息、引导投资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强化信贷审核,从严控制对高能耗、重污染企业的贷款;明确提出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和主要措施,为从根源上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人民银行强化对房地产贷款的宏观调控,出台央行票据,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9月份又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适度调控货币供应量,保持信贷平稳增长,并适当下调境内外币小额存款利率。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额比二季度少增2823亿元,年初以来货币信贷增长偏快趋势得到控制。

  “今年遇到种种困难,但经济发展出现这么好的态势,这进一步表明中央驾驭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正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曹玉书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说,“我们今年先后四次调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说明中国新一届政府驾驭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在遇到较大外来冲击的情况下,能够沉着应变,娴熟地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很快使中国经济又保持一个快速增长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