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十大将军评定内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14:05
<span style="FONT-SIZE: 12px;">特别声明:此文章来源于网上,可能与当是的实际情况不符!<br/><br/>&nbsp; &nbsp;一九五五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周恩来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将军衔。中国军队著名的<u><b><font color="#ff0000">十大元帅</font></b></u>和十大将由此确立。从那时起,人们对这<u><b><font color="#ff0000">十大元帅</font></b></u>和十大将就有了说不完的话题。人们谈论最多的一点就是,他们中的一些人是否具备享有这种殊荣的功绩和能力。从这些风云显赫的人物的履历和当时各自担任的职务,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授衔的决策受到了几个因素的制约: <br/>一、名额有限; <br/>二、各人当时的职务。 <br/>三、各人资历在党内军内的深浅。 <br/>四、各人的军事业绩。 <br/>五、领袖人物对各人的好恶。 <br/>六、军内各个派系的平衡。 <br/>&nbsp; &nbsp; 这六个因素中,第一点是数量因素,没有变通的余地,从双"十"这个数字就可看出这一点了;第五点的作用最小,毛泽东不会把复杂的人际关系通过军衔完全表现在公众面前;第二、三、四点主要体现在排名坐次上。而作用最大的是第六点。 <br/>&nbsp; &nbsp; 中国军队的山头派系是历史上形成的,虽比不上老蒋的国军那么根深蒂固和明目张胆,但也总是一块心病,在中国传统的背景下,共产党人也难以免俗。军内大的派系基本上是红军时期的三个方面军、南方三年游击战加上陕北方面;抗战中的八路军、新四军;解放战争中的五个野战军,这几大派系直接影响到了元帅和大将的授予与否。至于其他几个小的派系,对最高级的军衔授予不起作用,加上历史、人员种种因素错综复杂,在授上、中、少将时都顾不上平衡了。在此先将几个小派系略作交代,算是主题之外的一点逸事。 <br/>&nbsp; &nbsp; 海南岛琼崖纵队。历史最长,几起几落,最高指挥员几易其人。幸存的最高指挥员冯白驹授中将军衔。 <br/>&nbsp; &nbsp; 东江纵队。抗战时中共在华南的唯一武装,四六年从深圳大鹏湾北撤,改编成为华东野战军两广纵队。司令员曾生是学生出身,三六年入党,资历太浅,仅获少将军衔。 <br/>&nbsp; &nbsp; 黔桂川滇边区纵队。解放战争时中共在西南的唯一武装,曾是首先直接支援卢汉发动云南起义的共军部队。这支部队历史最短,默默无闻,没有产生将军,今天很少有人知道在军史上有过这样一支孤军。 <br/>&nbsp; &nbsp; 东北抗日联军。名声最大,结局却最惨,退到苏联的各支游击队只能编成一个旅。幸存的第二军军长周保中解放战争时任辽东军区副司令,授中将军衔。 <br/>&nbsp; &nbsp; 新四军第五师。名义是新四军,实际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长期"孤悬敌后"。抗战胜利后曾改编为中原野战军,是几支独立部队中最大的一支。"中原突围"后分别编入西北、晋冀鲁豫、华东各野战军。授衔时原五师的旅级指挥员有两名中将,团级指挥员有几名少将。师长兼政委李先念脱离军界,师级指挥员仅参谋长刘少卿授衔时有军职,而他由于别的因素只获少将军衔。 <br/>&nbsp; &nbsp; 决定元帅和大将人选时,还有一个很少有人想到的干扰因素,即国军的"投共"将领。当时陶峙岳、陈明仁、董其武、廖运周等人都有军职,必须授衔。而比他们地位更高的国军将领如何安排?当时曾有动议授傅作义大将军衔,但比傅地位更高的程潜、龙云、卫立煌等人这时候都在人大国防委员会里。最后实在无法平衡,只好"一刀切",这几位国军的高级将领均未授衔。 <br/>&nbsp; &nbsp;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人选的决定过程拖了很久。五三年贺龙率祖国慰问团赴朝,在对志愿军高级将领的一次讲话中评论过军衔制,并以诙谐的口气透露:"军委已内定兄弟我为一名元帅了。"可见那时对人选已酝酿了一段时期了。而直到朝鲜战争结束了两年之后,人选才最后确定。 <br/>&nbsp; &nbsp; 在几大派系中,原红一方面军和八路军的势力最大,二十个人选中有三分之二属于这一派系或有极深渊源。陕北方面最弱,仅有大将一人。分别看看显赫的<u><b><font color="#ff0000">十大元帅</font></b></u>和十大将,就可明了其中的微妙所在了。 <br/>&nbsp; &nbsp; 朱德,无论从哪个方面思考,第一把元帅交椅非他莫属。