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慰先在兵工科技第12期上透露的信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58:55
这期登了方总师介绍风暴一型、二型坦克及对他的专访两篇文章。其中有些内容与本坛最近争论有关。每篇都有万字之多,只能捡其中一些重要观点归纳如下,小标题是本人加的:

一、我军坦克的型号问题:
    方说我坦克编号中带2的都是外贸型,如69-2、80-2和90-2等,国内装备一般是带1的,如59-1、69-1等。
    69质量极差,全被部队退回。为应外贸之急,加上部分二代坦克技术成了69-2。
    80式才是我军为替代69式而研制的二代坦克。方慰先说,名字是张爱萍1980年11月在方案论证会上定的,该坦克到1988年正式定型,故又叫88式,“所以80式指得就是88式。”
    80的外贸型当然是80-2,差异在于把原来放在主炮护盾上的激光测距仪整合到炮长瞄准具里面,采用了小型化的激光测距仪和小型化计算机。
    后来北方公司要求搞新的二代外贸坦克,于是有了风暴两兄弟,分别是1988年至1989年设计的,本应叫88式或89式,但“由于其性能没有达到同时代世界先进坦克的水平,所以后来就命名为85-1和85-2”。后者将前者的730马力发动机改成800马力的,变速箱换成液力半自动的。
    85-2的应巴基斯坦要求进一步改进叫85-2AP,国内叫85-2M。改125炮和自动装弹机,但保留了800马力发动机(允第二步换1000马力)。
    85-3是1993年开始研制的,采取1000马力可整体吊装的发动机和T72的双侧变速箱,并加了反应装甲。

评论:此文让我们对中国坦克发展的脉络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原来88系列就是80式的量产型啊,方当时是总师,他的80=88的论点应是权威的。85系列比80/88系列研制得晚,难怪它是先进的焊接装甲,而后者直到88B都是老式的铸造装甲。这期登了方总师介绍风暴一型、二型坦克及对他的专访两篇文章。其中有些内容与本坛最近争论有关。每篇都有万字之多,只能捡其中一些重要观点归纳如下,小标题是本人加的:

一、我军坦克的型号问题:
    方说我坦克编号中带2的都是外贸型,如69-2、80-2和90-2等,国内装备一般是带1的,如59-1、69-1等。
    69质量极差,全被部队退回。为应外贸之急,加上部分二代坦克技术成了69-2。
    80式才是我军为替代69式而研制的二代坦克。方慰先说,名字是张爱萍1980年11月在方案论证会上定的,该坦克到1988年正式定型,故又叫88式,“所以80式指得就是88式。”
    80的外贸型当然是80-2,差异在于把原来放在主炮护盾上的激光测距仪整合到炮长瞄准具里面,采用了小型化的激光测距仪和小型化计算机。
    后来北方公司要求搞新的二代外贸坦克,于是有了风暴两兄弟,分别是1988年至1989年设计的,本应叫88式或89式,但“由于其性能没有达到同时代世界先进坦克的水平,所以后来就命名为85-1和85-2”。后者将前者的730马力发动机改成800马力的,变速箱换成液力半自动的。
    85-2的应巴基斯坦要求进一步改进叫85-2AP,国内叫85-2M。改125炮和自动装弹机,但保留了800马力发动机(允第二步换1000马力)。
    85-3是1993年开始研制的,采取1000马力可整体吊装的发动机和T72的双侧变速箱,并加了反应装甲。

评论:此文让我们对中国坦克发展的脉络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原来88系列就是80式的量产型啊,方当时是总师,他的80=88的论点应是权威的。85系列比80/88系列研制得晚,难怪它是先进的焊接装甲,而后者直到88B都是老式的铸造装甲。
二、火力:
    方说:“M1A2炮塔正面防穿甲弹能力相当于700毫米厚钢装甲板,我国的105毫米炮发射的穿甲弹炮口初速为1600多米/秒,最大穿甲能力可达550毫米,不可能打穿M1A2的炮塔前装甲;125毫米炮发射的脱壳穿甲弹初速可达1700多米/秒,应该能打透M1A2的前装甲。”
    又说俄卖给伊拉克的是性能较差的早期弹药,“当年我们的85-2做试验时,用T72的弹就打不透。”

