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烂片《男人的大和》,看看真正大和号的情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2:33:06
大和的兴衰

建造背景

20世纪3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日趋动荡,日本国内政治形势也在不断恶化,其右翼势力为了转嫁国内矛盾,极力推行对外扩张政策,日本与美国由此在太平洋地区产生激烈利益冲突。1934年1月,日本有新的《帝国国防方针》中,正式将美国视为假想敌,并判定日美两国海军将在可预见的未来以太平洋为战场展开决战。

就在日本提出《方针》的同时,1922年于华盛顿签署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将于1936年12月31日到期。按该条约规定,美、英、日、意、法五国主力舰(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总排水量之比为5:5:3:1.75:1.75,单舰排水量不得超过35,000吨,火炮口径不得超过406毫米,而一旦条约失效,上述限制即不复存在。面对这样的形势,日本一方面在谈判桌上与美、英等国为制定新的军备条约讨价还价,一方面暗自筹备建造新型战列舰。
     
作为一个工业基础相对西方列强薄弱、资源又匮乏的国家,日本在战舰数量上根本无法与实力雄厚的美国竞争。对此,日本也早有觉悟,但是为了与对手争夺亚太利益,实现军国主义野心,仍然依照明治时代以来奉行的“数量不足,质量弥补”的海军发展思路,寄望依靠单舰的质量优势抵消对方的数量优势。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日本海军开始为建造搭载460毫米口径主炮的超级战列舰未雨绸缪。
     
按照他们的估计,美国海军当时只有建造406毫米口径舰炮的经验,且由于巴拿马运河的限制,其舰艇宽度不能超过33米,因而即使造出更大的重炮,也没有合适的平台搭载。相形之下,日本早在1916年已经试制过1 门460毫米口径舰炮,1920年又制造过480毫米口径火炮,积累了此类超级火炮的生产经验。日军相信,一旦建造出搭载460毫米主炮的战列舰,其海军将足以获得压倒对手的绝对优势,从而将美国海军逐出西太平洋。

设计定型
     
1934年10月,日本海军军令部对海军舰政本部正式下达新型战列舰的设计任务,要求新舰装备460毫米口径主炮8门以上、155毫米副炮12门(4座三联装)或200毫米副炮8门(4座双联装),最高航速30节以上,舰体防御能够承受自身主炮在2,000~35,000米距离的打击。舰政本部接到命令后,以其第4部基本计划主任福田启二大佐负责整体设计,日本舰艇设计权威平贺让造船中将在技术上加以指导,从1935年3月10日~1936年7月20日,先后提出了23个设计方案,分别编号为A-140~A-140F5。
     
按照最初的A-140方案,新战列舰标准排水量69,500吨、长294米、宽42.4米、吃水10.4米、主机功率20万轴马力、最高航速31节、续航力8000海里/18节、装备460毫米主炮9门。照此方案,新舰的3座三联装主炮将和英国的纳尔逊级战列舰一样,集中配置于前甲板。其优点在于战斗中便于集中火力射击,缺点是一旦单座炮塔被击中,极有可能殃及另外2座炮塔,造成整体战斗力的丧失。对此,日本海军考虑再三,在前后否定了其他6种主炮布局后,最终采用2座三联装炮塔配置于前甲板,1座三联装炮塔居于后甲板的设计。这种方案在集中火力,节省重量,以及防护效果上取得了均衡,相同设计也出现在同期建造的美国海军最后一代战列舰(北卡罗来纳级、南达科它级和衣阿华级)和意大利海军的维内托级战列舰上,被公认为战列舰主炮最佳布局。
     
新舰的460毫米口径主炮有两种身管设计方案,一种采用45倍径身管,另一种采用50倍径身管。尽管在射程、炮口初速和弹丸重量等方面,50倍径舰炮的性能均高于45倍径舰炮,但由于其尺寸过大,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
     
在设计中,另一个让日本人很费心思的地方便是动力装置。按A-140方案,新战列舰将采用传统的蒸汽轮机,但受到德国海军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以柴油机动力获得18,000海里/15节的惊人续航力刺激,日本计划在A-140A到A-140F4方案中,都采用蒸汽轮机和柴油机并用的混合动力方式。不过,后来由于安装柴油机的日本海军“大鲸”号潜艇母舰的故障率颇高,日方不得不放弃了这一构思,依然回到蒸汽轮机的动力模式中。
就在日本秘密设计超级战列舰的同时,其与英、美在伦敦海军会议上的谈判正在逐渐趋向破裂。1936年,日本拒绝在《伦敦海军条约》上签字,同年,日本海军提出了对美截击战略,设想先以潜艇和航空兵对远道而来的美国舰队进行消耗战,然后于小笠原群岛以西海域,依靠以新型超级战列舰为核心的打击舰队,通过舰炮决战歼灭美国舰队。在该战略的指导下,日本海军在1937年制定了军备补充计划(即所谓“03造船计划”),正式决定建造2艘A-140F5号方案舰(当时称为1号舰和2号舰)。1937年11月4日,1号舰开始在吴海军工厂动工建造。

技术变通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通过向西方不断学习,积累了相当的造船经验和技术,到昭和时代,已经成为世界造船大国之一,技术水平与西方不分伯仲。尽管如此,作为一个国土面积狭小且常年处于战争条件下的岛国,建造排水量超过条约型战列舰近一倍的巨型战列舰,无疑是国家整体实力难以承受的举动,其中的技术难度也不易克服。然而,在急剧膨胀的扩张欲望驱动下,日本决心不惜代价完成此级空前强大的战列舰,为此动用了包括十余万吨优质钢材在内的大量战略物资,耗巨资为造船工业增添大量设备,并特意将吴海军工厂的船坞加深了1米。在“大和”的整个建造过程中,日本前后花费1,500亿日元(战后价格),平均每吨排水量需要200万日元——这是倾举国之力来建造的2艘巨舰。
     
战列舰需要大量的优质特种钢板,特别是装甲钢,此前,日本的装甲钢无论在材质还是加工工艺上均不如西方,因此,在新舰的建造过程中,如何开发新型装甲钢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日本海军旧有的战舰舷侧装甲钢主要采用渗碳表面硬化的镍铬合金钢(战列舰舷侧装甲一般都采用表面硬化钢,而甲板装甲则采用均质钢),即所谓VC钢(维氏渗碳钢)。这种钢材有两个缺点,一是表面硬化工艺使钢材失去韧性而变脆,容易被对方穿甲弹击碎;另一方面,进行渗碳处理需要花费4~5个昼夜的时间,再加上煅烧时间,制造一块钢板需要一个月——对需要约2万吨舷侧装甲钢的2条在建新舰来说,如此速度不能接受。
     
考虑到上述情况,日本开发出另外一套加工技术,即不再对材料表面进行渗碳处理,而是直接运用锻烧以及热处理方法对钢材进行硬化,生产出一种被称为VH钢(维氏硬化钢)的新装甲钢。这种钢材在增强硬度的前提下,依然保持相当的韧性,根据实验测算,VH钢与VC钢相比,抗冲击值有很大提高,其余性能则基本一致。此外,制造一块VH钢的时间只需要10天,是VC钢的1/3。由于具有上述两大优点,新钢材被1号舰用作舷侧及主炮炮塔正面装甲用材。
     
为了能够保质保量的制造出合适的钢材以供新舰建造之用,日本还耗费巨资从德国购进了15,000吨水压机(一说16,000吨)以及3台70吨酸性平炉(据资料,这些设备一共花费1,000万美元),从而保障了制造包括650毫米厚VH钢板(“大和”主炮炮塔使用)在内的大型锻压件。
     