由于在党史军史上的地位极为特殊,今天人们对他的误解也最多。要说明这一点,因内容太多,本文的篇幅不够,当另外写一篇专论。 <br/>&nbsp; &nbsp; 彭德怀,在军史上的地位仅次于朱德,授衔时是军委工作的主持人,又是第一野战军的代表。尽管他军事业绩上有胜有败,但从平江暴动到朝鲜停战,一直在第一线从事战斗指挥,这一点全军无人可比。他的军事造诣并不出色,但二十多年身经百战的资历足以使他傲视群雄,位列元帅第二理所当然。 <br/>&nbsp; &nbsp; 林彪,第四野战军的代表,<u><b><font color="#ff0000">十大元帅</font></b></u>中他的战绩和指挥能力都堪称第一。但他在十人中的资历倒数第二,位列第三是由于当时他是十人中除朱德外唯一的政治局常委。<br/><br/>&nbsp; &nbsp; 刘伯承,第二野战军的代表,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他在军事指挥和学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对中国军队正规化的影响最大。白崇禧称他是"共军第一号悍将",而毛泽东对他则别有看法。授衔时刘伯承在党内军内已无实权,位列第四的原因一是因他的资历,二是他在军中人望甚高,三是毛泽东不会将他对刘的看法公开化。 <br/>&nbsp; &nbsp; 贺龙,借助南昌暴动总指挥和红二方面军总指挥的资历成为元帅。他未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军事造诣和战绩没有任何出色之处。他创建红二军团时有很强的封建宗族色彩,在十年间洪湖苏区仅能自保,谈不上发展。后人往往将此归罪于夏曦洪湖肃反,其实鄂豫皖苏区的肃反比洪湖苏区更为严重。抗战时一二零师是八路军的三个师中力量最弱、战绩最小的,长期担任预备队的角色。贺龙解放战争时仅任晋绥军区司令这一兵团级的职务,建国后任体委主任。但如仅就表象认为贺龙一无是处也不客观,授衔时他在军委中位置仅次于彭德怀和林彪,庐山会议后他更担任了军委第二副主席,成为毛泽东牵制林彪的首要人物,六五年取消军衔制就出自他的手笔。 <br/>&nbsp; &nbsp; 陈毅,一身代表着南方三年游击战、新四军、第三野战军三个派系。他是半路出家从军的文人,军事造诣有限。抗战以来他指挥的较大战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要依赖粟裕。但他在军中的资历和地位,以及他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的历史渊源,而使得这三个派系的代表人物只能是他,不可能是粟裕。 <br/>&nbsp; &nbsp; 罗荣桓,众所周知他是政工元帅,代表着政工在军中的地位,意味着中国军队所特有的中国特色。在<u><b><font color="#ff0000">十大元帅</font></b></u>中他的资历最浅,二七年入党,从未担任过战略方面的最高职。同时他又是十人中学历最高的,上过大学。 <br/>&nbsp; &nbsp; 徐向前,同贺龙类似,借助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身分成为元帅。他的资历仅高于林彪和罗荣桓,在黄埔一期毕业生中原是不被看好的人物。他的军事业绩最显著之处是曾指挥过一度是红军中最强的红四方面军。但自从指挥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全军覆没后,再不曾有过值得一提的战绩。解放战争时他仅任兵团司令,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攻克了太原。由于红四方面军这一派系人数众多,必须在元帅中有代表人物,曾为总指挥的徐向前就是最佳人选了。 <br/>&nbsp; &nbsp; 聂荣臻,华北野战军的代表。尽管他曾在黄埔军校任职,但实际也没有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他指挥华北野战军同傅作义对峙三年,没有出色的战绩。他一生的军事业绩中,凡辉煌之处往往与林彪有关:红军时期他是红一军团政委;抗战开始时他担任一一五师副师长;平津战役又是东野与华野联合作战,以至于北京军事博物馆的一位创作员曾经说过:"要想写好《聂传》,先得搞好《林传》。"<br/>&nbsp; &nbsp; 叶剑英,没有派系背景,没有实际战绩。由于在十人中名列最后,容易诱发人们揣测。实际上,因上述几个因素的制约,除他之外找不出别人能平衡这个位置了。确定叶剑英为元帅在于他的特殊地位和资历,从北伐直到建国,他一直充当着"中共军方在政坛上的代表"这一角色,除他之外党内军内再无他人有这种特殊地位了。而在资历方面,他的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和刘伯承。