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猪同志在不在,再来讨论一下新苏-35的雷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6:15:16
]]
~~~~~~~~~~~~
年底有点忙.
简单的说,根据机载雷达手册上的数据RAFAL的RBE2无源相控阵的工作范围就在120度左右,而F-16E/F的AN/APG-80的跟踪距离就达到160度.
毛子这个东东俺估计就是那个NO11M的第二阶段型
同时声称改系统对反射面积0.1-0.2平方米目标的发现距离是165-240KM。

那F-22在它面前没的混了~~~~:D
]]
天哪居然NB到了预警机的程度:D
MS埃米尔童子的观点:victory: :victory:
原帖由 小飞猪 于 2006-12-19 16:25 发表
年底有点忙.
简单的说,根据机载雷达手册上的数据RAFAL的RBE2无源相控阵的工作范围就在120度左右,而F-16E/F的AN/APG-80的跟踪距离就达到160度.
毛子这个东东俺估计就是那个NO11M的第二阶段型

侬看错了,人家说正负120度,那个肯定有机扫的,不然阵面怎么能看到自己背后去
雪豹这个应该是IRBIS
而雪之豹是BARS
前者是后者的发展型,俺说过;当年NIIP将NO11/RLSU-27升到到NO11M无源相控阵后由于缺乏国内项目的扶持便将其出口,但功能不完善,比如只能在40度范围实现电子扫描,没有对地模式等.印度的SU-30MKI到 MKIII构型才具备对地攻击等能力.
原帖由 英国病人 于 2006-12-19 18:55 发表


     :D 那毛子写的文章是说F-22在它面前没得混。
     吹牛说苏-27CM2可在180KM看到F-22,F-22在200KM看到苏-27CM2

毛子啊毛子,有时候俺真的很佩服他们,瞎扯脸都不带红的.
&#9825
]]
看来我国的主动想控阵对俄国人压力很大,老底都拿出来了。
2006国际展望珠展专题,谭飞程先生翻译过。一模一样。:victory:

不过里面把AESA叫做AFAR,不知道什么意思。:o
航展里面拿的资料没有在身边,不过从展品看,方向是可以左右转的.
从下面这段话看,应该不是有源阵:
" 5,苏-35的“雪豹”在天线上吸取了“黄蜂”和“雪之豹”的经验,而传输波到(是不是"导")的大功率输出放大器的原型来自于N011M。"
当时看到数据,就觉得实在是太夸张了,就没有仔细多看,等回去仔细研究下再向诸位老大汇报.:$
http://www.war-sky.com/forum/htm_data/46/0612/218845.html

关于提到新苏-35和 IRBIS-E雷达的文章刊登在以下几种刊物上。在下在虚幻曾经为xhj430501网友整理并打出来。现在转过来给英国病人老大看看是否与 《航空航天视野》上面一致,也请小飞猪和黑豹老大批评揭露其中的谬误,以起到科普效果。

一、最早看到关于新苏-35和其配套雪豹E/IRBIS雷达的消息来自 《国际展望》2006第24期《珠海航展特辑》P-100《将“猛禽”变成俎上鱼肉——俄罗斯“雪豹”雷达的世纪飞跃》 。由谭飞程先生编译。可知是本来是俄文原版文章。

      文中关于雪豹E/IRBIS雷达的描述如下:  
  “俄罗斯军用航空器材杰出代表,世界上武器装备控制航空系统最大的生产商之一——基霍米洛夫仪表制造科学研究所NIIP推出了新型‘雪豹’相控阵雷达系统。该系统将装备苏-27SM2和苏-35(苏-27SM2的出口型),它与俄美已经装备在最新一代战机上的雷达相比,性能有过之而无不及,将弥补俄式战机雷达相对落后的局面,极大地动摇西方战机的战斗力优势。”

      文中提到:今年2月起,该雷达频频在航展上亮相,但都是木制模型,被人怀疑其存在的真实性。半年后,NIIP拿出实验雷达操作系统RLSU。到今年6月,已经制造了2套系统。其中一个IRBIS-E在进行了实验台实验后,于9月安装在苏-30MK2飞行实验室中。在大功率输出端能力的实验中,雷达经受了考验,并完成了指定的要求。在增加工作时间以及对应软件的开发上也进展顺利。第二套系统直接装在飞机上,即将装于苏-27SM2和苏-35上。同时,第3、4套系统也开始制造。  