战后,美国根据弗吉尼亚海军测试中心对缴获的大和级3号舰“信浓”(该舰后来改为航空母舰,因此部分装甲钢没有安装)的剩余VH钢板进行测试,宣称日本战列舰的装甲钢抗弹性只相当于美国产品的83.9%。但客观分析,作为日本海军“04造船计划”组成部分的“信浓”号,由于在建期间战争形势开始恶化,原材料缺乏(特别是制造优质装甲钢所必需的镍和铬),对装甲钢进行表面热处理的熟练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很多有经验的技工被征兵),导致其建造质量极为低劣,以至命中4条鱼雷便告沉没(“大和”号被击中10条鱼雷、炸弹24颗,“武藏”号被击中19条鱼雷、炸弹17颗,当然,“信浓”的沉没与没有关闭水密门、舰上人员素质低下等因素也有很大关系,而且潜射鱼雷的威力也比航空鱼雷大)。以这样的装甲钢与战前不惜工本、充分保证原材料供应和工艺质量造出来的“大和”号装甲相比,显然是不妥的。后来,美国人测试过另外一块183毫米厚VH钢,结论则是品质与美国装甲钢同样优良。
在主炮制造上,日本遇到一个重大难题是如何保证高膛压条件下主炮炮身具备足够强度?过去他们试制的480毫米舰炮便是由于强度不足而在试射中报废。为此,吴海军工厂舰炮部采用了新的火炮自紧技术。以往战列舰的主炮炮身制造均采用套筒的方法,将2个或多个管子套在一起,经加热和冷处理后,使管子压缩在一起。而自紧工艺则是使用一根内径比所需口径小一些的钢管,在高压下扩展其内膛,使制成后的身管可以通过自身金属的内压消除炮管内层表面的小裂缝,借以增强炮身强度。采用此法制造出来的炮身在试射中取得成功,身管寿命达200~250发。

生不逢时
  
1号舰的建造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总体上比较顺利。1939年5月~10月,该舰锅炉安装完毕,9~11月,主机上舰。1940年7月15日,1号舰被命名为“大和”号——这个名字来自日本古代的大和国,也是日本人对自身民族的称呼,以此命名该舰,可见对其寄予的厚望。但在当年8月8日举行的下水仪式上,由于负责宣读舰名的吴镇守府长官的嗓音太低,在场的很多人根本不能听清舰名,而在事后猜测该舰舰名为“亚细亚”,有人甚至还进一步推测说2号舰将被命名为“东亚”。
  
下水后的“大和”号开始了紧张的舾装工程,到1941年7月,该舰主炮已经安装完毕。从10月16日起,“大和”号开始试航,10月22日,这艘7万吨的巨舰在宿毛湾以153,553轴马力达到了27.46节的高速,该航获得成功。11月1日,“大和”号首任舰长高柳仪八海军大佐到任。12月7日,这艘巨型战列舰在试航中进行首次主炮射击,9门460毫米舰炮指向一舷,伴随震耳欲聋的巨响(声音连海边城市里的居民都听到了)9枚重1,460公斤的巨型炮弹打向2万米外,9门主炮齐射产生的后坐力高达8000余吨。
  
就在“大和”号显示威力的同时,一支庞大的日本舰队正向夏威夷进发,其核心是联合舰队最强大的6艘航空母舰。1941年12月8日凌晨(当地时间为12月7日),从6艘航母上起飞的上百架舰载机偷袭了珍珠港基地,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战列舰群。这一行动在宣告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同时,也确立了海上新霸主——航空母舰的地位,巨炮厚甲的战列舰在它面前显得黯然失色,一个全新的海空时代到来了。
  
我们现在无从得知在珍珠港偷袭成功的消息传来后,“大和”号建造设计者们的心情,只知道在这一天,该舰结束了试航。8天后,即1941年12月16日,“大和”号正式竣工,入吴镇守府船籍,并被编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战列舰从此开始了它的海军服役生涯。

大和的兴衰

建造背景

20世纪3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日趋动荡,日本国内政治形势也在不断恶化,其右翼势力为了转嫁国内矛盾,极力推行对外扩张政策,日本与美国由此在太平洋地区产生激烈利益冲突。1934年1月,日本有新的《帝国国防方针》中,正式将美国视为假想敌,并判定日美两国海军将在可预见的未来以太平洋为战场展开决战。

就在日本提出《方针》的同时,1922年于华盛顿签署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将于1936年12月31日到期。按该条约规定,美、英、日、意、法五国主力舰(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总排水量之比为5:5:3:1.75:1.75,单舰排水量不得超过35,000吨,火炮口径不得超过406毫米,而一旦条约失效,上述限制即不复存在。面对这样的形势,日本一方面在谈判桌上与美、英等国为制定新的军备条约讨价还价,一方面暗自筹备建造新型战列舰。
     
作为一个工业基础相对西方列强薄弱、资源又匮乏的国家,日本在战舰数量上根本无法与实力雄厚的美国竞争。对此,日本也早有觉悟,但是为了与对手争夺亚太利益,实现军国主义野心,仍然依照明治时代以来奉行的“数量不足,质量弥补”的海军发展思路,寄望依靠单舰的质量优势抵消对方的数量优势。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日本海军开始为建造搭载460毫米口径主炮的超级战列舰未雨绸缪。
     
按照他们的估计,美国海军当时只有建造406毫米口径舰炮的经验,且由于巴拿马运河的限制,其舰艇宽度不能超过33米,因而即使造出更大的重炮,也没有合适的平台搭载。相形之下,日本早在1916年已经试制过1 门460毫米口径舰炮,1920年又制造过480毫米口径火炮,积累了此类超级火炮的生产经验。日军相信,一旦建造出搭载460毫米主炮的战列舰,其海军将足以获得压倒对手的绝对优势,从而将美国海军逐出西太平洋。

设计定型
     
1934年10月,日本海军军令部对海军舰政本部正式下达新型战列舰的设计任务,要求新舰装备460毫米口径主炮8门以上、155毫米副炮12门(4座三联装)或200毫米副炮8门(4座双联装),最高航速30节以上,舰体防御能够承受自身主炮在2,000~35,000米距离的打击。舰政本部接到命令后,以其第4部基本计划主任福田启二大佐负责整体设计,日本舰艇设计权威平贺让造船中将在技术上加以指导,从1935年3月10日~1936年7月20日,先后提出了23个设计方案,分别编号为A-140~A-140F5。
     
按照最初的A-140方案,新战列舰标准排水量69,500吨、长294米、宽42.4米、吃水10.4米、主机功率20万轴马力、最高航速31节、续航力8000海里/18节、装备460毫米主炮9门。照此方案,新舰的3座三联装主炮将和英国的纳尔逊级战列舰一样,集中配置于前甲板。其优点在于战斗中便于集中火力射击,缺点是一旦单座炮塔被击中,极有可能殃及另外2座炮塔,造成整体战斗力的丧失。对此,日本海军考虑再三,在前后否定了其他6种主炮布局后,最终采用2座三联装炮塔配置于前甲板,1座三联装炮塔居于后甲板的设计。这种方案在集中火力,节省重量,以及防护效果上取得了均衡,相同设计也出现在同期建造的美国海军最后一代战列舰(北卡罗来纳级、南达科它级和衣阿华级)和意大利海军的维内托级战列舰上,被公认为战列舰主炮最佳布局。
     
新舰的460毫米口径主炮有两种身管设计方案,一种采用45倍径身管,另一种采用50倍径身管。尽管在射程、炮口初速和弹丸重量等方面,50倍径舰炮的性能均高于45倍径舰炮,但由于其尺寸过大,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
     