自云南讲武堂毕业后,他在粤军中长期担任高级幕僚的职务,当他协助老蒋率黄埔学生军第一次东征时,林彪还没进黄埔的大门呢;长征中他一度接替刘伯承任红军总参谋长;解放战争三年,他又任总参谋长直至建国。在重大历史事件中,他两度扮演了微妙的角色。二七年七月他向贺龙、叶挺通报朱培德的动态而直接引发了南昌暴动;三五年过草地时他的作为又导致了红军的公开分裂。且不说他在以后的岁月中,对粉碎"四人帮"和华、邓之争所起的微妙作用了。至于他本人军事造诣与指挥能力如何,历史没给他机会证明。 <br/>&nbsp; &nbsp; 从<u><b><font color="#ff0000">十大元帅</font></b></u>的各人背景看,哪一个都动不得,十大将换谁上来都会引发新的不平衡。再看看十大将的人选,派系平衡的因素减弱了,而当时职务的因素加强了。 <br/>&nbsp; &nbsp; 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而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而且他的资历只能够和罗荣桓相比。陈毅代表新四军和三野的元帅地位已定,粟裕只能委屈了。至于粟裕争当元帅的传说是站不住的,那是人们根据他的战绩和位列大将首席而产生的臆测。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同时,粟裕还坚决主张已到中原的陈毅继续兼职华野司令。可见,粟裕放弃了成为方面大军主官的机会,很难认为到授衔时他会再争执一番。 <br/>&nbsp; &nbsp; 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只部队幸存的指挥者,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徐海东任军团长。斯诺所写《西行漫记》中曾提到,蒋介石称徐海东为"文明的一大害"。由于在战争中肺部负过重伤,他在抗战开始不久后就已不能工作,一直处于疗养状态,直至七零年去世。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刘志丹阵亡,高岗自杀,徐海东是这一派系中的最高人物了,而且他为人一向正直和善,与世无争,授他大将不会引起不平衡。 <br/>&nbsp; &nbsp; 黄克诚,第四野战军的代表。他的战绩、资历与别人相比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是他当时的职务是总参谋长兼军委秘书长,这一点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 <br/>&nbsp; &nbsp; 陈赓,第二野战军的代表。二野参谋长李达是三一年宁都起义才参加红军的,尽管军事造诣很高,但资历不足以为二野的代表人物。陈赓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均是中流,而他的名气甚大,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著名的"黄埔三杰"中,蒋先云战死,贺衷寒去了台湾,陈赓是硕果仅存了。 <br/>&nbsp; &nbsp; 谭政,当时任总政治部主任,与元帅中罗荣桓的情况一致,是大将中政工方面的代表,同样意味着中国军队的特色,与派系平衡无关。 <br/>&nbsp; &nbsp; 萧劲光,第四野战军的又一代表。海军司令的职务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所有元帅和大将中只有他在苏联进修过海军业务。在资历方面,只提一点就够了。当年江西苏区党内斗争中有一顶帽子以他的名字命名,叫做"萧劲光式的右倾机会主义"。 <br/>&nbsp; &nbsp; 张云逸,除粟裕外第三野战军的又一代表,几乎可认为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因他的资历而来的。大将中他的年事最高,是唯一参加过护国讨袁的。广西百色起义时他任红七军军长,在邓小平离队后他率红七军艰苦转战进入中央苏区,任红军副总参谋长。抗战和解放战争时他在华东方面的军职一直高于粟裕。叶挺任新四军军长,他任参谋长兼第二支队司令;陈毅任军长,他任副军长;华野成立,他又先后任过副司令兼参谋长。这些职务大将中无他人可比。 <br/>&nbsp; &nbsp; 罗瑞卿,华北野战军的代表。他的军事业绩和指挥能力都很一般,资历也不出众,是有争议的人物。而他当时的职务为公安军司令兼公安部部长,工作性质特殊与最高层直接相关,毛泽东对他颇为赏识,是党内军内正在上升的人物,庐山会议后也正是他接任了黄克诚总参谋长和军委秘书长的重要职务。 <br/>&nbsp; &nbsp; 王树声,红四方面军的代表。与元帅中徐向前的情况一致,尽管王树声战争中没有骄人战绩,甚至在解放战争中的职务低于多数大将,但他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仅此一项足以保证他的大将军衔。