新雷达的优势:
“1、能发现、跟踪并击毁空中目标的距离比类似等级的其他雷达大的多(达400公里)。  
  2、探测地面目标时,具有较高的清晰度(小于1米)。  
  3、超大的视角,可达正负120度(方位角)。”

文章还说,雷达传输波道的大功率输出放大器的 原型是与行波管LBV核心功率相当的输出放大器,而其在BARSN011计划中已经研制成功。在保证足够增加系统作用距离的情况下,由实验飞机苏-27M中的机载无线电电子设备对此输出放大器的原型进行了飞行-构造分段的检测。这保证了以后能给雪豹带来远程探测的技术资料。

关于雷达计算机:文中说,BARS使用的是RC1/2,在黄蜂雷达中使用的是巴凯特系列的BTSVM。而新雪豹使用更新的远景计算机,在“索罗”机载计算机的基础上研制。性能有大幅提高。

新雷达的功能: 8wG,=uH9.c  
“1、探测跟踪空中、地面以及水面的雷达辐射目标。
2、确定所暴露目标的国籍特征。   
3、根据其雷达信号辨别空中目标的种类和类型。
4、绘制低、中、高清晰度基础表面的雷达映象(地形图)。
5、利用本飞机位置状态的影象设定RLI。  
6、在绕飞障碍物时为低空飞机MVP提供信息保障。  
7、探测和评价气象状况。  
8、根据制定的交换记录发送给机载设备或接受所必须的信息。
9、能够与装备了主动和半主动雷达自导头部的空空、地空导弹协同动作。
10、训练任务。”

文中还说,远程探测能力让飞机具有在对方导弹飞到前6秒作出反击的能力。能够捕捉5500公里/时的目标。能打击飞行高度10米-40公里的目标。打击目标类型包括:CV战斗群、舰队、船只、钻井平台、海上无线电通讯设备、地面部队和设备、交通枢纽等。

关于协同作战和抗电子干扰方面:“此外,‘雪豹’雷达系统在和飞机本身的机载设备KBO、近距离和远距离空战中其他飞机的机载设备协同配合的情况下,进行单次和集体行动时,不受天气条件和夜间因素的干扰。在‘硬’电子对抗的条件下,新系统照样可以用于战斗机作战应用的任何阶段。”

关于该雷达属性:文中使用FAR来代替了一般的ESA概念,有源相控阵雷达和无源相控阵雷达分别写作AFAR和PFAR。

  “将‘雪豹’雷达和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在战术-性能方面进行比较,将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国外并没有(或是被开发出来)含PFAR的机载雷达系统,而关于含AFAR的系统的信息只停留在其广告和评价特征上。众所周知,计划在此系统内广泛的实现空空和空地的可使用机制,然而开发的主要方向是将一定频率范围内的无线电定位,无线电技术勘查、无线电电子对抗、观测和通讯功能进行综合化和集成化。解决类似的问题在技术上和工艺上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在美国和欧洲‘具有工作能力’的、同等级别的系统至少要在2010-2012年以后才回出现。今就技术储备而言,目前比较先进的当数美国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的格鲁门-雷神AN/APG-77机载雷达。它是专门为洛克希德-马丁的F-22A战斗机而生产的。这种系统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的机载雷达。预计,机载雷达AN/APG-77中主要的设备和软件将被应用于21世纪美国最新近的设计方案——F-35联合攻击机JSF中。根据目前所掌握的关于带AFAR的美式系统的信息,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在雷达上,‘雪豹’已经实现了应用于国外未来雷达的雷达状态,在这一技术领域拥有绝对优势。因此,在‘雪豹’的对空战术技术任务中,对战斗机级别的小型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大大超过了国外的类似系统。新式飞机F-15S上的AN/APG-62V1系统,对敌战斗机探测距离为100-120公里。而配备了机载雷达AN/APG-63V3其中装有AFAR(AESA)的改型可达160公里。F-35上更为先进的、装有AFAR的雷达系统可以探测到170-180公里外,精度为厘米范围的战斗机。”