在设计中,另一个让日本人很费心思的地方便是动力装置。按A-140方案,新战列舰将采用传统的蒸汽轮机,但受到德国海军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以柴油机动力获得18,000海里/15节的惊人续航力刺激,日本计划在A-140A到A-140F4方案中,都采用蒸汽轮机和柴油机并用的混合动力方式。不过,后来由于安装柴油机的日本海军“大鲸”号潜艇母舰的故障率颇高,日方不得不放弃了这一构思,依然回到蒸汽轮机的动力模式中。
就在日本秘密设计超级战列舰的同时,其与英、美在伦敦海军会议上的谈判正在逐渐趋向破裂。1936年,日本拒绝在《伦敦海军条约》上签字,同年,日本海军提出了对美截击战略,设想先以潜艇和航空兵对远道而来的美国舰队进行消耗战,然后于小笠原群岛以西海域,依靠以新型超级战列舰为核心的打击舰队,通过舰炮决战歼灭美国舰队。在该战略的指导下,日本海军在1937年制定了军备补充计划(即所谓“03造船计划”),正式决定建造2艘A-140F5号方案舰(当时称为1号舰和2号舰)。1937年11月4日,1号舰开始在吴海军工厂动工建造。

技术变通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通过向西方不断学习,积累了相当的造船经验和技术,到昭和时代,已经成为世界造船大国之一,技术水平与西方不分伯仲。尽管如此,作为一个国土面积狭小且常年处于战争条件下的岛国,建造排水量超过条约型战列舰近一倍的巨型战列舰,无疑是国家整体实力难以承受的举动,其中的技术难度也不易克服。然而,在急剧膨胀的扩张欲望驱动下,日本决心不惜代价完成此级空前强大的战列舰,为此动用了包括十余万吨优质钢材在内的大量战略物资,耗巨资为造船工业增添大量设备,并特意将吴海军工厂的船坞加深了1米。在“大和”的整个建造过程中,日本前后花费1,500亿日元(战后价格),平均每吨排水量需要200万日元——这是倾举国之力来建造的2艘巨舰。
     
战列舰需要大量的优质特种钢板,特别是装甲钢,此前,日本的装甲钢无论在材质还是加工工艺上均不如西方,因此,在新舰的建造过程中,如何开发新型装甲钢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日本海军旧有的战舰舷侧装甲钢主要采用渗碳表面硬化的镍铬合金钢(战列舰舷侧装甲一般都采用表面硬化钢,而甲板装甲则采用均质钢),即所谓VC钢(维氏渗碳钢)。这种钢材有两个缺点,一是表面硬化工艺使钢材失去韧性而变脆,容易被对方穿甲弹击碎;另一方面,进行渗碳处理需要花费4~5个昼夜的时间,再加上煅烧时间,制造一块钢板需要一个月——对需要约2万吨舷侧装甲钢的2条在建新舰来说,如此速度不能接受。
     
考虑到上述情况,日本开发出另外一套加工技术,即不再对材料表面进行渗碳处理,而是直接运用锻烧以及热处理方法对钢材进行硬化,生产出一种被称为VH钢(维氏硬化钢)的新装甲钢。这种钢材在增强硬度的前提下,依然保持相当的韧性,根据实验测算,VH钢与VC钢相比,抗冲击值有很大提高,其余性能则基本一致。此外,制造一块VH钢的时间只需要10天,是VC钢的1/3。由于具有上述两大优点,新钢材被1号舰用作舷侧及主炮炮塔正面装甲用材。
     
为了能够保质保量的制造出合适的钢材以供新舰建造之用,日本还耗费巨资从德国购进了15,000吨水压机(一说16,000吨)以及3台70吨酸性平炉(据资料,这些设备一共花费1,000万美元),从而保障了制造包括650毫米厚VH钢板(“大和”主炮炮塔使用)在内的大型锻压件。
     
战后,美国根据弗吉尼亚海军测试中心对缴获的大和级3号舰“信浓”(该舰后来改为航空母舰,因此部分装甲钢没有安装)的剩余VH钢板进行测试,宣称日本战列舰的装甲钢抗弹性只相当于美国产品的83.9%。但客观分析,作为日本海军“04造船计划”组成部分的“信浓”号,由于在建期间战争形势开始恶化,原材料缺乏(特别是制造优质装甲钢所必需的镍和铬),对装甲钢进行表面热处理的熟练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很多有经验的技工被征兵),导致其建造质量极为低劣,以至命中4条鱼雷便告沉没(“大和”号被击中10条鱼雷、炸弹24颗,“武藏”号被击中19条鱼雷、炸弹17颗,当然,“信浓”的沉没与没有关闭水密门、舰上人员素质低下等因素也有很大关系,而且潜射鱼雷的威力也比航空鱼雷大)。以这样的装甲钢与战前不惜工本、充分保证原材料供应和工艺质量造出来的“大和”号装甲相比,显然是不妥的。后来,美国人测试过另外一块183毫米厚VH钢,结论则是品质与美国装甲钢同样优良。
在主炮制造上,日本遇到一个重大难题是如何保证高膛压条件下主炮炮身具备足够强度?过去他们试制的480毫米舰炮便是由于强度不足而在试射中报废。为此,吴海军工厂舰炮部采用了新的火炮自紧技术。以往战列舰的主炮炮身制造均采用套筒的方法,将2个或多个管子套在一起,经加热和冷处理后,使管子压缩在一起。而自紧工艺则是使用一根内径比所需口径小一些的钢管,在高压下扩展其内膛,使制成后的身管可以通过自身金属的内压消除炮管内层表面的小裂缝,借以增强炮身强度。采用此法制造出来的炮身在试射中取得成功,身管寿命达200~250发。

生不逢时
  
1号舰的建造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总体上比较顺利。1939年5月~10月,该舰锅炉安装完毕,9~11月,主机上舰。1940年7月15日,1号舰被命名为“大和”号——这个名字来自日本古代的大和国,也是日本人对自身民族的称呼,以此命名该舰,可见对其寄予的厚望。但在当年8月8日举行的下水仪式上,由于负责宣读舰名的吴镇守府长官的嗓音太低,在场的很多人根本不能听清舰名,而在事后猜测该舰舰名为“亚细亚”,有人甚至还进一步推测说2号舰将被命名为“东亚”。
  
下水后的“大和”号开始了紧张的舾装工程,到1941年7月,该舰主炮已经安装完毕。从10月16日起,“大和”号开始试航,10月22日,这艘7万吨的巨舰在宿毛湾以153,553轴马力达到了27.46节的高速,该航获得成功。11月1日,“大和”号首任舰长高柳仪八海军大佐到任。12月7日,这艘巨型战列舰在试航中进行首次主炮射击,9门460毫米舰炮指向一舷,伴随震耳欲聋的巨响(声音连海边城市里的居民都听到了)9枚重1,460公斤的巨型炮弹打向2万米外,9门主炮齐射产生的后坐力高达8000余吨。
  
就在“大和”号显示威力的同时,一支庞大的日本舰队正向夏威夷进发,其核心是联合舰队最强大的6艘航空母舰。1941年12月8日凌晨(当地时间为12月7日),从6艘航母上起飞的上百架舰载机偷袭了珍珠港基地,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战列舰群。这一行动在宣告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同时,也确立了海上新霸主——航空母舰的地位,巨炮厚甲的战列舰在它面前显得黯然失色,一个全新的海空时代到来了。
  
我们现在无从得知在珍珠港偷袭成功的消息传来后,“大和”号建造设计者们的心情,只知道在这一天,该舰结束了试航。8天后,即1941年12月16日,“大和”号正式竣工,入吴镇守府船籍,并被编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战列舰从此开始了它的海军服役生涯。