授衔时他的职务与陈赓相同,都是国防部副部长。 <br/>&nbsp; &nbsp; 许光达,做为红二方面军在大将中的代表人物列名最后,也是十大将中争议最大的人。他的职务、资历、战绩明显低于其他的人,而且在红军中仅担任师长,对红二方面军的代表性都嫌不足。由于红二方面军产生的高级将领本来就少,参谋长李达因资历有限而排除在大将之外。而曾担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萧克,本是最有资格的人选,但他在长征时支持过张国焘的路线,又与此时主持军委的彭德怀水火不容,加上他当时训练总监察部副部长兼陆军训练部部长的职务较低,故而没得到大将的位置。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于,中国当时在借助苏联建立自己的装甲兵,为了对等 <br/>谈判,中国的装甲兵司令应与苏军的军衔相同。作为装甲兵司令的许光达也就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大将军衔,在各兵种的主官当中成了特例。 <br/>&nbsp; &nbsp;&nbsp;&nbsp;综合<u><b><font color="#ff0000">十大元帅</font></b></u>和十大将的每个人的情况来看,授衔时多种因素都在起著作用,既不是纯粹的"论资排辈",也不是简单的"论功行赏",而是党内军内多年来战争历程和人事变迁的综合平衡。站在今人的角度上,尽可以对他们每个人品头论足,但如果从授衔时的历史环境出发,相信这二十个人堪称是"最佳组合"了</span>
        <br/><span style="FONT-SIZE: 12px;">特别声明:此文章来源于网上,可能与当是的实际情况不符!<br/><br/>&nbsp; &nbsp;一九五五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周恩来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将军衔。中国军队著名的<u><b><font color="#ff0000">十大元帅</font></b></u>和十大将由此确立。从那时起,人们对这<u><b><font color="#ff0000">十大元帅</font></b></u>和十大将就有了说不完的话题。人们谈论最多的一点就是,他们中的一些人是否具备享有这种殊荣的功绩和能力。从这些风云显赫的人物的履历和当时各自担任的职务,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授衔的决策受到了几个因素的制约: <br/>一、名额有限; <br/>二、各人当时的职务。 <br/>三、各人资历在党内军内的深浅。 <br/>四、各人的军事业绩。 <br/>五、领袖人物对各人的好恶。 <br/>六、军内各个派系的平衡。 <br/>&nbsp; &nbsp; 这六个因素中,第一点是数量因素,没有变通的余地,从双"十"这个数字就可看出这一点了;第五点的作用最小,毛泽东不会把复杂的人际关系通过军衔完全表现在公众面前;第二、三、四点主要体现在排名坐次上。而作用最大的是第六点。 <br/>&nbsp; &nbsp; 中国军队的山头派系是历史上形成的,虽比不上老蒋的国军那么根深蒂固和明目张胆,但也总是一块心病,在中国传统的背景下,共产党人也难以免俗。军内大的派系基本上是红军时期的三个方面军、南方三年游击战加上陕北方面;抗战中的八路军、新四军;解放战争中的五个野战军,这几大派系直接影响到了元帅和大将的授予与否。至于其他几个小的派系,对最高级的军衔授予不起作用,加上历史、人员种种因素错综复杂,在授上、中、少将时都顾不上平衡了。在此先将几个小派系略作交代,算是主题之外的一点逸事。 <br/>&nbsp; &nbsp; 海南岛琼崖纵队。历史最长,几起几落,最高指挥员几易其人。幸存的最高指挥员冯白驹授中将军衔。 <br/>&nbsp; &nbsp; 东江纵队。抗战时中共在华南的唯一武装,四六年从深圳大鹏湾北撤,改编成为华东野战军两广纵队。司令员曾生是学生出身,三六年入党,资历太浅,仅获少将军衔。 <br/>&nbsp; &nbsp; 黔桂川滇边区纵队。解放战争时中共在西南的唯一武装,曾是首先直接支援卢汉发动云南起义的共军部队。这支部队历史最短,默默无闻,没有产生将军,今天很少有人知道在军史上有过这样一支孤军。 <br/>&nbsp; &nbsp; 东北抗日联军。名声最大,结局却最惨,退到苏联的各支游击队只能编成一个旅。幸存的第二军军长周保中解放战争时任辽东军区副司令,授中将军衔。 <br/>&nbsp; &nbsp; 新四军第五师。名义是新四军,实际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长期"孤悬敌后"。抗战胜利后曾改编为中原野战军,是几支独立部队中最大的一支。"中原突围"后分别编入西北、晋冀鲁豫、华东各野战军。授衔时原五师的旅级指挥员有两名中将,团级指挥员有几名少将。