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评选:歌功颂德稿件一统天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4:58:08
<p>“中国新闻奖”评选:歌功颂德稿件一统天下 <br/></p><p>2006-07-11 17:19:08   南方网&nbsp;&nbsp;<br/>&nbsp;<br/>  什么是“中国新闻奖”?有关资料表明,该奖是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属常设的全国性新闻奖。“中国新闻奖”应该是中国新闻界的奥斯卡、格莱梅。新闻讲究“导向”,如此重要的一个奖项,对我们整个国家新闻事业自身的导向作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那么,这个奖项是如何引导中国的新闻事业走向的?我们不仿通过“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看个究竟。<br/>  <br/>  今天(2006年7月11日),新华网授权公示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本届评出获奖作品共260件,其中特别奖、一等奖43件,二等奖88件,三等奖139件。获特别奖的作品分别是《人民日报》的评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经济日报》评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不用看内容,一看标题就知道这两个稿件是正面报道的“讴歌”或“弘扬”之类的内容。顺获奖作品列表一路看下去,嚯,“讴歌”或“弘扬”几乎一路在往下进行。说“几乎”,是因为作品中偶尔也夹杂了很少的一部分其他类型的稿件,比如在一等奖里,除10个“新闻名专栏”和《科技日报》的1个版面设计外,30个作品中,属于正面报道的“讴歌”或“弘扬”类作品占了26个,比如《海拔4161米:总理跟我们合影》、《3.5万救命钱留给病友》、《让和谐创业的主旋律更雄浑更响亮》、《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优秀共产党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英雄携手飞天——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出征记》、《这个头,带得好!》、《先进性教育的民间期待》等;而其他类型、也就是舆论监督之类的稿件总计4件,它们是:《中铁三局丢了宁夏市场》、《70亿维修基金的困惑》、《指鹿为马》、《警惕“专家观点”成为“利益俘虏”》。<br/>  <br/>  也就是说,在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特别奖和一等奖的作品中,正面报道和所谓的负面报道的比例为26比4,而且在负面报道里面,《指鹿为马》还是一副漫画。<br/>  <br/>  是上一年度全国新闻作品中的舆论监督类作品出现的少,还是评委们选择上存在成见?<br/>  <br/>  也许我们也需要正面报道、也需要“讴歌”或“弘扬”,但是,在这个加速转型、经济高速发展而社会矛盾也极为复杂的时代,舆论监督也许更为重要。是的,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国家各方面都取得了一些巨大的建设成就,这些成就值得媒体予以表扬;但是,在过去的一年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我们也都真切的体验到了社会深层次矛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比如看病问题、房价问题、上学问题,比如“三农”问题、圈地问题、贪污腐败问题,比如环境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生产安全问题等等,对于这些,靠遮遮掩掩无法解决,一味的“讴歌”或“弘扬”于事无补反而令人生厌,真正需要的还是深刻而坚定的社会批评。<br/>  <br/>  舆论监督受到强力干预而无法正常展开,致力于社会批评的新闻从业人员的困境,在当前的社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行业协会的“记协”,在组织优秀新闻作品评选时以粉饰太平为能事,自废武功,把自身的舆论监督职责视为草芥,不由人不对组成“记协”的这群新闻人的良知和职业素养产生怀疑。<br/>  <br/>  马克思说过:“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恩格斯说过:“报刊的首要职责是保护公民不受官员肆虐之害,向舆论揭露这种行为。”(《&lt;新莱茵报&gt;审判案》)舆论监督是新闻的重要使命,失去了舆论监督的功能,新闻就失去了它在整个社会群体中存在的根基。像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这样把两方面作品搞的不成比例,其反映出的问题发人深思。<br/>  <br/>  为什么我们的一些机关报刊见市场就死?官方媒体作官样文章,自我“歌德”自我欣赏;新闻奖的评委们在自娱自乐、引导媒体及其从业人员也自娱自乐。