特色舰体
  
为尽可能缩短装甲带并为主炮射击提供稳定的平台,排水量近73,000吨的“大和”号舰体设计得十分粗短,长宽比为6.76:1。若想以这样的舰形凭借15万轴马力(只相当于一艘日本重型巡洋舰的最大输出功率)的动力获得27节的高速,其难度可想而知。为此日本海军舰政本部从1935年开始,经过长期水池试验,先后提出40多个不同的线型,最终确定了“大和”号极富特色的舰体特征。
  
“大和”号舰艏水线以上部分明显向外前倾,舰艏前端成半圆形,两舷大幅度外张,借以减少舰艏上浪。舰艏水线以下部分采用当时极为新颖的球鼻艏。其位置在水线下约3米处,和尖削形舰艏相比,新构型可以减少8%的兴波阻力,同时减少约3米的水线长度,节省了30吨左右的排水量。在球鼻艏内装有“零”式水下听音器,可以探测敌方潜艇的活动。
  
有人认为这种舰艏和美国衣阿华级战列舰舰艏很相似,但实际上两者之间是有差异的。从侧面看,“大和”的球鼻艏向前突出成一个球形,而衣阿华级则与水线以下舰艏保持平齐。相比之下,“大和”的球鼻艏外观更接近于现代形式,而效能也更为明显。
  
世界上大多数战列舰的舰体内侧曲线呈外张的弧形,而“大和”号艏内侧的细腰部却呈内凹的弧形——减阻性能更为优良。这种外形和衣阿华级非常相似,不同点在于,美舰舰艏的内侧曲线延伸到舰体中部以后就变平直了,而“大和”号的内侧曲线则呈弧线一直延伸到舰艉,看上去非常流畅,实际减阻效能也更为优越。之所以出现以上差异,并不是因为美国人在舰体设计上比日本差,实在是受限于巴拿马运河的宽度限制,只好用舯部平直舷墙弥补其舰宽的不足。
“大和”号另一个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其作战指挥中心所在的舰桥。该舰桥从龙骨处算起高达45米,相当于15层楼房,从远处看去宛如一座高塔。在其顶部装有主炮观测所(内置98式指挥仪,可以旋回)和15米大型测距仪,向下依次为防空指挥所、昼战舰桥、作战室、舰长休息室、罗经舰桥(夜战舰桥)、第二海图室和司令塔等,舰桥内部装有直通式电梯。从外形看,“大和”号舰桥侧面积310平方米,正面面积却只有159平方米,仅相当于侧面积的一半,其迎风阻力自然也就比较小。

“大和”号舰艉同样与众不同。与高达8.6米的舯部舷墙相比(水线以上),其舰艉仅有6.4米高,低陷下去一块,由此可以通往舰载机机库,舰载机在吊装之前也暂时停放在这里。在“大和”号的舰艉处安装有前后配置的半平衡舵,其主舵面积为46平方米,副舵面积为16.5平方米,两舵之间距离15米,副舵对主舵起辅助作用。一般来说,战列舰大多采用的是两舵并列的平衡舵,一旦被鱼雷命中,容易同时损坏,为此“大和”号才采用了上述设计。值得注意的是,“大和”号的舵效非常明显,在航速26节状态下,战术回旋直径仅为640米,几乎可以算为世界上转弯性能最好的战列舰——这一优势对在战列舰炮战中对占领有利阵位有着很大作用,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战术回旋直径比航速更为重要。

火力优势
  
“大和”号的主炮为3座三联装94式45倍径460毫米口径舰炮[注2],出于保密考虑,日本海军将其称为400毫米舰炮。该炮由吴海军工厂舰炮部研制,火炮炮身长21.3米,单具炮管重165吨,1座炮塔内3门火炮全系统总重为1,720吨,加上790吨炮塔装甲和弹药,总重达2,774吨(有些资料称“大和”炮塔重2,510吨,系指不计算弹药时的重量)。该炮俯仰角为+45°~ -5°,装弹时固定在+3°位置。主炮炮身的俯仰和炮塔的转动均采用液压驱动,俯仰速度8°/秒,炮塔旋回一周需3分钟。炮弹采用机械装填,其扬弹速度为10发/分。主炮塔后部装有世界最大的93式15米基线测距仪(带电罗经,可在航行时保持稳定),另附有98式射击仪和98式方位瞄准仪。通过这些装置,保证了94式舰炮在远程炮战中的射击精度。94式主炮的射速较低,为1.8发/分。
  
“大和”号的460毫米火炮配有3种炮弹,分别为91式460毫米穿甲弹、三式对空弹和高爆弹。91式穿甲弹弹重1,460公斤,内置炸药33.85公斤,弹长1,953毫米,发射药重330公斤(分别由6个各重55公斤药筒组成),发射时膛压32公斤/平方毫米,炮口初速785米/秒。45°仰角最大射程42,050米,仰角40°时射程为40,700米,30°时为35,826米,20°时为27,916米,10°时为16,843米。3式对空弹和高爆弹重量均为1,360公斤,炮口初速也相同,为805米/秒,前者用于对空射击,最大射高11,900米。后者装填有63.5公斤炸药,用于打击无装甲的目标和执行岸轰任务。“大和”号每门主炮配有120发炮弹,其中100发为穿甲弹。
  
一般来说,三联装舰炮齐射时发射出去的弹丸在飞行中往往互相干扰而影响射击精度,以往解决之道便让中间的火炮与两侧的2门火炮交替发射。“大和”号则在主炮上安装有火炮发射延迟装置,使中炮的发射时间比2门侧炮延迟3/1,000~5/1,000秒,从而保证3门主炮能够齐射,提高了瞬时火力强度。
  
“大和”装备的这种94式460毫米口径主炮是人类历史上威力最大的舰炮,与处于第二位的衣阿华级战列舰配备的Mk7型406毫米口径50倍径舰炮相比,94式在口径、穿甲弹重量、炮口初速和射程上均处于优势地位。众所周知,战列舰主炮是一种远程抛射型火炮,其炮弹穿甲威力取决于弹丸的重量、下落前的弹道顶点(这两点保证了炮弹的势能和着舰动能)以及着舰角度,而射程远的火炮其弹道顶点通常较高。弹丸越重、射程越远的火炮穿甲威力就越大(额外还应考虑弹丸的外形、弹体材料和工艺等次要因素),同时具备这两个优势的“大和”号主炮无疑比衣阿华级主炮拥有更强的穿甲力。战后美国发表的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
单纯从数据来看,这种优势似乎并不明显,但如果同时考虑双方的装甲防护水平,我们便会发现,“大和”号在20000~30000米距离(这是战列舰一般采用的远程炮战距离)已经可以贯穿衣阿华级的主装甲带(也可以击穿世界上其他任何战列舰的主装甲带),而后者的主炮却无法做到这一点。有人认为“大和”主炮的射击精度较差,射速也较Mk7低,因而怀疑94式舰炮的实战效能,关于此精度问题,笔者并未找到证明其很差的可靠证据。就“大和”的94式主炮本身来说,其身管寿命200~250发,而火炮膛压小得多的衣阿华级的Mk7型主炮身管寿命也只有290~350发,这说明94式的身管强度并不差。另外还有一个影响战列舰火炮射击的问题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在波涛汹涌的海上,战列舰舰体的稳定性实际对主炮射击精度影响非常大,而舰体粗短的“大和”无疑比舰体细长的衣阿华级拥有着更好的纵向稳定性。  