文章对于雪豹E属于AESA还是PESA没有说得很清晰,但是从语气上看,似乎偏向是AESA,当然这只是给读者的感觉而已。真实情况还要进一步证实。

文章特别使用F-22的数据来显示新雷达的强大。一是对于F-22级别的目标RCS=0.1-0.2平方米,可以探测和引导设计的有效距离为165-240公里。而APG-77对于1平方米目标探测距离为200公里,占了下风。另外,使用IRBIS雷达的苏-35能击中最小有效散射面积为0.01平方米的目标,相当于ASMAGM-129的EPR(RCS)。

文章总结F-22和苏-35对比:“在随机雷达系统方面配置了独特的AFAR的F-22A,面对非肉眼观测的范围内的、残酷的现代化导弹空战,根本不具备任何实际的优势。到时候,F-22A和欧洲其他所谓先进战机将只是苏-27SM2和苏-35的俎上鱼肉。”




二、 《现代兵器》2006第12期第8页 关于新苏-35和其配套雪豹E/IRBIS雷达介绍,明确提出IRBIS-E是AESA。

着重点为17S发动机和IRBIS-E雷达。  
  关于117S发动机的描述:进口直径从905毫米增加到932毫米,高低压涡轮改进并使用FADEC。推力14500公斤,推重比接近10,大修间隔1000小时,寿命4000小时。   
  “在航电设备方面,苏-35配备了同样为第五代战机开发的IRBIS-E雪豹有源相控阵雷达。据俄罗斯基霍米洛夫仪表制造科学研究所介绍,其研制的‘雪豹’雷达采用电扫与机械扫描相结合的方式,对反射面积为3平方米的目标的探测距离可达350-400公里;而对反射面积为0.1-0.2平方米的目标的探测距离可达165-240公里。这两个指标均超过美国为F/A-22A研制的AN/APG-77有源相控阵雷达。在座舱布局上,苏-35的设计几乎与F-35系列同步,实现完全玻璃化:除平显外,平显下方传统的按键式面板改为触摸式液晶显示器,其右侧为小尺寸备用仪表显示器;再下方为两块并列大尺寸多功能液晶显示器(38厘米X38厘米),其总面积实际上并不比F-35的小多少。另外,飞行员左右两侧的众多传统按键和旋钮椰油相当一部分被触摸式液晶显示器(22.8X30.5厘米)所取代。

此外,苏-35座舱风挡前方的光电跟踪与搜索装置更换为最新的OLS-35,数据总线也是基于美国553B标准设计,飞机局部采取隐身措施,尾锥为适应矢量喷管而对外形有所改进并有可能装备后视雷达。 .........可发射K-1几和RVV-AE远程/超远程空空导弹,以及YAKHONT和CALIBER-A高速远程空面导弹。.....于2007年首飞,如有用户订购,可在2009年交付首架飞机。”

结论:从俄方的宣传和介绍上看,该机的综合技术水平已全面超过EF-2000等欧洲三代半战机,面对F-35亦占有相当的优势。除隐身及超音速巡航性能外,苏-35与F/A-22A几乎不相上下。




三、 《航空世界》2006第12期P-12编辑袁来先生在《终极“侧卫”》 中用“恐怖的作战能力”来形容苏-35。

1、相比苏-30MK机身采用更多的钛合金(苏-30MKK已经比苏-27有所改进),服役年限可以达到30年。

2、117S发动机服役寿命从AL-31F的1500小时提高到4000小时,大修时间从500小时增加到1500小时。2003年开始在试车台上测试。从2004年开始进行飞行测试。当前第一阶段已经结束,共30个起落,其中5个是两台117S同时进行实验。
3、具有空中加油能力,可以携带两个1800升副油箱,内部燃油量达到11500千克。

