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的就是这种精神……这种探险精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4:45:06
  今日在便饭论坛上看到一篇关于地铁隐藏站的帖子,好奇心趋势下决定百度个明白!
  北京一线地铁的秘密?如果问你北京一线地铁的终点站是哪里?你肯定会说,是苹果园地铁站,其实,一线地铁还有其真正的终点站,却一直不被人所知道。从苹果园站往西北3公里左右就是福寿岭车站,建成至今,一直没有投入使用。福寿岭,听着就像是阴曹地府里的地名
  苹果园是一线地铁的终点站,再往西还有地铁什么事儿啊?



  其实线索很明显:地铁公司为每一个车站分配了一个编号。在这个线路图上,苹果园站的编号是103,没有了101、102站的影子。这两个“丢失的车站”是否存在?这是件神秘的事。跟同学说起来,他们都说:“听着真恐怖,跟鬼故事似的……”
  从线路图上看,这两个车站一定会在苹果园的西北方向。究竟在哪儿,凭自己的能力就难找了。发挥一下网络的力量,有消息说,102站在“福寿岭”;而101站在哪,说法就不能统一了。
  福寿岭在八大处公园的南边,只有311路公交车通过。所以要坐地铁到苹果园,再换乘311。等了很久才有一辆311到站,而上车的人也多得出奇。两站过后,乘客就不得不都从后门上车,他们买没买票,怎么买的票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就算他们不买票,这趟车应该也不会赔钱了。——这是我坐过的最挤的公交车。
下车以后,映入眼帘的是个相当荒凉的地方。我的同学说:“福寿岭,听着就像是阴曹地府里的地名。”马路东边是一大片田地,有典型的贫民窟建筑。早晨雾气笼罩在田地上空,清冷的风吹过,给这里平添了几分神秘。但地铁站的身影实在难找。踱步至路西的公厕,才发现地铁站就藏在几棵槐树中间。



  门的宽度和古城路车站差不多,显得有点窄,所用的装饰材料和我记忆中最早的地铁站是一致的——红色正方形地砖、大理石台阶、颗粒表面的石材外墙、涂着浅绿色油漆的木头门、棕色油漆的木质楼梯扶手……写有“本站非运营区,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的牌子悬挂在门顶——字体明显不是90年代以前使用的那种奇特的宋体。
  怀着好奇,便无视那90年代以后才挂上的牌子,走下去。车站的内部结构和古城路车站几乎一致:走下几段连续的台阶是一个平台,只是没有了售票处。平台连接着4个通向地面的出入口——这也和古城路一样,但西侧的两个出入口都没有开灯,是一片漆黑。从平台再往下走两段台阶就到达站台,轨道依然在站台中央。



  车站里的灯都开着,却看不见有别的人。脑袋顶上是剥蚀的墙皮,一小块一小块如同鱼鳞,让人看了起鸡皮疙瘩。能听到的只是日光灯镇流器的“嗡嗡”声。空气弥漫着潮湿特有的味道,和学校的地下车库一模一样。走近铁轨,发现铁轨中间的凹槽中有水流动,方向是往苹果园,证明地势的高低。



  由于看似无人看管,且根据网上的消息周六日这里不会通过列车,便又无视“禁止入洞”的标志牌,走下隧道。首先是向苹果园的方向。日光灯的声音渐渐远去,留下的是潺潺的流水声。让人心悸的是那里能听到列车运行的声音,“这下完了”的念头从心中闪过,但那声音不一会儿又渐渐远去。这才意识到,那是从苹果园车站传过来的声音。



