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星闪耀--解放军授军衔纪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33:40
1955年2月8日,包括军官军衔制有关内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经第一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由毛主席颁布实施。8月11日,国防部部
长彭德怀、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下达了《关于军士和士兵军衔的指示》,全军军官的授衔
工作正式开始。

“穿上大元帅的制服不舒服啊”

  经罗荣桓提名,中央将宋任穷调任总政干部第一副部长,同赖传珠、徐立清一起协助
罗荣桓工作。一次,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听取汇报(由当时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彭德怀同志
主持)。在初步方案中,毛泽东被评为大元帅,评出的元帅、大将也不止十个。听完汇报
后毛泽东说:根据国际国内的经验,这个大元帅我不能要,穿上大元帅的制服不舒服啊!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毛泽东高瞻远瞩、深思熟虑,一致赞同他的意见。接着,毛泽东一个一
个问在座的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你们的元帅军衔还要不要评啊?”周、刘、邓都
摆摆手说:“不要评了,不要评了。”毛泽东又问几位过去长期在军队担任领导工作,后
来转到地方工作的同志:你们几个的大将军衔还要不要评啊?”这几位同志也都说:“不
要评了,不要评了。”在一次全国人大会议上,有些常委提出,毛泽东应被授予大元帅军
衔,就像斯大林那样,而他比斯大林率领的部队打的仗多,时间又长。同样,周恩来、邓
小平也都要被授予元帅军衔。对此,刘少奇观和彭真都在会上作了说明。他们说,这个建
议是合理、正确的。在酝酿建立军衔制的过程中,就有很多同志建议如此做,但是毛泽东
已任党和国家主席,周恩来已任政府总理,邓小平已任党中央总书记,现在又是和平时期
,他们三位都表示不要军衔。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反复考虑,同意了他们的意见。最后评的
结果就是十个元帅、十个大将、五十七个上将等。除了赛福鼎、乌兰夫、谢富治、韦国清
、叶飞、闫红彦外,其他转到地方去的同志包括驻外大使,都没有授衔。如谭震林、李先
念、程子华、习仲勋、杨尚昆、腾代远、舒同、江华、耿飚、姬鹏飞、黄镇、王幼平等。

授衔仪式

  1955年9月27日17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授衔仪式在中南海举行,毛泽东亲自将命
令状授予十位元帅。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举行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官军衔的礼,
周恩来分别把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的命令授予粟裕等在京的将官。次日,国防部
举行校官军衔的典礼彭德怀授予在京部分校官军衔。

  在北京怀仁堂的休息室里却另有一番景象。“元帅阁下,”陈毅问贺龙,“当初你在
南昌同叶挺打响第一枪时,可曾想到要当元帅 ?”“元帅?”贺龙用手把胡子一摸,“
吓!我连这是第一枪都没想到,我只想怎么打好这一枪。”叶剑英问陈毅:“要是叶军长
还健在,贵军就出两个元帅,不是吗?”“不!”陈毅爽朗笑声中带着严肃的中口气,“
要是他还健在,我就把这元帅的桂冠奉送给他。那时,在十大元帅中就有两个叶帅倒是真
的。”当周恩来走向老帅时,陈毅故意向他敬个军礼:“周副主席?”叶剑英则叫他:“
我们的总参谋长”。贺龙纠正说:“他应是未授军衔的元帅。”周总理听了,边仰天大笑
,边摆手:“不,不,我只是政府的一个工作人员,为诸位元帅当后勤。”

请求降衔

  在授衔时,在一些同志眼里,这如同梁山好汉108将排定座次一样,有人哭泣了,有
人笑了。毛主席当时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衔时。”

  许光达是大将中资历最小的,他授大将是苏联军事顾问团举荐的,因为苏联装甲兵司
令是大将。在授衔之前,许光达来到他的老上级贺龙家中,问贺龙:“柳直荀、周逸群要
还在,应该授什么军衔?”贺龙没想到许光达冒出这么一句,他两手抱肩,伫立沉思。“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不忘却共患难的亡友。周、柳有可能像总理、邓小平一样,改行搞
党务或行政。”“贺锦斋、段德昌要是不死呢?”“可能是大将。”“若是叶挺还在呢?
”“元帅,理所当然的元帅。你今天问这么多已故的人干哈?”“我想不通。”“贺锦斋
28年在工农革命军4军第一师当师长时,我只是连长。段德昌当军政委时,我是他手下的
师长。如果他还活着,撑破天授大将军衔。我何功何劳,配做大将?”“看不出你倒还谦
虚吗?”贺龙笑呵呵点燃烟斗,象是夸奖对方。“叶挺是北伐中威镇四方的铁军团长,那
时我是他手下战功平平的见习排长,他若在是元帅我许光达好意思当大将?”“这次授衔
,10个元帅、10个大将,是毛主席、中央军委几位副主席反复研讨、权衡,又照顾各方面
而决定的。”“毛主席、中央军委对我的信任,我衷心感谢。但与其他几位大将比,无论
德、才、资,均不如他们。我请求贺总把我的意见反映到中央军委,改授我上将衔。”从
贺龙家回来后,许光达给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写了一份请求降衔的报告。“这是一面明镜,
*** 自身革命的明镜。”毛主席高高扬起许光达的降衔申请,声音宏大的对他面前的将帅
们说。

