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夏分立的政治地理原因(转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8:53:34
<table height="1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style="TABLE-LAYOUT: fixed; WORD-WRAP: break-word;"><tbody><tr><td valign="top"><a href="http://www.cn-history.net/misc.php?action=viewratings&amp;tid=39305&amp;pid=288632" name="pid288632" alt="查看评分记录"></a><strong><span class="smalltxt"><span class="bold">浅谈西夏分立的政治地理原因</span></span><br/><br/></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4px;">浅谈西夏分立的政治地理原因<br/><br/>西夏作为一代分立政权,在我国西北部六十余万平公里的土地上存在近二百年,其兴亦勃亡亦忽,给后世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本文试从我国宋代的政治地理特征对西夏立国的原因作以探究。<br/><br/>一、中国经济、文化和政治重心的南移,削弱了两宋朝廷在北方的力量<br/><br/>&nbsp; &nbsp; 中国经济重心以及跟着文化和政治重心的南移这一过程的最终完成,是两宋时期政治地理的一个显著特征。西汉政治重心在关中,而经济中心在关东,都在黄河流域。隋、唐、北宋已经凭借运输由南方向位于黄河流域的京都输入大量粮食。人口史学家廓清了历史时期中国南北人口的变化,自唐至清代,南方人口超过北方,且比例渐趋增大。人口绝对数量增加使南方的人口密度增加更为显著,促进了经济发展,加上南方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等,使南方的经营在隋唐就成效显著,两宋更趋发达。北宋真宗时从越南引入的占城稻,不但易于栽培,产量高,而且生长期短,到南宋时代,已实现了稻稻、稻麦复种,是我国农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也是人口压力和自然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但农业有较大发展,手工业等其它生产也有相应的得到发展。<br/><br/>&nbsp; &nbsp; 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是文化的进步。永嘉之乱、安史之乱和靖康之难为逼使文化中心南迁的三次波澜。到宋代,南方的文化确实在北方之上。汉文化在南方的长足进步,使宋室后继统治者苟安一隅,不似此前一样为在黄河流域争正统而不懈斗争。<br/><br/>&nbsp; &nbsp; 在北宋,南北交流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在大运河,它克服了我国大江河流多自西向东流而难以南北相济的缺憾,勾通了黄河、淮河、长江基至钱塘江,与唐宋时代物质文化交流的主方向吻合,促进了南北交流。宋之立国于五代之后,北方已是衰落,唯有倚重于南方。北宋为了对付辽夏,必须建都北方,辽夏不灭,冗兵不能去。京都士庶、北境重兵无不仰赖于漕运,然而其运输并不是能够完全保障的。以汴河而言,其引水于含沙量较高、径流变率大的黄河,五代至北宋又是历史上黄河含量高,决溢泛滥最严重的时期,其灾害也延伸到了汴河。宋朝每年都要挑浚泥沙,加培河堤;春天常因水量不足而阻碍漕运,夏秋又因洪水而不能通航;北宋一代汴河共泛决二十二次。十一世纪中叶后,汴口春开秋闭,每年只有一半时间通航,航运价值大受影响。漕运滞涩,南粮不得尽行北济,宋朝对于夏辽的进攻和防御就大受影响。<br/><br/>&nbsp; &nbsp; 宋代东南发达的经济是其重心东南移的引力,而北方自五代至宋初的频繁战争,生产力破坏和少数民族入侵则是推力。因此北宋建都汴京一方面是为了接近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利用漕运,另一方面是为了对付东北强大的敌对政权──辽国。这就给西北的西夏以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 <br/><br/>二、长城体系被打破,有利于西夏分立。