  进入隧道百余米,看到这个标志牌。大约是建筑者当年安装的。不知这50年来,有几双手曾经触摸过它。大约没有几双吧。
  折返回来,走到站台的另一侧,脚步声惊动了隔壁房间里的工作人员——原来这里并不是无人看管。那是一位戴眼镜的叔叔。借机向他询问了这里的情况。他告诉我:这里从周一到周五有通勤列车到达,主要是运送在地铁技校上学的学生;后面还有一站,在高井的军区大院里,从地面上是进不去的,若想进去只能搭乘通勤车。周一到周五早8:03通勤列车到达苹果园,然后会继续开行,在这里停靠,大约8:15到达终点站高井(他称之为53号站,而福寿岭这站叫52号站,命名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到达后不能上去,要在8:39乘那列车返回,否则若从地面出站,军区的警卫会盘问的。



  被人发现,就不敢再进入隧道西行了。站在站台的边缘观察,这里的情况和苹果园很像,两路铁轨通过道岔相连,列车是可以在这里调头的。
  从福寿岭车站出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也意味着“苹果园西”的旅途结束——我是不可能赶上那列通勤列车的,所以高井车站是我至今还未到达的唯一一个一线地铁车站。不过下隧道走了一遭,这也很满足啦。之所以北京地铁在西边有这么多“秘密”,是因为建国初期北京地铁的修建属于战备工程。“根据预计,北京地铁在战时可以每天运送5个陆军整编师的兵力自西山运至北京市区。”现在地铁能通到高井的军区大院也证明了这一点。

  这秘密车站大家都明白了,可是我又出现了个疑问,“……古城路首车时间4点58分,苹果园首车时间5点10分……”每次坐地铁都是这么播的吧!?虽说苹果园在古城路的西边,但开往东边的地铁首班车却是从古城路发出的,这是为什么呢?古城路地铁站肯定不一般。
在Google Earth上打开古城地区的卫星图,这个奇特的建筑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我们看得到,一条路从画面左侧这条马路(杨庄大街)旁边伸出,但和马路有明显的层次差异,似乎是从地下延伸过来出现在画面上的。它似乎又过了一座立交桥,继而通向了刚才的奇特建筑。最有可能的事情:地铁从这里开上了地面,而那个奇特建筑就是地铁们晚上睡觉的地方,传说中的地铁古城车辆段。

  有了猜测,来到实地勘查,却发现“按图索骥”是件难事。伯乐的儿子好歹捡了只癞蛤蟆回来,可是在初期的勘查中,什么也没有发现。我设想的应该能看见地铁的地方,包括那座“立交桥”,全都被建筑工地的那种围墙围着,使人实在不觉得那墙里会有什么玄机。“在这儿住了几十年了也没看见地铁开到地面儿上来呀!”这是我同学的原话。虽说我不信他“住了几十年”,但他没看见地铁在地面上走这事儿我是信了。无奈地沿着图上那条不见踪影的路的方向前进,墙拐了弯,且和卫星图上“路”的方向吻合,却不能翻墙去看个究竟。
  正在怀着遗憾要放弃这个念头的时候,一个大院出现在眼前,大门上有题字曰:“北京地铁车辆一公司”。顿时欣喜若狂。糊弄过门口的保安,进来大院。站在大门便能看见百米开外的铁道和道岔。和保安交谈几句,确认了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古城车辆段,且得知这里还有个有列车停靠的“小站台”。

  按照保安叔叔告诉的方向,来到“小站台”。原来,进出车库的车辆都会在这里略作停靠。这时刚好是G113列车驶出。



  顺便解释一下,地铁列车的编号是有讲究的。每节车厢上都会有一个字母+四位数字的编号。字母代表着列车隶属于哪个车辆段:古城段的列车都以G开头;第1位数字代表车型,越小也说明车型越老;2、3两位是车号;最后一位每节车厢都不一样,是从1至6的车厢编号。列车的正前方的号码,就把最后一位车厢编号给略去了,所以只剩下三位。