三、装甲:
    80式采用的披挂式装甲(整个车首一大块)里面有复合材料,从85式开始复合装甲已经被焊在主装甲里面了,85-3上使用的是双防反应装甲。

三、为什么80式以后,像85系列,我国坦克底盘都改为6对小负重轮。
    方说:“负重轮增加与坦克本身的重量有一定的联系,但最主要还是因为速度提高导致的。早期坦克最大速度只有50千米/小时,到80式提升到60千米/小时。速度越大,履带的跳动就越大,这样履带就很容易打翼子板,而且容易脱落。通过改为6对小负重轮后,履带有托带轮托着,这样就不会跳动太厉害了。”

评论:有关火力和装甲的内容印证了多数军友的猜测。看来我们125的高膛压技术和特种弹性能确实让我们在火力上压倒了俄式。装甲上我们也改得也较早较成熟。有关增加负重轮与速度的关系让人长见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26 16:57:05编辑过]
九、中外坦克几次同场竞技的结果:
1、80-2对抗AMX-32:
    坦克在沙层中根本不能倾斜行驶,稍不注意履带就脱落。80-2好容易跑完全程,客户认为性能不错,但发动机拆开需要4个半小时,装上又需要4小时,而法国佬拆装只需半小时到1小时。
    结果是80-2竞争失败,但我们学来了整体吊装式发动机!

2、风暴兄弟:
    因样车质量差而失败。当时用的有两种变速箱,其中一种一到国外就出故障,最后只有3档一个档能开。另一种总算还可以跑,但总爱出故障,只得连夜赶修。
结果人家要求在风暴2基础上再改,于是催生出85-2M。

3、85-3对抗T84:
    乌克兰人的是批量产品,我们的还是不成熟的试验品,所以故障多。按高寒条件设计的机油箱偏小,而该地区特别炎热,机油循环量不够,产生大量蒸汽,结果机油箱崩裂。
    结果用户最终选中了T84。但方总认为我们的内膛自紧镀铬的火炮比T84好,整体吊装动力舱也更先进。总之基本上相当于俄T80/90。

评论:看来我们的设计是先进的,只是质量(起码是样车质量)实在太差。一个承平日久的国家,常派坦克出去竞争比武,摔打摔打,确是取长补短的好办法。巴基斯坦的备战需求确实在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坦克的发展。
    既然更先进的96和99已量产,肯定是已克服了上述诸多质量问题的成熟产品。特别是后者,超过俄80系列完全在情理之中。
不错!
让人欣慰也安心啊!
这期我马上买
我也买
经常冒出一些令资深军友喜出望外的文章,但又搀和进一些小报水平的东东.
    像这期有些内容令人回味,SD10地面试射/大口径脱壳穿甲弹脱壳瞬间/99式编队/东风铁甲组图等图片也值得收藏(可惜我手头没扫瞄器),但后面居然还有两大篇文章分别教大家如何识别坦克和自行火炮的区别,以及坦克为什么能原地转向!
    真不知这杂志是面向什么层次读者的.我也是挑着买.
上面说了,采访中方总明明畅谈了两万余字的内容,居然被记者痛下杀手删了大部分!
不知是否想省下篇幅给大家科普坦克和自行火炮的区别.[em04]
因此"上"反式麻烦反倒精度差,是吃力不讨好。
----这个“上”字是打错了吧,应是“下”。
以下是引用zzj在2003-11-26 16:49:00的发言:
因此"上"反式麻烦反倒精度差,是吃力不讨好。
----这个“上”字是打错了吧,应是“下”。
说得没错,这就改过来.唉,一字之差,谬之千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26 17:05:22编辑过]
风风对火控的描述稍有偏差,引用一位老师的

