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最先进潜艇:未来作战主战场练兵 成功布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0:34:32
<p>国产最先进潜艇:未来作战主战场练兵 成功布雷&nbsp; </p><p>--------------------------------------------------------------------------------<br/>2006年07月07日 <br/>&nbsp;<br/>  出现在记者面前的这个大家伙,黝黑的身躯,流线的外形。走进它的大肚子,感觉比一般的舰艇还要局促,狭窄的通道两侧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管线,不时会出现陡峭的铁梯和大大小小的阀门。这就是国产最先进的潜艇322艇。</p><p>  <strong>当了十几年的潜艇兵却找不到战位</strong>
        </p><p>  2000年7月,海军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的艇员已经告别了东海之滨的某小岛,踏上了行程。此时,江城某造船厂,停靠在码头上的潜艇安静地等待着它的主人到来。官兵们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接回它——国产最先进的潜艇322艇。 </p><p>  而这些经过层层选拔、优中选优的士兵怎么也没预料到,当自己踌躇满志地登上潜艇时,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 </p><p>  面对着舱内星罗棋布的按钮、五颜六色的指示灯、闪烁跳动的显示屏,他们忽然觉得不知所措。在没有人指引的情况下,全艇几十号人只有8个人找对了自己的战位。值得一说的是,在此之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已经与潜艇打了十多年的交道,闭着眼睛都能找到自己的战位。 </p><p>  舵信班长王保才从艇首找到艇尾,最后在二舱的一个位置坐下来。面对键盘、鼠标和显示器,这个多次在支队专业比武中夺冠的技术尖子头脑中一片空白,手在半空中举了半天不知道往哪里放。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旁边的工厂师傅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小伙子,这是潜艇指挥员的位置。”王保才的脸一下红到了脖子根,触电似的从座位上蹦起来,在工人师傅的指点下才总算找到了自己的战位。 </p><p>  在残酷的事实面前,这些已经在潜艇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汉子觉得“自己简直成了新兵”。 </p><p>  不久后的一天,一名设备生产厂家的工人气冲冲地找到艇长陈国潘。他说,有一个开关已经接连更换了5个,每次新换上没两天就被战士扳断了。而战士却觉得是他们生产的开关质量不合格,没怎么用力就断了。其实在此之前已有好几个厂家的工人向陈国潘反映过类似的问题。临走时,工人意味深长地说:“这么先进的装备,光靠四肢发达是没有用的,还得靠头脑啊!” </p><p>  这句话如一把利锥扎在陈国潘的心上,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有人会用“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来形容他的艇员。 </p><p>  经过冷静的思考,他又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老艇属于机械化时代,靠的是体力和长期积累的经验;而新潜艇则是电子化、信息化时代的产物,需要的是掌握电子学、信息学方面知识的智能兵。 </p><p>  知耻而后勇。艇员们开始向深奥的数字电路、自动控制等学科发起冲锋,每个人都开始了艰苦的再学习。 </p><p>  导弹技师王金坪当时还是个义务兵,在老艇上学的是鱼雷专业,到新艇后改学导弹专业。这个专业老艇上根本没有,以前他只听说过外国潜艇可以发射导弹,没想到现在自己的潜艇也能发射导弹,小王既激动又犯愁,愁的是自己对集成电路、数字技术等一窍不通。为了学习相关的知识,小王一遇到不懂的,逢人就问,而且是“打破沙锅问到底”,战友们常常被他给问住了。问完了战友,小王又问厂家的工人,问到后来工人们都怕他了,一看到他就躲。 </p><p>  为了掌握导弹发射器的内部构造,他经常钻到发射器里面去看个究竟。有一次,到了下班时间,工人叫了几声见没人回答,就把发射器的后盖关上了。部队在码头集合,等了一会儿不见王金坪,赶紧派人到艇上去找。当战友打开发射器后盖时,发现小王已经晕倒在里面。就凭这股拼命劲儿,小王成了导弹通。