“大和”的副炮采用从“最上”级巡洋舰上拆卸下来的3年式60倍径155毫米舰炮12门(4座三联装),其炮身长9,615毫米,单炮重12.7吨,整座炮塔重150吨,设有25毫米装甲板。该炮使用55.87公斤重穿甲弹(其它类型炮弹重量相同),火炮俯仰角+55°~-10°,炮口初速980米/秒,45°仰角时的最大射程为27,400米,最大射高12,600米(和460毫米主炮一样,该副炮也可以用于对空射击),射速5~7发/分。每门3年式副炮备弹150发,采用基线8米的测距仪。
  
副炮的配置颇有特色,其4座炮塔中的2座被安装在舰体中心线上,分别位于2、3号主炮塔后部,另外2座安装于上层建筑的两侧(这2座炮塔后来被拆除,以腾出空间安装高射炮)。这种设计可以保证“大和”的全部4座副炮炮塔中的3座同时指向一舷,而大多数战列舰只能保证一半副炮同时指向一舷。
  
如前文所述,“大和”的主、副炮都能对空射击,但它们毕竟不是专门设计的高射炮,移动缓慢而跟随精度较差,对空射击只能起到干扰来袭飞机的恐吓作用。该舰的防空任务主要由127毫米和25毫米高射炮承担。
  
“大和”建成时装备有12门89式40倍径127毫米口径高射炮(6座双联装,均带有防盾),后来在改装中增至24门(12座双联装,一半带有防盾)。该炮俯仰角为+90°~-8°,所用炮弹重23.5公斤。火炮初速725米/秒,最大射程14,800米,最大射高9,400米,射速14发/分,身管寿命800~1500发。
  
“大和”建成时另装备24门96式60倍径25毫米口径高射炮(8座三联装,均带有防盾),后来陆续加装,最终总数达到152门(三联装50座,单装2座)。该炮俯仰角+90°~-10°,弹重250克,火炮初速900米/秒,最大射程6,800米,最大射高5,000米,射速220发/分。
  
“大和”号的这两型高炮于太平洋战争中被广泛用于舰艇防空。在战争初期算得上两种性能优秀的高炮,但到了战争后期,随着美国飞机的性能和飞行员水平的大幅提高,日方的25毫米高炮与美国配备近炸引信的40毫米高炮相比,显得威力不足。加上高炮射击指挥系统的落后,使得“大和”上高炮数量不断增加,但防空能力却没有显著提高。

防护特征
  
“大和”号是一艘极为重视防护的巨型战列舰,按照设计要求,该舰的装甲应该能够承受自身460毫米主炮在20,000~30,000米距离上的打击(炮弹着舰速度500米/秒左右),中甲板还能抵御从3,900米高度投下的800公斤重型航空炮弹。
  
为实现上述要求,“大和”一共安装了22,895吨装甲和防御板,占全舰正常排水量的33%。该舰弹药舱,主机和锅炉舱等要害部位被集中布置在舰体中部,有厚重的装甲带加以重点防御(从前主炮前端一直延伸到后主炮后端)。防御区划的舷侧装甲从战舰舯部水线处一直延伸至战舰底部,其上端水线处的主装甲带厚达410毫米,采用VH装甲钢,主装甲带以下的舷侧列板厚度为200~75毫米(由上至下递减)。防御区划顶部的装甲敷设在战舰的中甲板处,厚度为200~230毫米,采用加入钼的均质镍铬合金钢。防御区划的前后两端则由270~350毫米厚的装甲横隔壁防护。在“大和”号的主防御区划以外的舵机舱也敷设了厚甲,其主、副舵机舱顶部装甲均为200毫米,主舵机舱舱壁装甲厚350~360毫米,副舵机舱装甲厚250~300毫米。
作为操舵室和重要的通信枢纽,位于舰桥处的司令塔也是一个重点防护区域。其侧壁及顶部装甲厚达500毫米,而从司令塔向下延伸至主防御区的通信线路则被300毫米厚的重装甲保护起来。
  
“大和”号主炮炮塔是全舰防护最为坚固的地方,其炮塔正面装甲厚达650毫米,带有45°倾角,侧面250毫米,后部190毫米,顶部270毫米。必须指出的是,当时欧美在设计战列舰主炮炮塔时,侧、后部的装甲一般比顶部厚很多,而“大和”号却恰恰相反,其原因除了日本海军对远程炮战中垂直落下的炮弹更加警惕外,恐怕也与其海军内部航空制胜论者在该舰建造过程中施加的压力不无关系。
  
“大和”号主炮底座的前部和侧部装甲厚度均为560毫米,后部装甲则为380~440毫米。为了加强主炮弹药库的防护,日本人还在主炮前的主甲板处敷设了35~50毫米厚的合金铜护板,可抵御俯冲轰炸机投下的250公斤炸弹。为减轻重量,以保证炮塔的转动速度,该舰副炮的防御较为薄弱,其炮塔装甲仅为25毫米,只能抵御弹片和近失弹杀伤,但其炮塔底座却采用75毫米厚的合金铜装甲以保护通向弹药库的通道。
  
“大和”号烟囱的下部设有50毫米装甲,而位于中甲板烟囱开口处则装有一块非常独特的“蜂窝”装甲板,厚度达380毫米,板面上布满直径180毫米的小孔。这样既可以保证排烟顺畅,又使这一区域获得了有效保护。
  
“大和”号是最后一代战列舰中装甲最厚重的一艘,事实上也是整个战列舰发展史上最厚重的一艘。不仅如此,该舰的装甲带还具有良好的防弹外形,其舷侧410毫米装甲向内倾斜20°,是最后一代战列舰中倾角最大的舷侧装甲(其次为美国的衣阿华级和南达科它级,舷侧倾角19°)。而“大和”号中甲板边缘处的230毫米装甲也带有7°的倾角,在最后一代战列舰中,只有该型舰采用这种倾斜式装甲甲板。
  
在水下防护方面,设计要求“大和”的防雷隔舱能够承受400公斤TNT的爆炸当量(美国最后一代战列舰要求能抗击320公斤TNT打击,德国的“俾麦斯”级要求抗击250公斤TNT), 在被击中2~3发鱼雷的情况下,战斗力不受影响。为防水雷,舰底采用3层底,同时为了提高抗沉性,全舰被划分出1,147个水密隔舱。但作为一艘以炮战为主要任务、强调集中防御的战列舰,“大和”号的水下防护系统总长只占全舰长度的40%,这显然不利于防御鱼雷攻击。

舰载雷达
  
“大和”号在建成时并没有装备雷达,随着战争的深入,日本为提高该舰的探测能力,先后为其装备了3种雷达,其具体性能如下:
  
21号对空雷达,1943年9月安装在“大和”号舰桥顶端的15米主炮测距仪上,其雷达波长1.5米,功率25~30千瓦,可探测120公里处机群和70公里处单机。该雷达角度误差大,性能不及美国同类产品;
  
22号对海雷达,雷达波长10厘米,属超短波对海雷达,采用磁控电子管,功率2千瓦,重量1.3吨。对战列舰探测距离为35公里(距离误差±700米),对巡洋舰20公里,对驱逐舰17公里,角度误差±5°。该雷达于1944年1~4月安装于“大和”的舰桥两侧,可用于主炮射击指挥;
  
13号对空雷达,1944年1~4月安装于“大和”号后桅,功率10千瓦,可在100公里内发现机群,50公里发现单机,距离误差±2~3公里,角度误差±10度。该型雷达在性能上较21号有一定的提高,同时尺寸也缩小不少。
  
除上述3种雷达外,“大和”号还装有雷达接收告警器,可感测300公里以外目标发出的雷达波,从而实现远程预警。整体来说,日本海军的雷达性能比美国同类产品落后,这造成该舰的夜战能力弱于美国战列舰。

