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纪念黄仁宇逝世六周年:人到中年再读《万历十五年》之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12:02
纪念黄仁宇逝世六周年:
  人到中年再读《万历十五年》之断想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白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第一次读《万历十五年》,据说人人读了都说好,但读了之后感觉很茫然,也很漠然,不过,那个时候的黄仁宇远远没有现在名气之大。
  中国的很多文人要承担这样的命运,生前寂寞,死后容光。
  丙戌暮春,重新拾起不新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慨良多。
  
  古人说: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稀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确实是阅尽人生之语。
  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心境有不同的心得。有人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也就是人生的体验影响着读书的感受。
  
  黄仁宇不算是书院派史学家,但他的著作《万历十五年》、《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等,一直名列畅销书之榜,黄创造了现代史学的一种写法,拓宽了中国史学范畴、视野和治史方法。黄一生的经历可谓复杂,从军、求学,年过而立后,赴美读研究生,颠沛流离,动荡不安,在美国很长一段时间穷困潦倒,没有这样的特殊的经历,而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也就不会有黄的成就。
  
  《万历十五年》从1997年5月第一版到2005年9月,共版出20次,在历史学术日渐边缘化的今天,可谓是异数,这也许是已故的黄仁宇先生未曾想到的吧!回想当年,《万历十五年》出版行销之艰难,不禁有白云苍狗变幻无常,世事如棋局局新之感觉。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中这样写道:
  “大历史的观点,亦即是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首先要解释明白大历史观,不是单独从书本上可以得到的,尤其不仅是个人的聪明才智可以领悟获得的。
  我的经验是几十年遍游各地,听到不同的解说,再由于生活的折磨和熬煎才体现出来的。因为我有这些经验,开始立场就复杂,乃不能对一般人所作的观点雷同。
  况且,二战来美后,囊空如洗,在餐店洗碗筷,在客栈作小工。整天劳动后,退居斗室,无人对谈,耳边嗡嗡有声。
  深感风卷云海后,我已步入中年,自此学历史已有探询人生意义的趋向,这还不过是初步。
  以后更结识了诸多名流,遍览诸家著作,漫游各地。受过被裁失业,与家人一起感受经济危机和被歧视的窘况,才越来越把眼光放大,才知道个人能力有限,生命的真意义要在历史上获得,而历史的规律性有时候在短时间之内还不能看清,而须在长时间大开眼界,才看得出来。”
  
  由此可见,任何史学作品都是史学家们个人人生阅历、经验、人格和感受的拓展,可以确切的说,没有司马迁早期的游历和被宫刑的刻骨铭心之痛,就不会有《史记》得以传世,司马迁写历代先贤之挫折,其实就是写他自己的心路历程。没有黄仁宇一段波折,他的作品很难为传世之作。
  
  所以说只有将个人的人生体验溶入历史,真正达到历史是放大的自我,自我是历史的浓缩之时,方可入治史之藩篱。
  
  从次也折射出中国历史文化的变迁和演变,中国文化的重心一再迁移,最初,在黄河流域,晋室南迁后,逐渐南移,到南宋之后,经济重心和文化重心也随之转移到南方。1949年之后,在隆隆炮声中,中国延续几千年文化的读书人,薪火相传的火种,去台,代表人物有傅斯年、胡适、钱穆,而留在大陆者,在反右、文革中,真正体会到了“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梁谋”的专制铁拳,中国传统文化在大陆形成断层,,而“西学东渐”之后所学到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只是非驴非马、不伦不类的文化在今日为知识分子所诟病。
  从中国文化的演变来看,最优秀的知识分子不在大陆,反而在台湾和美国,这对于国人来说,倒是绝妙的讽刺,革命,没有把别人的命革倒,倒是把自己的文化之根革掉了。正如顾炎武所说的亡国只是一家一姓之亡,而亡天下,却是文化之亡,从而引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话题。
  
  而黄仁宇即是美籍华人,延续中国历史文化的代表,而我们今天所读的《万历十五年》,只是所有美籍华人中的代表作而已,只是冰山之一角。
  
  另一:中国的学术,到底是在民间,还是在官府,是在朝,还是在野。是在体制之内,还是在体制之外。从历史发展的线索来看,中国第一位大圣人孔子,是在野而非在朝,是民间学术而非官方学术,并且孔子是中国第一位民办教师,他编纂六经,官方没有给他一分的经费。从孔子、朱熹到王阳明、王船山,中国的学术大抵的走的这样跌跌撞撞、踉跄而艰难之路,学术从江湖之远走向庙堂之高。今人评判金庸的小说能否走进文学殿堂如同几百年前《红楼梦》被作为禁书一样的荒谬和可笑。
  
