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狼牙山5壮士之宋学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15:57:51
昨晚看中央电视台节目,介绍狼牙山5壮士.说到5壮士中的宋学义在1944年就转业了.(原话如此).很不理解,作为当时全国皆知,大书特书的抗日勇士,为何年富力强的时候离开部队.况且当时是抗日战争最艰苦最关键,胜利已露出曙光的时候.与之比较的是,另一个幸存的勇士葛振林一直到六七十年代才转业,80年代还受到老首长聂荣臻接见.[em04]昨晚看中央电视台节目,介绍狼牙山5壮士.说到5壮士中的宋学义在1944年就转业了.(原话如此).很不理解,作为当时全国皆知,大书特书的抗日勇士,为何年富力强的时候离开部队.况且当时是抗日战争最艰苦最关键,胜利已露出曙光的时候.与之比较的是,另一个幸存的勇士葛振林一直到六七十年代才转业,80年代还受到老首长聂荣臻接见.[em04]
谁说葛振林6、70代转业啊?
宋学义在1944年就转业了    应该是因为伤病吧
以下是引用zzj在2003-10-15 18:30:00的发言:
谁说葛振林6、70代转业啊?
因为63年全军大比武的时候,他还穿军装,到老部队做报告.
谁救了狼牙山两壮士

                              蒋清 刘正辉

                           搭救英雄,不留姓名

  1941年秋,河北易县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余药夫,正在狼牙山附近的村寨宣传
如何搞好秋收秋种。9月24日的夜里,一同开会的同志没有分散,和衣而睡,到了次
日拂晓时分,日寇3500多人已把狼牙山周围所有沟口围得水泄不通。在轰隆的枪炮
声中,同志们决定往棋盘坨顶峰转移。到了山腰石门时,敌军越逼越近,几十位同
志被疯狂扫射的机枪大炮封锁,渐渐分散撤离。硝烟弥漫中,余药夫只身隐蔽到了
山背面的崖缝之中。
  1941年9月25日,负责掩护狼牙山地区群众和大部队转移的五壮士马宝玉、葛振
林、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与敌周旋一天,逐渐把日寇引到一个名叫牛角壶的陡
峭山峰,完成了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的任务。子弹打光了,粮食也吃完了,日军气焰
嚣张地冲上来要抓活的。“誓死不当俘虏!”五壮士高喊着“共产党万岁”纷纷跳
下山崖。
  敌人走后,已跌成脑震荡的葛振林与另一位幸存者宋学义浑身是血地往主力部
队撤退的棋盘坨大庙方向爬。天黑了,大庙仍然遥不可及。
  饿了一天的余药夫在这时也开始攀崖而上,在一个叫双鞍岭的地方遇到了行动
已十分困难的两位壮士。得知他们是八路军,余当即冒着坡陡路滑可能摔入深谷的
危险为他们探路。探一段,就回头来扶葛振林前进一段,再探一段再扶一段。终于
到达大庙,余药夫连忙让两位壮士躺下休息,自己却不顾疲乏,主动到庙外放了一
整夜的哨。

  第二天,余药夫没有留下姓名就走了。

                           近在咫尺,未能相认

  60年代,狼牙山五壮士所在部队驻守广西贵县(今贵港市)。1964年,这支部
队决定把一批退役的战马赠送给狼牙山老区。不久,部队又在该区征集5名新兵入伍。
葛、宋两位英雄也应邀参加了狼牙山作战纪念活动,并为5名新战士授枪。当时正在
广西工作的余药夫从报纸上得到消息,格外高兴,连忙把报纸剪贴珍藏起来。

  余药夫很想与二人取得联系,但他还是忍住了。他担心这个时候相认,会被人
怀疑有别的企图,还是保持沉默吧。
  近在咫尺,却失去了一次相认的机会。

                           十年浩劫,壮士蒙冤

  一场历时十年的浩劫令华夏大地灾难深重。葛振林、宋学义两位铁骨铮铮的汉
子,也不得不经历另一种彻骨的悲哀。
  杨成武将军被错误地打倒,为狼牙山五壮士树碑成为他的一大罪状,宋学义因
此横遭牵连。造反派别有用心地指出:真正的宋学义早已于1941年9月25日在狼牙山
跳崖身亡,如今的宋学义只是冒名顶替。造反派甚至指着楼上的窗口说:“你从这
里跳下去,看你死不死。”重病在身的宋学义在这样的打击中过了一段日子,1971
年便因病辞世。当然,葛振林所遭受的冷遇同样是不难想象的。就连狼牙山五壮士
纪念塔也被轰然摧毁。
  余药夫眼看当年亲眼所见的勇士遭到否定和侮辱,每天心痛不已,一次又一次
想要鼓足勇气去说点什么。然而……。为此,多年后老人曾带着后人专程赶到河南
沁阳烈士陵园,含泪向着宋学义的墓碑沉重鞠躬,哽咽着发出忏悔之声:“我对不
起你!”