舰载机和搭载艇
  
“大和”号一共搭载“零”式3座水上侦察机和“零”式双座水上观测机共7架。前者最大速度37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740公里,装有3挺7.7毫米机枪;后者最大速度375公里,最大航程2,080公里,装有1挺7.7毫米机枪。这2种飞机的主要任务是为战列舰提供侦察支援,以及在炮战中飞临目标上空协助完成弹着点修正。
按照设计,“大和”号最多能够携带16艘小艇,其中包括2艘舰载水雷艇,2艘长官艇,但通常只带14艘。
作用不明
  
“大和”号是一艘威力巨大的战列舰,但却生不逢时,在它建成服役之时,恰逢战列舰的霸主地位被航母所取代。也正因为如此,从“大和”号开始设计到今天,一直有人将其视作日本海军迷信巨舰大炮、思想落后的佐证,甚至还有人认为“大和”是一艘无用之舰。客观分析,这种说法有失公正。事实上,在日本人建造“大和”的同时,世界各海军大国,甚至包括苏联,都没有放弃建造战列舰,而被公认为在珍珠港事件后充分认识到航空母舰作用的美国更是在事件前后建造了10艘战列舰,其中大部分的主要工期都是在珍珠港事件之后,而“大和”及二号舰“武藏”的主要工期均在此之前。另外,一直到1944年的马里亚纳海战,美国人还指望进行战列舰决战,却把航空母舰当成辅助舰种。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战历史看,当时的战列舰虽然失去了霸主地位,且依靠一艘超级战列舰就想打遍天下,扭转战局的想法更是狂人的迷梦,但必须承认,在保持一定制空权的前提下,战列舰凭借其重炮厚甲,仍然可在执行诸如破交,对岸射击和护卫航母战斗群等任务中发挥不小作用。在这一点上,美、英、甚至德国海军做得都不错,认为战列舰完全无用是不符合事实的,关键在于对其合理的使用。
  
不过,日本海军中的保守派显然不愿意让倾国之力造出的“大和”号去执行破交或保护航空母舰这样的“小”任务。在他们看来,“大和”是那种平时需要精心呵护,到了决定“国运”的决战关头再拿出来发挥威力的“镇国之宝”(虽然这种决战在航母时代是几乎不可能出现的)。
  
在这种背景下,1942年2月12日,“大和”号接替“长门”号成为联合舰队旗舰。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这时担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却是曾极力反对建造“大和”的山本五十六。和保守派相比,此人固然明白指望战列舰大战决定国家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在新时代如何发挥现有战列舰的作用,他却同样含糊茫然。虽然出于对传统的尊重,山本接受“大和”号作为自己的旗舰,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可以算得上一个“战列舰彻底无用论者”,因此即使有使用“大和”的机会,他也会予以拒绝。而军令部关于未经其许可不得动用“大和”的命令,也正好成为其将“大和”号当作摆设的借口——这在山本制定的中途岛作战计划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该计划中,山本将战列舰主力舰队和航空母舰主力舰队分开使用——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山本此举的意图在于想利用航空母舰作为诱饵,引出美国舰队后再由战列舰予以歼灭。但从山本的航母制胜思想和当时美国舰队事实上根本没有可用作战列舰决战的舰只这一事实分析,山本似乎还不至于愚蠢到这种程度。其真实想法应该还是利用航母编队(也就是南云中将指挥的第1航空舰队,拥有4艘主力航母)去消灭美国的航母。至于他将战列舰分开使用,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对日本海军战列舰传统的尊重,另一方面在于他也没想让战列舰去起什么作用。正因为如此,当南云舰队的参谋人员以旗舰“赤城”号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不好为由,提出让“大和”直接配合航母行动,同时由山本本人直接指挥南云舰队时,却遭到拒绝。结果在这场海战中,南云的航母全军覆没,而“大和”则在几百海里以外无所事事。当有人提出用包括“大和”在内的全部日本战列舰对中途岛进行报复炮击时,山本又一次拒绝。
  
1942年6月14日,“大和”号回到柱岛。2个月后的8月17日,该舰再次出港,这次的任务是对瓜岛进行支援作战,但在8月28日到达特鲁克群岛后,却没有半点出击的姿态,反而是整天呆在港里无所事事地打发时间。9月27日,当日军大本营参谋在“大和”号上提出要求海军支援时,山本曾答应亲率“大和”号奔赴战场,但最后却只派出了2艘“金刚”型战列舰。
  
1943年2月11日,“大和”的姊妹舰“武藏”接替“大和”成为新的联合舰队旗舰。5月8日,“大和”离开特鲁克回到吴港入坞修理了3个月(在此期间,该舰加装了4座三联装25毫米高炮和21号对空警戒雷达),又于8月23日回到特鲁克。其后一些日子里,该舰被指派去向一些岛屿上的日军运送物资和补充兵员。1943年12月25日,满载陆军士兵、野战炮和补给品的“大和”号在特鲁克附近遭到美国潜艇的鱼雷攻击,右舷第3号主炮塔附近的第165号肋骨被1发鱼雷命中,进水约3,000吨,受损后的“大和”号加速至26节(几乎是最高速)撤离了这一海域。1944年1月16日,“大和”再次回到吴港入坞修理,同时进行改装。为了提高防空能力,战列舰舷侧的2座155毫米炮塔被拆除,同时加装6座127毫米双联装高炮,25毫米高炮数则增至98门(三联装24座,单装26座)。另外,舰上还装配了22号对海警戒雷达和13号对空警戒雷达。出于防雷的考虑,“大和”号在其舷侧水线以下的防水区划内增设了一层呈45°倾角,厚6毫米的钢板。1944年4月10日,“大和”号的修理及改装工程结束。
从马里亚纳到莱特湾
  
就在“大和”号修理改装的同时,太平洋战争的形势变得对日本越来越不利。面对美国海军的大举反击,实力下降的联合舰队不得不把拥有“大和”、“武藏”等重型战列舰的第2舰队(司令栗田健男海军中将)编入小泽治三郎海军中将指挥的第1机动舰队,以为航空母舰提供掩护。1944年6月,“大和”号随同该舰参加了马里亚纳海战,在这场航母大战中,人员素质下降严重的日本海军舰载航空部队遭到惨败,而小泽的9艘航母也有3艘被击沉(其中2艘重型航母被美军潜艇击沉,1艘轻型航母则在美国飞机于6月20日发动的大规模空袭中被炸沉)。在此战的反空袭作战中,“大和”首次用主炮向来袭美机发射炮弹(一共发射3式对空弹27发)。当天晚些时候,该舰又与“武藏”一道在海面搜索了2个小时,却未能发现美舰,损失惨重的第1机动舰队只得撤离战场。
  
马里亚纳海战的失败使日本在中太平洋的战略态势急剧恶化,而对方则进一步发动攻势。1944年9~10月,美军开始实施菲律宾战役,借以切断日本从东南亚地区掠夺战争物资的海上交通线。由于在马里亚纳海战中日本航母舰队遭到重创,其舰载机部队的低能极为充分地暴露出来,鉴于这种情况,联合舰队只能把阻止美军登陆的希望寄托在战列舰上面,也由此产生了日本海军的“捷号”作战计划。根据这一计划,联合舰队决定将已经没有合格飞行员和舰载机的航母作为诱饵,以吸引美国主力舰队的注意力,而包括“大和”在内的战列舰及重巡洋舰部队则趁机冲入美军正在实施登陆的莱特湾,用重炮消灭对方登陆舰队。
  
