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犹记白马啸西风——记被历史烟尘湮没的将星陈庆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6:28:02
过往今昔】

  历史是公正的。

  但它并非如我们所见所想的那样,始终清晰明朗。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历史老人似乎总喜欢给他自己蒙上一层面纱,从这种程度上,或许我们不该把他称作老人,而是女人才更为恰当。

  时势造英雄。

  但并不是每个英雄都能遇到适合自己的时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既有浮于其上璀璨闪亮的明星,也有在涌动的暗流中闪耀着微弱光芒的沙砾,这些沙砾虽然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但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同样蕴含着不凡的价值。

  世事无常,在这无常的乱世中,亦有极少数的杰出的人,因为时局的阻挠而无法实现自己的才能和抱负。当他们同样被推到时代的前列,去承受命运为他们所安排的剧本时,他们同样以自己过人的智慧、勇气、责任感,独立决定着自己和国家的命运,为千载史册涂抹上不朽的光辉,就像在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的河洛大地上那飞扬的烟尘中,隐约可见的白色的影子,就在向我们诉说那逝去的岁月……

  99年的春天,在我还是大一的时候,我阅读了田中芳树先生的中国古代史作品《奔流》,在买《奔流》之前并不知道有这本书,只是从一些零星的消息里得知田中曾写过一部以隋唐为背景的历史小说。因为自己对《隋唐演义》非常感兴趣,所以对那部书一直很关注。(后来确认为《风翔万里》)

  初翻之下,一看是中国古代史的,虽然不是隋唐时代的,但是根据自己对古代史小说宁滥勿缺的原则(还有“田中出品,必属精品”的原则),毫不犹豫就买了。回去之后仔细的阅读了以后,感觉自己出了一身大汗。天气并不是十分热,但汗还是出了。当时心中的感情很复杂,很兴奋(兴奋地有种想尽快找个人倾诉),又很惭愧,这种惭愧的心情就像田中先生在后记中写的那样,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在此之前竟然对于陈庆之这个人的存在及经历一无所知,实在是有愧于心。田中先生是日本人,尚且惭愧,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在没看田中先生的《奔流》之前,同样对陈庆之的存在一无所知,我是否更应该感到羞愧呢?

【寒门将种】

  陈庆之,字子云,出生在义兴国山,也就是今日江苏的宜兴县南。用田中先生的话来说,他是一个“立大业”的武将,不过可惜的是,终其一生位不过县侯,虽然也是手握重兵的边防大帅,不过他至死也没有改变南北朝对峙的格局。从这点上来说,"大业"终究还是没有立下。不过他的存在对于南朝来说就象是一股清新的风,使得南朝在与北朝的对抗中一度处于上风,萧梁政权也因此度过了相当长的一段稳定时期。萨特曾经说过:"存在即是合理。"从这点上来说,或许他存在的本身也就是一种功业吧。

  陈庆之年少的时候就开始跟随梁武帝萧衍,从身份上来说应该是属于书僮一类。萧衍喜欢下棋,每次下总是不忍释手,而且通宵达旦地不睡觉,几近痴迷。其它的侍从或者陪练什么的早就耐不住睡了,只有陈庆之一招呼就来,从而使得萧衍免去了一个人打谱的无聊,于是萧衍对他的这位少年侍从也就格外赏识。(南朝的将军有开府的权利,府中所养的小童类似于战国时期的门客,培养了等其长大后作为自己的幕僚,陈庆之和萧衍应该就是这种关系)

  而在《奔流》中则有更为精彩的描述,说是陈庆之在棋局上有着一眼即能看穿对方破绽或疏漏的天赋,这在史书上是无从考证的,不过作为对陈庆之那种莫测的才能的一种解释,倒也是让人很乐于接受的。

  公元502年,萧衍定都建康,任命当时年仅18岁的陈庆之为主书,主书的职责主要是掌管一些文书,而依照陈庆之当时的身份,这个职务所作的应该是作为萧衍身边的近臣执行传达赦命一类的任务。陈庆之在任上尽量将所得的俸禄资财全分给一些将士,始终等待着有一天能够为朝廷效力。但他毕竟是个出身于寒门的庶族,这在用人只注重门阀豪族的南北朝,要出头是很困难的。尽管萧衍在用人方面讲究唯才是举,但是由于当时社会潮流和风气以及贵族门阀的阻扰,这一政策并不能很好的贯彻,而因此陈庆之这一等就等了整整二十三年!(注:《奔流》中描写陈庆之二十出头便参加了当时著名的钟离之战,这在《梁史》上并没有记载,或许是作者为了让这位稀世的用兵家早早的登场亮相吧!)