<br/><br/>&nbsp; &nbsp; 长城的建置肇始于春秋战国之际,秦统一中国后,将战国时燕、赵、秦北边防御匈奴的长城修缮、连缀和增广,形成西起临洮经阴山南麓、西辽河东达辽东的万里长城,西汉将故秦长城延伸到河西走廊北侧。隋从建国到炀帝大业四年的短短28年中,先后修筑长城达七次之多,北魏时的鲜卑拓拔和宋金时的女真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也曾以长城来防御更北方的少数民族。 <br/><br/>&nbsp; &nbsp; 长城是一种严密的防御体系。它以定向排列的烟墩(汉称烽燧)、障塞敌台等作为重点防御或攻击点,由点到线或以城墙相接或以天堑相连,再由线到面把这军事重镇、关城、隘口甚至指挥中心--京城联结起来,形成军事上互为攻守,信息上互传互递的快速反应体系。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具,确实发挥了作用。长城位置设置得当可以增强防御功能。秦汉长城基本上是荒漠和草原的分界线。长城与自然地理界线重合,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漠北少数民族南来攻城,必得远涉沙渍,到长城下已是强驽之末,攻城难度增大了;其次,处在荒漠中的游牧民族难以越过长城而与农耕文化和生产资料结合,而只能以畜牧为主。这种经济结构极不稳固,难以形成强大持久的政权。 <br/><br/>&nbsp; &nbsp; 自五代石晋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长城体系被辽打破。两宋时代终于没有恢复。宋朝在长城以内与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政权对峙,而始终不能够长治久安。澶渊之盟后,虽有宋辽百二十年不交兵,然而辽国如悬在头上一把利剑,让北宋朝始终不能有所懈怠。这种掣肘使得北宋不能集中精力来专事对付西夏。 <br/><br/>&nbsp; &nbsp; 进入长城内的辽国到太宗时即开垦农田的明确记载。道宗时,耶律唐古在镇州连续十四次获得丰收,积粟几十万斛。辽有60%多的汉人,又有幽云十六州适宜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由在漠北的单一畜牧业到进入长城以内的农牧共同发展,更增强了实力,这是其不同于漠北行国的一巨大差别,也是宋朝以倾国之力防御的对象。十二世纪初,女真人灭辽建金,使南宋的疆域缩到了淮河以南。金取得了黄河中下游富庶地区,农业发展,手工业如冶铁、丝织业也相当发达,则慢慢地消化掠夺来的胜利果实。因此对于西北的蕞尔小国--西夏也比较容忍。 <br/><br/>&nbsp; &nbsp; 长城界线打破,使进入长城内的数民族接受了先进的汉文化。尤其是政治上的进步对其国力的增强难以估量。夏辽政权在与汉文化长期的融合过程中,由奴隶制转为封建制。辽在十世纪末圣宗时代就开始逐渐走上封建制道路。西夏自建立起,就同时存在着奴隶制和封建制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到十二世纪后夏崇宗、仁宗时,封建制更占据统治的地位。女真人建立起的金朝政权,也是在灭辽和北宋,进入长城以内后,才开始走上封建制的道路。 <br/><br/>三、河西走廓被西夏占据,增强了其经济和政治实力,却使宋朝失去了战略要地<br/><br/>&nbsp; &nbsp; 两宋时政治地理形势又一特点是河西走涝烩一汉唐两代打通西域、具有重要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意义的地区落入西夏手中。西汉武帝时为了解除匈奴对于西北边境的寇掠和侵扰,发展中西贸易,而逐匈奴于漠北,并开始对河西地区的经营。经过一百多年的开发,河西走廊已成为重要的农业区。此外,河西还是中原战马的供应地。中原王朝不能得河西走廊之利,反而使西夏因为拥有河西地区而经济能力增强。在政治方面,汉武帝凿空西域,即为隔绝南羌、匈奴,使其不能联合为患。唐代回纥与吐蕃也想越过河西,而共同打击唐王朝。北宋时,西夏也曾与吐蕃联合打击宋军。一定程度上讲河西四郡与幽云十六州的得失,关系着每一个中原王朝的盛衰,保住了这两个地区,就是一个兴盛的朝代;反之,就是衰败的。<br/><br/>&nbsp; &nbsp; 综上所述,以上论述的三大政治地理特征,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南侵所造成的。有些发生在宋代,有些在此前很远就已酝酿或形成。这些特征更多的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分立政权,而使宋朝处于不利的境地。西夏立国与这三大政治地理特征密切相关,因此其存在有重要的客观原因</span>