                           弘扬英雄 义无反顾

  1986年9月25日,狼牙山作战45周年之际,五壮士的纪念塔终于在河北得以重建。
余药夫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狼牙山脚下的落成典礼现场。生活在湖南衡阳市警备
区干休所的葛老正好也被邀前来,年近七旬的他在大会上激情满怀地回顾45年前血
战狼牙山、舍身跳崖的经过,然后深情地讲出了45年前幸遇“便衣同志”搭救的事
情。全场顿时轰动了,余老更是心潮澎湃。当领导问葛老还能不能从人群中认出搭
救英雄的义士时,余老终于默默走上前去,说了一声:“老葛,还记得我吗?”两
人的记忆顷刻间都跳跃到了那硝烟弥漫的一夜中去了……
  也就在这一天,余药夫暗暗作了一个决定:要用余生的全部时光填补歉疚,为
五壮士精神的延续和流传作终生的努力。
  此后,老人开始作报告、写文章,四处宣传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摘自《深圳周刊》2000年第46期蒋清 刘正辉等文)
近日,记者采访了传奇的主角之一、正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治病的葛振林老人。

  尽管躺在病床上,但84岁高龄的葛老谈兴甚浓:“今年是建党80周年,也是狼牙山战
斗60周年……”葛老一下子把记者带入了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岁月。

  1941年8月,华北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调集10万余兵力,对晋察冀边区北岳、平西根据地实行“大扫荡”,而狼牙山是日军扫荡的一个重要目标。

  狼牙山是晋察冀边区东大门,因其峰峦状似狼牙而得名,有5坨36峰,远远望去,群峰突兀连绵、壁若刀劈斧凿。它不仅在军事上占重要地位,而且是抗日根据地的武器装备库。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军主力部队调到边区领导机关周围担任警卫任务。狼牙山地区只留下七连六班坚持斗争,掩护部队和群众突围。

  9月24日,敌人开始行动了。两架飞机狂轰滥炸,日军蚂蚁般往山上涌来。六班战士将敌人引上狼牙山,并打退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突然,子弹打光了!怎么办?

  大家不知哪来那么大的力气,搬起一块块大石头,举过头顶,狠狠地向最前面的鬼子砸去。鬼子立刻像被击中的乌鸦,飘飘摇摇掉进了深谷。

  敌人慢慢逼近了,而山头能摔的石头都扔完了。

  五壮士没有丝毫畏惧,共同吐出一个声音:“宁死不投降!”纷纷砸烂手中的枪,准备跳崖。

  葛老说:“这是党支部发挥的战斗堡作用。”身为副班长的他和班长马宝玉交谈几句,马宝玉便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放在膝盖上匆匆写着,然后对大家说:“我和葛振林是共产党员,以前我们俩对你们帮助不够,没有培养你们入党,这次战斗证明你们3个人都具备了一个光荣的共产党员的条件,以后同志们能找到我的尸体,就会在我的衣袋里发现我和葛振林介绍你们入党的信。现在,就让我们用实际行动,表达我们对党的无限忠诚吧!”

  马宝玉说完,把小本装进口袋,大步向悬崖走去,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纵身跳了下去。其他四人也昂首挺胸,紧跟在他的后面,跳下悬崖。

  幸亏有树枝的阻挡,葛振林与另一位战士宋学义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后来,边区召开了隆重的反扫荡胜利大会,杨成武将军代表聂荣臻给他们授奖。葛振林得了一个民族英雄奖章,一条手巾,一本日记本和一支铅笔。“这在当时是最丰厚的奖品了。”葛老一提起这些往事,就感到十分自豪。

  葛老告诉记者,人们忘不了惨烈的狼牙山战斗。日军扫荡战斗结束,老百姓就在山上修了一个石头堡,纪念这一战斗,后来被日军炸掉了。解放后,政府又修了一个纪念碑,在“文革”中遭到破坏。现在的纪念碑,是政府重修的,十分漂亮。

  葛老担任过湖南省衡南县武装部副部长、衡阳市武装部副部长、衡阳军分区副司令员,直到1982年离休。

  离休后,葛老担任了衡阳市十所中小学的义务校外辅导员,他讲传统,讲英雄的故事……一场又一场的报告,打动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心。据统计,仅1987年到1994年,葛振林就为“红领巾”们作了68场报告,直接听众近2万人次。