【名将初阵】

  萧梁普通六年,也就是公元525年,北魏的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乱不成在彭城请求归降,于是萧衍便任命陈庆之为武威将军,和胡龙牙(《奔流》中描写了胡龙牙和陈庆之第一次相遇的情景,实在是很有趣)、成景俊率领一部分军队去接应元法僧。这次可以称得上陈庆之生平第一次领军,作为这位名将的初阵,41岁的年龄实在是太大了。不过这次任务倒是相当轻松,或许梁武帝想通过一个轻松的差事让陈庆之上手。

  令人感到稍许欣慰的是,这位后期对佛学痴迷得一塌糊涂的"痴人皇帝"能在那时发现陈庆之的领军天赋,并且在南北朝这种门阀观念已经根深蒂固的年代破格启用陈庆之这种出身于寒门的庶人,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或许正如毛主席在二十五史批注中所说的那样,早期的梁武帝的确称得上是一代雄主,不过后期的他却有点"运去英雄不自由"罢了。

  在顺利地完成了这次接应寝返任务后,陈庆之又被任命为宣猛将军、文德主帅,率领大约两千人护送豫章王萧综进入已经接收了的徐州进行驻守。徐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萧梁未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这块地盘,运气不可谓不好。不过北魏方面却不会就此而善罢甘休。他们马上派出了以安豊王元延明、临淮王元彧两位皇室宗亲为首的将近两万军队在陟□一带驻扎,来阻止前来接收徐州的梁军。

  头一次出战就是在绝对的劣势下进行的,两千对两万,如果是常人的话或许根本就应该是个“Impossible Mission”。不过对于陈庆之来说,这只不过是他一生中诸多以少胜多的战例中的一次练兵罢了。安豊王元延明为了阻止梁军继续前进,派遣部将丘大千(这个人像当有趣,他和陈庆之似乎很有缘分,后文还要提到他)筑起营垒,切断梁军前进的路线。可是这个营垒在陈庆之的攻击下很快就覆没了。史书上对这一段记载很简略,只是说陈庆之"进薄其垒,一鼓便溃",从字面上解释也就是,逼近敌人的营垒,只一通战鼓便将敌人完全击溃了。当年曹刿指挥长勺之战,齐人擂了三通鼓,终究还是大败而归。单凭字面意义我们无法领略陈庆之当时的风采,只能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一下了。

  不过作为梁军名义上豫章王萧综这个人却很成问题,他的问题在于他老是怀疑自己的是萧宝卷的儿子,如果是别人的儿子也就算了。可问题恰恰在于这个萧宝卷别号东昏侯,是萧齐的末代皇帝,萧衍反齐建梁头一个杀的就是这个萧宝卷。而那么现在这个萧综怀疑自己是前朝的皇太子,问题就大得一塌糊涂了。而梁武帝本人在人事任命上也很成问题,他居然派这么一个不牢靠的人去接受军事重镇,是任人唯亲的思想在作怪?可惜的是他把人家当作亲人,人家却未必领他这个情。

  这个萧综想来想去觉得不对劲(当然也有可能是北魏方面派了谍报人员不断来策反的结果)看看离北魏军对那么近,反正那边已经有个萧宝寅(萧宝卷的弟弟,也即可能是萧综的叔叔),自己干脆也去投诚算了。他倒也非常想得开,当晚扔下军队自个儿投奔北魏去了。主帅投敌了,军中自然大乱,军士全都溃散而逃。陈庆之不得不连夜斩关整兵退却,才使得一部分军队得以保存。白捡来的徐州自然又落回了北魏的手中。

【风云际会】

  次年,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让陈庆之假节(就是最高代理的意思),并且负责全部军事行动。北魏的豫州刺史李宪派遣他的儿子李长钧,筑城两座来抵御梁军的攻击。当然,这里说的两座城池,可不像我们平常看见的南京城啦,紫禁城那么庞大,那时所筑的城类似于一种要塞或者说是堡垒,这种堡垒只需少量的土石和木材,建成后不是很大,但是非常牢固,作为防守方的据点用来阻挠进攻一方的前进,就像是通常所说的鹿呰。

