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担心海外国债太多 怕\"债主\"坑了美国经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3:11:27
<p>《环球时报》</p><p>  5月21日,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在与中东11国官员会晤后无奈地表示,这些国家将把“石油美元”更多地用于国内建设,减少对美国国债的购买。就在政府为“招商”头疼的时候,美国的一些议员、学者和媒体却大声叫好。美国经济学家塞策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外汇储备增长速度最快、也是购买美国国债较多的3个国家分别是中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它们当中没有一个是真正的‘民主’国家。有朝一日,这些国家可能会形成不再对美国融资有利的地缘政治模式。” </p><p>  <strong>美国出现“卖国论”</strong></p><p>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1年,美国国债总额为3万亿美元,其中30%由外国政府持有。到2005年,美国国债总额增长到4.3万亿美元。在新增加的1.3万亿美元国债中,超过80%由外国政府持有。目前,中国已成为美国的第二大“债主”。到2005年底,中国持有美国债券2567亿美元,持有美元资产8190亿美元,仅次于日本。此外,过去10年,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增长近3倍,2005年底达到2.9万亿美元。目前,全球将近70%的外汇储备掌握在发展中国家手中。美国海外国债及全球外汇储备的结构性变化引起了美国朝野的密切关注。</p><p>  美国智囊机构布琼斯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奥汉农指出,美国容忍外国政府大量拥有美国国债无异于是在“卖国”,等于是将美国一点一点地卖给日本、中国和其他国家。奥汉农认为,中国目前是一个发展不平稳而且市场仍在急剧扩张的国家,由于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居世界首位并持有大量美国国债,如果中国为扩大国内投资或转向欧洲投资而抛售美国国债及美元资产,很可能引发美元崩盘,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打击都是致命的。今年3月,在美国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召开的听证会上,少数议员在谈到中国增持美国国债时情绪激动,称中国及美国的其他对手有可能利用所持有的美国国债作为武器向美国发起攻击。政治上的考虑可能会促使这些发展中国家完全不顾及对美国市场造成的损害,最终危及美国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p><p>  <strong>“金融恐怖平衡”让美国受益</strong></p><p>  美国的“卖国论”虽然极端,但在语言色彩上并不是最吸引人的。前段时间,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提出的“金融恐怖平衡论”对美国人来说更刺激。冷战时期,美苏都拥有“确保相互毁灭”的大量核武器。为避免“同归于尽”,谁也不敢首先使用核武器,从而实现了长达数十年的“核恐怖平衡”。按照萨默斯“金融恐怖平衡”的理论,中国等国将会继续大量买入美元资产,因为这些国家若停止买入美元资产将导致美元崩盘,最终引发美国经济危机、削弱美国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对中国等国赖以生存的美国消费市场和全球经济稳定构成威胁,最终的结果是鱼死网破。</p><p>  对此,美国分析人士指出,萨默斯的这种比喻虽有一定道理,但简单地套用“恐怖平衡”来阐述美中经贸关系似乎有点牵强,难以令人信服。其实,萨默斯提出的“金融恐怖平衡”与当今世界经济中存在的严重失衡状态密切相关,而美国居高不下的财政与经常项目赤字则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最突出表现。美国双赤字风险之所以迄今没有对全球经济与金融稳定产生现实威胁,主要得益于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通过购买美国国债和持有美元资产的方式借钱给美国填补财政与经常项目赤字,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这种平衡。这种平衡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美国与中日等国之间在经贸领域相互依存和相互补充的紧密关系。实际上,这种“金融恐怖平衡”已经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与实惠。一方面,广大发展中国家为维持本国货币稳定、避免他国干预而保持较高水平的外汇储备,并将这部分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目前的实际利率也就在6%左右。另一方面,美国又将由国外流入的这部分资金通过资本市场运作让私营企业重新投资于国外市场,获得的投资收益率一般在10%左右。这一进一出的过程就让美国获得了巨大利益。同样,美国大规模发行国债,尤其是海外国债,已经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美国享有的巨大优势就是能向其他国家借入自己的货币,外国债权人却承担着美国巨额外债引发的汇率、信用等各种风险。