关于IRBIS-E雷达,该文偏向于无源相控阵雷达的说法。“该雷达是一部工作在X波段的无源相控阵雷达,配备一部直径900毫米的大型雷达天线,整个雷达同SOLO-35型机载中央计算机相连,由后者负责雷达数据的处理。……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作动范围均为60度。……该雷达发现、跟踪和摧毁空中目标的距离最远可以达到400公里。在空战中的边扫描边跟踪模式下,雪豹E雷达能够同时探测和跟踪30个空中目标,并能够同时引导2枚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进行攻击,或者同时引导8枚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进行攻击,攻击过程中允许其中4个目标的距离超过300千米。而在执行对面攻击任务时,该雷达可以根据任务需要,绘制出各种分辨率的完整地面和水面图象,并能够排除水面上的杂波干扰,探测和跟踪水面上的各种目标。在执行对面攻击任务时,雪豹E雷达在跟踪地面和水面目标的同时,还能够随时应对来自空中的威胁,并能够引导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完成精确攻击。”

文章特别提到,IRBIS-E雷达具有电子战能力,能在90千米处发现RCS=0.01平方米的目标。如果按照4次方折算,则对3平方米目标确实具有在400千米处发现的能力。文章认为,该雷达即使和欧洲美国最新相控阵雷达相比也不落后,与F-22A雷达处于同一水平。该雷达从2004年开始研制,截止2006年6月,已经制造了两台雷达样机,并进行了大量的地面测试。现在一样机被安装在503号机上飞行测试。


OLS-35光电探测组件也是关注焦点。由红外传感器、激光测距仪/目标跟踪仪和电视摄象机组成。性能远远超过以前的OLS-27/30。苏-35也能使用SAPSAN-E激光制导吊舱。

关于苏-35的显示器。座舱里有两个MFI-35大型彩色多功能显示器,一个IKSH-1M广角平视显示器,和三个小型彩色显示器。其中两个9英寸X12英寸MFI可以集中显示飞机的各种飞控数据,显示器的分辨率达到1400X1400像素;IKSH-1M广角平视显示器视角达到30度。三个小显示器,一个位于飞行员的左膝处,用于显示武器数量和无线电通信状态;平显下面的小显示器用来显示关键目标数据和导航数据;位于右上侧的小型显示器主要用于备份,可以显示飞行状态数据。

进度:最快 2007年下半年首飞,飞行测试原型机4架,武器测试1架,2009年正式进入批量生产并且开始装备俄罗斯空军。

四、 《兵器知识》2007年第一期,温杰先生的《海燕,高傲地飞翔》 一文也在介绍SU-33UB的时候提到了IRBIS-E,在P71-72。 认为它是BARS的衍生型号。采用了900毫米的无源相控阵天线,可在边扫描边跟踪的模式下,同时截获和跟踪30个目标。并能够同时引导2枚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进行攻击,或者同时引导8枚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进行攻击,包括4个300千米外甚至更远的目标。

IRBIS-E雷达对于3平方米雷达反射截面积的空中目标的正面截获距离至少在350-400千米,追击截获距离至少在150千米。据称,对于飞行在10000米以上高空的目标,IRBIS-E雷达可以在90千米外发现RCS仅有0.01平方米的超低可观测性威胁目标。此外,它还可以在跟踪空中目标的同时,截获地面目标。”
:L 越看越觉得邪乎~~~ 咱买,要多少钱都要买过来!
谁让咱是第一个要面对怪物般的F-22的国家呢~~~:D :D
邪乎就是可疑,因此请老大鉴定。最好象黑豹老大这样BKC的更容易抓住毛子吹牛的把柄。
:L 我可不是什么老大,我就是小菜鸟一个:L
我也不是BKC,我是HKC的代表呀!:lol :D :victory:
不过最近据PUPU大老说,我们会加强在航电方面与俄罗斯的合作.