上反稳定的好处在于稳定光路中的第一反射镜,这样可以得到大的视场和光通量,从而便于寻找视场中的细小变化,但是却点就是观测仪器的头部尺寸较大,相对的不便于防护
下反系统中稳定的是第二甚至是更靠后的反射镜组,这样由于第一反射镜的无秩序摆动,造成光路焦点在光通道内无秩序摆动,为了跟踪焦点并将之稳定,就只好限制整个视场的大小,通过减小稳定反射镜组的运动范围来保证稳定的精度,结果就是视场的减小和光通量的衰减,但是有点在于防护外暴露的第一反射镜尺寸小,其他部件都在车辆内部,抗损性更好
居然在变速箱上出现几次问题,唉
搞半天还是用T72的变速箱

看船报,船体85%的配件是进口的,搞了半天,原来都一样,只造了一个船壳。
比汽车稍好,在中国装个轮子就是国产,就是××速度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江苏常州人。1951年本校毕业。后考入北京理工大学第三机械系。1956年毕业分配到内蒙古第一机械厂工作,先后任工艺装备设计员主任工艺员、技术室主任、分厂生产技术副厂长、产品科研所副所长等职务。作为重大产品的项目负责人和总设计师,负责研制的产品多次获得兵器工业部和国家的科技进步奖,其中某产品获1986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0~1988年,先后任我国II代某产品副总设计师和总设计师,该产品在兵器工业60周年纪念大会上被授予兵器工业功勋奖;个人被国务院命名为有突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以来负责研制的外贸产品已投入批量生产,为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经济效益。

三系的老校友。
一代设计师现在还在学校里当老师,敬礼!!!
偶这还没有卖的那!!!
明天就出去找!!!!!!
风哥当楼主,顶呀!!!!!!!!!!!!!!
以下是引用天罡在2003-11-26 18:12:00的发言:
居然在变速箱上出现几次问题,唉
搞半天还是用T72的变速箱

看船报,船体85%的配件是进口的,搞了半天,原来都一样,只造了一个船壳。
比汽车稍好,在中国装个轮子就是国产,就是××速度

==========内外有别……而且只是刚刚研制出来的样车还没进行长时间的严格的各项测试考核当然问题多多……如果没问题那么世界各国研制坦克的时候还需要对样车进行测试吗?……不过我们也真够厉害居然敢拿样车去跟人家的成熟产品比……而且还互有长短已经很不容易(什么时候航空系统能够这么牛就好了)很多真正实用的国产产品在我们没更新的产品替代之前一般是不出口的……比如主炮及弹药……就算最好的我们也可以给但是配套的弹药我们只给二等……一等自己用。
==========而且关于变速箱那段还要抓峰胖出来严刑拷打才能知道他在排版的时候是不是类似两个字漏了……如果没有估计是直接购买的产品以便降低成本来迎合小巴
==========配件进口不代表核心技术不是自己的也不代表自己不能研制……波音客机的零件也是来自全世界各地……但是不代表那飞机不是波音自己研制的,并且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设计者兼制造商和DIY商人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以下是引用兵熊在2003-11-26 18:54:00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天罡在2003-11-26 18:12:00的发言:
居然在变速箱上出现几次问题,唉
  搞半天还是用T72的变速箱

  看船报,船体85%的配件是进口的,搞了半天,原来都一样,只造了一个船壳。
  比汽车稍好,在中国装个轮子就是国产,就是××速度

==========内外有别……而且只是刚刚研制出来的样车还没进行长时间的严格的各项测试考核当然问题多多……如果没问题那么世界各国研制坦克的时候还需要对样车进行测试吗?……不过我们也真够厉害居然敢拿样车去跟人家的成熟产品比……而且还互有长短已经很不容易(什么时候航空系统能够这么牛就好了)很多真正实用的国产产品在我们没更新的产品替代之前一般是不出口的……比如主炮及弹药……就算最好的我们也可以给但是配套的弹药我们只给二等……一等自己用。
==========而且关于变速箱那段还要抓峰胖出来严刑拷打才能知道他在排版的时候是不是类似两个字漏了……如果没有估计是直接购买的产品以便降低成本来迎合小巴
==========配件进口不代表核心技术不是自己的也不代表自己不能研制……波音客机的零件也是来自全世界各地……但是不代表那飞机不是波音自己研制的,并且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设计者兼制造商和DIY商人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quote]