他编写的《×××型导弹操作规程》,使导弹武器有了规范的操作规程。他还根据不同的任务,制定了导弹武器应急处置预案20多个。<br/>&nbsp;<br/></p><p>国产最先进潜艇:未来作战主战场练兵 成功布雷&nbsp; </p><p>--------------------------------------------------------------------------------<br/>2006年07月07日 <br/>&nbsp;<br/>  出现在记者面前的这个大家伙,黝黑的身躯,流线的外形。走进它的大肚子,感觉比一般的舰艇还要局促,狭窄的通道两侧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管线,不时会出现陡峭的铁梯和大大小小的阀门。这就是国产最先进的潜艇322艇。</p><p>  <strong>当了十几年的潜艇兵却找不到战位</strong>
        </p><p>  2000年7月,海军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的艇员已经告别了东海之滨的某小岛,踏上了行程。此时,江城某造船厂,停靠在码头上的潜艇安静地等待着它的主人到来。官兵们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接回它——国产最先进的潜艇322艇。 </p><p>  而这些经过层层选拔、优中选优的士兵怎么也没预料到,当自己踌躇满志地登上潜艇时,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 </p><p>  面对着舱内星罗棋布的按钮、五颜六色的指示灯、闪烁跳动的显示屏,他们忽然觉得不知所措。在没有人指引的情况下,全艇几十号人只有8个人找对了自己的战位。值得一说的是,在此之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已经与潜艇打了十多年的交道,闭着眼睛都能找到自己的战位。 </p><p>  舵信班长王保才从艇首找到艇尾,最后在二舱的一个位置坐下来。面对键盘、鼠标和显示器,这个多次在支队专业比武中夺冠的技术尖子头脑中一片空白,手在半空中举了半天不知道往哪里放。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旁边的工厂师傅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小伙子,这是潜艇指挥员的位置。”王保才的脸一下红到了脖子根,触电似的从座位上蹦起来,在工人师傅的指点下才总算找到了自己的战位。 </p><p>  在残酷的事实面前,这些已经在潜艇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汉子觉得“自己简直成了新兵”。 </p><p>  不久后的一天,一名设备生产厂家的工人气冲冲地找到艇长陈国潘。他说,有一个开关已经接连更换了5个,每次新换上没两天就被战士扳断了。而战士却觉得是他们生产的开关质量不合格,没怎么用力就断了。其实在此之前已有好几个厂家的工人向陈国潘反映过类似的问题。临走时,工人意味深长地说:“这么先进的装备,光靠四肢发达是没有用的,还得靠头脑啊!” </p><p>  这句话如一把利锥扎在陈国潘的心上,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有人会用“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来形容他的艇员。 </p><p>  经过冷静的思考,他又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老艇属于机械化时代,靠的是体力和长期积累的经验;而新潜艇则是电子化、信息化时代的产物,需要的是掌握电子学、信息学方面知识的智能兵。 </p><p>  知耻而后勇。艇员们开始向深奥的数字电路、自动控制等学科发起冲锋,每个人都开始了艰苦的再学习。 </p><p>  导弹技师王金坪当时还是个义务兵,在老艇上学的是鱼雷专业,到新艇后改学导弹专业。这个专业老艇上根本没有,以前他只听说过外国潜艇可以发射导弹,没想到现在自己的潜艇也能发射导弹,小王既激动又犯愁,愁的是自己对集成电路、数字技术等一窍不通。为了学习相关的知识,小王一遇到不懂的,逢人就问,而且是“打破沙锅问到底”,战友们常常被他给问住了。问完了战友,小王又问厂家的工人,问到后来工人们都怕他了,一看到他就躲。 </p><p>  为了掌握导弹发射器的内部构造,他经常钻到发射器里面去看个究竟。有一次,到了下班时间,工人叫了几声见没人回答,就把发射器的后盖关上了。部队在码头集合,等了一会儿不见王金坪,赶紧派人到艇上去找。当战友打开发射器后盖时,发现小王已经晕倒在里面。就凭这股拼命劲儿,小王成了导弹通。他编写的《×××型导弹操作规程》,使导弹武器有了规范的操作规程。他还根据不同的任务,制定了导弹武器应急处置预案20多个。<br/>&nbsp;<br/></p>