据说,俄罗斯人在与雷达相关的一些算法的优化上还是有其独到之处的.
但就航电总体而言,比我们领先并没有多少,毕竟,我们已经开始跨越F-22,开始追循F-35的脚步了!
这里,面对俄罗斯,我们要坚决的高举HKC!:D (要不然讨价还价都不容易呀;P )
我进CD以来灰常欣慰地又看到HBAO老大H了一回.....HBAO老大和23老大一H,我们基本就可以放心地H了;P
:) ...XX所的同学赶紧悍然一下,不然到你们兜里的票票又到毛子手里鸟
当然,偶们要意识到,偶们毕竟还是后起之秀(秀不秀其实偶觉得冲虚说得比较好):L
许多地方,包括航电/航天有效载荷方面,还比俄罗斯有差距,还需要引进技术甚至是成品的,对这个,大家也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L
如果属实,这个一定要买.把27/30全换上,这样才好跟F-22玩么.
原帖由 hbao 于 2006-12-21 02:11 发表
当然,偶们要意识到,偶们毕竟还是后起之秀(秀不秀其实偶觉得冲虚说得比较好):L
许多地方,包括航电/航天有效载荷方面,还比俄罗斯有差距,还需要引进技术甚至是成品的,对这个,大家也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L

毛人也在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毛人也是后起之绣啊!!:D
原帖由 365赌王 于 2006-12-19 19:46 发表
MS埃米尔童子的观点:victory: :victory:

怎么把我扯进来,我在联合评论孤军奋战你躲在哪里?有本事到那张帖子下面说话!:@
好厉害的东西
虽然我没有考察过这个帖子中文章的出处,但我一贯认为F-22的所谓隐身性能被过于夸大了。俄罗斯的雷达在功率上的优势是存在的,或者说,至少相当于美国。尽管电子技术是一种精密技术,但是通过某种具体元器件上的局部优化设计,可以在某些方面取得突破,比如,在对敌可探测性目标的感知上。
我始终认为,F-22的敌可探测性是相对的,其0.1左右的雷达反射面积是针对某一些雷达而言的,而且还是在特定的角度下达成的。而一旦条件改变,比如机身的侧面对向探测机,则反射面积将急剧增大。
我仍然坚持我在这个帖子http://www.sky1903.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16788里的观点。我很遗憾,近一个月前的讨论到现在才有具体的意见。
请 英国病人 提供文章的俄文版本和俄文出处。使用智能ABC可以打俄文字母的。
原帖由 emile 于 2006-12-21 21:02 发表

怎么把我扯进来,我在联合评论孤军奋战你躲在哪里?有本事到那张帖子下面说话!:@

嘿嘿,俺一个小菜,在老大面前敢乱说什么?俺当时就坐在小马扎上记笔记.俺又没有说错,是你的观点吧...:D
原帖由 shimartin 于 2006-12-20 15:52 发表
2006国际展望珠展专题,谭飞程先生翻译过。一模一样。:victory:

不过里面把AESA叫做AFAR,不知道什么意思。:o



:D 哇哈哈呀哇哈哈,虚幻这两天成红卫兵的天下了,这几位老大都只有躲在这角落里偷偷刷白漆

哎,写成AFAR就不就换了身马甲嘛.东东还是那件东东,名字变成了Active Frequency Agile Radar.和Active Phased Array Radar还有Active Electronically Scanned Array在中文里都可以翻成相控阵雷达.各自强调的重点不同而已.是不是比较考想象力


最近XHJ同志一定比较郁闷,特别安慰你一下.某资深人士已经确认你的IRBIS-E在实验暴走的时侯功率的确可以跃升到20KW.不过这不是它的主要工况.所以那个RCS3 400多KM的神仙数据就不用记笔记了.那是在烧穿状态下,没有事先标定目标怎么可能找到对准的方向.而且要知道雷达这么HIGH的时候副瓣不低于-40dB,算算吧 0.0001 X 20KW=2W 可怜的回波信号还不到1w,你觉得恒虚警会放它过吗?