师长兼政委李先念脱离军界,师级指挥员仅参谋长刘少卿授衔时有军职,而他由于别的因素只获少将军衔。 <br/>&nbsp; &nbsp; 决定元帅和大将人选时,还有一个很少有人想到的干扰因素,即国军的"投共"将领。当时陶峙岳、陈明仁、董其武、廖运周等人都有军职,必须授衔。而比他们地位更高的国军将领如何安排?当时曾有动议授傅作义大将军衔,但比傅地位更高的程潜、龙云、卫立煌等人这时候都在人大国防委员会里。最后实在无法平衡,只好"一刀切",这几位国军的高级将领均未授衔。 <br/>&nbsp; &nbsp;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人选的决定过程拖了很久。五三年贺龙率祖国慰问团赴朝,在对志愿军高级将领的一次讲话中评论过军衔制,并以诙谐的口气透露:"军委已内定兄弟我为一名元帅了。"可见那时对人选已酝酿了一段时期了。而直到朝鲜战争结束了两年之后,人选才最后确定。 <br/>&nbsp; &nbsp; 在几大派系中,原红一方面军和八路军的势力最大,二十个人选中有三分之二属于这一派系或有极深渊源。陕北方面最弱,仅有大将一人。分别看看显赫的<u><b><font color="#ff0000">十大元帅</font></b></u>和十大将,就可明了其中的微妙所在了。 <br/>&nbsp; &nbsp; 朱德,无论从哪个方面思考,第一把元帅交椅非他莫属。由于在党史军史上的地位极为特殊,今天人们对他的误解也最多。要说明这一点,因内容太多,本文的篇幅不够,当另外写一篇专论。 <br/>&nbsp; &nbsp; 彭德怀,在军史上的地位仅次于朱德,授衔时是军委工作的主持人,又是第一野战军的代表。尽管他军事业绩上有胜有败,但从平江暴动到朝鲜停战,一直在第一线从事战斗指挥,这一点全军无人可比。他的军事造诣并不出色,但二十多年身经百战的资历足以使他傲视群雄,位列元帅第二理所当然。 <br/>&nbsp; &nbsp; 林彪,第四野战军的代表,<u><b><font color="#ff0000">十大元帅</font></b></u>中他的战绩和指挥能力都堪称第一。但他在十人中的资历倒数第二,位列第三是由于当时他是十人中除朱德外唯一的政治局常委。<br/><br/>&nbsp; &nbsp; 刘伯承,第二野战军的代表,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他在军事指挥和学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对中国军队正规化的影响最大。白崇禧称他是"共军第一号悍将",而毛泽东对他则别有看法。授衔时刘伯承在党内军内已无实权,位列第四的原因一是因他的资历,二是他在军中人望甚高,三是毛泽东不会将他对刘的看法公开化。 <br/>&nbsp; &nbsp; 贺龙,借助南昌暴动总指挥和红二方面军总指挥的资历成为元帅。他未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军事造诣和战绩没有任何出色之处。他创建红二军团时有很强的封建宗族色彩,在十年间洪湖苏区仅能自保,谈不上发展。后人往往将此归罪于夏曦洪湖肃反,其实鄂豫皖苏区的肃反比洪湖苏区更为严重。抗战时一二零师是八路军的三个师中力量最弱、战绩最小的,长期担任预备队的角色。贺龙解放战争时仅任晋绥军区司令这一兵团级的职务,建国后任体委主任。但如仅就表象认为贺龙一无是处也不客观,授衔时他在军委中位置仅次于彭德怀和林彪,庐山会议后他更担任了军委第二副主席,成为毛泽东牵制林彪的首要人物,六五年取消军衔制就出自他的手笔。 <br/>&nbsp; &nbsp; 陈毅,一身代表着南方三年游击战、新四军、第三野战军三个派系。他是半路出家从军的文人,军事造诣有限。抗战以来他指挥的较大战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要依赖粟裕。但他在军中的资历和地位,以及他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的历史渊源,而使得这三个派系的代表人物只能是他,不可能是粟裕。 <br/>&nbsp; &nbsp; 罗荣桓,众所周知他是政工元帅,代表着政工在军中的地位,意味着中国军队所特有的中国特色。在<u><b><font color="#ff0000">十大元帅</font></b></u>中他的资历最浅,二七年入党,从未担任过战略方面的最高职。同时他又是十人中学历最高的,上过大学。 <br/>&nbsp; &nbsp; 徐向前,同贺龙类似,借助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身分成为元帅。他的资历仅高于林彪和罗荣桓,在黄埔一期毕业生中原是不被看好的人物。他的军事业绩最显著之处是曾指挥过一度是红军中最强的红四方面军。但自从指挥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全军覆没后,再不曾有过值得一提的战绩。