  中国是一个老气横秋的国度,老年人挥舞着棒子,有计划或无意识的扼杀着异己者和异端,他们垄断着各种政治、财富、暴力、知识资源,致使中国的新鲜血液不能很快的新陈代谢,这是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
  
  黄仁宇的文风比较开阔,叙事论史,娓娓道来,论从史出,而绝无晦涩之感,这是大别于大陆教条之史书。其实,黄仁宇所延续的是中国已经发生断裂的《二十四史》一脉相传传统写法。从二十四史一路看来,司马迁开中国纪传体史书之先河,以人物为中心,很难相信司马迁中所记载的人物的言论是实录,想一想,陈胜、吴广、项羽这些失败的英雄,又有谁来记录他们的言行,
  
  但是,司马迁中的故事有人物,人物有性格,他们的性格栩栩如生,他们的言行跃然纸上,而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比司马迁来说,恢复了中国的史学传统,这如同韩愈的古文化运动一样“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而黄仁宇在今日对于历史之作用,与韩愈一样,这就是黄仁宇治史对于史学的贡献,一是对于传统史学的继承,义理、词章的继承,二是重考据、重实录,严谨的治史,二是新颖的独具特色的研读。今日,虽然经院派史学万马齐喑,而市场上的史学作品生机盎然,这与黄仁宇开先河之功功不可灭。正是“陈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比较黄仁宇与钱穆
  钱穆的学养是不错的,但是其治史有严重的缺陷,其中存在着读书人普遍具有的方巾气、书呆子气,很显然受读书之毒害,有些常识性的问题认识不明,显得迂阔而不通事务,这是躲进书斋成一统,不管冬夏与春秋的学者存在的弊端,不是从实际生活的历史经验教训来认识历史,从人性的角度,从人生的经验,而是从书本对书本,空对空,尽信书不如无书,诚哉斯言。
  而黄仁宇避免了钱穆的流弊,这与黄仁宇的经历很有关系。
  我倒是看过大陆学者回忆黄仁宇,说黄之言行有时根本没有学者的温柔敦厚桌之气,倒象个土匪和兵痞,我认为此言非虚,从黄的作品里倒也能流露出一些草莽气、江湖气,但这是一种有生气的文字。
  
  闲话易中天
  黄仁宇与易中天,都是湖南人,这也不知是巧合,还是湖湘文化的影响所致。
  易中天对于历史走进民间,以大话的形式使历史平民化、学术化,开辟历史文化讲学之先河,对于历史的贡献功不可灭,有人说医中天不够严谨,其实大谬,历史不是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大家闺秀,应该是走出闺房适应市场化的历史,很好!
  
  《万历十五年》以公元1587年中国历史普通的一年为切入点,反思中国近代史存在的诸多问题,他所写的是当时左右历史人物的失败命运的总记录,而得出如下几个结论:
  
  一、 中国政治是一种粗放式的经营,治理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鞭长莫及,只好以道德代替制度,这是中国政治的流弊,而道德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
  二、 中国应实行数字化管理。
  三、 “民穷”的根本原因不是国家的赋税太重,而是因为法律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
  四、 每一个人,包括皇帝,是一种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机构,他的影响毕竟的有限的。
  五、 正因为中国的政治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才有今日以及中国近代史改造之机缘。
  
  不过,王小波读黄仁宇提出了异议,写在他的杂文集《不新的万历十五年》,在此不再赘述。
  
  总之,《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给人一种耳目一新,豁然开朗,开阔视野之感,读了这本书受益非浅。纪念黄仁宇逝世六周年:
  人到中年再读《万历十五年》之断想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白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第一次读《万历十五年》,据说人人读了都说好,但读了之后感觉很茫然,也很漠然,不过,那个时候的黄仁宇远远没有现在名气之大。
  中国的很多文人要承担这样的命运,生前寂寞,死后容光。
  丙戌暮春,重新拾起不新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慨良多。
  
  古人说: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稀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确实是阅尽人生之语。
  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心境有不同的心得。有人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也就是人生的体验影响着读书的感受。
  