虽说现在传统机械产品全球采购毫无障碍,可是正因为变速箱密切影响行走系统的可靠性。
多说一点吧,有些传统的东西反而没有教授/单位愿意去做,因为提出那样的课题不一定拿到经费,上面也不会批。
不如搞一个新鲜的,时髦的,好批,指标嘛马马虎虎就行。哪怕搞一个理论预研呢。
如果拿了经费搞不出来也是要承担责任的,所以教授们也不是只要有一颗红心就没有什么顾虑的。
你看几次坦克出口谈判,没有一点商业头脑。当然我们内部机制也很乱,平时我们没有准备,没有人去搞国际市场跟踪与开发。情形跟安大线如出一辙,虽然隔了几十年。
搞了些年市场经济,这些年总算好了点,但是想想跟日本人和以色列人比比,或许系统那些人除了吃遍北京的好馆子,还能多干点别的,似乎
分析得不错!!

作者写的好,你评论的也不错!

顶!!
去年黎巴嫩国防部长访华想买坦克,我们怕得罪以色列没卖,太可惜了。其实我们的坦克在很多国家是有市场的,不过我们没抓好。泰国、斯里兰卡都是砸牌子的买卖。
以下是引用唯物在2003-11-26 22:22:00的发言:
去年黎巴嫩国防部长访华想买坦克,我们怕得罪以色列没卖,太可惜了。其实我们的坦克在很多国家是有市场的,不过我们没抓好。泰国、斯里兰卡都是砸牌子的买卖。

賣給泰國的是69II
斯里蘭卡的也是嗎?
呵呵……好贴!!!

看各位老大的评论,果然不同凡响!!!
[em09][em09][em09][em09]
以下是引用唯物在2003-11-26 22:22:00的发言:
去年黎巴嫩国防部长访华想买坦克,我们怕得罪以色列没卖,太可惜了。其实我们的坦克在很多国家是有市场的,不过我们没抓好。泰国、斯里兰卡都是砸牌子的买卖。


仿佛也是一个过程,我们刚刚接受市场营销的概念,接受品牌意识

中国人天生做不来大生意?邪门了?是不是做到头也就是胡雪峰那样的红顶子?

慢慢来吧,门关得太久了
我倒是觉得两侧变速箱设计是有独道之处的,与吊篮式自动装弹机一样,是当年让T72扬名立万的几个令人赞赏的闪光点之一.
    它没有传统的主离合器,而是在车体两侧各有1个结构相同、用手动液压操纵的3自由度行星式机械变速箱,它有4个行星排、6个操纵件、7个前进档、1个倒档,除变速作用外,还具有转向、制动和切断动力等功能。
    它的优点主要体现在转向时的高传动效率上.原地转向时,内侧的变速箱制动,外侧挂一或倒档,此时转弯半径仅相当于二分之一履带中心距;高速转向时(用二至七档),内侧的变速箱档位比外侧的变速箱低一档,外侧履带保持原速,此时转弯半径根据档位有所不同。
    而在直线行驶时,两侧变速箱同时换入相同排档,通过刚性联动轴的左右两个操纵阀阀芯保证两侧变速箱同步操作。
    我们以前的坦克是延袭苏联老式坦克的固定轴式变速箱.与之相比,T72的两侧变速箱大约能多传递50%功率,而且传动性能也有很大提高,同时降低了传动装置重量.
    所以当我们的总师第一眼看到这种革命性设计时,就毫不犹豫地拿来用了.当然,仿制品的质量需要一点时间才能达到令人信赖的程度.
好文!
以下是引用科京在2003-11-26 18:10:00的发言:
风风对火控的描述稍有偏差,引用一位老师的