  陈庆之到达后便展开了进攻,无法想象他展开的攻势有何等猛烈,我们所能得知的是当时作为守备方的豫州刺史李宪根本无法承受陈庆之所部的进攻,最终不得不举白旗投降(早知今日,何必筑城啊),陈庆之随即占领了寿阳城。这一战,梁总共得到了寿春地区大约五十二个城镇,豫州大部分归入南朝的统治区,陈庆之的功劳不可谓不大,他也因此被赐封为关中侯(爵位较低的一种)。

  梁大通元年也就是公元527年,粱将曹仲宗攻伐涡阳(今安徽蒙县)。北魏派遣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等率马步十五万来援,其先锋部队到达驼涧,离开涡阳大约有四十里。陈庆之意欲前往迎战,当时作为曹仲宗副手的参军韦放认为北魏的前锋部队必定是精锐的骑兵部队,即便战胜了,不足以作为功劳,但失利的话,则会影响整个军队的士气,而且引用了一通兵法上所谓的以逸待劳的道理,来劝陈庆之不要出击。但陈庆之却不这样认为,他非常自信的说道:“北魏的军队远道而来,都已经非常疲惫了,离开我们的距离又比较远,肯定不会想到我们会主动去攻击他们,等他们尚未和大队人马齐集,我们趁机挫挫他们的锐气,出其不意,他们没有防备肯定会被我们击败。而且我听说北魏军队他们所驻扎的营寨,林木丰盛,夜里必定不敢出来巡视。如果你们再有疑惑的话,那么我陈庆之一个人率军去攻击他们。”当时的领军曹仲宗和韦放都不置可否。

  于是陈庆之便独自与他当时直属的大约二百多名骑兵长途奔袭,连夜一举击破北魏的先锋部队,使得当时北魏援军士气大跌,人人震恐,援军部队停滞不前。值此良机,陈庆之回到营寨马上和大部队一起连夜将部队开至涡阳城下,与北魏的援军相持不下。

  这场围攻涡阳的战役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将近大半年),期间大大小小打了将近数百仗,军队的士气已经衰竭,而北魏的援军援兵一再在梁军的后方筑起营垒,不断威胁着梁军的补给线。曹仲宗和韦放等唯恐腹背受敌,于是就计划撤军。陈庆之得知后拿着梁武帝赐给他的节仗(即假节身份的象征,这种节杖在外可代表皇帝本人,类似于后来的尚方宝剑),在军门前大声说:“我们大家当初一同来到这个地方,经历了大约一年时光,耗费了国家大量的粮草和金钱。但是大部分军队都没有斗志,都只是在谋划退缩以便求全,这怎么是想要立下功名报效国家,相聚在一起讨伐敌人的表现呢!我曾听说兵法上,只要将自己置之于死地,不畏惧死亡,就有获得生存和胜利的希望,大家同心协力,然后共同讨伐敌人!如今你们商议班师退却,我手上有皇上的密敕,今日如果违反敕令,我就依照密敕上的吩咐来行事。”曹仲宗等人于是便只能依从陈庆之的计划,由他率领作战。

  北魏的援军部队在交战期间用皮绳将横木围成营寨,并在营垒前设下鹿角和拦马桩,依此为样一连筑起十三道营垒。为了击破这些营垒,陈庆之率领一部分精锐的部队,每个人嘴里含着纸片(以便不发出声音),于一天夜里对北魏的营垒发起夜袭,一口气就攻陷了其中的四个,涡阳城的守将王纬为陈庆之的勇毅所折服,请求归降。而剩下的九座城池仍然兵力雄厚,防卫森严。于是陈庆之就将其俘虏的首级列在阵前,擂起战鼓奋力进攻,许是被阵前的首级吓破了胆,或是陈庆之所部攻击太过猛烈,剩下的九座城池中的魏军随即崩溃而至一败涂地。这一仗打下来,车甲狼藉,尸横遍野,根据当时史书的记载“涡水咽流",即淮河的一部分支流为之阻塞。

  梁高祖萧衍对陈庆之的这次指挥大加赞赏,亲自写了诏书称他是:“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觖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硃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不是名将的后代,也不是豪族的门下,但是在这次战役中,深思熟虑,屡建奇功,终于使得最后获得了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勋业,寒门变为朱门,使自己的勇名传诸于史册,这难道不是大丈夫的本色吗?过往今昔】