解放战争时他仅任兵团司令,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攻克了太原。由于红四方面军这一派系人数众多,必须在元帅中有代表人物,曾为总指挥的徐向前就是最佳人选了。 <br/>&nbsp; &nbsp; 聂荣臻,华北野战军的代表。尽管他曾在黄埔军校任职,但实际也没有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他指挥华北野战军同傅作义对峙三年,没有出色的战绩。他一生的军事业绩中,凡辉煌之处往往与林彪有关:红军时期他是红一军团政委;抗战开始时他担任一一五师副师长;平津战役又是东野与华野联合作战,以至于北京军事博物馆的一位创作员曾经说过:"要想写好《聂传》,先得搞好《林传》。"<br/>&nbsp; &nbsp; 叶剑英,没有派系背景,没有实际战绩。由于在十人中名列最后,容易诱发人们揣测。实际上,因上述几个因素的制约,除他之外找不出别人能平衡这个位置了。确定叶剑英为元帅在于他的特殊地位和资历,从北伐直到建国,他一直充当着"中共军方在政坛上的代表"这一角色,除他之外党内军内再无他人有这种特殊地位了。而在资历方面,他的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和刘伯承。自云南讲武堂毕业后,他在粤军中长期担任高级幕僚的职务,当他协助老蒋率黄埔学生军第一次东征时,林彪还没进黄埔的大门呢;长征中他一度接替刘伯承任红军总参谋长;解放战争三年,他又任总参谋长直至建国。在重大历史事件中,他两度扮演了微妙的角色。二七年七月他向贺龙、叶挺通报朱培德的动态而直接引发了南昌暴动;三五年过草地时他的作为又导致了红军的公开分裂。且不说他在以后的岁月中,对粉碎"四人帮"和华、邓之争所起的微妙作用了。至于他本人军事造诣与指挥能力如何,历史没给他机会证明。 <br/>&nbsp; &nbsp; 从<u><b><font color="#ff0000">十大元帅</font></b></u>的各人背景看,哪一个都动不得,十大将换谁上来都会引发新的不平衡。再看看十大将的人选,派系平衡的因素减弱了,而当时职务的因素加强了。 <br/>&nbsp; &nbsp; 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而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而且他的资历只能够和罗荣桓相比。陈毅代表新四军和三野的元帅地位已定,粟裕只能委屈了。至于粟裕争当元帅的传说是站不住的,那是人们根据他的战绩和位列大将首席而产生的臆测。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同时,粟裕还坚决主张已到中原的陈毅继续兼职华野司令。可见,粟裕放弃了成为方面大军主官的机会,很难认为到授衔时他会再争执一番。 <br/>&nbsp; &nbsp; 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只部队幸存的指挥者,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徐海东任军团长。斯诺所写《西行漫记》中曾提到,蒋介石称徐海东为"文明的一大害"。由于在战争中肺部负过重伤,他在抗战开始不久后就已不能工作,一直处于疗养状态,直至七零年去世。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刘志丹阵亡,高岗自杀,徐海东是这一派系中的最高人物了,而且他为人一向正直和善,与世无争,授他大将不会引起不平衡。 <br/>&nbsp; &nbsp; 黄克诚,第四野战军的代表。他的战绩、资历与别人相比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是他当时的职务是总参谋长兼军委秘书长,这一点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 <br/>&nbsp; &nbsp; 陈赓,第二野战军的代表。二野参谋长李达是三一年宁都起义才参加红军的,尽管军事造诣很高,但资历不足以为二野的代表人物。陈赓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均是中流,而他的名气甚大,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著名的"黄埔三杰"中,蒋先云战死,贺衷寒去了台湾,陈赓是硕果仅存了。 <br/>&nbsp; &nbsp; 谭政,当时任总政治部主任,与元帅中罗荣桓的情况一致,是大将中政工方面的代表,同样意味着中国军队的特色,与派系平衡无关。 <br/>&nbsp; &nbsp; 萧劲光,第四野战军的又一代表。海军司令的职务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所有元帅和大将中只有他在苏联进修过海军业务。