出库的列车在“小站台”做几分钟的停留,但只有规定的车次才会打开门允许乘客上车。这些工作都按照“小站台开关门作业时间表”执行。

在这里坐地铁的人都是地铁公司的职工或者他们的家属。从张贴在“小站台”玻璃橱窗内的通知看来,以前对于大院里的人来说这里的列车是可以随便乘坐的;但由于地铁IC卡的启用,为了加强管理,地铁运营公司限制了小站台的乘客上下车,规定“出段列车除通勤车和个别指定车次外,其他出段列车一律停止小站台开关门作业,禁止人员乘降。”;“回段列车小站台正常进行开关门作业”。当然,这里没有售票处,乘坐地铁是免费的。

时刻表中写明:假日中每天17:43会有一列车从小站台发出。这列车不入库,只是到达站台,拉上乘客,然后出站,因而内部名称叫“台折49#”。由于时间比较合适,所以打算试试乘坐这趟列车。

在站台上等待,可以观察一下车辆段的面貌。由于是下午时段,列车大多正在运行,“鳞次栉比”的地铁是见不到的。但复杂的轨道系统也让人眼花缭乱。见到新鲜的事物,心中的兴奋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看起来似乎和火车站差不多,但铁轨两旁的木质护拦下却暗藏玄机。那也是一条铁轨,终端连着一个小黄盒子,接通着850V的直流电。列车运行所需的电力便由此提供。




G111列车出库
17:25开始,站台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他们的衣着都很普通,大多是老人,还有带着孙子、孙女的。17:39,S426列车进站——这是属于四惠车辆段的列车。站台上的人们纷纷上车,于是跟他们一起走,无人阻拦、查验。17:43,列车准时发出。在车上,我又看到了刚才令人困惑的围墙。



转过弯,列车加速,铁路下沉,通过了在Google Earth上看到的那座“立交桥”,接着进入隧道。在进入隧道时,可以看到,这列车斜着穿过了从古城路通向苹果园的铁路。



两分以后,列车滑行通过了北京地铁隧道中最急的转弯,到达古城路车站。今日在便饭论坛上看到一篇关于地铁隐藏站的帖子,好奇心趋势下决定百度个明白!
  北京一线地铁的秘密?如果问你北京一线地铁的终点站是哪里?你肯定会说,是苹果园地铁站,其实,一线地铁还有其真正的终点站,却一直不被人所知道。从苹果园站往西北3公里左右就是福寿岭车站,建成至今,一直没有投入使用。福寿岭,听着就像是阴曹地府里的地名
  苹果园是一线地铁的终点站,再往西还有地铁什么事儿啊?



  其实线索很明显:地铁公司为每一个车站分配了一个编号。在这个线路图上,苹果园站的编号是103,没有了101、102站的影子。这两个“丢失的车站”是否存在?这是件神秘的事。跟同学说起来,他们都说:“听着真恐怖,跟鬼故事似的……”
  从线路图上看,这两个车站一定会在苹果园的西北方向。究竟在哪儿,凭自己的能力就难找了。发挥一下网络的力量,有消息说,102站在“福寿岭”;而101站在哪,说法就不能统一了。
  福寿岭在八大处公园的南边,只有311路公交车通过。所以要坐地铁到苹果园,再换乘311。等了很久才有一辆311到站,而上车的人也多得出奇。两站过后,乘客就不得不都从后门上车,他们买没买票,怎么买的票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就算他们不买票,这趟车应该也不会赔钱了。——这是我坐过的最挤的公交车。
下车以后,映入眼帘的是个相当荒凉的地方。我的同学说:“福寿岭,听着就像是阴曹地府里的地名。”马路东边是一大片田地,有典型的贫民窟建筑。早晨雾气笼罩在田地上空,清冷的风吹过,给这里平添了几分神秘。但地铁站的身影实在难找。踱步至路西的公厕,才发现地铁站就藏在几棵槐树中间。