                                </td></tr></tbody></table><table height="1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style="TABLE-LAYOUT: fixed; WORD-WRAP: break-word;"><tbody><tr><td valign="top"><a href="http://www.cn-history.net/misc.php?action=viewratings&amp;tid=39305&amp;pid=288632" name="pid288632" alt="查看评分记录"></a><strong><span class="smalltxt"><span class="bold">浅谈西夏分立的政治地理原因</span></span><br/><br/></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4px;">浅谈西夏分立的政治地理原因<br/><br/>西夏作为一代分立政权,在我国西北部六十余万平公里的土地上存在近二百年,其兴亦勃亡亦忽,给后世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本文试从我国宋代的政治地理特征对西夏立国的原因作以探究。<br/><br/>一、中国经济、文化和政治重心的南移,削弱了两宋朝廷在北方的力量<br/><br/>&nbsp; &nbsp; 中国经济重心以及跟着文化和政治重心的南移这一过程的最终完成,是两宋时期政治地理的一个显著特征。西汉政治重心在关中,而经济中心在关东,都在黄河流域。隋、唐、北宋已经凭借运输由南方向位于黄河流域的京都输入大量粮食。人口史学家廓清了历史时期中国南北人口的变化,自唐至清代,南方人口超过北方,且比例渐趋增大。人口绝对数量增加使南方的人口密度增加更为显著,促进了经济发展,加上南方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等,使南方的经营在隋唐就成效显著,两宋更趋发达。北宋真宗时从越南引入的占城稻,不但易于栽培,产量高,而且生长期短,到南宋时代,已实现了稻稻、稻麦复种,是我国农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也是人口压力和自然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但农业有较大发展,手工业等其它生产也有相应的得到发展。<br/><br/>&nbsp; &nbsp; 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是文化的进步。永嘉之乱、安史之乱和靖康之难为逼使文化中心南迁的三次波澜。到宋代,南方的文化确实在北方之上。汉文化在南方的长足进步,使宋室后继统治者苟安一隅,不似此前一样为在黄河流域争正统而不懈斗争。<br/><br/>&nbsp; &nbsp; 在北宋,南北交流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在大运河,它克服了我国大江河流多自西向东流而难以南北相济的缺憾,勾通了黄河、淮河、长江基至钱塘江,与唐宋时代物质文化交流的主方向吻合,促进了南北交流。宋之立国于五代之后,北方已是衰落,唯有倚重于南方。北宋为了对付辽夏,必须建都北方,辽夏不灭,冗兵不能去。京都士庶、北境重兵无不仰赖于漕运,然而其运输并不是能够完全保障的。以汴河而言,其引水于含沙量较高、径流变率大的黄河,五代至北宋又是历史上黄河含量高,决溢泛滥最严重的时期,其灾害也延伸到了汴河。宋朝每年都要挑浚泥沙,加培河堤;春天常因水量不足而阻碍漕运,夏秋又因洪水而不能通航;北宋一代汴河共泛决二十二次。十一世纪中叶后,汴口春开秋闭,每年只有一半时间通航,航运价值大受影响。漕运滞涩,南粮不得尽行北济,宋朝对于夏辽的进攻和防御就大受影响。<br/><br/>&nbsp; &nbsp; 宋代东南发达的经济是其重心东南移的引力,而北方自五代至宋初的频繁战争,生产力破坏和少数民族入侵则是推力。因此北宋建都汴京一方面是为了接近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利用漕运,另一方面是为了对付东北强大的敌对政权──辽国。这就给西北的西夏以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 <br/><br/>二、长城体系被打破,有利于西夏分立。<br/><br/>&nbsp; &nbsp; 长城的建置肇始于春秋战国之际,秦统一中国后,将战国时燕、赵、秦北边防御匈奴的长城修缮、连缀和增广,形成西起临洮经阴山南麓、西辽河东达辽东的万里长城,西汉将故秦长城延伸到河西走廊北侧。