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任高官回归民间 折射美国政治文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7:36:38
作者:薛福康

  美国前国防部长威廉· 科恩最近出版了自己创作的小说《龙火》。这是科恩退休后写的一部惊险小说,书中主人公迈克尔·桑蒂尼也是国防部长,在恐怖分子密谋袭击美国,国内右翼军官蠢蠢欲动,美国外交陷入孤立时,桑蒂尼亲自出马,去拯救世界……
科恩是克林顿总统第二任期的国防部长,卸任后在华盛顿开了一家公司,主营国际商业咨询。他早年在大学读法律,也爱写诗,出过诗集。在任时,他就想着卸任后写小说。现在果然如愿了。

  美国官员一般都不把做官当作终身职业,因此谋生还要有别的技能。对于那些经过选举产生或政治任命的职务,官员和商界人士、智库学者互换角色是一种常态。像时下总统布什、副总统切尼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等都在商界当过总裁,将来卸任后,还可能回到商界。

  美国的官员和学者之间职位轮换的比例很高。如克林顿下野后曾去竞争哈佛大学校长,但未如愿,哈佛看中了当年在他手下当财政部长的萨默斯。这说明克林顿并不认为当过总统就不能再去做校长,也说明美国人并不认为能当总统就一定能当大学校长,行不行还需要双向选择。前副总统戈尔离职后,除下海出任一家金融公司副总裁外,还担任几所大学教授。现任国务卿赖斯曾任斯坦福大学教授和教务长。最近有不少美国人支持赖斯参选总统,她目前的名望已排在有意问鼎白宫人物的第三位。但她表示:“总统的大位不适合我,”离任后,“会回到斯坦福大学教书和写作。”

  官员和学者互换角色,对政府和学校都有好处。对政府来说,一批批养精蓄锐、厚积薄发的学术精英充实到官员队伍中,像新鲜血液一样,带来新理论和新思维,有利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对学校来说,一拨拨来自高层、实践经验丰富的官员开课讲学,带研究生,以权威、鲜活的案例传授实用的知识,大大缩短了教学与实际的距离,加速了人才的成长。

  美国的官员转换成学者角色后,一般不挂虚职,还真做学问。基辛格在进入尼克松政府前,在哈佛大学教了15年书,出版过5本著作。卸任后,他又先后出版了6本新著,其中就有那本被称为国际关系理论领域的经典之作《大外交》。布热津斯基在出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前,也在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教过十几年书。卸任后,又回到大学教授美国外交政策,还潜心研究,写出了名著《大棋局》。如果这两位国际战略大家一辈子做官,他们会有那么多时间和良好的心态撰写经典之作吗?

  美国官员和学者互换角色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开国之初。杰斐逊是美国第三任总统,1826年7月4日逝世。他在生前就为自己写下了不准别人“增添一字”的墓志铭:“这里安葬着托马斯·杰斐逊\美国《独立宣言》和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的执笔人\ 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始人。”

  杰斐逊说:“我最希望人们记得的就是这些。”杰斐逊是美国历史上一位有杰出成就的政治家,他的经历足可以写满一块硕大的墓碑:他做过两任弗吉尼亚州州长,在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手下担任过国务卿,在第二任总统亚当斯手下当过副总统,接着又连任两届总统。当时美国法律并没规定总统只能连任一次,凭他的政绩和人气,完全有可能接着连任,但他选择了退休,告老回乡,并以七旬高龄,历经9年,在去世前一年在家乡创办了弗吉尼亚大学。他说:“我以创办和扶植一所教育后代的学校作为结束生命的最后一幕。我希望学校对他们的品德、自由、名声和幸福都起到有益而永久的影响。”从他自撰的墓志铭中,我们可以想像,这位美国政治家一定是在历经政坛沧桑之后,悟出了一个道理:与其多做几年官,不如为教育培养后代多做点贡献,那才是“有益而永久的影响”。

  近年来,我们国内也逐渐有了官学交流,一批学术精英担任了较重要的政府职务,而一批退下来的省部级官员进入大学担任了院长或教授。虽然还是荣誉头衔多,真正讲课做研究的少,但毕竟开了头,未来的发展是可以预期的。

  从今年开始,全国省、市、县、乡党委将进行集中换届。我想,一些有条件的退休官员不一定都寻求去人大或政协继续做官,他们不妨可以考虑去学校,用自己宝贵的经验培养国家急需的人才。可以相信,随着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部分人一辈子当官,或只会当官的现象势必要发生变化。不需要很多年,官员改行当教授就会成为平常事——而且不必都在退休后。来源:《环球时报》作者:薛福康