 
不过呢,对于这种两级放大的怪物来说,对RCS3 180KM的TAS距离还是靠谱的,F-22在j接近50KM的距离上就必须想办办法快脱离了,考率到实战中的情况这个距离有可能还要稍梢扩大点.所以,对F-22也不是完全没有还手之力.这相当于是对买家的一种心理糖衣炮弹.注意力都放在了探测方面,这LPI就不用想了.但是我想ALR-94发现这颗闪闪的红星时一定还是会有所顾忌的


其实呢,大家都知道这就是个出口型.何必那么认真呢.等到后年你的AESA出来了不就又可以续写SU-50神话史了嘛.新一代的SU-27对F-15一定相当有看头.对不:D
哦,顺便预祝贵国今年的远程烧火棍国家实验顺利通过
哦,那个黄蜂不是PERO.它是BARS的LOLI版:D

天线直径只有460mm,出口型MIG-29SMT的选配型号之一


埃米尔最近两年都是孤军奋战的命,同情一下.想当年在子陵上时....
原帖由 365赌王 于 2007-1-7 16:29 发表

嘿嘿,俺一个小菜,在老大面前敢乱说什么?俺当时就坐在小马扎上记笔记.俺又没有说错,是你的观点吧...:D



我说了什么,我的什么观点?:(
原帖由 oldegg 于 2007-1-8 02:58 发表
哦,那个黄蜂不是PERO.它是BARS的LOLI版:D
天线直径只有460mm,出口型MIG-29SMT的选配型号之一
埃米尔最近两年都是孤军奋战的命,同情一下.想当年在子陵上时....



老蛋黄来了,哈哈,有意思。我不管,我问病人要原版病例卡。他躲哪里去了?:D


原帖由 emile 于 2007-1-7 16:19 发表
请 英国病人 提供文章的俄文版本和俄文出处。使用智能ABC可以打俄文字母的。
]]
原帖由 oldegg 于 2007-1-8 02:47 发表



:D 哇哈哈呀哇哈哈,虚幻这两天成红卫兵的天下了,这几位老大都只有躲在这角落里偷偷刷白漆

哎,写成AFAR就不就换了身马甲嘛.东东还是那件东东,名字变成了Active Frequency Agile Radar.和Active  ...

:@ :@ :@

谁是红卫兵?:Q :Q :Q


报道说其功率达到5KW,是苏-30所能承受的2倍。根据萧鹰眼的资料,ZHUK-MSF峰值 8 kW 平均功率2- 3 kW ,差不多是其平均的2倍,故IRBIS-E的5KW应当是平均功率。那么峰值达到20KW也不是不可能么,难道达到峰值就是老蛋说的“暴走”?个人感觉“暴走”应当是以永久性损伤为代价的性能爆发才对。请老大为菜鸟科普。:(
原帖由 emile 于 2007-1-8 21:31 发表



老蛋黄来了,哈哈,有意思。我不管,我问病人要原版病例卡。他躲哪里去了?:D




    我没有俄文版的,我看到的就是翻译过的。
    不过翻译得太晦涩了
插一句,老毛子的数学水平是很高的,比我们高,所以不要看不起要用数学知识撑起来的老毛子的现代电子战装备。
功率这么高,电源怎么解决?电池恐怕不行了把。雷达可以当微波炉了。
原帖由 爆爆 于 2007-1-9 16:12 发表
Track-While-Scan VERSUS
Track-and Search
Both are tracking techniques in phased array radar,aren't they?

Oldegg is so fresh and hot!   ;P :D




That's right .Both of them are tracking modes
what happened? Doubt the date"180" or anything else?
;P 爆爆是不是对这个特别感兴趣啊?本穷什么也不懂,随便狗了狗
http://www.wanfangdata.com.cn/qi ... dian9906/990601.htm
http://www.wanfangdata.com.cn/qi ... bjhk9904/990409.htm
都是可以在页面上直接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