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数千吨化武遗留中国 目前未销毁一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1:40:54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60"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height="20">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23:51 <font color="#a20010">新华网</font></td></tr><tr><td height="15"></td></tr><tr><td class="l17"><font class="f14" id="zoom"><center><img alt="侵华日军数千吨化武遗留中国目前未销毁一枚"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c/2006-07-05/U50P1T1D10341881F21DT20060706045642.jpg" border="1"/><br/><img height="5" src="http://image2.sina.com.cn/home/c.gif" width="1" alt=""/><br/><font class="f12"><font size="2">7月5日,中日专家对挖掘出的化学弹进行登记、鉴别。 <br/></font><center><b><a href="http://news.sina.com.cn/photo/">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a></b></center></font><br/><br/></center><center><img alt="侵华日军数千吨化武遗留中国目前未销毁一枚"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c/2006-07-05/U50P1T1D10341881F23DT20060706045642.jpg" border="1"/><br/><img height="5" src="http://image2.sina.com.cn/home/c.gif" width="1" alt=""/><br/><font size="2"><font class="f12">7月5日,专家从地下挖掘出日本遗弃的化学武器――毒剂弹。 </font><br/><br/><br/></font></center><center><font size="2"><img alt="侵华日军数千吨化武遗留中国目前未销毁一枚"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c/2006-07-05/U50P1T1D10341881F1394DT20060706045642.jpg" border="1"/><br/><img height="5" src="http://image2.sina.com.cn/home/c.gif" width="1" alt=""/><br/><font class="f12">7月5日,专家将挖掘出来的炮弹送往鉴别室鉴定。 </font><br/><br/><br/></font></center><p>  <font size="4">新华网哈尔滨7月5日电 (记者 王茜 常璐) 外交部处理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问题办公室主任刘毅仁,5日在黑龙江省宁安市化学武器挖掘回收现场表示,目前我们国家已回收处理的化学武器近4万枚(件),但这仅为侵华日军当年运进中国化学武器总量的冰山一角。 </font></p><p><font size="4">  据了解,由于日本至今未向中国提供其遗弃在华化学武器的任何信息,加上没有完整的资料记录,因此日本遗弃在中国的化学武器数量很难准确统计。</font></p></font></td></tr></tbody></table><p>  刘毅仁介绍,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日本陆军和海军在二战期间生产芥子气、路易氏剂、苯氯乙酮等毒剂共计7000多吨。其中化学武器绝大多数运到了中国。 </p><p>  而迄今为止,中日双方对日本遗弃在华化武进行确认调查、挖掘回收及鉴别包装等各类现场作业共计60余次,共挖掘回收日本遗弃化学武器37499件。 </p><p>  “目前,所有已经发现并处理的化学武器没有一枚被销毁。”刘毅仁说。(完) </p><p>  <strong>  我国强烈要求日本尽快处理遗弃在华化学武器</strong>