  历史是公正的。

  但它并非如我们所见所想的那样,始终清晰明朗。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历史老人似乎总喜欢给他自己蒙上一层面纱,从这种程度上,或许我们不该把他称作老人,而是女人才更为恰当。

  时势造英雄。

  但并不是每个英雄都能遇到适合自己的时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既有浮于其上璀璨闪亮的明星,也有在涌动的暗流中闪耀着微弱光芒的沙砾,这些沙砾虽然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但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同样蕴含着不凡的价值。

  世事无常,在这无常的乱世中,亦有极少数的杰出的人,因为时局的阻挠而无法实现自己的才能和抱负。当他们同样被推到时代的前列,去承受命运为他们所安排的剧本时,他们同样以自己过人的智慧、勇气、责任感,独立决定着自己和国家的命运,为千载史册涂抹上不朽的光辉,就像在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的河洛大地上那飞扬的烟尘中,隐约可见的白色的影子,就在向我们诉说那逝去的岁月……

  99年的春天,在我还是大一的时候,我阅读了田中芳树先生的中国古代史作品《奔流》,在买《奔流》之前并不知道有这本书,只是从一些零星的消息里得知田中曾写过一部以隋唐为背景的历史小说。因为自己对《隋唐演义》非常感兴趣,所以对那部书一直很关注。(后来确认为《风翔万里》)

  初翻之下,一看是中国古代史的,虽然不是隋唐时代的,但是根据自己对古代史小说宁滥勿缺的原则(还有“田中出品,必属精品”的原则),毫不犹豫就买了。回去之后仔细的阅读了以后,感觉自己出了一身大汗。天气并不是十分热,但汗还是出了。当时心中的感情很复杂,很兴奋(兴奋地有种想尽快找个人倾诉),又很惭愧,这种惭愧的心情就像田中先生在后记中写的那样,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在此之前竟然对于陈庆之这个人的存在及经历一无所知,实在是有愧于心。田中先生是日本人,尚且惭愧,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在没看田中先生的《奔流》之前,同样对陈庆之的存在一无所知,我是否更应该感到羞愧呢?

【寒门将种】

  陈庆之,字子云,出生在义兴国山,也就是今日江苏的宜兴县南。用田中先生的话来说,他是一个“立大业”的武将,不过可惜的是,终其一生位不过县侯,虽然也是手握重兵的边防大帅,不过他至死也没有改变南北朝对峙的格局。从这点上来说,"大业"终究还是没有立下。不过他的存在对于南朝来说就象是一股清新的风,使得南朝在与北朝的对抗中一度处于上风,萧梁政权也因此度过了相当长的一段稳定时期。萨特曾经说过:"存在即是合理。"从这点上来说,或许他存在的本身也就是一种功业吧。

  陈庆之年少的时候就开始跟随梁武帝萧衍,从身份上来说应该是属于书僮一类。萧衍喜欢下棋,每次下总是不忍释手,而且通宵达旦地不睡觉,几近痴迷。其它的侍从或者陪练什么的早就耐不住睡了,只有陈庆之一招呼就来,从而使得萧衍免去了一个人打谱的无聊,于是萧衍对他的这位少年侍从也就格外赏识。(南朝的将军有开府的权利,府中所养的小童类似于战国时期的门客,培养了等其长大后作为自己的幕僚,陈庆之和萧衍应该就是这种关系)

  而在《奔流》中则有更为精彩的描述,说是陈庆之在棋局上有着一眼即能看穿对方破绽或疏漏的天赋,这在史书上是无从考证的,不过作为对陈庆之那种莫测的才能的一种解释,倒也是让人很乐于接受的。

  公元502年,萧衍定都建康,任命当时年仅18岁的陈庆之为主书,主书的职责主要是掌管一些文书,而依照陈庆之当时的身份,这个职务所作的应该是作为萧衍身边的近臣执行传达赦命一类的任务。陈庆之在任上尽量将所得的俸禄资财全分给一些将士,始终等待着有一天能够为朝廷效力。但他毕竟是个出身于寒门的庶族,这在用人只注重门阀豪族的南北朝,要出头是很困难的。尽管萧衍在用人方面讲究唯才是举,但是由于当时社会潮流和风气以及贵族门阀的阻扰,这一政策并不能很好的贯彻,而因此陈庆之这一等就等了整整二十三年!(注:《奔流》中描写陈庆之二十出头便参加了当时著名的钟离之战,这在《梁史》上并没有记载,或许是作者为了让这位稀世的用兵家早早的登场亮相吧!)