上反稳定的好处在于稳定光路中的第一反射镜,这样可以得到大的视场和光通量,从而便于寻找视场中的细小变化,但是却点就是观测仪器的头部尺寸较大,相对的不便于防护
下反系统中稳定的是第二甚至是更靠后的反射镜组,这样由于第一反射镜的无秩序摆动,造成光路焦点在光通道内无秩序摆动,为了跟踪焦点并将之稳定,就只好限制整个视场的大小,通过减小稳定反射镜组的运动范围来保证稳定的精度,结果就是视场的减小和光通量的衰减,但是有点在于防护外暴露的第一反射镜尺寸小,其他部件都在车辆内部,抗损性更好

    原来是这样啊,长了见识.
    这位老师说得有道理,不过我觉得观瞄精度影响到命中率,视场减小影响到对周边敌情的发现率,光通量的衰减影响到发现距离,这代价未免太高.
    在首发命中率和击毁率都极大提高的当代坦克战中,能否确保先敌发现和首发命中是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一切其它因素都应让位于此,包括仪器外置部分的抗损性在内.
    所以外军的坦克上经常可以看到一对对水汪汪的大眼睛.
    虽然军友们很谅解,但我们的设计师们还是对下反式耿耿于怀,可能也是源于这种考虑吧.相信有了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他们一定能找到两全齐美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引用驭风在2003-11-27 9:13:00的发言:
我倒是觉得两侧变速箱设计是有独道之处的,与吊篮式自动装弹机一样,是当年让T72扬名立万的几个令人赞赏的闪光点之一.
     它没有传统的主离合器,而是在车体两侧各有1个结构相同、用手动液压操纵的3自由度行星式机械变速箱,它有4个行星排、6个操纵件、7个前进档、1个倒档,除变速作用外,还具有转向、制动和切断动力等功能。
     它的优点主要体现在转向时的高传动效率上.原地转向时,内侧的变速箱制动,外侧挂一或倒档,此时转弯半径仅相当于二分之一履带中心距;高速转向时(用二至七档),内侧的变速箱档位比外侧的变速箱低一档,外侧履带保持原速,此时转弯半径根据档位有所不同。
     而在直线行驶时,两侧变速箱同时换入相同排档,通过刚性联动轴的左右两个操纵阀阀芯保证两侧变速箱同步操作。
     我们以前的坦克是延袭苏联老式坦克的固定轴式变速箱.与之相比,T72的两侧变速箱大约能多传递50%功率,而且传动性能也有很大提高,同时降低了传动装置重量.
     所以当我们的总师第一眼看到这种革命性设计时,就毫不犹豫地拿来用了.当然,仿制品的质量需要一点时间才能达到令人信赖的程度.