        </p><p>  新华网黑龙江宁安7月5日电 中国强烈要求日本尽快处理遗弃在华化学武器 </p><p>  新华社记者常璐 王茜 </p><p>  中日两国有关部门专家5日正式开始对黑龙江省宁安市发现的日本遗弃化学武器进行挖掘回收,此项作业预计还将持续4天。截至发稿时,已挖掘出31枚废旧炮弹,其中7枚为化学炮弹。 </p><p>  “中方对目前日方处理遗留在华化学武器进程缓慢不满意。”外交部处理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问题办公室主任刘毅仁在作业现场对记者表示。 </p><p>  他坦言,根据1997年正式生效的《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简称《公约》)规定,日本应在2007年4月前彻底销毁所有遗弃在华化学武器,但从目前情况看显然是完不成的。 </p><p>  《公约》明确规定:遗弃国负责销毁遗弃在他国的化学武器,并为销毁遗弃化学武器提供一切必要的财政、技术、专家、设施及其他资源,领土国应提供适当的合作。 </p><p>  据统计,迄今为止,已在中国14个省(区)60个地点发现当年侵华日军遗弃的化学武器,其中吉林哈尔巴岭是目前最大的埋藏点,据中日双方专家探测,这里约有近40万枚化学炮弹。 </p><p>  自1997年至今,中日双方对日本遗弃在华化武进行确认调查、挖掘回收及鉴别包装等各类现场作业共60余次,共挖掘回收日本遗弃化学武器37499件,化学战剂污染物近200吨。 </p><p>  “目前,所有已经发现并被临时安全化处理的化学武器没有一枚被销毁。”刘毅仁说。 </p><p>  记者在作业现场看到,埋藏点位于宁安化轻公司院内,周围已挂起黄色危险标志警戒线。发现炮弹的现场南侧马路对面是宁安市第一中学,附近住宅密集。 </p><p>  “这些炮弹哪一天爆炸了怎么办?还有没有没被发现的化学武器?”小区居民和学生不约而同地表示了强烈的担忧。 </p><p>  “已知的日遗化武都是在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和城市建设等过程中偶然发现的,目前发现并经过临时安全化处理的日遗化武,很可能是当年侵华日军遗弃在中国的化学武器总量的‘冰山一角’。”刘毅仁说。 </p><p>  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已经过去61年,但日本遗弃在华的化学武器至今仍对中国有关地区普通民众的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安全构成现实威胁。 </p><p>  2003年8月,齐齐哈尔市发生日本遗弃化学武器泄漏事件,造成1人死亡、43人受伤;2004年,吉林敦化两名儿童受到泄漏化武的伤害;2005年,广州番禺三位居民也受到日遗化武的伤害。 </p><p>  中日两国政府经过谈判,于1999年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关于销毁中国境内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的备忘录》。同年,中国政府在外交部设立了处理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问题办公室,专门负责处理日本在华遗弃化学武器问题及有关事务。 </p><p>  刘毅仁表示,中方希望日方切实履行《公约》和《备忘录》的有关规定,尽快彻底销毁所有遗弃在华化学武器,消除日遗化武给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安全构成的威胁和危害。(完)</p><p>  <strong>  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是如何挖掘回收的?</strong>
        </p><p>  新华网哈尔滨7月5日电 题: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是如何挖掘回收的?——宁安日遗化武挖掘回收现场纪实 </p><p>  记者 王茜 常璐 </p><p>  5日,日本政府派遣代表团来华,在中方协助下共同处理黑龙江省宁安市发现的侵华日军遗弃的化学武器。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作业现场,真实记录下此次化武挖掘回收的全过程。 </p><p>  7月酷暑,阵阵热浪袭人。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宁安市化工轻工产品经营公司院内的日遗化武作业现场,看到周围已经被警戒线包围,10座军用迷彩帐篷整齐排列在工作区,一道警示线将工作区和污染区分开。 </p><p>  下午14时左右,记者在现场中方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入位于宁安市化轻公司院内的日遗化武挖掘回收作业现场。为了保证安全,在工作区的记者休息室内,中方工作人员已准备好了隔绝式防毒服。记者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换好防毒服及防毒面具。在室外34摄氏度的高温下,穿上这身密不透风衣服,戴上防毒面具,汗水随即便开始顺着脸颊流下。 </p><p>  在所有的记者都穿好防护服后,国防部化武专家王宁带领记者进入污染区。王宁介绍,污染区是化学武器挖掘回收的核心区域,由挖掘室、安全处置室、外观鉴别室、密封包装室、临时存放室组成。污染区内的挖掘室、安全处置室、外观鉴别室的帐篷是一种特制的密闭帐篷,里面是负压的,还配有滤毒通风设备,外面的空气能进去,里面的空气不能排到室外,即使出现毒气泄漏也不会造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可以有效防止毒剂泄漏对人造成的伤害,能有效地防止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化学伤害。挖掘点的帐篷周围,搭建了由钢板和沙袋组成的防爆墙。防止意处爆炸引发物理伤害的扩散。 </p><p>  挖掘作业在有滤毒通风的密闭负压帐篷内进行,在这里记者看到,中日双方工作人员正用竹片清理土壤,直到露出炮弹。负责此项工作的中方专家王学峰表示,选用竹片,是为了防止在挖掘过程中金属物与弹体碰撞而产生的火花。炮弹出土后,中日双方专家各用毒剂报警器先对炮弹进行检测,确认无毒剂泄漏污染后再进行处理。如果报警器发出警报,现场工作人员将马上撤离现场,由专业人员再进行相应的安全处理。 </p><p>  在外观鉴别室内,炮弹清理和检测的操作台上,中日双方作业人员正紧张而有序地进行作业。王宁介绍,这里往往是中日两国专家争论最激烈的地方。因为一颗炮弹是不是日遗武器,要在这里被确定“身份”并进行登记成册。 </p><p>  王宁告诉记者,如果是常规弹经过编号后送到临时存放点。若是经过确认的化学炮弹,先用一个布袋将毒弹包起;然后,再用锡箔袋进行第二层的防护,抽尽袋内的空气,进行密封真空包装;再将密封好的毒弹套上专业缓冲材料,用胶带缠好放进特制的绿色专用钢管内,最后再将钢管放入纸箱中。 </p><p>  由于化轻公司处于宁安市区内,周围住宅密集,公司门对面还有一所学校,环境安全该如何保证呢?对此王宁说,在现场和核心区帐篷内都设有风向标、大气采样器,每天有专人负责将所采集的样本,送到分析室内进行检验,上、下午各一次。如检出有污染指数,他们将会立即启动应急措施。 </p><p>  王宁告诉记者,这次作业将持续8天,这些处理好的化学武器将被送到化学武器托管库,等待最后的销毁。(完)</p><p>  <strong>  宁安市化武作业回收日遗化学炮弹100余枚</strong>
        </p><p>  新华网哈尔滨7月5日电(记者 王茜 常璐) 据此次宁安化轻公司化学武器挖掘回收的中方协助团官员透露,5日,在黑龙江省宁安市化工轻工产品经营公司院内共挖掘出废旧炮弹31枚,其中7枚为化学弹。 </p><p>  据中方协助团官员王学峰介绍,在中日双方专家共同努力下,经过探测分析认为,宁安化轻公司院内埋藏炮弹的区域面积为2.5米乘3米,深度为1米左右。根据深度和面积初步估算约为200枚左右,也有可能还要多。其中日本遗弃化学武器数量约为100余枚。 </p><p>  据了解,此次挖掘回收作业预计为8天。(完) </p><p>  <a href="http://news.sina.com.cn/c/2006-07-06/104510348408.shtml" target="_blank">中国同意日本将销毁遗弃化武日期延至2012年</a></p><p>  <a href="http://news.sina.com.cn/c/2006-07-06/104110348394.shtml" target="_blank">中方协助日方回收37499件侵华日军遗弃化武</a></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60"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height="20">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23:51 <font color="#a20010">新华网</font></td></tr><tr><td height="15"></td></tr><tr><td class="l17"><font class="f14" id="zoom"><center><img alt="侵华日军数千吨化武遗留中国目前未销毁一枚"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c/2006-07-05/U50P1T1D10341881F21DT20060706045642.jpg" border="1"/><br/><img height="5" src="http://image2.sina.com.cn/home/c.gif" width="1" alt=""/><br/><font class="f12"><font size="2">7月5日,中日专家对挖掘出的化学弹进行登记、鉴别。 <br/></font><center><b><a href="http://news.sina.com.cn/photo/">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a></b></center></font><br/><br/></center><center><img alt="侵华日军数千吨化武遗留中国目前未销毁一枚"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c/2006-07-05/U50P1T1D10341881F23DT20060706045642.jpg" border="1"/><br/><img height="5" src="http://image2.sina.com.cn/home/c.gif" width="1" alt=""/><br/><font size="2"><font class="f12">7月5日,专家从地下挖掘出日本遗弃的化学武器――毒剂弹。 </font><br/><br/><br/></font></center><center><font size="2"><img alt="侵华日军数千吨化武遗留中国目前未销毁一枚"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c/2006-07-05/U50P1T1D10341881F1394DT20060706045642.jpg" border="1"/><br/><img height="5" src="http://image2.sina.com.cn/home/c.gif" width="1" alt=""/><br/><font class="f12">7月5日,专家将挖掘出来的炮弹送往鉴别室鉴定。 </font><br/><br/><br/></font></center><p>  <font size="4">新华网哈尔滨7月5日电 (记者 王茜 常璐) 外交部处理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问题办公室主任刘毅仁,5日在黑龙江省宁安市化学武器挖掘回收现场表示,目前我们国家已回收处理的化学武器近4万枚(件),但这仅为侵华日军当年运进中国化学武器总量的冰山一角。 </font></p><p><font size="4">  据了解,由于日本至今未向中国提供其遗弃在华化学武器的任何信息,加上没有完整的资料记录,因此日本遗弃在中国的化学武器数量很难准确统计。</font></p></font></td></tr></tbody></table><p>  刘毅仁介绍,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日本陆军和海军在二战期间生产芥子气、路易氏剂、苯氯乙酮等毒剂共计7000多吨。其中化学武器绝大多数运到了中国。 </p><p>  而迄今为止,中日双方对日本遗弃在华化武进行确认调查、挖掘回收及鉴别包装等各类现场作业共计60余次,共挖掘回收日本遗弃化学武器37499件。 </p><p>  “目前,所有已经发现并处理的化学武器没有一枚被销毁。”刘毅仁说。(完) </p><p>  <strong>  我国强烈要求日本尽快处理遗弃在华化学武器</strong>
        </p><p>  新华网黑龙江宁安7月5日电 中国强烈要求日本尽快处理遗弃在华化学武器 </p><p>  新华社记者常璐 王茜 </p><p>  中日两国有关部门专家5日正式开始对黑龙江省宁安市发现的日本遗弃化学武器进行挖掘回收,此项作业预计还将持续4天。截至发稿时,已挖掘出31枚废旧炮弹,其中7枚为化学炮弹。 </p><p>  “中方对目前日方处理遗留在华化学武器进程缓慢不满意。”外交部处理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问题办公室主任刘毅仁在作业现场对记者表示。 </p><p>  他坦言,根据1997年正式生效的《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简称《公约》)规定,日本应在2007年4月前彻底销毁所有遗弃在华化学武器,但从目前情况看显然是完不成的。 </p><p>  《公约》明确规定:遗弃国负责销毁遗弃在他国的化学武器,并为销毁遗弃化学武器提供一切必要的财政、技术、专家、设施及其他资源,领土国应提供适当的合作。 </p><p>  据统计,迄今为止,已在中国14个省(区)60个地点发现当年侵华日军遗弃的化学武器,其中吉林哈尔巴岭是目前最大的埋藏点,据中日双方专家探测,这里约有近40万枚化学炮弹。 </p><p>  自1997年至今,中日双方对日本遗弃在华化武进行确认调查、挖掘回收及鉴别包装等各类现场作业共60余次,共挖掘回收日本遗弃化学武器37499件,化学战剂污染物近200吨。 </p><p>  “目前,所有已经发现并被临时安全化处理的化学武器没有一枚被销毁。”刘毅仁说。 </p><p>  记者在作业现场看到,埋藏点位于宁安化轻公司院内,周围已挂起黄色危险标志警戒线。发现炮弹的现场南侧马路对面是宁安市第一中学,附近住宅密集。 </p><p>  “这些炮弹哪一天爆炸了怎么办?还有没有没被发现的化学武器?”小区居民和学生不约而同地表示了强烈的担忧。 </p><p>  “已知的日遗化武都是在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和城市建设等过程中偶然发现的,目前发现并经过临时安全化处理的日遗化武,很可能是当年侵华日军遗弃在中国的化学武器总量的‘冰山一角’。”