  孙毅,36年2月任红一军团参谋长,1945年任晋中军区司令员,解放初,任华北军区
副参谋长,与他一样的同志戴上了上将户牌,而他只是个中将,评衔前他给组织写信:“
我只有从劳之苦而乏建树之功,在评衔时要宁低勿高,授我少将军衔足矣。我投身革命决
不是为了高官厚禄,党支部和人民给我的已经大大超过我的奉献了。”

将星闪耀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星闪耀,中国革命战争何止造就这么多的将帅,一个将帅就是一个
传奇故事,一部军史就凝聚着将帅的战功,也凝聚着无数烈士的鲜血!

  1955年授衔时,10名元帅平均年龄57岁,朱德最大69岁,林彪最小49岁;10名大将平
均年龄51.7岁,最大的张云逸63岁,最小的许光达47岁;上将平均年龄47.7岁左右,最大
的陶峙岳63岁,最小的肖华39岁;中将平均年龄45岁,最大的傅连璋,最小的刘西元、张
池岳38岁;少将平均年龄43岁左右,最大的史可全63岁,最小的吴钟、徐斌34岁。在将官
中,女少将李贞,曾任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外国籍少将洪水,越南河内人,曾任军委《
战斗训练》杂志社社长,56年回国。解放战争起义将军14人其中上将3人:陈明仁、陶峙
岳、董其武;中将3人,少将8人。少数民族34人,上将乌兰夫、韦国清,中将8人,少将
士24人。其中壮族11人,维吾尔族5人,蒙古族5人、藏族5人、满族4人、回族2人、土家
族2人。

  在将军队伍中,还有一些在战争中残废了身躯却增添了独有风采的将领。独臂将军余
秋里,在开发石油工业,甩掉“贫油国”帽子中再立奇功。独臂将军还有贺炳炎(上将)
、彭绍辉(上将)、宴福生(中将)、陈波(少将)、彭清云(少将)、章炎生(少将)
。此外还有独腿将军、独脚将军。如钟赤兵(中将),在二占遵义截肢,靠独腿走过二万
五千里长征。谢良(少将),在西路军失败后脚趾负伤,化脓溃烂,最后失去了脚掌。毛
泽东在谈及我军的伤残将军时说:“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旧时代是没有的,
只有我们的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的独特人才!”1955年2月8日,包括军官军衔制有关内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经第一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由毛主席颁布实施。8月11日,国防部部
长彭德怀、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下达了《关于军士和士兵军衔的指示》,全军军官的授衔
工作正式开始。

“穿上大元帅的制服不舒服啊”

  经罗荣桓提名,中央将宋任穷调任总政干部第一副部长,同赖传珠、徐立清一起协助
罗荣桓工作。一次,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听取汇报(由当时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彭德怀同志
主持)。在初步方案中,毛泽东被评为大元帅,评出的元帅、大将也不止十个。听完汇报
后毛泽东说:根据国际国内的经验,这个大元帅我不能要,穿上大元帅的制服不舒服啊!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毛泽东高瞻远瞩、深思熟虑,一致赞同他的意见。接着,毛泽东一个一
个问在座的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你们的元帅军衔还要不要评啊?”周、刘、邓都
摆摆手说:“不要评了,不要评了。”毛泽东又问几位过去长期在军队担任领导工作,后
来转到地方工作的同志:你们几个的大将军衔还要不要评啊?”这几位同志也都说:“不
要评了,不要评了。”在一次全国人大会议上,有些常委提出,毛泽东应被授予大元帅军
衔,就像斯大林那样,而他比斯大林率领的部队打的仗多,时间又长。同样,周恩来、邓
小平也都要被授予元帅军衔。对此,刘少奇观和彭真都在会上作了说明。他们说,这个建
议是合理、正确的。在酝酿建立军衔制的过程中,就有很多同志建议如此做,但是毛泽东
已任党和国家主席,周恩来已任政府总理,邓小平已任党中央总书记,现在又是和平时期
,他们三位都表示不要军衔。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反复考虑,同意了他们的意见。最后评的
结果就是十个元帅、十个大将、五十七个上将等。除了赛福鼎、乌兰夫、谢富治、韦国清
、叶飞、闫红彦外,其他转到地方去的同志包括驻外大使,都没有授衔。如谭震林、李先
念、程子华、习仲勋、杨尚昆、腾代远、舒同、江华、耿飚、姬鹏飞、黄镇、王幼平等。

授衔仪式

  1955年9月27日17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授衔仪式在中南海举行,毛泽东亲自将命
令状授予十位元帅。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举行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官军衔的礼,
周恩来分别把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的命令授予粟裕等在京的将官。次日,国防部
举行校官军衔的典礼彭德怀授予在京部分校官军衔。