在资历方面,只提一点就够了。当年江西苏区党内斗争中有一顶帽子以他的名字命名,叫做"萧劲光式的右倾机会主义"。 <br/>&nbsp; &nbsp; 张云逸,除粟裕外第三野战军的又一代表,几乎可认为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因他的资历而来的。大将中他的年事最高,是唯一参加过护国讨袁的。广西百色起义时他任红七军军长,在邓小平离队后他率红七军艰苦转战进入中央苏区,任红军副总参谋长。抗战和解放战争时他在华东方面的军职一直高于粟裕。叶挺任新四军军长,他任参谋长兼第二支队司令;陈毅任军长,他任副军长;华野成立,他又先后任过副司令兼参谋长。这些职务大将中无他人可比。 <br/>&nbsp; &nbsp; 罗瑞卿,华北野战军的代表。他的军事业绩和指挥能力都很一般,资历也不出众,是有争议的人物。而他当时的职务为公安军司令兼公安部部长,工作性质特殊与最高层直接相关,毛泽东对他颇为赏识,是党内军内正在上升的人物,庐山会议后也正是他接任了黄克诚总参谋长和军委秘书长的重要职务。 <br/>&nbsp; &nbsp; 王树声,红四方面军的代表。与元帅中徐向前的情况一致,尽管王树声战争中没有骄人战绩,甚至在解放战争中的职务低于多数大将,但他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仅此一项足以保证他的大将军衔。授衔时他的职务与陈赓相同,都是国防部副部长。 <br/>&nbsp; &nbsp; 许光达,做为红二方面军在大将中的代表人物列名最后,也是十大将中争议最大的人。他的职务、资历、战绩明显低于其他的人,而且在红军中仅担任师长,对红二方面军的代表性都嫌不足。由于红二方面军产生的高级将领本来就少,参谋长李达因资历有限而排除在大将之外。而曾担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萧克,本是最有资格的人选,但他在长征时支持过张国焘的路线,又与此时主持军委的彭德怀水火不容,加上他当时训练总监察部副部长兼陆军训练部部长的职务较低,故而没得到大将的位置。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于,中国当时在借助苏联建立自己的装甲兵,为了对等 <br/>谈判,中国的装甲兵司令应与苏军的军衔相同。作为装甲兵司令的许光达也就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大将军衔,在各兵种的主官当中成了特例。 <br/>&nbsp; &nbsp;&nbsp;&nbsp;综合<u><b><font color="#ff0000">十大元帅</font></b></u>和十大将的每个人的情况来看,授衔时多种因素都在起著作用,既不是纯粹的"论资排辈",也不是简单的"论功行赏",而是党内军内多年来战争历程和人事变迁的综合平衡。站在今人的角度上,尽可以对他们每个人品头论足,但如果从授衔时的历史环境出发,相信这二十个人堪称是"最佳组合"了</span>
        <br/>
<p>转贴</p><p>此文最早出现在舰船军史坛,被时事/历史的斑主改名为《十将十帅得之不易》据为己有,现又被帖主冠以“内幕”生吞活剥。除了署名之外,文中差错一字不少,成为反映当今论坛浮浅文风的代表作。 <br/>  除了无中生有的授予周保中、冯白驹“中将”军衔,令人喷饭之外,作者以“小派系”之一华南抗日武装中将军少为论据,暗示1955年授衔是照顾山头的产物。 <br/>  文中称“东江纵队。抗战时中共在华南的唯一武装,四六年从深圳大鹏湾北撤,改编成为华东野战军两广纵队。司令员曾生是学生出身,三六年入党,资历太浅,仅获少将军衔。”,愤愤不平溢于言表,可惜与史不符: <br/><br/>  我党抗战时期在华南地区的抗日武装除琼崖、东江两纵队之外,抗战末期正式授予纵队番号的有:珠江纵队、中区纵队(广东抗日人民解放军)、韩江纵队、南路抗日人民解放军。除后两者规模较小之外,各纵在1955年至1965年共产生1名中将5名少将,分别是: <br/>琼崖纵队副司令员庄田,解放战争先后任粤桂边区纵队、滇桂黔边区纵队司令员,1955年中将。 <br/>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解放战争两广纵队司令员,1955年海军少将。按照双十协定,东江、珠江、中区三纵队干部骨干二千余人分乘3艘美军登陆舰北撤至烟台,在华野序列编为两广纵队,实际作战兵员仅一团。淮海战役之后补充两广籍俘虏后扩充到4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基本当作独立师用。 <br/>东江纵队副司令员王作尧,1961年空军少将。 <br/>珠江纵队副司令员谢斌, 1955年空军少将。 <br/>中区纵队副司令员、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代司令员谢立全,1955年海军少将。 <br/>滇桂黔边区纵队和粤桂纵队是解放战争时期北撤之后,各纵队留守分队汇集而成,解放后大部转业从事当地政权建设,除司令员庄田之外,副司令员朱家壁1964年少将。 <br/>  帖主张冠李戴、将产生两名将军,配合4兵团解放云南的滇桂黔边区纵队误作“黔桂川滇边区纵队”。大家看看地图就明白,四省交界在何处,何来边区? <br/>  对南方各游击纵队进行分析,发现一些有趣的特点: <br/>  1、1949年全军整编之后,纵队改军之,但保留了两广、粤桂纵队、滇桂黔三个纵队编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南方各部在战斗力与规模均小于主力部队(纵队下仅设团,均无师旅级),仍然承认军建制。 <br/>  2、纵队主官任地方职务的多,如原珠江纵队司令员林锵云任广东副省长,中区纵队政委罗范群任广东省委书记,两广纵队政委雷经天任广西省委书记。四野南下之后,这批南方籍干部天生的语言地域优势,大多转业到新区建设政权,早期两广省市的地方官多出自其中。 <br/>  3、继续在军中任职的将军多转向新组建的军种,6人中海空各2,即三个纵队在授衔前已不复存在,部分改为军兵种,部分改编为南方各省地方部队。 <br/>  解剖麻雀的结论只能说明:罗帅主持的我军第一次授衔的公正性不容置疑,对曾经独挡一面、规模较小、留存军职不多的南方各部队给予足够的重视。 <br/>  后人猜测是正常的,出现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妄加评论不足为奇,只能让历史感到庆幸:好在这群黄口小儿晚出世40年,没有把他们的校园帮派习惯带进当时政坛。 </p>
两广纵队的战斗力,套句话:谁用谁知道(确实不咋)
海南岛琼崖纵队司令员冯白驹没授军衔,时任广东副省长,文革时惨 <br/>死狱中。 <br/>黔桂川滇边区纵队司令员庄田授中将. <br/><br/><br/>海南岛琼崖纵队副司令马白山授少将。 <br/><br/>庄田的中将,却应该不是因黔桂川滇边区纵队司令员这个职务而获授 <br/>的,此支部队很弱小,无授中将的可能。 <br/><br/>庄田,原名庄振凤,海南人,参加中央红军长征,是团职干部。抗战 <br/>时,琼崖特委(书记林李明)因琼崖纵队无军事人才,向中央要求派 <br/>遣得力军事干部充实琼崖纵队,中央先后派遣李振亚庄田等到琼崖纵 <br/>队,庄任琼崖纵队副司令员,李振亚任参谋长(后任副司令) <br/><br/>庄行前,周恩来两次召见面授机宜。为路途安全计改名庄田。庄回海 <br/>南,做两件事。带回大功率电台和密码,使琼崖特委第一次和中央取 <br/>得直接电台联系。遵照周指示,确立冯白驹在海南的党政军一元化领 <br/>导地位,冯任特委书记,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为海南革命确立了坚强 <br/>的领导核心。 <br/><br/>除却庄田李振亚,海南再无能用军事指挥人才,此两人先后分别是抗 <br/>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琼崖纵队实际的军事主官。 <br/><br/>49年,兵强马壮的琼崖纵队决定自行解放海南全岛,并一度席卷了过 <br/>半的海南岛,但值此时李振亚在前线侦察时,中冷枪牺牲,无将可用 <br/>(其时庄田已离开海南)的琼崖纵队放弃了攻势。随后国民党大陆败 <br/>兵蜂拥而至,琼崖纵队又被压回五指山。 <br/><br/>46年,中央决定琼崖纵队学广东的东江纵队和珠江纵队一样北撤,或 <br/>西退越南。冯白驹和庄田等坚决反对,中央召庄田前往香港想南方局 <br/>汇报琼崖特委意见。 <br/><br/>庄在海口附近一鱼村等待渡海时,下午发现村中来了一陌生人,机警 <br/>的庄当即决定提前于傍晚偷渡,而且改道广西北海,不走广东徐闻湛 <br/>江。 <br/><br/>已得消息在广东布下重兵的国民党军统,在湛江抓到一个极象庄田的 <br/>人,大喜过望,一面向上邀功请赏,一面在报纸上大吹大擂。倒也吓 <br/>了尚不知内情的中共中央和琼崖特委一跳。 <br/><br/>中央听取了特委意见,同意琼崖纵队留琼坚持斗争。这使得琼崖根据 <br/>地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奇迹得以不中断,是全国唯一。也为后来解放 <br/>海南留下一支内应伏兵。 <br/><br/>庄完成汇报任务,准备返琼。丢了老大脸的军统下了死命令,一定要 <br/>在庄返琼时擒之,在两广沿海布下天罗地网。周恩来得知情报,为了 <br/>确保庄的安全,决定庄不再回海南,调广西,后任黔桂滇边区纵队 <br/>司令员。
<p>听君一言,胜看百帖</p><p>此帖是我在别的论坛看到的,本来就有些怀疑的</p><p></p>
<p>中华战神的系列文章啊.前奏做铺垫用的.</p><p>张老师已经出书了,有兴趣的可以去订阅么.</p><p>呵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