刘毅仁说。 </p><p>  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已经过去61年,但日本遗弃在华的化学武器至今仍对中国有关地区普通民众的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安全构成现实威胁。 </p><p>  2003年8月,齐齐哈尔市发生日本遗弃化学武器泄漏事件,造成1人死亡、43人受伤;2004年,吉林敦化两名儿童受到泄漏化武的伤害;2005年,广州番禺三位居民也受到日遗化武的伤害。 </p><p>  中日两国政府经过谈判,于1999年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关于销毁中国境内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的备忘录》。同年,中国政府在外交部设立了处理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问题办公室,专门负责处理日本在华遗弃化学武器问题及有关事务。 </p><p>  刘毅仁表示,中方希望日方切实履行《公约》和《备忘录》的有关规定,尽快彻底销毁所有遗弃在华化学武器,消除日遗化武给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安全构成的威胁和危害。(完)</p><p>  <strong>  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是如何挖掘回收的?</strong>
        </p><p>  新华网哈尔滨7月5日电 题: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是如何挖掘回收的?——宁安日遗化武挖掘回收现场纪实 </p><p>  记者 王茜 常璐 </p><p>  5日,日本政府派遣代表团来华,在中方协助下共同处理黑龙江省宁安市发现的侵华日军遗弃的化学武器。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作业现场,真实记录下此次化武挖掘回收的全过程。 </p><p>  7月酷暑,阵阵热浪袭人。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宁安市化工轻工产品经营公司院内的日遗化武作业现场,看到周围已经被警戒线包围,10座军用迷彩帐篷整齐排列在工作区,一道警示线将工作区和污染区分开。 </p><p>  下午14时左右,记者在现场中方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入位于宁安市化轻公司院内的日遗化武挖掘回收作业现场。为了保证安全,在工作区的记者休息室内,中方工作人员已准备好了隔绝式防毒服。记者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换好防毒服及防毒面具。在室外34摄氏度的高温下,穿上这身密不透风衣服,戴上防毒面具,汗水随即便开始顺着脸颊流下。 </p><p>  在所有的记者都穿好防护服后,国防部化武专家王宁带领记者进入污染区。王宁介绍,污染区是化学武器挖掘回收的核心区域,由挖掘室、安全处置室、外观鉴别室、密封包装室、临时存放室组成。污染区内的挖掘室、安全处置室、外观鉴别室的帐篷是一种特制的密闭帐篷,里面是负压的,还配有滤毒通风设备,外面的空气能进去,里面的空气不能排到室外,即使出现毒气泄漏也不会造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可以有效防止毒剂泄漏对人造成的伤害,能有效地防止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化学伤害。挖掘点的帐篷周围,搭建了由钢板和沙袋组成的防爆墙。防止意处爆炸引发物理伤害的扩散。 </p><p>  挖掘作业在有滤毒通风的密闭负压帐篷内进行,在这里记者看到,中日双方工作人员正用竹片清理土壤,直到露出炮弹。负责此项工作的中方专家王学峰表示,选用竹片,是为了防止在挖掘过程中金属物与弹体碰撞而产生的火花。炮弹出土后,中日双方专家各用毒剂报警器先对炮弹进行检测,确认无毒剂泄漏污染后再进行处理。如果报警器发出警报,现场工作人员将马上撤离现场,由专业人员再进行相应的安全处理。 </p><p>  在外观鉴别室内,炮弹清理和检测的操作台上,中日双方作业人员正紧张而有序地进行作业。王宁介绍,这里往往是中日两国专家争论最激烈的地方。因为一颗炮弹是不是日遗武器,要在这里被确定“身份”并进行登记成册。 </p><p>  王宁告诉记者,如果是常规弹经过编号后送到临时存放点。若是经过确认的化学炮弹,先用一个布袋将毒弹包起;然后,再用锡箔袋进行第二层的防护,抽尽袋内的空气,进行密封真空包装;再将密封好的毒弹套上专业缓冲材料,用胶带缠好放进特制的绿色专用钢管内,最后再将钢管放入纸箱中。 </p><p>  由于化轻公司处于宁安市区内,周围住宅密集,公司门对面还有一所学校,环境安全该如何保证呢?对此王宁说,在现场和核心区帐篷内都设有风向标、大气采样器,每天有专人负责将所采集的样本,送到分析室内进行检验,上、下午各一次。如检出有污染指数,他们将会立即启动应急措施。 </p><p>  王宁告诉记者,这次作业将持续8天,这些处理好的化学武器将被送到化学武器托管库,等待最后的销毁。(完)</p><p>  <strong>  宁安市化武作业回收日遗化学炮弹100余枚</strong>