  美国前国防部长威廉· 科恩最近出版了自己创作的小说《龙火》。这是科恩退休后写的一部惊险小说,书中主人公迈克尔·桑蒂尼也是国防部长,在恐怖分子密谋袭击美国,国内右翼军官蠢蠢欲动,美国外交陷入孤立时,桑蒂尼亲自出马,去拯救世界……
科恩是克林顿总统第二任期的国防部长,卸任后在华盛顿开了一家公司,主营国际商业咨询。他早年在大学读法律,也爱写诗,出过诗集。在任时,他就想着卸任后写小说。现在果然如愿了。

  美国官员一般都不把做官当作终身职业,因此谋生还要有别的技能。对于那些经过选举产生或政治任命的职务,官员和商界人士、智库学者互换角色是一种常态。像时下总统布什、副总统切尼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等都在商界当过总裁,将来卸任后,还可能回到商界。

  美国的官员和学者之间职位轮换的比例很高。如克林顿下野后曾去竞争哈佛大学校长,但未如愿,哈佛看中了当年在他手下当财政部长的萨默斯。这说明克林顿并不认为当过总统就不能再去做校长,也说明美国人并不认为能当总统就一定能当大学校长,行不行还需要双向选择。前副总统戈尔离职后,除下海出任一家金融公司副总裁外,还担任几所大学教授。现任国务卿赖斯曾任斯坦福大学教授和教务长。最近有不少美国人支持赖斯参选总统,她目前的名望已排在有意问鼎白宫人物的第三位。但她表示:“总统的大位不适合我,”离任后,“会回到斯坦福大学教书和写作。”

  官员和学者互换角色,对政府和学校都有好处。对政府来说,一批批养精蓄锐、厚积薄发的学术精英充实到官员队伍中,像新鲜血液一样,带来新理论和新思维,有利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对学校来说,一拨拨来自高层、实践经验丰富的官员开课讲学,带研究生,以权威、鲜活的案例传授实用的知识,大大缩短了教学与实际的距离,加速了人才的成长。

  美国的官员转换成学者角色后,一般不挂虚职,还真做学问。基辛格在进入尼克松政府前,在哈佛大学教了15年书,出版过5本著作。卸任后,他又先后出版了6本新著,其中就有那本被称为国际关系理论领域的经典之作《大外交》。布热津斯基在出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前,也在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教过十几年书。卸任后,又回到大学教授美国外交政策,还潜心研究,写出了名著《大棋局》。如果这两位国际战略大家一辈子做官,他们会有那么多时间和良好的心态撰写经典之作吗?

  美国官员和学者互换角色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开国之初。杰斐逊是美国第三任总统,1826年7月4日逝世。他在生前就为自己写下了不准别人“增添一字”的墓志铭:“这里安葬着托马斯·杰斐逊\美国《独立宣言》和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的执笔人\ 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始人。”

  杰斐逊说:“我最希望人们记得的就是这些。”杰斐逊是美国历史上一位有杰出成就的政治家,他的经历足可以写满一块硕大的墓碑:他做过两任弗吉尼亚州州长,在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手下担任过国务卿,在第二任总统亚当斯手下当过副总统,接着又连任两届总统。当时美国法律并没规定总统只能连任一次,凭他的政绩和人气,完全有可能接着连任,但他选择了退休,告老回乡,并以七旬高龄,历经9年,在去世前一年在家乡创办了弗吉尼亚大学。他说:“我以创办和扶植一所教育后代的学校作为结束生命的最后一幕。我希望学校对他们的品德、自由、名声和幸福都起到有益而永久的影响。”从他自撰的墓志铭中,我们可以想像,这位美国政治家一定是在历经政坛沧桑之后,悟出了一个道理:与其多做几年官,不如为教育培养后代多做点贡献,那才是“有益而永久的影响”。

  近年来,我们国内也逐渐有了官学交流,一批学术精英担任了较重要的政府职务,而一批退下来的省部级官员进入大学担任了院长或教授。虽然还是荣誉头衔多,真正讲课做研究的少,但毕竟开了头,未来的发展是可以预期的。

  从今年开始,全国省、市、县、乡党委将进行集中换届。我想,一些有条件的退休官员不一定都寻求去人大或政协继续做官,他们不妨可以考虑去学校,用自己宝贵的经验培养国家急需的人才。可以相信,随着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部分人一辈子当官,或只会当官的现象势必要发生变化。不需要很多年,官员改行当教授就会成为平常事——而且不必都在退休后。来源:《环球时报》
倒,要是江core现在就任某某公司名誉顾问,大家会怎么说?
"官员和商界人士、智库学者互换角色是一种常态"
这拿到中国来就是典型的官商勾结,御用文人,咋就成了政治文明的象征?
在中国不行,会有大问题
中国现在千万不能这样啊!!!!
总是有人拿西方的情况对中国指手画脚。
原帖由 chinaxixi 于 2006-10-20 19:03 发表
倒,要是江core现在就任某某公司名誉顾问,大家会怎么说?
"官员和商界人士、智库学者互换角色是一种常态"
这拿到中国来就是典型的官商勾结,御用文人,咋就成了政治文明的象征?