由于债务是以美元计算的,美国又是美元的发行国,如果有朝一日美国觉得外债负担过重,就可以通过让美元贬值的方式来轻而易举地将外债负担转嫁给其他国家。事实上,美国最近几年默许美元贬值就是美国政府转嫁外债负担的重要战略之一。</p><p>  尽管于己有利,部分美国人仍出于政治目的对“金融恐怖平衡”口诛笔伐。这是因为,在这种以不断增长的相互依赖为根本特征的经济关系中,美国对别国经济的主导权逐渐减弱,日益缺少制约别国的经济手段。原来那种“不对称的依赖关系”和“绝对安全”变得越来越模糊。这种经济担忧的加剧既是长远的,也是现实的,它与美国日益临近的中期选举有着微妙的因果关系。</p><p>  <strong>沙特是美国“债主”的缩影</strong></p><p>  在美国的各路“债主”中,沙特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沙特国内,对于购买美国国债的金额说法不一,有人说达2500多亿美元,也有人说高达5000亿美元,主要原因是私营企业通过银行操作比较隐蔽,政府也不愿完全公开数据。</p><p>  从战略上看,沙特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以来,美国一直为沙特提供着军事保护。“9·11”事件后,一些美国人要求美国政府冻结沙特在美资产。沙特因此从美大量撤资,导致纳斯达克指数一路下滑。随着近两年沙美关系回暖,沙特对美直接投资又不断上升。沙特认为对美国除提供大量石油外,直接购买美国债券也是巩固两国关系的重要手段。</p><p>  从商业考虑上来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油价急升,沙特境内投资容量有限,政府财政盈余急需出路。因此,沙特政府开始投资美国债券市场。上世纪90年代,油价大跌,沙特经济也受到重创,但由于沙持有大量美国债券,收益稳定,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经济。除了商业利益,沙特政府还有着更为长远的考虑。据估计,依目前产量,沙特石油还可维持百年。那么百年之后呢?沙特政府开出的药方之一就是增加海外投资,保证持有收益稳定的美元资产,使沙特的财富能够不断增长,以备不时之需。</p><p>  沙特媒体认为,随着近年来美元持续下跌,美元资产的收益在减少。此外,美国加大了对中东地区资金流入的监管和限制,这让沙特投资者产生了很强的不安全感。因此,沙特政府开始增加对欧元资产和欧元区的投资,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主要储备货币的走向。</p><p>  <strong>美国政府的观点相对客观</strong></p><p>  随着美元持续走软及对美国双赤字的担忧,不仅是中东国家,韩国、俄罗斯等国也对美国国债的兴趣趋向冷淡,并且开始放缓对美国国债的买入。相比之下,中国对美国国债的热情似乎并没有减退。2005年,中国央行净买入美国国债达387亿美元,为所有央行净购买总额的63%。从去年10月到今年2月,中国买入美国国债的金额连续5个月增长,到今年2月底达到2652亿美元,比1月份增持了31亿美元。这表明中国政府并没有像美国少数政客和专家所担心的那样抛售美国国债。恰恰相反,在其他国家对美国国债购买量减少的同时,中国去年接近400亿美元的净购买量对美国国债市场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p><p>  对此,美国政府官员的看法比较客观、务实。财政部长斯诺5月17日在众议院作证时指出,即使中国拥有的美国国债数额自2001年以来明显增加,但其在美国国债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仍低于8%。因此,美国没有必要对中国大量持有美国国债感到忧虑,因为这种投资是对美国投出的“信任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前不久在参议院听证会上指出,即使中国出售美国国债,也不会对美国资产价格或利率产生重大影响。相反,中国突然出售美国国债却会严重违背其自身利益。一些美国专家也认为,客观地讲,各国购买美国债券,首先是基于经济考虑。因为投资美国债券比单纯持有美元货币收益要高,且可使本国投资更加多样化,确保货币汇率稳定并维持竞争力,减少本国经济风险,是提升本国经济地位的有效手段。当然,这种经济行为的“副产品”可能是严重的对美经济依赖。必须承认,相互依存是世界经济发展到全球化阶段的必然特征,并非某国刻意为之,将其理解成受某国的政治意图驱动是不恰当的;另一方面,这种相互依赖的收益和风险通常都是双向性的,任何一个理性政府绝不会轻易将其作为威胁别国的政治手段。</p><p>  <strong>“经济民族主义”害人害己</strong></p><p>  有人将美国在国债问题上的咄咄逼人归类为“<strong>经济民族主义</strong>”。这种心态使美国国内的经济环境严重恶化。近期,美国会正在酝酿一项旨在对外资进行更加严格审查的投资法案。美不少经济学家担心,基于政治心理因素的这种对外资活动的不正当限制,可能使美投资市场逐渐失去吸引力。最重要的是,这种心态可能会产生恶性的“示范效应”和“连锁反应”,恶化其他国家的经济环境,从而真的造成全球性经济衰退。目前,这种保护主义心态在多个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今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一份有关“金融稳定性”的报告中指出,人们可能会担心发生军事冲突及大规模恐怖袭击,但是更现实的威胁则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而报告同时警告说,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是世界经济的最大威胁。