        </p><p>  新华网哈尔滨7月5日电(记者 王茜 常璐) 据此次宁安化轻公司化学武器挖掘回收的中方协助团官员透露,5日,在黑龙江省宁安市化工轻工产品经营公司院内共挖掘出废旧炮弹31枚,其中7枚为化学弹。 </p><p>  据中方协助团官员王学峰介绍,在中日双方专家共同努力下,经过探测分析认为,宁安化轻公司院内埋藏炮弹的区域面积为2.5米乘3米,深度为1米左右。根据深度和面积初步估算约为200枚左右,也有可能还要多。其中日本遗弃化学武器数量约为100余枚。 </p><p>  据了解,此次挖掘回收作业预计为8天。(完) </p><p>  <a href="http://news.sina.com.cn/c/2006-07-06/104510348408.shtml" target="_blank">中国同意日本将销毁遗弃化武日期延至2012年</a></p><p>  <a href="http://news.sina.com.cn/c/2006-07-06/104110348394.shtml" target="_blank">中方协助日方回收37499件侵华日军遗弃化武</a></p>
<p>外交部官员称销毁日本遗留化学武器中方牺牲大</p><p>时间:2006年07月07日04:26</p><p>【来源:新京报】&nbsp; <br/>  <br/>  <br/>  外交部官员称,当年考虑到运输安全才同意在中国境内销毁</p><p>  新华社哈尔滨7月6日电(记者王茜 常璐)在采访日本遗弃化学武器挖掘回收期间,记者经常听到有人问,为什么不把这些害人的化学武器运回日本处理?</p><p>  对此记者采访了外交部处理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问题办公室主任刘毅仁。</p><p>  刘毅仁介绍,这是当年因为考虑到运输安全问题,中国政府才同意在中国境内销毁。</p><p>  据了解,日本在战后一直否认研制和在华遗弃了化学武器。1990年中国政府在日内瓦裁军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日军遗弃在中国领土上的化学武器问题,1991年日本政府迫于事实和国际压力承认了这一问题的存在。1997年4月中日两国同时作为缔约国加入了联合国《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根据规定,日本遗弃在中国的化学武器必须在10年内即2007年4月前彻底销毁完毕。</p><p>  刘毅仁介绍,在公约生效后,中日两国政府经过谈判,于1999年7月29日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关于销毁中国境内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的备忘录》。</p><p>  谈判初期,中方要求日方将遗弃在华的化学武器运回本国销毁。日方表示为难,声称日本国内法禁止化学武器入境,国民也难以接受,加之遗弃化学武器长年埋在地下或水中,大多严重锈蚀变形,有的已出现渗漏,运输难以确保安全。因此,请求中方允许在中国境内销毁。</p><p>  鉴于日方的请求,并考虑到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的实际情况,中国政府从尽快消除遗弃化武对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威胁,以及诚实履行公约出发,在日本政府承诺遵守中国法律,最优先确保人员安全和不污染中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中国政府同意在中国境内销毁日本遗弃化武。</p><p>  刘毅仁认为,中国作为受害国,冒着人民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安全可能受到危害的风险,作出同意在中国境内销毁日本遗弃化武的决定是非常不容易的。从这一点上讲,中方为协助日方销毁遗弃在华化武作出了巨大的牺牲。<br/></p><p>  <strong>■相关新闻</strong></p><p><strong>  黑龙江又发现677枚日遗化武</strong></p><p><strong>  已被转移到安全地点存放并由专人看管</strong></p><p>  据新华社哈尔滨7月6日电(记者王茜 常璐)记者从有关权威机构了解到,6月27日至7月2日,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工人在挖地基时发现了677枚废旧炮弹。经有关部门鉴别,初步判断上述弹药均为日本遗弃化学炮弹。目前这些炮弹已被转移到发现地附近一个安全地点存放并由专人看管。</p><p>  </p>