1944年10月22日08:00,栗田舰队(包括“大和”、“武藏”、“长门”、“金刚”、“榛名”5艘战列舰,10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14艘驱逐舰)从婆罗乃湾出发,开赴莱特湾战场。10月23日黎明,航行中的栗田旗舰“爱宕”号重巡洋舰被美国潜艇击沉,栗田本人只好将“大和”号作为旗舰使用——对此前因为资格不够而不能以“大和”为旗舰的栗田来说,这或许也可以算作是因祸得福吧。
  
10月24日,栗田舰队遭到美国海军第3舰队航母舰载机的猛烈空袭。在战斗中,“大和”的姊妹舰“武藏”被19条鱼雷和17颗航空炸弹击中,于当天下午19:35沉没。“大和”的运气比较好(该舰的25毫米高炮此时已增至113门),仅被美机在前甲板投中1颗炸弹。由于执行任务后返回的美国飞行员夸大战果,使第3舰队司令哈尔西相信栗田舰队已经全军覆没,加上他被小泽的诱饵舰队所迷惑,结果赋予栗田继续前进的机会。
  
10月25日晨06:45,在萨沃岛附近,以夜间搜索队形前进的栗田第2舰队终于看见了美舰的桅杆,同时还发现了美国舰载机。栗田判断所遭遇的美舰属于哈尔西舰队,而实际在他面前的不过是以护航航母为主的美第77特混编队第4特混大队第3特混小队。由于担心重整队形会给美国航母上的飞机提供起飞攻击的时间,栗田下令按现有队形追击。06:59,“大和”号上全部9门460毫米主炮在32,000米距离上第一次对美舰开火,炮弹落在美军编队中,激起50米高的水柱。在第2次齐射后,“大和”的观测兵报告美舰起火,而据美方资料,在此前后的07:05,护航航母“白平原”号被其附近爆炸的日舰炮弹炸毁了右舷的机舱,烟囱开始冒出黑色浓烟[注3]——估计这便是日方观察到的“美舰起火”。
  
当时除了“大和”号以外,“金刚”和“榛名”两舰也从07:00开始炮击,但由于这2艘老式战列舰观测设备落后,测距仪基线只有10米,因此在30,000米距离上打得这么准的可能性很小。由此推测,毁伤“白平原”号的这发近失弹极有可能是“大和”主炮发射的,如果真是如此,则说明其主炮射击精度相当高。(相比之下,在英德北海海战中,双方从22,000米拉近至14,000米的8分钟里,英舰“胡德”和“威尔士亲王”号分别打了6次齐射,前者全部失的,后者击中德舰1弹,而以火炮射击精确著称的“俾斯麦”打了5次齐射,也只命中对手1~3弹。)
“大和”的炮击并没有能够有效地持续下去,为了阻止这支强大日本舰队的追击,美国人早在06:45便下令护航航母上的飞机起飞迎敌,07:16又命令驱逐舰队释放烟幕冲向日本舰队,用鱼雷攻击阻止其前进,而航母编队则驶向一片正在下暴雨的海域。烟幕和雨幕干扰了“大和”的射击,美国驱逐舰的攻击行动则给分散追击的日本舰队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当“大和”在08:00左右与美舰队距离拉近至22,000米时,美国驱逐舰“海尔曼”号(DD532)向其发射了3条鱼雷,迫使“大和”转向10分钟,从而使该舰与美航母的距离又拉大至30,000米。08:20,继续追击中的“大和”在烟幕中又发现1艘美舰,判断为轻巡洋舰,故迅速调动副炮对其射击。根据美方资料,该美舰实际为此前已经受伤的驱逐舰“霍埃尔”号(DD533),其在遭到“大和”射击后,于08:55沉没,死亡268人。
  
尽管美国驱逐舰竭尽全力进行阻击,但在日本战列舰及重巡洋舰的追击下,美舰队正逐渐陷入绝境。在这一紧要关头,第2舰队司令栗田却由于担心燃料不足,又怕继续追击会错过进入莱特湾的机会,便于09:11下令舰队集合,转向莱特湾。11:20,栗田舰队向莱特湾驶去,20分钟后与包括1艘宾西法尼亚级战列舰在内的美国舰队遭遇,尽管日方在11:48认定对方有1艘战列舰,但栗田却放弃了追击,同时也使“大和”失去了与美国战列舰炮战的难得机遇。
  
栗田做出这样的决定,一部分是考虑到庞大的美国舰队正在靠近,而更重要的一点则在于,他不愿意用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去攻击已经卸完人员物资的美国登陆船队——在这种情绪支配下,同时在获得北部有美国航母的错误情报后,栗田做出了上述决定。
  
北上的栗田舰队没有发现美国航空母舰,却遭到了美国机群的攻击。26日,“大和”号又被命中了1颗500公斤重的航空炸弹,此后,栗田舰队开始回撤。与此同时,哈尔西正带着包括“衣阿华”和“新泽西”号在内的美国新式战列舰部队赶赴这一海域——人类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战列舰在即将遭遇前的一刻擦肩而过。虽然后来不少人认为栗田是个很有人性的海军将领,其举动是出于挽救2万多名部下的生命,但无疑也使日本海军失去了最后一次与美国舰队决战的机会,同时使“大和”失去了与美国战列舰一决高下的历史可能。
  
1944年10月28日,“大和”回到婆罗乃湾。11月16日,该舰开向吴港,途中遭遇美机空袭,但却没有受损。11月24日,“大和”驶至吴港修理,第2天,该舰迎来了它的最后一任舰长——有贺信作海军大佐。莱特湾海战后的联合舰队已是残缺不全,名存实亡,包括“大和”在内的残余舰只只能躲有港口里,在美机空袭下苟延残喘。

巨舰终结
  
1945年3月26日,美军开始实施冲绳岛登陆作战。为了保住日本本土之外最后的防线,同时为所谓“本土决战”争取准备时间,日本海军军令部在下令派出大量自杀飞机和特种潜艇疯狂攻击美国舰队的同时,还计划出动包括“大和”号在内的水面舰只支援冲绳日军作战。对此,联合舰队司令部表示反对,他们深知“大和”等舰在完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出击,无疑等于送死,与其如此,还不如将这些舰只留作本土防御之用,届时凭其坚固的舰体和大威力重炮,或许还能起到不小的作用。但海军军令部却以“大和”等舰的出击事关海军“荣誉”为理由,坚持出动该舰——军令部此时的态度与其在太平洋战争中期有利条件下不愿让“大和”出动的情形相比,可谓天壤之别,而荒唐程度却是有增无减。
  
4月5日,军令部正式下达了命令“大和”出击的“天一号”作战指示。根据具体计划,“大和”等舰的任务是“一举歼灭冲绳岛嘉手纳附近的美国舰队”,而在战斗中“生还下的舰只”(原文如此)则应该驶近冲绳海岸向陆地上的美军发射携带的所有的炮弹,然后舰上人员再上岸直接进行陆战。命令还明确告诉舰队官兵,这次作战将没有任何空中掩护,而且所有舰只仅携带单程油料(“大和”号在这次航行中只携带了4,000吨燃料),换句话说这是一次注定有去无回的自杀行动。
1945年4月6日15:20,以“大和”为旗舰的第2舰队的10艘军舰(还有轻巡洋舰“矢矧”及8艘驱逐舰)在伊藤整一海军中将指挥下,从濑户内海西部的德山锚地启航,准备向美国舰队发动最后的攻击。次日凌晨,美国潜艇在九州西南海面发现了这支舰队并迅速将情况发送给美第5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斯普鲁恩斯立即命令米切尔指挥的第58特混编队准备以航母舰载机发动攻击,同时还命令拥有6艘战列舰的第54特混编队,火速靠近日舰,以便在舰载机攻击失败的情况下,用舰炮截击日舰。在11艘航母组成的美国舰队严阵以待下,“大和”号最后的时刻即将来临。
  