双侧传统和自动装弹是T64就有了
敬礼!!
那位老大把这篇文章扫到<<军事杂志放送区>>,这儿没的卖.拜托!!!!!!!!!!!!!!!!!!!!!!!!!!!!!!1
评论:此文让我们对中国坦克发展的脉络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原来88系列就是80式的量产型啊,方当时是总师,他的80=88的论点应是权威的。85系列比80/88系列研制得晚,难怪它是先进的焊接装甲,而后者直到88B都是老式的铸造装甲。
==============================================================================================请先不要妄下结论……你连装甲跟炮塔都分不清,回去仔细看清楚文章里面是怎么讲的。文章里面讲的明明是炮塔,你怎么扯到装甲上去了?……85、88采用的都是复合装甲……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采用球壮铸造炮塔,另外一个采用的是方形焊接式炮塔。。
九、中外坦克几次同场竞技的结果:
1、80-2对抗AMX-32:
    坦克在沙层中根本不能倾斜行驶,稍不注意履带就脱落。80-2好容易跑完全程,客户认为性能不错,但发动机拆开需要4个半小时,装上又需要4小时,而法国佬拆装只需半小时到1小时。
    结果是80-2竞争失败,但我们学来了整体吊装式发动机!
================================================================================== “结果是80-2竞争失败,但我们学来了整体吊装式发动机!”…………还是请先不要妄
下结论……在WZ1224、WZ1226坦克上面我们就已经采用可以整体吊装拆卸的发动机,方总在文内所讲的“当时我们还是第一次看见西方整体吊装式发动机”似乎是有意的误导……整体吊装式发动机我们第一看到的应该是在德国……教会我们这种技术是MTU公司……不过估计方不在那批人当中……但是他本人有参与WZ1224、WZ1226的设计……看到整体吊装发动机的时间至少要比他在文章中讲的早10年……我就很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在文章里面这么说……似乎方总也开始学会什么叫商业宣传了……
虽说现在传统机械产品全球采购毫无障碍,可是正因为变速箱密切影响行走系统的可靠性。
多说一点吧,有些传统的东西反而没有教授/单位愿意去做,因为提出那样的课题不一定拿到经费,上面也不会批。
不如搞一个新鲜的,时髦的,好批,指标嘛马马虎虎就行。哪怕搞一个理论预研呢。
如果拿了经费搞不出来也是要承担责任的,所以教授们也不是只要有一颗红心就没有什么顾虑的。
你看几次坦克出口谈判,没有一点商业头脑。当然我们内部机制也很乱,平时我们没有准备,没有人去搞国际市场跟踪与开发。情形跟安大线如出一辙,虽然隔了几十年。
搞了些年市场经济,这些年总算好了点,但是想想跟日本人和以色列人比比,或许系统那些人除了吃遍北京的好馆子,还能多干点别的,似乎
===================================================================内外不同,有时候我们采用的东西有时候一般都是先拿外贸产品来做试验,直到成熟才用到自己的装备上。又或者已经有相对成熟的产品而且一直在做试验,但是由于属于领先水平(包括自己国内的),也不会拿去外贸………………风暴2的传动系统估计就是拿了WZ1224的来用……不过从方总的描述来看似乎把很多东西都简化了
===================================================================你说情况有,但是也要看那个方面,我我知道再搞论证的人其实不少……不过现在你就算有论证方案也要先搞个原理样机出来…………好象是搞不出原理样机才需要负责………………坦克出口的问题主要出在代理方面…………我们的制度似乎是消费者———>中间商——>厂家,而不是消费者——>厂家,所以当然乱了(航空系统也一样,而且好象更烂)……而且我们卖坦克还涉及上政治等因素……所以真的很乱。。。要看以后在体制上如何改。。。。
=============85-3上面的传动系统估计是直接购买俄罗斯或者乌克兰的现成产品甚至可能是二手货……估计为了符合小巴的既要性能好又要价格他们能接受的原则…………如果上液力机械传动价钱要比T-84高不少
回冰熊:
1。你这样回好像很乱,不妨这样

//原文1(*&^%$#@
批文
//原文2)(*&^%$#@
批文

2。我说的就是体制的问题。我们好多年轻的教授在一起经常抱怨自己设计的新概念或改型的东西得不到上面的认可。而上面派下来的往往都是没有自主性的东西。老教授就更保守了。

3。兵器行业经过了前几年的不景气,如今尤其需要更严谨更责任的态度。

4。防护能力和弹丸大家不用操心了。

5。军民分不清,干扰了我们的研究和分流了部分力量。这几年汽车行业火了就更如是。3系军品的毕业了没几个去包头的。

6。知道得越多越是操心。
以下是引用兵熊在2003-11-27 14:06:00的发言:
评论:此文让我们对中国坦克发展的脉络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原来88系列就是80式的量产型啊,方当时是总师,他的80=88的论点应是权威的。85系列比80/88系列研制得晚,难怪它是先进的焊接装甲,而后者直到88B都是老式的铸造装甲。
==============================================================================================请先不要妄下结论……你连装甲跟炮塔都分不清,回去仔细看清楚文章里面是怎么讲的。文章里面讲的明明是炮塔,你怎么扯到装甲上去了?……85、88采用的都是复合装甲……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采用球壮铸造炮塔,另外一个采用的是方形焊接式炮塔。。
九、中外坦克几次同场竞技的结果:
1、80-2对抗AMX-32:
     坦克在沙层中根本不能倾斜行驶,稍不注意履带就脱落。80-2好容易跑完全程,客户认为性能不错,但发动机拆开需要4个半小时,装上又需要4小时,而法国佬拆装只需半小时到1小时。
     结果是80-2竞争失败,但我们学来了整体吊装式发动机!
================================================================================== “结果是80-2竞争失败,但我们学来了整体吊装式发动机!”…………还是请先不要妄
下结论……在WZ1224、WZ1226坦克上面我们就已经采用可以整体吊装拆卸的发动机,方总在文内所讲的“当时我们还是第一次看见西方整体吊装式发动机”似乎是有意的误导……整体吊装式发动机我们第一看到的应该是在德国……教会我们这种技术是MTU公司……不过估计方不在那批人当中……但是他本人有参与WZ1224、WZ1226的设计……看到整体吊装发动机的时间至少要比他在文章中讲的早10年……我就很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在文章里面这么说……似乎方总也开始学会什么叫商业宣传了……