  在北京怀仁堂的休息室里却另有一番景象。“元帅阁下,”陈毅问贺龙,“当初你在
南昌同叶挺打响第一枪时,可曾想到要当元帅 ?”“元帅?”贺龙用手把胡子一摸,“
吓!我连这是第一枪都没想到,我只想怎么打好这一枪。”叶剑英问陈毅:“要是叶军长
还健在,贵军就出两个元帅,不是吗?”“不!”陈毅爽朗笑声中带着严肃的中口气,“
要是他还健在,我就把这元帅的桂冠奉送给他。那时,在十大元帅中就有两个叶帅倒是真
的。”当周恩来走向老帅时,陈毅故意向他敬个军礼:“周副主席?”叶剑英则叫他:“
我们的总参谋长”。贺龙纠正说:“他应是未授军衔的元帅。”周总理听了,边仰天大笑
,边摆手:“不,不,我只是政府的一个工作人员,为诸位元帅当后勤。”

请求降衔

  在授衔时,在一些同志眼里,这如同梁山好汉108将排定座次一样,有人哭泣了,有
人笑了。毛主席当时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衔时。”

  许光达是大将中资历最小的,他授大将是苏联军事顾问团举荐的,因为苏联装甲兵司
令是大将。在授衔之前,许光达来到他的老上级贺龙家中,问贺龙:“柳直荀、周逸群要
还在,应该授什么军衔?”贺龙没想到许光达冒出这么一句,他两手抱肩,伫立沉思。“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不忘却共患难的亡友。周、柳有可能像总理、邓小平一样,改行搞
党务或行政。”“贺锦斋、段德昌要是不死呢?”“可能是大将。”“若是叶挺还在呢?
”“元帅,理所当然的元帅。你今天问这么多已故的人干哈?”“我想不通。”“贺锦斋
28年在工农革命军4军第一师当师长时,我只是连长。段德昌当军政委时,我是他手下的
师长。如果他还活着,撑破天授大将军衔。我何功何劳,配做大将?”“看不出你倒还谦
虚吗?”贺龙笑呵呵点燃烟斗,象是夸奖对方。“叶挺是北伐中威镇四方的铁军团长,那
时我是他手下战功平平的见习排长,他若在是元帅我许光达好意思当大将?”“这次授衔
,10个元帅、10个大将,是毛主席、中央军委几位副主席反复研讨、权衡,又照顾各方面
而决定的。”“毛主席、中央军委对我的信任,我衷心感谢。但与其他几位大将比,无论
德、才、资,均不如他们。我请求贺总把我的意见反映到中央军委,改授我上将衔。”从
贺龙家回来后,许光达给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写了一份请求降衔的报告。“这是一面明镜,
*** 自身革命的明镜。”毛主席高高扬起许光达的降衔申请,声音宏大的对他面前的将帅
们说。

  孙毅,36年2月任红一军团参谋长,1945年任晋中军区司令员,解放初,任华北军区
副参谋长,与他一样的同志戴上了上将户牌,而他只是个中将,评衔前他给组织写信:“
我只有从劳之苦而乏建树之功,在评衔时要宁低勿高,授我少将军衔足矣。我投身革命决
不是为了高官厚禄,党支部和人民给我的已经大大超过我的奉献了。”

将星闪耀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星闪耀,中国革命战争何止造就这么多的将帅,一个将帅就是一个
传奇故事,一部军史就凝聚着将帅的战功,也凝聚着无数烈士的鲜血!

  1955年授衔时,10名元帅平均年龄57岁,朱德最大69岁,林彪最小49岁;10名大将平
均年龄51.7岁,最大的张云逸63岁,最小的许光达47岁;上将平均年龄47.7岁左右,最大
的陶峙岳63岁,最小的肖华39岁;中将平均年龄45岁,最大的傅连璋,最小的刘西元、张
池岳38岁;少将平均年龄43岁左右,最大的史可全63岁,最小的吴钟、徐斌34岁。在将官
中,女少将李贞,曾任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外国籍少将洪水,越南河内人,曾任军委《
战斗训练》杂志社社长,56年回国。解放战争起义将军14人其中上将3人:陈明仁、陶峙
岳、董其武;中将3人,少将8人。少数民族34人,上将乌兰夫、韦国清,中将8人,少将
士24人。其中壮族11人,维吾尔族5人,蒙古族5人、藏族5人、满族4人、回族2人、土家
族2人。

  在将军队伍中,还有一些在战争中残废了身躯却增添了独有风采的将领。独臂将军余
秋里,在开发石油工业,甩掉“贫油国”帽子中再立奇功。独臂将军还有贺炳炎(上将)
、彭绍辉(上将)、宴福生(中将)、陈波(少将)、彭清云(少将)、章炎生(少将)
。此外还有独腿将军、独脚将军。如钟赤兵(中将),在二占遵义截肢,靠独腿走过二万
五千里长征。谢良(少将),在西路军失败后脚趾负伤,化脓溃烂,最后失去了脚掌。毛
泽东在谈及我军的伤残将军时说:“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旧时代是没有的,
只有我们的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的独特人才!”
粟裕大将授衔时还不到40岁,楼主统计有误
粟裕是1907年出生的,怎么会不到40岁呢?
是啊
粟裕1907年出生
不过这个帖子肯定不是楼住原创的
谢谢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