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元梓是怎样得势的(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34:40
<table width="100%"><tbody><tr align="center"><td colspan="2"><div class="title"><font size="4">聂元梓是怎样得势的</font></div></td></tr><tr align="center"><td colspan="2"><br/><div class="bt_date"><font size="4"></font></div></td></tr><tr valign="top"><td colspan="2"><div class="bt_content"><font lang="ZH-CN" face="宋体"><p align="center"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font size="4">重用聂元梓</font></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1964年和1965年毛泽东曾以小组、调查组的形式,由中央派一些人到基层特别是文化教育部门去进行调查研究。在中央领导层工作,又惯于察言观色、搞政治投机的康生,摸准了毛泽东的思路,他提议他的老婆曹轶欧到北京大学任“中央理论调查组”负责人。1966年5月,正是毛泽东批判彭真搞的“汇报提纲”之时。康生向毛泽东提出的派他老婆去北京大学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是:“调查彭真在那里搞了哪些阴谋。”毛泽东同意了康生的意见。</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曹轶欧到北大后,化名“冯大姐”,连叫冯什么,都不告诉别人,曹轶欧到北大,除了要了解北大校党委的工作情况,教师、学生中的思想动向外,还要在北大的教师和学生中寻找能够贯彻他们意图又敢于打头阵的“炮手”。做前一件事,对曹轶欧并不难,做后一件事,却使曹轶欧颇费周折。曹轶欧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受北大党委器重的中层领导干部聂元梓。</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于是,曹轶欧就经常找聂元梓谈话,一方面了解情况,另一方面支持、鼓励她攻击北大党委,还经常向她透露中央的内部消息。由于看法相同,也由于曹轶欧对聂做工作,不久,聂元梓就成了曹轶欧在北大找到的第一个“炮手”。</font></p><p align="center"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font size="4">核心机密泄露</font></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1966年5月4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由康生传达毛泽东关于批判彭真、陆定一,要解散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北京市委,介绍《中共中央通知》(即后来由这次会议通过的《五一六通知》)的起草情况;对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进行揭发、批判,对他们进行组织处理;通过由陈伯达起草、经毛泽东多次修改的《中共中央通知》。</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聂元梓得到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机密消息后,心中有了底。她自然要进行政治分析。她看到:毛泽东要通过“文化大革命”打倒一批领导干部的决心已下,而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的主张又占了上风,“文化大革命”已经不可避免要在全国范围内搞起来,而首当其冲的是“小五界”(即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文艺界、出版界—————笔者注)。北大正处在“小五界”当中。</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于是,在曹轶欧的策动下,聂元梓经过几天的串联,终于有6个人同意跟他一起向北大校党委发起进攻。</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7个人议定,由聂元梓先起草一个大字报的草稿,然后一起讨论、修改。于5月25日下午2点,贴在北大大膳厅的东墙上,当天就引来数百人观看。这张大字报的标题是:宋硕、陆平、彭佩云在文化大革命中究竟干了些什么?标题一下子就点了三个领导干部的名字,自然引起轰动。宋硕,当时任中共北京市委大学部的副部长;陆平,当时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彭佩云,当时任北京市委大学部干部、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大字报点这三个人的名表明,其政治意图不限于给北京大学校党委提建义,而重点是指向北京市委的工作,这样,大字报所涉及的范围就大了。这张大字报的主要内容是说:北大党委在“文化大革命”中压制民主,压制群众,搞修正主义。这一行为得到了中共北京市委的支持。大字报号召,要“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牛鬼蛇神,一切赫鲁晓夫式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在这种情况下,曹轶欧把这张大字报的内容一字不落地抄了下来,送给康生。康生反复看了几遍,又考虑了两天,觉得有利用价值,便决定把它密报给毛泽东。于是,在这张大字报贴出后的第5天,它的手抄稿和康生的密信一起,通过中央机要部门转到了杭州,摆在了正在杭州的毛泽东的案头。</font></p><p align="center"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font size="4">大字报公开发表</font></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毛泽东看了聂元梓等7人写的大字报稿后,他于6月1日做出如下批示:“康生、伯达同志:此文可以由新华社全文广播,在全国各报刊发表,十分必要,北京大学这个反动堡垒,从此可以开始打破。请酌办。”康生、陈伯达收到毛泽东的批示后,迅速落实,在6月1日当晚,就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新华社稿的名义全文播发了这张大字报。6月2日,《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了这张大字报,并且配发了评论员文章《欢呼北大的一张大字报》。