<p><strong>面对强“敌”三面夹击,322艇创下一次演习抓住10多次攻击机会、自身未遭一次有效攻击的纪录。</strong>
        </p><p>  潜艇是世界武器库中为数不多的战略与战术兼具的水中兵器。潜艇的战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达到极致,当时发明的“阵地伏击”、“应招截击”、“机动寻歼”等战术一直沿用至今,以至于一些潜艇的指挥员感慨地说,潜艇的战法没什么好研究的,关键就看谁的装备先进了。</p><p>  但是,322艇首任艇长陈国潘不这么想,“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当今世界反潜技术日新月异,我们潜艇兵应对的招数也层出不穷。” </p><p>  半年后,经过理论论证、图上推演和模拟演练,陈国潘和他的课题组完成了《×××型潜艇反潜战法》的研究。 </p><p>  为了验证战法实用性,上级特意安排一艘性能更加先进的潜艇与322艇进行海上实兵对抗演练,看看到底谁先发现对方。 </p><p>  时任322艇见习艇长的郭黎凤,是战法研究小组的主要成员。2004年10月,陈国潘升任教练艇长,郭黎凤走上艇长战位。第一次升起潜望镜,郭黎凤就将“潜反潜”新战法搬到海上进行实兵检验。 </p><p>  演练开始了,两艘潜艇同时从海面上消失。 </p><p>  双方利用海底的地形和海水的特性,展开了较量,试图先发现对方。 </p><p>  演练从上午9点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两艘艇的航迹记录送到指挥部后,经过严格的比对,确定是322艇先发现目标,并采取攻击手段,判定322艇取得胜利,新战法也因此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p><p>  首战告捷,322艇的官兵并没有因此满足。 </p><p>  次年5月,一场舰机联合反潜实兵演练在东海某海域拉开帷幕。波澜壮阔的海面上出现了一支“特混舰队”:由多艘驱逐舰和护卫舰组成的舰艇编队威风八面,新型反潜直升机超低空海面盘旋,潜艇水下翻江倒海,他们的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服役时间很短的322艇。 </p><p>  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斗。 </p><p>  随着艇长郭黎凤的一连串命令,322艇一头扎入碧波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p><p>  面对“敌”三面夹击,郭黎凤运用研究的《×××型潜艇突破敌舰机联合反潜战法》,通过“蛙跳式”前进与悬浮式搜索相结合的办法,轻松摆脱“敌”反潜直升机的跟踪,随后迅速占领有利阵位,用鱼雷对“敌”潜艇发起攻击,两枚鱼雷直接命中,把“敌”潜艇炸沉海底。“敌”水面舰艇情急之下,将深水炸弹、反潜火箭弹等悉数投入水中,企图给322艇以致命一击。 </p><p>  水柱接二连三冲天而起,轰炸并没有击毁322艇,反而使得舰载声呐无法正常工作。322艇乘机运用《XXX型潜艇隐蔽攻击敌舰艇编队战法》,对舰艇编队发起攻击,重创对手。 </p><p>  322艇取得完胜,创下了一次演习抓住10多次攻击机会、自身未遭一次有效攻击的纪录。<br/></p>
<p><strong>322潜艇的出现,让公海成为真正的公海。</strong>
        </p><p>  2003年早春,东方欲晓,薄雾笼罩的军港恬淡宁静。322潜艇解下最后一根系缆,缓缓驶离码头,一个猛子潜入大海,开始了漫漫水下征程。</p><p>  20多年前,这支部队的潜艇突破岛链,勇闯大洋,开始了海军潜艇远征的历史。今天,322潜艇要向着更远的海域挺进。 </p><p>  某陌生海区是我潜艇未来作战的主战场,这里暗流涌动,凶险莫测。终于有一天,322潜艇悄悄闯入该海域。郭黎凤艇长冷静指挥潜艇大深度潜航,接连突破多道防线,成功实施潜艇布雷训练,在水下拉起了一道道难以逾越的死亡防线,一举填补了我潜艇在该海区训练的空白。 </p><p>  公海,顾名思义,是人类共有的海域。可某些国家凭借其强大的海上力量,将公海视为自家“领海”。 </p><p>  322潜艇的出现,让公海成为真正的公海。 </p><p>  公海远航,海区危机四伏,险情无处不在。我潜艇经常会受到外军反潜兵力“关注”。搜索声呐发出的声波打到潜艇上,沉闷的声响让人不寒而栗。322艇官兵艺高胆大,勇往直前。 </p><p>  经过数十昼夜区域游猎,322艇凯旋而归,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p><p>  (来源:中国青年报;潘婷 李义保 何德生)<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