  门的宽度和古城路车站差不多,显得有点窄,所用的装饰材料和我记忆中最早的地铁站是一致的——红色正方形地砖、大理石台阶、颗粒表面的石材外墙、涂着浅绿色油漆的木头门、棕色油漆的木质楼梯扶手……写有“本站非运营区,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的牌子悬挂在门顶——字体明显不是90年代以前使用的那种奇特的宋体。
  怀着好奇,便无视那90年代以后才挂上的牌子,走下去。车站的内部结构和古城路车站几乎一致:走下几段连续的台阶是一个平台,只是没有了售票处。平台连接着4个通向地面的出入口——这也和古城路一样,但西侧的两个出入口都没有开灯,是一片漆黑。从平台再往下走两段台阶就到达站台,轨道依然在站台中央。



  车站里的灯都开着,却看不见有别的人。脑袋顶上是剥蚀的墙皮,一小块一小块如同鱼鳞,让人看了起鸡皮疙瘩。能听到的只是日光灯镇流器的“嗡嗡”声。空气弥漫着潮湿特有的味道,和学校的地下车库一模一样。走近铁轨,发现铁轨中间的凹槽中有水流动,方向是往苹果园,证明地势的高低。



  由于看似无人看管,且根据网上的消息周六日这里不会通过列车,便又无视“禁止入洞”的标志牌,走下隧道。首先是向苹果园的方向。日光灯的声音渐渐远去,留下的是潺潺的流水声。让人心悸的是那里能听到列车运行的声音,“这下完了”的念头从心中闪过,但那声音不一会儿又渐渐远去。这才意识到,那是从苹果园车站传过来的声音。



  进入隧道百余米,看到这个标志牌。大约是建筑者当年安装的。不知这50年来,有几双手曾经触摸过它。大约没有几双吧。
  折返回来,走到站台的另一侧,脚步声惊动了隔壁房间里的工作人员——原来这里并不是无人看管。那是一位戴眼镜的叔叔。借机向他询问了这里的情况。他告诉我:这里从周一到周五有通勤列车到达,主要是运送在地铁技校上学的学生;后面还有一站,在高井的军区大院里,从地面上是进不去的,若想进去只能搭乘通勤车。周一到周五早8:03通勤列车到达苹果园,然后会继续开行,在这里停靠,大约8:15到达终点站高井(他称之为53号站,而福寿岭这站叫52号站,命名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到达后不能上去,要在8:39乘那列车返回,否则若从地面出站,军区的警卫会盘问的。



  被人发现,就不敢再进入隧道西行了。站在站台的边缘观察,这里的情况和苹果园很像,两路铁轨通过道岔相连,列车是可以在这里调头的。
  从福寿岭车站出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也意味着“苹果园西”的旅途结束——我是不可能赶上那列通勤列车的,所以高井车站是我至今还未到达的唯一一个一线地铁车站。不过下隧道走了一遭,这也很满足啦。之所以北京地铁在西边有这么多“秘密”,是因为建国初期北京地铁的修建属于战备工程。“根据预计,北京地铁在战时可以每天运送5个陆军整编师的兵力自西山运至北京市区。”现在地铁能通到高井的军区大院也证明了这一点。

  这秘密车站大家都明白了,可是我又出现了个疑问,“……古城路首车时间4点58分,苹果园首车时间5点10分……”每次坐地铁都是这么播的吧!?虽说苹果园在古城路的西边,但开往东边的地铁首班车却是从古城路发出的,这是为什么呢?古城路地铁站肯定不一般。
在Google Earth上打开古城地区的卫星图,这个奇特的建筑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我们看得到,一条路从画面左侧这条马路(杨庄大街)旁边伸出,但和马路有明显的层次差异,似乎是从地下延伸过来出现在画面上的。它似乎又过了一座立交桥,继而通向了刚才的奇特建筑。最有可能的事情:地铁从这里开上了地面,而那个奇特建筑就是地铁们晚上睡觉的地方,传说中的地铁古城车辆段。