这篇评论员文章给北大党委定了性,称这个党委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顽固堡垒”,是“假共产党”、“修正主义的党”,号召群众起来彻底摧毁这个“黑帮”的“黑组织”。《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了聂元梓等7人的大字报后,全国各地报刊纷纷转载了这张大字报。</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在毛泽东意料之中的是,聂元梓等7人的大字报的公开发表,很快就在全国引起了动乱。先是在全国各高校出现了打倒校党委和批斗教师的风潮;接着,在全国各行业都发生了不少打倒党委、批斗领导干部的行为。</font></p><p align="center"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font size="4">大字报得到肯定</font></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1966年8月5日,毛泽东写下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首次把聂元梓等7人写的大字报称为“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肯定这张大字报“写得何等好啊!”</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就在毛泽东写出《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的当天,他就决定要把这张大字报在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公开,之后,还要在全国公开。8月7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印发了毛泽东写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会议基本定了调子。8月8日,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此后,“文化大革命”便在全国真正搞了起来。</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1966年9月,聂元梓当上了北京大学“革命委员会”的主任,成了北大的“一把手”。</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组织对写这张大字报的牵头人聂元梓进行了审查。1978年4月8日,北大校党委向中共北京市委报送了对聂元梓的审查处理意见的报告,提出将聂元梓定为反革命分子,清除出党,并建议依法惩办。北京市委批准了这份报告。1983年4月19日,聂元梓被逮捕,经司法机关审理后,她被以反革命罪判处有期徒刑17年。</font></p><p align="right"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font size="4">摘自《党史博览》</font></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p></font></div></td></tr></tbody></tabl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2 16:09:57编辑过]
<table width="100%"><tbody><tr align="center"><td colspan="2"><div class="title"><font size="4">聂元梓是怎样得势的</font></div></td></tr><tr align="center"><td colspan="2"><br/><div class="bt_date"><font size="4"></font></div></td></tr><tr valign="top"><td colspan="2"><div class="bt_content"><font lang="ZH-CN" face="宋体"><p align="center"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font size="4">重用聂元梓</font></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1964年和1965年毛泽东曾以小组、调查组的形式,由中央派一些人到基层特别是文化教育部门去进行调查研究。在中央领导层工作,又惯于察言观色、搞政治投机的康生,摸准了毛泽东的思路,他提议他的老婆曹轶欧到北京大学任“中央理论调查组”负责人。1966年5月,正是毛泽东批判彭真搞的“汇报提纲”之时。康生向毛泽东提出的派他老婆去北京大学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是:“调查彭真在那里搞了哪些阴谋。”毛泽东同意了康生的意见。</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曹轶欧到北大后,化名“冯大姐”,连叫冯什么,都不告诉别人,曹轶欧到北大,除了要了解北大校党委的工作情况,教师、学生中的思想动向外,还要在北大的教师和学生中寻找能够贯彻他们意图又敢于打头阵的“炮手”。做前一件事,对曹轶欧并不难,做后一件事,却使曹轶欧颇费周折。曹轶欧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受北大党委器重的中层领导干部聂元梓。</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于是,曹轶欧就经常找聂元梓谈话,一方面了解情况,另一方面支持、鼓励她攻击北大党委,还经常向她透露中央的内部消息。由于看法相同,也由于曹轶欧对聂做工作,不久,聂元梓就成了曹轶欧在北大找到的第一个“炮手”。</font></p><p align="center"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font size="4">核心机密泄露</font></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1966年5月4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由康生传达毛泽东关于批判彭真、陆定一,要解散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北京市委,介绍《中共中央通知》(即后来由这次会议通过的《五一六通知》)的起草情况;对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进行揭发、批判,对他们进行组织处理;通过由陈伯达起草、经毛泽东多次修改的《中共中央通知》。