1945年4月7日11:07,航行中的“大和”用对空雷达探测到在方位180°,距离80~100公里处,有2个大机群正在靠拢——这是美国海军发出的第一个攻击波,其中包括F6F“恶妇”式战斗机132架(负责压制日舰的高炮火力,部分战斗机还挂载有1枚225公斤炸弹),SB2C“地狱潜水鸟”式俯冲轰炸机50架(每架挂载2颗450公斤重的半穿甲弹),TBF“复仇者”式鱼雷98架(携带装药量达262公斤的Mk-13型航空鱼雷),共计280架作战飞机。
  
12:20,美军飞机出现在“大和”号东南50°方向的目视范围内,日本舰队成防空队形,以24节航速迎战。12:31,庞大的美国机群开始发动攻击,而包括“大和”的460毫米主炮在内的日本舰队数百门火炮也开始拼命对空射击(在整个交战期间,“大和”主炮一共发射了27发3式对空弹),不少美机被25毫米高炮击中,但基本没有受到致命的损伤——日本海军第2舰队面临灭顶之灾。
  
战斗开始后不久,美国飞机便将大批炸弹投向“大和”号艏左侧,虽然该舰通过右满舵紧急回避躲开不少炸弹,但仍有4弹落到第3号主炮塔附近。其中2颗225公斤炸弹穿透了“大和”号后部主甲板,在中甲板(装甲甲板)上方爆炸,将后部155毫米副炮彻底炸毁,整个炮塔内仅有1人生还。同时,副炮后的预备射击指挥所也被炸毁(很多资料误以为此处敷设有厚重的装甲,其实根本没有),13号对空雷达遭到破坏。12:43,“大和”号左舷前部被1发鱼雷命中[注4],造成舰体左倾5~6°,在向右舷注水后恢复到1°,但航速降至22节。13:10,美机发动的第1波空袭结束。
  
13:35,美军第二攻击波的106架飞机到达日舰上空发动攻击。13:37,“大和”号左舷中部被3条鱼雷命中(分别命中143、124、131号肋骨),使其舰体左倾再次达到7~8°。几乎与此同时,由于1枚450公斤重的航空炸弹炸毁了“大和”上的调节阀门控制机构,使该舰无法进行排水作业,有贺信作舰长只得再次下令向右舷舱室对称注水以恢复舰体平衡——3,000吨海水涌进“大和”右舷的主机室和锅炉舱,导致数百名来不及逃走的舰员活活淹死。在采取如此非常措施后,该舰倾斜恢复至5°,但因为部分动力装置被淹造成单车行驶,航速进一步降至18节。

13:44,“大和”号的左舷中部再次被2条鱼雷命中,使左倾增加到15~16°,已使该舰的大口径高炮无法使用,虽然25毫米高炮还能射击,但精度却无法确保。从14:01至14:14,“大和”左舷中部和后部又陆续被击中4条鱼雷,舰体倾斜达到16~18°。由于右舷注排水区已经注满,有贺只能命令继续往机械室、休息室和第3、11号锅炉舱里注水。此间,美机俯冲投下的3颗航空炸弹再次击中巨舰倾斜严重的左舷中部,使其左倾加大到35°,航速渐渐减至7节。
  
到了此时,“大和”号已是在劫难逃,
就是一个大炮台,要是在一战的时候肯定很恐怖,可惜它碰到了二战的飞机,注定了就是一个给飞行员练把子,给敌人长战功的DD啊
现代的反舰导弹能否对付大和上如此厚度的装甲?
现代的反舰导弹碰到大和这样的怪物只能是束手无策,它的装甲太厚了,反舰导弹打不穿,炸不烂,估计只有钻地弹和重型鱼雷能搞定它。
路过占个沙发路过占个沙发路过占个沙发路过占个沙发路过占个沙发路过占个沙发路过占个沙发
现代反舰导弹也不全是半穿甲的,苏俄系列的以美国航母为目标的高速、重装药的重型反舰导弹打那些家伙还是可以的,而且一打一个准。
咱家的C601好象是半穿甲的.......
看最后一个章节过瘾死了!
可笑的日本人,送死还说是为了进步,死鸭子嘴硬。
2战德国空军首开制导武器战例先河——用弗利茨X击沉了投向盟军的意大利战列舰罗马号(满载4.6w吨)
结果被飞机海淹死....
还不是被飞机炸到海底去了!!
成就了航母的威名!!
“大和”号在劫难逃,
也就是一飞机攻击下的死鬼而已。[em04][em04]
暂且把历史抛开~身为他们任意一个战士~能为自己的国家做出这样的牺牲~我觉得是伟大的~他们也是人~他们可以抛开亲人~爱人~为了自己的国家赴死而战~这就是一种感动~请那些过分注重历史或之外的人们~你们在否定他们的同时~也应该想想~如果自己的国家此时有这样的遭遇了~你能像他们这样为国家去赴死的拼战吗?如果不能~就不要废话了~那样只能显示出人格更加的渺小~所以~永远不要去玷污真实的感动于人的情感~因为任何人没有那个资格~
--------------------------------
http://post.baidu.com/f?kz=123600397
上面的话是大和贴吧一个中国少女说的``呵呵!
原帖由 yougiveme 于 2006-8-29 23:38 发表
暂且把历史抛开~身为他们任意一个战士~能为自己的国家做出这样的牺牲~我觉得是伟大的~他们也是人~他们可以抛开亲人~爱人~为了自己的国家赴死而战~这就是一种感动~请那些过分注重历史或之外的人们~你们在否定他们的 ...

这个少女也忘了一点,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是有立场的,绝对的中立没有意义。
原帖由 wuyangtttt 于 2006-8-24 16:11 发表
现代的反舰导弹碰到大和这样的怪物只能是束手无策,它的装甲太厚了,反舰导弹打不穿,炸不烂,估计只有钻地弹和重型鱼雷能搞定它。

你误解了,“大和”之类的战列舰只是在重要部位才有厚甲保护,其它部位防护其实相当薄弱,甚至用飞机上的机枪也能穿透!!现代重型航母的防护力其实一点也不比“大和”差!!
如果用P-700“花岗岩”之类的导弹,一枚击中要害也可以要了他的小命!!
你可以看看“罗马”号是怎么沉没的!!
要摧毁一艘战舰,不一定需要将它击沉……
这东西是不错D
在对地攻击和支援登陆的时候
上面的大口径舰炮很好使
路过,顶一下[em17]
转向舵炸坏了它就完了
几枚AS-6就搞定了

一味增强装甲在今天肯定是没有前途的
引用了《战场》老文?~  [em04]
各位不要再迷信大舰巨炮厚装甲了,大和号即使在今天,被一大堆捕鲸叉、飞鱼、C802饱和攻击,同样十死无生!


每人迷信这个,只是做一个对比,通过前面几个朋友的解释,至少知道现代反舰导弹的威力有多大了,呵呵.这样说下来,所以802攻击以色列战舰的事情是多么荒谬.
这DD不错
惜所用非人
所生非时[em04]
原帖由 scnimitz 于 2006-8-24 19:52 发表
现代反舰导弹也不全是半穿甲的,苏俄系列的以美国航母为目标的高速、重装药的重型反舰导弹打那些家伙还是可以的,而且一打一个准。

就是没有电子干扰,没有拦截,反舰弹也不可能做到一打一个准。
原帖由 JCFERRET 于 2006-8-31 18:45 发表

就是没有电子干扰,没有拦截,反舰弹也不可能做到一打一个准。



哈哈,老大总要给些年轻人“脱靶”的空间吧![em02]
不是战列舰没有用武之地,关键是效费比!老美都觉得衣阿华用起来太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