   
    一,我在这里指的当然就是炮塔的装甲构造,其实你心里也很清楚,只不过非要在文字上较较真.本来提醒我表达得严谨些也是善意的,但你非要据此得出结论,嘲笑别人连炮塔和装甲都搞不清,这就没意思了.
    我希望大家都能从主要论断出发提些建设性批评,而不要在咬文嚼字上见个高下.就好比你把半球型铸造炮塔顺嘴说成球型铸造炮塔,我半点不会产生误解,如果我根据这一小小口误断言你连球型和半球型都分不清,你大概心里也不会痛快,而且并不觉得长了见识.
    你把装甲狭义地理解成车前上装甲也未必全面.难道只有车前上甲板那一块叫装甲,而炮塔上的就不叫装甲?
    88式车首已经采用了复合装甲难道我自己引用了我能不知道?但它只是披挂在车首上装甲上,而炮塔还是铸造的非复合装甲.而85式除车首上装甲外,连炮塔都改成焊接的,复合装甲直接焊在里面,因此它比88式更先进,因此我一直搞不懂为何85反比88先进,直到看了方总介绍才恍然大悟,原来88=80,而85才该叫88,85比88研制更晚,自然采用了更先进炮塔装甲方式.
    上面这一段逻辑没问题啊,想不通你为何认为我妄下结论了.

    二,至于第二段,我引用的是方总自己的说法,至于一个退下来的老人为何要误导我们,大家可以见仁见智.
驭风:关于80和88、85的问题,我早说过了啊,
所以方说的,我一点也不奇怪。
hao
以下是引用驭风在2003-11-26 15:06:00的发言:
这期登了方总师介绍风暴一型、二型坦克及对他的专访两篇文章。其中有些内容与本坛最近争论有关。每篇都有万字之多,只能捡其中一些重要观点归纳如下,小标题是本人加的:

一、我军坦克的型号问题:
     方说我坦克编号中带2的都是外贸型,如69-2、80-2和90-2等,国内装备一般是带1的,如59-1、69-1等。
     69质量极差,全被部队退回。为应外贸之急,加上部分二代坦克技术成了69-2。
     80式才是我军为替代69式而研制的二代坦克。方慰先说,名字是张爱萍1980年11月在方案论证会上定的,该坦克到1988年正式定型,故又叫88式,“所以80式指得就是88式。”
     80的外贸型当然是80-2,差异在于把原来放在主炮护盾上的激光测距仪整合到炮长瞄准具里面,采用了小型化的激光测距仪和小型化计算机。
     后来北方公司要求搞新的二代外贸坦克,于是有了风暴两兄弟,分别是1988年至1989年设计的,本应叫88式或89式,但“由于其性能没有达到同时代世界先进坦克的水平,所以后来就命名为85-1和85-2”。后者将前者的730马力发动机改成800马力的,变速箱换成液力半自动的。
     85-2的应巴基斯坦要求进一步改进叫85-2AP,国内叫85-2M。改125炮和自动装弹机,但保留了800马力发动机(允第二步换1000马力)。
     85-3是1993年开始研制的,采取1000马力可整体吊装的发动机和T72的双侧变速箱,并加了反应装甲。