隋从建国到炀帝大业四年的短短28年中,先后修筑长城达七次之多,北魏时的鲜卑拓拔和宋金时的女真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也曾以长城来防御更北方的少数民族。 <br/><br/>&nbsp; &nbsp; 长城是一种严密的防御体系。它以定向排列的烟墩(汉称烽燧)、障塞敌台等作为重点防御或攻击点,由点到线或以城墙相接或以天堑相连,再由线到面把这军事重镇、关城、隘口甚至指挥中心--京城联结起来,形成军事上互为攻守,信息上互传互递的快速反应体系。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具,确实发挥了作用。长城位置设置得当可以增强防御功能。秦汉长城基本上是荒漠和草原的分界线。长城与自然地理界线重合,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漠北少数民族南来攻城,必得远涉沙渍,到长城下已是强驽之末,攻城难度增大了;其次,处在荒漠中的游牧民族难以越过长城而与农耕文化和生产资料结合,而只能以畜牧为主。这种经济结构极不稳固,难以形成强大持久的政权。 <br/><br/>&nbsp; &nbsp; 自五代石晋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长城体系被辽打破。两宋时代终于没有恢复。宋朝在长城以内与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政权对峙,而始终不能够长治久安。澶渊之盟后,虽有宋辽百二十年不交兵,然而辽国如悬在头上一把利剑,让北宋朝始终不能有所懈怠。这种掣肘使得北宋不能集中精力来专事对付西夏。 <br/><br/>&nbsp; &nbsp; 进入长城内的辽国到太宗时即开垦农田的明确记载。道宗时,耶律唐古在镇州连续十四次获得丰收,积粟几十万斛。辽有60%多的汉人,又有幽云十六州适宜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由在漠北的单一畜牧业到进入长城以内的农牧共同发展,更增强了实力,这是其不同于漠北行国的一巨大差别,也是宋朝以倾国之力防御的对象。十二世纪初,女真人灭辽建金,使南宋的疆域缩到了淮河以南。金取得了黄河中下游富庶地区,农业发展,手工业如冶铁、丝织业也相当发达,则慢慢地消化掠夺来的胜利果实。因此对于西北的蕞尔小国--西夏也比较容忍。 <br/><br/>&nbsp; &nbsp; 长城界线打破,使进入长城内的数民族接受了先进的汉文化。尤其是政治上的进步对其国力的增强难以估量。夏辽政权在与汉文化长期的融合过程中,由奴隶制转为封建制。辽在十世纪末圣宗时代就开始逐渐走上封建制道路。西夏自建立起,就同时存在着奴隶制和封建制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到十二世纪后夏崇宗、仁宗时,封建制更占据统治的地位。女真人建立起的金朝政权,也是在灭辽和北宋,进入长城以内后,才开始走上封建制的道路。 <br/><br/>三、河西走廓被西夏占据,增强了其经济和政治实力,却使宋朝失去了战略要地<br/><br/>&nbsp; &nbsp; 两宋时政治地理形势又一特点是河西走涝烩一汉唐两代打通西域、具有重要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意义的地区落入西夏手中。西汉武帝时为了解除匈奴对于西北边境的寇掠和侵扰,发展中西贸易,而逐匈奴于漠北,并开始对河西地区的经营。经过一百多年的开发,河西走廊已成为重要的农业区。此外,河西还是中原战马的供应地。中原王朝不能得河西走廊之利,反而使西夏因为拥有河西地区而经济能力增强。在政治方面,汉武帝凿空西域,即为隔绝南羌、匈奴,使其不能联合为患。唐代回纥与吐蕃也想越过河西,而共同打击唐王朝。北宋时,西夏也曾与吐蕃联合打击宋军。一定程度上讲河西四郡与幽云十六州的得失,关系着每一个中原王朝的盛衰,保住了这两个地区,就是一个兴盛的朝代;反之,就是衰败的。<br/><br/>&nbsp; &nbsp; 综上所述,以上论述的三大政治地理特征,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南侵所造成的。有些发生在宋代,有些在此前很远就已酝酿或形成。这些特征更多的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分立政权,而使宋朝处于不利的境地。西夏立国与这三大政治地理特征密切相关,因此其存在有重要的客观原因</span>
                                </td></tr></tbody></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