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面向后小泉时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51:32
<p>联合早报</p><p>陈有为(华盛顿)</p><p>  日前在卡塔尔亚洲合作对话会议期间举行的中日外长会晤,并未取得任何突破,只是重申各自立场。但这已表明,经过一年多来的对立与摩擦,中日双方都有通过会谈防止关系继续下滑的意愿,着眼于后小泉时代,希望打开目前中日关系的僵局。</p><p>  中日两国关系近年来不断波动起伏以至针锋相对,降到了1972年实现正常化以来的最低点。其原因固然十分错综复杂,但导致关系恶化、首脑互访与高层对话中断的触发点,是小泉不顾中国反对坚持参拜靖国神社,从而破坏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p><p>  对于小泉这种外交武士道的倔强态度,北京显然是估计不足,原先以为胡锦涛于2005年在印尼亚太经合会议上给小泉打了招呼,他就会改弦易辙。但吴仪访日,小泉还要照样参拜,气得她拂袖而去。中国由此而不得不把停止参拜作为恢复中日首脑会晤的前提,勾销了在小泉任内改善中日关系的任何希望。</p><p>  但是中日关系恶化对双方都不利,因为中日两国都需要加强友好合作谋求共同发展,以利亚州的和平与繁荣。在小泉任期到今年9月结束之后,如果未来的日本首相能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改变做法,日本朝野能够达成共识,把神社里供奉的甲级战犯与普通死者分开,北京也就可以转过弯来,结束两国首脑会晤陷于停顿的局面。</p><p>  不过,参拜神社问题的死结能否解开,还要看自民党内即将推举党魁与首相候选人的结果而定,现在难以断言。从最近日本政坛的一些动向来看,情况仍有两种可能。</p><p>  日本朝野的政坛元老、现任议员与可能参选的首相候选人中,有不少人发出改变小泉做法的呼声。其中包括前首相森喜朗、最近带领一些重要团体领导人访华的桥本,日前访美的前官房长官福田康夫等人。此外,日本两家最大的报章《读卖新闻》与《朝日新闻》的主笔,也在公开对话中主张设立国家级追悼设施,把甲级战犯与普通亡灵分开。  </p><p>  但另一方面阻力也不小。去年底,小泉公开表示,新首相人选应当是能够“推进现有政策”,经得起各方批判的人。现任官房长官安培晋三与外长麻生太郎,就是小泉所中意的人选。后者甚至声称参拜“并非美化战争”,对中韩与国际舆论置若罔闻。在日本朝野,不顾中国抗议而要坚持参拜靖国神社的人依然大有人在。  </p><p><strong>美国开始对参拜神社表态</strong>  </p><p>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态度的变化。前几年,很少看到美国朝野对参拜靖国神社的反应。但最近,《纽约时报》公开批评麻生太郎的顽固态度。布什总统在去年底访问日本与小泉会见时,也试探过小泉是否仍要参拜神社,说明美国政府现在也在考虑这个问题。</p><p>  美国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主席海德更对小泉发出警告,如果他坚持要在今年8月15日本投降纪念日参拜神社,就不能允许他到美国国会演讲,以免有辱于在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美国将士。这可以说是美国政界重量级人士对中国立场的首次呼应。</p><p>  美国在战略上十分重视日本牵制中国的作用,但它既不希望日中关系太好,也不希望太坏。现在美国连台海战争都力求避免卷入,更不用说一场根据美日同盟条约必然会把美国拖进去的中日冲突,使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最近福田康夫访美受到高度重视与礼遇,反映了布什政府有意要支持日本比较温和低调,愿与中韩两国修好的日本政界人士。</p><p>  此外,小泉执意参拜神社危害中日关系的做法,已经超出了亚洲国家的范围,在国际上引起更多不满。最近联合国主席国瑞典首相便对小泉毫不客气的发出告诫,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当面提醒小泉要注意日本与亚洲国家的关系。一心想要“入常”的日本,能把重要的国际反应当成耳边风吗?</p><p>  从中日关系本身来说,这几年中日之间的“政冷”已经影响到了“经热”。但由于内需、成本与劳力等因素的制约,以及中国正带动亚洲经济增长,日本经济对中国市场的需求,已经大于中国对日本市场的依赖。