评论:此文让我们对中国坦克发展的脉络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原来88系列就是80式的量产型啊,方当时是总师,他的80=88的论点应是权威的。85系列比80/88系列研制得晚,难怪它是先进的焊接装甲,而后者直到88B都是老式的铸造装甲。


80和88都正式定型了,80没有列装,而且火控不一样。
88是80的儿子。
一,我在这里指的当然就是炮塔的装甲构造,其实你心里也很清楚,只不过非要在文字上较较真.本来提醒我表达得严谨些也是善意的,但你非要据此得出结论,嘲笑别人连炮塔和装甲都搞不清,这就没意思了.
    我希望大家都能从主要论断出发提些建设性批评,而不要在咬文嚼字上见个高下.就好比你把半球型铸造炮塔顺嘴说成球型铸造炮塔,我半点不会产生误解,如果我根据这一小小口误断言你连球型和半球型都分不清,你大概心里也不会痛快,而且并不觉得长了见识.
    你把装甲狭义地理解成车前上装甲也未必全面.难道只有车前上甲板那一块叫装甲,而炮塔上的就不叫装甲?
    88式车首已经采用了复合装甲难道我自己引用了我能不知道?但它只是披挂在车首上装甲上,而炮塔还是铸造的非复合装甲.而85式除车首上装甲外,连炮塔都改成焊接的,复合装甲直接焊在里面,因此它比88式更先进,因此我一直搞不懂为何85反比88先进,直到看了方总介绍才恍然大悟,原来88=80,而85才该叫88,85比88研制更晚,自然采用了更先进炮塔装甲方式.
    上面这一段逻辑没问题啊,想不通你为何认为我妄下结论了.
1,………我心里当然清楚,“85系列比80/88系列研制得晚,难怪它是先进的焊接装甲,而后者直到88B都是老式的铸造装甲。”你这句话最大错误和毛病就是把坦克炮塔的制造技术和方式跟装甲的分类混为一谈……我们讲的“铸造”和“焊接”是指炮塔的制造工艺和技术而不是指装甲的类型……更不是装甲先进不先进的的代表…………阿穷的炮塔也是焊接的……但是使用碳素钢(阿穷的主装甲目前还在研制,等个10年、8年或许可以出来)焊接出来的…………按你的逻辑阿穷这种“焊接装甲”应该先进了的……但是他的防护能力估计连88的“老式的铸造装甲”都不如……还有铸造炮塔也可以复合材料制成……铸造不代表装甲就落后……也不代表不能使用复合装甲……去看看T-80、T-90的资料……还有去查一查什么叫金属与金属复合装甲……
2,看下面C大虾和唯物的话,样车叫80不代表它跟88就一定完全相象……也不代表80=88……样车跟正式定型的型号存在差别已经不是什么新闻…………MBT2000的样车叫90-2,可是它正式定型之后跟90-2的区别可不只是一点点……
3,“你把装甲狭义地理解成车前上装甲也未必全面.难道只有车前上甲板那一块叫装甲,而炮塔上的就不叫装甲?”我有吗?请你拿出证据来证明你的讲法……否则你这可是栽赃嫁祸哦……

4,哦!原来漏了个“半”字,还真不好意思,漏打这个“半”字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失误,刚从WPS97升级到MS的OFFFICE XP不是很习惯也不是很会用………………给人指出错误就不痛快是人态度的问题……我可是不会不痛快……不过死要面子的或许真的会不痛快……
5,参与谈论和提建议,最不好的就是从个人的主观意断出发,而不是从客观事实出发………你发的内容把原文的意思讲的不伦不类……再在后面加上你的评论……有误导群众的可能……而且你的部分评论根本就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如果你真的是想大家从客观事实来参与那文章的讨论……那请你最好就是把全文完整地贴出来……不过如果只是想从自己的主观意断来讨论那你发的内容足够有余……
80并非样车,而是正式定型的。88也是正式定型的。他们之间根本不是样车和批量生产型的关系。88是80的改进型,这才是对的。说80=88是不确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