  黄仁宇不算是书院派史学家,但他的著作《万历十五年》、《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等,一直名列畅销书之榜,黄创造了现代史学的一种写法,拓宽了中国史学范畴、视野和治史方法。黄一生的经历可谓复杂,从军、求学,年过而立后,赴美读研究生,颠沛流离,动荡不安,在美国很长一段时间穷困潦倒,没有这样的特殊的经历,而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也就不会有黄的成就。
  
  《万历十五年》从1997年5月第一版到2005年9月,共版出20次,在历史学术日渐边缘化的今天,可谓是异数,这也许是已故的黄仁宇先生未曾想到的吧!回想当年,《万历十五年》出版行销之艰难,不禁有白云苍狗变幻无常,世事如棋局局新之感觉。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中这样写道:
  “大历史的观点,亦即是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首先要解释明白大历史观,不是单独从书本上可以得到的,尤其不仅是个人的聪明才智可以领悟获得的。
  我的经验是几十年遍游各地,听到不同的解说,再由于生活的折磨和熬煎才体现出来的。因为我有这些经验,开始立场就复杂,乃不能对一般人所作的观点雷同。
  况且,二战来美后,囊空如洗,在餐店洗碗筷,在客栈作小工。整天劳动后,退居斗室,无人对谈,耳边嗡嗡有声。
  深感风卷云海后,我已步入中年,自此学历史已有探询人生意义的趋向,这还不过是初步。
  以后更结识了诸多名流,遍览诸家著作,漫游各地。受过被裁失业,与家人一起感受经济危机和被歧视的窘况,才越来越把眼光放大,才知道个人能力有限,生命的真意义要在历史上获得,而历史的规律性有时候在短时间之内还不能看清,而须在长时间大开眼界,才看得出来。”
  
  由此可见,任何史学作品都是史学家们个人人生阅历、经验、人格和感受的拓展,可以确切的说,没有司马迁早期的游历和被宫刑的刻骨铭心之痛,就不会有《史记》得以传世,司马迁写历代先贤之挫折,其实就是写他自己的心路历程。没有黄仁宇一段波折,他的作品很难为传世之作。
  
  所以说只有将个人的人生体验溶入历史,真正达到历史是放大的自我,自我是历史的浓缩之时,方可入治史之藩篱。
  
  从次也折射出中国历史文化的变迁和演变,中国文化的重心一再迁移,最初,在黄河流域,晋室南迁后,逐渐南移,到南宋之后,经济重心和文化重心也随之转移到南方。1949年之后,在隆隆炮声中,中国延续几千年文化的读书人,薪火相传的火种,去台,代表人物有傅斯年、胡适、钱穆,而留在大陆者,在反右、文革中,真正体会到了“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梁谋”的专制铁拳,中国传统文化在大陆形成断层,,而“西学东渐”之后所学到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只是非驴非马、不伦不类的文化在今日为知识分子所诟病。
  从中国文化的演变来看,最优秀的知识分子不在大陆,反而在台湾和美国,这对于国人来说,倒是绝妙的讽刺,革命,没有把别人的命革倒,倒是把自己的文化之根革掉了。正如顾炎武所说的亡国只是一家一姓之亡,而亡天下,却是文化之亡,从而引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话题。
  
  而黄仁宇即是美籍华人,延续中国历史文化的代表,而我们今天所读的《万历十五年》,只是所有美籍华人中的代表作而已,只是冰山之一角。
  
  另一:中国的学术,到底是在民间,还是在官府,是在朝,还是在野。是在体制之内,还是在体制之外。从历史发展的线索来看,中国第一位大圣人孔子,是在野而非在朝,是民间学术而非官方学术,并且孔子是中国第一位民办教师,他编纂六经,官方没有给他一分的经费。从孔子、朱熹到王阳明、王船山,中国的学术大抵的走的这样跌跌撞撞、踉跄而艰难之路,学术从江湖之远走向庙堂之高。今人评判金庸的小说能否走进文学殿堂如同几百年前《红楼梦》被作为禁书一样的荒谬和可笑。
  
  中国是一个老气横秋的国度,老年人挥舞着棒子,有计划或无意识的扼杀着异己者和异端,他们垄断着各种政治、财富、暴力、知识资源,致使中国的新鲜血液不能很快的新陈代谢,这是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
  
  黄仁宇的文风比较开阔,叙事论史,娓娓道来,论从史出,而绝无晦涩之感,这是大别于大陆教条之史书。其实,黄仁宇所延续的是中国已经发生断裂的《二十四史》一脉相传传统写法。从二十四史一路看来,司马迁开中国纪传体史书之先河,以人物为中心,很难相信司马迁中所记载的人物的言论是实录,想一想,陈胜、吴广、项羽这些失败的英雄,又有谁来记录他们的言行,
  