▲</p><p>《环球时报》</p><p>  5月21日,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在与中东11国官员会晤后无奈地表示,这些国家将把“石油美元”更多地用于国内建设,减少对美国国债的购买。就在政府为“招商”头疼的时候,美国的一些议员、学者和媒体却大声叫好。美国经济学家塞策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外汇储备增长速度最快、也是购买美国国债较多的3个国家分别是中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它们当中没有一个是真正的‘民主’国家。有朝一日,这些国家可能会形成不再对美国融资有利的地缘政治模式。” </p><p>  <strong>美国出现“卖国论”</strong></p><p>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1年,美国国债总额为3万亿美元,其中30%由外国政府持有。到2005年,美国国债总额增长到4.3万亿美元。在新增加的1.3万亿美元国债中,超过80%由外国政府持有。目前,中国已成为美国的第二大“债主”。到2005年底,中国持有美国债券2567亿美元,持有美元资产8190亿美元,仅次于日本。此外,过去10年,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增长近3倍,2005年底达到2.9万亿美元。目前,全球将近70%的外汇储备掌握在发展中国家手中。美国海外国债及全球外汇储备的结构性变化引起了美国朝野的密切关注。</p><p>  美国智囊机构布琼斯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奥汉农指出,美国容忍外国政府大量拥有美国国债无异于是在“卖国”,等于是将美国一点一点地卖给日本、中国和其他国家。奥汉农认为,中国目前是一个发展不平稳而且市场仍在急剧扩张的国家,由于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居世界首位并持有大量美国国债,如果中国为扩大国内投资或转向欧洲投资而抛售美国国债及美元资产,很可能引发美元崩盘,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打击都是致命的。今年3月,在美国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召开的听证会上,少数议员在谈到中国增持美国国债时情绪激动,称中国及美国的其他对手有可能利用所持有的美国国债作为武器向美国发起攻击。政治上的考虑可能会促使这些发展中国家完全不顾及对美国市场造成的损害,最终危及美国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p><p>  <strong>“金融恐怖平衡”让美国受益</strong></p><p>  美国的“卖国论”虽然极端,但在语言色彩上并不是最吸引人的。前段时间,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提出的“金融恐怖平衡论”对美国人来说更刺激。冷战时期,美苏都拥有“确保相互毁灭”的大量核武器。为避免“同归于尽”,谁也不敢首先使用核武器,从而实现了长达数十年的“核恐怖平衡”。按照萨默斯“金融恐怖平衡”的理论,中国等国将会继续大量买入美元资产,因为这些国家若停止买入美元资产将导致美元崩盘,最终引发美国经济危机、削弱美国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对中国等国赖以生存的美国消费市场和全球经济稳定构成威胁,最终的结果是鱼死网破。</p><p>  对此,美国分析人士指出,萨默斯的这种比喻虽有一定道理,但简单地套用“恐怖平衡”来阐述美中经贸关系似乎有点牵强,难以令人信服。其实,萨默斯提出的“金融恐怖平衡”与当今世界经济中存在的严重失衡状态密切相关,而美国居高不下的财政与经常项目赤字则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最突出表现。美国双赤字风险之所以迄今没有对全球经济与金融稳定产生现实威胁,主要得益于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通过购买美国国债和持有美元资产的方式借钱给美国填补财政与经常项目赤字,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这种平衡。这种平衡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美国与中日等国之间在经贸领域相互依存和相互补充的紧密关系。实际上,这种“金融恐怖平衡”已经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与实惠。一方面,广大发展中国家为维持本国货币稳定、避免他国干预而保持较高水平的外汇储备,并将这部分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目前的实际利率也就在6%左右。另一方面,美国又将由国外流入的这部分资金通过资本市场运作让私营企业重新投资于国外市场,获得的投资收益率一般在10%左右。这一进一出的过程就让美国获得了巨大利益。同样,美国大规模发行国债,尤其是海外国债,已经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美国享有的巨大优势就是能向其他国家借入自己的货币,外国债权人却承担着美国巨额外债引发的汇率、信用等各种风险。