【名将初阵】

  萧梁普通六年,也就是公元525年,北魏的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乱不成在彭城请求归降,于是萧衍便任命陈庆之为武威将军,和胡龙牙(《奔流》中描写了胡龙牙和陈庆之第一次相遇的情景,实在是很有趣)、成景俊率领一部分军队去接应元法僧。这次可以称得上陈庆之生平第一次领军,作为这位名将的初阵,41岁的年龄实在是太大了。不过这次任务倒是相当轻松,或许梁武帝想通过一个轻松的差事让陈庆之上手。

  令人感到稍许欣慰的是,这位后期对佛学痴迷得一塌糊涂的"痴人皇帝"能在那时发现陈庆之的领军天赋,并且在南北朝这种门阀观念已经根深蒂固的年代破格启用陈庆之这种出身于寒门的庶人,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或许正如毛主席在二十五史批注中所说的那样,早期的梁武帝的确称得上是一代雄主,不过后期的他却有点"运去英雄不自由"罢了。

  在顺利地完成了这次接应寝返任务后,陈庆之又被任命为宣猛将军、文德主帅,率领大约两千人护送豫章王萧综进入已经接收了的徐州进行驻守。徐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萧梁未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这块地盘,运气不可谓不好。不过北魏方面却不会就此而善罢甘休。他们马上派出了以安豊王元延明、临淮王元彧两位皇室宗亲为首的将近两万军队在陟□一带驻扎,来阻止前来接收徐州的梁军。

  头一次出战就是在绝对的劣势下进行的,两千对两万,如果是常人的话或许根本就应该是个“Impossible Mission”。不过对于陈庆之来说,这只不过是他一生中诸多以少胜多的战例中的一次练兵罢了。安豊王元延明为了阻止梁军继续前进,派遣部将丘大千(这个人像当有趣,他和陈庆之似乎很有缘分,后文还要提到他)筑起营垒,切断梁军前进的路线。可是这个营垒在陈庆之的攻击下很快就覆没了。史书上对这一段记载很简略,只是说陈庆之"进薄其垒,一鼓便溃",从字面上解释也就是,逼近敌人的营垒,只一通战鼓便将敌人完全击溃了。当年曹刿指挥长勺之战,齐人擂了三通鼓,终究还是大败而归。单凭字面意义我们无法领略陈庆之当时的风采,只能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一下了。

  不过作为梁军名义上豫章王萧综这个人却很成问题,他的问题在于他老是怀疑自己的是萧宝卷的儿子,如果是别人的儿子也就算了。可问题恰恰在于这个萧宝卷别号东昏侯,是萧齐的末代皇帝,萧衍反齐建梁头一个杀的就是这个萧宝卷。而那么现在这个萧综怀疑自己是前朝的皇太子,问题就大得一塌糊涂了。而梁武帝本人在人事任命上也很成问题,他居然派这么一个不牢靠的人去接受军事重镇,是任人唯亲的思想在作怪?可惜的是他把人家当作亲人,人家却未必领他这个情。

  这个萧综想来想去觉得不对劲(当然也有可能是北魏方面派了谍报人员不断来策反的结果)看看离北魏军对那么近,反正那边已经有个萧宝寅(萧宝卷的弟弟,也即可能是萧综的叔叔),自己干脆也去投诚算了。他倒也非常想得开,当晚扔下军队自个儿投奔北魏去了。主帅投敌了,军中自然大乱,军士全都溃散而逃。陈庆之不得不连夜斩关整兵退却,才使得一部分军队得以保存。白捡来的徐州自然又落回了北魏的手中。

【风云际会】

  次年,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让陈庆之假节(就是最高代理的意思),并且负责全部军事行动。北魏的豫州刺史李宪派遣他的儿子李长钧,筑城两座来抵御梁军的攻击。当然,这里说的两座城池,可不像我们平常看见的南京城啦,紫禁城那么庞大,那时所筑的城类似于一种要塞或者说是堡垒,这种堡垒只需少量的土石和木材,建成后不是很大,但是非常牢固,作为防守方的据点用来阻挠进攻一方的前进,就像是通常所说的鹿呰。