这也就别指望群众能卖你的账、当你的观众。 <br/></p><p>“中国新闻奖”评选:歌功颂德稿件一统天下 <br/></p><p>2006-07-11 17:19:08   南方网&nbsp;&nbsp;<br/>&nbsp;<br/>  什么是“中国新闻奖”?有关资料表明,该奖是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属常设的全国性新闻奖。“中国新闻奖”应该是中国新闻界的奥斯卡、格莱梅。新闻讲究“导向”,如此重要的一个奖项,对我们整个国家新闻事业自身的导向作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那么,这个奖项是如何引导中国的新闻事业走向的?我们不仿通过“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看个究竟。<br/>  <br/>  今天(2006年7月11日),新华网授权公示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本届评出获奖作品共260件,其中特别奖、一等奖43件,二等奖88件,三等奖139件。获特别奖的作品分别是《人民日报》的评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经济日报》评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不用看内容,一看标题就知道这两个稿件是正面报道的“讴歌”或“弘扬”之类的内容。顺获奖作品列表一路看下去,嚯,“讴歌”或“弘扬”几乎一路在往下进行。说“几乎”,是因为作品中偶尔也夹杂了很少的一部分其他类型的稿件,比如在一等奖里,除10个“新闻名专栏”和《科技日报》的1个版面设计外,30个作品中,属于正面报道的“讴歌”或“弘扬”类作品占了26个,比如《海拔4161米:总理跟我们合影》、《3.5万救命钱留给病友》、《让和谐创业的主旋律更雄浑更响亮》、《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优秀共产党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英雄携手飞天——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出征记》、《这个头,带得好!》、《先进性教育的民间期待》等;而其他类型、也就是舆论监督之类的稿件总计4件,它们是:《中铁三局丢了宁夏市场》、《70亿维修基金的困惑》、《指鹿为马》、《警惕“专家观点”成为“利益俘虏”》。<br/>  <br/>  也就是说,在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特别奖和一等奖的作品中,正面报道和所谓的负面报道的比例为26比4,而且在负面报道里面,《指鹿为马》还是一副漫画。<br/>  <br/>  是上一年度全国新闻作品中的舆论监督类作品出现的少,还是评委们选择上存在成见?<br/>  <br/>  也许我们也需要正面报道、也需要“讴歌”或“弘扬”,但是,在这个加速转型、经济高速发展而社会矛盾也极为复杂的时代,舆论监督也许更为重要。是的,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国家各方面都取得了一些巨大的建设成就,这些成就值得媒体予以表扬;但是,在过去的一年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我们也都真切的体验到了社会深层次矛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比如看病问题、房价问题、上学问题,比如“三农”问题、圈地问题、贪污腐败问题,比如环境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生产安全问题等等,对于这些,靠遮遮掩掩无法解决,一味的“讴歌”或“弘扬”于事无补反而令人生厌,真正需要的还是深刻而坚定的社会批评。<br/>  <br/>  舆论监督受到强力干预而无法正常展开,致力于社会批评的新闻从业人员的困境,在当前的社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行业协会的“记协”,在组织优秀新闻作品评选时以粉饰太平为能事,自废武功,把自身的舆论监督职责视为草芥,不由人不对组成“记协”的这群新闻人的良知和职业素养产生怀疑。<br/>  <br/>  马克思说过:“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恩格斯说过:“报刊的首要职责是保护公民不受官员肆虐之害,向舆论揭露这种行为。”(《&lt;新莱茵报&gt;审判案》)舆论监督是新闻的重要使命,失去了舆论监督的功能,新闻就失去了它在整个社会群体中存在的根基。像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这样把两方面作品搞的不成比例,其反映出的问题发人深思。<br/>  <br/>  为什么我们的一些机关报刊见市场就死?官方媒体作官样文章,自我“歌德”自我欣赏;新闻奖的评委们在自娱自乐、引导媒体及其从业人员也自娱自乐。这也就别指望群众能卖你的账、当你的观众。 <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