</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聂元梓得到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机密消息后,心中有了底。她自然要进行政治分析。她看到:毛泽东要通过“文化大革命”打倒一批领导干部的决心已下,而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的主张又占了上风,“文化大革命”已经不可避免要在全国范围内搞起来,而首当其冲的是“小五界”(即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文艺界、出版界—————笔者注)。北大正处在“小五界”当中。</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于是,在曹轶欧的策动下,聂元梓经过几天的串联,终于有6个人同意跟他一起向北大校党委发起进攻。</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7个人议定,由聂元梓先起草一个大字报的草稿,然后一起讨论、修改。于5月25日下午2点,贴在北大大膳厅的东墙上,当天就引来数百人观看。这张大字报的标题是:宋硕、陆平、彭佩云在文化大革命中究竟干了些什么?标题一下子就点了三个领导干部的名字,自然引起轰动。宋硕,当时任中共北京市委大学部的副部长;陆平,当时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彭佩云,当时任北京市委大学部干部、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大字报点这三个人的名表明,其政治意图不限于给北京大学校党委提建义,而重点是指向北京市委的工作,这样,大字报所涉及的范围就大了。这张大字报的主要内容是说:北大党委在“文化大革命”中压制民主,压制群众,搞修正主义。这一行为得到了中共北京市委的支持。大字报号召,要“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牛鬼蛇神,一切赫鲁晓夫式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在这种情况下,曹轶欧把这张大字报的内容一字不落地抄了下来,送给康生。康生反复看了几遍,又考虑了两天,觉得有利用价值,便决定把它密报给毛泽东。于是,在这张大字报贴出后的第5天,它的手抄稿和康生的密信一起,通过中央机要部门转到了杭州,摆在了正在杭州的毛泽东的案头。</font></p><p align="center"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font size="4">大字报公开发表</font></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毛泽东看了聂元梓等7人写的大字报稿后,他于6月1日做出如下批示:“康生、伯达同志:此文可以由新华社全文广播,在全国各报刊发表,十分必要,北京大学这个反动堡垒,从此可以开始打破。请酌办。”康生、陈伯达收到毛泽东的批示后,迅速落实,在6月1日当晚,就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新华社稿的名义全文播发了这张大字报。6月2日,《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了这张大字报,并且配发了评论员文章《欢呼北大的一张大字报》。这篇评论员文章给北大党委定了性,称这个党委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顽固堡垒”,是“假共产党”、“修正主义的党”,号召群众起来彻底摧毁这个“黑帮”的“黑组织”。《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了聂元梓等7人的大字报后,全国各地报刊纷纷转载了这张大字报。</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在毛泽东意料之中的是,聂元梓等7人的大字报的公开发表,很快就在全国引起了动乱。先是在全国各高校出现了打倒校党委和批斗教师的风潮;接着,在全国各行业都发生了不少打倒党委、批斗领导干部的行为。</font></p><p align="center"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font size="4">大字报得到肯定</font></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1966年8月5日,毛泽东写下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首次把聂元梓等7人写的大字报称为“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肯定这张大字报“写得何等好啊!”</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就在毛泽东写出《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的当天,他就决定要把这张大字报在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公开,之后,还要在全国公开。8月7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印发了毛泽东写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会议基本定了调子。8月8日,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此后,“文化大革命”便在全国真正搞了起来。</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1966年9月,聂元梓当上了北京大学“革命委员会”的主任,成了北大的“一把手”。</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组织对写这张大字报的牵头人聂元梓进行了审查。1978年4月8日,北大校党委向中共北京市委报送了对聂元梓的审查处理意见的报告,提出将聂元梓定为反革命分子,清除出党,并建议依法惩办。北京市委批准了这份报告。1983年4月19日,聂元梓被逮捕,经司法机关审理后,她被以反革命罪判处有期徒刑17年。</font></p><p align="right"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font size="4">摘自《党史博览》</font></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p></font></div></td></tr></tbody></tabl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2 16:09:57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