  有了猜测,来到实地勘查,却发现“按图索骥”是件难事。伯乐的儿子好歹捡了只癞蛤蟆回来,可是在初期的勘查中,什么也没有发现。我设想的应该能看见地铁的地方,包括那座“立交桥”,全都被建筑工地的那种围墙围着,使人实在不觉得那墙里会有什么玄机。“在这儿住了几十年了也没看见地铁开到地面儿上来呀!”这是我同学的原话。虽说我不信他“住了几十年”,但他没看见地铁在地面上走这事儿我是信了。无奈地沿着图上那条不见踪影的路的方向前进,墙拐了弯,且和卫星图上“路”的方向吻合,却不能翻墙去看个究竟。
  正在怀着遗憾要放弃这个念头的时候,一个大院出现在眼前,大门上有题字曰:“北京地铁车辆一公司”。顿时欣喜若狂。糊弄过门口的保安,进来大院。站在大门便能看见百米开外的铁道和道岔。和保安交谈几句,确认了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古城车辆段,且得知这里还有个有列车停靠的“小站台”。

  按照保安叔叔告诉的方向,来到“小站台”。原来,进出车库的车辆都会在这里略作停靠。这时刚好是G113列车驶出。



  顺便解释一下,地铁列车的编号是有讲究的。每节车厢上都会有一个字母+四位数字的编号。字母代表着列车隶属于哪个车辆段:古城段的列车都以G开头;第1位数字代表车型,越小也说明车型越老;2、3两位是车号;最后一位每节车厢都不一样,是从1至6的车厢编号。列车的正前方的号码,就把最后一位车厢编号给略去了,所以只剩下三位。


出库的列车在“小站台”做几分钟的停留,但只有规定的车次才会打开门允许乘客上车。这些工作都按照“小站台开关门作业时间表”执行。

在这里坐地铁的人都是地铁公司的职工或者他们的家属。从张贴在“小站台”玻璃橱窗内的通知看来,以前对于大院里的人来说这里的列车是可以随便乘坐的;但由于地铁IC卡的启用,为了加强管理,地铁运营公司限制了小站台的乘客上下车,规定“出段列车除通勤车和个别指定车次外,其他出段列车一律停止小站台开关门作业,禁止人员乘降。”;“回段列车小站台正常进行开关门作业”。当然,这里没有售票处,乘坐地铁是免费的。

时刻表中写明:假日中每天17:43会有一列车从小站台发出。这列车不入库,只是到达站台,拉上乘客,然后出站,因而内部名称叫“台折49#”。由于时间比较合适,所以打算试试乘坐这趟列车。

在站台上等待,可以观察一下车辆段的面貌。由于是下午时段,列车大多正在运行,“鳞次栉比”的地铁是见不到的。但复杂的轨道系统也让人眼花缭乱。见到新鲜的事物,心中的兴奋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看起来似乎和火车站差不多,但铁轨两旁的木质护拦下却暗藏玄机。那也是一条铁轨,终端连着一个小黄盒子,接通着850V的直流电。列车运行所需的电力便由此提供。




G111列车出库
17:25开始,站台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他们的衣着都很普通,大多是老人,还有带着孙子、孙女的。17:39,S426列车进站——这是属于四惠车辆段的列车。站台上的人们纷纷上车,于是跟他们一起走,无人阻拦、查验。17:43,列车准时发出。在车上,我又看到了刚才令人困惑的围墙。



转过弯,列车加速,铁路下沉,通过了在Google Earth上看到的那座“立交桥”,接着进入隧道。在进入隧道时,可以看到,这列车斜着穿过了从古城路通向苹果园的铁路。



两分以后,列车滑行通过了北京地铁隧道中最急的转弯,到达古城路车站。
继续啊
  还继续啥啊,都进站了……

  默默,最后一张上那个鬼魅般的人影……
这作者绝对是个人才!
;P
前两天刚在茶馆看见,这几天就都是这个啦~~~
这么多年来,不知道全国废弃的国防,三线工程有多少!全国这么多的大山,山沟里隐藏着多少秘密??谁又说的清楚??
有什么说不清的?都快把老弟借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