  陈庆之到达后便展开了进攻,无法想象他展开的攻势有何等猛烈,我们所能得知的是当时作为守备方的豫州刺史李宪根本无法承受陈庆之所部的进攻,最终不得不举白旗投降(早知今日,何必筑城啊),陈庆之随即占领了寿阳城。这一战,梁总共得到了寿春地区大约五十二个城镇,豫州大部分归入南朝的统治区,陈庆之的功劳不可谓不大,他也因此被赐封为关中侯(爵位较低的一种)。

  梁大通元年也就是公元527年,粱将曹仲宗攻伐涡阳(今安徽蒙县)。北魏派遣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等率马步十五万来援,其先锋部队到达驼涧,离开涡阳大约有四十里。陈庆之意欲前往迎战,当时作为曹仲宗副手的参军韦放认为北魏的前锋部队必定是精锐的骑兵部队,即便战胜了,不足以作为功劳,但失利的话,则会影响整个军队的士气,而且引用了一通兵法上所谓的以逸待劳的道理,来劝陈庆之不要出击。但陈庆之却不这样认为,他非常自信的说道:“北魏的军队远道而来,都已经非常疲惫了,离开我们的距离又比较远,肯定不会想到我们会主动去攻击他们,等他们尚未和大队人马齐集,我们趁机挫挫他们的锐气,出其不意,他们没有防备肯定会被我们击败。而且我听说北魏军队他们所驻扎的营寨,林木丰盛,夜里必定不敢出来巡视。如果你们再有疑惑的话,那么我陈庆之一个人率军去攻击他们。”当时的领军曹仲宗和韦放都不置可否。

  于是陈庆之便独自与他当时直属的大约二百多名骑兵长途奔袭,连夜一举击破北魏的先锋部队,使得当时北魏援军士气大跌,人人震恐,援军部队停滞不前。值此良机,陈庆之回到营寨马上和大部队一起连夜将部队开至涡阳城下,与北魏的援军相持不下。

  这场围攻涡阳的战役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将近大半年),期间大大小小打了将近数百仗,军队的士气已经衰竭,而北魏的援军援兵一再在梁军的后方筑起营垒,不断威胁着梁军的补给线。曹仲宗和韦放等唯恐腹背受敌,于是就计划撤军。陈庆之得知后拿着梁武帝赐给他的节仗(即假节身份的象征,这种节杖在外可代表皇帝本人,类似于后来的尚方宝剑),在军门前大声说:“我们大家当初一同来到这个地方,经历了大约一年时光,耗费了国家大量的粮草和金钱。但是大部分军队都没有斗志,都只是在谋划退缩以便求全,这怎么是想要立下功名报效国家,相聚在一起讨伐敌人的表现呢!我曾听说兵法上,只要将自己置之于死地,不畏惧死亡,就有获得生存和胜利的希望,大家同心协力,然后共同讨伐敌人!如今你们商议班师退却,我手上有皇上的密敕,今日如果违反敕令,我就依照密敕上的吩咐来行事。”曹仲宗等人于是便只能依从陈庆之的计划,由他率领作战。

  北魏的援军部队在交战期间用皮绳将横木围成营寨,并在营垒前设下鹿角和拦马桩,依此为样一连筑起十三道营垒。为了击破这些营垒,陈庆之率领一部分精锐的部队,每个人嘴里含着纸片(以便不发出声音),于一天夜里对北魏的营垒发起夜袭,一口气就攻陷了其中的四个,涡阳城的守将王纬为陈庆之的勇毅所折服,请求归降。而剩下的九座城池仍然兵力雄厚,防卫森严。于是陈庆之就将其俘虏的首级列在阵前,擂起战鼓奋力进攻,许是被阵前的首级吓破了胆,或是陈庆之所部攻击太过猛烈,剩下的九座城池中的魏军随即崩溃而至一败涂地。这一仗打下来,车甲狼藉,尸横遍野,根据当时史书的记载“涡水咽流",即淮河的一部分支流为之阻塞。

  梁高祖萧衍对陈庆之的这次指挥大加赞赏,亲自写了诏书称他是:“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觖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硃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不是名将的后代,也不是豪族的门下,但是在这次战役中,深思熟虑,屡建奇功,终于使得最后获得了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勋业,寒门变为朱门,使自己的勇名传诸于史册,这难道不是大丈夫的本色吗?
大秦在的话帮我删此贴: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