正如桥本所指出,日本经济近来出现复苏迹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特需”,即日本对中国出口的大量增长。如果今后中日之间的经贸不断增热,那么它对“政冷”产生反制作用并非不可能。</p><p>  但是中日关系倒退的原因并不仅仅在于参拜神社,而有更为深层的历史背景与时代因素。无论是强化日美军事同盟、密切日台交往、鼓吹“中国威胁”、反对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在东西两线拉拢印度与北约,以至于冻结对华日元贷款、对钓鱼岛设立户籍,以及中日东海能源之争,日本对华政策的这一切变化,都应该从日本国力下降与世界力量对比变化的总背景上来看待和分析。</p><p>  如果把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中叶的日本近百年历史分为两大阶段,则前期以军事扩张为特点,后期则以经济振兴为特点。自从1867年明治维新取得成功之后,日本在半个多世纪之内发动三场战争,先后打败中俄两国,以亚洲新兴强国的姿态进入世界强权的行列。接着又在侵占整个东亚之后,挑战美国在太平洋的权力地位。  </p><p>日本人怀念往日的辉煌历史  </p><p>  虽然军事扩张给日本民族最终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但是在很多日本人的心里,仍然怀念和迷恋于大和民族的赫赫战功。因为对他们来说,否定日本的军功,也就等于否定日本的历史。</p><p>  由于日本民族的顽强坚毅性格,日本在二世界大战之后利用受美国保护,军费负担减轻,以及朝鲜战争“特需”的有利条件,不但很快实现经济复苏,而且上升到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地位,以日本就是财富的姿态,傲视亚洲以及全球。</p><p>  19世纪末以来,在亚洲近现代史上都是日本一家独霸,从未出现过两强并列的局面。即使在1970年代以后中日友好的几十年里,日本也没有把中国放在眼里,总以为可以对中国永远保持领先20年的优异地位。但是这种情况现在被中国迅速崛起的历史发展所改变了。</p><p>  日本在亚洲的经济火车头地位与政治影响力,正逐渐被中国所取代,日本的脱亚亲美外交,使它和东亚国家的关系日益疏远,而中国的睦邻和谐外交,却赢得越来越多的朋友。如果目前这种势头继续发展下去,那么亚洲原来一超独霸的地缘政治局面就要改观,被“一山二虎“或中日印三足鼎立的局面所代替。</p><p>  这对于曾经历大日本帝国辉煌时代或享受过战后日本经济繁荣的日本人来说,不能说不是一种无可奈何但又难以接受的局面。即使是反对参拜神社的老一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日本人之中,也免不了会有这样的心态。而这种时代变迁的历史感受,无疑就成为日本右翼势力和保守思潮兴起的温床,并且把小泉当作他们政治上的代表。</p><p>  一位名叫藤原慧三的作者,在日本右翼刊物《武士》上公然表示,日本应当在亚太安全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亚洲“需要的是一个经济中国而不是军事中国”,中国必须“承认这一点”。日本右翼势力这种露骨表现,说明小泉参拜决非由于个人性格所致,而是反映了广泛存在于日本人心中、以帝国怀旧失落感表现出来的强烈民族主义情绪。</p><p>  <font color="#ff0033">这并非很快便会消逝的历史现象,而是将会影响中日关系未来发展的心理因素。中日两国都有强烈的民族自尊,但两者有所不同。中国人因为国家迅速强盛起来而充满自豪,这种自豪感又更加勾引起往昔的悲情,感到过去被日本欺凌的不可忍受。而日本则相反,由于过去的“辉煌“而难以接受正在开始的沉沦,内心产生强烈的抗拒和反弹。如果从这种历史变迁的角度去观察,人们就会理解,即使参拜问题解决了,未来中日关系的矛盾分歧仍然不会轻易解决。</font></p><p>  ·作者是华府中国论坛社社长</p><p>联合早报</p><p>陈有为(华盛顿)</p><p>  日前在卡塔尔亚洲合作对话会议期间举行的中日外长会晤,并未取得任何突破,只是重申各自立场。但这已表明,经过一年多来的对立与摩擦,中日双方都有通过会谈防止关系继续下滑的意愿,着眼于后小泉时代,希望打开目前中日关系的僵局。</p><p>  中日两国关系近年来不断波动起伏以至针锋相对,降到了1972年实现正常化以来的最低点。