由于债务是以美元计算的,美国又是美元的发行国,如果有朝一日美国觉得外债负担过重,就可以通过让美元贬值的方式来轻而易举地将外债负担转嫁给其他国家。事实上,美国最近几年默许美元贬值就是美国政府转嫁外债负担的重要战略之一。</p><p>  尽管于己有利,部分美国人仍出于政治目的对“金融恐怖平衡”口诛笔伐。这是因为,在这种以不断增长的相互依赖为根本特征的经济关系中,美国对别国经济的主导权逐渐减弱,日益缺少制约别国的经济手段。原来那种“不对称的依赖关系”和“绝对安全”变得越来越模糊。这种经济担忧的加剧既是长远的,也是现实的,它与美国日益临近的中期选举有着微妙的因果关系。</p><p>  <strong>沙特是美国“债主”的缩影</strong></p><p>  在美国的各路“债主”中,沙特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沙特国内,对于购买美国国债的金额说法不一,有人说达2500多亿美元,也有人说高达5000亿美元,主要原因是私营企业通过银行操作比较隐蔽,政府也不愿完全公开数据。</p><p>  从战略上看,沙特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以来,美国一直为沙特提供着军事保护。“9·11”事件后,一些美国人要求美国政府冻结沙特在美资产。沙特因此从美大量撤资,导致纳斯达克指数一路下滑。随着近两年沙美关系回暖,沙特对美直接投资又不断上升。沙特认为对美国除提供大量石油外,直接购买美国债券也是巩固两国关系的重要手段。</p><p>  从商业考虑上来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油价急升,沙特境内投资容量有限,政府财政盈余急需出路。因此,沙特政府开始投资美国债券市场。上世纪90年代,油价大跌,沙特经济也受到重创,但由于沙持有大量美国债券,收益稳定,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经济。除了商业利益,沙特政府还有着更为长远的考虑。据估计,依目前产量,沙特石油还可维持百年。那么百年之后呢?沙特政府开出的药方之一就是增加海外投资,保证持有收益稳定的美元资产,使沙特的财富能够不断增长,以备不时之需。</p><p>  沙特媒体认为,随着近年来美元持续下跌,美元资产的收益在减少。此外,美国加大了对中东地区资金流入的监管和限制,这让沙特投资者产生了很强的不安全感。因此,沙特政府开始增加对欧元资产和欧元区的投资,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主要储备货币的走向。</p><p>  <strong>美国政府的观点相对客观</strong></p><p>  随着美元持续走软及对美国双赤字的担忧,不仅是中东国家,韩国、俄罗斯等国也对美国国债的兴趣趋向冷淡,并且开始放缓对美国国债的买入。相比之下,中国对美国国债的热情似乎并没有减退。2005年,中国央行净买入美国国债达387亿美元,为所有央行净购买总额的63%。从去年10月到今年2月,中国买入美国国债的金额连续5个月增长,到今年2月底达到2652亿美元,比1月份增持了31亿美元。这表明中国政府并没有像美国少数政客和专家所担心的那样抛售美国国债。恰恰相反,在其他国家对美国国债购买量减少的同时,中国去年接近400亿美元的净购买量对美国国债市场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p><p>  对此,美国政府官员的看法比较客观、务实。财政部长斯诺5月17日在众议院作证时指出,即使中国拥有的美国国债数额自2001年以来明显增加,但其在美国国债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仍低于8%。因此,美国没有必要对中国大量持有美国国债感到忧虑,因为这种投资是对美国投出的“信任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前不久在参议院听证会上指出,即使中国出售美国国债,也不会对美国资产价格或利率产生重大影响。相反,中国突然出售美国国债却会严重违背其自身利益。一些美国专家也认为,客观地讲,各国购买美国债券,首先是基于经济考虑。因为投资美国债券比单纯持有美元货币收益要高,且可使本国投资更加多样化,确保货币汇率稳定并维持竞争力,减少本国经济风险,是提升本国经济地位的有效手段。当然,这种经济行为的“副产品”可能是严重的对美经济依赖。必须承认,相互依存是世界经济发展到全球化阶段的必然特征,并非某国刻意为之,将其理解成受某国的政治意图驱动是不恰当的;另一方面,这种相互依赖的收益和风险通常都是双向性的,任何一个理性政府绝不会轻易将其作为威胁别国的政治手段。</p><p>  <strong>“经济民族主义”害人害己</strong></p><p>  有人将美国在国债问题上的咄咄逼人归类为“<strong>经济民族主义</strong>”。这种心态使美国国内的经济环境严重恶化。近期,美国会正在酝酿一项旨在对外资进行更加严格审查的投资法案。美不少经济学家担心,基于政治心理因素的这种对外资活动的不正当限制,可能使美投资市场逐渐失去吸引力。最重要的是,这种心态可能会产生恶性的“示范效应”和“连锁反应”,恶化其他国家的经济环境,从而真的造成全球性经济衰退。目前,这种保护主义心态在多个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今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一份有关“金融稳定性”的报告中指出,人们可能会担心发生军事冲突及大规模恐怖袭击,但是更现实的威胁则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而报告同时警告说,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是世界经济的最大威胁。▲</p>