西方人自己对这种事还是挺敏感的,我们并不是帮人家吹捧,而是说“洋人做得,我们就做不得?”,跟国际接轨而已!
原帖由 凤百羽 于 2006-10-21 21:00 发表

西方人自己对这种事还是挺敏感的,我们并不是帮人家吹捧,而是说“洋人做得,我们就做不得?”,跟国际接轨而已!


西方人敏感吗?你的结论从何而来?
呵呵,跟国际接轨?某些人不整天嚷嚷着要照搬美国的政治制度吗?
原帖由 chinaxixi 于 2006-10-21 21:56 发表


西方人敏感吗?你的结论从何而来?
呵呵,跟国际接轨?某些人不整天嚷嚷着要照搬美国的政治制度吗?


  如果真的照搬了,中国的政坛除了又多了一对口水之外,不会、也不可能有什么变化。
  如果照搬,官商勾结会更加恶化。所以中国有规定,法官、检察官卸任之后不能够马上当律师。
烦了,这都什么网站,天天发这些舔美国人屁眼,打压中国民族自豪感的帖子,国家安全局怎么不来封了它。写这些文章的下作文人就是些美日的走狗而已。
有没人告诉我国家安全局的投诉电话。算了,还是自已去百度一下......
原帖由 chinaxixi 于 2006-10-21 21:56 发表


西方人敏感吗?你的结论从何而来?
呵呵,跟国际接轨?某些人不整天嚷嚷着要照搬美国的政治制度吗?

你没看到是《环球时报》的文章啊?接轨不等于照搬,就象中国银行一样,服务要有中国特色,价格要和国际接轨!
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借鉴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内容,永远是我们可以用以建设包括政治文明在内的三个文明的力量源泉。对待传统文化应有科学态度。那种妄自菲薄、虚无主义态度是错误的;固步自封、不求进取也是错误的。西方政治文明蕴涵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我们一再申明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但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的,我们绝不应由此而拒绝借鉴包括西方政治文明在内的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一百多年来,实际上我们的前人一直在借鉴,只是步伐缓速不同而已。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为了加快发展,我们无理由不立足于本国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借鉴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
原帖由 大掌柜 于 2006-10-22 09:40 发表
有没人告诉我国家安全局的投诉电话。算了,还是自已去百度一下......

  从今年开始,全国省、市、县、乡党委将进行集中换届。我想,一些有条件的退休官员不一定都寻求去人大或政协继续做官,他们不妨可以考虑去学校,用自己宝贵的经验培养国家急需的人才。可以相信,随着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部分人一辈子当官,或只会当官的现象势必要发生变化。不需要很多年,官员改行当教授就会成为平常事——而且不必都在退休后。来源:《环球时报》

邮发代号:1-180
  国内统一刊号:CN11-0215
  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各地报摊均有零售
  看环球时报 把地球抱回家
  《环球时报》由人民日报社主办,是中国权威的国际新闻报纸。1993年1月创刊,
原名《环球文萃》,1997年改名为《环球时报》。
  在世界65个国家驻有特派或特约记者。宠大的驻外记者队伍,为《环球时报》提
供来自现场的报道。这些报道深受国内外著名传媒的广泛关注。
  全国建有16个印点,报纸投递迅速,向读者提供高质量、快捷的新闻服务。
  《环球时报》每周一、四出版,4开24版,彩色印刷。每期发行量160万份。
  2002年《环球时报》定价每份1.5元,月价12.38元,季价37.14元,半年价74.28
元,全年148.56元。
  地址:北京朝外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院内 邮编:100733
  发行部电话:(010)65091571 650091771
《求是》评三大文明建设强调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

--------------------------------------------------------------------------------
2002年12月17日 17:11



  中新网12月17日电 刚刚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发表评论员文章《三大文明一起抓》。文章在分析中共提出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和阐述三大文明辩证统一关系后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立足中国国情,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决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文章认为,提出三大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中共十六大提出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文章指出,三大文明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保障,而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方向指导和智力支持。三大文明辩证统一的关系和协调发展规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三大文明一起抓。

  文章认为,三大文明协调发展,就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在阐述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文章强调,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深化行政体制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文章特别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立足中国国情,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决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