其原因固然十分错综复杂,但导致关系恶化、首脑互访与高层对话中断的触发点,是小泉不顾中国反对坚持参拜靖国神社,从而破坏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p><p>  对于小泉这种外交武士道的倔强态度,北京显然是估计不足,原先以为胡锦涛于2005年在印尼亚太经合会议上给小泉打了招呼,他就会改弦易辙。但吴仪访日,小泉还要照样参拜,气得她拂袖而去。中国由此而不得不把停止参拜作为恢复中日首脑会晤的前提,勾销了在小泉任内改善中日关系的任何希望。</p><p>  但是中日关系恶化对双方都不利,因为中日两国都需要加强友好合作谋求共同发展,以利亚州的和平与繁荣。在小泉任期到今年9月结束之后,如果未来的日本首相能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改变做法,日本朝野能够达成共识,把神社里供奉的甲级战犯与普通死者分开,北京也就可以转过弯来,结束两国首脑会晤陷于停顿的局面。</p><p>  不过,参拜神社问题的死结能否解开,还要看自民党内即将推举党魁与首相候选人的结果而定,现在难以断言。从最近日本政坛的一些动向来看,情况仍有两种可能。</p><p>  日本朝野的政坛元老、现任议员与可能参选的首相候选人中,有不少人发出改变小泉做法的呼声。其中包括前首相森喜朗、最近带领一些重要团体领导人访华的桥本,日前访美的前官房长官福田康夫等人。此外,日本两家最大的报章《读卖新闻》与《朝日新闻》的主笔,也在公开对话中主张设立国家级追悼设施,把甲级战犯与普通亡灵分开。  </p><p>  但另一方面阻力也不小。去年底,小泉公开表示,新首相人选应当是能够“推进现有政策”,经得起各方批判的人。现任官房长官安培晋三与外长麻生太郎,就是小泉所中意的人选。后者甚至声称参拜“并非美化战争”,对中韩与国际舆论置若罔闻。在日本朝野,不顾中国抗议而要坚持参拜靖国神社的人依然大有人在。  </p><p><strong>美国开始对参拜神社表态</strong>  </p><p>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态度的变化。前几年,很少看到美国朝野对参拜靖国神社的反应。但最近,《纽约时报》公开批评麻生太郎的顽固态度。布什总统在去年底访问日本与小泉会见时,也试探过小泉是否仍要参拜神社,说明美国政府现在也在考虑这个问题。</p><p>  美国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主席海德更对小泉发出警告,如果他坚持要在今年8月15日本投降纪念日参拜神社,就不能允许他到美国国会演讲,以免有辱于在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美国将士。这可以说是美国政界重量级人士对中国立场的首次呼应。</p><p>  美国在战略上十分重视日本牵制中国的作用,但它既不希望日中关系太好,也不希望太坏。现在美国连台海战争都力求避免卷入,更不用说一场根据美日同盟条约必然会把美国拖进去的中日冲突,使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最近福田康夫访美受到高度重视与礼遇,反映了布什政府有意要支持日本比较温和低调,愿与中韩两国修好的日本政界人士。</p><p>  此外,小泉执意参拜神社危害中日关系的做法,已经超出了亚洲国家的范围,在国际上引起更多不满。最近联合国主席国瑞典首相便对小泉毫不客气的发出告诫,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当面提醒小泉要注意日本与亚洲国家的关系。一心想要“入常”的日本,能把重要的国际反应当成耳边风吗?</p><p>  从中日关系本身来说,这几年中日之间的“政冷”已经影响到了“经热”。但由于内需、成本与劳力等因素的制约,以及中国正带动亚洲经济增长,日本经济对中国市场的需求,已经大于中国对日本市场的依赖。正如桥本所指出,日本经济近来出现复苏迹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特需”,即日本对中国出口的大量增长。如果今后中日之间的经贸不断增热,那么它对“政冷”产生反制作用并非不可能。</p><p>  但是中日关系倒退的原因并不仅仅在于参拜神社,而有更为深层的历史背景与时代因素。无论是强化日美军事同盟、密切日台交往、鼓吹“中国威胁”、反对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在东西两线拉拢印度与北约,以至于冻结对华日元贷款、对钓鱼岛设立户籍,以及中日东海能源之争,日本对华政策的这一切变化,都应该从日本国力下降与世界力量对比变化的总背景上来看待和分析。