直接空投,还给日本
当年谈判中竟然答应"在中国处理"的 S B 应该自杀谢罪
<p>日本人摆明了要拖,能拖一天算一天.</p><p>要想对策啊!</p>
<p><strong>日本曾生产700多万发毒气弹 绝大多数运到中国</strong></p><p>2006年07月06日 10时48分<!--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来源:<a href="http://www.chinanews.com.cn/"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blue;">中国新闻网</a></p><p><a href="http://news.tom.com/2006-07-06/000N/10081102.html">http://news.tom.com/2006-07-06/000N/10081102.html</a></p><center><img src="http://img.tom.com/200607/2006070610045281988_0.jpg" border="0" orig_onmouseout="null" orig_onmouseover="null" alt=""/></center><p></p><p style="TEXT-INDENT: 2em;"><a href="http://news.tom.com/photo/" target="_blank"></a>中新网7月6日电据东北网-生活报报道,5日,在宁安市化武回收作业现场举行的中外媒体记者见面会上,外交部处理日本遗弃化学武器问题办公室主任刘毅仁介绍说,有资料证明自1929年开始至1945年止,日本生产了7000多吨、700多万发毒气弹,绝大多数运到了中国。</p><p style="TEXT-INDENT: 2em;">面对关于对日本政府处理在华遗弃化武工作是否满意这一问题,刘毅仁坦率地说:“我不能说满意。之所以不满意是因为日方的行动太慢!按照约定的时限明年就要到期了,可日方连一枚化学炮弹也没有销毁。我们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快!”</p><p style="TEXT-INDENT: 2em;">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境内已经发现的60个日遗化武埋藏点,范围遍布19个省(区)。有记者问:“刘主任评价一下,黑龙江是否算得上日遗化武的重灾区?已经发现的数量是多少?”</p><p style="TEXT-INDENT: 2em;">刘毅仁拿起地图说:“看一下地图上的分布就知道了,黑龙江当然是重灾区。根据历史资料记载,侵华日军当年将大量化学武器运进中国,并公然违反国际法,多次使用化学武器,有确切使用时间、地点及造成伤害情况记录的多达1241例,使用范围遍及中国19个省(区)。侵华日军大量使用化学武器给中国造成了深重灾难,根据当时中国有关统计资料,侵华日军使用化学武器造成中国军民伤亡高达约20万之众。”</p><p style="TEXT-INDENT: 2em;">刘毅仁介绍,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侵华日军将大量化学武器掩埋地下或弃之于江河湖泊之中。迄今为止,已在中国19个省(区)60个地点发现当年侵华日军遗弃的化学武器,其中吉林省敦化市哈尔巴岭是截至目前最大的埋藏点。据中日双方专家探测,推算约有近40万枚化学炮弹。在其他地方发现的少则几十件,多则成千上万件。另外还有很多有关日本遗弃化武的线索尚待进一步调查确认。</p><p style="TEXT-INDENT: 2em;">中国政府多次要求日本政府提供有关侵华日军当年在华遗弃化学武器的资料和信息,但日方至今未向中方提供,因此无法准确判断日本遗弃在华化武的数量。为了消除日本遗弃在华化武的毒患,保护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安全,从1949年到1997年《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生效前的48年间,中国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进行了多次调查,并处理了日遗化学炮弹约30余万发、毒剂约20吨。</p><p style="TEXT-INDENT: 2em;">刘毅仁表示,在华日遗化武到底有多少,日方最清楚,遗憾的是日方却以种种借口拒不提供有关化武的埋藏资料。不过,有资料证明自1929年开始至1945年止,日本生产了7000多吨、700多万发毒气弹,绝大多数运到了中国。(崔立东) </p><div align="right">[责编:荒野村夫]</div>
真不知道当年是怎么谈的,就算在中国销毁啊,这么些年来,还是一件没挥.先说好是05年搞完的,这没搞完也没见有什么惩罚措施.
直接空投日本
这还不简单,打小日本时装在弹头里给他发过去,物归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