  葛老将钱看得很淡。衡南县谭子山乡一位小孩家庭贫困,面临休学,他寄去了30元钱;唐山地震,他寄去50元钱;当自卫还击战的硝烟在中越边境燃起时,他给前线将士寄去价值100多元的慰问品……

  在医院,记者见到了葛老的爱人王阿姨。王阿姨今年77岁了,但看上去只有60多岁。她对葛老关怀得无微不至。记者问她:“为什么葛老总是戴着黄军帽,是因为喜欢吗?”她心疼地说:“喜欢戴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因为他当年跳下悬崖受了重伤,头顶撞了一个大洞,这个洞就一直留了下来,现在摸都能摸到,所以只能戴帽子防风了。”(本报记者段功伟 本报通讯员刘正军)
宋学义(1918-1971年),王曲乡北孔村人,是闻名中外的“狼牙山五壮士”

之一。学义出身贫苦,祖父和父亲常年给地主扛长工,哥哥整年累月跑老山(太行

山)担挑为生。学义从小就当童工,给县城一家面铺蹬大箩,全家老小拼死拼活干,

总是维持不了生计。到1937年,共欠40块(银元)高利贷,地主乘机把全家仅有的

二亩保命田夺走了。从此,一家人的生活更无着落。学义只好背井离乡,逃荒要饭。

1939年夏,他在济源王屋山讨饭途中,巧遇抗日游击队,参加了八路军被编入晋察冀一分区一团七连。

  学义参军后,父亲带领全家逃荒,哥哥被压死在山西大同煤矿,婶母、堂弟相继死于日军刺刀下,姐姐、

妹妹先后卖给本县杨香村和江苏徐州。不久,父亲因贫病交加也离开了人间。

  1941年秋,日军华北司令部集中兵力,对晋升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规模空前的“大扫荡”。9月25日,驻

扎在狼牙山周围的界安、龙门庄、北楼山、营头的敌人约3500多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分九路向狼牙山

发起进攻。当天,驻扎在狼牙山的八路军,在连续打退敌人10几次进攻以后,决定留下宋学义所在的七连六

排二班,掩护主力和群众转移。他同班长马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福才、胡德林坚守在东山口。他们

凭借险要的地势,同敌人展开斗智斗勇的决战。当夜,宋学义和四名战友进入阵地,把手榴弹捆成捆,以弹

代雷,埋于山腰各处,然后分五路隐蔽起来,放冷枪把3000多敌人紧紧牵住。天亮后,日军发现山顶架设有

电台天线,到处有枪声,以为八路军主力被包围,便向狼牙山发起进攻。结果踏响半山腰里的地雷,大批日

伪军被炸死、炸伤。日军恼羞成怒,用大炮向狼牙山猛烈轰击。宋学义等5名战士在敌人打炮时隐蔽起来炮

火一过,他们又用枪弹、手榴弹袭击敌人。这样边打边往山顶退,把日军死死牵制在狼牙山上。当宋学义及

其战友撤到三面悬崖绝壁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时,敌人一次又一次向上冲锋,五壮士先用枪弹、手榴弹,

后用石头接连打退敌人10余次进攻,胜利地完成了牵制敌人的光荣任务。共产党员马保玉在火线介绍宋学

义等加入中国共产党。最后,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宋学义等5名战士掷出最后一颗手榴弹,砸毁枪支,纵身

跳崖后,班长马保玉和胡福才、胡德林壮烈牺牲,宋学义和葛振林被半山腰的树丛挂住,学义腰部受重伤,

他们第二天被接回部队,送往野战部队医院进行治疗。晋察冀军区召开庆功会,分区司令员杨成武代表军区

司令员聂荣臻把军区颁发的“坚决顽强”的五星奖章分别挂在葛振林、宋学义的胸前。

  1944年,宋学义转业到河北省易县北管头村,任农会主席,并与贫农女儿李桂荣结婚。

  1947年,宋学义得知家乡解放,遂和爱人一起返回沁阳北孔村。返乡20多年来,他从不居功自傲,始终

保持英雄本色,带领群众艰苦创业,使北孔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多年任县、公社党委委员和北孔村党支部

书记,先后出席了全国烈军属和残废军人积极分子大会,全国民兵英雄代表大会,1969年赴北京出席了中国

共产党第九次代表大会。

  宋学义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积劳成疾,1971年6月26日在郑州逝世。遗体安葬在沁阳烈士陵园。

1979年6月23日,河南省革命委员会授予他“革命烈士”称号。
忘了说了,中央电视台那个专题里还说,宋学义在71年死于河南郑州.葛振林现在还活着,还做了采访,88岁了.老爷子精神不错.在和原部队--------北京军区某红军师师长通电话的时候,还说要贯彻3个代表.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