  但是,司马迁中的故事有人物,人物有性格,他们的性格栩栩如生,他们的言行跃然纸上,而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比司马迁来说,恢复了中国的史学传统,这如同韩愈的古文化运动一样“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而黄仁宇在今日对于历史之作用,与韩愈一样,这就是黄仁宇治史对于史学的贡献,一是对于传统史学的继承,义理、词章的继承,二是重考据、重实录,严谨的治史,二是新颖的独具特色的研读。今日,虽然经院派史学万马齐喑,而市场上的史学作品生机盎然,这与黄仁宇开先河之功功不可灭。正是“陈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比较黄仁宇与钱穆
  钱穆的学养是不错的,但是其治史有严重的缺陷,其中存在着读书人普遍具有的方巾气、书呆子气,很显然受读书之毒害,有些常识性的问题认识不明,显得迂阔而不通事务,这是躲进书斋成一统,不管冬夏与春秋的学者存在的弊端,不是从实际生活的历史经验教训来认识历史,从人性的角度,从人生的经验,而是从书本对书本,空对空,尽信书不如无书,诚哉斯言。
  而黄仁宇避免了钱穆的流弊,这与黄仁宇的经历很有关系。
  我倒是看过大陆学者回忆黄仁宇,说黄之言行有时根本没有学者的温柔敦厚桌之气,倒象个土匪和兵痞,我认为此言非虚,从黄的作品里倒也能流露出一些草莽气、江湖气,但这是一种有生气的文字。
  
  闲话易中天
  黄仁宇与易中天,都是湖南人,这也不知是巧合,还是湖湘文化的影响所致。
  易中天对于历史走进民间,以大话的形式使历史平民化、学术化,开辟历史文化讲学之先河,对于历史的贡献功不可灭,有人说医中天不够严谨,其实大谬,历史不是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大家闺秀,应该是走出闺房适应市场化的历史,很好!
  
  《万历十五年》以公元1587年中国历史普通的一年为切入点,反思中国近代史存在的诸多问题,他所写的是当时左右历史人物的失败命运的总记录,而得出如下几个结论:
  
  一、 中国政治是一种粗放式的经营,治理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鞭长莫及,只好以道德代替制度,这是中国政治的流弊,而道德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
  二、 中国应实行数字化管理。
  三、 “民穷”的根本原因不是国家的赋税太重,而是因为法律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
  四、 每一个人,包括皇帝,是一种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机构,他的影响毕竟的有限的。
  五、 正因为中国的政治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才有今日以及中国近代史改造之机缘。
  
  不过,王小波读黄仁宇提出了异议,写在他的杂文集《不新的万历十五年》,在此不再赘述。
  
  总之,《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给人一种耳目一新,豁然开朗,开阔视野之感,读了这本书受益非浅。
从中国文化的演变来看,最优秀的知识分子不在大陆,反而在台湾和美国,这对于国人来说,倒是绝妙的讽刺,革命,没有把别人的命革倒,倒是把自己的文化之根革掉了。
说得很有道理!!!:b
2006年度超大讨论区十大优秀会员评选开始投票了,看帖的兄弟有空的话帮我投一票吧!:handshake
看了万历十五年感觉中国还是要走宪政法制的道路
看来你没读透钱宾四,黄仁宇更本就和钱穆不是一个量级.
钱穆的书买了  忘在家里了 还没来的及读 黄的书写的很大气 对于评价历史 就应该有这种视野 这种文笔
]]
]]
进来向这位黄先生鞠躬
原帖由 小白象 于 2006-11-26 20:26 发表


应该说是没读过,看过《晚学盲言》、《人生十论》、《师友杂忆》应该不会说出钱穆没从人性的角度,从人生的经验角度写历史。

有一种言论,我见过,就是说“史观学派”作学问是“空中楼阁”,这话,顾颉刚 ...


引钱穆先生的一段话:"然中国最近,乃为其国民最缺乏国史智识之国家."
《中国大历史》也很值得一读
原帖由 自由如风 于 2006-11-25 13:55 发表
1949年之后,在隆隆炮声中,中国延续几千年文化的读书人,薪火相传的火种,去台,代表人物有傅斯年、胡适、钱穆,而留在大陆者,在反右、文革中,真正体会到了“避席畏闻文字狱,

还在提文字狱???看来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何等热衷于给自己立贞节牌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