</p><p>  如果把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中叶的日本近百年历史分为两大阶段,则前期以军事扩张为特点,后期则以经济振兴为特点。自从1867年明治维新取得成功之后,日本在半个多世纪之内发动三场战争,先后打败中俄两国,以亚洲新兴强国的姿态进入世界强权的行列。接着又在侵占整个东亚之后,挑战美国在太平洋的权力地位。  </p><p>日本人怀念往日的辉煌历史  </p><p>  虽然军事扩张给日本民族最终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但是在很多日本人的心里,仍然怀念和迷恋于大和民族的赫赫战功。因为对他们来说,否定日本的军功,也就等于否定日本的历史。</p><p>  由于日本民族的顽强坚毅性格,日本在二世界大战之后利用受美国保护,军费负担减轻,以及朝鲜战争“特需”的有利条件,不但很快实现经济复苏,而且上升到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地位,以日本就是财富的姿态,傲视亚洲以及全球。</p><p>  19世纪末以来,在亚洲近现代史上都是日本一家独霸,从未出现过两强并列的局面。即使在1970年代以后中日友好的几十年里,日本也没有把中国放在眼里,总以为可以对中国永远保持领先20年的优异地位。但是这种情况现在被中国迅速崛起的历史发展所改变了。</p><p>  日本在亚洲的经济火车头地位与政治影响力,正逐渐被中国所取代,日本的脱亚亲美外交,使它和东亚国家的关系日益疏远,而中国的睦邻和谐外交,却赢得越来越多的朋友。如果目前这种势头继续发展下去,那么亚洲原来一超独霸的地缘政治局面就要改观,被“一山二虎“或中日印三足鼎立的局面所代替。</p><p>  这对于曾经历大日本帝国辉煌时代或享受过战后日本经济繁荣的日本人来说,不能说不是一种无可奈何但又难以接受的局面。即使是反对参拜神社的老一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日本人之中,也免不了会有这样的心态。而这种时代变迁的历史感受,无疑就成为日本右翼势力和保守思潮兴起的温床,并且把小泉当作他们政治上的代表。</p><p>  一位名叫藤原慧三的作者,在日本右翼刊物《武士》上公然表示,日本应当在亚太安全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亚洲“需要的是一个经济中国而不是军事中国”,中国必须“承认这一点”。日本右翼势力这种露骨表现,说明小泉参拜决非由于个人性格所致,而是反映了广泛存在于日本人心中、以帝国怀旧失落感表现出来的强烈民族主义情绪。</p><p>  <font color="#ff0033">这并非很快便会消逝的历史现象,而是将会影响中日关系未来发展的心理因素。中日两国都有强烈的民族自尊,但两者有所不同。中国人因为国家迅速强盛起来而充满自豪,这种自豪感又更加勾引起往昔的悲情,感到过去被日本欺凌的不可忍受。而日本则相反,由于过去的“辉煌“而难以接受正在开始的沉沦,内心产生强烈的抗拒和反弹。如果从这种历史变迁的角度去观察,人们就会理解,即使参拜问题解决了,未来中日关系的矛盾分歧仍然不会轻易解决。</font></p><p>  ·作者是华府中国论坛社社长</p>
<p>倭寇的所谓辉煌不过是历史的一次反常突变,现在是慢慢回归正轨。</p><p></p>
<p><font color="#ff0033">如果从这种历史变迁的角度去观察,人们就会理解,即使参拜问题解决了,未来中日关系的矛盾分歧仍然不会轻易解决。</font></p><p><font><font>我就是认为中日之间的矛盾结本来就不在神社问题上,不过是我们把它归到这一点上。如果下任日本首相不参拜了,我们该怎么办。如果说,神社问题我们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可以立于不败的话,其他问题,如领土问题,台湾问题等等,在国际社会上就不是那么是非分明了。</font></font></p>
<p>正是我一贯的观点。历史问题根本不是问题,只是我们打压倭寇的道德制高点。</p><p>别说现在,就是倭寇的所谓天皇每天跪在南京大纪念馆屠杀忏悔,该对付倭寇就一点不会手软。呵呵!</p><p></p>
<p>其实无论是否参拜,中日两国都需要加强经济合作谋求各自的发展--同时也不放弃争夺权益…</p><p>停止参拜,两国政治解冰,对促进经济合作还是有利的.但是各种利益争夺不会停止.</p><p>我倒希望日本不停参拜,一方面经济仍会合作,另一方面中国也有个外部敌人--最能凝聚国人的敌人.</p><p></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